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2/16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宁武关: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 周口气质

  相关文章: 
宁武关: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 2019-01-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宁武关城。本报记者王文化摄
  
 
 

▲周遇吉墓。本报记者王文化摄

  

  
本报记者王文化


 
  宁武关守护着一条迷离的河谷。
 
  在长城名关中,宁武关建关时间较晚,但这一带的历史却颇悠长。关城建在恢河河谷中,沿河向北是大同盆地,北接大漠;向南过分水岭是汾河河谷,通向太原盆地。
 
  自先秦起,这条谷道就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交汇之处,千百年来不知流淌过多少故事。
 
  走过河谷,水流仍在,但已引入客水,遗迹犹存,往事早扑朔迷离。
 
  赵武灵王、齐后主、隋炀帝、杨业、周遇吉……那些曾在这里来去的身影,他们的声名远远传扬,留在河谷里的是迷雾与沧桑。
 
宁化戍深余草木,楼烦城古半莓苔


 
  宁武关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之前这一带曾称楼烦、宁化。
 
  从宁武关沿恢河谷道向南,7.2公里处有苗庄古城,古城何时兴建,有何经历,史无记载。1993年,当地因修建铁路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迹,并因位于苗庄村而得名。有历史学者进行勘察考证,认为这里可能是秦汉时期的楼烦城。
 
  楼烦本是个先秦的游牧部落,战国时期生活在宁武一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楼烦部落是故事另一面的主角。服装和装备被赵国仿效后,部落战败北去,楼烦之名却留下来。汉设楼烦县,明清宁武关楼上悬匾曰“楼烦重镇”。
 
  进苗庄古城需步行走段土路,到城墙下还要穿越荆棘。古城只残存的夯土墙,北墙高约8米,顶宽6米,夯筑的痕迹很明显。站在城墙上可望古城全貌,呈长方形,四面围合,轮廓清晰,城内只有荒草。文物普查队从发现的器物结合城址、夯层等因素分析,认为“古城应是一汉城”。有历史学者从规模、位置等因素判断,认为这里或是秦汉楼烦城。
 
  楼烦部北去后,楼烦城曾是区域行政中心,统辖包括今宁武县和周边地区,后逐渐衰落,今早已湮灭无闻。它的具体位置有多种说法:一是今原平市崞阳镇东;二是朔州市夏官城村;三是宁武关附近。苗庄古城说属第三种,真相究竟如何,目前还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苗庄古城北城墙是北朝东魏肆州长城的一部分,肆州长城为东魏丞相高欢所建,长约80公里,横亘在恢河河谷上,屏障着南面的晋阳城(太原),高欢的丞相府设在那里。现存的肆州长城遗迹长约60公里,其中有4处障城遗迹,近千到上万平方米不等,里面发现过箭镞等军事用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河谷战事可追溯到商朝,当时燕京戎在此活动,商王曾下令征讨。周朝改称燕京戎为猃狁,周人与猃狁的战争《诗经》中有记述,比如《采薇》中“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现了军人征战猃狁之艰苦和归乡的伤感。
 
  猃狁很能打,河谷出产良马,族众精于骑术。“楼烦骏马甲天下”,在这河谷作战,如何应对骑兵是重点。赵武灵王战楼烦一方面学习骑射,另一方面修筑长城。赵长城是河谷最早的长城,后来北朝、隋、明等都曾在这里修建长城。
 
  隋代还复建楼烦郡,郡治在宁化城。宁化城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载,称伏戎城,据此可知建城不晚于北魏,但究竟始建于何时,尚不可知。从隋开始,宁化城是河谷中心城市,宋设宁化军,金置宁化州,元改为宁化巡检司,明初立宁化守御千户所。宁武关建立后,宁化成了隶属,地位被取代,现在的身份是宁武县化北屯乡宁化村。
 
  宁化村在苗庄古城南数十公里汾河边上,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村容整治,村子像个工地。村里希望通过努力,让古城重现风采。村头立着宁化古城原貌图和古城介绍,仅在明代,宁化城就有数次大规模建设,现今还有部分城墙和两座城门,虽荒芜破败,但主体尚存。
 
  据记载,宁化城原有寺庙20多座。现在村里仅关帝庙尚保留正殿和南殿,为金元时期建筑风格,院里青草萋萋,殿中立着今人制作的泥塑:关羽、关平、周仓。
 
  曾任宁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海生是宁化村人,他说村里别的寺庙已痕迹难寻,最大的崇圣寺连具体位置也说不清了。已退休的他记得泰山庙大钟有两米高,后来庙改作供销社门市,拆了钟楼,将大钟打碎卖了生铁。
 
