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9/16 |
8
|
9
|
10
|
>
|
>| |
|
|
PDF版 |
|
|
|
|
他们沿着新丝绸之路而来,“一带一路”倡议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
“一带一路”这头,有个“联合国社区”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被称为“联合国社区”。
本报记者屈凌燕摄 |
|
|
|
▲鸡鸣山社区外国人学习制作花式面点。
由受访者提供 |
|
|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老师冉晓丽在辅导外国学生中文。
由受访者提供 |
|
|
|
▲鸡鸣山社区“中外居民之家”照片墙。
本报记者魏董华摄 |
|
|
本报记者魏董华、屈凌燕
夜幕初临,各类阿拉伯烤肉摊前开始喧闹起来,阵阵烟雾缭绕;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穿梭在人流中,围坐在街边闲聊;餐厅、冰激凌店、咖啡店、理发店前,闪烁着各种阿拉伯语、英语、韩语的霓虹灯;异国风情的香水味和水烟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这里是被誉为“联合国社区”的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接近一半的常住居民是外国人,他们来自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风俗、各色异国元素交织,是这座浙中小城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千百年前,这些外国人的祖辈们见证了中国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前往中东、欧洲谋求商机。如今,他们沿着新丝绸之路,来到了它的起点义乌,在这里寻找财富、生活和梦想。
“国际老娘舅”
1992年出生的重庆女孩周天灿从小跟着父母在义乌生活,在她幼年的印象中,义乌是一座从手摇“拨浪鼓”鸡毛换糖“换出”大市场的城市。在义乌,她从小听着无数个“从无到有”的创业传奇故事,也亲眼见证了越来越多外国创业者来到这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各地的“淘金客”汇聚义乌。这也给了回重庆念完高中和大学的周天灿一个返回义乌的理由:英语专业出身,这里又有如此多的外国人,小城市里也许更有用武之地。
2014年,周天灿加入了当地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了一名社工,入驻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鸡鸣山社区。
“鸡鸣山社区是2003年成立的,记不清是从何时起,这里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聚集了。”周天灿说,有一个说法是,最早在义乌经商的阿拉伯人认为这里是义乌最东边的社区,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出于信仰的原因他们选择住在这里,逐渐形成了这里浓厚的异域风情。
对于很多初次来到鸡鸣山社区的人来说,会被社区门口“联合国社区”的标志一下子吸引住。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这里走街串巷,也给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国际化色彩。
“我们社区是义乌外商居住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告诉记者,社区有本地人口3512人,外来人口约2.5万人,其中包括5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2名境外人员。
为了方便老外生活,社区办起了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每周五次免费培训汉语,从坐公交,到买菜点菜、看病就医,教的都是最实用的生活用语;遇到中国传统节日,中心还会举办家庭联谊、文化周活动,把包粽子、剪窗花、做水饺等中国文化元素传递给每一个外籍人士。
在社区办公楼的二楼,有一个“中外居民之家”,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每一幅都定格了中外居民在这里生活的瞬间。
伊朗外商哈米指着其中一幅照片说,这是他几年前的端午节在社区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活动中和中国大妈们学包粽子时拍下的。这位会6国语言的外商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外国人代表”,被大家称为“国际老娘舅”,他的身影经常见诸媒体的报端和镜头前。
这间“中外居民之家”也成了他调解矛盾纠纷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义乌市政府颁给他的各种奖杯。见到哈米时,他着一身正装,背个公文包,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说,鸡鸣山社区里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外商,他们与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设立“国际老娘舅”中外调解室,对外商在义乌工作与生活起到协调、帮助作用。
“社区还经常组织外商一起参与公益活动,有的外商免费为中国孩子上外语课,有的为义乌的老人做饭、洗衣,陪他们聊天。中国人需要帮助,外商们也会第一时间送去温暖。”哈米说。
与鸡鸣山社区办公楼相隔不远就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里成了很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人闯荡义乌的第一站。“语言是他们要攻克的第一道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冉晓丽说。
