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经济

04版:产业

05版:文旅

06版:文化

07版:健康

08版:综合

发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
发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令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2013年11月12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
  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会在此举行。
  主席台上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会标十分醒目,10面红旗分列两侧。帷幕正中,金色的中国共产党党徽熠熠生辉,见证着这一历史时刻。
  下午3时,闭幕会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在主席台就座。
  这次划时代的盛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
  几上几下、反复修改,散发着墨香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摆在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面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最高领导人首次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彰显了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重视。
  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逐条、逐句、逐字,习近平总书记对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都认真审阅,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倾注了大量心血。
  文件中涉及60项具体任务、336项改革举措,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决定》稿鲜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参与文件起草的一名成员回忆说,这一新提法最后是习近平总书记拍板定论,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
  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这是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掌声如潮,响彻全场。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青山万重,乘风好去。
  如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中国改革的航船仍将劈波斩浪、壮阔前行!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 董博婷 兰红光)
 
“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
“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做梦也想不到,我们在家门口迎到了总书记。”回想起2016年的4月25日那一幕,“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至今印象深刻——
  当天下午,车到了家门口,总书记微笑着下了车,一家人又惊又喜地迎了上去,“总书记一把握住我的手,并向我们问好”。
  “总书记还记得我啊,那一刻我心都要跳出来了!”2010年严金昌随沈浩先进事迹报告团去北京,总书记见过他。
  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1978年,习近平同志曾经到安徽滁州调查研究。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同安徽代表团代表一同审议时,总书记深切地说:“我对滁州很有感情。”总书记对当年的人和事记忆犹新,如数家珍:“我有笔记,还能翻出来。”“我想有机会一定再去!”
  两年之后,总书记如约而至。
  总书记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地同严金昌的家人一一握手,和蔼地问起家里情况。严金昌的老伴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回答:“孙子就在家门口上学,我们身体都好,感谢总书记的关心。”
  严金昌一家人簇拥着总书记,请总书记进屋看看。总书记一边走,一边关切地询问农民增收情况。
  “总书记放心,我们家家户户盖房子,还有私家车,农家乐一年收入能有十几万。”严金昌高兴地回答。
  经过大厅、连廊,在农家乐的冷柜前,总书记停下脚步,细细察看。半成品肉类、各种绿色蔬菜……“这是咱们小岗的农家菜。”严金昌朴实地笑笑,介绍道。“好!农家乐,乐农家。”总书记的点赞,让严金昌觉得温暖而自豪。
  严金昌真切感受着巨大的变化:从当年家里6个娃,每天睁开眼就愁吃的,于是贴着身家性命在茅草房里摁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到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宽带,公共服务进入社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是改革让我们吃饱了饭,也是改革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严金昌向总书记汇报:“您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小岗也有小岗梦。”总书记高兴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
  “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叮嘱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陈诺 李学仁)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在2024年香港书展首发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在2024年香港书展首发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香港7月17日电《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繁体版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近日由联合出版集团出版发行。7月17日,香港书展开展首日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
  《习近平著作选读》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发展、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使命担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系统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展现了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绘就的现代化新图景。
  三部图书繁体版的出版发行,有助于港澳读者系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对于引导港澳同胞增进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负责同志,香港爱国爱港机构、政团社团代表和出版界代表出席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香港友好协进会、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等有关负责人在新书发布会上接受赠书。三部图书繁体版即日起在港澳各大书店全面上架并重点推售。
 
既挂帅、又出征
既挂帅、又出征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万众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如何抓好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
  落实改革举措,要把不同改革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清楚,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配合。这其中,党委书记是关键所在,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的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立场坚定、思路清晰,既挂帅又出征,改革才能稳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
  既挂帅又出征,要坚定有力地擎起改革大旗,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管党治党。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既挂帅又出征,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既要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
  既挂帅又出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    (记者徐扬)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为世界提供更多启迪和机遇
——海外人士盛赞习近平引领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世界提供更多启迪和机遇

——海外人士盛赞习近平引领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中国的改革促成了当代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转型,甚至也堪称是迄今全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转型。”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
  “要了解中国下一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可以从习近平对中国的思考入手。”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海外人士普遍认同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瞩望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给各国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带来更多机遇,为建设和平、稳定、繁荣、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更多启迪。
“展现出强大勇气和领导力”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这一论述给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面对新型矛盾、改革难题,习近平设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展现出坚定信心。
  海外人士评价,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习近平主席勇毅担当高举改革大旗,科学谋划为改革掌舵领航,笃行实干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习近平的远见很好地应对了挑战。在改革道路上,他带领中国迈向发展新阶段。”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
  十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主持召开72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
  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表示,“习近平引领的改革涵盖领域广泛、内容深刻,及时、有力回应了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习近平是通过实干来领导的。”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教授哈桑·达贾说,习近平亲自领衔、部署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他认真审阅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甚至逐字逐句亲笔修改”。这样的实干精神,令达贾钦佩。
  十年多来,中国的改革在各个领域扎实推进、不断突破,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高度评价中国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中坚,其他任何国家想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发展,都将付出更多时间、更大代价。”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长期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实践。他说,每次访华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新的城市街区不断发展,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越来越多高速交通线路正在铺设。“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下不断前进。”
  达贾表示,过去短短几年间,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这正是深化改革的成果。“习近平展现出强大的勇气和领导力,坚决应对挑战并在改革道路上前进。”
  “为世界前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带来了新的启迪”


  “习近平具有战略眼光,他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了一套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论,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说。
  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的改革举措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启示和范例,其中蕴含的理念和智慧值得各国改革者学习借鉴。
  索尔海姆说,习近平主席的智慧体现在对中国发展全局的把握上。从推动生态治理到倡导高质量发展,从铁腕反腐到脱贫攻坚,再到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思想为驱动中国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非常关注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他看来,这涉及人工智能和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是以此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正在深入研究,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将如何继续发展,以及西方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路易斯·费尔南德斯认为,习近平主席阐述和提出的改革理念是正确的,因为这些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且基于对全球经济整体环境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复杂性的科学分析。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海外人士尤其注意到,在引领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人民始终在习近平主席心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感动与钦佩。他说:“习近平主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小康,从教育改革到医疗保障,他所指引推动的政策切实回应了人民的需求,展现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上,体现在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上。”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说,这让人民既成为改革的实践者,又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打通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脉络,推动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习近平懂得用心、用思想来回应人民需求。他发起的改革是成功的,这些改革符合人民的利益,因而获得人民的认同。”诺维科夫说,中国的领导者“牢记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
  “习近平心中的人民,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名誉主席斯蒂芬·佩里感慨,习近平深刻认识和理解辩证法与矛盾论,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在世界迷失的时刻,这条道路为世界前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带来了新的启迪。
  十年多来,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光明前景。
  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亚西鲁·拉纳拉贾说:“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减贫、科技创新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都为世界创造了新范式。”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非常深刻、有力的概念,它改变了现代化的范式”,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引发了广泛回响。
  “为推动解决人类重大问题提供愿景和规划”


  “启运!”7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同哈总统托卡耶夫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了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仪式。11年前,正是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如今,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主席班邦·苏萨蒂约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世界不同地区通过供应链连接起来,这样的构想令人叹为观止。
  海外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重要倡议和理念,为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绘就了恢弘蓝图。
  “习近平是一位为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愿景和规划的大国领导人。”英国国际关系专家基思·贝内特这样评价。
  厄瓜多尔前总统吉列尔莫·拉索说,世界正面临多重机遇与挑战,只有增强“命运与共”意识,才能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和平发展提供了启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探索自由与和平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拉索说。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说,二战结束后,西方逐步建立并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目的是维护西方自身利益。所有国家必须追随西方,否则就会被西方视为对立面。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包容的。“这一理念超越了国家层面,是从全人类的高度处理国际体系。”许庆琦说。
  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的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为此进行的理论探索。他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合了古老的中国智慧,全球的美好未来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期待中国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记者柳丝 杜鹃)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深化医改 让“家门口”更有“医”靠
——我国加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深化医改 让“家门口”更有“医”靠

——我国加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何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
  “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这个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起步。研究改革的堵点在哪里,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深化医改的方向、路径和任务。
  为亿万人民提供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中国深化医改的一道必答题。
  “年初弟弟呼吸困难、半身麻木,家人急坏了,第一时间去北京看病,大夫告诉我们手术风险很大。”河北省怀来县的李先生回忆说,当时全家人的心情降到冰点。李先生的爱人提醒他县医院已经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托管,成立怀来院区,不如在“家门口”就近看一看。
  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周景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每周来怀来院区坐诊。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他决定立即开展动脉瘤夹闭显微镜血管内治疗。
  “没想到能就近接受到尖端、及时的救治,弟弟闯过了那道关。”李先生说。
  县乡医院,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受医疗资源禀赋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约,往往是“小病县里检查,大病送大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
  这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
  医改,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的重大改革事项。
  从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等各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人才、信息化建设等相关领域改革,再到对加强医改典型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习近平总书记都高度关心和重视,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推动建设一批“家底厚实”的公立医院,扶持发展重症、呼吸、感染、急诊、护理、检验等一批重点专科……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作出新部署,以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进一步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瓶颈问题。
  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沉”下去,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有效“联”起来!李先生家人被成功急救的故事,正是中国加速推进基层医改的生动缩影。
  从开展医联体建设,到推进县域医共体,国家有关部门开出一系列“药方”: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
  对口帮扶如何帮到“点”上?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如何助力县级医院“强”起来?百姓健康之盼,变成民生之利,需要有关键之举。
  曾经,有患者反映,在县医院孩子拔个喉咙里的鱼刺、额头缝针都被推到北京的医院就诊,发高烧、拍胸片,病重一点的,基本都转诊去大医院。
  在总人口约37万人的河北省怀来县,通过两年的帮扶,从昔日县医院门可罗雀、装备不足,到如今县域内就诊率68.28%,引进北大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ICU、急诊科等29个专业科室130余位专家入驻接诊。
  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这家县级医院两年内完成静脉溶栓89例,胸痛患者救治419例,冠状动脉介入相关手术48例。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化ICU病房;成功开展关节镜微创手术、结肠癌CME等新项目、新技术76项;每月三、四级手术超过100台;对17所乡镇卫生院和275个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基层医疗人员1100余人次……
  这家距离北京市中心100多公里的“小”医院,在帮扶下发生了“蜕变”。惊喜的变化背后,是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的实践创新,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深度融合,也是提升人民健康“获得感”的有效探索。
  “医改每前进一步,就能多惠及一批患者,挽救一些生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表示,怀着“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大医院就要有大担当。要将“输血”与“造血”融合,形成系统性的帮扶体系,让技术传递与文化交融并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真心”帮扶,怀来院区“真心”配合,怀来县委、县政府“真心”支持,破解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时代课题就更有底气与信心。
  改革是接力赛。从江苏镇江世业镇卫生院的巨变,到三明医改的深入,“提质”与“均衡”成为关键词。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信息显示,我国已在81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全国县级层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建设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1000个。全国多地在实践中拓展、丰富三明医改的内涵,因地制宜推广医改新经验。
  县域医共体医改下一步将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攻坚力度。
  “用真情、真帮扶、练真本领,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就会落到实处。”王俊表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目前采用托管合作模式,以县域医共体牵头机构为纽带,将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与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组成“一家人”。
  河北省怀来县委书记贾兵表示,面对群众健康的新需求,要想方设法当好健康“守门人”,让家门口的医院成为基层百姓的首诊之选。“真帮实扶”,令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跃升,筑牢基层医疗能力,惠及更多百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对我国县域医疗卫生体系的系统重塑。按照指导意见,到2025年底,力争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一项项务实之举、创新之策,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记者顾天成)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从现象级科幻到热门影视游戏:中国文化向世界绽放新魅力
从现象级科幻到热门影视游戏:中国文化向世界绽放新魅力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张云龙)近日,在全球电子游戏分发平台Steam的“最热愿望单”上,以中国经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为背景开发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持续位居榜首。
  围绕这款中国游戏引发的全球关注,美国New Lines杂志网站写道:“中国在软实力上的投入正取得回报。”而两周多前,“张艺谋将执导《三体》电影版”的消息被全球影视媒体争相报道,这部现象级中国科幻小说再次成为焦点。
  “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向世界。”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向新华社记者如是概括中国文化不断提升的全球影响力。
  近年来,从《三体》小说风靡海内外,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和古装剧《延禧攻略》收获海外粉丝,到《原神》等中国网络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在大熊猫、长城、美食和功夫等典型文化符号之外,中国文化正以新形式、新载体绽放新魅力。
  2014年,《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三体》英文版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次年获得科幻界至高荣誉——雨果奖。《三体》系列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资助下翻译出版英文版,又在“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支持下推出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众多语种版本。
  科幻界人士普遍认为,《三体》系列畅销海外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打破文化陌生感,真正进入西方读者视野并走向全球。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韩松认为,《三体》等中国科幻作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关注人工智能、航天、生态环境等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引发全球读者共鸣。
  “中国科幻作品融入了5000年文明的独特思维,反映了中国人眼中的科技革命和社会变迁,世界期待中国提供独特的答案和解决方案。”韩松说。
  基于刘慈欣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及其前传《流浪地球2》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上映,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在美国电影评价网站“烂番茄”上,《流浪地球2》的影评人评分,即“新鲜度”达到约80%。
  “我很喜欢影片的世界观——里面没有‘坏人’,而是大家团结一致对抗末日危机拯救人类。”一名洛杉矶观众在观看《流浪地球2》后赞不绝口。
  电影里,为拯救即将被太阳吞噬的地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这个共同家园去寻找新的星系。韩松认为,《流浪地球》系列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园情怀,与一些好莱坞大片中的拯救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展现了中国视角,极具吸引力。
  中国电影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年度票房自2013年突破200亿元后逐年攀升,至2019年超过640亿元。疫情之后,中国成为全球复苏最迅速的电影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国产电影质量不断提升,完全占据2023年中国票房前十名。电视剧集的影响力亦显著增强。《人世间》等现实题材剧集讲述当代中国故事获得好评,古装剧《延禧攻略》等则以独特的东方美学吸引海外观众。
  《三体》和《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也被改编为电子游戏。业内人士指出,游戏正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收入逾163亿美元,规模连续四年超千亿元人民币。
  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凭借出色画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巧妙融入的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元素,自2020年9月发行之后便迅速在全球掀起热潮,以其为代表的“数字华流”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新力量。
  德国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该游戏是玩家消费额最快超过1亿美元的游戏之一,仅用13天便达成。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称,《原神》成为首款全球爆款的中国电子游戏,这被视为“中国软实力的一次胜利”。
  “游戏充分融合了多重文化符码,实现了文化杂糅的传播效果,也让‘动画化’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获得了时代新生和青春活力。”史安斌这样评价《原神》等游戏的国际传播价值。
  网友纷纷在《黑神话:悟空》预告视频下留言,表达对这款游戏的期待。不少亚洲国家的网友称预告片的开场音乐唤起了童年记忆。一则日文留言写道:“小时候,我很喜欢齐天大圣。我甚至无法告诉你我读了多少遍《西游记》。”
 
