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足球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 |
世界杯启示录 |
|
( 2018-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
|
2018世界杯大幕落下,克罗地亚继1998年后再次创造奇迹,亚洲球队取得长足进步,法国、比利时和英格兰等通过青训的默默耕耘,新的“黄金一代”崛起于世界足坛的高地。俄罗斯48年后首次杀入八强的辉煌战绩和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带给东道主的经济增长、信心提振、文化传播和国际认同作用明显。
虽然再次缺席了世界杯,中国不甘也决不能只做一个看客,对再次挺进世界杯,乃至承办一届世界杯的愿望也从未如此强烈。中国足球应当充分研究和遵循本届世界杯再次展示出来的本质规律,把握最前沿的“技战术风向标”,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在自省、自律、自强中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贡献力量。
亚洲球队进步明显 欧洲一枝独秀
自揭幕战沙特阿拉伯队0:5被东道主俄罗斯队击败后,亚洲球队在本届杯赛上的表现就不被看好。然而,韩国队在小组赛末轮中2: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队,日本队成功晋级16强并在八分之一决赛中险些掀翻最后晋级四强的比利时队,伊朗队小组赛中逼平欧洲冠军葡萄牙队,沙特队也在最后一轮小组赛中取得一场胜利。亚洲“邻居们”表现惊艳,让中国球迷羡慕不已。
无论是亚洲强队还是世界强队,坚持不懈地扎实做好青训,培养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气质,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职业联赛派出年轻球员“取经”成长,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日本队23人中有15人在海外俱乐部效力。伊朗锋线有“留洋三杰”:阿兹蒙、贾汉巴赫什、安萨里法德,其中贾汉巴赫什以21粒进球获得本赛季荷甲联赛金靴奖。
韩国足协明确规定从体育乐透彩票获得的收益必须用于培养青少年球员,一半的收益用于各级别职业联赛球队建立青少年足球队及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另外一半则用于资助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级足球队的运营和发展。
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伊朗,欧洲的克罗地亚、冰岛,都在本届世界杯赛上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奋力拼搏、“逆天改命”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强敌时勇敢打出自己的风格,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球迷的赞誉。
本届世界杯四强全部为欧洲球队所“垄断”,世界杯最后成了“欧洲杯”,这说明世界范围内其他大洲与欧洲足球在竞技水平上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记者了解到,欧洲经济社会相对长期稳定发达,这保证了他们青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如果把欧洲的青训体系看作是培养优秀选手的“工厂”,那么这些“工厂”可以成批、标准化地“生产”各个位置上的青年才俊。
欧洲足球与非洲球队的“互补”现象,也成为当代足球世界的一大景观。如突尼斯、摩洛哥、塞内加尔、埃及等国家或借助自身青训体系培养球员,或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青训体系培养自己的足球人才,非洲优秀选手可以选择为欧洲或者自己出生地的国家队效力。跨国选材、融合竞争、双向选择,这样的足球发展趋势让欧洲和非洲都获益良多。
中国足球应该学什么?
审视世界杯,中国足球从业者无疑感到差距,但决不能灰心丧气,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紧紧结合中国足球的顶层设计——《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瞄准本届世界杯的“技战术风向标”,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不打折扣地将总体方案落实到底,才能让亿万球迷看到希望。不妨以参赛队为标杆、找差距、明方向:
——十年培养一代人的青训体系必须夯实。
比利时的“黄金一代”闪耀本届世界杯,而在16年前韩日世界杯上,当时完败巴西的“欧洲红魔”其实也面临人才断档,并接连错过了2届世界杯和3届欧锦赛。但与此同时,比利时足协卧薪尝胆,启动青训计划,建立一批足球学院,足协为俱乐部青训提供大量资金扶持,将众多年轻球员送往欧洲五大联赛。经过十年左右的积累,费莱尼、孔帕尼等球星的涌现直接带来了球队成绩的大幅提升,再次验证坚持青训的定力是一国和地区足球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经济学家》最近有文章提及,首次晋级世界杯的冰岛虽然仅有约33万人,但培养了600多名足球教练在基层俱乐部执教。
——竞赛体系“下沉”的人才普及面不可缺。
闯进决赛的法国队顶着球星身价最高的光环,但他们背后有着高水平教练支撑的“克莱枫丹国家足球学院”体系,辐射和培养全国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从12岁起的每一个年龄段,法国大概有8万名注册的小球员,经过8年高水平选拔和培养,这一年龄段中最终也只能培养出80名职业球员,其中产生3个国家队球员。由此可见,在人才普及面足够“下沉”到基层的基础上,法国足球才能有着优中选优的资本,这是“高卢雄鸡”盛产球星、青训领先世界而且国家队长盛不衰的关键要素。