就在社区“中外居民之家”的隔壁,一个窗明几净的小屋里,每到晚上六点,会聚集来自义乌各地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周天灿说,这是社区同悦社工组织的汉语培训班,依托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老师们,给在义乌经商的外国人免费教中文。
从最初的发传单、塞小卡片广告,到如今一个班有四五十人,这个汉语培训班已经举办了5年10期。近千名外国人从不会一句中文到能熟练地和义乌本地人交流。
这座城市有享誉世界的“小商品之都”。在这个110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中部县级小市,流动着来自140多个国家的55万余名外商,其中定居于此的达1.5万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饮食习惯的外国人在这里“如鱼得水”。
斯迪卡的“清凉马里”
冉晓丽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一段视频,是2016年第十届浙江外国留学生年度文化交流——“梦行浙江”活动中,外国留学生表演的一段精彩的曲艺串烧,有相声、快板等中国传统艺术,难度颇高。
一位非洲小伙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肩上挑着货郎担,嘴里大声吆喝着“鸡毛换糖喽……”活脱脱一个义乌“洋”货郎。
这位小伙子就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斯迪卡,2014年他从非洲马里来到义乌的时候,还不会说一句中文。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以及在鸡鸣山社区外国人汉语培训班学习两个月后,就已经可以帮助老家的父母来义乌市场上看货、比价和下订单了。
“最初还要加上手势比画,半年后我就可以和当地人畅通无阻地交流了。”斯迪卡咧嘴自信地说,现在完全有信心给别人当导游和导购。
斯迪卡来自马里一个殷实的家庭,是家里的老幺,还有十来个哥哥姐姐。来义乌之前他在马里读过三年法律,因为觉得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当地工作难找,在父母朋友的建议下,来中国义乌寻找机会。
“我父母在非洲做生意的时候,发现很多商品都来自义乌,在马里人的认知里,义乌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当问及斯迪卡对义乌的感受时,他感叹了一句:“当时我就震惊了。”
来到义乌之后,斯迪卡最先熟悉的区域就是义乌的大市场,他至今难以忘记刚看到绵延4公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时的震惊。“义乌是个小地方,但是有个超级大市场。”
通过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文化交流活动,斯迪卡对义乌的了解也更深了。“我们排演这个节目,就是想知道义乌从货郎担发展到如今的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过程。”斯迪卡现在已经明白,鸡毛换糖代表着“敢闯敢干”的义乌精神。
在鸡鸣山社区,有无数和斯迪卡一样的追梦人。也许是在义乌创业氛围的感召下,斯迪卡也成了一个创业者。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人员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斯迪卡参加了2016年义乌世界商人创业大赛,他的项目“清凉马里”获得了三等奖。
斯迪卡把他“清凉马里”的商业计划书拿给记者看,“在热带地区,尤其像非洲的马里、几内亚、刚果、喀麦隆等国家,终年高温,对冰块的需求量很大。”斯迪卡说,然而制冰工厂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普通人民对于高昂的冰箱和冰块可望不可求。
“这个项目是要给非洲国家带去质量好又性价比高的制冰工厂,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冰块,计划里还有物流系统支持。”但是,斯迪卡建造制冰工厂的梦想并没有得到家庭支持。创业的梦想之火并没有熄灭,斯迪卡转而选择了纯净水项目。
“我们当地的水不干净,流出来就像这样的红色。”斯迪卡指着一碗茶水说,那里的水远远没有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当地人都是直接喝。斯迪卡在需求中看到了商机,他想到了给家乡提供便宜又卫生的饮用水项目。他用自己的奖学金和大赛奖金共9000元,在义乌购买了水处理机器和软包装设备,直接发货到马里,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做起了纯净水项目。他们生产的纯净水产品一大包里有60个500毫升的分装小包,售价60西非法郎,约折合人民币3.3元。
“我现在开始盈利了,已经追加投资,买了一辆柴油三轮车送货,最终我会实现制冰工厂的梦想。”
2003年,哈米也同样怀揣梦想来到义乌做伊朗丝巾的进口生意。2007年,他和中国籍妻子王喧在北京、杭州、金华和义乌奔走了整整8个月,终于拿到营业执照,成立了义乌市首家由外商创办并拥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他的办公地点就设在鸡鸣山社区服务中心边上。
如今哈米已经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开设了分公司,把丝巾服饰、卫浴洁具等贸易做到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城市。
繁忙工作之余,钓鱼和赛车是这位52岁伊朗商人的最爱。哈米说:“钓鱼培养我做好大生意的定力,而赛车让我永远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断抓住新商机。”
