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2/16 |
11
|
12
|
13
|
>
|
>| |
|
|
PDF版 |
|
|
|
|
|
“香都”永春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永春县达埔镇“中国香都”香文化产业园里的晒香场面。 康庆平摄
|
|
|
本报记者张逸之、吴剑锋、邰晓安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走进闽南山区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空气中流动着香料特有的芬芳,临溪而建的一排排石头厝里香粉飞舞,一群赤膊汉子挥舞双臂,将沾过水的竹签放入香粉中来回搓捻,顿时竹签上裹满了均匀的香粉。不一会儿,制香人黝黑的肌肤和面庞沾满了亮红的香粉。
行至高处,一条木栈道将各家屋顶连成晒香场,密密麻麻铺满了金色和红色的篾香,远远望去俨然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千百年来,一束束篾香从这里出发,前往海内外的宫殿庙堂及寻常百姓家,为这座南方小县赢得了“中国香都”的美誉。
祖籍永春的“乡愁”诗人余光中评价永春篾香说:“香始于嗅觉而通于文化,文化之芬芳赖美名以传,制香业者实功同蜜蜂,泽被人群。”
宋元时期踏海而来的阿拉伯香料,与中国传统香文化在这里相遇,孕育出独有的芬芳并相传至今。永春篾香,是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因缘际会,却成就了中西文明碰撞交汇的璀璨结晶。
经过300多年的洗礼传承,永春香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制香技艺,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春篾香在全国香制品产区中率先取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厦门、广东新会、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
交融
“人之喜香,如花之向阳。”中华香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戴兰草等,“香气养性”的观念已初步形成,为后世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作品中有大量歌咏香草的内容,屈原在《离骚》中提及的香料有18种之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香草为饰自喻品德高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兰蕙为粮,以菊充饥,表明自己忠贞不变的情操。
秦汉时期,随着汉武帝大规模开边,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域外香料沿着海陆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国,成为贵族生活特有的点缀。隋唐以后,随着香料价格降低,以及六朝以来佛、道等宗教大发展,香文化走向普及,用香也进入朝廷礼制。
进入宋元时期,香药大量进口,文人不仅用香、制香,还研究香药及合香之法,达官贵人相聚品香成为一门艺术,确定了沉檀龙麝等四大名香。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随时可见香的影子。《清明上河图》中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其中一家香铺门前写有“刘佳上色沉檀拣香”字样,盖指“刘家上等沉香、檀香、乳香”也。
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中,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家族带来异国制香技艺,并依托雄厚的海上实力,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史籍载“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明清时期,行香深入日常生活,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明宣德三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宣德炉”。
