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注技术创新 谋求抱团发展 借力“一带一路” |
吉林四平装备制造业坚定“走出去” |
|
|
( 2018-09-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据新华社长春9月14日电(记者薛钦峰)吉林四平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镇,近年来,当地装备制造业专注技术创新,抱团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逐渐摆脱困境,正从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 专注创新 用品质赢得市场 四平市换热器装备产业历史悠久,集聚上百家企业,但曾因技术落后、恶性竞争,走过一段艰难的发展时期。“高端换热设备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企业只能涉足低端市场,被动跟随。”巨元公司负责人李忠林说。
2012年,四平设立多个产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多制造企业开始和专家团队谋求技术合作。2016年,巨元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和创新,攻克了用于核电站冷却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换热技术难题,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为进一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四平推出多项促进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不仅在金融、税收上给予优惠,还通过产业创新发展基金,扶持了上百家民营企业。
搭建平台 合力谋求发展 四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一直是小而散,各自为战,低价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做大做强。近几年,四平市积极搭建平台,打造园区,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四平的专用汽车产业园区,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园区内实现企业技术、采购、市场等多种资源共享,并实行专业化分工,企业各展所长,抱团发展。
“通过资源共享,企业的技术成本降低20%,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10%,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四平市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宁说。
现在,这个专用汽车产业园通过完善相关标准,所有企业统一品牌,共同开拓市场。3年时间,园区集聚效应显现,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不少域外企业也纷纷来到四平,谋求共同发展。
借“一带一路”东风 从国内走向世界 在四平市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车间一旁停放着即将出口东欧的整套智能家禽屠宰生产线。企业负责人宋延冰说:“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国外订单大幅增长。”
近几年,四平通过产业峰会、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创造与外商对接的机会,四平的装备制造企业得到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
今年,四平市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专用汽车,已通过中欧班列卖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
今年上半年,四平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6%、7%;工业用电量达到1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
四平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国胜表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通过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四平市将向知名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进一步迈进。

|
专注技术创新谋求抱团发展借力“一带一路”
|
吉林四平装备制造业坚定“走出去”
|
|
|
|
( 2018-09-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
|
|
专注技术创新 谋求抱团发展 借力“一带一路” |
吉林四平装备制造业坚定“走出去” |
|
|
( 2018-09-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据新华社长春9月14日电(记者薛钦峰)吉林四平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镇,近年来,当地装备制造业专注技术创新,抱团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逐渐摆脱困境,正从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 专注创新 用品质赢得市场 四平市换热器装备产业历史悠久,集聚上百家企业,但曾因技术落后、恶性竞争,走过一段艰难的发展时期。“高端换热设备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企业只能涉足低端市场,被动跟随。”巨元公司负责人李忠林说。
2012年,四平设立多个产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多制造企业开始和专家团队谋求技术合作。2016年,巨元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和创新,攻克了用于核电站冷却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换热技术难题,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为进一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四平推出多项促进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不仅在金融、税收上给予优惠,还通过产业创新发展基金,扶持了上百家民营企业。
搭建平台 合力谋求发展 四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一直是小而散,各自为战,低价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做大做强。近几年,四平市积极搭建平台,打造园区,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四平的专用汽车产业园区,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园区内实现企业技术、采购、市场等多种资源共享,并实行专业化分工,企业各展所长,抱团发展。
“通过资源共享,企业的技术成本降低20%,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10%,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四平市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宁说。
现在,这个专用汽车产业园通过完善相关标准,所有企业统一品牌,共同开拓市场。3年时间,园区集聚效应显现,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不少域外企业也纷纷来到四平,谋求共同发展。
借“一带一路”东风 从国内走向世界 在四平市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车间一旁停放着即将出口东欧的整套智能家禽屠宰生产线。企业负责人宋延冰说:“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国外订单大幅增长。”
近几年,四平通过产业峰会、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创造与外商对接的机会,四平的装备制造企业得到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
今年,四平市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专用汽车,已通过中欧班列卖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
今年上半年,四平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6%、7%;工业用电量达到1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
四平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国胜表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通过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四平市将向知名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进一步迈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