在这些外国人眼中,义乌遍地充满了机会。这里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进入中国的重要平台。这里汇聚了7万多个商铺,180多万种商品出口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
温暖的故事
鸡鸣山社区在外国人圈子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里的房租甚至都要比周边高一点。
“这里生活方便”“这里有我最喜欢的黄焖鸡米饭”“汉语培训班的吸引力大”“工商学院的老师和社区服务很好,随时会提供帮助”……无数外商和留学生提到了他们从老师和社工等中国人那里得到的无私帮助,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温暖故事。
帮助斯迪卡在义乌站稳脚跟的汉语培训班,也是吸引老外来到鸡鸣山社区的最大理由之一。“目前汉语培训班报名人数已满,还要报名的话得等下个学期了,报名需满足积分制的条件。”周天灿告诉记者,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年轻人,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如果和上课时间冲突,外商还会坚决推掉商务洽谈。
周天灿的手机里有5个微信群,从1班到5班,每个群100人左右,群里的同学气氛活跃,除了交流课程内容,给课程提建议,有高兴的事情和困难,大家都会分享或者分忧。
“老外一遇到事情,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们,比如刚来义乌打车的时候说不清地址,去医院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号。”周天灿说,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海德,来义乌已经四五年了,两年前他决定把妻儿都接来义乌定居。但是他9岁的孩子是个脑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找个康复机构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培训。在义乌摸不着门道的海德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社工。
“我们夫妻决定只要一个孩子,想要全心全意把他照顾好,但是我们担心等我们年老或者去世后,孩子没人照顾,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康复机构来帮助训练孩子生活自理。”海德说。
通过频繁的家访,周天灿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义乌市残联育智学校可以做儿童康复。但是由于离家很远,海德上班时,妻子一个人无法完成接送陪同,周天灿又千方百计帮他们打听到距离近一点的东方天翔医院去做康复治疗。
“社工的工作就是如此,很琐碎,但是通过我们的服务,大家都成了朋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周天灿说,义乌有其特殊的地方,就是多元包容,很多居民家里都住着外国友人。比如鸡鸣山社区的中国居民们每到春节都会邀请外国人来家里,这个传统已经坚持8年了。
作为汉语培训班的带头人,冉晓丽还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人员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08年,她从新疆大学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她的专业是哈萨克语,此前主要教少数民族汉语。
在学生口里,对她的称呼是“妈妈老师”,她不仅监督他们的学业,还牵挂留学生们的衣食住行。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近况,在“妈妈老师”心里明明白白。“斯迪卡,谈恋爱不要影响学习,要给彼此留点空间”“你到底在哪里,马上要迟到了,快来上课!”冉老师的微信留言,既像严师又像母亲。
冉晓丽说,到义乌后经她培养的留学生一共有3000个左右,涉及60余国家和地区。“我们培养的学生,其实就是明天跟中国友好合作的国际力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毕业后,有的去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学成回国创业,有的选择留在义乌,把义乌当作第二故乡。
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学生杨亚迪毕业后,娶了个四川媳妇,选择在义乌定居做生意,每年杨梅和蜜橘成熟的时候就会去亲自采摘,并专程回学校送给冉老师。
斯迪卡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留在义乌。他说,马里人喜欢和中国合作,因为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带来了很多机会。“毕业后我还不想回马里,我要先在中国把本领学好,再去发展自己的国家。”
社区“找茬儿团”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义乌,这里有越来越多像鸡鸣山这样的“联合国社区”。本地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
在很多社区里,都可以看到中国居民和外国人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从餐饮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在义乌经常是一家穆斯林餐厅隔壁是中餐馆、韩餐馆,从土耳其烤肉到重庆火锅,各国餐饮杂糅在一起,彼此和谐共存。
