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经济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丁薛祥出席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并讲话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丁薛祥出席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并讲话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5月11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丁薛祥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丁薛祥强调,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北京市、福建省、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育英小学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
  李干杰、李书磊出席会议。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前,丁薛祥到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调研,了解思政课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情况,听取思政课现场教学,与教师和学生交流。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系列综述之一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系列综述之一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严赋憬 李晓婷 潘德鑫 陈炜伟)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回望西部大开发历程,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始终是重要根基。
  4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六个“坚持”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给出清晰指引。其中,“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居于首位,突显了产业发展对于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西部各省份凝聚共识、抓住契机,积极谋划优势产业,奋力开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特”字上下功夫:立足资源优势谋划产业发展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赋予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环境: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风光资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贵州矿种多、储量大,正加快矿产资源高端化开发利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地理风貌和民族文化形成独特旅游资源……
  无论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还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都应坚持在“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强化优势。
  宁夏灵武,国能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370多万块光伏板沿着广袤荒滩起伏,在午后骄阳下泛起“粼粼波光”,不断向浙江等地输送绿电。
  海拔高、日照强、辐射强度高的宁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正加快“追风逐光”,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3600万千瓦,新能源人均装机达到5千瓦。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表示,在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增强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云南保山潞江镇新寨村,依托亚热带气候和保山小粒咖啡,咖啡与文旅碰出新火花;在陕西榆林,前沿科技帮助煤炭实现“由黑到白”,传统煤城加速向现代煤化工转型;在广西柳州,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60.7%……
  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新业态,西部地区一批特色产业乘势壮大,显示出强劲势头。
  在“新”字上挖潜力:以创新为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从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到如今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主体结构的转变。
  “西部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坚阶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表示,当前,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有较高比重,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品附加值偏低,同构化问题还比较突出。
  解决这些困难,关键是创新。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对创新作出细致部署:“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赋能技术改造,推动设备更新,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升级——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契机。青海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陕西推动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一系列强筋健骨的政策举措接连落地。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李恒超表示,将立足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着力做好“富矿精开”文章,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攻克核心技术,用好创新人才,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F级50兆瓦重型燃机(G50)在四川下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通过初步设计评审;重庆等西部地区建立健全人才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给予人才长周期的稳定硬性、软性支持……
  补齐发展短板,创新成果要加快落地应用;突破核心技术,创新人才也要持续培育。依托创新发展,西部地区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2024西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大会在四川彭州召开。通过打造无人机专用飞行空域,创新无人机送餐服务,推广若干应用场景,彭州不断探索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未来产业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关键“胜负手”。放眼西部大地,从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到积极打造“西部数谷”,面向未来的产业新故事正在书写。
在“融”字上做文章:以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西部地区产业合作发展作出指引。
  只需14毫秒!这是数据从东部宁波到西部贵阳的传送速度。依托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贵阳可为东部城市提供更为高效的算力服务,枢纽间时延不到20毫秒。这条“东数西算”大动脉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向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
  盛毅认为,从过去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到现在的“东数西算”,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合作、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不久前,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四川、贵州、宁夏等地举行。四川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化工等特色产业展开推介;在贵州,签约的298个项目涉及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宁夏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与长三角地区数字信息、现代化工等50余家企业洽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车文辉教授表示,西部地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并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新动能。
  随着“科技援青”“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等系列举措的落实落细,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关键工序、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布局西部。
  截至2023年底,川渝两地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达27个,重大科技平台3197个;宁夏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1700余项;贵州积极探索“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多种模式……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在西部地区持续释放。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西部地区正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承友谊、促进团结、开辟未来的成功之旅
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国事访问立足欧洲,放眼世界,实现中法关系再巩固,中塞关系再强化,中匈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
传承友谊、促进团结、开辟未来的成功之旅