秉承着“足球走进每一个社区”的英格兰足总,在遍及全英每一个地区的俱乐部体系辐射下,也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因此,“三狮军团”打进四强、掀起“青春风暴”绝非偶然,他们在2017年连续收获了U17和U20世界杯两项冠军,已经为未来成年队称雄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消极传控”没落印证技战术能力的重要性。
虽然西班牙、德国等传控足球的代表早早出局,但“只要苦练体能和防守反击”的误区绝不能有,因为高技术含量的传球、控球技术,依旧是强队立足之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对手的不同,制定更为务实和高效的战术打法,才可能在“电光石火”之间完成快速高效防反。因此,这对青训如何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本国足球“DNA”有机结合提出更高要求。
——“中超舒适区”不能冲淡年轻球员“走出去”历练的决心。
在足改发展推动下,中超联赛有长足进步,逐步跻身亚洲顶级联赛,但进取心和意志力不强、技战术含量不足、攻防速度和强度不够,仍是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有参加过韩日世界杯的前国脚认为,在如今国内联赛球员薪水不断高涨下,一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往往会满足于中超的“舒适区”,冲淡了靠实力和志向走向欧洲联赛历练的决心。对比来看,乌拉圭、比利时、克罗地亚及冰岛的高水平球员,无不是通过青训体系培养出来后,靠实力去欧洲高水平联赛长期历练,哪怕是从低级别联赛的小俱乐部起步。而中国不少年轻球员,在国外“镀金”没两年就被国内高薪吸引回国,这反映出我们的青少年球员还欠缺立足欧洲的实力和进取心。
——要重视国家队建设但不能违背规律。
据报道,中国足协高层已表态,要有打进卡塔尔世界杯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信心要有,但历史教训显示,既要重视国家队建设,比如吸取12强赛取得进步的经验,保证国家队技战术风格和团队建设的延续性,也要防止重蹈“为了一棵树,毁掉一片林”的覆辙。
事实证明,青训体系和国内职业联赛是足球长远发展的根基,如果违背规律、过早抽调适龄球员长期集训,影响了他们所在俱乐部和联赛体系的正常比赛,不可持续性发展就会显现。而诸如U23新政等引发的争议,也说明足球政策需要更严谨和科学的设计,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世界杯红利超越足球 中国足球当自强
世界杯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足球乃至体育本身的快速进步,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溢出效应更是越来越得到重视,达到场内场外“双赢”的效果。
本届世界杯给东道主俄罗斯带来的“红利”远超预期:球队晋级八强,振奋了整个俄罗斯,经济也被注入一剂强心针。据俄罗斯一家银行统计,仅在小组赛期间,球迷在该行网点的刷卡消费就高达170亿卢布(约合18亿人民币)。研究机构预测,世界杯的举办将为俄罗斯带来约150亿美元的收益。
除此之外,世界杯还成为世界了解俄罗斯的一扇窗口。各国球迷在这里欢聚一堂,零距离体验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在未来成为传播俄罗斯文化的种子,影响更多人。
荷兰籍的伊朗人阿夫欣今年37岁,两岁随父母移民荷兰,今年追随伊朗观看了三场小组赛,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他第二次(现场观看)世界杯,上一次是在巴西世界杯现场观看伊朗队的比赛。“俄罗斯不像西方媒体所说的那样不堪,完全没有想到俄罗斯世界杯组织这么有序,而且人们非常友好。”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世界杯期间就表示,世界杯改变了外界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13日也说:“俄罗斯世界杯是历史上最棒的一届。世界杯改变了全世界对俄罗斯的看法,每个球迷都体会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
无论是作为参赛国,还是主办国,中国都毫无理由在这场盛宴中长时间充当看客。国足闯入2002年世界杯的光辉时刻,至今仍被怀念和津津乐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届世界杯给中国足球带来诸多方面的启示应当得到重视。中国足球需要踏实按规律办事,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对于国家队来说,荣誉感和使命感需要树立,要从一点一滴入手,在细节中日积月累。
欲速则不达,中国足球若想早日闯入世界杯,就要做好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
在超越足球的层面,中国更可以利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促进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本届世界杯的众多赞助商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而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时机,也已经越来越成熟。
(记者树文、岳东兴、吴书光、王浩明、姚友明、马锴、韦骅、张逸飞)
新华社莫斯科7月16日电
|
|