  现在供销社门市早已停业,这次整治中对泰山庙进行落架重建。大钟已无,村里找到些旧石碑,准备立在院里,其中一块用水冲洗后,依稀可以辨出是块清代的功德碑,大致是说当时宁化一带百姓要到宁武城交纳钱粮,很不方便,经申请后官府改为就近收取,当地士绅立碑致谢。
 
  张海生说,到民国初年宁化城还是店铺林业、商贩云集之地,之后随着现代交通和物流业的发展,这个河谷中的重镇日渐萧条。
 
  “宁化”已少有人提及,但“宁化府”在太原以至外省还能看到,是一种醋的名号,山西名醋之一。宁化未设过府,宁化府之名来自太原的宁化王府,明朱元璋的一个孙子被封为宁化郡王,名义上以宁化为封地,实际上是虚封遥领,王府在太原城内。至今太原仍有宁化府正巷、东巷,醋厂说是源于王府作坊,因而得名。今人偶在繁闹的超市看到“宁化府”字样,可会想到河谷中那个寂寞的村庄。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河谷故事的味道比醋丰富。
 
  河谷边上有管涔山、天池。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记载:“……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木,汾水出焉。”《水经注》中记载:“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澄渟镜净,潭而不流……”
 
  古时这一带植被良好、风景宜人。北朝到唐宋,不少的帝王将相曾来此游玩,留下一些故事,意味悠长。
 
  448年,北魏太武帝在宁武天池建楼烦宫,之后北魏孝文帝将天池辟为皇家狩猎园林。孝文帝推行汉化,实施一系列改革,是开风气之先的有为之君。494年,他将首都从天池以北的平城(大同)迁到南边的洛阳。在此前后,他多次到天池游览,还曾在此进行过一次地理学实验。
 
  “以金珠穿鱼七头,于池放之,后于桑干源得七鱼。”天池位于分水岭之南,在汾河边上。据说天池与分水岭以北的恢河潜通,孝文帝的科考像是证明了这一点。
 
  恢河是桑干河源头,桑干河是永定河上游。永定河是北京母亲河,属海河流域。汾河是山西母亲河,属黄河流域。两河源头均在宁武河谷中,还潜通,饶有意趣。
 
  明廖希颜《三关志》记载有人乘车过天池,车被风刮到水里,后来在桑干源找到了车轮。清人曾有诗云:“天池飘坠车轮在,金珠又见七鱼穿。出入潜没真奇绝,混混日夜昆仑泄。”
 
  576年,北齐后主高纬到天池(当时称祁连池)举行大规模狩猎,期间收到北周军队进攻晋州(今临汾)的消息。高纬本打算回去应对,宠妃冯小怜意犹未尽,要求再狩猎一场,高纬应允。后来,北齐败亡。唐代李商隐作《北齐二首》吟咏此事,“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踏访天池,正值风雨,烟波渺渺,游人寥寥。寻访汾阳宫遗址,雨中池边泥泞难行。隋炀帝杨广环天池大建汾阳宫,建筑物延伸到宁化和汾河源。史料记载,大业三年(607年)到十一年,隋炀帝5次临幸天池,当时汾阳宫的建筑富丽堂皇、迤逦百里。
 
  而今的汾阳宫只余瓦砾。宁武县委宣传部长薄小伟介绍说,汾阳宫主殿遗址在天池南边台地上,占地约1.6万平方米,砖层瓦砾堆积物平均1米到2米,偶尔挖出的柱础石直径达1米多,虽是残砖碎瓦,但可以看出琉璃多彩,制作讲究,能想见当年的华美气派。
 
  汾阳宫始建于何时,说法不一。建筑是什么模样,规模有多大等,也都很难说清楚。据说宁化村边有汾阳宫下宫旧址,在村头展示牌上有显示,算现实中的留痕。
 
  迷雾中的汾阳宫可谓是历史上意味深长的一个点——隋炀帝的拐点。
 
  后来声名狼藉的杨广本是个有为青年。他20岁挂帅灭陈,35岁继位,几年时间里开疆拓土、修大运河、建科举制……功业震古烁今、影响深远,但不恤民力、好大喜功,致使内外交困、身败名裂。有史家称他是“政治美学家”“具有一种炫耀性的想象力,他能使其个人的历史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杨广的戏剧性在于从万丈雄心到彻底放弃。不顾一切地实施野心勃勃的计划,成就了宏大功业,也造成巨大危机,后来在重压下他选择了逃避。这个变化是从汾阳宫开始的。
 