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国事访问立足欧洲,放眼世界,实现中法关系再巩固,中塞关系再强化,中匈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2024年5月5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初夏时节,习近平主席开启2024年首次出访。五天六晚,三国四地,30多场活动环环相扣,双多边结合,政经文兼顾;既有正式隆重的国事活动,也有“不打领带”的亲切互动;既有视野广阔的战略沟通,也有推心置腹的畅所欲言。往访三国均高度重视,给予最隆重接待和最高规格礼遇。此访立足欧洲,放眼世界,实现中法关系再巩固,中塞关系再强化,中匈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是一次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提振信心和开辟未来之旅,圆满顺利成功。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持续热议,普遍认为访问亮点频出,精彩纷呈,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远超双边范畴,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进取,彰显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国领袖的担当和魅力。
  一、秉持建交初心,推动中法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王毅说,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并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素有独立自主的传统。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是法国总统,首次接待中国领导人正式访问的西方国家也是法国。两国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前列,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相互成就、共同演进的典范。
  这次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是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的最重要议程。两国元首进行了长时间、高水平战略沟通。习近平主席回顾总结中法建交60年的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强调双方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用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做到“四个坚持”和“四个共同”,即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马克龙总统对习近平主席的深邃洞见表达强烈共鸣,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紧迫挑战,法中关系承前启后、底蕴深厚,双方相互尊重,着眼长远,加强合作,将为解决全球性挑战、避免集团对立对抗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
  两国元首就进一步发展中法关系达成多项共识,一致同意巩固双边关系战略稳定,挖掘互利合作广阔潜力,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识。双方发表了关于中东局势、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农业交流与合作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合作协议。
  王毅说,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先后举行尼斯夜谈、豫园茶叙,去年在广州举行松园会晤。此次马克龙总统精心设计,邀请习近平主席和夫人赴对其个人成长有特殊意义的上比利牛斯省参访,偕夫人亲自赴塔布机场迎接并送行。两国元首在图尔马莱山口登高望远,纵论天下风云。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当下,就重大和紧要问题深入战略沟通,达成高度共识。马克龙表示,通过同习近平主席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理念和发展历程,加深了对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立场的认知。当前国际形势下,欧洲保持战略自主和团结统一至关重要,欧洲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加强双多边合作至关重要。图尔马莱山口的驿站畅谈,不仅成为此访一个亮点,也书写了中法两国元首交往的又一佳话。
  王毅说,中法交往的每个高光时刻,背后都有独立自主的因素支撑,而中法发扬独立自主精神,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担负更大责任担当,加强双边合作和多边沟通协作,共同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将迎来下一个更辉煌的甲子,不断迈上新的更高水平。
  二、赓续铁杆友谊,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新征程


  王毅表示,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中塞友谊在上个世纪经受了战火考验,又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升华。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武契奇总统保持密切沟通,建立了牢固互信,共同引领中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塞时,开启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合作项目,“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成为塞尔维亚家喻户晓的故事。
  应武契奇总统多次盛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再次访塞。塞尔维亚举国上下欢欣鼓舞,贝尔格莱德多地点亮“中国红”。武契奇总统率前总统、议长、总理、外长等众多政要赴机场迎送,举办史无前例的盛大欢迎仪式。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齐聚塞尔维亚大厦广场,挥舞中塞两国国旗,高呼“中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感情,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
  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中方愿同塞方风雨同舟、命运与共,并肩追求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方支持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务实举措,彰显了中方致力于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和诚意。
  武契奇总统多次动情地表示,中国平等对待塞尔维亚这样的小国,让塞尔维亚人民感怀在心,中国是塞尔维亚最真挚的朋友。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成为世界发展与进步的灯塔。中国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世界人民谋福利。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特别是对习近平主席充满感激和尊重,为能同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成为铁杆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将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坚定支持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同中方密切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强权,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王毅说,中塞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欧洲的突破,既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彰显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必将成为中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助力两国加快各自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的生动实践。
  三、夯实传统友谊,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


  王毅说,匈牙利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匈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政治互信牢固,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匈方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此访,舒尤克总统、欧尔班总理联袂发出邀请并共同举行欢迎仪式,欧尔班总理和西雅尔多外长赴机场迎送,同习近平主席长时间会谈互动,敞开心扉,深入交流,擘画中匈关系的未来。
  习近平高度赞赏欧尔班总理坚定支持中方维护核心利益,表示愿以建立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坚持平等相待、坚持互信互助、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公平正义,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欢迎匈牙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方愿同匈方加强战略协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舒尤克总统和欧尔班总理均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认为这对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防止阵营对抗至关重要。匈方坚定不移做中国的“铁杆”朋友,支持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正当权利。匈方过去、现在、将来都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深化对华合作的决心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希望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匈中关系的未来充满期待。匈方还表示,将以匈牙利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契机,推动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为促进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王毅说,中国同匈牙利之所以能成为志同道合、并肩发展的真朋友、好伙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国都不惧风雨,不畏强权,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国家对外友好交往的正道。“好朋友比黄金更珍贵”。中方愿同匈方以习近平主席此访为契机,谱写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故事,绘就“黄金航道”互利合作新篇章。
  四、塑造正确认知,引领中欧坚持伙伴关系正确定位


  王毅说,欧洲是多极格局重要一极,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近年来,中欧关系总体保持发展,同时在国际局势深刻演变背景下,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明年是中国欧盟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周年,中欧关系何去何从,处于关键时期。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同马克龙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习近平主席深刻剖析中欧关系的内生动力、中欧合作的互利本质,指出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攸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针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言论,习近平主席用事实和数据解疑释惑、正本清源。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将彼此打造成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供链合作的可信伙伴。
  欧方表示,当前世界面临重大挑战,国际局势处于关键转折点,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国加强合作,这事关欧洲的未来。欧方希望同中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增进互信,避免误解。欧方还表示,赞赏中国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认同中方在维护自身发展方面的正当权利,不赞成“脱钩”,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欧洲供应链稳定,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面向欧洲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传递中国经济光明论的明确信息,强调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欢迎欧洲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得到与会欧方企业家热烈反响。很多人主动表示,将继续保持或扩大对华投资,期待深度参与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程。
  五、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