风貌区长出“亿元街”
上海小马路书写国际消费“大文章”
风貌区长出“亿元街”

上海小马路书写国际消费“大文章”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本报记者姜微 何欣荣 程思琪

  “这不是衡复风貌区永福路上的拳击猫精酿啤酒馆吗?”今年6月,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热播。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劲松听到同事们讨论时,一眼认出了让他备感熟悉的场景。
  占地4.3平方公里的徐汇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因小马路纵横交错、花园洋房林立、绿树成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梧桐区”。这里,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武康路安福路所在地,是拥有20多国餐饮品牌的“美食联合国”,是风靡全国的“城市漫步”(City Walk)发源地之一,也是上海街面上老外“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今年7月,上海全新打造的城市促消费IP——“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在徐汇开幕。从历史风貌区迈向国际消费街区,衡复之变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个生动剪影。来衡复走走,你就能感受经典和潮流的碰撞,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交融,从而体会国际消费中心的“流量密码”。
  人文:稀缺资源“非价高者得”,浸润“文化味儿”


  “沿着武康路安福路闲逛,再悠闲地喝一口咖啡,一下子就陶醉在百年的历史氛围中。”今年6月,首次来上海的加拿大游客海伦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海外社交媒体上,以“WuKang”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大量的留言、照片和Vlog。位于武康路淮海中路路口、拥有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因其别致的航船外形、优雅的红砖墙长门廊和周边的梧桐街区,一跃成为上海的文旅新地标。下了飞机火车、拖着行李来武康大楼打卡,成为上海街头一景。
  漫步武康大楼,人们可以在“国潮风”满满的店铺里品尝网红雪糕,也可以在文艺范儿浓郁的大隐书局里读书喝茶,感受中西合璧、亦古亦今。“今年五一假期头两天,武康大楼附近的人流超过7万人次。文化与商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说是衡复历史风貌区的独特密码。”朱劲松说。
  与武康大楼一起迎来100周年的,还有同处衡复历史风貌区的黑石公寓。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经典的马赛克花地砖……走进这座建筑,仿佛步入了时光隧道。
  黑石公寓与上海交响音乐厅隔街相望,周边还分布着一系列音乐主题书店、音乐咖啡厅、音乐家工作室和精品设计酒店,形成了一个音乐主题街区。排练、演出结束的音乐人们,会到黑石园区放松、聚餐、聊天。在这里,很容易见到音乐圈有名的“熟面孔”。
  “过去,在交响乐演出开场前10分钟,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演出结束后短短半小时,观众就纷纷散去。缺乏合适的场景,就没有消费‘留量’。依托历史建筑的更新改造,我们在面积不大的街区中融合休闲、社交、演艺、展览等多种功能,让观众看演出不再是‘卡点来、到点走’,也为街区消费注入活力。”朱劲松说。
  如今碰到演出,不赶时间的观众可以提前来黑石公寓,在音乐书店里试听黑胶唱片、挑选音乐文创。即使心仪的演出没买到票,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可以入住黑石M+酒店,通过客房内的闭路电视,实时观看演出直播;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在黑石园区发起设立“第三空间”,为年轻艺术家提供舞台……让大众对音乐的鉴赏,不止发生在华丽的专业音乐厅。
  朱劲松认为,商旅文体展有机融合,不同功能的搭配非常重要。“像黑石公寓一楼的稀缺空间,如果租给餐饮零售,租金会比音乐书店高很多。但我们坚持‘非价高者得’的原则,围绕音乐主题做文章,让整个街区浸润文化味儿,从而对中外游客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从更高的层面看,衡复历史风貌区所在的徐汇区,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高地建设,并使之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产生共振效应。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懿表示,徐汇既是海派文化发源地,也是红色基因承载地,衡复风貌区内也有很多红色资源点位。目前,徐汇已推出“文心计划”,以凸显红色文化主色调和海派文化主体性为抓手,积极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
人气:可读可买可逛,成就“亿元街区”


  空中俯瞰衡复风貌区,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之下,一条条充满海派风情的小马路交错分布。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有31条在衡复,占比近一半。这些如毛细血管般“窄而不堵”的小马路,勾勒出细腻的城市肌理。仲夏时节走进这里,时光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心也随之静了下来。
  作为衡复地区的城市运营商,在徐房集团总经理王骏看来,衡复历史风貌区的高人气,与这些独特基因有密切关系:
  ——以海派文化为基底的“文态”。武康大楼、黑石公寓、巴金故居、黄兴故居……衡复风貌区的优秀历史建筑,占上海全市1/4以上。低密度的花园洋房和蜿蜒的老弄堂,历久弥新、尺度宜人,适合漫步品味,也因此成为上海“建筑可阅读”最生动的注脚。电影《爱情神话》、电视剧《繁花》《玫瑰的故事》等热门影视剧纷纷来这里取景,进一步放大了衡复的海派风情。
  在近年的城市更新中,上海对衡复风貌区的各类历史保护建筑修旧如旧,使其焕发出别样风采。如武康大楼外围如黑色“蜘蛛网”一般密布的电线全部被埋入地下,大楼的航船造型配上舒朗的天际线,随手一拍美成大片,成为人流量经常“爆表”的打卡点。
  ——开放式街区营造的“形态”。衡山路东平路路口,跨过一道铁艺大门,就进入今年5月正式运营的之禾卡纷花园。
  两栋历史保护建筑、两栋新建小楼里,本土品牌之禾、法国品牌卡纷以及咖啡餐饮区分布其中,四周环绕着香草、薄荷、桂树、枫树等组成的2000平方米花园绿地。商业休闲、自然风光与风貌区街景在这里共融共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这个项目的筹备建设花了3年,一开业很快引起时尚界关注,很多国际大牌负责人都来考察过。”之禾卡纷集团创始人叶寿增是国内最早的时装设计师之一。他观察到,继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的爆发式增长后,可买可逛、主打体验的街边店和街区商业正在复兴。人们逛街不仅是为了购物,还要享受阳光、咖啡和自然,满足休闲、社交等各种需求。“用现在的话说,要从中获得情绪价值。”
  位于东湖路的Alimentari Grande是一家意大利风味的餐厅。Alimentari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杂货铺”。“杂货铺给人的感觉就是亲切。我们的餐厅不用扫码点餐,由顾客和服务员面对面交流,给大家营造温馨的社区氛围。”餐厅负责人介绍,这家起源于衡复风貌区的餐饮品牌已走出上海,在全国开了10多家店铺。包括Alimentari Grande在内的各国美食,点亮了衡复风貌区的“夜经济”。
  武康路、安福路、东平路、桃江路……街区商业的复兴,给衡复风貌区带来了巨大消费活力。不同于陆家嘴和南京西路林立的税收“亿元楼”,衡复风貌区内的武康路安福路2023年成为税收“亿元街区”,延庆路、东湖路、长乐路等新的“亿元街区”也呼之欲出。
  ——国际大牌和本土潮牌扎堆的“业态”。被衡复风貌区的形态和文态所吸引,很多国际时尚品牌和本土国潮品牌,纷纷来这里设立首店、体验店、旗舰店。仅武康路安福路沿线,就有近200家店铺入驻,每日吸引近3万人前来。
  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在中国大陆的首个独栋沿街门店位于衡复风貌区的东平路。这家门店除了零售功能,还开展如花园瑜伽、音乐疗愈、夏日骑行团等活动,带动中外消费者、社区居民一起参加。不少门店员工骑自行车上下班,单车停在门口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国潮品牌更是对衡复风貌区偏爱有加。在之禾卡纷花园里,近期卖得最好的款式就是和上海博物馆联名推出的以南宋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为灵感,运用真丝、香云纱等中式纺织面料的服饰。叶寿增说,消费者普遍增强的文化自信带火了国潮,之禾主打的东西文化融合与风貌区氛围相得益彰。
  “400余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跨越文化界限,开启了一场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美丽邂逅。”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表示,希望来自海外的国际品牌,以及深谙本土文化的国潮品牌,都能在衡复、在徐汇抓住机遇,推动“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成为展示城市魅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人情:打开围墙,共治共享


  在衡复风貌区的吴兴路上,有一家叫做“笑屋”的小小面包坊。这里除了做面包,还给附近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饮水,每天晚上结束营业后提供“折扣面包福袋”,居民扫码自取。“我们想用这些活动,传递社区的温情与关怀。”面包店主理人胡伟说。
  像这样的温馨小店,在衡复风貌区还有不少。在王骏看来,企业和品牌当然希望街区人山人海,但社区居民更青睐安静祥和的环境。衡复风貌区打造国际消费高地,不仅要服务好消费者与游客,也要服务好本地居民,让商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和谐共生。
  这在一方面,要靠共治。去年以来,徐汇区湖南街道相继发起成立“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共治委员会”“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吸纳沿街商户、徐汇区相关职能部门、居委会等多家沿线单位参与,探索“发展—治理—生活”三位一体的街区治理新模式。
  “我们感到‘区隔’在一次次的交流中被打破。”“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永乐股份物产经营管理常务副总监王迪龑说,“企业一直想为街区做点什么。当看到清晨在武康路工作的城市守护者,我们决定为他们送上一杯咖啡,以此表达尊重和致敬。”
  另一方面,也靠共享。位于衡山路吴兴路路口的“丽波·水漾”口袋公园,因浓密的绿树和草坪、蜿蜒曲折的小径,宛如一片都市绿洲,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市民不自觉地慢下脚步,走进去一探究竟。
  这处景致迷人的绿地,是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动打开围墙,让出约1600平方米单位附属绿地,重新规划设计的成果。喷水池上方,一直背对衡山路的小天使雕塑转了180度,将笑脸留给路人。这一转,代表了丽波花园从内部花园到公共绿地的华丽蜕变。
  丽波花园所在的徐汇区天平街道辖区内拥有17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区域内单位附属绿化36.3万平方米。当前,天平街道正在建设“花园街区”,如何推动机关单位打开围墙,与游客市民共享优质资源,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做好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必选题。”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认为,只有让文、商、旅、居各方充分参与治理、充分共享资源,才能最大程度释放风貌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价值。“一个有本地人生活、有烟火气息的街区,本身也对中外游客更有吸引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经上海口岸入境的外籍人员数量达203.5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约2.8倍,上海作为“外籍游客入境游第一站、第一城”格局初步形成。“衡复历史风貌区作为外籍人士最喜爱的开放性街区之一,将持续推进形态、生态、业态、文态融合,提供更加前沿的消费体验,培育更具特色的消费品牌,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徐汇区区长王华说。
 
“闲置存量”变“发展增量”
广西玉林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访见闻
“闲置存量”变“发展增量”

广西玉林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走访见闻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南宁电(记者黄庆刚 王楚然)停产废弃的厂房变成带动就业的光电公司、闲置仓库变为服饰加工厂、破产的家具厂转变为消毒企业……近年来,广西玉林市分类施策唤醒“沉睡”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有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在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四维村,曾经无人问津的1400平方米闲置厂房经过盘活,变成带动就业的玉林桥联光电有限公司厂房。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随着工人输入参数,一件件巴掌大小的LED显示屏电子精密元件走下生产线。“目前我们的订单不用愁,这两年的营业额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产值约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覃海岸说。
  四维村党支部书记覃甫威说,他们2022年从广东省江门市引进总投资8000万元的桥联光电项目,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为四维村带来每年近1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60多名群众就地就业。
  博白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广建说,博白县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过程中,结合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链实行全域招商。博白镇新仲村创建玉商回归小微产业园,充分利用7亩多的集体闲置地,招引5家企业,吸纳200多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在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北流市、容县等地走访了解到,各地摸清闲置低效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建库管理的方式,针对排查出来的低效闲置用地分类施策。“我们对低效工业用地现状进行梳理细化,收集整理土地及建筑面积、产权归属、经营状况、企业诉求等信息,建立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实时掌握盘活动态。”容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黄占锋说。
  各地低效闲置土地原因各不相同,如何探索不同路径,更好高效盘活?北流市对有意愿发展但实力不足的企业,指导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或引进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对“批而未建”的地块,积极引导企业转让腾挪土地、厂房,满足新进优质企业用地需求;对投产未达预期且收购意愿较强的企业,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积极与法院沟通协作,结合招商引资,鼓励新引进企业以司法拍卖等方式实现就地“换鸟”。
  “我们将闲置多年的旧水电设备厂,经过整合利用,成为一家玩具公司。公司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创税8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3000人。”北流市北流镇党委书记刘一帆说,他们建立了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在招商服务企业时,优先选择利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
  北流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治斌说,截至今年6月底,北流共摸排出低效工业用地251宗8220亩,已盘活土地126宗3227亩,厂房18万平方米,引进企业82家,预计增加产值超2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11000人。
 
