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桂涛
英国“脱欧”在经历了延期后即将再度回到世界舆论的中心。
人们讨论主要集中在几个话题上:英国与欧盟究竟能否达成“脱欧”协议,从而实现“有序脱欧”?“无协议脱欧”真的将给英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吗?英国一旦“硬脱欧”退出欧盟关税同盟,真的能靠与欧盟外的其他经济体建立起新经贸关系来弥补英欧贸易的损失吗?
这些悬而未决、众说纷纭的问题让不确定性始终笼罩在英伦三岛上空,闹得投资者和企业界人士心慌慌。
在选择“留欧”的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人们对“后脱欧时代”英国经济的前景也雾里看花。伦敦街头的垃圾箱、电线杆上常常被人贴着醒目的黄色宣传单,诉求包括“取消脱欧,将决定权交回人民手中”“将被‘脱欧’消耗的资源用于英国经济”等。
支持“软脱欧”的人认为,“后脱欧时代”英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与欧盟能否达成一份“脱欧”协议。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最近就批评说,那些呼吁英国“硬脱欧”的人简直就是在故意损害英国经济。他警告,新首相如果放弃与欧盟继续就达成一份“脱欧协议”谈判、而选择“无协议脱欧”,这将对英国经济利益和英国人的价值观造成伤害。
但“脱欧”僵局也让一些原本寄望与欧盟达成经贸安排、确保英国“有序脱欧”的英国人心灰意冷,干脆转而呼吁,与其要一份实质上让英国无法真正“脱欧”的经贸安排,不如通过“无协议脱欧”让英国干脆彻底地退出欧盟,真正拿回自己的边界与权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底的一份报告估算,一旦英国“无协议脱欧”、与欧盟退回到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进行贸易,英国的产出在长期内将下降5%至8%,这意味着每个英国人将损失约1700英镑到2700英镑之间,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贸易壁垒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潜在下降以及净移民数量减少。
“硬脱欧派”在呼吁英国“无协议脱欧”时给出的理由主要是:英国在脱离欧盟关税同盟后,可以自由与非欧盟区的国家商签贸易协议,获得在欧盟内时得不到的关税壁垒削减,这将让英国经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出现吗?以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为首的一帮经济学家就对英国与非欧盟区国家的贸易前景并不看好。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在这个“被互联网和快速交通抹平了的”世界,距离对贸易而言仍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沃尔夫研究了距离与贸易额的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平均算来,距离每增加10%,双边贸易额就会下降9%。这也是为什么经济体量只占美国14%的英国在与欧盟的贸易中经济数字却十分抢眼——欧盟对英国的出口额约为欧盟对美国出口额的80%。
这就给那些“硬脱欧派”一个挑战:“后脱欧时代”的英国的对外贸易真能如他们预想的那样,从欧盟外那些更遥远的国家受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