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 |
江苏耿车: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
( 2019-05-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赵久龙)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曾因“玩转”废旧塑料加工创造的“耿车模式”闻名全国。然而,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让耿车陷入“垃圾围城”困境。
近年来,耿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污减塑,倒逼绿色转型,发展家具电商、多肉绿植等绿色产业,全力打造“创业梦工厂”、“生态示范镇”,一个绿色、崭新的耿车出现在苏北大地。
“耿车味”:繁荣埋下“重疾”
阳春时节,耿车镇大众村一派水墨田园景象。
耿车踞宿迁西大门,过去属于黄泛区,十粮九不收,不少村民被迫出门“拾破烂”糊口,有的成为“讨饭郎”。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耿车乡、村、户、联户“四轮齐转”发展废塑加工业,逐渐形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废塑加工基地。最高峰时,全镇3.8万人有2.5万人从事这一产业,年交易量逾150万吨,交易额30多亿元,对镇财政和农民收入贡献率达8成以上。
空气污染超标20倍,河流水质劣V类水……这种低效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当地环境。2012年,耿车被原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
大众村是耿车镇污染最严重的村子。乡村干部去开会,都带着一身塑料味儿。“连过路车都不愿开窗,受不了‘耿车味’。”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说。
“另起炉灶”:党员能人带头转型
“2015年,废塑加工30亿元,利润仅1.5亿元,税收只有200万元。”徐光良算了一笔账,加工一吨废旧塑料只赚约200元,但从治污成本看,当年耿车区域的水、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费用高达10多亿元。
变则通。耿车必须摆脱旧有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2015年末,宿迁市在耿车打响“塑料垃圾歼灭战”,提出“彻底禁、禁彻底”。2016年1月,出台全面关停耿车镇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决定。
习惯了“躺着赚钱”,“另起炉灶”并不容易。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转。”老党员、“塑料大王”邱永信带头购进机器,转型做板式家具并“触网”销售。大众村原副主任张先进的废塑加工企业规模最大,他率先转型发展盆景园艺。这样一来,其他村民陆续跟进。
两个多月时间,耿车取缔关停近5000个加工点和货场,清运垃圾50多万吨,同时疏浚河道、复垦土地、栽植苗木、修复生态,困扰群众20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瞧,这口鱼塘是由垃圾堆改造而成的,我们把它疏浚挖深。旁边建广场添置健身设备,成了村民健身‘小公园’。”大众村党委书记王加银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
提升“含绿量”:重“塑”新生活
耿车人再次掀起干事创业热潮,绿色园艺、电商创业、物流快递、塑料制品精深加工“四大产业”集聚约2万人。记者看到,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3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培育多肉植物6000万株。
“转型后,我家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多肉种植。”李平说。她和丈夫从事多肉植物种植,去年销售额逾4000万元,并带动130多名村民就业。
25岁的青年创客王赞,自称“在垃圾堆里长大”。现在,他创办家具公司,在网上销售,研发的宿舍神器成为爆款。33岁的任杰去年底从浙江台州来到耿车,创办了一家宠物玩具企业。“租金只有台州七分之一,政府服务很好。”他说。
转型后的耿车,去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比2015年增加20多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7万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全镇有网店2759家,2.2万人从事电商及相关工作,先后获评“中国淘宝镇”“省级生态乡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耿车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说,“我们正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
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
|
江苏耿车: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
|
( 2019-05-0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
|
|
|
从“废塑加工场”到“创业梦工厂” |
江苏耿车: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
( 2019-05-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赵久龙)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曾因“玩转”废旧塑料加工创造的“耿车模式”闻名全国。然而,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让耿车陷入“垃圾围城”困境。
近年来,耿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污减塑,倒逼绿色转型,发展家具电商、多肉绿植等绿色产业,全力打造“创业梦工厂”、“生态示范镇”,一个绿色、崭新的耿车出现在苏北大地。
“耿车味”:繁荣埋下“重疾”
阳春时节,耿车镇大众村一派水墨田园景象。
耿车踞宿迁西大门,过去属于黄泛区,十粮九不收,不少村民被迫出门“拾破烂”糊口,有的成为“讨饭郎”。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耿车乡、村、户、联户“四轮齐转”发展废塑加工业,逐渐形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废塑加工基地。最高峰时,全镇3.8万人有2.5万人从事这一产业,年交易量逾150万吨,交易额30多亿元,对镇财政和农民收入贡献率达8成以上。
空气污染超标20倍,河流水质劣V类水……这种低效益、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当地环境。2012年,耿车被原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
大众村是耿车镇污染最严重的村子。乡村干部去开会,都带着一身塑料味儿。“连过路车都不愿开窗,受不了‘耿车味’。”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说。
“另起炉灶”:党员能人带头转型
“2015年,废塑加工30亿元,利润仅1.5亿元,税收只有200万元。”徐光良算了一笔账,加工一吨废旧塑料只赚约200元,但从治污成本看,当年耿车区域的水、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费用高达10多亿元。
变则通。耿车必须摆脱旧有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2015年末,宿迁市在耿车打响“塑料垃圾歼灭战”,提出“彻底禁、禁彻底”。2016年1月,出台全面关停耿车镇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决定。
习惯了“躺着赚钱”,“另起炉灶”并不容易。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转。”老党员、“塑料大王”邱永信带头购进机器,转型做板式家具并“触网”销售。大众村原副主任张先进的废塑加工企业规模最大,他率先转型发展盆景园艺。这样一来,其他村民陆续跟进。
两个多月时间,耿车取缔关停近5000个加工点和货场,清运垃圾50多万吨,同时疏浚河道、复垦土地、栽植苗木、修复生态,困扰群众20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瞧,这口鱼塘是由垃圾堆改造而成的,我们把它疏浚挖深。旁边建广场添置健身设备,成了村民健身‘小公园’。”大众村党委书记王加银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
提升“含绿量”:重“塑”新生活
耿车人再次掀起干事创业热潮,绿色园艺、电商创业、物流快递、塑料制品精深加工“四大产业”集聚约2万人。记者看到,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3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培育多肉植物6000万株。
“转型后,我家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多肉种植。”李平说。她和丈夫从事多肉植物种植,去年销售额逾4000万元,并带动130多名村民就业。
25岁的青年创客王赞,自称“在垃圾堆里长大”。现在,他创办家具公司,在网上销售,研发的宿舍神器成为爆款。33岁的任杰去年底从浙江台州来到耿车,创办了一家宠物玩具企业。“租金只有台州七分之一,政府服务很好。”他说。
转型后的耿车,去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比2015年增加20多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7万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全镇有网店2759家,2.2万人从事电商及相关工作,先后获评“中国淘宝镇”“省级生态乡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耿车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说,“我们正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