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要闻

05版:经济

06版:各地

07版:成风化人

08版:国际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举办以来,各国妇女秉持“上海精神”,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巾帼力量。希望论坛继续发挥促进各国民相亲、心相通的积极作用,为拉紧上海合作组织人文纽带增添鲜活动力。中国愿同各方一道,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妇女事业发展,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当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由全国妇联、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共同举办。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新华社评论员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新华社评论员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才能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建设教育强国,要明确战略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要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要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栋梁之才、有用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要抓实战略举措,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强教必先强师。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建设教育强国,要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新征程上,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才能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向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奋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引方向凝聚力量
向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奋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引方向凝聚力量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在社会各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倍感振奋。“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周天华说,“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阐述,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更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刚刚过去的暑期,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革命老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激励学生把爱国之情转为报国之志。
  “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马军成表示,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好医学知识,主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学校,北京小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北京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明新表示,将坚持五育并举,创新教学方式,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贡献力量。
  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中学,校园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学校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民家庭、脱贫家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七成。”红寺堡中学校长王晓龙说,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育人和教书相结合,帮助学生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圆圆的月饼甜又甜,美美的月儿挂天上……”中秋节临近,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里欢声阵阵。孩子们在做月饼、赏桂花等民俗体验中,增进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幼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幼儿学习特点设置课程和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并爱上传统文化。”幼儿园教师方景融说,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教学,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作出的部署,令海南省教育厅改革与发展规划处处长金林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我们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海南高等教育布局,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培养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金林说。
  刚开学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军就忙着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减污降碳调研。
  “总书记提出的‘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马军表示,将带领团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建设教育强国的征途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不久前,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正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将立足光伏等当地优势产业,创新打造一系列校企合作典型实践项目,为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教师蔡红深有感触。
  “学校已与世界上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2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们将持续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中外学者联合授课等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蔡红说。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方妍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触颇深。“清华附中对云南南涧等地10余所中学长期开展‘清单式’帮扶,开放学校内部资源共享云平台,将各类教学资源全天候实时共享,同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党员支教,构建起全方位、深融合、常态化的帮扶共同体。”方妍说,今后将坚持“软件”与“硬件”同步完善,“造血”和“输血”协同推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孩子、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城重庆,虽然孩子们因连日高温天气而推迟开学,重庆市人民小学的老师们已经忙碌起来,为学生合理有序安排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这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学校教导主任肖洁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创新设计延时服务课程,健全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山西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表示,接下来将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全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湖湘大地,红色热土涌动青春活力。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总书记的这句话对我是莫大的激励和鞭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师范生肖睿一明年即将毕业回乡从教,她说,“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将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早日建成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政治建军重要论述选编》印发全军
经中央军委批准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政治建军重要论述选编》印发全军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帮助中校以上军官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新时代政治建军重要论述,深化理解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强化新征程上推进政治建军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印《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政治建军重要论述选编》(以下简称《选编》),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选编》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首篇,其他文稿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建军的文稿共89篇,全面反映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选编》的学习使用,推动政治建军走深走实。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聚焦“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要把学习《选编》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分层次组织干部理论培训轮训、政治干部专题培训等要把这一教材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新时代政治建军重要论述,加强对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的研究阐释,军队新闻媒体要搞好新闻宣传,领导干部要运用自身学习成果搞好对基层官兵的宣讲辅导,浓厚学习贯彻氛围。要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坚持高级干部先受教育、真受教育,着力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牢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成果的导向,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开创政治建军新局面,把强军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军100周年。
 
呼和浩特:敕勒川上话古今
呼和浩特:敕勒川上话古今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记者刘伟 魏婧宇 哈丽娜)黄河九曲,在内蒙古境内形成巨大的“几字弯”,位于黄河转弯处的呼和浩特,水草丰美,物阜民丰,文化昌明。
  曾经的塞外青城,是贸易往来的驿站,也是民族交融的地方;如今的呼和浩特,在向北开放中勇立潮头,对外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历史拨动着时间的指针,滚滚向前,为呼和浩特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根脉,有对自然的礼赞、对团结的歌颂,还有对远方的向往。
保护,青城更“倾城”


  呼和浩特市被称为“青城”,源于明代时这里曾以青砖建城,远望一片青色。如今,漫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常年的植绿护绿使城市里总能抬眼见绿,“青城”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靠着黄河水的浇灌,呼和浩特历来生态资源丰富,独特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始终饱含对大自然的深情,深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呼和浩特城市北部的敕勒川草原,在南北朝时期就壮美富饶,因《敕勒歌》而被吟咏了千百年。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绥远城(今呼和浩特)两次在城周和城内主要道路旁大规模栽植柳树,共计近5000株,并疏浚护城河,“灌溉附近园田,兼养围城杨柳”,形成了归绥八景之一的“柳城荫绿”。
  百余年后的呼和浩特,仍是古柳依依,水带环绕,就像将城市建在了公园里,敕勒川草原更为青城添了一抹浓绿。
  走进敕勒川草原,鹅黄、浅白、淡红点缀在翠绿间,市民们感受着出门见绿的轻松惬意。“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彤彤的是山丹花,远处还拍到过一只野兔。”市民陈婷婷一有空闲就到敕勒川草原徒步,用镜头记录下草原的四时美景,“这一片触手可及的绿,让青城更加‘倾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
  为了保护好敕勒川草原的生态环境,呼和浩特近年来持续开展阴山山脉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工程。选种、比对、试种、繁育……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精选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以近自然修复的方式重建敕勒川草原的植被群落,促进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经过多年生态修复,敕勒川草原由1万亩拓展到3万亩,生长的植物由之前的十余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均比修复前提高12倍多,这里已经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2020年9月,内蒙古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名单。
  此外,呼和浩特还打造大黑河“郊野花带”、小黑河“环城水带”、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文化轴带”,开展“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全市公园游园总数超过1000个,与大青山、黄河两大生态屏障相辉映……
  如今,呼和浩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0%,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驰而不息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让市民群众随处可享“绿色福利”,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融合,同心促团结


  每天清晨,有400余年历史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总会被南来北往的游客唤醒。人们徜徉在古建筑林立的街道,品尝特色美食,把玩老物件,沉浸式体验老街的“烟火气”。
  塞上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如今古韵犹存。短短380米的街道上,汉式风格建筑雕梁画栋,蒙古族风格建筑以穹庐顶装饰其间,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流。
  走进塞上老街的皮雕展示厅,一幅幅精美的皮雕画或挂于墙面,或摆在书架上,让人赏心悦目。
  “皮雕画上面的图案生动逼真、质感强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非遗项目蒙古族皮艺(皮雕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成义说。
  云成义的技艺,既来自传承了九代的蒙古族皮雕画制作传统,也来自和兄弟民族手艺人的切磋交流。“过去雕刻的内容更多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关,如今各族手艺人交流互鉴,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文化符号也成为重要呈现内容。”云成义说。
  融合的力量,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
  战国的云中郡、北魏的盛乐城、辽金元的丰州城、明代的归化城、清代的绥远城……据史料记载,历代建造的80余座大小古城,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境内。每一座城邑都承载着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深厚历史,讲述着“昭君出塞”“俺答封贡”等民族交融往事,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
  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我做了些冷面,您尝一尝。”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居民金福姬敲开左邻右舍的门,送去亲手做的朝鲜族美食。
  清泉街社区共有居民5400多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11个民族。73岁的金福姬是朝鲜族,已在清泉街社区生活了21年。“过去我家生活困难,社区得知后,帮我们在小区开了一家餐厅,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特别感谢大家。”金福姬说,社区里的邻居们就像一家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到节假日,我们总会做些拿手的民族美食互相分享”。
  呼和浩特深入挖掘和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创作推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北疆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依托遍布在各处的“红石榴驿站”,商议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问题……
  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使呼和浩特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40多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联通,万里尚为邻


  “雄踞塞外三百载,横跨欧亚九千里。”清代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经商足迹遍及今日的中国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被称为万里茶道上的“华商旗舰店”。
  大盛魁总部所在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高原通往中原地区和西伯利亚的运输要道,成为万里茶道上的交通枢纽。
  今年是大盛魁商号肇建300年,大盛魁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内,一队仿真骆驼昂首向前,曾经的大盛魁商队正是依靠2万余峰骆驼,开辟了联通亚欧大陆的商贸之路。
  从草原丝绸之路,到万里茶道,再到近代的走西口,地处我国北疆的呼和浩特一次又一次成为贸易往来的枢纽。
  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今天的呼和浩特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战略中处于中心城市地位,是共建“一带一路”陆路通道中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向北开放、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城市。
  6月12日,一列满载29个集装箱、290辆国产商品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园发车,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运抵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呼和浩特首趟中欧班列商品汽车运输专列,所搭载的汽车均为内蒙古当地生产,呼和浩特的区位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呼和浩特“对外开放圈”越来越大,拓展了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新通道,开通了至蒙古国、欧洲的货运包机业务,丰富了共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业务;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线铁路的升级改造,为呼和浩特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以中欧班列常态化发运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清代诗人王循笔下的归化城,市廛繁华,人文鼎盛。
  今日的呼和浩特,续写着“万里尚为邻”的故事,作为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合力共建区域联动协作“朋友圈”,在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展现担当。
 

这个幸福驿站打造“三有”养老样本

 
这个幸福驿站 打造“三有”养老样本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拉萨9月11日电(记者陈琰泽 舒静)“朗钦,朗钦(藏语意为大象)!”藏族老人次仁扎西今年68岁,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真的大象,他拉住同行的其他老人,隔着围栏向大象招手,嘴里念个不停。
  今年4月24日,伴着春光,拉萨市曲水县三有村组织村里的老人们走进曲水动物园。这里不仅有黑颈鹤、雪豹、藏羚羊,还有大象、猴子、兔子等藏族装饰图案“和气四瑞图”的主角,不少老人圆了“瑞兽梦”。
  这张春游照片,被贴在三有村幸福驿站门口的白板上,与健康知识讲座、分发羽绒马甲等其他活动照片一起,成为三有村老人幸福晚年生活的注脚。
  三有村是个只有8岁的年轻村落,也是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三有村在拉萨河畔的一处荒滩上应运而生。同年,184户搬迁村民入住集中兴建的数十幢两层藏式小楼中。
  “以前住在山沟里,房子漏风漏水,水和电也时常没有。”次仁扎西全家从茶巴拉乡色麦村迁出,现在和儿子一起居住在一幢1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
  告别了土瓦土墙,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冬暖夏凉,自己还能到幸福驿站里,和其他老人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次仁扎西过上了搬迁前“不敢想象”的晚年生活。
  “我们给三有村取名‘三有’,意思是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三有’寄托了大伙儿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村党支部书记桑珠曲培说。
  实现“有住房”后,为实现“有产业”的承诺,村集体前后办起养鸡场、奶牛场、蔬菜大棚、纺织车间等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9万元,解决群众就业445人。村里人均收入也由刚搬迁时的3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20700元。
  除了有房有产,“有健康”也成为三有村的新追求。
  针对青壮年村民白天要务工,家里老人无人照料的情况,三有村于2020年办起养老驿站。2022年,在江苏援藏资金支持下,又新建起一栋二层小楼,将养老驿站升级为幸福驿站,承担更多“健康职能”。
  幸福驿站有满满阳光洒落,大厅内摆着郁郁葱葱的花草,藤椅错落其间。驿站内设有食堂、保健室、健身室等,已成为三有村举办各种活动,服务老人乃至全体村民的新阵地。
  “我们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房间作为儿童托幼中心,孩子寒暑假无人照顾,也可以到幸福驿站来写作业。”三有村驻村第一书记花德玛啦说,借助幸福驿站,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逐渐成为现实,三有村向着更高水平的“三有”承诺又进了一步。
  午后阳光和煦,正是老人在影音室看电视的时间。老人们整齐坐好,收看着藏语电视剧,次仁扎西坐在其间,目不转睛。在被问及逛动物园的经历时,他忽然活泼起来,爽朗答道:“现在日子好,明年还想看大象。”幸福驿站里响起老人们的阵阵笑声。
 
