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风化人 |
8 |
5/8 |
4
|
5
|
6
|
>
|
>| |
|
|
PDF版 |
|
|
|
|
|
助推中日科技交流的日本专家们 |
|
|
( 2018-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藤岛昭说,中国政府对科研非常重视,中国又有十倍于日本的科研人才,今后中国科研人员可能会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其中可能就包括自己的中国弟子
新华社记者华义
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在一百多位中日两国官员和学者的祝福声中,88岁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有马朗人一口气吹灭了8根生日蜡烛,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发生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内的这一幕,让人感受到中日两国科技界长久以来的友情。
“米寿”老人的中国情
一个“米”字拆开是八十八,因此88岁生日在中日两国都被称为“米寿”。今年9月13日,有马朗人在中国驻日大使馆度过“米寿”生日。中国大使馆为何会给一位日本老人庆生?就是因为他与中国的深厚情缘。
有马朗人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也是诗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东京大学校长、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文部科学大臣等要职,在日本社会和科学界声望很高。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日科技交流与合作,曾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中国大学的名誉教授,迄今已访华百余次。
同在9月13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还为2018年日本“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举行欢送会。访华团的行程在10月底,提前一个多月举行欢送会,“就是为了凑上有马先生的‘米寿’”,日本科技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米山春子一语道破玄机。
她告诉新华社记者,每次中国大使馆欢送“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有马朗人都到会致辞,勉励两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加深交流合作,所以才将今年的欢送会安排在他生日当天。
“米寿”的有马朗人再次回顾了与中国科技界交流的经历。他说,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尤其中国科技将取得惊人成就。历史上中国就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现在他希望日本年轻科研人员多去中国交流学习。
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也都发来贺电,感谢有马朗人先生对中日科技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
“樱花科技计划”的发起者
1940年出生的冲村宪树比有马朗人小10岁,也是一位获得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日本专家。
冲村宪树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期间,启动了不少促进中日科技合作的大事,如设立“中国综合研究中心”、发起和组织“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等。后来,他在担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顾问时发起“樱花科技计划”,每年邀请数千名亚太地区青少年赴日参观交流,截至2017年已邀请9000多名中国青少年访问日本。
2015年,冲村宪树荣获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归国后,日方也为他举办了祝贺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来贺辞表示,冲村宪树获奖是对其为科技领域日中交流贡献的高度评价,令人高兴,期待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发展日中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
冲村宪树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科技发展、科技政策等,他希望日本科研界加强和中国同行的交流。他说,日本人口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长远来看,中国的整体实力也可能达到日本的十倍。因此,日本应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对华合作中实现双赢,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和中国在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
78岁高龄的冲村宪树仍活跃在中日科技交流第一线,并继续担任“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团长。他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日科技交流,并扩大“樱花科技计划”的实施。
中国院士们的老师
有一位日本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常年是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培养的中国留学生中已有三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就是日本化学界赫赫有名的藤岛昭,他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称之为“现代光电化学的奠基人”。
约40年里,藤岛昭培养了38名中国学生,如今他们大都成为中国科技界杰出人才,其中姚建年、刘忠范和江雷已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他们能够当选院士非常了不起,我也非常高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藤岛昭为爱徒的成就感到骄傲。
姚建年院士回忆,他初到东京时住在简陋的公寓里,藤岛昭亲自给他送来了冰箱等家电,还经常邀请他到家中聚会,这种温暖关怀缓解了漂泊异乡的寂寞心情,使他能将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研究上。
刘忠范院士说:“是藤岛昭先生将我领进了科学的大门。”他1993年离开日本回北京大学时,藤岛昭等人送了64箱仪器设备和材料,“这些仪器设备和材料一到位,我在北大化学院的实验室立刻成为国内一流”。
藤岛昭非常推崇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认为这对现代科研人员有启发意义。他一直研究《论语》等经典,并与人合著了《简易科学家语录和论语》等多部著作。书中既有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典名著的解读,也有藤岛昭本人从科学家角度对中国先贤格言的思考。他希望中国科研人员也能读读他写的这些书。
今年3月,76岁的藤岛昭卸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成为“荣誉顾问”,不过他还继续坚持科研工作,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对于中国科技的快速进步,藤岛昭说,中国政府对科研非常重视,有着长期稳定的科研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国又有十倍于日本的科研人才,因此中国的科研成果自然越来越多。他说,今后中国科研人员可能会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其中可能就包括自己的中国弟子。
新华社东京电
|
|
助推中日科技交流的日本专家们
