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 |
16 |
4/16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
湖南桂东:“三种模式”治穷根 |
|
|
( 2018-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张春保、陈文广)地处罗霄山腹地的“老少边穷”山区国贫县桂东县,将扶贫脱困和乡村产业振兴结合,通过依托大企业做强传统产业、培育中小企业和基地带动乡村产业、优化合作组织带动全县农民等“三种模式”,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兴产业,治“穷根”,实现农户增收,乡村产业兴旺。
扶优、扶大、扶强,依托大企业做强传统产业
湖南桂东是国家一类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受制于交通、地形和生态保护,全县几无工业,2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8.6万,贫困人口4.3万。“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重点在传统农业产业上着力,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增收、稳定脱贫内力。”桂东县委书记谭建上说。
立足茶叶、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根据“扶优、扶大、扶强”原则,桂东出台了“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等多个文件,每年筹资数千万元重点支持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等;利用“金融贷款+委托帮扶”等引导贫困户将信贷资金投入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企业便利融资和贫困户保底分红。
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培育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将本土企业——玲珑王茶叶公司培育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贫困户2600户8600人种植茶叶3.6万亩;引进盛源药业作为中药材产业龙头补足全产业链短板,解决药材种植“散、小、乱”问题,带动贫困户365户1267人种植中药材860亩。
记者采访时,桥头乡顺义村贫困户张光有正排着队,将当天采摘的鲜茶卖给玲珑王茶叶公司。在公司指导下,他今年种了2亩多茶叶,4口之家仅此项年收入能有上万元。“我们这类企业在用工方面也对贫困户优先,县里给补贴,贫困户和公司都得利。”玲珑王茶叶公司负责人黄鹤林说。
桂东目前茶叶、药材基地总面积达34.8万亩,累计带动4468户13807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培育中小企业和基地,带动产业“镇有重点、村有特色”
清泉镇、桥头乡的茶叶产业园,沤江镇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寨前镇、普乐镇的中药材基地,青山乡、东洛乡的规模化楠竹基地,桥头乡、四都镇的草食牲畜养殖区……在桂东,到处可见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
“大企业虽然能带动不少贫困户增收脱贫,但其发展主导产业局限于茶叶、药材,发展规模也难以覆盖全县,一些乡镇、村组并不能因此受益。”桂东县县长伍志平介绍,桂东对一批起点相对较高、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产品基地进行重点培育和奖扶,带动乡镇、村组产业发展。
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因为位置偏远,村里无主导产业、无种养规模、村民无增收渠道。2014年,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290元,全村1024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38人。
“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合村里的农业产业,引导村民种养黄桃、土鸡、禾花鱼等产业,村里现黄桃达1800亩,土鸡年出笼3.5万羽。”青竹村村支书陈自文介绍,青竹村还引进多家企业发展梅花鹿、肉牛、藏香猪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
目前,桂东已有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省市两级示范合作社25家。全县113个村中13个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其余100个村(社区)分散发展苗木、楠竹、药材、蔬菜、水果、甜玉米等种养小产业,形成乡镇有重点、村村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
优化合作组织,让千家万户走上致富之路
桂东农产品被认为是“最好的山货”,但无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是数量更为庞大的非贫困户群体,如何让个体分散种养的农产品走出山门,是千家万户走上致富之路的关键。
桂东县委副书记刘洪越认为,如何让“铺天盖地”的个体种养不停留于“提篮小卖”,让农户敢种养、能销售、有品牌、可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他说,只有通过相应组织体系服务千家万户,个体种养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增产增收。
为此,桂东县依托县乡村职能部门和干部体系,在2016年底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氧天下山货(集团)公司,在全县11个乡镇成立分公司,113个村(社区)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公司负责人戴晓山介绍,公司主要负责全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检测、仓储、流通、销售、加工和品牌建设。对全县特优农产品实行保底价格收购、统一贴标签,对接市场销售。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氧天下山货公司下发今年农副产品保底收购品名表(第一批),明确黄桃、甜玉米、百花蜜、芋头、笋干、优质稻谷等20余种产品的质量、价格,并要求在村支两委的协助下与农户签订协议,以便汇总统销。“公司成立后,不仅使万余贫困户受益,还直接或者间接惠及全县农户。”戴晓山说。
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为24%,到2017年底61个贫困村整体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6%……谭建上表示,桂东涉农产业模式不仅对贫困户脱贫、防返贫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脱贫后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
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