汇聚巾帼力量 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主席致上合组织妇女论坛贺信
为深化合作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提供重要指引
汇聚巾帼力量 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主席致上合组织妇女论坛贺信为深化合作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提供重要指引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记者

  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希望论坛继续发挥促进各国民相亲、心相通的积极作用,为拉紧上海合作组织人文纽带增添鲜活动力。
  中外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妇女领域交流,增进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指引。大家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凝聚女性力量,谱写合作新篇,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伊朗副总统贝赫鲁兹-阿扎尔说,习近平主席在今年7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妇女论坛,今天为论坛发来贺信,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主席对妇女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举办以来,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已成为上合组织国家妇女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上合组织国家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心手相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对巾帼力量的肯定,让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郑薇备受鼓舞:“我们要认真落实贺信精神,和各国民间机构一道,充分发挥妇女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半边天’作用,相互学习、交流互鉴,推动本地区和全球妇女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各国妇女秉持“上海精神”,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巾帼力量。
  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马赫卡莫娃表示,近年来,乌中两国妇女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发展迅速,我们的友谊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拓展。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赋予了此次论坛更多的启发意义。”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李莹表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分享经验智慧,提供有针对性、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对推动全球妇女发展至关重要。此次论坛聚焦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将进一步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柬埔寨人民党副主席梅森安表示,本次妇女论坛的内容十分重要,希望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做法,完善妇女权益保障,进一步推动妇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山东省妇联主席孙丰华说:“山东省妇联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深化妇女领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妇女的数字素养,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张渤表示,上合组织妇女论坛已经成为汇聚“她”力量的重要舞台。如今,各国妇女在各领域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必将为促进上合组织国家民心相通、共享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秋节临近,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在科技特派员张翠燕的带领下,当地妇女通过电商达成多笔农产品交易。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更加坚定了张翠燕面向妇女开展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工作的决心:“看着身边不少姐妹从不熟悉手机软件操作到掌握电商销售方法,能与客户视频通话侃侃而谈,我感受到她们自信自立的精神,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将带领更多姐妹抓住时代与科技机遇,实现全面发展,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
  千里之外,巴渝大地。重庆市巴南区妇联牵头组织成立的区女性创业者协会、区妇女创业创新博士服务团等组织,聚焦提升妇女技能素养,培育了一批高素质巾帼新农人和创新创业者。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女性奋斗者的参与。”巴南区妇联主席朱红梅说,将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与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共享信息,引导妇女发挥专长,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在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巾帼华章。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青岛举行
谌贻琴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青岛举行

谌贻琴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11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谌贻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促进上合组织妇女交流和共同进步提供了方向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方将以习近平主席贺信为引领,同上合组织各方携手落实阿斯塔纳峰会元首共识,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妇女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女性力量,为促进各国妇女事业发展作更大贡献,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谌贻琴指出,本届论坛聚焦“数字赋能与妇女参与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数字技能普及、数字机会平等、数字环境友好,更好造福上合组织各国妇女。
  开幕式前,谌贻琴同伊朗副总统贝赫鲁兹-阿扎尔、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马赫卡莫娃、柬埔寨人民党副主席梅森安、亚美尼亚总理夫人阿科皮扬举行双边会见。上合组织国家政要、使节、妇女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150余人出席论坛。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主持开幕式。 新华社青岛9月11日电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大力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若干意见》要求,深刻把握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牢固树立服务优先理念,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若干意见》强调,要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严格保险机构持续监管,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要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健全普惠保险体系,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要持续健全保险市场体系,持续深化保险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提升产品定价精准性,提高数智化水平,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健全央地协同工作机制,深化部际协调联动,强化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协同。
 
对群众利益“近视”“耳聋”,就是庸懒无为
对群众利益“近视”“耳聋”,就是庸懒无为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老百姓关心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就业、社保、求医、入学……这些都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拖延不得,更不能推诿扯皮。
  然而,从一些地方通报的形式主义典型案例看,有的是明明自己能办该办的事,非要让群众去不相干的部门反复跑腿;有的回复群众来信搞程式化,千篇一律,完全靠“复制粘贴”糊弄群众;有的干脆躲着群众走,不敢听取群众诉求,怕麻烦上身……
  遇事推诿、办事拖沓、敷衍塞责,这是形式主义的鬼魅,是懒政怠政,这种脱离群众、对群众利益的冷漠与无视,根上是心中没有群众、忘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首先是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群众诉求,不能选择性“近视”“耳聋”,应该不畏难、不回避,动真格、敢碰硬。
  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漠视群众利益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作出处分规定。党员干部要以更加严实的作风、真诚的态度,以党规党纪为尺、用心为民办事为度,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鲜明树立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
  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要坚持以改革精神破除顽瘴痼疾,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好保障好群众利益。持续深化整治庸懒无为的形式主义,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对不担当慢作为、工作推托、效率低下“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上来。   (记者徐扬 李明辉)
     新华社沈阳9月11日电
 
李显刚、刘跃进、李勇严重违纪违法被处分
李显刚、刘跃进、李勇严重违纪违法被处分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显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李显刚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利用职权违规为他人职务晋升调整提供帮助;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大搞钱色交易;规矩意识缺失,违规打探巡视信息,违规留存涉密文件;道德败坏;贪婪腐化,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案件处理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侵吞公共财物。
  李显刚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贪污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显刚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副部长级)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跃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收受礼金;私自留存涉密文件;毫无纪法意识,执法犯法,将公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案件协调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刘跃进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刘跃进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李勇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接受供应商安排的宴请和打高尔夫球活动;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提拔调整干部;违规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搞钱色交易;毫无纪法底线,肆无忌惮“靠石油吃石油”,长期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境内办事、境外收钱,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业务代理、产品销售、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李勇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勇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月背着陆、智能采样、起飞返回……在万众瞩目之下,我国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创举,成功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从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到探月、探火工程深入推进,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折射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基础近乎为零,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几乎没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随着新中国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我国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成为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支撑。
  从“两弹一星”到核潜艇,从青蒿素到杂交水稻,从石油地质勘探取得突破到万吨巨轮下海,我国科技创新始终聚焦国家和人民需要,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大国重器”接连取得世界级发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
  “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质加速。
  我国逐渐形成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2023年末,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42.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323.6米长、24层楼高,可容纳乘客5246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宛如一座“海上城市”。自今年1月1日首航以来,“爱达·魔都号”已运营60余个航次,服务近25万国内外游客。
  因产业链长、带动性强,邮轮制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比例可达1:14。通过多年科研攻关,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建造“爱达·魔都号”,助推船舶工业高端化发展的同时,也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科技与产业融合会产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75年来,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2013年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铸就“大国工程”。
  复兴号高速列车的研制,有力推动我国轨道装备产业体系现代化;“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越来越多西部城市迎来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进入“半小时生活圈”……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国铸就了一批“大国工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成就美好生活。
  高清电视、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等成为家居用品的主角;农业育种持续攻关,让百姓餐桌更加丰盛;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助力守护人民健康;节能环保技术加速突破,为大家守护碧水蓝天。
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10909米!这是“奋斗者”号创造的我国载人深潜纪录。极端恶劣的深海环境对潜水器抗压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统的考验,无一不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面对挑战,我国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奋斗者”号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6.5%,生动诠释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系统部署、强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聚焦“四个面向”,我国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在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赛道和战略必争领域加速布局。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国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如今,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
  通过松绑减负,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投身科研;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聚焦加强研发投入、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加大初创企业扶持等内容,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被激发。
  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未来,我国将在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
  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蓝图绘就,目标在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必将再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张泉 温竞华)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李强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
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 同沙特工商界代表座谈
李强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

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 同沙特工商界代表座谈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利雅得9月11日电(记者辛俭强 陈梦阳)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利雅得王宫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李强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萨勒曼国王和穆罕默德王储的亲切问候。李强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沙坚持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互学互鉴,双边关系全面、快速、深入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方把发展对沙关系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特别是中东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沙方坚定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坚定把彼此发展看作重要机遇,进一步发挥高委会机制作用,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李强指出,中沙同为发展中大国,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中方愿同沙方在发展的道路上紧密协作、并肩前行。双方要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深化油气、石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新能源、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鼓励本国企业赴对方国家投资兴业,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办好“2025中沙文化年”活动,推进文化、智库、教育、媒体、民间等人文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中方支持沙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愿同沙方加强多边协调,促进亚洲国家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穆罕默德表示,沙中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在萨勒曼国王和习近平主席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是可以相互依靠的全面战略伙伴。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深化,沙方期待进一步同中方密切高层往来,发挥好沙中高委会机制作用,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能源、投资、金融、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沙中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立场相近,肩负共同责任。沙中都坚持尊重别国主权、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沙方高度赞赏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秉持公正立场,愿同中方密切国际多边事务协作,为维护地区及全球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
  会议后,李强同穆罕默德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纪要》。
  会议前,穆罕默德在利雅得王宫为李强举行欢迎仪式。李强在穆罕默德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技术职业、气象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新华社利雅得9月11日电(记者王海洲 马卓言)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利雅得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
  李强表示,海合会是中东地区最具活力的次区域组织,为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过去40多年,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走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前列。2022年,习近平主席同海合会国家领导人举行首届中海峰会,共同绘就中海务实合作发展新蓝图。中方愿同海合会国家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落实峰会成果,筑牢双边关系政治基础,共同推动中海关系与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李强指出,中国和海合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合作伙伴。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扎实推进中海峰会提出的五大重点领域合作,加快中海自贸协定谈判进程,进一步深化能源、投资、创新、科技、人文等合作,拓展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合作,共同培育中海发展新动能。中方愿同海合会通过中海战略对话等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中方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实现持久睦邻友好。
  布达维表示,海合会国家同中国有着深厚的友好情谊,是可靠的战略伙伴。2022年习近平主席同海合会国家领导人在沙特成功举行首届中海峰会,对双方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海方愿同中方携手努力,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各领域各层级对话,深化双方能源、创新等领域合作,密切人文交流,期待尽早就海中自贸协定达成一致,推动海中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海方高度赞赏中方在巴勒斯坦等地区问题上坚持公正立场,支持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新华社利雅得9月11日电(记者田栋栋 赵文才)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利雅得同沙特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沙特投资大臣法利赫、商务大臣卡斯比以及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等企业负责人和中国-海合会共同投资联合会代表出席。
  在听取与会工商界代表发言后,李强表示,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的战略引领下,中沙政治关系稳定、发展战略契合,双方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经贸合作保持着强劲势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企业家们很关心下一片投资热土在哪里。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4亿多人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持续释放,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活跃,将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孕育出众多高成长性企业。这些将为包括沙特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遇,欢迎更多沙特企业来华考察,更好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李强指出,中沙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两国企业家要把握大势,展现更大作为。希望沙特的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更加坚定地在中国投资兴业,做大做强油气、石化、基建、贸易等传统领域合作,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合作,同时积极做增进中沙友谊与相互理解的桥梁纽带,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加快推进电信等服务领域开放,同时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让在华投资发展的外资企业更加扎根中国、赢在中国。
  与会沙特工商界代表表示,中国是沙特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沙中贸易额近年来屡创新高,双向投资快速增长,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2022年对沙特成功的国事访问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高度契合,沙工商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在华发展充满信心,愿抢抓机遇,持续投资中国,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在能源、新能源、金融、电动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
 
