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 |
8 |
4/8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
从“怕群众”到亲群众,从送温暖到“造温暖” |
贵州铜仁脱贫攻坚,干部作风之变带动贫困山区面貌之变 |
|
( 2019-01-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本报记者欧甸丘
位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玉屏县,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一起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铜仁市调研了解到,干部之变带动了贫困之变,来自最基层的那些故事阐释着贫困山区旧貌换新颜,贫困群众正意气风发奔向全面小康。
“‘油水’变‘鱼水’”——从怕群众到亲群众 “第一次参加群众会,有的群众‘一开会就闹场,一开口就骂娘’,当时都感觉到害怕。但经过一年多时间耐心做工作之后,群众的怨气没有了,村里历年来积累的矛盾纠纷也调解完毕,百姓跟干部之间的关系从‘油水关系’变成了‘鱼水关系’。”碧江区一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
从怕群众到亲群众,靠的是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家里的鸭子很快就长大了,再过一阵宰了请你们来吃。”碧江区瓦屋乡71岁的独居老人周国芬对前来家访的记者和驻村干部说:“一杯水都没有喝过我的,你们却帮我把房子修好了,马路硬化了,真得好好感谢你们。”
今年56岁的万山区高楼坪乡安监站扶贫干部龙绍成晚上十一点骑摩托车去村里给贫困户送医疗本,不慎连人带车撞到树上,当场昏迷。“路过的群众救了我一条命,把我送到医院检查,全身15个地方骨折,门牙全部被撞掉了。”龙绍成说。
用心用情给老百姓做事,铜仁的扶贫干部们把党的政策好、环境卫生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的“四个好”作为检验群众满意与否的标准,用于评估脱贫攻坚的成果。
玉屏县县长杨德振说,坚持把群众“脸色变化”作为评估党的政策落实得好不好的“晴雨表”,坚持把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作为评估脱贫群众精神面貌的标准,把“乡风文明”作为评估社会风气好坏的标准,坚持把“群众认可度”作为评估干群关系好坏的标准。
铜仁市统计数据显示,从脱贫结果看,碧江区、万山区、玉屏县、江口县“群众认可度”分别为97.64%、96.37%、95.13%、99.05%,均高于国家规定的90%标准。
“头发丝细的缝都会透风”——从走基层到住基层 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这段时间相比,以前干部是走基层,一个月难得下去一次,现在是多数时间都住在村里,住在贫困户家里。
“住下来了,我才知道门板上头发丝细的缝隙都会透风,油纸贴的木板墙抵御不了冬天的寒冷,晚上走5公里山路去看病有多难。”江口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天华在贫困户杨满妹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感悟很深。
“我们把原来那种把群众集中起来开会的模式,变为把驻村干部集中起来到群众家里开会,逐户宣讲政策、了解家庭实际情况。”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说。
沉入基层,才能找准基层的问题,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了把识别和帮扶的工作做精准,玉屏县朱家场镇前光村第一书记罗康元坚持在工作中做到“五个一致”,即“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必须全部一致。
“这就是说,群众的客观实际情况,要与扶贫系统里登记的信息、贫困户档案袋内的信息、墙上挂着的帮扶信息、群众嘴上承认的信息做到一致,才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罗康元说。
为防止错退,实现按标准脱贫,铜仁市各区县普遍采用看“家里摆的、身上穿的、锅里煮的、柜里放的、床上铺的”检验脱贫成效。
瓦屋乡党委委员、司前村党支部书记龙大超说,以看“身上穿的”为例,先看“健康”,看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看其是否残疾或患病,直观评估家庭的劳动力状况和素质;再看“衣装”,看家庭成员身上的衣服着装是否符合四季特点,看家里是否有防寒保暖衣物,看脚上穿的鞋袜是否整洁完好;后看“容光”,看家庭成员是否“穿金戴银”,感受其精神面貌是否良好,判断其是否“不愁穿”。
“凌晨三点数钱的感觉”——从送温暖到造温暖 说起村集体合作社的养鸡产业,让万山区敖寨乡党委副书记、瓮背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兴最难忘怀的是“凌晨三点数钱的感觉”。
那是在村里合作社养殖的第一批成品鸡卖到湖南怀化的时候。“载鸡的货车半夜出发,在高速公路上碰上了瓢泼大雨,我立即下车拿雨布盖鸡。凌晨三点抵达收购的超市才发现头上、脸上、衣服上全是鸡屎,超市的老板很感动,立即把一万多元货款掏给我。”王宝兴说,养了一年的鸡终于换到钱,数着那一张张钞票,感觉身上的鸡屎都不那么臭了。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送温暖”,更是要发展产业长久地给贫困群众“造温暖”。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都是在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的带头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就是要通过干部带头引领,充分增强群众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苦干不苦熬、借力不省力,不让贫困户当‘看客’。”王宝兴说。
与此同时,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与产业共同发展、完善起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铜仁市启动实施“组组通”硬化路12103公里,总投资达80.6亿元,完成路面12103公里,工程总体进度达100%,辐射区域人口124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6.11亿元,有效解决43.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大批资金正投入脱贫攻坚各类项目之中,2017年以来,铜仁市获批贵州省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116个、资金96.64亿元,市级自筹匹配脱贫攻坚专项资金投放42亿元,重点建设了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蔬果、食用菌、油茶等六大主导产业。
为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铜仁市坚持把“七个补”作为脱贫摘帽的重要抓手。“就是要掌握和利用好亡羊补牢、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勤能补拙、合力补位、将功补过、激励补偿这几个词中蕴含的工作方法,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在实处,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碧江区扶贫办主任田源说。
|
|
从“怕群众”到亲群众,从送温暖到“造温暖”
|
