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送餐员的匆匆脚步
· 冯骥才的文化迭代
· 最小最美的读书会
· 黄河边“耍水”
· 南方有香山

  相关文章: 
最小最美的读书会

( 2019-05-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杨早


  我参加过很多读书会,作为主持,或作为嘉宾。人多的有五六百人,人少的有十来个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自己参与创办的阅读邻居读书会。那是世上最小最美的读书会。

  阅读邻居有三个创始人。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资深书媒人绿茶——“书媒人”是我造的词,因为关于书的事,他什么都干,所以只能为他造个词叫“书媒人”,为书作媒,以寻良人。

  这位仁兄,嘴里最喜欢嚷嚷的就是“阅读需要分享”——这是读书的好处之一。同样是媒人,世纪佳缘或百合网就不敢说“婚姻需要分享”。虽然前人也有过话“书与老婆概不外借”,但说的都是实体,书里的内容还是可以甚至必须分享的。不然,费劲巴拉地读了一本好书,不往外吐点儿什么,岂不等于衣锦夜行?豆瓣就是这么成为文艺青年大本营的。

  阅读需要分享,我也赞成。但我只能算帮个人场,重要的是空间。恰好也有这么一个合适的。我有个发小邱小石,与太太阮丛在我们小区开了一家书店,叫“读易洞书房”。这家书店空间不大,顾客也不多,说是书店,更像是他们俩的外置书房。这么一家书店,还被书业某协会评为“最美小书店”,你就可以想象那种调性了。

  这家书店现在已经没了。所以我来描述一下它的内部:走进南边的门,是条颇长的过道,其实也相当于一间屋子,用来摆设新书,或者邻居寄卖的物件,也办过展览。很长一段时间,墙上都挂着阅读邻居的照片。邱小石的摄影技术很棒,总能将闲常情景拍得很有文艺范儿。

  再往里走,过一道玻璃拉门,就是书店的主空间,被一道书墙分成两块,门的左手边是一个曲尺形的小柜台。柜台里有杯碟与咖啡机,水龙头。与柜台共享左空间的是一张原树截开的大木台子,围着可以坐八九个人。木台子右侧就是分隔两个空间的书墙,书墙下有一条也是原木做的长凳,挤一挤也能坐四五位。靠着北边的门,也就是紧挨着大木台的尽头,还有一个大冰箱。这里就是用于读书会的场地。

  书墙背后,则是一个半独立的空间,有两张沙发相对,也有一张大桌配四把餐椅,窗前还有相对的两张宜家懒汉椅。这里用来开个策划小会,或是会个友发个呆,都是极好的。屋里所有的架子上,都塞满了店主(一般叫“洞主”,读易洞嘛)搜集来的旧书旧物。说实话,除了去香港与日本,很少见到这么美丽而又拥挤的书店。

  邱小石大学学的是食品工程专业,正业似乎是广告,特别喜爱与关注建筑。听上去很杂乱,但如果熟悉他会知道,他的兴趣点就是各种创意,各种记录。他随时用各种方式,网志,公号,相机……来记录他看见的世界与生活。

  总之,我们三个人既是朋友也是邻居,就一起创办了阅读邻居。阅读邻居的“小”,还不光是地方小,人数也少(我们有心理准备,就算只是我们仨,一样也可以做读书会),最重要的还在于它一开始就没想着从外面拉人,就是为社区文化做一点贡献。最初的理想状态是“走几步路,来书店,花三小时,分享一本书,开一场思想的碰碰车”。后来邱小石总结了八个字“最小成本,最大快乐”。“小”还包含了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的压缩。

  到今年,阅读邻居已经八年了。这个小小的读书会,接纳了来自北京四面八方,还有外地各处的参与者。它没有学历、职业、学科……等等门槛,也不收费,对来者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主题书,必须发言,参与讨论。

  每月一场读书会,每场三个小时。只开放十五个名额——不仅仅是因为读易洞的场地如前所述,只能提供十四五个座位,更重要的是,我们测算过,在三个小时内,如果要让每个参与者都有五分钟发言时间,并且开放半小时讨论,那么十五个人,是一个黄金数字。多不行,少倒没关系,讨论可以更充分。

  这里就要说到读书会的产出了。前面说了,邱小石可是个记录控。不管座位多紧张,紧张到有人得站着听,或者是去另一块空间去听壁脚,一定有个靓位是留给专业速记的。每场读书会能产生三万字以上的文字稿,再通过网盘下载,微博,公号……各种方式给不能到场的有兴趣者共享。2016年开始,阅读邻居还开启了视频拍摄,上传网站。有些周末要带娃的读友说,周六晚上,一边拖地一边听完读书会全程,也是一种享受。

  阅读邻居的流程是固定的:先是每位参与者两分钟的荐书,推荐或吐槽一本自己最想分享感受的书,同时兼带自我介绍(名字与职业)。然后是轮流对当期主题书发表看法,如果哪期我们正好请来了作者,就变成参与者对作者的拷问:盘他!一轮结束后,通常有个中场休息。