丁薛祥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并致辞
丁薛祥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并致辞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9月11日,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丁薛祥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要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丁薛祥强调,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知识产权力量。一是携手支持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推进数据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以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带动形成更多知识产权。二是携手实施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推进更大范围地理标志互认互保,探索推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助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三是携手推动高效益知识产权运用,综合利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促进创新型经济、品牌经济、区域特色经济和创意经济发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携手促进高效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开幕式前,丁薛祥会见了邓鸿森等重要外宾。
  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主题为“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中方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知识产权机构代表等约450人参加会议。
 
刘国中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
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刘国中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

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0日至11日到内蒙古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抓牢秋粮等农业生产,扎实推动产业和就业帮扶提质增效。
  刘国中先后来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武川县、赛罕区,实地察看玉米等秋粮长势,了解粮食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情况。他强调,现在距离全国大面积秋收还有不到1个月,要始终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继续抓好各项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确保秋粮丰收。要加强粮食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及早研究制定收储政策预案,实现增产又增收,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要统筹谋划秋冬种工作,做好种子、农资等准备。要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资金监管,完善运行和管护机制,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先进手段,更好促进节水节肥和增产增效。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刘国中来到智慧牧场、蔬菜、马铃薯和中草药种植基地以及加工企业、科研机构等,调研奶业、蔬菜、饲草、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产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要针对奶牛肉牛养殖面临的实际困难,多措并举加大纾困支持,努力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要持续推动奶业转型升级,提高奶制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草种研发攻关,培育更多符合国情地情的优良品种。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围绕特色做文章,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要强化责任落实,持续加大对产业和就业帮扶的支持力度,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切实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李强抵达阿布扎比开始对阿联酋进行正式访问
李强抵达阿布扎比开始对阿联酋进行正式访问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阿布扎比9月11日电(记者长远 许可)应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1日晚乘包机抵达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开始对阿联酋进行正式访问。
  阿联酋总统中国事务特使哈勒敦和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等到机场迎接。
  李强表示,中阿建交40年来,双边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两国友谊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总统举行会晤,共同擘画中阿关系新蓝图,为推动两国关系与合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强指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阿关系全面、快速、深入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走向纵深,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在多边平台密切沟通协作,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持续贡献力量。我期待同阿联酋领导人及各界友好人士深入交流,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以两国建交4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李强是在结束主持中国-沙特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正式访问沙特后抵达阿布扎比的。离开利雅得时,利雅得省副省长穆罕默德亲王、沙特商务大臣卡斯比和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等到机场送行。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访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访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刘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工作有哪些重点领域需要深化改革?如何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问:《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下一步将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基层治理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我们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把学习宣传《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的重要政治任务,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广大基层工作者抓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与有关部门一道,指导各地建立和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在强化党建引领、促进部门协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整体效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推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协商、村(居)务监督等制度规定,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四是认真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举措,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推动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同时,探索建立村(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评价机制,持续加强跟踪问效。
  五是梳理、总结、发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推广“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等工作经验。开展“最美社会工作者”宣传发布工作,建好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将成熟经验转化为制度举措予以推广。
  以党建为引领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


  问:《决定》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对此将作出哪些部署安排?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有关部门,重点从以下四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确保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正确方向。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明确党组织在治理结构中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完善党组织有效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理顺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群团工作体系。
  第二,完善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法治保障。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制定修订工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整体谋划,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体系。
  第三,把牢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手抓严格监督管理,明确脱钩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监管优势,健全行业协会商会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综合监管效能。一手抓积极培育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培育赋能,优化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积极作用。持续巩固拓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成果,建立健全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增强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
  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


  问:为进一步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答:我们将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做好政治引领和服务凝聚工作。
  一是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我们将会同相关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部门,加快探索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优化地方党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二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我们将紧盯新变化,坚持网上网下结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把党员组织起来的方法路径,织密党的组织网络。
  三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我们将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增强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我们将推动完善新就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督促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深化推进新时代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问: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是中央社会工作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对此将有哪些部署安排?
  答:《决定》强调:“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我们将不断深化推进新时代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探索实践。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制。加强对各省区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指导,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畅通征集渠道,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建立特邀建议人制度。鼓励支持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研究机构、智库开展人民建议征集理论研究。
  二是加强成果运用转化。及时汇总、分析各地区各部门重要建议和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向党中央反映。适时组织优秀人民建议宣传奖励,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三是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运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认可度、参与度。推动建立集议题发布、建议征集、办理反馈、分析研判、查询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民建议征集网络信息平台。指导各地规范人民建议征集站(点)建设。
  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问:在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如何面对现实所需进行统筹安排?
  答:《决定》强调,“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专业教育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好用好队伍。在社区工作者方面,推进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机制。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健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同时,支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影响广泛的社会工作品牌机构。
  《决定》明确,“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着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动配合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志愿服务供给。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兴边富民、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聚焦百姓民生,面向一老一小、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实施“邻里守望”“关爱健康”等志愿服务项目。三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为重点开展国际志愿服务,实施国际志愿服务项目。
 
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赵乐际主持
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赵乐际主持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委员长会议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春鹰作的关于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了相关草案修改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的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决定草案。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娄勤俭作的关于《关于修改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四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审议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关于批准的决定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增补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议案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等。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上述草案修改稿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1日上午同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到代表履职各环节全过程。
  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等提出意见建议。赵乐际认真倾听,同代表深入交流。他说,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70年来,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发展,人大代表制度不断健全,为代表依法履职、联系群众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代表作用,全面加强对代表工作的领导,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渠道更加畅通、实效不断增强。
  赵乐际指出,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和代表履职尽责之基。要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积极主动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宪法法律和国家发展目标任务,带动周围群众在本行业本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围绕人大立法、监督等重点工作,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体现到相关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推动从法律上制度上解决问题。
  赵乐际强调,要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按照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参加代表小组、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把执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有机融合起来。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家站和网站、客户端、微信等平台,与群众保持经常性联系。要全面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代表工作制度机制,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为代表依法履职、联系群众做好服务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小实事展现大作为
贵州毕节探索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新模式
小实事展现大作为

贵州毕节探索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新模式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牛棚镇,一段只有470米长的连接路,让镇上的交通形成了环线。
  “这一小段以前没硬化,遇到赶集、上学等高峰时段,很堵车。镇上几年前就想改变,但苦于从交通、住建等部门都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申报实施。”站在修好的公路上,镇长黄世浪说,有如今的变化,与人大代表工作创新密不可分。
  记者调研了解到,多年来,基层人大代表所提建议中涉及资金的建议往往让承办单位头痛。不办,代表不满意,群众更不满意;办,却资金难筹。
  2021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创新推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坚持在党委领导下,由代表提出、人大审定、政府实施,切实办理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而“项目进不了篮子,资金进不了盘子”的代表建议,有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答复从“纸上”落到了“地上”。
  同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陕桥街道孔山社区,曾经一些道路上没有安装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不仅给群众夜间出行带来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
  “人大代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后面使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10万元,很快照亮了乡间路。”陕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健敏说。
  去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分别在19个乡镇(街道)实施代表建议项目共28个,涉及资金619万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提出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
  “办理代表建议,尤其涉及工程,必须得有专项的资金来支持保障才行。”毕节市人大选任联委副主任委员李杰说,从2021年开始,毕节市在贵州省率先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其辖区内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每年5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代表提出的乡村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而又无项目支撑的事项。
  李杰介绍,每一个使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项目都要求当年完工,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50万元,有的甚至只有几万元,但通过一件件小实事的办理,实现了代表满意、群众受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毕节市累计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1.67亿元,实施民生小实事项目769个,惠及上百万群众。
  多名县乡人大代表表示,当自己所提的建议能够被关注、被采纳并落到实处的时候,会发自内心觉得自豪,同时也更加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我们使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生动实践。”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傅立刚说,在相关项目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从收集社情民意到代表提出建议,还是从开展项目审核到项目验收,当地努力做到代表建议来自人民、监督实施依靠人民、办理成效惠及人民。他表示,今后当地还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继续让代表建议办理落地有声。 (记者向定杰)新华社贵阳9月11日电
 
聚焦国家公园法草案三大看点
聚焦国家公园法草案三大看点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
  如何更好守护我国的国家公园?草案有哪些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看点一:如何保护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目前我国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根据方案布局,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与一般意义上单纯供游览休闲的公园不同,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而明晰责任、理顺分工是实现国家公园科学有效管理的前提。
  草案明确,国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公园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等职责;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各该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履行相应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等。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国家公园的建设往往需要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赋权,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很难取得执法上的充分依据,跨区域的协调机制也难以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困难重重。”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杨朝霞说,国家公园法草案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和权利,有助于形成合力加强保护和管理。
  草案规定,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并明确核心保护区内除规定活动外,禁止人为活动。
  此外,草案还提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国家公园区域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等特定保护对象分类制定保护和管理目标,开展专项保护。
  “明确分区管控,就是按照精准施控的原则把最应该保护的保护起来,同时对特定保护对象开展专项保护,进行更有针对性、科学性的保护和管理。”杨朝霞说。
  看点二:如何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和共享保护成果?


  草案提出,国家公园区域内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应当以不超出现有规模和利用强度为前提。根据保护和管理需要,确有必要迁出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妥善安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根据生态保护需要设立的生态管护岗位应当优先聘用当地居民。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与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协作配合,指导、扶持国家公园区域内原有居民以及国家公园周边居民、企业等积极参与提供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立足于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除了设立生态保护公益岗位提高原有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外,还探索制定林下经济分类管控办法,科学研判红松籽采集、林蛙养殖、山野菜采摘等林下经济活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并组织开展对集体林经营情况的摸底调查,制定集体林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等。
  “我们期待国家公园法尽快出台,规范并推动国家公园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更好地引导原有居民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的道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说。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对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也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草案进一步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确保生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完善国家公园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国家公园更好地对公众开放,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和共享。
  看点三:保障资金从哪里来?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草案明确,国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国家公园资金保障制度;国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捐赠、资助等方式,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效,草案对违法责任、监督机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在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开展规定以外的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违法建筑设施或者进行工程建设的,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生态破坏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家建立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成效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对保护不力、问题突出的国家公园,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约谈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从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到对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细化,再到对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成效的监管,一系列规定凸显了国家对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视,将真正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保护。”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说。  (记者胡璐 孙逸轩 黄韬铭)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延迟退休渐近,背后是这四大趋势
延迟退休渐近,背后是这四大趋势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到各方关注。
  专家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一大原因,是为适应当前的人口发展形势,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如何理解人口结构变化和退休年龄调整之间的关系?“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趋势一:寿命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我国已进入长寿时代,人们生命历程中的老年期更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根据预测,到2030年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是大概率事件。
  “快速长寿化、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意味着退休年龄余寿大幅提升,而且未来会继续增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现行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70余年未作出相应调整。”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说。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原新表示,“延迟退休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改革,包含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需要。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是其中一项重要考量。”
  趋势二:素质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