“尊重,包容,开放。”在义乌生活了11年后,冉晓丽用这三个词语来概括她理解的义乌。为何这么多外国人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此,除了这里能帮助他们实现致富的梦想以外,快速融入当地生活是外商们能真正留下来的理由。
义乌这种“双向开放”的格局,不仅吸引着大批外来寻梦者,更深刻地改变着他们。在周天灿看来,一开始为了给外商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促进跨文化交流,协助境外人员融入社区,志愿者组织了多项活动。现在,这种“单向输出”正在变为“双向输出”。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主动投身当地的志愿者活动中。”周天灿说,去年12月30日,外国志愿者们主动前往探访社区的老人,赠送慰问品,带去节日的祝福。还在当晚举行迎新年庆祝晚会,来自意大利、伊朗、尼泊尔、摩洛哥等10多个国家的几十名境外人员和社区居民一同参与,齐聚一堂。
不久前,来自哥伦比亚的外商丹尼尔找到社工沟通,他经营的餐厅每天剩下很多食物,不知道怎么处理,希望能将一些食物和衣服捐助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有合适的渠道,还可以和在义乌的哥伦比亚老乡们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来义乌只有一个多月的阿富汗人米尔扎想把国外流行的“慢跑拾荒者”活动引入义乌。一边捡垃圾一边慢跑正在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新潮流。为此,他还专门手画了一份详细的策划文案交给社工,包括路线、参与人群、如何宣传等。
“这些活动最早是社工来组织,现在社工只需要参与协助。”周天灿说,这种变化是因为“老外们”真正把义乌当作自己的家。他们有时候比本地人都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宣传垃圾分类、消防知识,甚至还成立了社区“找茬儿团”,把社区需要改进的地方用手机拍下来告诉社工们。
“我们选择在义乌生活,就要学会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融入这里的生活圈子。”哈米说。
“如今义乌就是我的家。”在义乌经营一家餐厅的约旦人默罕奈德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但平时都会聚在一起吃饭、出游,就像一家人一样。
义乌,正在向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们开放融入的大门,在彼此和谐相融中,生长出新的发展力量。
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建立起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也许是对这个“联合国大家庭”的社会学和政治学解读。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座充满机会和梦想的城市中,每天上演的一个个“人”的故事,才是最迷人的地方。
|
他们沿着新丝绸之路而来,“一带一路”倡议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
“一带一路”这头,有个“联合国社区”
|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他们沿着新丝绸之路而来,“一带一路”倡议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
“一带一路”这头,有个“联合国社区”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被称为“联合国社区”。
本报记者屈凌燕摄 |
|
|
|
▲鸡鸣山社区外国人学习制作花式面点。
由受访者提供 |
|
|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老师冉晓丽在辅导外国学生中文。
由受访者提供 |
|
|
|
▲鸡鸣山社区“中外居民之家”照片墙。
本报记者魏董华摄 |
|
|
本报记者魏董华、屈凌燕
夜幕初临,各类阿拉伯烤肉摊前开始喧闹起来,阵阵烟雾缭绕;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穿梭在人流中,围坐在街边闲聊;餐厅、冰激凌店、咖啡店、理发店前,闪烁着各种阿拉伯语、英语、韩语的霓虹灯;异国风情的香水味和水烟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
这里是被誉为“联合国社区”的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接近一半的常住居民是外国人,他们来自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风俗、各色异国元素交织,是这座浙中小城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千百年前,这些外国人的祖辈们见证了中国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前往中东、欧洲谋求商机。如今,他们沿着新丝绸之路,来到了它的起点义乌,在这里寻找财富、生活和梦想。
“国际老娘舅”
1992年出生的重庆女孩周天灿从小跟着父母在义乌生活,在她幼年的印象中,义乌是一座从手摇“拨浪鼓”鸡毛换糖“换出”大市场的城市。在义乌,她从小听着无数个“从无到有”的创业传奇故事,也亲眼见证了越来越多外国创业者来到这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各地的“淘金客”汇聚义乌。这也给了回重庆念完高中和大学的周天灿一个返回义乌的理由:英语专业出身,这里又有如此多的外国人,小城市里也许更有用武之地。
2014年,周天灿加入了当地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了一名社工,入驻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鸡鸣山社区。