  王毅表示,当前,世界各地乱象频发,热点问题复杂难解,风险挑战纷至沓来。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延宕两年多,欧洲和平安全走到十字路口,迷茫和焦虑情绪普遍上升,期待中国为解决危机、实现和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欧方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习近平主席从历史纵深和战略高度阐明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看法主张,高屋建瓴地概括提炼中欧之间的共识和共同利益,指出中欧要共同反对战事外溢升级,共同为和谈创造条件,共同维护国际能源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针对个别国家炮制所谓“中国责任论”和各种甩锅推责言论,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当事方,一直为劝和奔走,为促谈尽力。中方有诚意,有行动,也有原则,我们不接受任何利用危机抹黑中国、煽动“新冷战”的言行。访法期间,中法一致同意,以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倡议运动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为和平解决热点问题发声,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出力。
  关于巴以冲突,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全面停火止战,重中之重是确保人道主义救援,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中方支持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王毅表示,在攸关和平与稳定的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和平正义一边,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成为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
  王毅说,夫人外交是此次访问的亮点。彭丽媛教授陪同习近平主席出席20多场活动,并同往访三国领导人夫人开展友好交流,同当地妇女、学生亲切互动,鼓励他们更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彭丽媛教授还应邀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接受担任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十周年荣誉证书。彭丽媛教授的魅力外交对增强外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提升中国软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毅最后说,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擘画了新征程上中国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此次访问是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发出了和平、团结、合作的强音,充分体现了大国大党领袖的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再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中国元首外交的魅力与担当
中国元首外交的魅力与担当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亚欧大陆,风云奔涌;中国外交,再启新程。
  五天六晚,三国四地,万里奔赴,三场国事访问,数十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掀起“魅力旋风”,留下一幕幕经典瞬间,书写一段段外交佳话。
  从春和景明的塞纳河畔到白雪皑皑的比利牛斯山脉,从热情如火的巴尔干半岛到阳光明媚的布达佩斯,一路走来,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与友情。
  一处处精心安排,一个个暖心细节,映照出中国同往访国友谊的温度与深度,让世界见证中国元首外交的魅力与担当。
  以心相交、平等待人,重情尚义、真诚亲和,这是中国元首外交的人格魅力,也是中国外交的鲜明品格。
  从尼斯夜谈到豫园茶叙,从松园会晤到此次的驿站畅谈,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互动中,不断增进彼此了解,深化中法情谊,续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非常高兴在上比利牛斯省图尔马莱山口接待您,此地对我意义非凡”“感谢你们进行友好坦诚的交流,这对我们两国和世界的平衡都至关重要”……马克龙总统在社交媒体账号上连发多条中文贴文,感谢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富有成效的访问。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这是习近平主席一以贯之、始终倡导的国与国交往之道。
  “习近平主席,我想告诉您的是,您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塞尔维亚人民对您的爱戴是发自肺腑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欢迎仪式上说。上万人的欢迎人群中,竖起紧紧连在一起的五星红旗和塞尔维亚国旗,是中塞铁杆情谊的生动见证。
  “中国是塞尔维亚最真挚的朋友,”武契奇总统在同习近平主席会谈中感慨,“塞尔维亚是个小国,但中国始终充分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支持。”习近平主席则为塞方的精心安排和隆重欢迎而感动,“深切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中国拥有真挚的友好感情”。
  5月8日晚,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夫妇、外长西雅尔多等政府高级官员热情迎接。欧尔班总理对习近平主席夫妇说,欢迎你们“来家里”,我们感到极大荣光。一句“来家里”,让人读懂中匈关系的不一般。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的友谊,更显珍贵。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这是习近平主席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目标。
  既坚定不移地发展自己,又敞开胸怀造福世界,始终以人民福祉为念,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共同发展,是中国元首外交的情怀魅力,亦是中国外交的温暖底色。这份赤诚的人民情怀,让习近平主席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尊重和爱戴。
  在法国,面向中法工商界人士,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他表示中方愿继续积极利用“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让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更多法国优质农产品出现在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中法两国友谊既是中法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人民之幸。”真诚的话语,实在的举措,赢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走近中国,拥抱未来。在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的塞尔维亚,人们欣喜于中国机遇的丰厚,更读懂真朋友的情谊。从机场到街道,“习主席,感谢您!”的巨幅标语,是塞尔维亚人民真挚的情感表达。
  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谈到即将正式生效的中塞自由贸易协定,武契奇总统满怀期待:“自贸协定将为我们的农民带来发展,为出口中国市场提供保障,这是多么大的机遇!中国是我们的真正朋友。”
  “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讲起斯梅戴雷沃钢厂焕发新生的故事,武契奇总统憧憬中塞合作的美好未来:“我们还将一起携手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合作没有止境。”
  习近平主席微笑点头。“双方合作为各自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主席说,“双方要通过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不断深化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助力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
  在布达佩斯,习近平主席同欧尔班总理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尔班总理表示,匈中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功,为匈牙利创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匈投资合作”。习近平主席说,欢迎匈牙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希望匈方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彼此成就,合作共赢。以开放胸襟邀请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以强力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的是共同发展,造福的将是世界人民。
  当前,世界各地乱象频发,热点问题复杂难解,风险挑战纷至沓来。在百年变局的时空背景下透视中欧关系,更能理解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之行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时代前行方向,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深入阐释和平发展之理,合作共赢之道,务实担当之策,为动荡世界注入宝贵信心和力量,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这是中国元首外交的思想魅力,亦彰显中国外交的使命担当。
  在巴黎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深化中法、中欧互利合作,推动绿色转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呼吁,引发与会代表强烈共鸣。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着眼人类的前途,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合作。”“欧中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因为我们将携手建设人类共同的未来。”不少法方企业家为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共同前途的天下情怀而感叹。
  “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世界人民谋福利。”“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发展与进步的灯塔,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领导作用。”谈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国际影响,武契奇总统由衷赞美。
  “匈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赞赏中方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的重要作用。”“匈方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三大倡议表达坚定支持。他说,作为下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匈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健康发展和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塑造正确认知,引领中欧坚持伙伴关系正确定位;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着眼长远发展,携手各国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一次次真诚呼吁,一次次深入阐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发出了和平、团结、合作的强音,充分体现了大国大党领袖的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深深的共鸣,充分的认同,坚定的同行,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透过那些同中国交往合作的故事,世界正感知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中国,一个海纳百川、与时偕行的中国,一个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
  在习近平主席擘画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书写更加精彩辉煌的时代新篇,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为了人类文明更光明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韩梁 孙浩)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11日电
 