  615年7月,杨广又一次到汾阳宫避暑。当时三征高丽劳而无功,内生忧患烽烟四起,但他坚持东讨西杀,维持大局,并一如既往地避暑巡塞。8月,突厥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杨广赶紧退到附近的雁门城(今代县),被突厥大军围困一个多月,情势十分危机。一次,箭射到杨广面前,他抱着小儿子大哭,眼都哭肿了。
 
  这常被描述为恐惧。杨广也算纵横天下的一代雄主,亲冒弓矢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最后被杀时也没有丝毫贪生和软弱。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崩溃。高丽没摆平,民变没摆平,归顺多年的突厥居然快把自己摆平了,这让杨广难堪、无奈,让他感到完美的政治宏图破灭的绝望。
 
  后来,突厥退兵,但他再不是奋发有为的杨广了。616年南下江都,远离中原的功业和纷争,远离长城和汾阳宫,偏居东南,醉生梦死。617年李渊起兵,攻入长安。618年,卫士们杀死了杨广,他的不思进取令人难以忍受。
 
  “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鲸螭。”这是隋代薛道衡随驾游天池时所作,颇具奇幻色彩。昔人已去,此地空余一池寒水、半坡瓦砾。
 
隘地风烟临晋水,连营烽火动燕山


 
  “塞上宁武关,天下早知名。昔日杨家将,在此扎大营。”华北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遗迹不少,很多不靠谱,但这首流传于晋蒙的民间小调《宁武关》所言不虚。
 
  杨家将曾在宁武一带征战,杨业殉难地在宁武关附近。986年,宋军伐辽,杨业是西路军副将,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因主力东路军失败,全线撤退。为掩护百姓迁往内地,杨业在托逻台下陈家谷口战败被俘,绝食而死。
 
  前些年当地曾沿杨业征战路线寻找,没有找到叫陈家谷口的地方,但找到了托逻台。现名托莲台,也叫托罗台,其下有陈家沟。沟呈葫芦状,三面环山,只东北方向有一个通往恢河河谷的孔道。陈家沟村村民都姓王,无陈姓人家,几百年来一直叫陈家沟。当地形容山谷不叫“谷”,只称“沟”或“岔”。据此推定,陈家沟口就是杨业被俘的陈家谷口。
 
  托莲台和陈家沟在宁武关城北十多公里,紧邻宁武关防御体系重镇阳方口。出阳方口即是开阔的大同盆地,这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起就不断修筑长城,明代更是多次整修。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还曾多次在此抗击日寇。
 
  烽烟散去后,阳方口成为晋北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当地人介绍说,阳方口汽车运输公司当年是山西屈指可数的货运大户,还建了较大的石油公司,内有大型油库。石油公司建在长城边上,用了一段长城当围墙。近些年交通快速发展,阳方口枢纽地位下降,石油公司不再红火,油库废弃,没入野草中,作为围墙的那段长城却成了宝贝,不时有人探访。
 
  调查显示,宁武境内尚存明长城约22公里,为不延续段落,多数只留夯土墙。阳方口这一段因石油公司的原因,保存最好。不仅包砖仍在,而且还保存有3座空心敌楼,为五窑九洞式,这样的敌楼在明长城上并不多见。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券门的门额上,镶嵌着精美的砖雕垂花门罩。
 
  砖雕垂花门罩在山西中南部那些大院里并不鲜见,但长城之上居然保存了这般精致典雅的装饰,实在罕见。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心境下进行了这样的雕琢。想来在边关往昔的无数长夜,这刻意的精美,应该温暖过许多冷月清梦。
 
  宁武县人大副主任苏栓斌对当地历史颇有研究,他说,明代《三关志》记载,当时戍守宁武的军人编制有8882名。从建关到明末近二百年里,这砖雕垂花门罩不知见证了多少的青春和热血。《三关志》中记录宁武(守备)名字30个,更多鲜活生命,早湮没在长城脚下黄色苔藓之中。
 
  有一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宁武关。
 
  他就是周遇吉。1644年,李自成席卷北方之时,时任山西总兵的他坚守宁武关,以五千人抗五十万大军,浴血死争,不屈而死。闯王虽胜,已觉胆寒,甚至打算退回陕西,只是后来遇到的明军不堪一击,才得以进京。
 
