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乡村振兴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年,从无名小屯到声名远播
· 返城之路越走越轻快
· 广西苗山侗寨打造美丽乡村
· “奢侈品”大米饭的变迁折射小山村之变
· “留守”古村变身“人气”景区
· “碰瓷”的故事

  相关文章: 
幸福村里话新春:
返城之路越走越轻快

( 2019-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据新华社南昌2月17日电(记者余贤红)正月十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幸福村村民张志华,和过去一样再次出发去往浙江义乌。于他而言,这十多年里不变的是返城行李里那一罐腌制的酸萝卜,变化的则是心情。
 
  今年45岁的张志华20多年前开始去沿海打工,日子过得清苦。他清晰地记得,在外谋生的最初时光里,为了省钱,每天只能在中午吃顿饱饭,早饭和晚饭随便吃点对付。春节过后他总是提着大包小包返城,日常用品能带尽带。
 
  “走得匆忙,走得沉重”是过去不少幸福村村民的普遍感受,这其中既有谋生的压力,也有出行的不便利。张志华说,过去从萍乡去沿海主要靠坐火车,一是票难抢,二是人挤人。现如今,高铁和自驾让张志华的出行既有了更多选择,也更便捷舒适。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勤奋的张志华在义乌逐渐站稳脚跟,布料批发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一年能挣几十万元。前年,他还特意把家里的小楼房精心装修了一番,让父母和孩子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品质。谈起如今的生活,张志华的父亲张延明脸上挂满笑容。
 
  距张志华家不足100米处是村民刘剑红家。汽车后备厢里,母亲朱玉莲早已为他塞满了家乡的腊肉、茶油、冬笋、霉豆腐。每年节后出门,朱玉莲还会特意给儿子准备一个红包,寓意事业红红火火。1971年出生的刘剑红高中毕业后,长期在深圳闯事业,从基层员工一路做到企业高管,如今独立经营着一家礼品包装公司,他感到自己的事业一直在跟随国家的发展而进步。
 
  “现在的压力主要来自外在,而不是内在。”刘剑红说,即便公司仍然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但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每年都会回家三四次,而不是过去那种年初离家年末回,节后返城也不再是被动地“背井离乡”。
 
  让张志华、刘剑红等人放心出门的还有村里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目前,幸福村村民医保参保率96%以上,新农保参保和社保参保率80%以上。沥青路通到各家各户,村里环境美丽如画。
 

 
 

幸福村里话新春:
返城之路越走越轻快

( 2019-02-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