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1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每周影像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本报记者蔺以光、杨牧源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40年光阴
1978—2018基诺族的变迁故事

( 2018-1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每周影像
 
版式设计:阎天雷
 
  本报记者蔺以光、杨牧源摄影报道
 
  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草木葱茏、雨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就生活在这片600多平方公里的山林中。
 
  记者来到基诺山巴亚村巴亚新寨采访时,整个寨子随处可见骑着摩托车去割胶的村民。在一处空地上,几名妇女一边分拣茶叶,一边听着手机里播放的流行音乐。远处山上有着大片橡胶树和一些果树。
 
  基诺族妇女腰则家的两层小洋楼里,液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屋外还停着摩托车和拖拉机。腰则的家里有一张拍摄于1984年的老照片,当年20岁的她和家人朋友在茅草房的火塘边准备吃刚蒸好的米饭。当被问及如今她家在村里算不算富裕时,她连连摆手说:“我家也就是中等水平,算不上什么,现在村里很多人都买了小汽车,有些种橡胶和茶叶的大户年收入都超过100万元哩。”
 
  在我国东部或沿海地区,这样的生活并不稀奇。但如果了解到以下情况,人们不能不感叹变化之大: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还大都是茅草房,1995年以前人们照明都靠煤油灯,直到2000年前后才通了自来水。
 
  巴亚新寨有100多户人家,和其他基诺族寨子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前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生活。基诺族总人口仅有两万多,1979年被确认为祖国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单一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群众从原始部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一夜之间”跨越了上千年的历程。以后由于地处偏远、社会发育相对滞后等原因,基诺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村民长期缺乏商品经济意识。
 
  已经退休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原文化站站长资切说:“在基诺族的传统观念里,多余的东西应该送给没有的人,或者以物易物。”村民“有肉同吃,有酒同喝”的观念根深蒂固,谁家杀头猪都是寨子里每户平分。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既有像深圳等令人瞩目的开路先锋,也有许多在边疆地区默默发展的追赶者,如基诺族这样的“直过民族”。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给予大力扶持。2000年初,基诺山被列为国家民委、国家扶贫办扶贫综合开发项目,此后又被列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综合扶贫开发、富民兴边等项目。如今基诺山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文明、民族发展及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据基诺山基诺族乡乡长白兰介绍,现在茶叶、橡胶、砂仁、畜牧、旅游等产业已成为全乡经济的支柱,而且越做越大。2017年基诺山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多元,是1978年的100倍左右。
 
  目前全乡46个村民小组均已实现“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网络),并形成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大多数村民有摩托车和拖拉机,很多人还买了汽车;一些基诺族群众从过去的羞于经商到如今通过电商、微商把当地土特产卖到五湖四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全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占99%以上;基诺族“大鼓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漫步在基诺山巴飘村,很容易让人忘记这里是距昆明600多公里的密林深处。别墅式的小洋楼鳞次栉比,网购的微型无人机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村民卖茶已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不再背着现金存银行,而是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做生意。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民更加爱护生态环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阳光洒满山野,茶园散发清香。大山深处,基诺族群众正与兄弟民族一起奔向全面小康。
 
 

本报记者蔺以光、杨牧源摄影报道

( 2018-11-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每周影像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