|
|
|
|
( 2018-10-2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
|
|
|
助推中日科技交流的日本专家们 |
|
|
( 2018-10-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
藤岛昭说,中国政府对科研非常重视,中国又有十倍于日本的科研人才,今后中国科研人员可能会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其中可能就包括自己的中国弟子
新华社记者华义
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在一百多位中日两国官员和学者的祝福声中,88岁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有马朗人一口气吹灭了8根生日蜡烛,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发生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内的这一幕,让人感受到中日两国科技界长久以来的友情。
“米寿”老人的中国情
一个“米”字拆开是八十八,因此88岁生日在中日两国都被称为“米寿”。今年9月13日,有马朗人在中国驻日大使馆度过“米寿”生日。中国大使馆为何会给一位日本老人庆生?就是因为他与中国的深厚情缘。
有马朗人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也是诗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东京大学校长、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文部科学大臣等要职,在日本社会和科学界声望很高。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日科技交流与合作,曾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中国大学的名誉教授,迄今已访华百余次。
同在9月13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还为2018年日本“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举行欢送会。访华团的行程在10月底,提前一个多月举行欢送会,“就是为了凑上有马先生的‘米寿’”,日本科技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米山春子一语道破玄机。
她告诉新华社记者,每次中国大使馆欢送“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有马朗人都到会致辞,勉励两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加深交流合作,所以才将今年的欢送会安排在他生日当天。
“米寿”的有马朗人再次回顾了与中国科技界交流的经历。他说,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尤其中国科技将取得惊人成就。历史上中国就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现在他希望日本年轻科研人员多去中国交流学习。
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也都发来贺电,感谢有马朗人先生对中日科技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
“樱花科技计划”的发起者
1940年出生的冲村宪树比有马朗人小10岁,也是一位获得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日本专家。
冲村宪树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事长期间,启动了不少促进中日科技合作的大事,如设立“中国综合研究中心”、发起和组织“中日大学展暨中日大学论坛”等。后来,他在担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顾问时发起“樱花科技计划”,每年邀请数千名亚太地区青少年赴日参观交流,截至2017年已邀请9000多名中国青少年访问日本。
2015年,冲村宪树荣获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归国后,日方也为他举办了祝贺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来贺辞表示,冲村宪树获奖是对其为科技领域日中交流贡献的高度评价,令人高兴,期待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发展日中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
冲村宪树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科技发展、科技政策等,他希望日本科研界加强和中国同行的交流。他说,日本人口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长远来看,中国的整体实力也可能达到日本的十倍。因此,日本应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对华合作中实现双赢,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和中国在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
78岁高龄的冲村宪树仍活跃在中日科技交流第一线,并继续担任“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访华团”团长。他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中日科技交流,并扩大“樱花科技计划”的实施。
中国院士们的老师
有一位日本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常年是诺贝尔化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培养的中国留学生中已有三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就是日本化学界赫赫有名的藤岛昭,他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称之为“现代光电化学的奠基人”。
约40年里,藤岛昭培养了38名中国学生,如今他们大都成为中国科技界杰出人才,其中姚建年、刘忠范和江雷已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院士是中国科技界的至高荣誉,他们能够当选院士非常了不起,我也非常高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藤岛昭为爱徒的成就感到骄傲。
姚建年院士回忆,他初到东京时住在简陋的公寓里,藤岛昭亲自给他送来了冰箱等家电,还经常邀请他到家中聚会,这种温暖关怀缓解了漂泊异乡的寂寞心情,使他能将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研究上。
刘忠范院士说:“是藤岛昭先生将我领进了科学的大门。”他1993年离开日本回北京大学时,藤岛昭等人送了64箱仪器设备和材料,“这些仪器设备和材料一到位,我在北大化学院的实验室立刻成为国内一流”。
藤岛昭非常推崇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认为这对现代科研人员有启发意义。他一直研究《论语》等经典,并与人合著了《简易科学家语录和论语》等多部著作。书中既有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典名著的解读,也有藤岛昭本人从科学家角度对中国先贤格言的思考。他希望中国科研人员也能读读他写的这些书。
今年3月,76岁的藤岛昭卸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成为“荣誉顾问”,不过他还继续坚持科研工作,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对于中国科技的快速进步,藤岛昭说,中国政府对科研非常重视,有着长期稳定的科研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国又有十倍于日本的科研人才,因此中国的科研成果自然越来越多。他说,今后中国科研人员可能会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其中可能就包括自己的中国弟子。
新华社东京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