清顺治三年(1646年),闽南沿海大乱,蒲寿庚的后代蒲世茂为躲避战火,迁居永春达埔镇汉口村,蒲氏家传制香技艺也随之传入。中西文明因而在此交汇,令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在中华香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泉州西北部、晋江上游、戴云山南脉,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置县,迄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余光中笔下的故乡风光旖旎,一湾桃溪穿城而过,串起了村居和市镇,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大量士族南奔,史称“衣冠南渡”。一部分南迁的中原人沿着晋江水往上游桃溪逐渐发展。随着一批批中原垦荒者的到来,中原文明包括香文化也随之传入永春。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四季如春的风华,是大自然对永春这座千年古城的馈赠。这里物产丰饶,永春芦柑、永春佛手茶、永春老醋等特产闻名天下。而篾香,则让永春与海外诸国产生了更紧密的关联。
蒲氏入永后,业务从原先的经营香料发展到制作篾香。依托当地丰富的竹资源,蒲氏以细小的竹篾为骨,将异域香料研成粉末后涂于篾骨,是为永春篾香。蒲氏将制香手艺传授给了广大乡亲,永春的制香史由此开启。
对于阿拉伯先祖的历史,今年64岁的蒲氏后人蒲良宫已经无从得知,但小时候在古籍上看到的“豆芽般的文字”依然让他印象深刻,而祖传的制香技艺,真切地将他和跨海而来的阿拉伯先祖们连接起来。
三百多年来,虽扎根山间,永春香依然向海而生。蒲良宫说,为了得到更好的香料,爷爷蒲树礼让父亲蒲其木去越南开设“蒲庆兰香室”分店,将当地采集的沉香、肉桂等香料,运到总店进行配制生产,再销往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
如今,行走在永春的街头巷陌,仍能瞥见当初“满城飘香”的盛景。在蒲良宫看来,香在民间的盛行,与宗教信俗息息相关。泉州古称佛国,无论是祈祷神明,或是祭先供圣,都离不开三炷清香。“香烟缭绕通九界”,执香在手,信众就有了与神明沟通的天梯。
香传
蒲良宫的名字在闽南语中读音与“良姜”相同,这是制香的一种原料,而他的孙女,同样以沉香中的一种珍品——奇楠为名。
“以香为名”是蒲氏家族的世代传统,这背后是对手艺传承的使命感。“我们祖祖辈辈有一个理念,不管赚多赚少,都要把老祖宗的技艺传承下去。”蒲良宫说,在蒲家,5岁接触香料,9岁学习制香……每一代人几乎都是遵循这样的步伐走来。
回忆9岁初学制香的情形,蒲良宫说,当时祖母把竹锅刷作为练习用的篾香,将手柄一截去掉,两三个刷子的细丝并在一起,就成了一束香。“每天上学回来就练习展香、抡香,时间一长关节酸痛是常有的事。”
永春篾香讲究“手艺”。沾水打底、展香、抡香、切香、染香、晒香、跺香……一尺长的篾香背后,是十多道工序的层层叠加。
作为家族第17代传人,蒲良宫对这套工艺信手拈来:将篾香呈扇形展开,用右臂搂住香枝,左手在上拨动,让香枝呈圆形转动相互摩擦,使每一支香更加饱满、圆润——这道工序,称作“抡香”。
末了,蒲良宫不忘展示制香人的乐趣:他将一捆篾香扎成一束,往地上轻掷,落地后用双手轻扭香束使之自然摊开,篾香便像一朵花一样绽放开来,让人赏心悦目——这一传统的晒香方法叫“掷香花”。
时至今日,在永春县城西安路——这里曾是闽南闻名的繁华集镇五里街,蒲家当初制香的老作坊得以留存,蒲良宫仍会在这里搓粘粉、掷香花,乐此不疲地做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这间老作坊是蒲树礼选址建造的,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这里靠近许港码头,制成的香可直通泉州港到往各地。
蒲树礼是永春香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他继承了海商先祖的开拓精神,1930年进驻五里街“香厝间”,前屋为店,后屋为香作坊,成批制作篾香,将家族生意从达埔一隅拓展到永春乃至整个闽南地区。
“庆云飞缥缈,兰圃馥氤氲”。“蒲庆兰”从创号至今,已近150年,虽然香室店面历经翻建,但店后的老作坊得以保留原貌。作坊旁的古井犹存,蒲良宫说,早先,竹签打底用的水都来自古井,通过管道连接到作坊内的水槽,流水线作业,整套工序一气呵成。
走进略显逼仄的小作坊内,各式香料的馥郁沁人心脾,经历了几代人的劳作踩踏,当年铺设的六边形地砖已是斑驳如花。但石墙之内,百年香味的积淀,让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缓慢起来。
身处“机器换人”的年代,研粉的水碓早已被磨粉机取代,但永春许多制香人对“手工”怀有一种执念,他们仍沿袭着数百年前祖先留下的方法,仅在耗时费力的个别环节用机器替代,甚至于连制香的器具,都用着“传家宝”——蒲良宫的作坊里,仍保存着流传数代的香壶和碾槽;搓香粉时浸水的陶瓮,已经用了150多年。
“手工香一点即燃,机器做的不易点燃。而且机器一压,香料的精华会跑掉。”蒲良宫说。在他看来,工艺繁复的制香技艺,是永春篾香傲视群芳的秘密。
蒲家祖传香方采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药配制而成,品种繁多,按香型可分为奇楠香、沉香、檀香、兰花香等上百种,按形制则可分为竹签香、盘香、塔香、香囊、香粉等。祖传的“草本兰花香”,要用到36种原料。
蒲良宫说,一款好的香品,不是短时间就能调制出来,有时候需要两三代人的反复调试,才能做出经典的香。祖传的寻香之旅,还要一代一代走下去。