“鸡鸣山社区是2003年成立的,记不清是从何时起,这里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聚集了。”周天灿说,有一个说法是,最早在义乌经商的阿拉伯人认为这里是义乌最东边的社区,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出于信仰的原因他们选择住在这里,逐渐形成了这里浓厚的异域风情。
对于很多初次来到鸡鸣山社区的人来说,会被社区门口“联合国社区”的标志一下子吸引住。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这里走街串巷,也给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国际化色彩。
“我们社区是义乌外商居住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告诉记者,社区有本地人口3512人,外来人口约2.5万人,其中包括5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2名境外人员。
为了方便老外生活,社区办起了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每周五次免费培训汉语,从坐公交,到买菜点菜、看病就医,教的都是最实用的生活用语;遇到中国传统节日,中心还会举办家庭联谊、文化周活动,把包粽子、剪窗花、做水饺等中国文化元素传递给每一个外籍人士。
在社区办公楼的二楼,有一个“中外居民之家”,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每一幅都定格了中外居民在这里生活的瞬间。
伊朗外商哈米指着其中一幅照片说,这是他几年前的端午节在社区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活动中和中国大妈们学包粽子时拍下的。这位会6国语言的外商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外国人代表”,被大家称为“国际老娘舅”,他的身影经常见诸媒体的报端和镜头前。
这间“中外居民之家”也成了他调解矛盾纠纷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义乌市政府颁给他的各种奖杯。见到哈米时,他着一身正装,背个公文包,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说,鸡鸣山社区里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外商,他们与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设立“国际老娘舅”中外调解室,对外商在义乌工作与生活起到协调、帮助作用。
“社区还经常组织外商一起参与公益活动,有的外商免费为中国孩子上外语课,有的为义乌的老人做饭、洗衣,陪他们聊天。中国人需要帮助,外商们也会第一时间送去温暖。”哈米说。
与鸡鸣山社区办公楼相隔不远就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里成了很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人闯荡义乌的第一站。“语言是他们要攻克的第一道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冉晓丽说。
就在社区“中外居民之家”的隔壁,一个窗明几净的小屋里,每到晚上六点,会聚集来自义乌各地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周天灿说,这是社区同悦社工组织的汉语培训班,依托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老师们,给在义乌经商的外国人免费教中文。
从最初的发传单、塞小卡片广告,到如今一个班有四五十人,这个汉语培训班已经举办了5年10期。近千名外国人从不会一句中文到能熟练地和义乌本地人交流。
这座城市有享誉世界的“小商品之都”。在这个110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中部县级小市,流动着来自140多个国家的55万余名外商,其中定居于此的达1.5万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饮食习惯的外国人在这里“如鱼得水”。
斯迪卡的“清凉马里”
冉晓丽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一段视频,是2016年第十届浙江外国留学生年度文化交流——“梦行浙江”活动中,外国留学生表演的一段精彩的曲艺串烧,有相声、快板等中国传统艺术,难度颇高。
一位非洲小伙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肩上挑着货郎担,嘴里大声吆喝着“鸡毛换糖喽……”活脱脱一个义乌“洋”货郎。
这位小伙子就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斯迪卡,2014年他从非洲马里来到义乌的时候,还不会说一句中文。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以及在鸡鸣山社区外国人汉语培训班学习两个月后,就已经可以帮助老家的父母来义乌市场上看货、比价和下订单了。
“最初还要加上手势比画,半年后我就可以和当地人畅通无阻地交流了。”斯迪卡咧嘴自信地说,现在完全有信心给别人当导游和导购。
斯迪卡来自马里一个殷实的家庭,是家里的老幺,还有十来个哥哥姐姐。来义乌之前他在马里读过三年法律,因为觉得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当地工作难找,在父母朋友的建议下,来中国义乌寻找机会。
“我父母在非洲做生意的时候,发现很多商品都来自义乌,在马里人的认知里,义乌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当问及斯迪卡对义乌的感受时,他感叹了一句:“当时我就震惊了。”
来到义乌之后,斯迪卡最先熟悉的区域就是义乌的大市场,他至今难以忘记刚看到绵延4公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时的震惊。“义乌是个小地方,但是有个超级大市场。”