  随着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至2023年的11.05年,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4年。
  “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2.5亿人。与过去20岁左右就参加工作相比,现在年轻人硕士毕业差不多25岁、博士毕业近30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援引一组数据指出,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时间推迟,而退休年龄不变,不利于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如果在自愿、弹性前提下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同时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使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发挥更多作用,将有利于释放新的人才红利,同时有意愿的劳动者也能增加收入。”郑秉文表示。
  “未来发展的机会就是用素质换规模、用素质换结构。”原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综合施策,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与优势。
  趋势三:老龄化程度升,老年人口占比将超三成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人、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更加凸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说,老龄化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挑战。尽管延迟退休年龄不能完全解决老龄化问题,但是能够提高劳动参与率,让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大龄人员可以选择继续从事一定工作。
  “‘50后’‘60后’及即将变老的‘70后’,是恢复高考后的直接受益者,越往后受教育程度越高。未来,大龄劳动者数量会更多、素质会更优,在完善稳定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下,他们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原新说。
  趋势四:劳动力总量降,劳动年龄人口约8.6亿人


  在人口经济学中,16至59岁人口被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他们是社会生产的主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8.6亿人,占全部人口的61.3%。从总量看,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依然较大,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劳动力要素是决定经济长期走势的关键要素。”郑秉文表示,我国人力资源依然丰富,但着眼于潜力和后劲,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让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结构看,劳动年龄人口中的青年群体、大龄群体人数占比呈现一降一升态势。这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上,匹配就业岗位能力最强的人口趋于相对减少。”赵忠表示。
  在他看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属于客观发展规律。渐进式延迟退休,可以推动有意愿的大龄劳动者成为充实未来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平滑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曲线。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共享服贸发展机遇 共创全球美好未来
——写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之际
共享服贸发展机遇 共创全球美好未来

——写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之际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王君璐 郭宇靖 吉宁)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首都北京开幕,聚焦“共享智慧服务,共促开放发展”,本届服贸会将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45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举行上百场活动,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发布……
  以服务开放推动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创造美好未来……备受瞩目的服贸会成为各方共享发展机遇、促进产业增长、强化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按下“加速键”。
共绘开放合作交流新篇章


  走进国家会议中心展区,在主宾国法国的展馆里,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缩小版的凯旋门、塞纳河上的比尔哈凯姆桥拱门格外引人瞩目,显示屏播放着关于法国文化遗产、美丽风景、体育赛事等内容。
  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孔士嘉介绍,法国的活动将围绕健康、体育和“法国吸引力”三大主题展开。“我们愿汇聚各方力量,促进法中双方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服贸会的成功举办作出应有贡献。”他说。
  2020年提质升级后,服贸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扩大,成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综合型展会,在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朋友圈”情谊日益深厚,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自2012年创办以来,服贸会已累计吸引19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万家展客商参展参会。本届会议上,将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独立线下设展,西门子、谷歌、亚马逊、GE医疗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都将带着体现先进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的产品亮相服贸会。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在国家会议中心的综合展国别专区,将集中展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特色,参展国覆盖五大洲。在首钢园区,设置“炫彩世界”展区,组织具有文化和旅游特色的境外国家参展。
  ——聚焦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场景亮点纷呈。采用裸眼3D技术形成沉浸式体验空间,让人感受未来城市全新面貌。在主题展中,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集中展示创新成果,小米汽车、新石器无人车等自动驾驶领域产品一同亮相,解锁科技出行新方式。
  大数据和算力、零碳低碳等专精特新技术和应用纷纷涌现,赋能服务贸易各产业融合发展;数字文旅、智慧教育、智能体育等服务和场景推陈出新,激发扩大服务消费潜能。为期5天的服贸会上,100余家企业和机构将进行成果发布,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元宇宙数实融合应用等新技术、新成果将与观众见面。
  ——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开放活力。此次专题展将举办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系列活动。“按照新标准、新要求,三地金融办将签署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健全三地金融协同工作体制机制,合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并从多个层面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介绍。
  本届服贸会期间,上百场主题论坛、论坛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推介洽谈会、边会将陆续举办,国际组织负责人、境内外商协会、重点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真知灼见,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等一大批权威报告集中发布……
共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8月底,一辆载有进口实验用载网的厢式载货车辆完成检查工作后,缓缓驶入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完成了首票货物入区业务,标志着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正式运作。
  “我们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力争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北京海关企管处处长杨燕冬说,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66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中,90%的空间将用于科技研发,目前第一批3家企业已经完成备案正式入驻。
  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北京持续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中国服务贸易共成长。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已实施了50多项全国首创性政策,向全国复制推广了40多项创新经验和案例。
  司马红介绍,北京全力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在首轮“两区”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完成了示范区2.0方案过半任务,用“北京速度”彰显了“开放力度”。
  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一系列制度红利正在加快释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发布实施了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商务部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拟允许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国加大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支持力度,探索高水平开放格局,持续形成发展新动能。
  放眼全国,多地借助政策“东风”,耕耘深化改革“试验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国试点城市增至11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在科技、电信、文旅、金融等13个行业领域,已累计推出试点举措1300余项,向全国复制推广了9批180多项创新成果。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深层次改革活力迸发,协同要素集聚融通。我国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不仅提振了全球信心,也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新机遇。
  第五次参加服贸会的法国公司施耐德电气对本届服贸会充满期待。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徐韶峰说:“中国市场充满活力,施耐德电气将在会上发布新质服务体系及成果,并成立服务业务中国中心,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更加敏捷、深入应用场景的创新服务方案,同时我们将和本土合作伙伴签署服务合作协议,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服务贸易水平不断提升、体量不断增大,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共谋服务贸易发展新机遇


  泰国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在中国投资、奔驰与宝马联手在华共建超级充电网络……2023年以来,毕马威中国团队协助多个外企在华投资项目落地。毕马威中国候任主席邹俊告诉记者:“今年5月,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发出邀请,来自13个国家的毕马威成员所合伙人及行业专家来华交流参访,充分对接合作。”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正在持续抓紧布局研究。”邹俊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毕马威希望借助服贸会平台,继续发挥专业机构和国际网络优势,助推各国企业高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深度依存,中国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服贸会自创办以来,成为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服贸会各方将全方位促进精准对接,有望达成更多务实成果。
  作为2021年服贸会的签约项目,位于怀柔区长城脚下、雁栖湖畔的德勤书院正在进行开业前的紧张筹备,预计今年10月正式开业,将满足每年1.5万名学员的交流需求。“项目得到北京市大力支持,除了校园,配套酒店等设施也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初完成。”德勤中国副主席施能自计划在今年的服贸会上邀请新老朋友到访书院,共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虽然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增多,但是中国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提速,服务业对外开放“强磁场”魅力不减。
  “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将稳中向好,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唐文弘说,下一步商务部将建立健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拓展服务贸易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扩大服务贸易的“朋友圈”。
 
超110万亿元!中国“500强”企业营收总规模迈上新台阶
超110万亿元!中国“500强”企业营收总规模迈上新台阶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刘羽佳)如果说企业是观察一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窗口,那么排名“500强”的中国企业“优等生”,就是读懂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入围门槛提升至473.81亿元,较上年提高3.83亿元;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较上年增长1.58%;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5.01%,增速实现由负转正……11日最新出炉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展现出中国大企业的发展态势和成长实力。
  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首超百万亿元。这一数据再上台阶,更多企业成为世界大企业集群的重要力量。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轨迹上,是什么驱动中国大企业持续实现“量质齐升”?
  ——新动能不断积蓄。
  从榜单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蓄能起势,在“500强”中的分量加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有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500强”榜单中,先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企业入围数量达到31家,过去5年增加了18家。互联网服务企业的营收占比提升至3.45%,净利润占比更是高达8.58%。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从追“个子”迈入追“体质”的新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46万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
  ——创新成色更足。
  研发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重要动力,从“500强”企业上扬的研发曲线,可以看到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看研发强度,1.8万亿元的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14.89%;研发强度创下了1.90%的新高;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7年稳步提升。
  看创新成果,有效专利总数202.97万件,比上年增加14.44万件,其中创新“含金量”更高的发明专利达88.96万件,占全部专利的43.83%。
  研发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提高自身研发创新能力;瞄准更前沿的发展赛道,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探索布局未来产业“新风口”……面对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升级,中国大企业拥抱变革,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等创新,更好满足需求的变化,驱动企业创新成长。
  ——更全球化布局。
  认清当下的“形”,面对长远的“势”。中国大企业向“强”奔跑,既执着于自身的“纵向”提升,也在与世界各国企业的“横向”追逐中谋求发展。
  看营业收入,入选“世界500强”的125家中国内地企业中,有14家排在全球行业首位,进入全球行业前三的共42家,较上年增加4家;看净利润,共有5家中国内地企业排在全球行业首位,排在行业前三位的企业合计26家,这一数据比上年增加4家。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说,近年来,我国大企业作为世界大企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持续推进国际化经营,积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在发展、转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压力。中国企业需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向未来,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更多展现中国企业发展的实力。
 
从三个关键词看咖啡产业发展新趋势
从三个关键词看咖啡产业发展新趋势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记者许晓青 胡旭)创业10周年,近日中国本土品牌永璞咖啡在故宫博物院附近开出了北京首店;与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联名,瑞幸咖啡新推“腾云美式”引发各地点单热;国际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为庆祝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周年,新推出青花瓷系列咖啡杯……
  据研究机构“世界咖啡门户”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拥有品牌咖啡门店最多的国家。
  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咖啡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呈现出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实体店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创新引领消费体验等发展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闭环初现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在永璞咖啡位于上海西岸的网络直播间,一名主播正在“带货”冷萃液体咖啡、挂耳包、胶囊咖啡,以及五花八门的咖啡衍生品等,吸引了约1.5万名顾客在线观看。
  为了服务更多年轻消费者、更“接地气”,以线上销售起家的永璞咖啡逐步进军线下。其刚刚开业的北京首店与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中国美术馆等成为“邻居”,产品融合了中国红和北京糖葫芦等元素。
  与此同时,许多传统以实体店为主的咖啡品牌,不断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根据美团数据,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五大主要咖啡消费城市,线上化率和咖啡外卖交易额持续增长。
  从一捧生豆到一杯咖啡,小小的咖啡豆串联起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种植咖啡豆的咖啡庄园,中游加工咖啡的烘焙厂,下游制作咖啡成品的咖啡店等。
  以星巴克为例,一年前,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江苏昆山投产,标志着一条包含云南咖啡豆种植产地、昆山和上海烘焙基地以及面向各地门店及线上销售网络的“咖啡全产业链”实现规模化整合。《云南咖啡豆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云南咖啡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据了全国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
  意大利LAVAZZA咖啡、美国蓝瓶咖啡等也纷纷试水中国市场。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外商乐于进入咖啡及其相关生产领域,并重资产加持,说明这些品牌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也体现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由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牵头、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133亿元;我国人均年消费咖啡已从2016年的9杯上升至2023年的16.74杯。
  实体店下沉三四线城市,特色化精细化趋势明显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消费门槛降低,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咖啡门店逐渐趋于饱和,但三四线下沉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立足一二线城市,逐鹿三四线城市,后者将是咖啡产业的‘蓝海’。”上海市食品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施骏分析。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星巴克已遍及中国内地900多个县级市场,门店数增加到7306家。根据星巴克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星巴克新进入的中国内地县级市场有38个。“我们将继续挖掘巨大的‘蓝海’机会,服务更多社区。”星巴克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说。
  当中外连锁咖啡品牌主动拥抱下沉市场时,独立咖啡店也蓬勃兴起。在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的宽窄巷子,与星巴克一墙之隔,壹丁咖啡的招牌很是醒目。“前来消费的年轻人很多,其中不少是外国游客。”壹丁咖啡主理人丁志说,“咖啡馆不单是一个拍照打卡的地方,更是一座城市人文风情的浓缩。”
  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咖啡分会发布的《2023年成都咖啡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成都约七成的咖啡店主理人只经营1家咖啡店。同时,超五成受访者每天饮咖啡一杯,受访者每天饮两杯以上的比例达18%。
  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咖啡分会会长刘诚说,与咖啡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相适应,越来越多的特色化、精细化咖啡店涌现,推动咖啡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市场更具活力。
从数量多到质量高,创新求变无止境


