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新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最后冲刺
· “电商专供”或暗藏“低价劣质”猫腻
· 大港油田:在国内首次实现陆相页岩油稳定开发

  相关文章: 
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塑造更具竞争力的金融功能、营造更有活力的金融生态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最后冲刺

( 2019-06-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科创板开板、“沪伦通”开启、和欧洲金融市场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在被称为上海金融市场名片的陆家嘴论坛上,一系列新的金融中心建设举措密集推进。站在新起点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按照既定目标,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将从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塑造更具竞争力的金融功能、营造更有活力的金融生态三方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深耕“试验田”当好“先行者”


 
  220天!随着科创板13日在上海宣布开板,这一数字迅速刷爆荧屏: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6月13日,这一举措落地,远超市场预期。
 
  科创板自宣布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在业界专家看来,其不仅是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关于注册制等多项改革更是一片“试验田”,将开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改革征程。
 
  “3月18号开始受理企业申报,到现在为止受理了122家企业。”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黄红元表示,通过审核的企业,平均用时70天左右,最快的近60天,预计未来两个月之内首批科创企业将上市交易。
 
  从开立FT账户到拓展自贸账户功能,从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到沪港通、债券通……向着难点进、朝着深处改,一次又一次探索的动力来自于作为国家政策“试验田”的使命。上海勇担重任,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成果。
 
  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郑杨说,上海自贸区成立近6年来,已累计发布了5批110个金融创新案例,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来,上海也累计向监管部门申报了4批39个创新项目,目前已有接近17个项目落地实施。
 
  支持上海创新试点人民币跨境业务和产品、有序推动不可兑换项目开放、研究适度放宽甚至取消QFII额度管理……在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外汇局、证监会等部门再宣布一系列择机在上海先行先试的改革清单。
 
  “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上海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扩大金融业改革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初具


 
  郑杨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上海已形成格局完整、品种完备、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也可以说上海和纽约伦敦一样,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有的主要要素。”
 
  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超过1600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齐全的市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中外金融机构入住,也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据统计,到2018年末,上海的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605家,较十年前翻了一番,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主要集聚地。
 
  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提升,外资资管巨头纷纷落户上海。到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资产管理机构中,有10家落户上海。
 
  “陆家嘴正逐渐成为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开拓中国业务的区域中心,这也是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在陆家嘴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原因。”法巴资管上海负责人何昭表示。
 
  13日,中银金融科技公司、交银理财公司和中金上海长三角科创发展大基金三家大型金融机构在上海成立。与此同时,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14日也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在普惠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及保险等领域的合作,更好服务两地经济、金融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全球或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经济崛起、贸易强盛高度相关,也与各类金融资源和金融要素的集聚密不可分。”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在上海落地实施。
 
金融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上市不到半年、跃居全球前三,是我国首个对境外投资者无特别限制的期货产品上市来的真实写照。到目前,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一年多来已累计成交超20万亿元人民币,活跃的市场交易和海内外投资者的参与,使“上海油”知名度更响亮。
 
  目前这一探索多年、几经论证的对外开放模式正在复制到其他产品上,上海期货交易所介绍,“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20号橡胶争取在年内上市,同时将探索适时将成熟的铜、钢材等品种推向国际。
 
  作为消费大国、进口大国,缺乏定价话语权、买啥啥涨的“痛”一度备受诟病,而随着原油、橡胶等一批期货品种对外开放,这一局面正在迎来突破。“期货市场是发现价格的市场,参与者越广泛,形成的价格就会越有代表性,也就越容易形成基准价市场。”对此,黄金市场专家王其博表示。
 
  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吸引海内外投资者配置资源,长远来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宗旨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要求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表示,金融高质量发展,就是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建成金融强国,意味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非常强。
 
  而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发展进入世界前列,金融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逼近“无人区”。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表示,在上海银行保险业,正以金融助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加大“一带一路”建设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民生工程建设,以普惠金融推动人民金融的“上海实践”。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着力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联动优势,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金融,作为上海的优势产业,正在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
 
          (本报记者姚玉洁、陈云富、桑彤)
 
 

打造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塑造更具竞争力的金融功能、营造更有活力的金融生态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最后冲刺

( 2019-06-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