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16 3/16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宁夏石嘴山:以创新转型实现“自我造血”
· 今年已侦破150起长江流域污染环境案
· 皖侦破一环境污染案排污管被深埋进江滩
· 汶川大熊猫下山到村民家“串门”
· 壮乡“摩托骑手”开启“无轨高铁”新生活
· 北京将鼓励社会办园,补贴一视同仁
· 文化和旅游部查处丑化恶搞英烈行为
· 河南开封“农机套补诈骗案”出现转机
· 上海警方再推便民新举措

  相关文章: 
河南开封“农机套补诈骗案”出现转机
开封中院裁定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 2018-06-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本报记者李钧德、孙清清


  5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题为《农机购补:繁琐手续催生“套补”链 河南开封63名农民因出借身份证代领补贴被判刑的背后》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近日,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原审判决认定牛书军等人犯诈骗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案件出现转机。

  农机购置补贴,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落实过程中,繁琐复杂的补贴手续,动辄以年计、“马拉松式”的补贴流程,让购买农机的农民和销售农机的经销商苦不堪言。

  为了能领到补贴,一些农民不得不长途跋涉,跨市县甚至跨省购机。为方便农民购机,不少农机经销商不惜采取借身份证等违规办法,帮助购机户“代办”“包办”补贴手续。在河南、山西等农业大省,甚至因此催生了代办、包办农机购置补贴的所谓“套补”产业链。近期,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发生了两起农机经销商借当地农民身份证,套取农机补贴资金的案件。两名“代办”手续的农机经销商和63名出借身份证的农民,均被以诈骗罪判刑。

  该案因涉及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办法和流程是否合理、政府应如何监管等问题,经《新华每日电讯》独家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法律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法律公号就此案到底是违规还是违法进行探讨。

  据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得知,类似因农机补贴而引发的诈骗案例,在全国已有300多起。不少读者认为,针对农民购机不好办理补贴的问题,农机经销商牛书军以补贴后的价格销售农机,而后借当地农民身份信息申请补贴,把钱收回来,不应视为非法占有补贴资金;从根本上讲,农机销售给了符合条件的农民,补贴实惠最终落到了农民,不能简单视为违法行为。

  早在2014年,原农业部办公厅针对“河北、河南等地农民借用山西省农民身份证,在山西购买农机具,并在山西省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的情况,曾专门向全国发出通知,在这份题为《关于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有关问题的意见》的文件中,农业部强调:“河北、河南等地农民借用山西省农民身份证,在山西购买农机具,并在山西省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的行为有不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讲,农机具还是在农民手中,还是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实惠最终落到了农民,符合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达到政策目的,不宜简单视为违法违规行为,也不宜将此认定为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

  河南轨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常伯阳认为,牛书军等人涉嫌诈骗案经开封市中院二审,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牛书军等人犯诈骗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开封市鼓楼区法院重审,这意味着该案有了新的转机。

 

河南开封“农机套补诈骗案”出现转机
开封中院裁定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 2018-06-0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