  “在中国市场咖啡产业拥有不断创新的潜力,这是星巴克品牌在华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星巴克公司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今年早些时候在上海表示,咖啡行业不能依靠“打折扣战”来获得发展动能,必须通过创新给予消费者更多全新体验,才能引领市场。
  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下,叠加工作节奏的加快,中国的“90后”对于咖啡品类饮品的接受度远高于前几代人,正日渐成为咖啡消费“主力”。
  在成都,创新是咖啡店主理人不懈的追求。从文化主题到设计装潢,从招牌名称到杯盘用品,咖啡店主理人绞尽脑汁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情绪价值。大熊猫、青花椒、武侯祠、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各式各样的“川元素”被咖啡师们大胆加入咖啡特调中,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川派咖啡”。
  刘诚认为,跨界合作推出一些特色饮品,对咖啡市场是好事情,增加了年轻的主力消费人群包括不喝咖啡的人对咖啡的了解,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目前成都市场仍处于咖啡消费热和开店热的阶段,咖啡行业仍需要在品质、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通过品质升级真正带动品牌升级和消费升级。
  施骏表示,门店数量上升,是咖啡消费持续强劲的一个侧面印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新推动行业整体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喝上高品质咖啡,同时享受其休闲、社交、文娱等功能。“这也是当代青年客群最看重的。”
 
民声有“回声” 难事不难办
广西南宁建设基层实践基地架起为民“连心桥”
民声有“回声” 难事不难办

广西南宁建设基层实践基地架起为民“连心桥”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社区监控摄像头坏了,居民安全存在隐患”“小区楼栋扶梯破损严重,老年人下楼不便”“建议加快小区适老化改造”……
  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一本厚厚的《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记录着社区居民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的桩桩难事、件件诉求。
  这些民生问题,大多从社区每月18日举办的“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中收集而来。“驻站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等一同参与,和群众面对面议事。对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分类梳理后,及时跟进督办。”南宁市人大代表、新竹社区党委书记覃毓宁说。
  “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已成为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样本。去年5月,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市69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将其中100个站点打造成同标准、同规范又有不同特点与优势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
  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宏博介绍,南宁市把1.2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不按身份级别而按选区或工作地、居住地,就近就便编入相应的工作站点。通过这种机制安排,群众诉求可直达各级人大代表,保障基层声音被及时收集上达。
  在各基地(站点),既有大事小情的“接诉即办”,也有服务企业的“把脉开方”。
  兴宁区朝阳商圈是一个大型商文旅融合区,涵盖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多、涉税服务需求多。
  兴宁区人大代表、朝阳商圈片区基层实践基地副主任蓝冬玲说,该基地通过联税助企,开设涉税政策“微课堂”、设置税费争议调解室、组建疑难问题处理专家团队,并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打造集疑难业务办理、特殊群体预约办税、面对面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纳税服务工作室,将服务“搬进”商圈,得到企业和商户“点赞”。
  为了赋能基层治理,同时让法治融入基层生活,南宁市创新推出“三官一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司法助理员)进站点联系代表、服务群众,既帮助群众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又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引导,增强群众立法参与感,进行“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
  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地处火车站区域,社区人口约1.3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一。
  进驻该社区基层实践基地的南宁市公安局衡阳派出所副所长乔麟惠说,社区民警每周至少有一天会进站与群众面对面会商,并以专题讲座、专题宣讲、普法讲堂等形式,为群众讲解政策,开展法治宣传。同时,联合街道、社区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安家落户、子女就学、纠纷调解等难题。
  来自新疆的阿布力克木·买提尼亚孜因为有了固定的烧烤店长期在南宁居住,但远在新疆的两个孩子无人照看。驻站人大代表、“三官一员”多方协调联动,帮助他将两个孩子转学到南宁就读。
  “社区就是我们的靠山。”阿布力克木·买提尼亚孜说,“不仅让我有了自己的固定门店,还帮助我们一家四口团聚,定居南宁。”
  杨宏博说,目前南宁市已有848名“三官一员”进驻212个基地(站点),近两年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组织人大代表和“三官一员”帮助解决群众难事50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起。
  基地(站点)是普法宣传的课堂,也是立法意见征集的重要窗口。南宁市良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莉说,去年以来,上级人大将5件国家法律草案、3件自治区地方性法规、10件南宁市地方性法规安排在良庆区各站点征求各方意见。
  “良庆区蟠龙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的驻站人大代表、专业律师、居民代表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出修改完善建议105条。这些‘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经基地汇总后分别提交至各级人大常委会。”梁莉说。
  问民生所急、问企业所需、问发展所盼……在一场场面对面、心贴心的恳谈交流中,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记者陈一帆)新华社南宁电
 
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覆盖全省
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覆盖全省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陈圣炜)记者6日从江苏省数据局获悉,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已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群众登录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可实现民政、社保、医保等部门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37个具体业务“一平台办理”。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反映,目前基层办事服务大厅有10多套部门业务系统,网络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窗口工作人员常需登录多个系统办理业务,有的业务还需切换不同网络、配置专用电脑。
  针对基层痛点,江苏省数据局联合五家省级部门印发《推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试点实施方案》,实现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级部门系统对接,同时在试点乡镇(街道)有序部署,完成功能测试并上线相关服务。
  据了解,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打通了5个省级部门网络和系统,30项高频事项入驻设区市政务服务平台,让基层人员和企业群众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办理多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统一事项办理标准,基层高频事项的基本信息、受理标准、收费信息、材料清单、审批结果等全省统一,避免了事项清单线下线上两张皮、办理标准因地而异等问题。
  江苏省数据局副局长张旻告诉记者,目前,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在5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放权限,1192名基层工作人员参与使用,累计办理事项5463件。有基层工作人员说:“再也不用在电脑上粘贴记满账号密码的小纸条了。”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力争今年底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切实为基层减负。”张旻说。
 
安徽:多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安徽:多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合肥9月10日电(记者周畅)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记者10日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通过多项举措,为市场经营主体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目前,安徽省级层面已推出30份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覆盖28个执法领域,全省累计处理免罚轻罚案件6.9万余起,减免罚款4.73亿元。
  安徽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工作,综合运用公平竞争审查、备案审查纠错等法治工具,对184件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准予备案登记183件、纠错1件。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努力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组织开展安徽省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工作,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此外,自2021年起,安徽省连续4年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起底化解各级政府“说到做不到”问题,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政府。今年1月至7月,安徽省梳理存量问题1539件,兑现或达成履行协议1473件,涉及金额16.8亿元。
 
个别地方农业设施闲置:投入上亿元,丢的丢坏的坏……
个别地方农业设施闲置:投入上亿元,丢的丢坏的坏……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黑龙江省林甸县采访发现,当地花巨资建设的一部分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有的只剩架子光秃秃立在地里,零部件不见踪影;一些抗旱水源井也成了摆设。
  “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当地不少村民感叹。
  据悉,针对部分涉农项目“建而不用”等问题,林甸县已制定项目排查整改方案,对全县涉农项目建设的设施进行检查。
设备第二年开始丢,第三年就不剩啥


  林甸县曾是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20年脱贫“摘帽”,如今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不久前,记者深入林甸县多个乡镇、村屯看到,田间一些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零部件丢的丢、坏的坏,有的因为“碍事”被拆卸。
  在四季青镇新富村一处玉米地,一个喷灌设备“大架子”光秃秃立在地里。记者看到,设备轮胎已经瘪了,看不到电机、喷头等零部件,变压器也不见踪影。
  在记者追问下,新富村党总支书记带领记者在一个农户家找到了六七个变压器。“怕丢,存放在这里。”一名村干部说,自2013年回村任职,没看到这个大型喷灌设备运转过。
  在四季青镇新民村,一大堆大型喷灌设备零件被摆在一个院子的角落里。“一次都没用过,只剩下架子和轱辘。”村干部告诉记者,设备第一年是完好的,第二年开始丢,第三年就不剩啥了。
  当地干部介绍,上述大型喷灌设备是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时建设的。据了解,有关部门2012年至2015年为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
  林甸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由县水务局负责招投标建设,分2012年、2014年、2015年三期实施,覆盖全县8个乡镇,总投资近2亿元。项目包括58个大型喷灌设备主体,以及水源井、变压器、埋设电缆线等配套设备。
  除了四季青镇,记者还走访了林甸镇等多地,发现不少大型喷灌设备处于“建而不用、建而难用”状态。
  记者了解到,林甸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完成后,统一交给村屯、农户,所有设备以“谁受益谁负责”原则管理,在各村登记。记者在新富村采访设备管理情况,村干部以村会计没在家为由,没有拿出台账。
  林甸县水务局相关人士介绍,属于“节水增粮行动”的大型喷灌设备,因为配件缺失、损坏等原因,目前能用的只占60%左右。
  除了大型喷灌设备,有村民反映,前些年在各村兴建的一批抗旱水源井也有问题。
  记者在林甸县多个村屯发现,保护抗旱水源井的铁皮房有的出现破损,有的没有配套设备,有的甚至消失。
  记者在四季青镇新富村看到,井房内没有水泵,井房外只有孤零零的电线杆,未见电线连接。“水源井就是摆设,春季有旱情,只能花钱拉水浇地。”一名张姓村民说。
为何“建而不用”?


  受访农户和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些大型喷灌设备、水源井“建而不用”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多位受访者表示,大型喷灌设备更适合大型农场或连片农田。林甸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地人把大型喷灌设备称为“大喷”。林甸县耕地面积有限,老百姓承包的口粮田少,地块分散,并不适合用“大喷”。而且,其运行会碾压周边农户耕地,引发矛盾。
  有村民说,“大喷”建设时未经村民同意,直接占地建设,有的设备安装至今“动都没动”。
  另外,使用花费大、维修成本高也是问题。有基层干部说,这类“大喷”是统一订购的,零配件坏了比较难买,价格也较贵。一个农户对记者说,用“大喷”浇地不划算,他们一般都用四轮车拉大桶水浇地。
  “负担大,不如拆了。”新民村一名村干部说,“大喷”块头太大,每年还得补偿被占地农户500元。新民村有两套“大喷”,每年需补偿农户1000元,多年来该项支出累计已超过万元。
  此外,一些“大喷”还会妨碍农机设备在田间作业。
  “有的村民想拆,但县水务局说‘大喷’不能拆。拆不能拆,用不能用;立在那儿,东西丢了,我们还有责任。”一些村干部抱怨。
  对于抗旱水源井,一些村民反映,一些水源井电线杆都立上了,但没通电,成了“半拉子工程”;一些水源井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建好后无人管护,成了“废井”。
  在四季青镇,记者问及抗旱水源井的建造标准、管理归属、监管等问题时,四季青镇党委书记、镇长均没有明确答复。
多措并举强化涉农项目管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凯等专家表示,对于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扶贫资产,要有长远规划、严格管理机制,确保国家投入惠及百姓、长期发挥作用。
  根据林甸县制定的排查整改方案,林甸县拟对全县涉农项目建设的设施,按照“可使用、维修后可用、已无法使用”做好分类管理。同时,加强管护,明确管护责任人,切实保障涉农项目发挥效益。
  林甸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列入村集体资产的基础设施,林甸县将开展常态化巡查,保障基础设施用起来,让涉农项目真正发挥作用。记者了解到,林甸县水务局已制定《林甸县水利抗旱设施管护办法》,进一步推动水利抗旱设施管护规范化。
  业内专家认为,林甸县部分农业设施闲置并非个案,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类似情况。涉农项目建设需要科学规划,贴近百姓需求,增强村民参与度。应本着“当地实际需求什么,就规划建设什么”的原则,避免盲目投资、“拍脑袋”决策。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多元管护机制,防止出现“钱花了、人走了、工程废了”的现象。
  受访基层群众表示,应加强涉农项目监管,钱怎么花的、标准是啥等,都要进行全透明公示。基层群众呼吁彻查问题项目,对涉农项目和资金强化日常管理,落实绩效评价,确保高效使用。
  崔凯建议,农业基础设施要获得持续、良好的运营,应探索专业化、市场化运维模式,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
 (记者董宝森 杨轩)新华社哈尔滨9月10日电
 
