|
乡村振兴 |
8 |
4/8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
同一把小杂粮,不同的“身份” |
一个晋西北农民眼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
|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刘扬涛、张磊)“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小宗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这是百度百科里有关“小杂粮”的词条。
“那都是以前的说法,现在的小杂粮可不‘小’啦。”61岁的山西五寨县农民邸喜全跟小杂粮打了40多年交道,他用亲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了小杂粮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活命粮”成“致富粮”:产量规模大幅提升
“过去种小杂粮是为了活命。现在可不同了,我靠它发家致富嘞。”邸喜全说。
邸喜全所在的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冷凉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导致一般的农作物难以生长,过去农民只能靠种植一些耐寒抗旱的小杂粮勉强维持生计。
邸喜全十几岁就开始下地帮父母种田,“那时候种一亩谷子才能产五六百斤,一亩玉米也就产八九百斤,打下的粮食刚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要是遇上灾荒年,就得挨饿了。”
“现在,我这地一年产的粮食够家里吃十年都有余。”望着眼前的200亩杂粮地,邸喜全感慨。
邸喜全告诉记者,变化大多发生在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小杂粮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小杂粮的科学化、规模化种植。
2009年,邸喜全创办了前所村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规模已发展到100多人。老邸自己向农科院租了400亩地,其中200亩种了小杂粮,包括甜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仅靠这些小杂粮,邸喜全一年就能赚10多万元。
“苦力活”成“技术活”:耕种方式彻底革新
“以前种小杂粮是苦力活,农民为了几口吃的一辈子被拴在地里。现在种地成了技术活,科技解放了双手,让我们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邸喜全说。
回忆起40年前田间劳作的场景,邸喜全感慨不已:“那时从播种到收割全靠人工,能用畜力耕种的人家已经算‘大户’了。”
最让邸喜全难忘的是种谷子时跪在地里拔苗的场景,因为种子播撒不均匀,导致每一垄地长出的苗都是一堆一堆的,必须在每堆苗中留下长势最好的一棵,将其他的全部拔掉。“杂苗就像头发一样多,一个人跪在地里一棵棵、一丛丛地拔,一整天也拔不了二分地。”
“现在没有‘拔苗’这一说啦。”邸喜全说,如今有了精量播种机,农民通过机械化播种实现了精准均匀排种,“我让它下一颗就下一颗,让它下三颗就下三颗,一台机器一天就能下三十亩地的种子。”
说到这儿,邸喜全骄傲地向记者盘点起自己的“家当”:拖拉机从18马力到180马力共有六台,双铧犁、圆盘犁、割晒机等配套农机具应有尽有,还有收割机、冷藏车……“去年我还买了一架喷肥撒药的无人机。”他自豪地说。
邸喜全说,由于种植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如今一个农民照看三五十亩小杂粮地非常轻松,“种地不再是苦差事,农民的生活现在可美啦。”
“粗粮”成“营养食品”:受众人群迅速扩大
“以前城里人不吃小杂粮,现在可稀罕着嘞,卖的价钱比主粮还高。”邸喜全说。
小杂粮大多属于粗粮,过去由于加工工艺简单,口感比较粗糙,小杂粮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只能被“吃不起精粮”的穷人当作充饥的口粮。
随着近年来小杂粮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小杂粮的营养价值逐渐为人所知,加上精细化的加工制作优化了其口感,使得小杂粮逐渐走向越来越多百姓的餐桌,成为许多人喜爱的营养食品。
“过去家里来个亲戚,为了表示欢迎,我们都会拿出白面来招待他。”邸喜全说,白面馒头是过去村里对客人的最高礼遇。“现在正好反过来了,城里人到乡下来,就是要吃粗粮哩。”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定位的提升,小杂粮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今年一斤谷子能卖到两块五毛钱,而且根本不愁卖,一个电话收粮车就上门了,想不到小杂粮如今成了大产业!”邸喜全说。
|
|
同一把小杂粮,不同的“身份”
|