中国和匈牙利扬琴合奏“心相近”
中国和匈牙利扬琴合奏“心相近”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布达佩斯/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张远 陈浩 罗鑫)春日暖阳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郊,一座古老庄园里传出《茉莉花》的旋律,曲调是东方的悠扬婉转,音韵透出别致韵味。
  演奏者赫伦萨·维克托利亚是世界扬琴协会主席。她用“匈牙利扬琴”辛巴龙演奏这首中国民族乐曲,充分体现这种乐器的特点——低音浑厚、高音明亮。
  辛巴龙是一种匈牙利传统击弦乐器。同是梯形结构,同用击槌,辛巴龙的外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民族乐器扬琴。辛巴龙和中国扬琴同属“世界扬琴大家族”。
  “辛巴龙和中国扬琴有共同的祖先。”赫伦萨说,经过数千年演变和不同文化影响,如今不同地区的扬琴形态大小、音域广度不一,演奏技法也不尽相同。
  中国著名扬琴演奏家项祖华曾将扬琴分为三大类:中国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的代表就是辛巴龙。
  赫伦萨告诉记者,1991年,世界扬琴协会在匈牙利注册成立后,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的扬琴演奏家举办交流会、共同演出,世界各地的“扬琴家族”演奏家相聚一起,相互学习借鉴。
  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扬琴教室里,摆放着一台辛巴龙,由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的辛巴龙教师相赠。扬琴专业的几名学生不仅会演奏中国扬琴,也会演奏辛巴龙。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扬琴演奏家李玲玲说,中国扬琴和辛巴龙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相隔,但技法至今仍然相通。“器乐艺术既有鲜明的民族性,也有广泛的世界性。”
  在李玲玲看来,扬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音乐符号”,扬琴的器乐发展流播史也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史的缩影。一些学者从史料考证,扬琴传入中国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中亚传入中国,二是从欧洲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
  “中国扬琴起初叫洋琴。”李玲玲介绍说,在中国发展数百年间,扬琴成为民族乐团中的重要乐器,也是琴书、民间说唱、戏曲表演中常见的伴奏乐器。
  今年3月,作为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的活动之一,《扬琴之韵 中匈之情》音乐会在重庆举行。从《茉莉花》到《查尔达什舞曲》,赫伦萨和李玲玲用辛巴龙和中国扬琴奏响“和合之声”。
  忆起那次演出,李玲玲说,音乐是一种共通的语言,可以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促进心灵交流。她感到自己演出时“不仅是一名演奏者,更是中外交流的使者”。
  赫伦萨向记者展示了她演出时携带的一个木盒,里边摆放着各式扬琴的击槌,由不同国家的扬琴演奏家赠送。“材质不同,敲击的音色也不同,用于演出不同风格的曲目。”
  演奏匈牙利或欧洲风格的曲目时,赫伦萨习惯用匈牙利传统击槌,质地坚硬且有一定重量。演奏《茉莉花》等乐曲时,赫伦萨使用竹质击槌,富有弹性,体现东方作品的音色韵味。
  赫伦萨说,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特点可以启发人们创造新的音乐。“同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也让各种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彩。”(参与记者:淡然 庞元元 宿亮 郑开君)
 