超强台风中,让每个新生宝宝都平安
超强台风中,让每个新生宝宝都平安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窗外,倾盆大雨砸向地面,合抱粗的大树在狂风中轰然倒下,台风“摩羯”带来的暴躁和不安气息笼罩着一切;产房内,一个个新生命呱呱坠地,迎接他们的是父母、医护人员喜悦的目光。
  “强台风就要来了,为了您的安全,我们建议您最好提前住院。”家住海南三亚的高女士孕期已在38周以上,从9月4日开始不断收到当地多个部门提醒信息。预产期为9月20日的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9月6日,台风过境。高女士成功分娩,诞下一名健康婴儿。
  对台风的防御,一刻也不能松弛。从9月3日起,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就组织全面摸排居住在乡村、道路通行不便以及处于高危状况的孕妇情况,动员全省怀孕38周及以上孕产妇提前住院待产,避免届时出行受阻延误救治。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产二科护士长黄小慧说,产科护士对在院建册、怀孕38周及以上孕产妇进行点对点通知,与社区摸排同步推进,起到“双保险”作用。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院方开设绿色通道,为孕产妇免费提供床位及胎心监测等服务。该医院医务部部长杨瑰艳告诉记者,医院成立了台风期间护理应急小组,120转运车配备应急产包,以备不时之需。
  家住海口市美兰区的蔡女士,在9月5日下午提前入住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她说,入院时发现身边床位陆陆续续住满,医院走廊也加了床位。“台风来的时候,医护人员都坚守在医院,感觉很安心。”
  对于不愿意到医院待产的孕妇,海南省全部落实一对一专人对接,点对点服务。海南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在台风期间确定应急助产机构名单,开通孕产妇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做好应急接产准备工作,准备救护车作为移动产房,配备相应设备和人员,随时出车救治。
  全社会动员,各部门联手,在台风来袭过程中,海南省在应急抢险人员部署和水、电保障等方面,向医疗机构倾斜,医疗设施和设备24小时正常运转,确保了每一位孕产妇和新生宝宝平平安安。
  9月6日下午,“摩羯”登陆文昌,海口风雨大作。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救护车接诊了一位高龄高危孕产妇,医院组织了多科室医师组成孕产妇抢救小组。当天下午5点,这名孕产妇进入产房开始分娩,在众多医护人员守护下,成功诞下一名男婴。
  9月6日夜间,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到一名临产孕产妇家人求助电话。由于目的地积水严重,救护车无法通行,医务人员依靠手电照明,蹚过积水,艰难抵达孕产妇家楼下,将其用担架抬上车。
  风雨中坚守,最欣慰的是婴儿降生时的那一声啼哭。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林丹说:“听到婴儿啼哭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暴风雨中的所有忙碌都是值得的。”
  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统计,全省台风前动员住院的1700多名孕产妇,已分娩了965个宝宝。
  台风离去,阳光照耀海南岛,一个个新生命茁壮成长。
    (记者周正平 陈凯姿)
    新华社海口9月11日电
 
“我只是听不见,但我能看见学生眼里的光”
南开大学聋人教师卜欣欣的两个“讲台”
“我只是听不见,但我能看见学生眼里的光”

南开大学聋人教师卜欣欣的两个“讲台”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白佳丽

  我们如何感知钢笔与纸面的摩擦,火车驶过的轰鸣,人群熙攘的喧嚣?当世界寂静无声,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和体验这个世界?
  在南开大学,有一位“特别”的教师。她叫卜欣欣,年幼时跟随父母支边,却因生病失去部分听力。凭着顽强的意志,18岁考入南开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工作,却在29岁时完全失聪。但她热爱讲台、热爱学术,一次次的打击并没有让她倒下。作为中国较早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35岁时她重新站上了钟爱的三尺讲台,一门课程一讲就是近20年,用她的精神和学识激励了一代代南开学子。48岁时,卜欣欣拥有了另一个“讲台”,她开始投身残疾人发展公益事业,为更多残障人士带去生活的希望。
  她说:“我只是听不见了,但我能看见学生眼里的光。”
“我只是耳朵听不见”


  早慧的卜欣欣,很小时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2岁那年,随父母在内蒙古支边的她患上了中耳炎,因为医疗条件有限,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听力开始一天天衰减。
  “小时候大家都说我爱笑,可是人们不知道,那是因为我听不清,只能用笑来掩饰自己。”卜欣欣说。
  4年多后,卜欣欣一家回到了老家天津,但她要面对的难题并未因此消解分毫。父母努力工作,用不多的工资带她四处求医,却只能得到统一的答案:“孩子的听力不会恢复了。”
  好不容易进入正常学校就读的卜欣欣,哪怕坐在第一排也听不清老师在讲些什么。其他孩子张口就能读出的“a、o、e”,她却无法理解它们应该如何“完美发音”,讲出口的只有“支支吾吾”。
  “比起同龄人,我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但小小的、要强的卜欣欣不怕。听不到、说不好,就靠写和读来打开另一扇窗。卜欣欣的妈妈教她识字,为她寻来不同书籍,引领她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我妈妈是一名眼科护士,她告诉我,‘视觉能帮助我感知到大部分信息,要用读书去弥补听力的不足’。”从此,书籍成了卜欣欣的“灯塔”。
  走得难、走得慢,并不影响卜欣欣立下志向。整个中小学时期,她勤勉不辍。字写得越来越好,从书中汲取的滋养越来越多。“听不到,反而让我做事更加专注。”她笑着说。
  高考时,卜欣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并一直保留着热爱阅读的习惯。
  “南开的图书馆就是我的‘圣殿’,每天都沉浸在书海之中,深感世界之广阔,个人之渺小。”在南开大学,卜欣欣不仅以书为友,丰富心灵,还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0世纪90年代初,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优秀的英语能力和流畅的文笔,卜欣欣得以留校,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现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开始她的学术之旅。
  1997年,对卜欣欣而言是难忘的一年。在时任系主任朱坦教授的鼓励下,卜欣欣迎来了教学生涯的首次登台。她满怀激动地站在了讲台上,向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文献检索与英语学习上的宝贵经验。
  “我用心备课,只希望能将多年来积累的知识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卜欣欣说。
  多年过去,那次初登讲台的经历在卜欣欣的心中依旧鲜明如初。“当时紧张得几乎全身都在发抖,言语也是磕磕绊绊,但看着台下同学们眼中闪烁着的光芒,瞬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勇敢迈出的这一步,为卜欣欣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在无声中寻觅有声


  正当卜欣欣以为人生已然步入正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世界彻底陷入了寂静无声。
  1999年隆冬的一个深夜,入睡不久的卜欣欣突然惊醒,整个头部像是被火车碾过一样发出嗡鸣,躺在床上的她感觉天旋地转。
  从那之后,声音彻底远离了卜欣欣的世界,人生坠入了深谷。“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对不起父母,而立之年失去了赡养他们的能力,这份内疚始终萦绕在我心里……未来该如何生活,是我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卜欣欣说。
  卜欣欣的世界彻底安静了,哪怕她把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声开到最大,依旧什么都听不到。
  2001年,奔走多地求医问药无果的卜欣欣,得知有一种名叫“人工耳蜗植入”的技术能让人再次获得听力。“我想再试一次。”卜欣欣决定。
  当时人工耳蜗植入费用高达15万元人民币,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解囊相助和家人的多方筹措努力下,卜欣欣完成了手术。
  “术后从麻醉中苏醒时,看到主刀医生对着我比了个‘耶’。那一刻,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找回“声音”并不是一瞬的事情。术后半年时间,卜欣欣坚持不懈地进行听力康复训练。《新闻联播》、诗歌朗读都是她的“教材”,每一个曾经拥有过却失去了的音节,每一个曾经熟悉的却消失了许久的词语,都需要日复一日地努力练习才能逐渐找回。
  在那段寂静无声,与残酷耳疾抗争的日子里,卜欣欣依旧步履不停。她不仅钻研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新理念、编写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埋头梳理网络时代下的环境科学信息资源管理脉络,并着手编写一本与“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有关的教材。
  经历了大半年的恢复,卜欣欣回到了工作岗位。经历了一场磨难,卜欣欣更为坚韧了。她不仅开始自学网络知识,牵头建成具有动态全文检索功能的循环经济资源共享平台网站,还在学院的支持下,再次站上了讲台。
  “我没有告诉学生,我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只是用心准备教案和课件。”卜欣欣开设的这门《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本科生通识课,意料之外地很受学生欢迎。
  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卜欣欣开设了研究生环境信息检索课,这门课程后来被评为南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课堂是我的生命。每当看到学生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和一起感悟人生之后的坚定,我就深深感到幸福与满足。”卜欣欣说。
在另一个课堂“撑起一把伞”


  2018年,卜欣欣拥有了“另一个课堂”。她开始投身残疾人公益事业。
  在中国聋人协会的听力言语康复支持性服务骨干培训班上,卜欣欣为成年的听力障碍者以及听障儿童家长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听障群体沟通不便,生活里难免遭遇误解和质疑,有些听障朋友因此感到自卑失望,认为自己被主流社会排挤。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聋人协会搭建了一个温暖交流的桥梁,让听障朋友们得以分享彼此的故事与心声,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卜欣欣说。
  卜欣欣也带领着听障人士感知社会的变化。“我告诉他们,近年来,我国持续不断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以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并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卜欣欣格外关注其中“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推行。“有声音的地方就要有文字。现在,办事大厅、医院、车站、机场等公共服务场合配置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字屏幕,多款手机自带AI无障碍小助手,还有AR眼镜等科技产品,能够实时将语音转为文字,极大地方便听障群体即时获取信息。”
  卜欣欣拿出手机展示:“许多听障朋友的手机里都安装了讯飞听见等App,因为技术进步,我们可以‘看见声音’了。”卜欣欣不遗余力地向听障群体科普这些新技术,帮助各群体之间无障碍获取信息。
  对于听障朋友们来说,就业是绕不开的难题。许多有能力的听障人士,因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而倍感焦虑。尽管国家已出台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但不少企事业单位在招聘门槛上仍对重度听力障碍者设限。
  “实际上,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不少听障人士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已康复到能够有效交流的水平,如果他们无法获得与能力相称的工作机会,实在是人生之憾。”卜欣欣说。
  为此,她一边奔走呼吁,让大家打破偏见,给予听障人士适配的就业机会;一边用自己的故事鼓励着听障朋友,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打磨”技能,成为职场中“不可替代的人”。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正在日益完善,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也在不断拓宽加深。我希望让听障群体有自信去面对属于自己的未来。”卜欣欣鼓励听障人士自信自立自强,让世界聆听他们的声音。她还参与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十四五”规划课题《成年听力障碍者需求调研》。
  2023年7月,卜欣欣担任天津市聋人协会主席。“我想为更多像我一样的听障人士撑起一把伞,让他们能够有勇气面对命运难题。”
“不放弃”是人生的助推剂