如今,他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蒲庆兰香室”的工作。在泉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大儿子蒲海星,正在校园普及制香技艺和香道表演,而小儿子蒲星宇留在永春,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在电商平台将“蒲庆兰”的产品销往全球。
去年,8岁的孙女蒲奇楠更是以“蒙眼闻香”的技艺登上荧屏,蒙着双眼从容辨别出30多种香料,令人叫绝。祖传技艺后继有人,蒲良宫倍感欣慰。
新韵
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早已融入书斋琴房的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中国人的日常,只有神香在庙宇神坛中被保留下来。
如今,随着传统品香文化的复兴,其安神养生、陶冶性灵的功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一代代永春人正努力拓展香品在保健养生、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边界。中西文明交融而得的一缕幽香,再度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走进1978年创立的永春汉口制香厂,一根笔直的烟囱静默竖立,工人们在红与黄的交错中穿行,将一捆捆香整齐摆放在烈日下。自1979年以来,一代代制香人从这里走出,带走传统的制香手艺,而后在各地兴办香企,在继承蒲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革,带动周边村庄形成新的产业集群。香也因此成为永春县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在东南亚地区,每销售3根香就有1根由永春生产。
从小耳濡目染,1971年出生的林文溪对制香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他就进入汉口制香厂学习制香。1994年,林文溪创办了“兴隆香坊”,引进先进制香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进入现代化规模生产。
林文溪说,创新是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为了打开北方市场,他前后花了五年、耗费香料数十吨,终于在2007年研发出无烟香,解决了北方冬天室内熏香烟气沉积的问题。2012年,他敏锐地捕捉到国人对健康养生香日益增长的需求,迅速在全国设点销售,在各地建了香道体验馆,还创作了永春香文化主题曲,推动永春香进入大众消费领域。
“以前茶叶店怕香,现在没有香,茶都卖不出去,”林文溪说。
永春香业摆脱了朝拜用香的狭隘定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永春县专门出台了扶持香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建成1200亩的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家庭作坊不断向现代工厂转身。
目前,永春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2018年香产业链总产值达74亿元,已发展成为永春县特色产业。而产业壮大的同时,“观光工厂”“跨界”这些时尚元素,让这一古老的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学习制香泥,情人节的游客可以自己调配中草药,像古代那样做香囊送给心上人。我们举行各种活动,就是为了将香文化渗透到每家每户。”彬达文化创意园负责人曾志彬说。
除了线下的体验平台,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曾志彬,正努力拓展渠道,将父亲创办的企业向大健康拓展。“几年后你会看到,空气清新剂和蚊香的竞争对手竟然是永春香。”
主营养生香的“沉瑜香”,则将目标市场投向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养生香多用的是香粉、香囊或者熏香,但是粉末比较不方便,我们就把它做成固态的香珠,让大家来把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它设计成各种挂饰或书签,不光美观时尚,气味也非常好,”公司创始人庄颜瑜说,固体的香砖可以嵌到墙上,也可用于居家的屏风中,公司甚至将香料加入涂料中。未来,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将无处不在。
曾几何时,品香、斗茶、插花、挂画是古代上流社会的怡情养性“四般闲事”。如今,永春制香人正努力复兴品香文化,让它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属,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届时,悠远绵长的“丝路”余韵,将再度绽放出迷人的东方魅力。
|