匈中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访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
匈中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访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10日电(记者康逸 陈浩 李超)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匈中建交75周年,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匈中关系持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两国各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两国关系有着美好未来。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迈杰希在谈到匈牙利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时深有感触。他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匈中合作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他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匈塞铁路为例说,这一项目创造了很多发展机会,促进了地区互联互通。
  迈杰希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匈中两国领导人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将构想逐步变成现实。
  迈杰希在2002年至2004年担任匈牙利总理期间,积极推动匈中友好交流。近年来,中匈文化交流蓬勃开展,民心相通不断加深。
  提及去年习近平主席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作为匈中文化交流倡导者和该校创始人的迈杰希感慨良多。迈杰希担任总理期间,匈中双语学校在他倡导下得以建立。他说:“我非常关心这所学校的发展,它远远超出了匈中两国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和其他领域合作的范畴,为两国人民创造了更多相互学习、了解、感知彼此文化的机会。”
  迈杰希欣慰地看到,匈中双语学校在促进两国人员交流方面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匈牙利学生从这所学校毕业后到中国深造、了解中国文化。“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针对当前国际局势,迈杰希说,世界大国应思考如何加强合作,寻找解决方案,持续推进全球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意义重大,中国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合作,这些倡议都与世界和平息息相关,推动着世界大势向前发展。
  迈杰希长期关注中国发展并多次访华。迈杰希表示,他十分关注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提高了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匈中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访匈牙利总理政治政策主任欧尔班·鲍拉日
匈中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访匈牙利总理政治政策主任欧尔班·鲍拉日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11日电(记者殷晓圣 陈浩)“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匈牙利彰显了匈中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合作迎来新高峰。”匈牙利总理政治政策主任欧尔班·鲍拉日日前在布达佩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近年来,两国在投资、经贸、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欧尔班·鲍拉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高度契合,构建起连接欧亚的贸易和文明通路。在他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付诸实践。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采用领先技术,连接了欧盟和邻近的非欧盟地区,满足了有关国家的需要。
  “当今世界,互联互通才是一种有效策略,而不是‘脱钩断链’或所谓‘去风险’,这是匈牙利和中国的共识。”欧尔班·鲍拉日说,尽管一些人鼓吹孤立与分裂,试图将世界割裂开,但“脱钩断链”和所谓“去风险”不符合匈牙利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对我们来说,中国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机会,”欧尔班·鲍拉日说,“我们期待出现一个建立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的世界秩序。中国可以为建立这样一个新秩序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许多国家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相信,匈中两国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将为世界和平与经济繁荣作出持续贡献。”欧尔班·鲍拉日说。  (参与报道:李若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方向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师生和有关部门深受鼓舞,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现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工作的肯定,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各项工作要求,努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深切感受到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张一潇说,“教室里,老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解思政课理论;课堂外,我们实地走进农村、工厂、社区进行调研。思政课的学习,让我坚定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余一凡说:“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持续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思政教学。接下来,将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排演儿童剧《新安旅行团》、组建“小好汉”宣讲团……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把新安旅行团光荣传统作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将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体育、美育、科技、劳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校长张大冬说。
  “怎么善用社会大课堂?”“如何搭建大资源平台?”……不久前,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来自长春市多所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们讨论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我感到工作方向更加明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下一步,将落实“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小初高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效发挥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日春说:“三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时强调,‘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这次又对教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构建以思政课教材为主体、主题出版物与各类教材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材体系。”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推动最新考古成果及时纳入中小学历史课本、读本,策划推出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让更多师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更好赋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和红色资源优势,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云南昆明润城学校初中部思政教师李楠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金红说:“我将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循序渐进设计课程目标,结合鲜活案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令我们的工作思路更加开阔。”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叶燊表示,“近年来,省领导带头走进学校为师生上思政课100多场,我们还创设了‘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未来,将更好形成各级党委带头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社会氛围。”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全国政协召开“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协商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全国政协召开“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协商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全国政协11日在京召开“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因时因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实现我国人口工作思路和方法历史性转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沪宁表示,人口发展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民政协要围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问题献计出力。要强化协商议政的理论支撑、调研论证和建言实效,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问题,开展深度调查研究,加强对策建议的可行性论证和有效性分析,做到建言建在点子上、资政资在关键处。
  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负责同志介绍专题调研情况,23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发言。大家围绕加强党对人口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养老模式创新,健全生育养育服务,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布局,强化支撑产业创新的人才供给,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协商建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为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系统谋划制定人口政策,着力提高生育支持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要加快提高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统筹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态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主持上午的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陈武、王东峰、王光谦、杨震出席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同政协委员协商交流。
 