  工作日,卜欣欣作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馆员,在学校默默耕耘,与求知若渴的学生及资料室的书籍为伴。寒暑假和周末,她则来到天津市聋人协会,与听障朋友们携手策划并举办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用爱与关怀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现在,很多学生知道了我的故事,我也接受了自己是一位‘不完整’的老师。我想正因如此,校园中这三尺讲台的意义才更加独特。”卜欣欣说。
  多年前的一堂课上,卜欣欣的人工耳蜗外机电池突然没电,等她手忙脚乱地换上电池时,学生们都已发现了这个“秘密”。从此之后,卜欣欣的故事被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与她想象得不同,她从学生眼中看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更亮的光。
  在残障人士的交流课堂上,卜欣欣也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残障朋友们,激励他们勇敢地接触社会、接纳自己。
  “我曾身处绝境,却也因此重生。那些最艰难、最痛楚的时光,如今看来,都化作了我前行的力量。现在,我希望通过两个‘讲台’把这些信念传递给更多人。”卜欣欣说。
  去年9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肩负着约8500万残疾人的重托参会。在会上,卜欣欣当选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和中国聋人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经过多年努力,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学校学习。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也在依托科技手段,跨越交流的鸿沟。
  但依然有许多“隐形的壁垒”,需要社会帮助残障人士一起去跨越。不论是他们走出家门,面对的“物理障碍”;还是他们走进社会,面对的“心理阻隔”;抑或是他们在求职工作中,面对的“隐形歧视”,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动解决。
  “许多残障人士,最大的期望就是做一个普通人,能够平等地、有尊严地出行、工作、生活。”卜欣欣说,“我们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与卜欣欣告别时,她微笑着挥手。年幼时,她就爱笑,只是如今的笑容,变得更温暖而有力,刻下了命运磨砺过的痕迹。
  “‘不放弃’是人生的助推剂,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都在悄悄铺就我们通往梦想的道路。”她说。
 
“大先生”与“孩儿王”:桃李四十载里的浙江名师风华
“大先生”与“孩儿王”:桃李四十载里的浙江名师风华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俞菀 顾小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支撑浙江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如今,浙江已成为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最好的省份之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百花齐放”、高等教育“潜力无限”……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成为一个地方经济活跃、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
  近日记者采访到多位从教约40年的浙江“好老师”。他们中,有默默扎根山区海岛的“大先生”,也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孩儿王”。从他们的执教故事中,感悟浙江教育的育人之本、均衡之道、改革之魂。
  “教育老兵”刘宝剑:活着一天,就做一天教育工作者该做的事


  书架上,找不到几本荣誉证书;网络上,几乎搜不到他的事迹报道。在教育行政部门里,已没有他的专属办公室,但走遍浙江的山区海岛学校,却总能听到有关他的故事。
  他就是浙江省特级教师、60多岁的“教育老兵”刘宝剑。
  刘宝剑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师范专科毕业生,1980年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几十年来岗位几经变化,不变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身份。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我在东阳中学教化学、当班主任;第10个教师节的时候,我做了校长;第20个教师节,我到了省教育厅教研室;第30个教师节,我在省教育考试院。如今我已经退休5年了,但还坚守在教育战线上,和多位退休高中特级教师一起组成了小团队,为‘县中崛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0年初,杭州富阳区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1岁,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都缺乏经验。学校找到了刘宝剑,希望能请他进行“组团式”帮扶。
  “退休特级教师‘各管各’地到学校去设立‘工作室’,可能真的不如‘组团式’帮扶的效果好。”于是,刘宝剑联系了10位刚退休不久、不同学科的特级教师,组成了一个“60后”小分队,为上述的民办学校进行“定期驻校、全面指导”,此后,还应邀到浙江各地尤其是山区、海岛学校巡回指导。
  他们会与年轻老师们一起集体备课,参与“班主任沙龙”,指导老师撰写论文和课题报告,每人每年听课都在150节以上,听课之后都要跟上课老师交流,还要作《优秀教师是怎样练成的》专题讲座。
  行走于学生之中,耕耘在课堂内外。在浙江,有许多像刘宝剑这样退而不休的“银龄教师”,以真诚和朴实的态度,为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持续发挥着光和热。
  “我们这一代老教师,对课堂都有深厚的感情,主要的育人经验就是围绕着课堂展开。”刘宝剑说,希望通过“组团式”帮扶,把浙江优秀的教育经验传承下去。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俞正强:不要用错误的方式“衰减”孩子的努力和善良


  “你能找出曹冲称象故事里最数学的地方吗?”“在称象的数学活动中,船起了什么作用?”“青蛙和荷叶把最数学的方法教给了曹冲,你学到了吗?”
  在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数学教师俞正强的课堂上,他用一个又一个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世界不断思考数学现象。这是数学课,更是人生哲理课。
  1986年,俞正强从金华师范毕业后,就在金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了他的从教生涯。近40年来,他完成了大专、本科到教育学硕士的学历晋升。从初为人师到一校之长,他不断修炼身为教师的“内功”,并把自己的心得转化为传递给教师的“技巧”。
  为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来越难教?教改的重点方向到底在哪里?
  俞正强认为,以前很多老师把“教育”等同于“教化”。随着时代进步发展,现在要真正回归到“教育”上来,“你得给老师新的工具和方法。”
  于是,基于长期扎根教育教学一线的思考和经验总结,俞老师提出“儿童德育始于行”的儿童成长观,并建设了“十会课程”“十能课程”“活动课程”“报告课程”四大育人课程体系,成为浙江省幼小衔接与特殊儿童教育典型案例,并在多个省份推广应用。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地用‘上帝视角’去教育。在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之前,先让他们自然地成长,这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很多我们现在追求的‘赢’,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在讲成功教育之前,先讲不输的教育,不要用错误的方式去‘衰减’孩子天性中的努力和善良。”
  从“提高成绩”到“爱上学习”的目标转变,从“五好学生”到“心善良、行努力”的价值实现……俞正强带领广大师生直面考核评价中的“博弈场”,坚持用教育的思维去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正向激励之路。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成为俞正强收到最珍贵的教师节礼物。
  “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几十年来默默耕耘的教师群体的‘看见’,我们要对得起这份‘看见’,努力做得更好,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学、喜欢读书。”
  “职教大省”特级教师张赛芬:以爱之名,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


  浙江,被称为“职教大省”。职业教育每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而这背后,离不开职校教师的辛苦耕耘和付出。
  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特级教师张赛芬,连续34年担任班主任,其中有20年同时担任2个、3个甚至4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尽管所带学生入学时的学习基础并不突出,但她始终坚信,生命皆有光芒,人人都可出彩。
  一头格外显眼的金发,一手臂清晰可见的纹身,脸上写满“谁也不服”的神情——在张赛芬记忆中,“问题学生”小李报到第一天时的情况令她印象深刻。通过家访得知孩子父母离异,平时跟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交往较多等情况后,她制定了“突破”方案。
  有意识地鼓励他担任班干部,培养他的自主管理能力;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天冷了提醒他加衣,下雨了为他备伞,生病时陪他去医院;每天总要找到一个夸奖他的理由,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脱胎换骨后的小李,在全市钳工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因技术好、肯吃苦,目前已成为企业的车间主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育应该为优秀的孩子锦上添花,为平凡的孩子开启智慧,更要为暂时困难的孩子雪中送炭。”张赛芬说。
  张赛芬还有一个特殊习惯:每带一个新班,她都会和孩子讨论,取一个个性化的班名。例如,2016级机械装配高级工班取名为“蓝金领”,寓意未来在“蓝领”岗位上尽力创造“金领”价值;2020级机电技术应用班则取名为“星辰班”,追逐梦想的孩子谁都了不起,该班43名学生最终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在张赛芬看来,如何做班主任,“教材”在每一个生动鲜活、渴望成长的学生身上;“教参”在所有优秀班主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生动事迹里;“课标”就在班主任自己心中。
  “班主任要学会接纳学生的独特,给予学生未来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既要当好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也要当好学生成长的传道者。以爱之名,走进学生内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生长’。”
  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学校要形成“处处、时时、人人皆育人”的氛围


  吴国平是“叶圣陶教师奖”得主,被誉为“连创奇迹的浙派名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学生的高考上线率、重点率、700分以上高分率等稳居省市领先地位,学校还连续获得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数十项荣誉……
  “许多人问我,镇海中学教学成绩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的老师以爱岗敬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把每一堂课扎扎实实上成‘好课’,用有智慧的陪伴,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向上而充实。”宁波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
  40多年来,吴国平的职业生涯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在他看来,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是选择了与学生相伴成长的生活方式。
  “在教师招聘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告诉应聘者,来镇海中学工作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就不用来了,就算来了可能会很苦恼,难以长期坚持下来;如果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那来镇海中学工作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也是正确的。”
  迈入镇海中学校园,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英烈伴读得天赐,为国岁岁育新人”的氛围在镇海中学十分浓厚。
  “教师要从根本上明确‘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家国情怀、文明道德、个性品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是很好的抓手,从而形成‘处处、时时、人人皆育人’的良好氛围。”吴国平说。
  “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教育家,但教师应人人善用教育家精神引领自身发展。”吴国平认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师德红线。与此同时,也要正确看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做到胸襟宽广。
  记者了解到,镇海中学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时,通常不刻意打造“个体的名师”,而有意锤炼“集体的名师”,注重创造群体优势、打造强盛的整体合力。以富有教育自觉色彩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系吸引具有不同教育背景、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师,提出了“做优秀教师、育卓越人才、作重大贡献”的群体目标。
  “在镇海中学的校史馆里,我们的名优教师介绍从不过度突出个人,而是强调集体和团队贡献,优质的教育一定要靠绝大多数的老师共同努力来创造。”吴国平说。
 