|
“香都”永春
|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香都”永春 |
|
|
( 2019-05-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无人机拍摄的位于永春县达埔镇“中国香都”香文化产业园里的晒香场面。 康庆平摄
|
|
|
本报记者张逸之、吴剑锋、邰晓安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走进闽南山区永春县达埔镇汉口村,空气中流动着香料特有的芬芳,临溪而建的一排排石头厝里香粉飞舞,一群赤膊汉子挥舞双臂,将沾过水的竹签放入香粉中来回搓捻,顿时竹签上裹满了均匀的香粉。不一会儿,制香人黝黑的肌肤和面庞沾满了亮红的香粉。
行至高处,一条木栈道将各家屋顶连成晒香场,密密麻麻铺满了金色和红色的篾香,远远望去俨然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千百年来,一束束篾香从这里出发,前往海内外的宫殿庙堂及寻常百姓家,为这座南方小县赢得了“中国香都”的美誉。
祖籍永春的“乡愁”诗人余光中评价永春篾香说:“香始于嗅觉而通于文化,文化之芬芳赖美名以传,制香业者实功同蜜蜂,泽被人群。”
宋元时期踏海而来的阿拉伯香料,与中国传统香文化在这里相遇,孕育出独有的芬芳并相传至今。永春篾香,是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因缘际会,却成就了中西文明碰撞交汇的璀璨结晶。
经过300多年的洗礼传承,永春香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制香技艺,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春篾香在全国香制品产区中率先取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厦门、广东新会、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
交融
“人之喜香,如花之向阳。”中华香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戴兰草等,“香气养性”的观念已初步形成,为后世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作品中有大量歌咏香草的内容,屈原在《离骚》中提及的香料有18种之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香草为饰自喻品德高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兰蕙为粮,以菊充饥,表明自己忠贞不变的情操。
秦汉时期,随着汉武帝大规模开边,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域外香料沿着海陆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国,成为贵族生活特有的点缀。隋唐以后,随着香料价格降低,以及六朝以来佛、道等宗教大发展,香文化走向普及,用香也进入朝廷礼制。
进入宋元时期,香药大量进口,文人不仅用香、制香,还研究香药及合香之法,达官贵人相聚品香成为一门艺术,确定了沉檀龙麝等四大名香。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随时可见香的影子。《清明上河图》中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其中一家香铺门前写有“刘佳上色沉檀拣香”字样,盖指“刘家上等沉香、檀香、乳香”也。
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在“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中,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家族带来异国制香技艺,并依托雄厚的海上实力,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史籍载“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明清时期,行香深入日常生活,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明宣德三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宣德炉”。