商务部: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商务部: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17日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专场解读外资企业圆桌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中国将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凌激说,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有力扩大内需、促进投资、升级消费,并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巨大市场空间。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相关政府采购和项目投资等。希望外资企业把握机遇,深耕中国市场,加大在华投入。
  雅保、伯乐生命医学、埃尼、福特、通用电气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等外资企业代表和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中国韩国商会、中国日本商会等在华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并发言。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代表解读政策,并回应企业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氢能“在路上”:中国煤城的“低碳”转型
氢能“在路上”:中国煤城的“低碳”转型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氢能。”山西省孝义市市民张爱生说。
  早上,张爱生骑着氢能自行车来到工作单位,开上氢能巴士接送职工通勤;下午下班后,他再骑上氢能自行车回家。
  孝义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依托煤炭资源,这座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连续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然而,煤炭总有挖完的一天。2009年,孝义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在中国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孝义市将氢能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地,氢能应用转型已然“在路上”。
  4月底,500辆氢能共享单车在孝义投入运行。这批自行车通过采用低碳固态储氢技术,储氢50至60克即可续航60公里;氢能中巴车、装载车等一系列氢能产品正在加速投产;负责城际交通的5辆氢能公交车已经投运,约30公里的行程票价仅为3元。
  对氢能重卡研发企业鹏飞集团总裁郑鹏而言,他从一支运煤车队的变化里见证了孝义的“低碳”转型。
  2017年,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天津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宣布停止接收公路煤炭运输;7年后,运煤车队再次敲开了天津港的“大门”,不同之处在于,这些重卡是由完全绿色无污染的氢燃料电池驱动的。
  5月份,3辆载重量近40吨的氢能重卡从孝义市出发,行驶超过700公里,中途经过一次加氢,将车上装载的煤炭送到天津港,再装满货物运回山西。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始。”郑鹏在发车仪式上说。
  这条氢能“零碳”运输示范通道是孝义市为实现转型发展而布局未来的一次重要尝试。此前,孝义市已经向全市煤、焦、铝、电等重点工业企业推广了200辆氢能重卡,它们的平均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据了解,每台氢能重卡行驶1万公里可减碳12吨。
  目前,当地总投资780亿元的氢能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800亿元、利税275亿元,安排就业3.5万人。
  孝义市市长郭清智认为,氢能产业作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势头正劲、前景可期。
  “中国大部分氢气主要来自煤炭——煤炭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气。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在氢气制造成本上有天然优势。”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在孝义当地,焦炉煤气制氢的价格为每公斤12元,这远比电解水制氢的成本要低。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山西省把氢能作为重点发展的10条产业链之一,吕梁市把孝义氢能作为首批七大市级重点专业镇予以培育。
  郭清智表示,孝义市坚持把氢能产业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解园)新华社太原7月17日电
 
北京全面进入企业开办“e时代”
北京全面进入企业开办“e时代”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阳娜)来自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的消息,北京市已实现全类别经营主体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全面进入“只进一门、只对一窗、一网通办、一天办结”的企业开办“e时代”(开办电子时代)。
  近年来,北京通过持续推进减时限、减环节、降成本,企业开办经历多次“提速”。2018年,企业开办时长从24天缩短至5天,2019年从“5天全办好”提速至“一天全办好”。如今,通过北京市企业登记注册门户“e窗通”平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整合全部开办事项,将7个环节压减为1个环节,并为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
  为营造宽松便捷的企业准入环境,北京还通过机制创新,打造登记注册服务新生态。北京将电子营业执照打造为全场景电子政务服务通行证,经营主体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在30余个业务场景和自助服务终端上办理事项。2023年5月,电子营业执照北京专区在全国首批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北京市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达1.75亿次。
  北京还以数字技术应用为牵引,以“e窗通2.0”升级改造为核心,建设了“集约统一、智慧便捷”的市场监管部门数字服务平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市场监管部门许可审批系统,北京实现了食品、特种设备、计量、检验检测等经营许可、资质认定“一口入、网上办”。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除特殊事项外已实现100%“全程网办”。
 
国管局加快推进全国公物仓“一张网”建设
国管局加快推进全国公物仓“一张网”建设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范思翔)记者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资产累计入仓13.16万件、原值9.28亿元,出仓5.76万件、节约购置经费3.89亿元,进一步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近年来,国管局在稳步推进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基础上,坚持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作为全国公物仓“一张网”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推进。近期,国管局牵头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国家标准,作为公物仓建设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旨在以标准化助力公物仓建设和运行节约、规范、高效。同时,国管局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42家单位完成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在公物仓应用功能拓展、信息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优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据悉,国管局还推出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信息平台与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的无缝衔接,为推动全国范围内待盘活资产信息“一网汇聚”和业务“一网通办”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现代公物仓体系。
 
浙江推行外卖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
浙江推行外卖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杭州7月17日电(记者郑可意 张璇)记者17日获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省消防总队等部门指导外卖平台推行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计划。预计至2024年底,浙江省外卖行业将新增2万辆换电模式电动自行车,覆盖90%的专送外卖骑手。
  随着外卖行业迅猛发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增加,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日益突出,违规充电的风险隐患更引发社会关切。“以换代充”的模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新选择。
  记者在浙江外卖骑手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启动仪式上获悉,外卖平台将联合车电企业,搭建车电一体的租售平台,为骑手统一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国标电动自行车以及便捷高效的换电服务,鼓励骑手加快淘汰老旧电动自行车,推动外卖电动自行车安全续航。
  记者在现场看到,外卖骑手张林来到换电柜前,用手机扫码开柜,存入低电量电池,再取出同规格的满格电池进行更换,整个“即换即走”的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采用换电模式后,每天节省出的时间可以让我多跑十几单,增加了收益,更重要的是充电安全性明显得到提高。”张林说,长远来看,相较于自行购置、更换电池,“换电模式”的成本也更低。
  “‘以换代充’计划一方面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的淘汰置换,另一方面也给骑手带来了实打实的便利。”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管局网监办负责人陈钰介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积极回应民众期望,持续推进外卖电动车“以换代充”工作,为外卖骑手出行安全提供服务。
 
“夏养山西”正当时
“夏养山西”正当时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产业
 
  本报记者赵东辉 王菲菲 王学涛 张磊

  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这里山峦起伏、江河浩荡,30多亿年的地质演变,刻画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人文荟萃、古迹遍布,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散发着璀璨的自信光芒。每一步行走其间,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神奇。
  以改革开放为引擎,以融合创新为路径,以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为核心,凭借得天独厚资源禀赋,山西全力打响“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文旅产业焕发蓬勃活力和无限魅力。
  表里山河的独特地貌孕育盛夏的“清凉世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坐在民宿院子的躺椅上,来自河南的游客宋建设与家人享受着这份凉爽与惬意。
  盛夏时节,热浪滚滚。这里,却是一处清凉所在。从王莽岭“太行云顶”而下,崇山峻岭、漫山松翠之间,经行悬崖上的挂壁公路,便来到了这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锡崖沟,溪流潺潺,绿意浓浓,白墙灰瓦点缀其间。
  位于山西晋城陵川县的锡崖沟是典型的太行水乡,既有山的雄壮,又有水的柔美。不久前,这里成为山西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夏季最高温只有20多摄氏度,比我们那里低了10多度,就像进了‘空调房’一样舒适。”2011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后,宋建设就被当地的山清水秀和凉爽气候所吸引,之后每年夏季,他都会将这里作为避暑度假的第一选择。
  “夏天没蚊子,伏天盖被子,呼吸负氧离子”。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平均海拔1200多米,陵川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96%,每年夏天,周边省份约20万人次来这里寻觅清凉。
  瀑布倾泻而下的太行山大峡谷,坐落着大面积冰洞群的云丘山,植被丰富、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历山……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藏着许多这样的清凉秘境。
  “这主要得益于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山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冬峰说。
  八百里太行巍峨耸立,划开了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开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形成了刚健质朴的太行山景观,也造就了山脉两侧完全不同的地理、气候和人文风俗。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第二阶梯的东缘,域内地势高低起伏明显,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东部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大平原相比,呈现强烈的隆起形势。“海拔每提升100米,气温则会降低0.6摄氏度。”张冬峰说。正因如此,“华北屋脊”五台山凭借3061.1米的海拔,成为名副其实的“清凉山”。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一条汾河纵贯南北,山西呈现出“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而奔腾汹涌的“母亲河”——黄河环护西南。
  “表里山河”的防御优势也造就了独特的气候优势。
  “山西的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夏季容易形成对流,雨热同步,降水量占全年的60%。炎热的午后,易出现时间短、强度大的阵性降雨,暂时一解暑气。”张冬峰说,山西属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空气相对干燥,因此很少感觉闷热。
  除了纬度、海拔等原因,山西的清凉还有一部分要归功于植被的覆盖。尽管地处黄土高原,但山西绝不是人们想象中黄沙漫天的景象,其被誉为“华北水塔”,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
  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吕梁山群峰逶迤、植被多样;北岳恒山地险山雄、叠嶂拔峙;管涔山、太岳山、中条山等九大林区2000多万亩森林资源环绕,汾河、桑干河、滹沱河等七河纵横……山西正以独特的自然魅力和康养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森林、亲近河流湖泊,在大自然中养身、养心、养性、养智、养德。
  “山里风景很好,草木茂盛。爬到山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片云朵,离天空很近,牛儿、马儿在悠闲吃草,沉浸感受大自然。”在云顶山,太原市民小任感觉非常“治愈”。这里位于太原娄烦境内,海拔2708米,因其海拔高、顶入云端而得名,山顶平缓形成了独特的高山草原景致,在天气适宜时常见云海和巨大的彩虹。
  且不说这些高山大川、河流湖泊之地,即使是在晋城、大同、太原等城市里,盛夏也无酷热难耐之感,成为绝佳的避暑旅游之地。
  大同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避暑旅游城市”,当地推出了清凉避暑文化游、长城烽火历史游等线路,让游客在清凉的环境中,领略大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壮美的自然风光。
  进入7月以来,大同市6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2.47万人次,同比增长61.27%。其中,云冈石窟累计接待游客22.48万人次,同比增长21.3%;恒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9.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39%。
  从大同南下,进入太原,尽管纬度较低,但气温同样舒爽。这里平均海拔约800米,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九河环绕,30多个森林公园遍布城郊,夏季平均气温23.5摄氏度,避暑胜地久负盛名。
  “没想到!”远道而来的游客到太原后,大多会发出如此感慨。“完全颠覆了我对太原的传统认知,很难想到在华北内陆有这样一座城、这样一条河、这么清爽的气候、这么舒适的生活。”从外地来到太原工作的夏先生说。
  早在10多年前,太原旅游就开始巧打“清凉牌”。今年夏天,该市继续发布110个文旅热门打卡地,涉及清凉避暑名山、热门博物馆、网红图书馆、消夏电影院、夜游打卡地、嗨购综合体等10个类别。
  去东西山的森林公园里徒步、在窦大夫祠旁的河滩上戏水、坐汾水之上的游船看西山落日……游客们享受着难得的清凉,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珠玑点缀的国保单位绽放中华文明的绚烂风采


  夏日雨后,应县木塔景区气势恢宏、游客熙攘。
  91年前,建筑学家梁思成初见应县木塔时赞叹,“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近一个世纪后,网友“博”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初见应县木塔,仿佛前缘再续,离开时久久回望,不知哪种情绪,第一次对一个建筑依依不舍。”
  时光流转,这座世界最高木塔一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它高67.31米,50余种斗拱装点其中,历经千年风雨、地震、战争而不倒,用榫卯结构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应县木塔旅游公司董事长车建国说,“来看它的人越来越多,去年9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80多万。”
  山西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古建筑的天堂。2.8万余处古建筑像散落的珍珠,点缀着表里山河。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山西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有509处,占全国80%以上。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筑南禅寺大殿、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万荣稷王庙大殿、最古老的戏台金代二郎庙戏台、唯一有题记的元代民居姬氏民居、最高的古砖塔汾阳文峰塔、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广胜寺飞虹塔……山西像一本立体的中国古建筑史书,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
  除了古建筑,山西还有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一共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存唐代以来的彩塑1.2万余尊、壁画2.4万余平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三晋大地,各类文物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像一颗颗镶嵌在丝缎上的明珠熠熠生辉。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
  悬空寺和合文化、平遥古城诚信文化、解州关帝庙忠义文化、霍州署衙廉政文化、二仙庙孝顺文化、李家大院慈善文化……灿烂的文物之光照亮着中华文明的浩瀚星空,滋养心灵、启迪后人。
  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讲解方式,用数字化激发文物活力,使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山西大力发挥旅游业“构筑精神家园”的作用。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1500多年前,北魏皇室主持营造的这座大型佛教石窟寺,不仅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还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融合、自信、创新的气质。去年云冈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今年势头更旺。
  上海民族乐团著名琵琶演奏家俞冰参观云冈石窟后,合作创作了由20多种当代东西方乐器融合演奏的曲子《云冈圣境》。他对记者说,“这里是当时中西方艺术交流的圣地。美美与共的‘大同之美’,触动着我的创作灵感。”
  “云冈石窟文化内涵深厚,讲解非常关键。”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崔晓霞说,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云冈石窟景区推出人工讲解、扫码讲解、语音导游等服务,讲解员数量由100余人增加到340余人,云冈研究院30余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员工还可提供多领域的专业讲解。
  借助数字技术,游客可以“进入”徐显秀墓室端详千年北齐壁画,“登上”应县木塔参观辽代彩塑,欣赏“动”起来的金代岩山寺壁画,参观“走”出洞窟3D打印的云冈大佛,看到数字“合体”的天龙山石刻造像……在沉浸式体验中,人们感同身受地触摸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搏。
  把特色建筑、彩塑、壁画、青铜器等文化元素凝练于方寸之间,形成流动载体走进生活,带给游客文化温度和精神享受,山西推动实现“小文创”传播“大文化”。
  如今,晋祠的“点赞龙”“比耶龙”、云冈石窟毛绒福气小佛祖、善化寺“显眼包”广目天王、琉璃鸱吻等已成为个性化、趣味化的网红文创产品。游客“嗅薇”在社交平台晒出从山西买回来的一大堆文创,一算总价吓一跳,竟然花了799元,但她说:“喜欢,值得,有纪念意义,乐此不疲。”
  在应县木塔景区外,马天乐销售木塔模型已有30余年,最大的模型是应县木塔的六十分之一,最小的为四百分之一,价格从300元到10多万元不等。游客根据需求可以定制模型大小、工艺和材质。
  “这两年生意尤其好,去年大概卖了5000个。”马天乐的木雕厂里雇用了20多名工人赶制,产品仍然供不应求。“模型能让游客把应县木塔‘带回家’,从而让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木雕技艺传播得更广更远。”
政策红利催生文旅配套全面升级