中国足球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
|
世界杯启示录
|
|
|
( 2018-07-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体育 |
|
|
|
中国足球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 |
世界杯启示录 |
|
( 2018-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
|
2018世界杯大幕落下,克罗地亚继1998年后再次创造奇迹,亚洲球队取得长足进步,法国、比利时和英格兰等通过青训的默默耕耘,新的“黄金一代”崛起于世界足坛的高地。俄罗斯48年后首次杀入八强的辉煌战绩和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带给东道主的经济增长、信心提振、文化传播和国际认同作用明显。
虽然再次缺席了世界杯,中国不甘也决不能只做一个看客,对再次挺进世界杯,乃至承办一届世界杯的愿望也从未如此强烈。中国足球应当充分研究和遵循本届世界杯再次展示出来的本质规律,把握最前沿的“技战术风向标”,保持定力,抓住机遇,在自省、自律、自强中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贡献力量。
亚洲球队进步明显 欧洲一枝独秀
自揭幕战沙特阿拉伯队0:5被东道主俄罗斯队击败后,亚洲球队在本届杯赛上的表现就不被看好。然而,韩国队在小组赛末轮中2:0爆冷击败卫冕冠军德国队,日本队成功晋级16强并在八分之一决赛中险些掀翻最后晋级四强的比利时队,伊朗队小组赛中逼平欧洲冠军葡萄牙队,沙特队也在最后一轮小组赛中取得一场胜利。亚洲“邻居们”表现惊艳,让中国球迷羡慕不已。
无论是亚洲强队还是世界强队,坚持不懈地扎实做好青训,培养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气质,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职业联赛派出年轻球员“取经”成长,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日本队23人中有15人在海外俱乐部效力。伊朗锋线有“留洋三杰”:阿兹蒙、贾汉巴赫什、安萨里法德,其中贾汉巴赫什以21粒进球获得本赛季荷甲联赛金靴奖。
韩国足协明确规定从体育乐透彩票获得的收益必须用于培养青少年球员,一半的收益用于各级别职业联赛球队建立青少年足球队及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另外一半则用于资助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级足球队的运营和发展。
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伊朗,欧洲的克罗地亚、冰岛,都在本届世界杯赛上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奋力拼搏、“逆天改命”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强敌时勇敢打出自己的风格,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球迷的赞誉。
本届世界杯四强全部为欧洲球队所“垄断”,世界杯最后成了“欧洲杯”,这说明世界范围内其他大洲与欧洲足球在竞技水平上的差距正逐渐拉大。
记者了解到,欧洲经济社会相对长期稳定发达,这保证了他们青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如果把欧洲的青训体系看作是培养优秀选手的“工厂”,那么这些“工厂”可以成批、标准化地“生产”各个位置上的青年才俊。
欧洲足球与非洲球队的“互补”现象,也成为当代足球世界的一大景观。如突尼斯、摩洛哥、塞内加尔、埃及等国家或借助自身青训体系培养球员,或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青训体系培养自己的足球人才,非洲优秀选手可以选择为欧洲或者自己出生地的国家队效力。跨国选材、融合竞争、双向选择,这样的足球发展趋势让欧洲和非洲都获益良多。
中国足球应该学什么?
审视世界杯,中国足球从业者无疑感到差距,但决不能灰心丧气,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紧紧结合中国足球的顶层设计——《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瞄准本届世界杯的“技战术风向标”,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不打折扣地将总体方案落实到底,才能让亿万球迷看到希望。不妨以参赛队为标杆、找差距、明方向:
——十年培养一代人的青训体系必须夯实。
比利时的“黄金一代”闪耀本届世界杯,而在16年前韩日世界杯上,当时完败巴西的“欧洲红魔”其实也面临人才断档,并接连错过了2届世界杯和3届欧锦赛。但与此同时,比利时足协卧薪尝胆,启动青训计划,建立一批足球学院,足协为俱乐部青训提供大量资金扶持,将众多年轻球员送往欧洲五大联赛。经过十年左右的积累,费莱尼、孔帕尼等球星的涌现直接带来了球队成绩的大幅提升,再次验证坚持青训的定力是一国和地区足球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经济学家》最近有文章提及,首次晋级世界杯的冰岛虽然仅有约33万人,但培养了600多名足球教练在基层俱乐部执教。
——竞赛体系“下沉”的人才普及面不可缺。
闯进决赛的法国队顶着球星身价最高的光环,但他们背后有着高水平教练支撑的“克莱枫丹国家足球学院”体系,辐射和培养全国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从12岁起的每一个年龄段,法国大概有8万名注册的小球员,经过8年高水平选拔和培养,这一年龄段中最终也只能培养出80名职业球员,其中产生3个国家队球员。由此可见,在人才普及面足够“下沉”到基层的基础上,法国足球才能有着优中选优的资本,这是“高卢雄鸡”盛产球星、青训领先世界而且国家队长盛不衰的关键要素。