  史载,进京时,李自成军中“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可见宁武关一战的惨烈。
 
  清军入关后,周遇吉的事迹被官方推崇,逐渐被打造成道德楷模。康熙年间宁武城里建起了周公祠,乾隆年间祭祀周遇吉纳入了官方祀典。以表现周遇吉忠勇殉国为内容的戏曲《宁武关》流传数百年,也叫《铁冠图》《别母乱箭》《一门忠烈》,以昆曲为源头,有晋剧、京剧、川剧、豫剧等多种版本,还衍生了评书、大鼓等曲艺形式,影响很广。
 
  “走者走,降者降,百战守孤城,留得关名宁武;夫为夫,妇为妇,一门全大节,允宜祠并昭忠。”这是当年周公祠里的一副对联,清代周公祠春秋祭祀是宁武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今周公祠不存,尚有周遇吉墓园。
 
  墓园在宁武城北栖凤公园里,为1996年迁来,原在县城东郊。相传为其衣冠冢,但移墓时发现有遗骨,宁武文管所请文物专家现场勘察认为,系周遇吉遗骸。遗骸头颅骨下有长13厘米的刀切痕,显示是被砍杀。
 
  墓园里的生平简介说周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最后被射死,这是沿用《明史》的说法。有学者考证,周遇吉不屈而死是史实,但正史为突出他的忠义形象和符合儒家伦理,将具体情况进行了许多演绎,“大大脱离了历史事实”。
 
  在最初记载中,宁武关大战开始前,周遇吉为保全百姓自缒出城与李自成谈判,被执不屈,死得很英勇。他壮烈的死使其部属深受感召,在周夫人刘氏率领下殊死抗争,最后全家自焚而死。
 
  随着周遇吉成为道德楷模,其事迹也逐渐演化。写入《明史》时,已改变周遇吉未参加巷战的事实,他成了大战主角,而其夫人刘氏反成了配角。在戏曲里还增加了深明大义的周母,她责令周遇吉出城迎敌,并逼儿媳和孙子自尽。突出虚构的周母,淡化真正主角周夫人刘氏,使故事更符合纲常伦理,更有助于表现周遇吉忠孝双全的形象。 
 
  真正的历史在河里流过,传下的故事总有其道理。英名铭刻青史,墓园肃穆清寂。在大厦倾倒之际,他确曾站出来,细节究竟如何,或许没多少人关心了吧。
 
重峦叠嶂藏林海,废垒荒台绝燧烟


 
  “这里是个好地方,老百姓多安宁。哎嗨哎嗨哟,老百姓多安宁。”这是民间小调《宁武关》的下半段。
 
  而今的宁武,安宁早习以为常。重峦叠嶂中林海浩瀚,废垒荒台上燧烟早绝。许多迷离往事,散落在幽长的河谷之中。那些曾经的存在,似乎可以触及,终究难以获取。
 
  在宁武城西南有个“悬空村”,叫王化沟村,村落建在悬崖绝壁上,平均高于地面100多米,大部分为清代建筑。全村的房子都面向峡谷,靠房前一条木制走廊连通,走廊长近1公里。从谷底上看,如同“天上人家”。
 
  为何依崖而居,史无记载,当地传说是李自成攻宁武关时,一些忠于明朝的军民避乱而为。在峡谷入口处,今人搭了个简易的山门,边上插着旗帜,上书大大的“明”字。
 
  村后的山中,有古栈道遗址,开凿在悬崖上,现在可通行6公里,连接着龙王庙、悬空寺等,还有悬棺群。悬棺分布面积300平方米,有洞穴式、桩崖式、栈道式、缝隙式等多种形式,据介绍是我国北方首次发现的悬棺群。这些究竟是何时、何人,因何而建,没有记载。
 
  栈道边上还有个高8.5米的墓塔,为清代建筑,相传葬的是崇祯第四个儿子,李自成攻下北京后,他逃到宁武出家,法号晓安。据说,他选择宁武是因为这里有过周遇吉。后人对崇祯几个儿子的下落多有考证,与宁武没什么关系。这个晓安是何来历,说不清楚……
 
  一路寻觅,想起一首老歌,罗大佑的《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似可表达点行走河谷的感觉:“留不住你的身影的我的手,留不住你的背影的我的眼,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为桑田……”
 
 

宁武关: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 2019-01-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