  汹涌浩荡的黄河、绵延万里的长城、雄奇壮美的太行,在山西,这三条“一号旅游公路”环山绕水,将沿途的970多处旅游景区和景点串珠成链,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给人以“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快旅慢游”新体验。
  把文旅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一系列文旅扶持政策转化为巨大产业红利,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山西文旅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催生了文旅配套的全面升级。
  黄河、长城、太行是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优势。记者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18年,山西省规划建设三条一号旅游公路总长1.3万公里,总投资1001亿元,计划在今年全面建成。一张旅游公路与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交通网络正在缓缓铺开。
  “‘交通线’变成‘风景线’,一路上一步一景,踏上沿途观景台能慢慢欣赏大好河山,玩累了也可以到驿站的民宿休息,沿途配套设施非常完善,特别适合喜欢自驾的朋友体验。”内蒙古游客方晓甜说。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已同步建成慢行道730公里、驿站121个、房车营地48个、观景台140个;休息区内设置的加油站、充电桩、智能厕所、特色餐饮等服务设施,让八方游客宾至如归。
  “2023年以来,山西省积极实施‘9+13’龙头景区梯次打造计划,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重点打造的优质旅游景区,形成龙头带动效应,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山西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郝秀峰介绍说,山西去年文旅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近20亿元。政策的有力引导与支持,为文旅项目的投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大量资金涌入,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除了真金白银的投资,山西文旅以其独特的“宠粉”方式,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运城永乐宫和鹳雀楼景区,赠送的具有当地元素的限定纪念款冰箱贴、文创礼品手提袋、时尚七彩扇等丰厚礼品,给游客带来了意外之喜。临汾洪洞广胜寺景区为了让游客品尝到丰富的洪洞美食组织20多台小吃车,同时免费的旅游专线车上配备旅游宣传资料包,以及景区内多名旅游服务志愿者提供各类暖心服务。
  这个夏天,“歌迷之城”太原开展送演唱会门票与演唱会当日住宿“盲盒”的活动,获奖者可以在山西文旅官方抖音号指定的活动时间内,通过发布相关视频并带话题参与的方式,赢取丰厚奖品。
  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服务能力,用各种“宠客”方式,让游客在享受旅游的同时,更能感受到来自山西的尊重和暖心。
  数智赋能让老景区焕发新光彩。山西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等,以数字智慧提升A级景区功能。乔家大院文化园区的智能机器人“小乔”能风趣地与游客聊天互动;皇城相府景区的“AR虚拟导游”,让游客感受到全新游玩体验,向游客提供各种帮助;SoReal焕真·平遥科技艺术博物馆成为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伴随着政策的激励,山西各地的旅游景区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景区内,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咨询、售票、休息等服务。智慧旅游系统全面覆盖,游客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实现景区导览、在线预订、智能讲解等功能。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设施不断优化升级,环境更加整洁、卫生。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为景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态单一、消费潜力不足成为避不开的难题。过度依赖门票经济,难以留住顾客拉动二次消费是山西省部分景区面临的困境。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山西先后推出《又见平遥》《如梦晋阳》等剧目,丰富产业链条,增强景区“耐玩性”;为提升住宿承载能力,山西在主要旅游城市、重点景区,市场化引进高品质酒店,提升五星级酒店、全球知名连锁酒店数量,培育打造以高品质酒店为引领、主题酒店为支撑、中高端旅游民宿为组团的住宿体系。
  一批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高端酒店、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平遥古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民宿让游客仿佛穿越时光,体验到晋商的生活韵味;在五台山脚下,禅意主题酒店为游客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在太原市中心,现代化的豪华酒店以一流的设施和服务迎接八方来客。这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让游客在山西的旅途中拥有更加温馨、舒适的居住体验。
“旅游+”助推高质量发展势头正劲


  壮美的山川与宜人的气候、五千年文明的滋养与浸润、暖心的“宠客”之举,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底气。然而,在旅游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如何才能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山西以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为依托,积极推动文旅产业供给侧改革创新,通过将文旅与康养、体育、演艺等巧妙融合,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不想下车打卡拍照,上车倒头睡觉?旅游+康养,让人沉浸其中,“悦目”更“赏心”。
  听林海、观繁星、寻山珍、拾野趣、住木屋,在松庙村,一步一景,皆是最抚人心的归园田居景象。坐落在太行山深处的松庙村,是22摄氏度的夏天“避暑圣地”,是植被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还是一个围绕“健康睡眠”泡药浴、补药膳、做SPA的“睡眠小镇”。一到夏天,慕名来康养、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松庙村是山西发展旅游康养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以打造千亿级产业为目标,加快构建全省域大健康、大康养、大文旅格局,接连推出山水度假、特色文化、避暑休闲、温泉疗养、中医药疗养等系列产品,山西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持续擦亮。
  而当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则让游客实现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双重释放。
  7月上旬,右玉第3期森林康养暨沙滩排球邀请赛在景色宜人的右玉中陵湖畔举办,来自山西6所高校的沙滩排球运动员在此挥洒汗水、畅快比赛,沉浸式“打卡”生态康养和运动健身的融合之旅。
  57%的林木绿化率,近170万亩的人工森林,夏季平均气温18.9摄氏度,大自然的深情馈赠与右玉干部群众70多年的接力奋斗交相辉映。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青少年足球国际邀请赛、全国县域足球赛事、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全国毽球公益推广活动……一场场体育赛事成为这一“塞上绿洲”新的名片。
  因一场演出爱上一座城,旅游+演艺使城市可亲可感,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
  走进沙瓦剧场,仿佛“穿越”到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上人头攒动。观众像看客,又像亲历者,凑个热闹去看看“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大院选亲”……这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
  “它让游客在‘行走式’观演模式、‘穿越感’情境体验、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悟平遥人的信义和晋商精神。”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经理席晓俊说。
  一出戏,在讲平遥故事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文旅体验,更培育了古城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2013年至2023年间,《又见平遥》共演出7398场,吸引512万游客观看,收入达8.79亿元,成为全国旅游演艺精品。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很多人的出游新风尚。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成为文旅的“黏合剂”,显著拉动旅游消费,助力城市文化“出圈”。
  太原提出做大演唱会经济,加快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演艺中心”,打造“歌迷之城”,通过演出经济带动各类消费场景,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五一”期间,太原举办了两场大型演唱会,全市共接待游客近57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今年太原预计举办30多场演唱会,吸引近80万歌迷,带动综合消费达数十亿元。
  广大农村蕴藏巨大潜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广阔天地,更在丰富旅游体验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捣拿糕、水晶蒸饺、捻圪坨……在马铃薯美食之乡山西岚县,焖、炒、蒸、煮等不同做法的108种“土豆宴”菜品,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依托七八月土豆花开满山坡的花海景致,当地已举办多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
  在土豆花节的主要举办地河口乡王家村,村里的310户村民几乎都从事与土豆相关的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王爱珍开了一家农家乐,在旅游高峰期每天能接待四五十人。
  除此之外,研学游、非遗游、古城游、夜间游等“花式”旅游新玩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山西将实施‘文旅+’行动,强化‘非遗+’‘演艺+’‘康养+’‘体育+’的融合力度,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累计门票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4.5%;累计经营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6.6%。
  人说山西好风光。“夏养山西”正当时,旅游强晋正当时。
 
暑期文博热,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暑期文博热,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苏州博物馆加场夜游活动……暑期刚至,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发布通知,提倡博物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非必要不预约”。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三星堆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多地博物馆纷纷延时开放,并通过开设夜游、沉浸游、体验游等多种形式,让游客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对历史文化十分痴迷的李铖,每到一座城市必先参观当地博物馆。参加完高考的这个暑假,他和母亲姚雪从内蒙古到成都旅游。
  “我们‘见缝插针’安排参观行程,第一站就是收藏有太阳神鸟金饰等珍贵文物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姚雪说,他们还准备前往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参观。
  在太阳神鸟金饰所在展厅,参观者把这件“镇馆之宝”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就有正在西南财经大学参加短期课程的新加坡大学生杰伊。
  “中国历史厚重、文化多样。学习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十分有趣。”她对记者说,希望更多了解成都,包括这座城市的形象标识——太阳神鸟。她了解到,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暑期文博游涌动的人群中,有很多和杰伊一样远道而来打卡“中国游”的外国人。在苏州博物馆看到春秋时期的精美青铜剑展品,美国青年埃萨特·布科连连赞叹:“第一次到苏州,但我已成为这里的超级粉丝。”
  中华五千年文明正在成为中国作为国际旅游主要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截至目前,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已增至37个,今年上半年外国人来华数量同比攀升152.7%。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各大博物馆“各显神通”,持续提升观众观展体验。
  故宫博物院上新《故宫展览》App,只需指尖轻点,便能“空降”到故宫“殿堂”;三星堆博物馆引入数字化展示系统,参观者可以借助高科技和古蜀文化互动,沉浸式体验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苏州博物馆推出了“拙政问雅·夜苏博Plus版”夜游活动,游客可以凉凉快快地享受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美。
  广受欢迎的“常博奇妙夜”活动今年暑期推出了全线开放的夜赏、非遗剧目的夜演、以“解谜”为主的夜游、与知名科普作家面对面的夜读等一系列夜间专场活动。
  “博物馆夜游不仅让夜生活更加多彩,还让孩子徜徉在文博的海洋中,学到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带孩子来体验“常博奇妙夜”活动的常州市民刘国庆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丰富,文旅融合已成趋势,以文化、历史为标识的文博场馆、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广大游客的“必选项”。
  勾栏瓦肆中的民间绝活,蹴鞠现场的阵阵叫好,大型演出现场的战马啾啾……八朝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重现宋朝的市井生活、建筑风貌。
  这个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大型主题公园,暑期推出了宋“潮”你最美·清凉泼水秀、大型沉浸式夜间马战《岳飞·郾城大捷》等系列特色演出,每日最高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我国目前有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开封、正定、曲阜等14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城市实施了大规模历史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打造出一座座“超大的城市博物馆”。
  “了解一座城市,先走进博物馆”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共识。“文博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热”,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包括海外游客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探求。
  “外国游客来中国,不仅要看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的历史人文,还要体验发达的高铁和充满烟火气的美食街。中华文化正对各国游客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戴斌说。
  目前,我国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截至2023年,中国拥有6833家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2亿人次。
   (记者杨晓静 康锦谦 刘巍巍 史林静 罗鑫)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乐享“中国游”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乐享“中国游”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邵艺博 黄锦江)针对近期“中国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7日表示,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在中国走遍每一座城市,看遍每一个美景,欢迎大家继续打卡“中国行”、乐享“中国游”。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近期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的兴趣大幅增长。一些国际旅行社称,近期外国游客赴华旅游需求量是去年的四倍多。很多来华旅游的外国博主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发布“探店”视频,“中国游”成为“新热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体验中国。我在网上也看到过不少短视频,轧马路、逛公园、品美食、乘游船、赏民俗成为外国朋友们在中国的‘新时尚’,在街头学跳广场舞、探索夜市美食、跟大熊猫亲密合影、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些新奇体验也被外国网民频频点赞。”林剑说。
  他表示,中方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对法国等15国试行免签入境15天政策,扩大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范围,适用口岸增至37个。中方全面实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也一直在优化移动支付、景区购票等配套服务。“这些措施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让外国朋友们能够在入境中国的‘新热潮’里充分探寻中国的魅力。”
  “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在中国走遍每一座城市,看遍每一个美景,感知‘更开放中国’,体验‘更美好中国’,传递‘第一手中国’。”林剑说,“欢迎大家继续打卡‘中国行’、乐享‘中国游’!”
 