秉承着“足球走进每一个社区”的英格兰足总,在遍及全英每一个地区的俱乐部体系辐射下,也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因此,“三狮军团”打进四强、掀起“青春风暴”绝非偶然,他们在2017年连续收获了U17和U20世界杯两项冠军,已经为未来成年队称雄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消极传控”没落印证技战术能力的重要性。
虽然西班牙、德国等传控足球的代表早早出局,但“只要苦练体能和防守反击”的误区绝不能有,因为高技术含量的传球、控球技术,依旧是强队立足之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对手的不同,制定更为务实和高效的战术打法,才可能在“电光石火”之间完成快速高效防反。因此,这对青训如何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本国足球“DNA”有机结合提出更高要求。
——“中超舒适区”不能冲淡年轻球员“走出去”历练的决心。
在足改发展推动下,中超联赛有长足进步,逐步跻身亚洲顶级联赛,但进取心和意志力不强、技战术含量不足、攻防速度和强度不够,仍是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有参加过韩日世界杯的前国脚认为,在如今国内联赛球员薪水不断高涨下,一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往往会满足于中超的“舒适区”,冲淡了靠实力和志向走向欧洲联赛历练的决心。对比来看,乌拉圭、比利时、克罗地亚及冰岛的高水平球员,无不是通过青训体系培养出来后,靠实力去欧洲高水平联赛长期历练,哪怕是从低级别联赛的小俱乐部起步。而中国不少年轻球员,在国外“镀金”没两年就被国内高薪吸引回国,这反映出我们的青少年球员还欠缺立足欧洲的实力和进取心。
——要重视国家队建设但不能违背规律。
据报道,中国足协高层已表态,要有打进卡塔尔世界杯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信心要有,但历史教训显示,既要重视国家队建设,比如吸取12强赛取得进步的经验,保证国家队技战术风格和团队建设的延续性,也要防止重蹈“为了一棵树,毁掉一片林”的覆辙。
事实证明,青训体系和国内职业联赛是足球长远发展的根基,如果违背规律、过早抽调适龄球员长期集训,影响了他们所在俱乐部和联赛体系的正常比赛,不可持续性发展就会显现。而诸如U23新政等引发的争议,也说明足球政策需要更严谨和科学的设计,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世界杯红利超越足球 中国足球当自强
世界杯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足球乃至体育本身的快速进步,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溢出效应更是越来越得到重视,达到场内场外“双赢”的效果。
本届世界杯给东道主俄罗斯带来的“红利”远超预期:球队晋级八强,振奋了整个俄罗斯,经济也被注入一剂强心针。据俄罗斯一家银行统计,仅在小组赛期间,球迷在该行网点的刷卡消费就高达170亿卢布(约合18亿人民币)。研究机构预测,世界杯的举办将为俄罗斯带来约150亿美元的收益。
除此之外,世界杯还成为世界了解俄罗斯的一扇窗口。各国球迷在这里欢聚一堂,零距离体验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在未来成为传播俄罗斯文化的种子,影响更多人。
荷兰籍的伊朗人阿夫欣今年37岁,两岁随父母移民荷兰,今年追随伊朗观看了三场小组赛,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他第二次(现场观看)世界杯,上一次是在巴西世界杯现场观看伊朗队的比赛。“俄罗斯不像西方媒体所说的那样不堪,完全没有想到俄罗斯世界杯组织这么有序,而且人们非常友好。”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世界杯期间就表示,世界杯改变了外界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13日也说:“俄罗斯世界杯是历史上最棒的一届。世界杯改变了全世界对俄罗斯的看法,每个球迷都体会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
无论是作为参赛国,还是主办国,中国都毫无理由在这场盛宴中长时间充当看客。国足闯入2002年世界杯的光辉时刻,至今仍被怀念和津津乐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届世界杯给中国足球带来诸多方面的启示应当得到重视。中国足球需要踏实按规律办事,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对于国家队来说,荣誉感和使命感需要树立,要从一点一滴入手,在细节中日积月累。
欲速则不达,中国足球若想早日闯入世界杯,就要做好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
在超越足球的层面,中国更可以利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促进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本届世界杯的众多赞助商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而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时机,也已经越来越成熟。
(记者树文、岳东兴、吴书光、王浩明、姚友明、马锴、韦骅、张逸飞)
新华社莫斯科7月16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