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3/16 12 13 1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产品故事:难考证的传说与仍健在的传人
· 产业视角:五常米的隐忧和大红袍的从容
· “五常大米”对话“大红袍茶”

  相关文章: 

产品故事:难考证的传说与仍健在的传人

( 2018-08-1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刘荒、李坤晟、程子龙

  自古以来,无论什么物件一旦成了“贡品”,就身价倍增。五常大米和大红袍茶亦不能免俗——“慈禧太后的米”“明朝皇帝的茶”等传说,不仅为之增添几分神秘,也让不少消费者掏腰包时,多了一层格外的心理满足。
  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五常大米和大红袍茶,与传说中的那些“贡品”相去甚远,传承关系脆弱而模糊。两位与其渊源深厚的品牌“创始人”,为记者揭开了它们的“身世”之谜。
明清两代皇后的贡品
  据载,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一些朝鲜族人,在五常地区茫茫荒野上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东北黑土地独特的气候环境,赋予五常大米香郁诱人的口感,很快被选为清朝皇宫的贡米。
  相传,对饮食极其挑剔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以至于“非此米不能进食”。
  据五常市壹百垧米业有限公司经理王世明回忆,十几年前一次新米上市,正赶上北京召开全国性重要会议,浓郁的米香赢得与会代表交口称赞。
  彼时,负责运送24吨五常大米进京的车队,出发前还挂起横幅、放了鞭炮。一时间,五常大米名声大噪。
  相形之下,大红袍茶的贡品传说更为久远。
  明朝一位上京赶考的举人,途经武夷山时突发急症,腹痛难忍。武夷山天心寺一位老僧援手相救,将寺边岩石上采摘下来的茶叶沏泡成汤。举人喝过之后,不药而愈。
  后来,这位举人高中状元,专程到武夷山感谢老僧,并请求采制一盒寺边岩茶进贡给皇上。回京后,听闻皇后腹痛成疾,卧床不起,他便献茶给皇后。果然,皇后饮过此茶后病痛立消。
  皇上龙颜大悦,赐大红袍一件,命状元到武夷山封赏。状元奉旨来到武夷山九龙窠,命当地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帝所赐大红袍披挂在茶树上。从此,这几株茶树得名“大红袍”,成了年年进贡的珍品。
  上世纪70年代,一段有关大红袍茶的外交佳话广为流传。传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主席送他4两大红袍。尼克松一脸诧异,思忖一个东方大国领导人,礼节上居然这么小气。陪同会见的周恩来总理打趣道: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
  看着尼克松更加迷惑不解的神情,周总理指着装有大红袍茶的精美罐子说: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只有8两,主席送您4两,正好是“半壁江山”呀!
身世鲜为人知的产品
  传说中受封大红袍的6棵茶树,早已成为武夷山最著名的景观。以“大红袍”为名的茶叶,是武夷岩茶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据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邓崇慧介绍,九龙窠“大红袍”母树已经禁采多年,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武夷山大红袍茶,主要是以拼配为主的商品大红袍。如果从概念上来说,还有母树大红袍、品种大红袍、纯种大红袍以及作为商业品牌的武夷山大红袍等说法。
  被誉为“大红袍之父”的陈德华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武夷岩茶的定义里,九龙窠大红袍即母树大红袍,和铁罗汉、白鸡冠、半天妖一样属于名枞,照辈分只能算孙辈,还算不上一个品种。
  1985年初,时任武夷山茶科所所长的陈德华获悉,一家惠安茶庄制作了名为“大红袍”的小包装茶。他想,大红袍明明是武夷山的茶树,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把这个品牌做起来?
  于是,陈德华从茶科所1万斤茶叶中,精挑细选300斤茶叶,按每盒15克的标准制出1万盒小包装茶,并取名“大红袍”。从此,岩骨花香的大红袍茶一炮打响,大获成功。
  “再没有过这么好的大红袍,那真正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啊!”78岁的陈德华在自己的茶庄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慨叹道。当年,他所精选的武夷岩茶有几十个品种,但除了名称之外,没有一芽茶叶来自九龙窠大红袍母树。
  早在1964年,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曾派工作人员来武夷山,剪下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枝条带回研究。1985年11月,陈德华终于觅得机会通过私人关系,将5株大红袍茶苗从省所“引种”回到武夷山茶科所。此时,母树大红袍才真正“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最终成为前述的品种大红袍,这是后话。
  无独有偶,传说中慈禧太后念兹在兹的五常大米,无论稻种还是口感,都已无从考证了。现今“米中翘楚”的五常大米,则与当地一位叫田永泰的老人密不可分。
  今年81岁的田永泰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回忆,1991年,他在龙凤山乡的稻田里,意外发现12穗自然变异的水稻。经过两年精心选育,稻种“五优稻1号”终于面世。这种有别于东北传统圆粒大米的长粒米,不仅口感好,做饭也香。五常大米品牌正是从它开始起步的。
  2000年,田永泰在“五优稻1号”的稻田里转悠,突然“闻到一阵香气,仔细一找,发现一穴又黑又黄,长有斑点的稻子,竟然连种子都是香的。”他从来没见过这么香的稻米。这种稻米口感十分柔软,香气四溢,连叶子和稻花都散发着香气。
  屡获幸运之神垂青的田永泰喜出望外,当年入冬就带着500粒种子到海南繁种。后来,种子管理部门依例将之命名为“五优稻4号”,而稻农们更喜欢称其俗名“稻花香2号”。
  现在市面上最受热捧的五常大米,就是“五优稻4号”。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