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
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7日电(记者徐壮 贺书琛)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17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以“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贯穿全年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根据活动总体安排,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举办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组织各地围绕暑期旅游旺季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及惠民措施。
  主场活动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推出“避暑消夏好去处”“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暑期旅游产品。
  据介绍,暑假期间,各地将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围绕夜间游、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消费热点,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打造滨海、水上运动、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展览展会、文体赛事等新场景,激发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博物馆如何持续“热辣滚烫”
博物馆如何持续“热辣滚烫”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近几年,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暑期到来,很多博物馆成为热门目的地和打卡点,甚至一票难求。但在文博旅游蔚然成风的同时,有些地方博物馆年参观量仍不足5万人次,还有不小的潜力可挖。如何让“博物馆热”持续下去?如何让更多博物馆“热辣滚烫”?值得我们思考。
  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从2012年的3866家增至2023年的6833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博物馆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近几年,文化自信、文化消费的氛围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那些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化宝藏和厚重历史,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长知识成为亲子活动的上佳选择;另一方面,央视《国家宝藏》、河南卫视《博物馆奇妙夜》等节目火爆出圈,众多博物馆通过新媒体“挥洒创意”,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博物馆一探究竟。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共举办展览4万个以上,吸引观众12.9亿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得益于当前的文旅热潮,今年博物馆的流量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各地博物馆进一步练好内功、讲好故事,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期待。
  首先,各家博物馆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大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看点。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各地都有璀璨的文化积淀,但有不少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有待加强。如何让博物馆库房里的文物走出来、展出去,如何让文物资源物尽其用,仍需探索和加力。
  其次,各家博物馆要善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博物馆故事。除了制作一些优质的文博类节目,博物馆也可以通过布展巧妙地讲好文物故事,比如山西晋商博物院将箭矢摆成轰炸机形状、阜阳临泉博物馆用铜币组成“铜币”字形等,用巧思打造“网红打卡点”。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研发、跨界联名方面多下功夫,同样能让博物馆的吸引力大增。
  最后,各家博物馆要因时制宜探索管理创新,为人们亲近博物馆提供便利。近期不少游客反映,博物馆周一歇业、平时闭馆较早,一些博物馆积极表态将“加班”为游客提供服务。还有一些博物馆在部分展厅推出了“夜游博物馆”活动,满足了多样化需求,让“下班去逛博物馆”成为现实。另外,有些博物馆加快了数字化建设步伐,让线上看展成为新选择。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有更多博物馆用心呵护民众的参观热情,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用文物好故事让“博物馆热”持续“热辣滚烫”。      (吕秉沂)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不约而至”如何体验良好?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不约而至”如何体验良好?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取消预约”是2024年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的热词之一。
  近期,上海、北京、苏州、成都、杭州等旅游热门城市纷纷宣布,除部分重点景区、博物馆外,其他景区取消预约要求。
  随着暑期来临,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客流高峰。取消预约后,如何让“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时值盛夏,记者在杭州西湖景区钱王祠入口处看到,昔日预约扫码的展板已撤掉,工作人员正引导游客有序进场。
  端午小长假的前一天,“苏州发布”公众号发布消息:除部分重点景区和博物馆外,苏州全市其他A级景区、文化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取消实名预约。
  几乎同时,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宣布,除部分热门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需要实名预约或购票外,全市3000余家文旅场所,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等举措。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国内取消景区和文旅场所实名预约的城市群持续扩容。
  6月20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除故宫、国博外全市景区全面取消预约要求;此后,武汉、成都、南京、长沙、杭州、广州等城市相继发文,除少数热门景区场馆在旺季等特定时段确有必要预约限流的,取消A级旅游景区预约入园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仍保留预约制的文旅场馆,也积极推出优化预约服务。
  比如,故宫博物院出台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未成年人参观不需要预约,在已预约门票的成年人陪同下进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推出“老年票”,70岁以上的老人无需预约,凭身份证或老年证领票即可进馆参观。
  作为我国文旅管理方式的创新实践,预约制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稳定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热门景区门票供不应求;预约程序较为繁琐;“一票难求”之下甚至催生“黄牛”现象……
  为切实提升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门票预约制度不断优化完善。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提出各地博物馆应优化调整门票预约制度。针对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出现预约难等问题,文旅部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体验?


  杭州宣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游客陆女士便和好友接连“打卡”了雷峰塔、德寿宫、西溪湿地等景点,“不用提前约,身份证也不用刷,行程安排更灵活,旅游也更舒心了。”
  “在很多景区,导游现场购票效率更高。”途牛北京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预约能提升旅行社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持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景区免预约也让外国游客感受到更多便利。
  一些地区公布的数据显示,取消预约后,游客量有明显增长。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景区取消预约政策叠加暑期效应,进一步带火北京旅游市场。6月24日到7月5日两周内,北京景区门票搜索量较前两周环比增长近3倍;苏州多个景点、博物馆在取消预约后也迎来客流高峰,端午期间共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同比增长三分之一。
  一些人担心,部分景区取消预约后客流量剧增,会降低旅游的体验感。
  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取消预约后的第一个周末,现场排队的队伍接近百米。一些外地游客反馈:“进馆后还是跟着人流走,展品没办法仔细看。”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说:“取消旅游预约制旨在提升游客的便利性,但在旅游旺季,需要配合弹性管理和人性化服务,让众多‘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也提醒,暑期旅游高峰期,客流管理方面或将面临一系列考验。比如,线下大排长龙时,有的游客可能花钱雇人排队购票,让“黄牛”现象再度出现。  
完善配套措施 提供多元选择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实行还是取消预约,都是对文旅市场及游客需求的回应。面对暑期旅游高峰,城市及景区应综合考虑人流量、承载量、参观体验等因素,做出因时因地制宜的决策。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认为,热门博物馆和景区应学会“双腿”走路。“既可以面向有预约和规划行程习惯的游客保留预约服务、优化流程;也可以面向临时起意、不习惯或不方便预约的游客,保留线下票务服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取消预约的景区,应进一步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比如,为中小学生、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措施,防止“黄牛”挤占票源等。
  不少受访者指出,为寻求旅游人数和参观体验的平衡,对热门景区应采取流量提示、错峰分流等措施,以避免拥堵。    
  据了解,为应对暑期客流,北京天坛公园提前研判分析线上购票情况和游客结构变化,根据验票情况动态调整回补票量;上海则通过“乐游上海”小程序,显示全市约140个景区(点)的实时客流和最大瞬时承载量,游客一看便知景区是“舒适”还是“拥挤”。
  7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明确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记者注意到,多地博物馆纷纷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或推出“夜游”项目、打造“24小时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预约不是单一事件,而是系统工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建议,在保护文物安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应谋划开放更多可游览空间,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记者段菁菁 陈爱平 杨淑君)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吉林深挖人文资源丰富夏季文旅产品
吉林深挖人文资源丰富夏季文旅产品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进入夏季以来,吉林多地深挖本地特色人文资源,围绕“清爽吉林·22℃的夏天”这一主题打造消费新业态,丰富夏季文旅产品。
  锅包肉是东北特色菜。不久前,吉林市召开了一场别样的“世界锅包肉大赛”,持续将这座城市和这道东北菜推上热搜,不仅吸引了众多食客和游客慕名而来,更带动了线下消费的发展。
  吉林市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的消息发布以来,吉林市锅包肉累计销售量超过56万份。
  借力锅包肉的香气,吉林市加速打开文旅融合的大门。
  今年夏天,坐落于吉林市松花江畔的吉林建制博物馆经过全面修缮向公众试开放,这座始建于1932年的历史建筑融合了历史文化展览、休闲体验、文创展示等多种功能,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零距离”探寻城市根脉。除此之外,陨石博物馆、水电博物馆等文博场景进一步丰富内容。
  “我们加大对本地人文资源的梳理,发掘地方标识和文化资源,加速推进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深挖城市底蕴,讲好城市故事,把网络流量变成线下‘留量’。”吉林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翟敬源说。
  据了解,吉林省近日发布了2024年消夏避暑新玩法、新线路,其中不少产品以文旅融合为核心,打造多业态、沉浸式的消夏避暑生活场景。
  长春市结合长影旧址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等人文资源,推出大型文旅演艺等新产品,延边州进一步发掘少数民族特色,推出暑期民俗旅游产品。
  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表示,吉林省正把避暑休闲产业作为万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引擎,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围绕“清爽吉林·22℃的夏天”进一步打造一系列具有吉林特色的避暑休闲旅游产品。
  (记者胡戈 马晓成) 新华社长春电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
中国埃及展开“金字塔之巅”文明对话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

中国埃及展开“金字塔之巅”文明对话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在埃及的永恒沉睡之地‘萨卡拉’,我们被吊下十几米的竖井墓……在一层层堆叠起来的十几具棺木中,我一眼就看见了那具异常精美、无比完整的‘绿脸棺’。”
  站在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的“萨卡拉之谜”展厅里,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研究员薛江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娓娓道来,讲述中埃联合考古队如何在全球瞩目的埃及考古遗址萨卡拉发现了这件备受关注的“绿脸棺”。
  从萨卡拉直递上海:“绿脸棺”的跨时空旅行


  这件属于后期埃及的彩绘人形棺,被鉴定为公元前664—前332年的文物。“绿脸棺”长约1.9米,宽60厘米;立体地呈现了一位逝者,脸部涂绘成墨绿色,目光有神;胸前“佩戴”多达12层的巨型项链以及代表死而复生之神奥塞里斯,彰显尊贵身份。
  “一眼震撼,激动不已。”薛江说。
  从尼罗河畔到黄浦江畔,这件古埃及文物的跨时空旅行,标志着中埃考古和文物研究领域的巨大突破——中埃联合考古队在萨卡拉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作为埃及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直接从考古遗址运到上海博物馆进行展出,完成它们面向世界的“首次公开亮相”。
  距离开罗约30公里的萨卡拉,是古埃及大型皇家墓地。2020年,萨卡拉的考古新发现,包括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女神神庙遗址、猫木乃伊以及众多文物遗存,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7月17日,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大展正式揭幕,来自埃及的788件文物与中国古代文物在上海博物馆展厅中“碰撞文明密码”。从猫女神神庙遗址发掘而出的众多珍贵文物,正在上博展厅中散发迷人魅力。
  “通常,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在完成学术研究后再移交给博物馆,由博物馆进行展出。出于双方的互信和友谊,中埃联合考古、携手策展打破了这一规则。”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兴奋地说。
  在褚晓波看来,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策展的古埃及大展,也将成为世界埃及学研究的重要分水岭。中国学者对古埃及文明的独特理解,为埃及学研究注入前所未有的视角。
文明互鉴:古老文明“灵犀相通”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大展,是中国的国有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解读古埃及文明及展示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大展。整个展览为期13个月,将持续至2025年8月17日。展览分为“法老的国度”“萨卡拉之谜”“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板块,全景式讲述古埃及文明的故事。“一个展览,讲述了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金字塔之巅”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颜海英说。
  中国和埃及同为历史悠久、文物浩瀚的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000年至前30年,空间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埃及。作为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古埃及文明有着鲜明的特色。由于气候干燥和沙漠环绕,埃及也是物质遗存最丰富的古代文明之一。全世界博物馆收藏了数百万件埃及文物、数以百万件的纸草文献、大量的雕像艺术品和神圣动物与木乃伊。
  不过,此前在中国举办的古埃及文物展,基本是纯粹引进的“罐头展”,缺乏学术营养。而西方世界举办的古埃及文物展,多为以木乃伊等墓葬习俗猎奇的奇观式展览,对古埃及文明的介绍和解读往往浮光掠影,甚至失之偏颇。
  “中国人看古埃及文物,能产生强烈共鸣。”颜海英举例,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都是农耕文化、大河文化,相似相通之处较多。宏观而言,有“天人合一、祈福来世”的宇宙观、哲学信仰,都追求“大一统”的国家秩序,喜爱与自然和谐相处;微观而言,文化和艺术成就亦相映成趣,包括充满想象力的象形文字、精雕细刻的礼器等。
  展厅中有个人形雕像,刻画一位古埃及书吏。他身体前倾,手拿书写工具,神态专注生动,身旁还有两位智慧神守候。文物虽小巧,却折射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都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
  “两大古文明犹如‘同族同源的兄弟手足’,思维何其相似、情感如此相通。”颜海英感叹。
  回溯历史,中国的埃及学研究在清末已萌发。清末金石学家、收藏大家端方在开罗收购了相当数量的古埃及文物。他对古埃及文字尤为入迷,将石碑上的象形文字制作成拓片,书写题跋,赠送友人加以赏玩,一时在文坛掀起“埃及热”。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夏鼐亦与古埃及文明结下不解之缘,他在埃及参与考古发掘,还留下珍贵的埃及考古日记。
  “同为古老文明后人,中国人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点、切入点,和西方天然迥异。”颜海英说,“金字塔之巅”展是又一个起点,为中国人研究埃及学推开大门,相信会有更多中国年轻人加入世界埃及学研究,用东方视角碰撞古老文明,探寻“法老国度”的未解之谜。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双向奔赴加深友谊


  在“金字塔之巅”的第二展厅——“萨卡拉之谜”,400余件萨卡拉最新出土的古埃及文物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亮相。
  这一展厅也集中呈现了近年来中埃联合考古的重大成果。据介绍,中埃联合考古起始于2018年。在极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埃考古学家携手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重新焕发光彩。
  不久前,中埃萨卡拉新出土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在埃及启动。这一项目主要是对萨卡拉遗址出土的数千具人形木乃伊棺椁进行数字化扫描与拍摄、整理、研究,以及协助修复埃及卡尔纳克神庙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萨卡拉是古埃及最早的都城孟菲斯的墓区,也是外族统治时期古埃及人坚守传统文化的圣地。它是古埃及历史的起点,也是终点。中方深度参与全球瞩目的萨卡拉考古项目无疑意义重大。”薛江说。
  薛江介绍说,中埃联合考古发挥了“双方文化背景相通、中方技术领先”的优势,推进非常顺利,目前已在萨卡拉发现了上千具木乃伊棺椁,未来将把它们全部数字化并加以研究,建成文物数据库实现全球共享,并计划以中文、英文、阿拉伯文三种语言向全世界发布重大考古成果,有望极大丰富世界埃及学尤其是棺椁学的内容。
  “在萨卡拉,沙漠温度47摄氏度,而墓室里温度高达70摄氏度。为保障安全,中方考古队员们一天只能工作4个小时,即使如此也很容易中暑。现在部分工作已完成,我们会等到11月或12月再重返埃及,继续推进考古工作。”薛江说。
  在中国考古队的工作日程表上,还有阿布西尔的金字塔项目、卢克索神庙以及埃及境内所有博物馆的棺椁数字化研究项目“列队等候”……由于埃及文物数量异常庞大,中国考古工作者不得不“开足马力”。薛江笑言,“恐怕我的后半生工作都已排满。”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畔,中埃两大古文明的碰撞正在激起巨大流量。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自5月20日开售,短短30天内20万张早鸟票已全部售罄。
  “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热切。”褚晓波说,中埃文物机构还将携手推进和发布联合考古的新计划、新愿景。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哈立德说,“金字塔之巅”大展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和埃及社会的多面性。近年来埃及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考古和文物交流协议,将持续推进合作、加深友谊。他期待,“所有展品都能化身埃及的文化使者,邀请广大中国人民来埃及亲身体验壮丽的文明。”   (本报记者孙丽萍 丁汀)
 