一个晋西北农民眼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 |
|
|
|
同一把小杂粮,不同的“身份” |
一个晋西北农民眼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
|
( 2019-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
|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刘扬涛、张磊)“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小宗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这是百度百科里有关“小杂粮”的词条。
“那都是以前的说法,现在的小杂粮可不‘小’啦。”61岁的山西五寨县农民邸喜全跟小杂粮打了40多年交道,他用亲身经历向记者讲述了小杂粮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活命粮”成“致富粮”:产量规模大幅提升
“过去种小杂粮是为了活命。现在可不同了,我靠它发家致富嘞。”邸喜全说。
邸喜全所在的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冷凉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导致一般的农作物难以生长,过去农民只能靠种植一些耐寒抗旱的小杂粮勉强维持生计。
邸喜全十几岁就开始下地帮父母种田,“那时候种一亩谷子才能产五六百斤,一亩玉米也就产八九百斤,打下的粮食刚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要是遇上灾荒年,就得挨饿了。”
“现在,我这地一年产的粮食够家里吃十年都有余。”望着眼前的200亩杂粮地,邸喜全感慨。
邸喜全告诉记者,变化大多发生在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小杂粮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小杂粮的科学化、规模化种植。
2009年,邸喜全创办了前所村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规模已发展到100多人。老邸自己向农科院租了400亩地,其中200亩种了小杂粮,包括甜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仅靠这些小杂粮,邸喜全一年就能赚10多万元。
“苦力活”成“技术活”:耕种方式彻底革新
“以前种小杂粮是苦力活,农民为了几口吃的一辈子被拴在地里。现在种地成了技术活,科技解放了双手,让我们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邸喜全说。
回忆起40年前田间劳作的场景,邸喜全感慨不已:“那时从播种到收割全靠人工,能用畜力耕种的人家已经算‘大户’了。”
最让邸喜全难忘的是种谷子时跪在地里拔苗的场景,因为种子播撒不均匀,导致每一垄地长出的苗都是一堆一堆的,必须在每堆苗中留下长势最好的一棵,将其他的全部拔掉。“杂苗就像头发一样多,一个人跪在地里一棵棵、一丛丛地拔,一整天也拔不了二分地。”
“现在没有‘拔苗’这一说啦。”邸喜全说,如今有了精量播种机,农民通过机械化播种实现了精准均匀排种,“我让它下一颗就下一颗,让它下三颗就下三颗,一台机器一天就能下三十亩地的种子。”
说到这儿,邸喜全骄傲地向记者盘点起自己的“家当”:拖拉机从18马力到180马力共有六台,双铧犁、圆盘犁、割晒机等配套农机具应有尽有,还有收割机、冷藏车……“去年我还买了一架喷肥撒药的无人机。”他自豪地说。
邸喜全说,由于种植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如今一个农民照看三五十亩小杂粮地非常轻松,“种地不再是苦差事,农民的生活现在可美啦。”
“粗粮”成“营养食品”:受众人群迅速扩大
“以前城里人不吃小杂粮,现在可稀罕着嘞,卖的价钱比主粮还高。”邸喜全说。
小杂粮大多属于粗粮,过去由于加工工艺简单,口感比较粗糙,小杂粮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只能被“吃不起精粮”的穷人当作充饥的口粮。
随着近年来小杂粮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小杂粮的营养价值逐渐为人所知,加上精细化的加工制作优化了其口感,使得小杂粮逐渐走向越来越多百姓的餐桌,成为许多人喜爱的营养食品。
“过去家里来个亲戚,为了表示欢迎,我们都会拿出白面来招待他。”邸喜全说,白面馒头是过去村里对客人的最高礼遇。“现在正好反过来了,城里人到乡下来,就是要吃粗粮哩。”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定位的提升,小杂粮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今年一斤谷子能卖到两块五毛钱,而且根本不愁卖,一个电话收粮车就上门了,想不到小杂粮如今成了大产业!”邸喜全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