通过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文化交流活动,斯迪卡对义乌的了解也更深了。“我们排演这个节目,就是想知道义乌从货郎担发展到如今的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过程。”斯迪卡现在已经明白,鸡毛换糖代表着“敢闯敢干”的义乌精神。
在鸡鸣山社区,有无数和斯迪卡一样的追梦人。也许是在义乌创业氛围的感召下,斯迪卡也成了一个创业者。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人员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斯迪卡参加了2016年义乌世界商人创业大赛,他的项目“清凉马里”获得了三等奖。
斯迪卡把他“清凉马里”的商业计划书拿给记者看,“在热带地区,尤其像非洲的马里、几内亚、刚果、喀麦隆等国家,终年高温,对冰块的需求量很大。”斯迪卡说,然而制冰工厂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普通人民对于高昂的冰箱和冰块可望不可求。
“这个项目是要给非洲国家带去质量好又性价比高的制冰工厂,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冰块,计划里还有物流系统支持。”但是,斯迪卡建造制冰工厂的梦想并没有得到家庭支持。创业的梦想之火并没有熄灭,斯迪卡转而选择了纯净水项目。
“我们当地的水不干净,流出来就像这样的红色。”斯迪卡指着一碗茶水说,那里的水远远没有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当地人都是直接喝。斯迪卡在需求中看到了商机,他想到了给家乡提供便宜又卫生的饮用水项目。他用自己的奖学金和大赛奖金共9000元,在义乌购买了水处理机器和软包装设备,直接发货到马里,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做起了纯净水项目。他们生产的纯净水产品一大包里有60个500毫升的分装小包,售价60西非法郎,约折合人民币3.3元。
“我现在开始盈利了,已经追加投资,买了一辆柴油三轮车送货,最终我会实现制冰工厂的梦想。”
2003年,哈米也同样怀揣梦想来到义乌做伊朗丝巾的进口生意。2007年,他和中国籍妻子王喧在北京、杭州、金华和义乌奔走了整整8个月,终于拿到营业执照,成立了义乌市首家由外商创办并拥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他的办公地点就设在鸡鸣山社区服务中心边上。
如今哈米已经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开设了分公司,把丝巾服饰、卫浴洁具等贸易做到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城市。
繁忙工作之余,钓鱼和赛车是这位52岁伊朗商人的最爱。哈米说:“钓鱼培养我做好大生意的定力,而赛车让我永远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断抓住新商机。”
在这些外国人眼中,义乌遍地充满了机会。这里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进入中国的重要平台。这里汇聚了7万多个商铺,180多万种商品出口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
温暖的故事
鸡鸣山社区在外国人圈子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里的房租甚至都要比周边高一点。
“这里生活方便”“这里有我最喜欢的黄焖鸡米饭”“汉语培训班的吸引力大”“工商学院的老师和社区服务很好,随时会提供帮助”……无数外商和留学生提到了他们从老师和社工等中国人那里得到的无私帮助,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温暖故事。
帮助斯迪卡在义乌站稳脚跟的汉语培训班,也是吸引老外来到鸡鸣山社区的最大理由之一。“目前汉语培训班报名人数已满,还要报名的话得等下个学期了,报名需满足积分制的条件。”周天灿告诉记者,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年轻人,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如果和上课时间冲突,外商还会坚决推掉商务洽谈。
周天灿的手机里有5个微信群,从1班到5班,每个群100人左右,群里的同学气氛活跃,除了交流课程内容,给课程提建议,有高兴的事情和困难,大家都会分享或者分忧。
“老外一遇到事情,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们,比如刚来义乌打车的时候说不清地址,去医院看病不知道挂哪个科的号。”周天灿说,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海德,来义乌已经四五年了,两年前他决定把妻儿都接来义乌定居。但是他9岁的孩子是个脑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找个康复机构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培训。在义乌摸不着门道的海德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社工。
“我们夫妻决定只要一个孩子,想要全心全意把他照顾好,但是我们担心等我们年老或者去世后,孩子没人照顾,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康复机构来帮助训练孩子生活自理。”海德说。
通过频繁的家访,周天灿从亲戚朋友处了解到,义乌市残联育智学校可以做儿童康复。但是由于离家很远,海德上班时,妻子一个人无法完成接送陪同,周天灿又千方百计帮他们打听到距离近一点的东方天翔医院去做康复治疗。
