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走出适合“乡情”的振兴路
· 生态宜居:不能只“刷刷墙补补路”
· 乡风文明:优秀乡俗文化不能丢
· 治理有效:要跳出“硬管理”老思维
· 生活富裕:口袋鼓更要“脑袋富”
· 产业兴旺:不能一窝蜂“乡乡搞旅游村村建景点”

  相关文章: 
治理有效:要跳出“硬管理”老思维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刘菁、秦宏、高皓亮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要摒弃“管农民”的老套路,主动引导强化农民自我管理和参与村庄事务治理的意识;需要基层政府和乡村自治组织多倾听农民诉求和意见建议,使多元主体的利益关切、政策预期在民主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实现“治理有效”目标。近年来,江西部分地区把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调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协商共治,作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途径。基层干部说,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要摒弃“管农民”的老套路,防止有新村无新治。
 
  “管”的思维,更多着眼于以行政力量要求和管住村庄村民,是一种“硬管理”思维。在这种思维下,“村两委”班子或“治村强人”往往对村庄事务管理具有绝对话语权,容易出现决策民主程序缺失甚至“一言堂”、村务不够公开等情况,使得农民在村庄共治中参与感低,久而久之对村庄事务管理和村庄建设漠不关心。以往,部分地方进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甚至有基层干部感慨“拆个厕所都难”。
 
  在最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江西赣州市,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将乡村治理的目标由十年前所提的“管理民主”调整为“治理有效”,更强调的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强调自治、共治而非单向管理,通过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和民主法治建设,强化和提升农民参与治理的意识和水平,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需要基层干部和乡村自治组织摒弃以往“管农民”的思维;主动引导强化农民自我管理和参与村庄事务治理的意识,真正让农民成为乡村事务管理的主人和振兴乡村的主体,构建乡村治理的党群干群责任共同体。
 
  殡葬改革和乡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中的“敏感领域”。但在江西横峰县,政府发动农民而非代替农民出谋划策建设美丽家乡,树葬、拆围墙等改善环境、移风易俗的好主意都出自村民,它使得原本难以快速推进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村民的“土点子”成为“金点子”。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还需要基层政府和乡村自治组织多倾听农民诉求和意见建议,使多元主体的利益关切、政策预期在民主过程中得到有效整合。真正通过村民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出办法、出共识,可以让决策更科学、更接地气,更容易被村民接受。
 
  以制定超占多占宅基地缴纳有偿使用费的标准为例,全国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县江西余江县,不搞“一刀切”,将决定权交给每个村庄(组)的“宅改”村民理事会和村民,并由村民理事会监督执行相关规定的落实,宅基地有偿使用新政策顺利推行。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乡村治理有效,还需要敢于突破以往的治理框架模式,对乡村治理的村民自治组织和运行模式进行创新探索。江西瑞金市为解决部分乡村婚丧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在“村两委”之外,将村级“红白理事会”当作长效自治组织,搭建工作平台,提供固定工作场所,引导理事会制定规约监督执行,有效推动节约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文明乡风形成。
 
 


 
 

治理有效:要跳出“硬管理”老思维

( 2018-06-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