近万种内地精品图书亮相第三十四届香港书展
近万种内地精品图书亮相第三十四届香港书展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香港7月17日电(记者黄茜恬)第34届香港书展17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60多家内地出版单位组成内地出版展团参加本届书展,集中展销近万种内地精品图书。
  本届香港书展首度以北京作为主题城市。北京主题城市展区面积150平方米,以“京港携手筑梦·书香共绘华章”为主题,充分展示北京近年来出版成果和高质量发展成就,重点展示主题类、社科类、文化艺术类、少儿类、数字融合等京籍出版物,以及富有特色的京味文化产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内地出版展区设立主题精品图书展,集中展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图书和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古代典籍和文化类丛书、套书等。
  为契合本届书展“影视文学”的年度主题,内地出版展区还展销《我的阿勒泰》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丰富文化内涵的优秀影视文学作品。
  当日上午,北京主题城市推介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主题馆主题活动区举行。启动式上,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派传人郑潇表演京剧《贵妃醉酒》,展现国粹京剧的独特魅力,获得嘉宾和观众热烈好评。
  据悉,书展期间,北京展区还将组织作家乔叶赴港参加“京港文学对话”读者面对面交流座谈,举办《少年行 丹青引——京港青少年书写北京作品集》新书发布暨颁奖活动,以及出版文化交流活动等。
  在北京展区的重点图书展示展台,香港青年刘以博认真翻阅手中的《我爱北京——2023全球青少年征文优秀作品集》。他说自己曾在北京实习数月,对当时的美好时光记忆犹新。“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光溢彩的北京,领略日进日新的北京。”
  广东展区则突出“岭南新韵”,邀读者齐鉴岭南特色、齐赏岭南文化、齐品岭南书香。广东馆的场馆设计以广式骑楼为原型,展现了岭南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不少香港市民表示“看到觉得很亲切”。本届香港书展,广东展团展销图书近700种、1400册,将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娓娓道来。
  广东省主题展区内还特地展出端砚、广绣、广彩等数十种代表岭南文化的艺术品。“粤港两地文化同宗同源,将两地共同的文化符号转化成文创产品,可以令香港市民更直观地感受粤港两地文化的融通与共鸣。”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监陈斌说。
  据介绍,书展期间,内地出版代表团还将与香港地区出版人合作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中国电影出版社举办的“梦:电影与中国文学”主题演讲活动、现代出版社举办的青年作家金小安“给生活加一勺糖”系列图书分享会等,旨在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的人文交流。
 
泥与火的千年邂逅
山乡痘姆古陶迎新生
泥与火的千年邂逅

山乡痘姆古陶迎新生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陈诺)夏天的雨后清晨,安徽天柱山群峰连绵,阳光与云雾交织。沿着潜河边的小道一路向南,乡村公路边的一组砖红色建筑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潜山市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
  古窑依山坡而建,窑身半埋于地下,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长约百米,宛如卧在山坡上的长龙。土坯瓦房,陶罐垒墙,窑前坊后有陶片铺路,层层叠叠。
  走进手工作坊,两排矮桌上,制陶转盘正在匀速旋转,前来体验的游客们举着一双双满是泥巴的手,时不时蘸点水,在制陶师傅们的帮助下,一团团黏软的黄黏土逐渐有了形状。
  所谓陶瓷,先有陶,再有瓷。制陶师傅黄成红说,陶器以黏土为原材料,瓷器则是高岭土。另外,两者的烧成温度也不一样。
  痘姆乡因古陶闻名,素有“皖西南陶瓷之乡”的美誉,制陶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薛家岗文化并绵延至今。6000年前,潜山先民发现痘姆乡蕴藏大量天然陶土,他们沿河建窑,围窑建坊,折松为炬,练泥冶陶。
  痘姆陶盛于唐宋,一度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诗人李白曾赞舒州(今潜山)酒具:“舒州杓(陶瓷酒具),力士铛(陶温酒器),李白与尔同死生。”基地现存的百米古窑为中外罕见,被业内专家学者誉为活化石。
  痘姆古法制陶,从制坯到烧制,整个周期较长,仅烧窑就要三天三夜,还需专人看火。窑温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时,陶坯中的金属元素与松脂、柴灰相熔,即使万件相同的陶坯进窑,出窑时釉面也绝无雷同,所以窑变之美“只可遇见、不可预见”。
  因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制作,加上产品单调而缺乏消费市场,这个传统技艺一度濒临失传。近年来,痘姆乡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抢救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加固龙窑,建成非遗客厅、艺术家工作室等场馆,举办痘姆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及龙窑点火仪式等,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40万人次。2021年,痘姆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潜山天柱陶瓷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
  精美的茶具、餐具、香炉、茶叶罐……走进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的展示馆,陶制品琳琅满目。“相比于之前制作的水缸、咸菜坛,如今这些陶制品被贴上‘艺术品’的标签,变得更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程柏全告诉记者,2016年接手后,他们努力将这里建设成为文旅名片,创新开发各类茶具、酒器、香器,积极参加各地大型展会,并作为安徽礼品走向海内外。
  据介绍,当地还以多种形式将古陶文化搬上墙,打造特色陶村,结合民宿业态建设百业工坊,让村民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足球与音乐的“化学反应”
柬埔寨音乐家访“村超”
足球与音乐的“化学反应”

柬埔寨音乐家访“村超”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据新华社贵阳7月15日电(记者罗羽)“拜拜!下次再会!”7月15日早上,挥别榕江县的村民朋友后,柬埔寨音乐家足球队一行登车返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他们口中的美丽之地。
  “这是一次充满了欢乐和惊喜的旅程,我们非常开心!”柬埔寨音乐家足球队队员索伊·马卡拉激动地说,如果未来还有机会,他和队友还会再来榕江,回访好友,深化友谊。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县,是2023年火出国门的贵州“村超”发源地。过去一年来,“村超”从2023年的20支参赛队,增加到2024年的62支,其系列赛事持续火爆,吸引全网浏览量超700亿次。
  “村超”不仅成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还成了推动对外交流的桥梁,在与英超牵手合作后,“村超”陆续迎来了法国青年代表队、利比里亚社联足球队等国外球队。
  7月11日,“村超”迎来了第一支来自东南亚的球队——柬埔寨音乐家足球队。他们一行30余人,其中11名音乐人,抵达榕江后先是体验了当地的侗族拦门酒、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并于13日和14日在“村超”球场踢了两场交流赛。
  13日,当柬埔寨音乐家足球队挥舞着队旗入场时,收获了现场数万名观众的欢呼。他们还在与岑巩县腊猪脚足球队的比赛中场,进行了一场摇滚表演。
  首次来到中国的38岁球队中场球员彭·索菲赫里特是一位歌手,他正是中场表演的主唱。“很高兴来到榕江,这里的足球氛围特别好,对手的技术很不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小就有踢球习惯的索菲赫里特说,榕江的民族文化也很吸引人,尤其是具有古典音乐特色的侗族大歌让他耳目一新。
  与索菲赫里特不同,球队的中后卫马卡拉此前已多次到过中国。“虽然我到过上海、广州、南宁、昆明等城市,但榕江之行让我更加兴奋!”马卡拉激动地说,榕江人非常有才华,能歌善舞,且热情友好;榕江美食很丰富,又独具特色,让球队一行有宾至如归之感。
  “足球和音乐一样,是能够促进各国人民交流的世界性语言。”第三次来中国的球队中场冷·乔兰兴奋地表示,足球和歌舞给榕江人带来了激情和欢乐,他从榕江人的笑脸中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睦、幸福。
  已经60岁的乔兰虽然高中就学会了踢球,但自从高中毕业后,就很少踏足绿茵场。“来到榕江后,榕江人的激情感染了我,激励了我,让我情不自禁踏上了绿茵场,两场比赛均上场了,踢得很开心。”
 
植根中国文化沃土 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植根中国文化沃土 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杨淑君)自2006年起,“85后”童敏敏开始用笔名“童童”在网上发表小说。她创作的《冬有暖阳夏有糖》等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印尼语、西语、葡语等多个语种。
  “文学的力量可以超越国界与时空,书中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满足了海外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童敏敏说。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网络文学由小众走向大众,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感染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景观。
  7月12日至14日,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京举办。会上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出海”持续推进,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43.5亿元,同比增长7.06%,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总量约为69.58万部(种),同比增长29.02%。
  根据报告,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语种超过20种,涉及东南亚、北美、欧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东南亚超越北美地区成为网文“出海”的首要目的地,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具有即时高效、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的特点,有着跨国界广泛传播的天然优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说,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世界各国人民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意愿日趋强烈,这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网络文学这扇“窗口”让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从一个个极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中,了解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感受中国脉动。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里丰富的哲思、精妙的语言、无穷的韵味,让我感受到汉语言之美。”童敏敏说,“作为创作者,我们试图用宽广的国际视野、崭新的审美趣味和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源头。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文化产业‘走出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介绍,不久前收官的网络文学改编剧《庆余年》第二季,不仅延续了第一季的热度,还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千古风流。
  截至2023年底,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上线中国网文翻译作品约3800部,海外访问用户数累计突破2.3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IP走向全球的最大底气。”侯晓楠说,借助AIGC,阅文集团正在打造图、文、有声、衍生等一体化的IP多模态大平台,同时积极探索线下文旅等新场景,打造IP全产业链联动新范式。
  “让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何弘说。
 
这个“医疗圈”,很有中部崛起的风采
这个“医疗圈”,很有中部崛起的风采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中部三甲医院数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拥有湘雅、同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家队”医院和全国排名靠前且能“逆吸”城市乃至外省患者的乡镇医院群。
  近年来,中部地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一批“国家队”医院在服务公众卫生健康、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队”医院辐射面覆盖海内外


  通过智慧医疗、建设医联体、医疗援外、医疗“出海”等方式,中部“医疗圈”扩容提质,“开门办院”,辐射面覆盖海内外。
  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借助5G技术开展远程数字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湘雅医院放射科教授熊曾是肺癌早筛项目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近年来,湘雅医院引入互联网云平台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模式,从帮扶基层医院到促使基层医院“自我造血”,让早期肺癌患者看病不出县,就近就能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实现超过80%患者本地完成肺癌诊疗。
  “如今,外地的患者也能享受到湘雅医院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介绍,湘雅医院与省外18家医院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免费提供人才培训、业务指导等,与湖南省14个市州69家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定点指导关系。
  湘雅医院在积极创建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的同时,立足重大疾病诊疗需求,着力建设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并以输出模式高标准建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2023年输出与平移了58项新技术与新项目,其中10项新技术填补了江西省区域内的空白。
  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位于郑州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形成了“一院多区”城市医疗集团发展模式,各个院区学科错位发展、标准化管理。
  进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医院设置了老年友善服务站,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提供免费的全程陪同就诊服务。
  “过去,我们为了确诊了解下一步治疗方案,得挂几个科室的专家号,得到的答案还不一样。”患者家属王女士回忆起过去就医过程不由得感慨,“现在方便了,一次挂号,专家们聚在一起共同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如今,郑大一附院对备案MDT团队进行整合优化;制定完备的MDT团队工作流程,构建以专科为基础,以病种为抓手的诊疗流程,重点打造乳腺肿瘤、肝胆肿瘤等学科首诊MDT诊疗服务。
  “医院强化患者需求,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发挥城市医疗集团牵头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让老百姓感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王成增说。
  在中部,更多医疗中心正在崛起。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介绍,南华大学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分布在衡阳和长沙两地,开放床位超过1万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40万人次,年手术量约20万台次。
  “深化校医合作,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说,2022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成为南华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成为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校院持续深化医教研合作,建立特色鲜明的妇幼健康、出生缺陷、职业卫生教学和科研体系,陆续创建了“国家职业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职业病区域医疗中心”。
  除了服务区域,不少医院还辐射海外。近年来,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多地医务人员“输血”“造血”并举,积极实施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为深化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合作贡献力量。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介绍,湖南自1973年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实施了“光明行”、妇幼健康工程、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援外创新项目,诊疗患者逾100万人次,为非洲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友谊,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近年来,湖南省承建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2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湖南省积极推进湘雅医院与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共建心内科、眼科和耳鼻喉科3个重点专科,推动湖南省人民医院—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打造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和远程医疗、技能培训2个平台建设。
乡镇医院群“逆吸”城市患者


  在大医院的强势面前,“小医院”还有没有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中部一些基层医院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据《2023中国乡镇卫生院综合实力千强排行榜》,湖南县级市浏阳市有6家医院上榜前100强,其中集里医院、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名。
  过去,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不强、家庭医生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城市大医院一度对基层医疗机构造成医疗资源、优秀医疗人才、患者、医疗费用等四方面的“虹吸”,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记者在浏阳市乡镇医院调研发现,浏阳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智慧医疗、互联网医院等新模式,医联体建设逐渐完善,基层诊疗能力得到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甚至出现“逆吸”城市乃至外省患者的现象。
  ——注重患者需求差异化发展,每个医院“专病专治”有特长。
  五年来,记者持续跟踪调研浏阳市的基层乡镇医院群发现,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集里医院的神经内科发展成为特色,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以中医骨科闻名于省内外,而浏阳市妇幼保健院聚焦妇女儿童疾病诊疗,关注产前筛查和生殖医学发展。
  近日,记者在集里医院看到,这里引进了一台5G移动卒中(中风)救护车,车内配有移动CT、生化检查等设备,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急救站,为患者提供“上车即入院”的急救服务。集里医院院长赵黎明告诉记者,医院急救中心在接到脑卒中患者呼救后,这台配备有5G移动信号的移动卒中救护车,能够及时抵达救治现场,可直接在车上展开卒中急救,包括心电监护、车载移动CT颅脑扫描、生化检查检验、远程会诊、溶栓等操作,打破了传统需要到医院才能开展CT检查和救治的模式,节省黄金救治时间。
  在神经康复医学中心,针灸理疗、运动治疗、器械治疗等一应俱全。记者看到,一名43岁的男性病人因为肢体偏瘫,正在使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恢复下肢步态。神经医学中心康复中心病室主任刘琼介绍,辅助康复器材配合康复训练,能够起到外骨骼支撑作用,帮助病人早日适应步态,增加病人的康复信心。目前,该中心每天治疗上千人次。
  “快,患者生命垂危,立即送到ICU治疗!”近日,70岁的严重肾病患者黄女士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迅速进展为四肢乏力,无法行走。黄女士的家人将其从老家送至浏阳市集里医院就诊,入院后由于病情进一步恶化,转入ICU治疗。
  经过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全体努力,5次血浆置换术后,黄女士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并成功脱离呼吸机,顺利转出ICU。像黄女士这样的患者,每天ICU都要收治20多个,其中有很多是来自周边省份的重病患者。
  ——重视医务人员发展需求,让一线骨干干事有激情。集里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朱春霖告诉记者,医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向一线骨干人员倾斜,让真正干事的人有激情、有动力。
  “始终关注医务人员发展需求,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在基层医院收获成长。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基层医院能发展的关键。”赵黎明说。
  近年来,集里医院的医疗业务建设也得到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完成门诊65.97万人次,收治住院6.42万人次,完成手术17070台。特色专科建设做精做强,神经内科、眼科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神内眩晕、帕金森、介入、重症、康复、眼底病、眼外伤等亚专科建设成效突出。
  近年来,全国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一些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发展遇到困难。但在2023年,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医疗服务人数增长幅度位居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前列,逆势上扬的基层妇幼保健院有何诀窍?
  “医院以母婴安全为目标,深挖潜能、转型提质,做强传统专科,做强重点学科,协同发展,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医院的发展方向,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我们建立了长株潭都市圈唯一的县级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了远程联合门诊会诊,方便湘赣边界的患者就医。”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黄其美说。
  在黄其美看来,基层医院要发展,必须有敏锐的“眼睛”,根据患者需求调整学科发展方向。比如,医院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有增长趋势,因此开设甲状腺专科,建立上联湖南省肿瘤医院、下联基层卫生院建立三级联动的甲状腺疾病防治中心。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借力远程医疗的形式,在就诊、复诊和手术指导的过程中,患者能足不出户地享受三甲医院的看诊和指导,医院的服务能力也同时增强,从零起步完成甲状腺手术数百台。
  “医院需要从患者需求出发,让医院差异化发展,尊重患者的就医体验,重视患者的口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鸿君说。
“医疗圈”持续崛起路在何方