湖南桂东:“三种模式”治穷根
|
|
|
|
( 2018-05-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
|
|
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
湖南桂东:“三种模式”治穷根 |
|
|
( 2018-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张春保、陈文广)地处罗霄山腹地的“老少边穷”山区国贫县桂东县,将扶贫脱困和乡村产业振兴结合,通过依托大企业做强传统产业、培育中小企业和基地带动乡村产业、优化合作组织带动全县农民等“三种模式”,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兴产业,治“穷根”,实现农户增收,乡村产业兴旺。
扶优、扶大、扶强,依托大企业做强传统产业
湖南桂东是国家一类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受制于交通、地形和生态保护,全县几无工业,2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8.6万,贫困人口4.3万。“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重点在传统农业产业上着力,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增收、稳定脱贫内力。”桂东县委书记谭建上说。
立足茶叶、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根据“扶优、扶大、扶强”原则,桂东出台了“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等多个文件,每年筹资数千万元重点支持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等;利用“金融贷款+委托帮扶”等引导贫困户将信贷资金投入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企业便利融资和贫困户保底分红。
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培育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将本土企业——玲珑王茶叶公司培育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贫困户2600户8600人种植茶叶3.6万亩;引进盛源药业作为中药材产业龙头补足全产业链短板,解决药材种植“散、小、乱”问题,带动贫困户365户1267人种植中药材860亩。
记者采访时,桥头乡顺义村贫困户张光有正排着队,将当天采摘的鲜茶卖给玲珑王茶叶公司。在公司指导下,他今年种了2亩多茶叶,4口之家仅此项年收入能有上万元。“我们这类企业在用工方面也对贫困户优先,县里给补贴,贫困户和公司都得利。”玲珑王茶叶公司负责人黄鹤林说。
桂东目前茶叶、药材基地总面积达34.8万亩,累计带动4468户13807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培育中小企业和基地,带动产业“镇有重点、村有特色”
清泉镇、桥头乡的茶叶产业园,沤江镇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寨前镇、普乐镇的中药材基地,青山乡、东洛乡的规模化楠竹基地,桥头乡、四都镇的草食牲畜养殖区……在桂东,到处可见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
“大企业虽然能带动不少贫困户增收脱贫,但其发展主导产业局限于茶叶、药材,发展规模也难以覆盖全县,一些乡镇、村组并不能因此受益。”桂东县县长伍志平介绍,桂东对一批起点相对较高、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产品基地进行重点培育和奖扶,带动乡镇、村组产业发展。
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因为位置偏远,村里无主导产业、无种养规模、村民无增收渠道。2014年,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290元,全村1024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38人。
“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合村里的农业产业,引导村民种养黄桃、土鸡、禾花鱼等产业,村里现黄桃达1800亩,土鸡年出笼3.5万羽。”青竹村村支书陈自文介绍,青竹村还引进多家企业发展梅花鹿、肉牛、藏香猪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
目前,桂东已有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省市两级示范合作社25家。全县113个村中13个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其余100个村(社区)分散发展苗木、楠竹、药材、蔬菜、水果、甜玉米等种养小产业,形成乡镇有重点、村村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
优化合作组织,让千家万户走上致富之路
桂东农产品被认为是“最好的山货”,但无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是数量更为庞大的非贫困户群体,如何让个体分散种养的农产品走出山门,是千家万户走上致富之路的关键。
桂东县委副书记刘洪越认为,如何让“铺天盖地”的个体种养不停留于“提篮小卖”,让农户敢种养、能销售、有品牌、可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他说,只有通过相应组织体系服务千家万户,个体种养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增产增收。
为此,桂东县依托县乡村职能部门和干部体系,在2016年底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氧天下山货(集团)公司,在全县11个乡镇成立分公司,113个村(社区)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公司负责人戴晓山介绍,公司主要负责全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检测、仓储、流通、销售、加工和品牌建设。对全县特优农产品实行保底价格收购、统一贴标签,对接市场销售。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氧天下山货公司下发今年农副产品保底收购品名表(第一批),明确黄桃、甜玉米、百花蜜、芋头、笋干、优质稻谷等20余种产品的质量、价格,并要求在村支两委的协助下与农户签订协议,以便汇总统销。“公司成立后,不仅使万余贫困户受益,还直接或者间接惠及全县农户。”戴晓山说。
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为24%,到2017年底61个贫困村整体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6%……谭建上表示,桂东涉农产业模式不仅对贫困户脱贫、防返贫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脱贫后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