“社工的工作就是如此,很琐碎,但是通过我们的服务,大家都成了朋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周天灿说,义乌有其特殊的地方,就是多元包容,很多居民家里都住着外国友人。比如鸡鸣山社区的中国居民们每到春节都会邀请外国人来家里,这个传统已经坚持8年了。
作为汉语培训班的带头人,冉晓丽还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人员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08年,她从新疆大学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她的专业是哈萨克语,此前主要教少数民族汉语。
在学生口里,对她的称呼是“妈妈老师”,她不仅监督他们的学业,还牵挂留学生们的衣食住行。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近况,在“妈妈老师”心里明明白白。“斯迪卡,谈恋爱不要影响学习,要给彼此留点空间”“你到底在哪里,马上要迟到了,快来上课!”冉老师的微信留言,既像严师又像母亲。
冉晓丽说,到义乌后经她培养的留学生一共有3000个左右,涉及60余国家和地区。“我们培养的学生,其实就是明天跟中国友好合作的国际力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生毕业后,有的去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学成回国创业,有的选择留在义乌,把义乌当作第二故乡。
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学生杨亚迪毕业后,娶了个四川媳妇,选择在义乌定居做生意,每年杨梅和蜜橘成熟的时候就会去亲自采摘,并专程回学校送给冉老师。
斯迪卡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留在义乌。他说,马里人喜欢和中国合作,因为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带来了很多机会。“毕业后我还不想回马里,我要先在中国把本领学好,再去发展自己的国家。”
社区“找茬儿团”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义乌,这里有越来越多像鸡鸣山这样的“联合国社区”。本地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
在很多社区里,都可以看到中国居民和外国人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从餐饮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在义乌经常是一家穆斯林餐厅隔壁是中餐馆、韩餐馆,从土耳其烤肉到重庆火锅,各国餐饮杂糅在一起,彼此和谐共存。
“尊重,包容,开放。”在义乌生活了11年后,冉晓丽用这三个词语来概括她理解的义乌。为何这么多外国人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此,除了这里能帮助他们实现致富的梦想以外,快速融入当地生活是外商们能真正留下来的理由。
义乌这种“双向开放”的格局,不仅吸引着大批外来寻梦者,更深刻地改变着他们。在周天灿看来,一开始为了给外商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促进跨文化交流,协助境外人员融入社区,志愿者组织了多项活动。现在,这种“单向输出”正在变为“双向输出”。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主动投身当地的志愿者活动中。”周天灿说,去年12月30日,外国志愿者们主动前往探访社区的老人,赠送慰问品,带去节日的祝福。还在当晚举行迎新年庆祝晚会,来自意大利、伊朗、尼泊尔、摩洛哥等10多个国家的几十名境外人员和社区居民一同参与,齐聚一堂。
不久前,来自哥伦比亚的外商丹尼尔找到社工沟通,他经营的餐厅每天剩下很多食物,不知道怎么处理,希望能将一些食物和衣服捐助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有合适的渠道,还可以和在义乌的哥伦比亚老乡们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来义乌只有一个多月的阿富汗人米尔扎想把国外流行的“慢跑拾荒者”活动引入义乌。一边捡垃圾一边慢跑正在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新潮流。为此,他还专门手画了一份详细的策划文案交给社工,包括路线、参与人群、如何宣传等。
“这些活动最早是社工来组织,现在社工只需要参与协助。”周天灿说,这种变化是因为“老外们”真正把义乌当作自己的家。他们有时候比本地人都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宣传垃圾分类、消防知识,甚至还成立了社区“找茬儿团”,把社区需要改进的地方用手机拍下来告诉社工们。
“我们选择在义乌生活,就要学会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融入这里的生活圈子。”哈米说。
“如今义乌就是我的家。”在义乌经营一家餐厅的约旦人默罕奈德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但平时都会聚在一起吃饭、出游,就像一家人一样。
义乌,正在向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们开放融入的大门,在彼此和谐相融中,生长出新的发展力量。
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建立起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也许是对这个“联合国大家庭”的社会学和政治学解读。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座充满机会和梦想的城市中,每天上演的一个个“人”的故事,才是最迷人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