刘国中在看望慰问一线护理工作者时强调
加快发展壮大护士队伍
以优质服务守护人民健康
刘国中在看望慰问一线护理工作者时强调
 
加快发展壮大护士队伍
 
以优质服务守护人民健康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2024年“5·12”国际护士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看望慰问一线护理工作者,向全国560多万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勉励广大护理工作者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和作风,真心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当好新时代的“白衣天使”。
  刘国中指出,护理工作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护理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看望一线护理工作者,对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护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护士队伍持续壮大,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国中强调,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加上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护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人才培养培训,逐步优化医护比例,加快补齐老年、儿科、重症等护理服务短板。要健全保障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待遇制度,改善工作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增强护理岗位的吸引力。要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和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尊重、理解护士的良好氛围。
 
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研制成功
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研制成功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宋晨)记者1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最高量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日前在京发布,将助力氢能重卡突破1000公里续航里程。作为液氢重卡的核心设备之一,该产品完全实现国产化,是我国将液氢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专家介绍,作为我国首款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比上一代产品,在相同外廓尺寸下,有效容积扩大20%,成本降低30%以上,携氢量提升至百公斤级,系统质量、储氢密度、加注时间等参数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制,采用正向设计和模块化理念,全面实现国产化配套,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随着产品的批量生产和示范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液氢重卡发展水平,为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践行绿色低碳交通提供重要技术和装备基础。
 
张国清在浙江出席“应急使命·2024”演习并调研时强调
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张国清在浙江出席“应急使命·2024”演习并调研时强调
 
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杭州5月11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8日至10日在浙江出席“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并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重要要求,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张国清10日上午来到“应急使命·2024”演习金华主演习场,调研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情况,观摩台风防御、抗洪抢险等演练项目。他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安危,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刻汲取近期各类灾害事故教训,严查风险隐患、及时开展整治、强化闭环管理,在灾害风险治理和预防上下更大功夫。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强各方协同联动、联建联训,提升应急处置专业能力。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加快补齐基层短板弱项,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当前已经入汛,极端天气易发,要树牢底线思维,加强预报预警,完善应急预案,预置力量物资,健全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严防重大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杭州和金华期间,张国清还先后到万向集团、荣盛控股、中控技术、今飞凯达等企业调研,详细了解企业技术研发、经营发展等情况。他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突出应用牵引、聚焦底层技术、立足前瞻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支撑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要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数字转型,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深耕行业、做精主业、打造特色、培育优势,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有何新趋势新特点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有何新趋势新特点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随着5月9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省,第三轮第二批7个督察组对7省市全部实现督察进驻。这一批督察有哪些新趋势、新特点?记者11日采访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有关负责人。
  重点突出:长江大保护成督察重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批督察的重点就是聚焦长江大保护。此次被督察的7省市为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均属于长江经济带,并且长江上、中、下游的省份都有。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8年多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2023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5.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干流水质连续4年全线保持Ⅱ类。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2023年10月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深化: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从此前“紧盯”一个个省份进行督察,到此次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一个重大创新。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一批督察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关注长江经济带政策衔接、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等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破坏、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尤其是建筑垃圾违规处置、“三磷”污染等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要把统筹做好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落实好长江大保护战略,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
  其次,要将其作为促进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有力支撑。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协调联动优化,推动各省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第三,要将其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突出长江经济带区域性、整体性协作,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同时,注重推动各省市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自身特色,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
  此外,从督察工作来看,要将其作为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创新,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长江经济带“点线面”有机结合,更加突出政策制定和区域协调,进一步深化督察领域和拓展督察范围。
导向清晰:推动协同保护母亲河


  长江大保护需要协调的关系和矛盾纷繁错杂。
  这位负责人说:“督察要从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推进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
  据介绍,从理念看,督察将更加注重流域省域协同治理。坚持从全局谋划,将区域重大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总体纳入督察范畴,既要着力推动解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流域内共性问题,又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从方式方法看,督察将更加注重从宏观中观层面发现问题。他表示,各督察组将站在全流域督察的角度,重点发现“上中下游不协调”在机制落实、制度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力求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查找长江经济带整体性、普遍性、关键性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通过督察,让上中下游多地、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更好地建起来、用起来,推动各地将统筹长远规划、系统谋划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通过局部的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全面提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敬)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杭州5月11日电(记者顾小立)5月11日,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本次大会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全球品牌话题,汇聚全球品牌观点,发出全球品牌声音。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吕岩松在致辞中表示,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新华社将突出思想引领,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质量强国、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内对外讲好更多品牌故事,为中国和世界品牌建设提供优质专业服务和决策参考支持。
  浙江省政协主席廉毅敏在致辞中表示,浙江大力推进质量提升、标准创新和品牌培育,努力推动“浙江制造”迈向全球高端,打造“浙江服务”发展高地,铸就“浙江工程”卓越品质,树立“浙江环境”最美标杆,高水平建设品牌强省,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浙江将学习借鉴各地品牌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生活,在打造品牌强省中更好展示经济蓬勃生机。
  本次大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主办,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中外企业家草坪故事会、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世界500强品牌发展论坛、品牌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环球品牌创新发展智库论坛等数十场主体活动,并配套文化交流、品牌健康跑、无人机空中秀、品牌推介会、品牌品鉴会、城市推介会、企业家高端访谈等特色活动。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大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4月CPI同比涨0.3%
4月CPI同比涨0.3%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上月为下降1.0%。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与上月相同。食品中,鸡蛋、牛肉、鲜果、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4%、10.4%、9.7%、6.8%和2.6%,降幅均有扩大;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2.4%和1.3%转为上涨1.4%和1.3%。
  4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8%和6.5%,降幅均有收窄;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做好“碳”文章 向“新”又逐“绿”
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观察
做好“碳”文章 向“新”又逐“绿”

