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造血式”脱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
· “有病就上医院,再也不用为钱熬煎了”
· 扶贫图书《习水古茶树》出版
· “总有一天我会爬起来”
· “扶贫车间开到我山村”

  相关文章: 
“造血式”脱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
贵州石阡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农民增收

( 2018-06-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贫困户在国荣乡苗木苗圃基地劳作。本报记者田朝晖摄

 

  本报记者田朝晖、欧甸丘


  “同样是种这块地,去年种玉米赚了不到1500元;今年把地租给了公司,还是在这里种地,一个月赚的工资就有2000多元。”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65岁的老农民、贫困户邓宗芝虽然不知道怎么写自己的名字,但这笔账她算得很清楚。

  邓宗芝所在的国荣乡是贵州省的极度贫困乡,目前全乡未脱贫人口还有1956人,贫困发生率12.66%。同众多中国乡村一样,这里年轻人大多外出“讨生活”,剩下的大都是“386199部队”,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没法外出务工的妇女构成了村里劳动力的主体。

  “种花、种树不如种玉米实在,花和树可不能吃!”邓宗芝曾跟前来动员她流转土地的村干部说。几番思想斗争后,种了五十多年玉米的邓宗芝决定彻底告别“玉米生涯”。她认识到“能吃的玉米的确没有花木这么赚钱”,于是把家里近10亩地流转给了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经营花卉苗木。

  “早上七点半上班,中午回去吃个饭,下午六点下班,一天八小时,工钱80元。碰上中途下雨,工作了1小时以上,公司会进行累计计算。”邓宗芝一边熟练地锄着紫薇园里的草,一边说。

  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的核心区共有1200亩土地,种植了涵盖红叶石楠、海棠、朱砂丹桂、紫薇、樱花等在内的67种花卉苗木共19万棵。记者11日在这片基地上看到,近两百名农民散布在园区各处劳作,两米多高的紫薇开出了一串串红色的花朵,地面上各色月季花迎风招展,大棚里刚刚育出的金丝楠木苗已经破土长出。

  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自去年10月新建以来,已发放民工工资141万元,发放土地流转租金78万元。对村民而言,除土地流转费、打工工资带来的实惠外,更重要的是能跟着园区的技师学育苗技术。

  “国荣乡生长着很多野生金丝楠木,但村民却没法把楠木的种子培育成金丝楠的苗。”国荣乡村民李德银在浙江打工近20年,今年初回到村里,一边在园区务工,一边学习金丝楠的育苗技术。

  “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成活率达到了99%以上,现在已经长出了第五片叶子,年底能长到60-80厘米高,那时候可以卖到8元/棵左右。”李德银蹲在金丝楠育苗大棚里说,“今年三月份育的苗,现在已经有5万株栽进了营养袋了,还有8万株马上要装袋。”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一个农业项目带富一方人,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雏形初现。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总经理尹介华说:“把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把农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延伸了产业链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和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国荣乡长荣生态产业园由湖南长浏园林集团和石阡县国荣乡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后者所得产业收益10%用于示范区域土地流转户分红,5%用于所在村集体经济积累。“选准产业是前提,流转土地是基础,技术培训是保障,龙头企业是关键,利益连接是动力,群众增收是目的。”石阡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说,园区结合了外来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能力优势和本地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将打造成集花木研发、生产销售、观光旅游及绿化工程于一体的综合经营型现代农业产业园。

  苗木苗圃产业是国家级贫困县石阡县提出的扶贫开发主导产业之一。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说,产业扶贫必须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脱贫,让农户进园务工有薪金,土地入股有股金,产业见效有红利,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造血式”脱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
贵州石阡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农民增收

( 2018-06-1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