  下半场开始是主持人(就是我)评点回应刚才的发言。作为一个不自觉的话痨,常常会扯到半个小时以上。叨叨一时爽,过后悔断肠。读书会后的轮流校对速记稿,三万字里往往我就独占一万字,每次都校得我欲仙欲死。

  再接下来是开放讨论。时长不限,看心情。本来写明都是两点到五点的读书会,往往大伙儿一激动,五点半就过了,必须结束了。在六点回家吃饭前,还有余兴节目呢。

  余兴节目通常是换书,每人自愿带来一两本读完或不想要的书,都码在台面上。每个参加的人再按序挑一本带走。按什么序呢?一开始是抢红包看数额,后来觉得要激发大家带好书的积极性,于是改为票选出“本日最值的交换书”,由这本书的主人先挑,挑哪本,哪本的主人即成为下一位。这样一来,如果带的书不受欢迎,最后灰溜溜地又把原书带回家的,也不是没有。

  至于每期的主题书,五花八门,主要由三位创始人投票确定。大都以新书为主,但口味颇高,有时会有意引入一些大众很难接触的学术书,如《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家人父子》等。搞搞新形式的时候也不少,像李静的话剧剧本《大先生》,就干脆参与者分角色把这部剧朗诵了一遍,再来讨论。

  因为参与读书会的人真的是各种专业、各种职业的都有,久而久之,我也总结出了一套将素人培养成达人的修炼之道,这就是我到处去讲的“阅读闭环”理论——一个人要真正将一本书读成自己的,需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写作四个阶段,从而形成一个闭环。表达也包含着倾听与交流,但是最难的还是最后一环。从自己读,到将读后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读,这个闭环不易完成,可一旦养成了这种阅读习惯,受益无穷,所谓“一鞭一条痕,一掌一掴血”,读一本书胜过别人读十本。

  阅读邻居走到第六年,成员的稳定性大幅提高,有人已经跟着四年、五年、六年,也还总有新鲜人加入,但是新鲜人都得跨过一个坎儿——能坚持下来,就是“一寸有一寸的进益,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坚持不下来,就算是一种新奇体验吧,也不错。

  第六年开始,我觉得阅读可以进阶了,是时候摆脱仍然比较随机的阅读方式,进入到一个更加有挑战性的阅读阶段:谱系阅读。这就要求参与者能长时间关注同一个领域,通过同谱系的大量阅读来构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正好这时候与绿茶在合作《墙书·中国通史》,于是就计划,2017年拿出一整年,不管出版市场风云变幻,我们来搞一个“读史年”,十期,从西周读到民国。为了给大伙儿的积极性加码,还破天荒地收了一笔会费,大家花钱来买“罪”受。

  这一年,恰逢读易洞因各种原因关张。失去最美小书店的加持,阅读邻居在北京各个场地流浪了一年,从茶馆到咖啡馆,从会所到首都图书馆,我们还是坚持完成了读史年,还随便做了五期“漫说文化”的阅读分享。

  2019年,阅读邻居又开启了更新的形式。新形式分为“走”“读”两大块。“读”是读现代小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多应景啊。十位小说家,四十篇小说,每篇小说都由五位读友分别解读,再由我这个半瓶子专家来评点,周一至周六,每天公号发一篇解读。这就意味着,到年底,我们会有二百四十篇解读现代小说的文章留下来,预计三十万字,完美实现了“阅读-思考-表达-写作”的闭环。

  “走”是啥?我一直认为:万语千言,不如一见。去过一个作家的故乡,走过一部作品里描绘的路线,看到作者看过的景物,体会过作者当时的心情,再来面对作品,那种酸爽的心情,绝非面对一堆文字所能比拟。我就写过“走透湘西,才能理解沈从文”,一个大山的孩子,为什么作品里充满着水的气息?因为水本身,就是湘西用来对抗大山的道路。

  又比如,要体会1919年5月4日学生运动的动因与氛围,你得按照同样时间,同样路线去走一趟从天安门到东交民巷再到赵家楼的路线,最好走得磕磕绊绊,时行时停,你才能理解五月天的下午,穿着棉袍,满腔情绪无处安放的焦灼与躁怒。不走这一趟,说什么可能都是隔靴掻痒。

  你说搞这样的读书会,花不花时间?花。但它能吸引所有的参与者一起来动手,每个人都进行主动阅读,而不是被动地听听就过。还记得读易洞刚刚创办不久,独具一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媒体采访,邱小石总是说:“同样的钱,有人买一辆豪车来玩,我开个书店来玩,我觉得我还赚到了。”他的意思是,都是爱好,没什么区别,但你们不会去采访开豪车的人,对吧?

  说到底,阅读邻居的理念就是“最小成本,最大快乐。”

 

最小最美的读书会

( 2019-05-2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