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观察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上海5月11日电(记者王默玲 杨有宗)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10日在上海开幕,有近1800家品牌企业参与展示。从减碳的绿色燃料,到固碳的硬核技术,再到零碳的能源创新,记者在展览活动中看到,中国品牌企业正在围绕“碳”文章不断创新、逐“绿”而进。
  废秸秆、甘蔗渣、地沟油……在中国航油的展台上,一字排开的几个瓶瓶罐罐里装的并不是成品燃油。“这些看似是‘废料’的材料,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宝贵原料。”中国航油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它最高可减少85%的碳排放量。”
  除了减碳,炼化企业带来的CCUS,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更像是“碳捕手”,将二氧化碳一下子“抓住”并固定下来,以让原油增产和碳减排并行不悖。
  中国石化展台展示的“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目前已投入运行,在年平均增油达20万吨的基础上,还能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
  从空中减碳到陆地固碳,中国品牌企业带来的不少“大块头”则是瞄准海上,希望能借助深远海的力量,打开零碳能源的发展空间。
  让波浪发电,打造海上大型“充电宝”,南方电网的展台上一个三角形的发电装置模型颇为吸睛。“为了满足远海岛礁绿色用能需求,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制的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已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日均可产生2.4万度电,能为3500户家庭提供优质绿色电能。”展台工作人员说。
  让风机扎根,远海的风转为陆地的电。中国铁建港航局斥资23亿元打造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和2000吨风电安装船,这两艘“海工重器”预计年底前建成下水。
  中国品牌日活动上,供能端的“碳”文章亮点频出,用能端的新探索同样精彩: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带来的临港新型电力系统,展示了一个充分应用深远海风电、全屋顶光伏、新型储能、绿电制氢、车网互动等创新技术的未来之城的图景;中国铁建展示的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龙兴站车站项目,采用的绿色装配式施工方案,能减少近80%的建筑垃圾;南方电网宝塘储能站,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4.3亿度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
  海上、陆地、天空全方位布局,减碳、固碳、零碳全路径探索,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上,显示出中国企业正在向“新”、逐“绿”间实现更大发展。
 
前4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
前4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高亢)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达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32.4%。
  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刘征说,随着我国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汽车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步伐,不断推出大量新车型,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潜能,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平均“年龄”约140岁!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
平均“年龄”约140岁!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潘洁 谢希瑶)什么样的品牌,能称得上中华老字号?入选者能一“老”永逸吗?“百年老店”历久弥新的秘诀是什么?
  北京同仁堂、天津狗不理、上海光明……随着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举办,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再次唤起人们的独特记忆。
  目前,我国已有中华老字号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岁。到底多“老”的品牌称得上中华老字号?
  2006年和2011年,商务部先后认定了两批共1128家中华老字号,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历史悠久的便宜坊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0多年岁月。
  去年,商务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结合企业一般存续周期在20至30年、超过50年就称得上“长寿”的发展规律,将中华老字号门槛调整为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
  当然,仅靠资历“老”是不够的,还要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技艺和服务,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确保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我国推出了“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巩固“老”的传统优势,坚守匠心工艺、筑牢品质之基——
  中国书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前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其代代相传的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处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的中国书店旗舰店,古色古香的风韵和其古旧书的定位相得益彰。店内,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修复古旧书。一碗糨糊、一支毛笔、一把镊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个喷壶……凭着看似简单的工具,他们将残破的古旧书“化腐朽为神奇”。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杨柳青木版年画技艺……不少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都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正是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工匠精神和诚信理念,成为老字号企业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
  拥抱“新”潮流,在创新中更好满足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在北京前门的“全聚德·中轴食礼”体验店,新中式下午茶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小巧精致的点心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古朴精致的木匣子里,既有甜品制成的北京烤鸭、微缩版的门钉肉饼,也有驴打滚、艾窝窝等经典京味小吃。
  京味美食碰撞国潮文化,品牌形象焕新。
  “顺应消费习惯的变化,我们加快推进老字号焕新升级,打造‘产品+服务+场景’的组合模式,将餐饮与文化、科技、艺术相结合,今年一季度喜迎经营开门红。”全聚德集团总经理周延龙说。
  推出联名款商品、开设非遗体验馆、试水电商、直播带货……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加快求新求变步伐,通过品牌形象的迭代,不断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创新技术与管理,优化产品与服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历史走向未来。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今天,我国中华老字号已覆盖32个行业,六成以上分布在食品、餐饮、零售等领域。未来,期待有更多“百年老店”向世界展现中华老字号的独特魅力。
 
