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成风化人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歼-20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
· 从“半道出家”到考古发掘名家
· 培养出三名中国院士的日本科学家
· 中国要强,必须有更多“大国精器”
· “患者,就是我的阵地!”

  相关文章: 
徐匡迪院士:
中国要强,必须有更多“大国精器”

( 2018-06-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吴振东
 

 
  30日,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杰出的钢铁冶金专家和战略科学家徐匡迪荣膺“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工作者将承担前所未有、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徐匡迪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能获得这一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是荣誉更是责任。
 
  “中国的科技梦已经是好多代科技工作者的梦了。”40年前,徐匡迪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改变万千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全国科学大会。从“初闻春雷”到见证中国科技事业腾飞,他感触良多。
 
  徐匡迪说:“纪念‘科学的春天’,要回首过去,更要把它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展望,准确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才能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从年轻时在国家资助下出国求学,到如今获得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徐匡迪发自肺腑地感恩国家和时代给他的一切。他说,科技工作者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为国家和民族多学习、多储备、多奉献。
 
  徐匡迪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用真空循环脱气加喷粉处理大型转炉钢水,冶炼超低硫、氧钢,获得英国、瑞典专利。他积极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支持并参与“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的研究和实施。
 
  1995年,徐匡迪成为拥有“院士”资格的市长。2001年底,他调任中国工程院,第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
 
  作为一名科学家,徐匡迪始终坚持高质量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他主持并参与了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2004-2012)》中,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
 
  “城镇化不只是土地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徐匡迪说,科学咨询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这项工作要求科技人员不仅要有卓越的专业能力,更要有使命担当。
 
  如今,年逾八旬的徐匡迪担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一职。“对于雄安新区,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徐匡迪说。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在长期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徐匡迪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还有一些差距,现在有了若干大国重器,还要有更多大国精器。”
 
  徐匡迪说:“我们会制造重型器械,但高端的精密器械少,很多核心和关键的精密元器件还是要从国外进口。这就如同肌肉强壮了、骨骼大了,但心脏和脑子还是跟不上。科研人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甘于寂寞、只争朝夕,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徐匡迪说:“国家的科技创新能有这样的历史性变革,最可贵的是信仰的力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应该是新一代青年奋斗者的精神航标。用实际行动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梦想成真。”
新华社北京电
 
 

徐匡迪院士:
中国要强,必须有更多“大国精器”

( 2018-06-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