清顺治三年(1646年),闽南沿海大乱,蒲寿庚的后代蒲世茂为躲避战火,迁居永春达埔镇汉口村,蒲氏家传制香技艺也随之传入。中西文明因而在此交汇,令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在中华香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泉州西北部、晋江上游、戴云山南脉,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置县,迄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余光中笔下的故乡风光旖旎,一湾桃溪穿城而过,串起了村居和市镇,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大量士族南奔,史称“衣冠南渡”。一部分南迁的中原人沿着晋江水往上游桃溪逐渐发展。随着一批批中原垦荒者的到来,中原文明包括香文化也随之传入永春。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四季如春的风华,是大自然对永春这座千年古城的馈赠。这里物产丰饶,永春芦柑、永春佛手茶、永春老醋等特产闻名天下。而篾香,则让永春与海外诸国产生了更紧密的关联。
蒲氏入永后,业务从原先的经营香料发展到制作篾香。依托当地丰富的竹资源,蒲氏以细小的竹篾为骨,将异域香料研成粉末后涂于篾骨,是为永春篾香。蒲氏将制香手艺传授给了广大乡亲,永春的制香史由此开启。
对于阿拉伯先祖的历史,今年64岁的蒲氏后人蒲良宫已经无从得知,但小时候在古籍上看到的“豆芽般的文字”依然让他印象深刻,而祖传的制香技艺,真切地将他和跨海而来的阿拉伯先祖们连接起来。
三百多年来,虽扎根山间,永春香依然向海而生。蒲良宫说,为了得到更好的香料,爷爷蒲树礼让父亲蒲其木去越南开设“蒲庆兰香室”分店,将当地采集的沉香、肉桂等香料,运到总店进行配制生产,再销往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
如今,行走在永春的街头巷陌,仍能瞥见当初“满城飘香”的盛景。在蒲良宫看来,香在民间的盛行,与宗教信俗息息相关。泉州古称佛国,无论是祈祷神明,或是祭先供圣,都离不开三炷清香。“香烟缭绕通九界”,执香在手,信众就有了与神明沟通的天梯。
香传
蒲良宫的名字在闽南语中读音与“良姜”相同,这是制香的一种原料,而他的孙女,同样以沉香中的一种珍品——奇楠为名。
“以香为名”是蒲氏家族的世代传统,这背后是对手艺传承的使命感。“我们祖祖辈辈有一个理念,不管赚多赚少,都要把老祖宗的技艺传承下去。”蒲良宫说,在蒲家,5岁接触香料,9岁学习制香……每一代人几乎都是遵循这样的步伐走来。
回忆9岁初学制香的情形,蒲良宫说,当时祖母把竹锅刷作为练习用的篾香,将手柄一截去掉,两三个刷子的细丝并在一起,就成了一束香。“每天上学回来就练习展香、抡香,时间一长关节酸痛是常有的事。”
永春篾香讲究“手艺”。沾水打底、展香、抡香、切香、染香、晒香、跺香……一尺长的篾香背后,是十多道工序的层层叠加。
作为家族第17代传人,蒲良宫对这套工艺信手拈来:将篾香呈扇形展开,用右臂搂住香枝,左手在上拨动,让香枝呈圆形转动相互摩擦,使每一支香更加饱满、圆润——这道工序,称作“抡香”。
末了,蒲良宫不忘展示制香人的乐趣:他将一捆篾香扎成一束,往地上轻掷,落地后用双手轻扭香束使之自然摊开,篾香便像一朵花一样绽放开来,让人赏心悦目——这一传统的晒香方法叫“掷香花”。
时至今日,在永春县城西安路——这里曾是闽南闻名的繁华集镇五里街,蒲家当初制香的老作坊得以留存,蒲良宫仍会在这里搓粘粉、掷香花,乐此不疲地做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这间老作坊是蒲树礼选址建造的,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这里靠近许港码头,制成的香可直通泉州港到往各地。
蒲树礼是永春香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他继承了海商先祖的开拓精神,1930年进驻五里街“香厝间”,前屋为店,后屋为香作坊,成批制作篾香,将家族生意从达埔一隅拓展到永春乃至整个闽南地区。
“庆云飞缥缈,兰圃馥氤氲”。“蒲庆兰”从创号至今,已近150年,虽然香室店面历经翻建,但店后的老作坊得以保留原貌。作坊旁的古井犹存,蒲良宫说,早先,竹签打底用的水都来自古井,通过管道连接到作坊内的水槽,流水线作业,整套工序一气呵成。
走进略显逼仄的小作坊内,各式香料的馥郁沁人心脾,经历了几代人的劳作踩踏,当年铺设的六边形地砖已是斑驳如花。但石墙之内,百年香味的积淀,让时间的流逝也变得缓慢起来。
身处“机器换人”的年代,研粉的水碓早已被磨粉机取代,但永春许多制香人对“手工”怀有一种执念,他们仍沿袭着数百年前祖先留下的方法,仅在耗时费力的个别环节用机器替代,甚至于连制香的器具,都用着“传家宝”——蒲良宫的作坊里,仍保存着流传数代的香壶和碾槽;搓香粉时浸水的陶瓮,已经用了150多年。
“手工香一点即燃,机器做的不易点燃。而且机器一压,香料的精华会跑掉。”蒲良宫说。在他看来,工艺繁复的制香技艺,是永春篾香傲视群芳的秘密。
蒲家祖传香方采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药配制而成,品种繁多,按香型可分为奇楠香、沉香、檀香、兰花香等上百种,按形制则可分为竹签香、盘香、塔香、香囊、香粉等。祖传的“草本兰花香”,要用到36种原料。
蒲良宫说,一款好的香品,不是短时间就能调制出来,有时候需要两三代人的反复调试,才能做出经典的香。祖传的寻香之旅,还要一代一代走下去。