贵州铜仁脱贫攻坚,干部作风之变带动贫困山区面貌之变
|
|
|
( 2019-01-0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
|
|
|
从“怕群众”到亲群众,从送温暖到“造温暖” |
贵州铜仁脱贫攻坚,干部作风之变带动贫困山区面貌之变 |
|
( 2019-01-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本报记者欧甸丘
位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玉屏县,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一起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铜仁市调研了解到,干部之变带动了贫困之变,来自最基层的那些故事阐释着贫困山区旧貌换新颜,贫困群众正意气风发奔向全面小康。
“‘油水’变‘鱼水’”——从怕群众到亲群众 “第一次参加群众会,有的群众‘一开会就闹场,一开口就骂娘’,当时都感觉到害怕。但经过一年多时间耐心做工作之后,群众的怨气没有了,村里历年来积累的矛盾纠纷也调解完毕,百姓跟干部之间的关系从‘油水关系’变成了‘鱼水关系’。”碧江区一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
从怕群众到亲群众,靠的是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家里的鸭子很快就长大了,再过一阵宰了请你们来吃。”碧江区瓦屋乡71岁的独居老人周国芬对前来家访的记者和驻村干部说:“一杯水都没有喝过我的,你们却帮我把房子修好了,马路硬化了,真得好好感谢你们。”
今年56岁的万山区高楼坪乡安监站扶贫干部龙绍成晚上十一点骑摩托车去村里给贫困户送医疗本,不慎连人带车撞到树上,当场昏迷。“路过的群众救了我一条命,把我送到医院检查,全身15个地方骨折,门牙全部被撞掉了。”龙绍成说。
用心用情给老百姓做事,铜仁的扶贫干部们把党的政策好、环境卫生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的“四个好”作为检验群众满意与否的标准,用于评估脱贫攻坚的成果。
玉屏县县长杨德振说,坚持把群众“脸色变化”作为评估党的政策落实得好不好的“晴雨表”,坚持把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作为评估脱贫群众精神面貌的标准,把“乡风文明”作为评估社会风气好坏的标准,坚持把“群众认可度”作为评估干群关系好坏的标准。
铜仁市统计数据显示,从脱贫结果看,碧江区、万山区、玉屏县、江口县“群众认可度”分别为97.64%、96.37%、95.13%、99.05%,均高于国家规定的90%标准。
“头发丝细的缝都会透风”——从走基层到住基层 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这段时间相比,以前干部是走基层,一个月难得下去一次,现在是多数时间都住在村里,住在贫困户家里。
“住下来了,我才知道门板上头发丝细的缝隙都会透风,油纸贴的木板墙抵御不了冬天的寒冷,晚上走5公里山路去看病有多难。”江口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天华在贫困户杨满妹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感悟很深。
“我们把原来那种把群众集中起来开会的模式,变为把驻村干部集中起来到群众家里开会,逐户宣讲政策、了解家庭实际情况。”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说。
沉入基层,才能找准基层的问题,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了把识别和帮扶的工作做精准,玉屏县朱家场镇前光村第一书记罗康元坚持在工作中做到“五个一致”,即“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必须全部一致。
“这就是说,群众的客观实际情况,要与扶贫系统里登记的信息、贫困户档案袋内的信息、墙上挂着的帮扶信息、群众嘴上承认的信息做到一致,才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罗康元说。
为防止错退,实现按标准脱贫,铜仁市各区县普遍采用看“家里摆的、身上穿的、锅里煮的、柜里放的、床上铺的”检验脱贫成效。
瓦屋乡党委委员、司前村党支部书记龙大超说,以看“身上穿的”为例,先看“健康”,看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看其是否残疾或患病,直观评估家庭的劳动力状况和素质;再看“衣装”,看家庭成员身上的衣服着装是否符合四季特点,看家里是否有防寒保暖衣物,看脚上穿的鞋袜是否整洁完好;后看“容光”,看家庭成员是否“穿金戴银”,感受其精神面貌是否良好,判断其是否“不愁穿”。
“凌晨三点数钱的感觉”——从送温暖到造温暖 说起村集体合作社的养鸡产业,让万山区敖寨乡党委副书记、瓮背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兴最难忘怀的是“凌晨三点数钱的感觉”。
那是在村里合作社养殖的第一批成品鸡卖到湖南怀化的时候。“载鸡的货车半夜出发,在高速公路上碰上了瓢泼大雨,我立即下车拿雨布盖鸡。凌晨三点抵达收购的超市才发现头上、脸上、衣服上全是鸡屎,超市的老板很感动,立即把一万多元货款掏给我。”王宝兴说,养了一年的鸡终于换到钱,数着那一张张钞票,感觉身上的鸡屎都不那么臭了。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送温暖”,更是要发展产业长久地给贫困群众“造温暖”。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都是在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的带头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就是要通过干部带头引领,充分增强群众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苦干不苦熬、借力不省力,不让贫困户当‘看客’。”王宝兴说。
与此同时,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与产业共同发展、完善起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铜仁市启动实施“组组通”硬化路12103公里,总投资达80.6亿元,完成路面12103公里,工程总体进度达100%,辐射区域人口124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6.11亿元,有效解决43.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大批资金正投入脱贫攻坚各类项目之中,2017年以来,铜仁市获批贵州省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116个、资金96.64亿元,市级自筹匹配脱贫攻坚专项资金投放42亿元,重点建设了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蔬果、食用菌、油茶等六大主导产业。
为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铜仁市坚持把“七个补”作为脱贫摘帽的重要抓手。“就是要掌握和利用好亡羊补牢、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勤能补拙、合力补位、将功补过、激励补偿这几个词中蕴含的工作方法,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在实处,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碧江区扶贫办主任田源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