  ——主动作为,面向西部辐射。雷光华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中部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够为中部经济崛起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新型发展机遇。大型公立医院应该在高水平创新和高效能转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医疗器械、装备以及药品试剂的国产化替代作出贡献。同时,崛起的中部高水平医院还应该主动担当作为,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真正做到在能力上支撑、在技术上指导、在管理上示范、在发展上引领。
  ——教育先行,培养更多人才。“人才是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实说,湘雅医学院积极推进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从课程设计、平台建设、师资梯队、教学方式、国际交流、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组织实施,着力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常实建议,中部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育高层次人才、打造科研平台、培育优秀学子,推动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应持续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医学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医学教育改革是医疗服务提质的最大变量。”张灼华说,南华大学国内首创免费医学生计划,从2020年起,自筹经费1.75亿元,连续15年免除50%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对于培养医学人才有促进作用。他建议,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大对医学生的培养和关爱。
  ——深化改革,促进三医协同。陈鸿君建议,中部“医疗圈”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推进深层次改革,持续深化三医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以“国家队”医疗机构为龙头,提升专科能力和病种诊疗能力,辐射基层医院,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拥抱世界,共赴使命担当。李小松建议,继续加大中外医疗技术培训交流、传染病防控与救治、中医药推广、远程医学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帅才 苏晓洲 阮周围 王烁)
 
四川米易县:医共体建设让“家门口”看病更便捷
四川米易县:医共体建设让“家门口”看病更便捷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董小红)“在村卫生室做的心电图,实时传到县医院,医生线上看完后20分钟内就传回了结果,好方便哟……”最近,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卫生室,74岁的村民方元在家门口及时拿到了心电图检查结果,节省了奔波去县城看病的花销。
  这是近年来米易县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国家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米易县已实现编制、岗位、人员、管理、财务、经费、药物、信息的“八统一”,在县域范围内,随着医共体成员越来越“紧密”,群众“家门口”看病也越来越便捷。
  宽敞明亮的工作间内,10多位医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上阅片,不时交流探讨患者的病情……走进米易县医共体放射影像诊断中心,这里汇聚着全县医共体单位的影像检查资料,覆盖3家县级医疗机构、11家乡镇卫生院,是医共体高效运转的一个“超级大脑”。
  “急诊20分钟内、门诊1小时内就能向基层传回诊断结果,每天能完成约600名患者的诊断工作。”米易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米易县医共体放射影像诊断中心主任朱永高说。
  他介绍,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米易县人民医院积极促进学科整合,以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医共体成立后组建了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病理检验中心等资源共享“六大中心”,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推动县域内医疗质量提升。
  加强协调联动,从“单打独斗”向“同频共振”转变,医共体建设也逐渐汇聚起基层人才的“强磁场”。记者了解到,米易县在医共体内部打破了身份界限,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实施人员统一使用、合理流转,实现“编、岗、人”的自主管理;同时,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新增设基层中高级岗位112个,优化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
  31岁的影像诊断医生李晓霞来自米易县中医医院,但日常却在米易县医共体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工作,每天接触到更多复杂疑难病例。“以前接触到的多数患者是骨伤、风寒感冒等常见病,现在经常需要进行肿瘤疾病的诊断工作,周围都是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同行,大家一起交流,专业技术提升很快。”李晓霞说。
  信息化赋能实现资源共享,“一盘棋”布局更加合理,医疗服务能力也在整体提升。米易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和宇说,该院的病人以中医康复和中医骨伤为主,以前没有条件配备核磁共振仪。现在,在医共体的统筹下,该院有需要的病人可以直接预约附近米易县人民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方便多了。
  通过学科整合、优化布局,目前,米易县建成针灸和麻醉等省市重点专科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数据显示,近5年米易县群众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3%以上;2023年患者满意度达93%,较2019年提升5.83个百分点。
 
广州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广州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
 
  新华社广州7月16日电(记者徐弘毅)记者16日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近日全面启用,实现了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不必重复进行检验检查。
  近年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搭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对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平台预存、系统推送、调阅提醒、共享互认和监督管理。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患者就诊时,互认平台会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动提醒医生有可互认项目,可供调阅查看。当次诊疗过程,医生开具检验检查项目符合互认要求的,系统会进行重复检验检查提醒,提升互认工作的便捷性、有效性。
  目前,广州已有287家医疗机构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其中广州市内的省部属、市属大型三级医院全部接入,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同时,该平台与广东省内其他地市接入省级互认平台的医疗机构也实现互认共享。
  截至今年5月底,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已纳入255项医学检查项目、1181项医学检验项目,实现全市检验检查结果信息调阅提醒、可信互认和监督管理。
 
眼健康的问题,不能光盯着眼睛
眼健康的问题,不能光盯着眼睛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
 
  屏幕生活、智能设备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眼健康埋下隐患。为营造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人民网日前举行了“2024国民视觉健康科普公益行动”,聚焦全年龄段眼健康,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和政策实践,普及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策略和方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孙兴怀介绍,人类接收的信息80%以上通过视觉获取,眼健康影响的不光是眼睛,可能波及全身。视力不好,心情受影响,免疫力会下降,感染性疾病就来了;视力不好,容易摔跤发生意外损伤,担心受伤就少活动,于是代谢疾病就增加……世卫组织曾经做过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发现人最怕的是死亡,其次就是失明。所以眼健康是在生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眼健康易导致多种身心问题,反之亦然,很多眼科疾病也由其他疾病导致,比如相当一部分葡萄膜炎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从眼科的发展看,跟神经内外科相关性很大;从解剖结构来看,眼科和耳鼻喉科、口腔科也密切相关;更不要说大家都知道的糖尿病对眼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学科越分越细,眼科领域也分了十几个亚专科。解放军总院眼科医学部主任李朝辉认为,越分越细与科学治病的精准发展一致,但跟“人是一个整体”背道而驰。他向记者介绍,中医讲究整体,其实西医也在研究整体,现在已经开设了很多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门诊。眼科大夫如果孤立到“只会看眼眶,眼球都不懂”的一些亚专业上,跟宏观脱离,肯定没有未来。
  无独有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也说道:“去年有幸找到了做脑研究的科学家交流,建议对弱视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不能总关注眼睛,还要关注皮层甚至上丘脑等等。”
  说起眼健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儿童视力问题和成人干眼症。记者在此次科普公益活动中获知,尽管儿童近视防控这两年数据已向利好发展,但干眼症却开始日渐低龄化。
  儿童出现干眼问题,主诉往往不明确,但还是会有一些症状。例如总眨眼、揉眼,也可能是不爱写作业了,甚至有的孩子不喜欢看电视了,等等。家长要及时关注到这些行为,并进一步诊断是视力下降还是干眼引起的视疲劳。
  为什么孩子也会有干眼的问题?首先是读屏时代的必然影响,还有吃甜食多、喝水少、喝碳酸饮料多,导致泪液层级分布可能出问题,泪液破坏也会很多。
  南开大学视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李丽华特别提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家长为了近视控制让孩子佩戴塑形镜、离焦软镜等接触镜,却忽视了干眼问题。不止因为镜片的接触,从清洁到消毒以及护理液的成分,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引起泪液质量的改变。
  儿童一旦出现干眼问题,很难自愈。不会表达的孩子如果从轻度干眼发展成中度,甚至会影响到视觉质量、视觉品质,这和防控近视同样需要高度关注。
  在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互联网远程医疗技术或可改变一些现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王利华谈到,经常在门诊发现看斜视弱视的孩子年龄大了无法矫正,其中多数是农村的孩子。王利华透露,正在和人工智能专家合作开发儿童视力筛查的模块,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儿童眼保健重点是面向基层”。
       (本报记者李牧鸣)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
推动肿瘤疾病早筛早治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

推动肿瘤疾病早筛早治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健康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侠克 李恒 徐鹏航)肿瘤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随着科技进步,早期筛查等技术手段让肿瘤患者可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在17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实现全民健康——推动肿瘤疾病早筛实现健康公平”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就肿瘤疾病防治工作建言献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综合施策、全程管理,立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针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相对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种,组织完善筛查和早诊早治系列技术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癌症规范化防治水平,有效减少癌症危害。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介绍,我国针对高发癌种的筛查越来越普遍,基本覆盖了肺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发病前十位的多数癌症种类。“以妇女‘两癌筛查’为例,自2009年我国开始推动实施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以来,截至目前已接近2亿人受益。”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经济与保障研究部部长万泉说,应进一步加大肿瘤预防性工作力度,包括早筛早诊工作中的资金投入。
 
重庆:城市更新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重庆:城市更新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盛夏时节,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黄葛树宛如一把把巨大的遮阳伞立于青石阶梯两侧。拾级而上,几栋红砖青瓦的建筑格外抢眼,仿佛将人带回到另一个年代。
  这里是重庆市江北区五里店街道莺花巷的合作村青年国际社区。
  合作村片区为原长安机器厂旧建筑群所在地,多数建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村片区的建筑和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片区内杂草丛生、建筑外墙斑驳点点。
  2021年3月,江北区联合文化创意公司,在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以“社区生活综合体+青年活动中心”为主题,对合作村片区进行更新改造。
  “我们在较好地保留上世纪50年代企业家属区原貌和街巷肌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升级公共空间、盘活闲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风貌品质、引入新的经济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等举措,将合作村片区打造成集文创、休闲、娱乐、鉴赏等为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和生活方式融合的综合体。”合作村青年国际社区项目总经理吴楚鹏说。
  如今,合作村青年国际社区已引入餐饮、文创、艺术、休闲娱乐等40多家商户。“沉睡”的老旧建筑被重新“唤醒”,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变身为潮流文创街区,催生出新的风景、焕发出新的生机。
  合作村的蝶变是重庆市江北区推进城市更新的缩影。近年来,江北区按照治脏、治乱、治违、功能提升、品质提升及产业导入的“三治两升一导入”工作思路,聚焦城市存量空间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动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商业区等改造提升,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管理有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空间,一大批老街巷、老厂区变身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旅游“打卡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位于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塔坪片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紧邻热闹繁华的观音桥商圈,是典型的位于城市核心地区的老旧居住小区。2020年,江北区正式启动塔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44栋楼、1487户居民,改造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我们秉承‘微更新’理念,在保留具有重庆本土特色的住宅风貌和山城街区景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美化社区环境。”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范从才说。
  正值暑假,参加完高考的山东女孩孟想和哥哥相约到重庆旅游,塔坪片区成为兄妹俩抵达重庆后旅游打卡的第一站。
  “这里的地形和风貌都很有老重庆的感觉,还有很多新潮的商店和有意思的体验项目,很适合我们年轻人。”孟想说。
  “我们对闲置在塔坪片区内的老纺织仓库等进行再利用,打造出集城市图书馆、生活美学馆、创客空间于一体的北仓文创街区,吸引各类业态商户80多家,带动500多人就业。”北仓文创街区项目负责人陈芸莹告诉记者。
  在塔坪片区改造过程中,江北区还十分注重倾听居民意见、问需于民。打造百姓议事厅等“家门口”完整社区基层治理平台,建起养老驿站、托育中心、健身广场等空间,更好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塔坪片区的改造提升,走的是一条老旧小区改造与商业、文旅相融合,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城市治理相贯通,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相协同的城市更新之路。”范从才说。(记者王全超)
   新华社重庆7月17日电
 