如今,他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蒲庆兰香室”的工作。在泉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大儿子蒲海星,正在校园普及制香技艺和香道表演,而小儿子蒲星宇留在永春,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在电商平台将“蒲庆兰”的产品销往全球。
去年,8岁的孙女蒲奇楠更是以“蒙眼闻香”的技艺登上荧屏,蒙着双眼从容辨别出30多种香料,令人叫绝。祖传技艺后继有人,蒲良宫倍感欣慰。
新韵
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早已融入书斋琴房的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中国人的日常,只有神香在庙宇神坛中被保留下来。
如今,随着传统品香文化的复兴,其安神养生、陶冶性灵的功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一代代永春人正努力拓展香品在保健养生、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边界。中西文明交融而得的一缕幽香,再度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走进1978年创立的永春汉口制香厂,一根笔直的烟囱静默竖立,工人们在红与黄的交错中穿行,将一捆捆香整齐摆放在烈日下。自1979年以来,一代代制香人从这里走出,带走传统的制香手艺,而后在各地兴办香企,在继承蒲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革,带动周边村庄形成新的产业集群。香也因此成为永春县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在东南亚地区,每销售3根香就有1根由永春生产。
从小耳濡目染,1971年出生的林文溪对制香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他就进入汉口制香厂学习制香。1994年,林文溪创办了“兴隆香坊”,引进先进制香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进入现代化规模生产。
林文溪说,创新是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为了打开北方市场,他前后花了五年、耗费香料数十吨,终于在2007年研发出无烟香,解决了北方冬天室内熏香烟气沉积的问题。2012年,他敏锐地捕捉到国人对健康养生香日益增长的需求,迅速在全国设点销售,在各地建了香道体验馆,还创作了永春香文化主题曲,推动永春香进入大众消费领域。
“以前茶叶店怕香,现在没有香,茶都卖不出去,”林文溪说。
永春香业摆脱了朝拜用香的狭隘定义,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永春县专门出台了扶持香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建成1200亩的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家庭作坊不断向现代工厂转身。
目前,永春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2018年香产业链总产值达74亿元,已发展成为永春县特色产业。而产业壮大的同时,“观光工厂”“跨界”这些时尚元素,让这一古老的行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学习制香泥,情人节的游客可以自己调配中草药,像古代那样做香囊送给心上人。我们举行各种活动,就是为了将香文化渗透到每家每户。”彬达文化创意园负责人曾志彬说。
除了线下的体验平台,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曾志彬,正努力拓展渠道,将父亲创办的企业向大健康拓展。“几年后你会看到,空气清新剂和蚊香的竞争对手竟然是永春香。”
主营养生香的“沉瑜香”,则将目标市场投向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养生香多用的是香粉、香囊或者熏香,但是粉末比较不方便,我们就把它做成固态的香珠,让大家来把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它设计成各种挂饰或书签,不光美观时尚,气味也非常好,”公司创始人庄颜瑜说,固体的香砖可以嵌到墙上,也可用于居家的屏风中,公司甚至将香料加入涂料中。未来,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将无处不在。
曾几何时,品香、斗茶、插花、挂画是古代上流社会的怡情养性“四般闲事”。如今,永春制香人正努力复兴品香文化,让它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属,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届时,悠远绵长的“丝路”余韵,将再度绽放出迷人的东方魅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