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8 5/8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土货变洋货”续写“边城”新篇
· 吉林市:让乡村变成绿色增长的热土
· 半里农村路 “激活”一个村
· 武汉“姐妹花”用机械臂拣快递
· 用“身板、脚板、叫板”补齐“短板”
· 安徽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建设“中国声谷”
· 基层不需要“空心笔杆子”

  相关文章: 
宁夏同心:
半里农村路 “激活”一个村

( 2018-01-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银川电(记者许晋豫)深30多米、宽249米的城阳沟,对于宁夏同心县马高庄乡沟滩村而言,曾无异于天堑。而城阳沟大桥的建成,则把这个原本交通极为不便的村庄“激活”了。

  “我们村离预旺镇近,中间就隔着城阳沟,可穿过这条沟硬是要走40多分钟,以前老人上了岁数腿脚不便,基本就被‘困’在村子里了。”沟滩村70岁的村民马德川说,去年建成的大桥横跨整条沟,现在村民骑车1分钟就能到对面,较劲了一辈子的沟再也不用爬了。

  除了出行困难,交通不便也让沟滩村受了穷。因运输不便,村里种植的马铃薯、西瓜等经济作物很难卖上好价钱。沟滩村村支书马文福告诉记者,同样的马铃薯在预旺镇5毛钱一斤,他们村的只能卖3毛钱,加上农资运费高、价格贵,村民忙活一年等于白干。

  “我们的西瓜品质很好,就是因为交通不便、运输中损耗多,很多商贩来都不来。”马文福说。

  大桥则让整个村子看到了希望。路通了,村里的农产品也不再受“歧视”,收购农产品的大货车甚至可以开进田间地头,农民的收益也随之增加,仅1亩马铃薯每年就可以增收五六百元。

  马德川说,以前村民主要靠打工,很多人出去后就不回来了。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种田、养殖的收入逐渐增多,以前想脱贫找不到方法,现在却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宁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尤其是向贫困地区倾斜。据同心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马文保介绍,同心县近年来先后争取投资20多亿元建设农村公路,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83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599.5公里,逐渐形成了一个由省道、县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体系。

  沟滩村便是从中受益的典型代表。早在几年前,沟滩村修通的农村公路本来可以延伸到甘肃,却因城阳沟阻隔成为“断头路”,城阳沟大桥的建成还将同心县与甘肃联通,惠及沿线数个村庄。

  “2018年我们村还将修建12公里的巷道,加上2017年修建的5公里,基本实现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我们村曾搬走了40多户,现在这座大桥把我们村‘激活’了,一些人还想着搬回来呢。”马文福说。

 

宁夏同心:
半里农村路“激活”一个村

( 2018-01-0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