当“四季雾凇”遇见全民健身
东北化工城打造“雾凇体育带”
当“四季雾凇”遇见全民健身

东北化工城打造“雾凇体育带”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新华社长春电(记者王昊飞 王帆 周万鹏 宋心平)时值暑伏,全国多地热浪来袭,但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游客体验到了“雪感”。
  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室内雾凇实验室,江苏游客陈佳佳身着羽绒服,在挂满冰晶的柳树前拍照,仿佛置身寒冬,“太震撼了!弥补了我之前没看到雾凇的遗憾。”
  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是亚洲首座全天候标准化越野滑雪专业训练场,场地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是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等项目队伍的训练基地,也是游客体验“反季滑雪”的网红打卡地。滑雪场与气象部门合作收集数据,模拟冬季气候环境人工生成雾凇,使雾凇实现“四季自由”,进而助力当地文体旅融合发展。
  “室内雾凇实验室自今年2月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滑雪场运营部部长徐鸿博介绍,雪场还增设了四季可体验的雪地爬犁、雪地观光车、雪场射击等项目,既能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也能普及越野滑雪等运动。
  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曾诞生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让这座城市驰名海内外的,还有每年冬日“不冻江”畔的雾凇。源自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在吉林市呈“S形”穿城而过,这一江段终年不冻,冬季也能保持4摄氏度的水温。当温差使江水产生的雾气遇到冷空气后,会凝结于树上,便形成了沿江十里长堤的雾凇奇景。
  江景与雾凇相映成辉,健康与自然双向奔赴,使蜿蜒的沿江雾凇带,变成大众向往的“雾凇体育带”。健步、奔跑、骑行、游泳、篮球、滑板、武术、健身操、广场舞……沿江十里长堤的全民健身愈发热情奔涌。
  “这两天我得赶在中午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才能‘抢’到台子打球!”61岁的市民段永生说,他每天要与老伙计们切磋球艺2个小时,尤其钟爱松江中路高架桥下的松花江健身长廊乒乓球场。
  “凉快,空气好,便民,设施完善。”段永生称赞道。记者看到,28张乒乓球桌前,球友们挥拍击球,热火朝天。就在几天前,2024年中国乒协首届“国球进公园”户外乒乓球系列赛事活动吉林市赛区就在此角逐。
  沿“雾凇体育带”到悦江滩公园对面,一座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滑板公园在今年6月正式运营。园内配有模块道具近百块,可满足滑板运动员的专业训练需求。“这里是全市最大的滑板综合训练场所,近期每到周末都有百余人来练习。”负责人刘显胜说,未来计划依托园区面向中小学生开设滑板公开课,拓展橄榄球、飞盘等项目。
  多年来,吉林市围绕沿江雾凇带,持续推进和完善全民健身长廊工程建设,目前已成为全市“一江两岸”百里景观长廊的重要部分。
  “我们努力将休闲健身场所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吉林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伊立勇说,健身长廊不仅支撑当地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为马拉松等项目发展培育了群众基础。6月16日,吉林市马拉松鸣枪,国内外3万余名马拉松参赛者在此奔跑。“雾凇体育带”堪称全程线路的城市颜值顶流,选手们畅跑其间,领略生态之美。
  打造四季“雾凇体育带”,离不开雪场的夏季助力。炎炎夏日,吉林市的万科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没有沉寂。为迎接暑期客流,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启动露营文化季,新增山地滑车、山地自行车、树林穿越等项目;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推出山谷音乐节、啤酒露营节等活动。
  “今年将升级打造2024凯乐石东北100松花湖跑山赛,预计参赛人数超3000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市场营销总监黄钟锐说。
  以体育运动点亮暑期生活。夜幕降临,位于“雾凇体育带”中段的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灯火通明,7岁的谭翕匀身着“钢铁罩衫”,脚踏冰刀,手持球杆在冰场上极速飞驰。学习冰球两年的她,难掩对这项运动的热爱,直言整个夏天都想留在冰场。
  “我们与船营区教育局合作,首次面向小学生免费开展冰球夏令营活动。”吉林市毓龙青少年冰球俱乐部教练谭轲说。
  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校副校长郭力玮说:“对于冰雪,吉林市人有来自基因的本能与热爱,虽然入夏,我们也在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热雪’澎湃的暑假。”
 
品牌招商:壮大产业,扩大就业
品牌招商:壮大产业,扩大就业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7月13日下午,一架粉红色的观光型直升机,在贵州村超发源地、榕江县城的天空中来回穿梭,吸引了正在村超球场体验足球交流赛的大批游客和市民举头观看。
  从飞机上走下来的贵州村超总顾问由守义介绍,这是榕江即将发展低空旅游经济的首次空域和净空条件测试,由已签约的贵州小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实施。“目前正在规划制定观光路线,把村超流量导入到更多苗乡侗寨。”由守义说,预计近期将正式向榕江市民和游客开放体验。
  俯瞰村超球场、飞越三宝侗寨、追寻大利侗寨和小丹江苗寨之美……足球+民族文化+低空旅游的开展,将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村超体验。作为贵州省贵阳市首家落地飞行的通用航空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罗伟介绍,持续火热的村超带来无限发展商机,公司前来榕江对接项目落地,共享村超流量的同时助力村超发展。
  企业主动上门,对在榕江待了快三年的由守义来说还是件新鲜事,他见证了榕江县从“招商难”到“选商难”的转变。以前,榕江县组织队伍外出招商,很难获得企业青睐。自从2023年村超火爆“出圈”之后,主动前来榕江对接洽谈、合作签约的企业络绎不绝。
  广州中旭未来、青岛安美瑞、汇源集团、南山婆集团、贵州青酒……数据显示,自2023年村超走红以来,榕江全县招商引资签订项目17个。一批逐步落地榕江的优强企业,正不断为榕江的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没有村超之前,外界都不知道榕江这个地方。外出招商引资,往往吃闭门羹,现在是人家带着资金来敲门。”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说。
  7月1日上午,在位于榕江县车江坝区的王岭工业园区,由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绿果甜·村超可乐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3亿元的项目建成后,榕江将拥有自家的村超可乐工厂。
  项目建成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年税收12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至少100人。同时,项目可带动榕江罗汉果种植面积5万亩、种植户5000多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至5万元。华诚生物董事长黄华学说:“项目将推动榕江罗汉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以榕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乡村振兴。”
  如今,行走在村超球场,可以看到与村超联名的商品层出不穷,如村超运动装备、村超周边礼品、村超速食品、村超饮料、村超土特产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选购。
  在7月13日晚的村超超级星期六现场,当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时,场边多个摊位上的村超冰淇淋、球衣、饰品、杨梅汁等商品也在火热销售。“这几款村超罗汉果汁、杨梅汁和软糖是我们公司新近推出的产品。”带着公司员工在球场做产品推荐的贵州安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宋德仙说。
  宋德仙介绍,公司在榕江的工厂自2023年12月建成投产以来,围绕榕江的罗汉果、百香果、脐橙、沃柑、猕猴桃、杨梅等开发了一系列产品,直接带动5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平均月薪超过4000元,还辐射带动了大批种植户增收。
  随着村超冰淇淋的火爆销售,贵州超开心食品公司的四川投资商王君表示,下一步将考虑在榕江工业园区投资建设村超冰淇淋生产工厂。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早在2023年村超期间就已进入榕江。走进公司位于村超球场旁的村超特色产品体验店,各式包装的产品引人注目。“我们不仅针对村超生产了联名款酸汤粉、辣椒酱等食品,还开发了联名款足球、球衣等产品。”店员赵其芝说,做大村超流量,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村超火爆之后,比赛日当地酒店“一房难求”。榕江县启动酒店业招商,新建村超酒店,引进维也纳、七天酒店等品牌连锁酒店,建成读侗木屋、天池和百草堂等特色民宿,并有多家四星级酒店陆续建设或相继开业,现已新增113家住宿业市场主体,床位数从5000多个增至11000多个。2024年1月至5月,全县住宿行业入住率77.48%,营业收入7375万元,同比增长60%。
  从南山婆酸汤粉到华诚生物村超可乐,从汇源果汁到刺柠吉饮品,从连锁酒店到村超酒店……一批又一批村超联名款产品或合作项目的推出,也在扩大和强化村超品牌知名度,村超“超嗨集市”一个月时间就招商落地了80家美食企业落户。多次参与对外招商引资的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敏涛表示,这些优强企业项目的逐步落地和建成投产,将在补足榕江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吸附力的同时,助力塑强村超品牌,实现良性循环。
  每当周末的球赛过后,往往已是深夜。行走在榕江县城,徐徐晚风从都柳江沿岸吹来,城中不少餐饮店依然热闹非凡,游客们在观赛结束后三五成群围上一桌,忙了小摊小贩,乐了外地游客,富了本地群众,成了榕江夜生活、夜经济的日常写照。
  产业壮大,就业增长。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区有爱,科技有能,这就是村超给榕江县带来的“乐经济、暖发展”。榕江县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村超开展一年多来,到榕江开展合作洽谈的企业124家,新增的市场主体累计达到4019家,与榕江村超品牌授权合作签约项目27个,通过村超公益合作、品牌授权合作、联名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的村超品牌企业30余个,累计已带动1.1万余人就近就业。
  徐勃说,村超是全县人民团结创业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村超品牌的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51%未来要分给全县所有的村集体经济,49%要分给球队、拉拉队和青少年村超足球队用于乡村体育公益事业。
  (记者欧东衢 罗羽 蒋成)
  据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
 
电商带货:产销两旺,富足山乡
电商带货:产销两旺,富足山乡

( 2024-07-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深夜的绿茵场仍然灯光璀璨、锣鼓喧天。7月13日晚,2024年度贵州村超联赛半决赛正火热进行。
  场上球员激烈拼抢,观众的呐喊震天动地。与此同时,一场电商的“云比赛”也在网络上打响。
  “这是我们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杨梅汁,欢迎大家在直播间选购。”以球赛为背景,26岁的王仙桃与搭档姚思洁正忙着直播带货公司的新产品。她们是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当地招聘的主播。
  除了杨梅汁以外,百香果、脐橙、天麻等农特产品都先后出现在村超现场,通过网络直播销往全国各地。贵州山呷呷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介绍,作为一家从2022年就落地榕江,并助力村超“出圈”的新媒体企业,他们几乎每个比赛日都会派出员工到村超球场进行直播带货。
  “我们的战场在线上,这里的气氛和球场上一样激烈,到直播间助力购买农特产品的顾客也和观众席上观赛的观众一样热烈。”王仙桃说。
  “这只是榕江县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媒体产业的一个缩影。”榕江县新媒体专班负责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敏表示,近年来,榕江县提出“三新农”理念,“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成立“榕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引进主播培训孵化的专业培训机构,创立榕易拍、榕易剪、榕易编、榕易播、榕易卖、榕易创“六易”课程体系,把种植户、养殖户、文旅主体、非遗传承人、留守妇女、返乡创业青年、易地搬迁群众等培养成为一批懂技术、精业务、会直播、能创业的“新农人”。
  回想起2023年5月13日贵州村超开幕那天,唐胜忠仍然感到激动。短短一天,他和团队的视频号发布11条视频,就斩获近2000万浏览量,其中最高的一条达305.7万。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对接90余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直接或间接带动2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去年村超开赛以来至2024年5月5日,一年间,村超系列赛事全网浏览量已超700亿次。
  “村超如同乡村振兴的超级发动机,怎么让巨大的流量转化成巨大的红利,怎么样才能持续接住村超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我们的理念是一个IP、一个品牌、一个产业,多做一些内容孵化,找准产品定位,并且在包装、物流上下功夫,让更多本地土特产走出大山,带动农副产品生产,巩固父老乡亲就业增收。”唐胜忠说,今年,他将直播带货的总销售额目标设定为突破1亿元,努力借助村超发展之势,利用新媒体销售更多农特产品,让乡亲们的生活能有更大改善。
  榕江县兴华水族乡高排村的“95后”苗族姑娘刘勤兰,过去做线下农产品销售,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村超火爆之后,她通过学习运用手机直播引流和带货,转而销售苗族蜡染等手工艺品,持续带动了二三十位绣娘、染娘在家门口增收。
  “村超流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直播让我们为村里的农产品找到了销路。”刘勤兰说,“我们身为年轻人,更应该学会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来谋发展、促就业、创未来。”
  2023年村超开赛以来,榕江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直播赋能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网红经济等,并提供直播示范基地、税收奖励、创业贴息、办公用房等方面的支持。
  “为了真正实现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榕江县将新媒体作为战略产业来布局,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先后开展乡村主播类培训500余次、覆盖4万余人次,全县培育出1.2万余个新媒体账号和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团队,为榕江县县域品牌的‘出圈’起到了关键推手的作用。”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说。
  在旅游带动上,村超巨大的流量体现了巨大的变现能力。据榕江县政府初步统计,2023年5月13日至2024年6月30日一年多时间里,榕江共接待游客1169.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0.7亿元,实现了突飞猛进。
  在村超赛场内外,许多农村主播干起了直播带货的“新农活”。在距离榕江县城90公里的两汪乡两汪村里,王启红在院坝里支起手机,以大山为背景,没有灯光,没有专业的直播设备,就这样开始了直播。
  在短视频平台上,王启红的账号叫“贵州苗家姑娘”,粉丝近40万,而她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提起做直播的经历,王启红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2020年10月,她发布了一条家人做酸辣鱼的视频,一下子就获得了17万播放量以及6000多涨粉,这让她开始对直播有了兴趣。
  后来,王启红的短视频和直播逐渐走上正轨,酸菜、土鸡蛋、大米、红薯、土豆、辣椒……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通过她的直播间卖出了小山村。如今,王启红在直播间仍然保持着朴实的风格,“我很珍惜每一位朋友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都用心去做好,不用灯光,不用修饰,让大家看到农产品真实的样子。”在王启红的直播间,观众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2023年5月,村超火爆“出圈”后,王启红和其他乡村主播一样主动宣传村超背后的当地“超文化”“超美食”“超特色农产品”等,当起村超代言人,同时通过村超吸引粉丝关注量,增加产品订单量,成为直播带货达人。在王启红的带动下,两汪乡更多的乡亲加入其中,2023年两汪乡线上销售总额达1890.99万元。
  据统计,自从2023年5月村超举办以来,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8502.68万元,增速排黔东南州全州第一位,带动1.4万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将村超的“流量”转化为社会效益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增量”。
  “村超就像是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我们所有在榕江发展的电商平台手上都捏着一张车票。要跟着这辆列车一起高速前进,实现产销两旺、富足山乡,才算是没有辜负手上这张车票。”王启红说。  (记者欧东衢 罗羽 蒋成)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