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 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风生水起逐浪高
· 实干开新局 改革再出发
· 湖北:求解长江大保护必答题
· “渔三代”的两张“网”
· 夏日“过林卡” 亲近大自然
· 茶旅结合 助农增收

  相关文章: 
“渔三代”的两张“网”

( 2018-08-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从小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畔长大的“渔三代”许春玲,生活中有两张重要的“网”:一张是渔网,可以把江中肥美的大鱼打捞上来;另一张是互联网,可以把新鲜的江鱼销往全国。
 
  许春玲的家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这里江面宽阔,水深而平缓,渔业资源丰富,除了有鲤、鲫、鲢、白鱼外,还盛产大马哈鱼。
 
  “这时候禁渔期刚过,江里的鱼又大又肥!”除了自家承包的8条渔船,许春玲每天清晨五六点钟还会带上伙计到乌苏里江边收鱼,然后用车运送到集市的店面出售,同时也通过互联网销售,一天能卖五六百斤鱼。
 
  说话间,许春玲从水池中捞出一条四五斤重、活蹦乱跳的大白鱼。她说:“乌苏里江水越来越干净,这几年大鱼也越来越多,这鱼的味道特别鲜,游客们都喜欢尝一下。”
 
  乌苏里江畔的渔民生活在年年有“鱼”中越过越美。如今,许春玲家族已成为当地最大的鱼商,还通过互联网把鲜鱼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以前没有网络,交通也不好,打再多、再好的鱼也卖不出去,如今可大不一样了。”许春玲拿着手机快速滑动给记者展示,还不时收着买家转账支付来的钱。她说,通过微信和网店与买家建立联系后,就用冰块把鲜鱼冷藏好发出去,如今一些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在虎头镇都有经营点。
 
  在卖鱼时,许春玲渐渐发现,城里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很旺。于是,她又凭借当地生态优势,养起了笨鸡、笨鸭、笨鹅,卖起了“笨蛋”。“‘小笨鸡’100元一只,鸭蛋2元一个,鹅蛋5元一个……”许春玲说,“这样高的价钱也供不应求。”
 
  许春玲对于中俄两国近年来加大力度保护界江感触更深。“我们就是‘靠江吃江’,绿水青山真的是‘金山银山’。”她说。
 
  望着清澈的江水,许春玲道出了自己的“小目标”:“等再赚些钱,我就建一个乌苏里江鲜鱼精深加工厂,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吃上江里的大鱼。”
 
  (记者邹大鹏、李建平、强勇)新华社哈尔滨8月4日电
 
 

“渔三代”的两张“网”

( 2018-08-0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