多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多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彭茜)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一直是令家长和教育者们头疼的问题。新学期伊始,一些国家正计划或已出台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监管和限制措施,希望孩子们重新回归“足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
滥用社交媒体危害大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社交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恰当使用对于他们拓展认知边界、丰富社交圈子、增强沟通能力等有益;但若过度依赖,会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滥用社交媒体”的危害堪比“酒精成瘾”。
  多项研究发现,不当使用社交媒体会对未成年人心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等产生负面影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近日发表的研究显示,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会对高中生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英国《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2019年刊登的研究证实,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今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称,尽管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习效果,但也带来了侵犯隐私、分散学习注意力、网络霸凌等风险。报告呼吁加大包括媒体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投资,同时加强对数字平台的科学监管。
  报告还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放大性别刻板印象,对女童的福祉、学习、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报告援引“脸书”调查结果称,32%的受访少女表示,当她们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时,社交媒体平台“照片墙”会加剧这种感觉。此外,女童比男童遭受更多的网络霸凌。
  对此,专家认为,家长、教育者等需要引导儿童和青少年更平衡、合理地使用社交媒体,规避滥用风险;而政府和相关部门则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方案,营造对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多国出台限制措施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澳政府将在2024年年底前提交草案,拟将使用社交媒体的最低年龄定在14岁至16岁之间,以确保澳儿童得到更好的保护。他说,社交媒体将孩子们从真实的伙伴和真实的体验中带走,正在造成社会危害。
  此前,澳大利亚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特·弗伦奇曾发布一份有关儿童社交媒体安全的报告。报告提议禁止14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并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在允许14岁和15岁儿童使用前应获得家长同意。阿尔巴尼斯表示,联邦政府起草法案时将参考弗伦奇的建议。
  美国多个州酝酿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监管。今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签署了一项州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该州不满14岁居民不得开设社交媒体账号;14岁以上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开设社交媒体账号需要获得家长同意。该法案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
  美联社说,一旦付诸实施,这将是美国迄今最严厉的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法律之一。去年3月,犹他州成为美国第一个出台类似法律的州。随后,阿肯色州也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未成年人注册新的社交媒体账号时必须获得家长同意,但被不服者起诉至联邦法院,法官去年8月裁定叫停该法实施。
  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宣布,已根据欧盟《数字服务法案》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启动对社交媒体平台“脸书”和“照片墙”的母公司“元”公司的调查程序。欧委会认为“脸书”和“照片墙”的算法、界面设计等存在风险,系统可能会利用未成年人的弱点和缺乏经验等特点,导致未成年人成瘾,引发或强化“兔子洞效应”。该效应用来比喻用户被平台内容和算法吸引,无法轻易离开,逐渐脱离现实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禁止儿童在课堂使用电子产品,从“源头”上限制儿童接触社交媒体。荷兰各地小学课堂自9月2日起禁用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早在今年初,荷兰中学课堂就实施了这一规定。
 
在加沙,开学成了一种梦想
在加沙,开学成了一种梦想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巴勒斯坦儿童基南·迈赫迪住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去年此时,迈赫迪每天和同学们排队去室外锻炼,然后回教室上课。而今年,11岁的他排着长队,等待领取救济食物,教室已经成了废墟。
  迈赫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如今这个梦想似乎已遥不可及。“本来我很期待开始新的学年,但今年甚至未来很多年,我可能都没学可上了。到处都成了废墟,我的生活也完全变了。”他说。
  过去近一年时间里,加沙地带的教育系统遭受严重打击。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加沙地带共有9839名学生和411名教职员工遇难,15394名学生和2411名教师受伤。截至7月6日,加沙地带85%的学校建筑遭遇直接袭击或被损毁。
  9月9日原本是巴勒斯坦学校的开学日。然而,新一轮巴以冲突战火延烧逾11个月仍未平息,加沙地带所有学校在这一天只能继续关闭。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日表示,就在很多国家的适龄儿童为入学做准备的同时,加沙地带至少有4.5万名6岁儿童被剥夺了这项权利。而在此之前,62.5万名加沙儿童已经失去了整个学年。
  为躲避炮火,玛拉·拉西一家从加沙城逃到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身为母亲的她如今对于6岁的女儿无法入学无可奈何。
  “她失去了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我为她穿上校服、像其他母亲一样送她去上课的梦想也破碎了。我们正过着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拉西说。
  更令人心碎的是,在新学年伊始,很多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受教育的机会,更是关于生活的一切。巴勒斯坦女孩玛丽亚姆·纳吉姆今年14岁,住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如今,她陷入了孤苦伶仃的艰难处境。在三个月前的一场空袭中,全家9口人只有纳吉姆幸存。
  “以前这个时候,妈妈会给我编头发,做三明治让我带去学校,那时我很快乐。但这一切都结束了,我的妈妈爸爸和兄弟姐妹都不在了,只留下我一个人。”纳吉姆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和北非区域主任阿迪勒·胡杜尔说,加沙地带大批儿童失去了家园、家人、朋友,以及安全和日常生活。他们还失去了学校提供的庇护和鼓励,未来在这场可怕的冲突中变得黯淡。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8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至少有1.7万名无人陪伴或失散的儿童。这些儿童面临沦为童工、被剥削、被忽视、饥饿等高风险。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9月初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儿童失学时间越长,成为“失去的一代”风险就越大,从而助长怨恨和极端主义。
  “由于没有停火,儿童很可能成为被剥削的牺牲品,包括成为童工和被武装团体招募。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冲突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希望不要在加沙重蹈覆辙。”拉扎里尼说。
     (翻译整理:记者黄泽民)
   (萨娜·卡迈勒)新华社加沙9月10日电
 
美国上演选举“真人秀”,“完美风暴”山雨欲来
美国上演选举“真人秀”,“完美风暴”山雨欲来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格局重塑后的首场电视辩论当地时间10日晚在费城举行,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上演激烈口水战,火药味十足。
  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随着选战进入“冲刺阶段”,这场选举“真人秀”再度反映出美国两党及其候选人在一系列政策议题上的鲜明差异,凸显大选年背景下美国不断加剧的政治撕裂和极化。
“令人沮丧的辩论”


  这场由美国广播公司主办的电视辩论于当地时间晚9时开始,辩论持续约100分钟。这是两人作为各自党派总统候选人的首场辩论。据美媒报道,这也是两人首次见面。
  辩论开始时,主持人首先抛出经济话题。哈里斯先发言介绍她的“机会经济”计划,然后话锋一转开始攻击特朗普支持的减税政策,称其为富人服务。特朗普反唇相讥,称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及哈里斯的经济政策在美国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毁了美国经济”。哈里斯对此回应称,她和拜登需要收拾特朗普执政期间留下的“烂摊子”。
  此后,两人就移民、堕胎权、司法、对外政策、医保、枪支管理、种族等大选热门话题展开激辩,但辩论并未集中在具体政策细节上,而是很快陷入言辞激烈的相互抨击。其间,哈里斯提及特朗普受到刑事起诉和弹劾,特朗普则将此前遭遇未遂刺杀归咎于民主党人反复将他称为美国“民主的威胁”。两人多次指责对方说谎,也都多次试图打断对方发言,场面一度混乱。辩论结束后,两人没有握手,各自离场。
  《华盛顿邮报》在辩论后对威斯康星、佐治亚、宾夕法尼亚等摇摆州选民进行的访谈显示,选民对两人表现孰优孰劣看法不一。但不少选民表达了对此次大选的失望,有人说“辩论令人沮丧”,有人表示“不想给两人中任何一人投票”。
“非常接近的”选情


  过去3个月里,美国总统选举“惊奇”不断,“剧情”跌宕起伏。拜登退选后接替其参选的哈里斯迎来所谓“蜜月期”,其在全国范围及摇摆州的民调支持率都与特朗普不相上下。
  美国选举信息网站“真正透明政治”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10日,哈里斯在全国性民调中平均领先特朗普1.1个百分点;而在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密歇根、北卡罗来纳、佐治亚、内华达、亚利桑那7个关键摇摆州,两人平均相差0.2个百分点。美国政治分析师道格拉斯·舍恩认为,就民调数据而言,今年总统选举是美国现代史上非常接近的一次。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和哈里斯各有优势。《纽约时报》首席政治分析师纳特·科恩指出,相比哈里斯,选民更了解特朗普,而且多数选民对美国现状不满,这对目前在野的特朗普较为有利。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此次辩论前夕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特朗普在经济和移民方面的支持率更高,分别有55%和53%的受访选民认为特朗普会做得更好。
  哈里斯则在堕胎等议题上以及少数族裔选民中占据优势。皮尤研究中心上述民调显示,在堕胎权问题上,哈里斯的支持率为54%,超过特朗普的39%;在非洲裔、亚裔和拉美裔受访选民中,哈里斯的支持率分别达到84%、61%和57%。
  美国政治学者戴维·阿克塞尔罗德认为,自哈里斯接替拜登参选以来,她和特朗普两人的选情一直很胶着,谁赢谁输现在还很难说。
“火药桶”上的选举


  目前距离11月5日投票日仅剩不到两个月,选战进入“冲刺阶段”。对于此次辩论,美媒评价,美国要准备迎接选举混乱的风暴。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7月下旬召开了一场关于“政治暴力与2024年总统选举”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从特朗普遭遇未遂刺杀,到过去10年针对国会议员的威胁激增10倍,美国的政治暴力近年来一直在增加,而随着本次选举投票日临近,发生更多暴力事件的风险很大。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务长埃丽卡·切诺韦思说,民调显示人们对政治暴力的担忧日益加剧。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政治学教授萨拉·伯奇认为,双方激烈的竞选方式可能会导致选举暴力。
  2020年总统选举后,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质疑选举结果从而引发国会山骚乱。此次竞选中,特朗普表示“当然会有和平交权”,但希望选举“诚实”。英国舆观调查公司最新民调显示,近三成受访美国选民认为今年总统选举后“不太可能”或“不可能”出现和平交权。《今日美国报》10日援引美国非营利机构社会宗教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称,超过四分之一的共和党人和近三分之一对特朗普持好感的共和党人认为,政治暴力是可以接受的。
  美国时政新闻网站Axios刊文写道,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这是一场“火药桶”上的选举。在政治极化、政治暴力、虚假信息、历史性诉讼等多重因素催化下,一场“完美风暴”已酝酿许久,山雨欲来。“11月的美国,注定风雨大作。”       (记者孙丁 熊茂伶 谭晶晶)
  新华社北京/美国费城9月11日电
 
等待入境的车辆望不到头
德国收紧所有陆地边境管控前夕探访见闻
等待入境的车辆望不到头

德国收紧所有陆地边境管控前夕探访见闻

( 2024-09-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柏林9月11日电(记者任鹏飞 袁亨瑞)德国近期发生多起与移民相关的暴力犯罪事件。德国内政与国土部长费泽已下令要求所有德国陆地边境恢复护照检查。德国与邻国边境目前情况如何?边境检查对民众往来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前往位于德国和波兰边境的德国城市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实地探访。
  奥得河畔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东部的勃兰登堡州,与波兰西部城市斯武比采隔河相望,两座城市由一座跨河大桥连接,该大桥是两地人员和车辆往来的必经之路。
  记者抵达跨河大桥德国一侧时正值午后,几辆整齐停放的蓝色警车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轿车、货车、长途客车等不断从奥得河对岸的波兰方向驶来,在德国边检站前排起长队,这些车辆大多挂着波兰车牌。
  边检站位于大桥西端的德国界牌后。虽不是逐车检查,但较高的抽查率还是对通行效率产生较大影响,排队等待的车辆一直延伸到大桥东侧的波兰地界,望不到头。有司机降下车窗,做出不耐烦的表情和手势。
  不远处,几辆警车停在行人必经的道路上,一组配枪的警察打量着从波兰方向过来的人。几名男子被拦停,盘问了十多分钟。记者注意到,欧洲人样貌的行人一般通行无阻,但看起来像是移民的人往往要接受检查。整个边检区域氛围紧张。
  德国内政与国土部官网显示,针对所有德国陆地边境的护照检查将于9月16日恢复执行。实际上,德国已于去年10月恢复同瑞士、捷克和波兰的边境管控。波兰总理图斯克日前就德国恢复所有陆地边境检查表态说,德国此举意味着申根国之间自由流动将出现事实上的大规模暂停。
  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波兰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开出租车往返于德国和波兰,自从德波边境恢复检查,他的生意大不如前,“现在每天只能往返两三趟,通行时间太长了,这增加了很多运营成本”。
  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这位出租车司机不断重复着“问题”这个词,眼神中透露着无奈。
  在德国一侧的桥头,立着一块勾勒出跨河大桥线条轮廓、颇具艺术感的宣传牌,上面分别用德语和波兰语写着“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和斯武比采没有边界”。而旁边整齐停放的德国警车和严阵以待的德国警察,同宣传牌上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