为老人养老 “钱袋子”再扎“安全绳”
解读民政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
为老人养老 “钱袋子”再扎“安全绳”

解读民政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高蕾)近年来,一些养老机构出于迅速回笼资金、增加客户黏性等原因,采取预收费模式运营。但有的养老机构预收大额费用后,出现了不按合同履行义务、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等情况。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预收费等形式实施非法集资。民政部等七部门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为老人养老“钱袋子”再扎“安全绳”。
  看点一:将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全口径纳入监管


  养老机构预收费主要包括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三类。养老服务费是指床位费、照料护理费、餐费等费用;押金是指为老年人就医等应急需要、偿还拖欠费用等作担保的费用;会员费是指养老机构以“会员卡”“贵宾卡”等形式收取的,用于老年人获得服务资格、使用设施设备、享受服务优惠等的费用。
  此次意见将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全口径纳入监管,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管理。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养老服务费和会员费收取后,养老机构可以按照规定的用途自主使用;而押金除特定情形发生外,养老机构原则上不能使用。养老机构一次性收取养老服务费和押金的额度一般不会太高,不同地区间差异也不大;而会员费则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构规模和类型不同,额度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风险隐患相对较高。
  基于此,意见对养老服务费采取专项检查、抽查审计、风险监测等日常监管方式;对押金、会员费额外提出实行银行存管和风险保证金方式管理。意见同时明确,风险保证金留存比例不得低于该账户近三年会员费总额10%,且不得低于该账户当前余额20%。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长郑志刚表示,意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对待预收费这一运营模式,统筹考虑养老机构发展实际情况和老人资金安全,针对风险隐患较大的押金、会员费,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采取银行存管和风险保证金方式管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前哨作用,进一步守好老百姓的养老钱。
  看点二:对“一床多卖”、超长期限预收费、“退费难”等现象精准出招


  意见聚焦预收费收取、使用、退费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针对一些养老机构“一床多卖”,意见要求,养老机构不得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确保交费的老年人总数不得超出其备案床位总数,预收费用总额不得超出其固定资产净额。
  在预收费期限方面,意见提出,养老服务费预收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对单个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过该老年人月床位费的12倍。
  在预收费使用用途方面,意见明确,会员费不得用于非自用不动产、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以及用于其他借贷用途;不得投资、捐赠给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名下的其他企业;实行连锁化、集团化运营的养老机构,不得投资、捐赠给关联企业。
  破解“退费难”,意见提出,对符合服务协议约定退费条件的预收费用,养老机构应当按照约定及时退费,不得拒绝、拖延。养老机构因停业、歇业等原因暂停、终止服务的,应当提前30日在其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醒目位置发布经营状况变化提醒,及时退还剩余费用,妥善解决后续服务问题。
  “在此次意见出台之前,江西、山东等多个省份都出台了省级文件,对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郑志刚表示,意见吸收了此前地方实践经验,对养老服务领域中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进行细致规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看点三:严防养老机构商事行为异化为非法集资活动


  近年来,一些非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方式,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予高额回报变相非法吸收资金。一些养老机构“爆雷”“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意见专门提出,不得以承诺还本付息、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诱导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交纳预收费。
  此外,意见还要求强化多元监督管理。意见明确,押金、会员费应当全部及时存入存管的专用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出现资金异常流动、账户余额达到风险保证金最低比例时,除办理退费外,存管银行不得为养老机构办理支出,同时应当向负责监管的民政部门作出风险提示,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所在地金融监管部门、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意见要求民政部门加强对养老机构预收费的事中事后监管,发现养老机构涉嫌非法集资行为的,要将有关情况通报存管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打非局一级巡视员付占胜认为,意见的出台对防范养老机构商事行为异化为非法集资活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李邦华提示老年人及家属,在面对低价、打折、优惠时,要保持谨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交费方式。“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清楚养老机构的本质是提供养老服务,不要相信那些投资返利、高额回报的承诺,谨记高额利诱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远离非法集资。”李邦华说。
 
山西“沁州黄”小米产业打出三张牌 构建“特”“优”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山西“沁州黄”小米产业打出三张牌 构建“特”“优”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 2024-05-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山西被誉为“小杂粮王国”,小米尤为著名。谷子又称“粟”,脱壳后便是小米,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治市沁县种植的“沁州黄”作为山西小米的代表,其形体金黄、晶莹透亮、颗粒圆润、状如珍珠,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也因其味道香美、营养丰富、食药同源,历史上流传着“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的谚语,品牌价值经久不衰。近年来,沁县以“有机旱作”“加工转化”“擦亮品牌”三张牌,构建了“特”“优”现代农业新高地。
有机旱作


  历史上,华北地区传统的谷子播种期在“小满”前后一周。而如今,刚到3月,沁县沁州黄镇杨家庄村的村民便开始抢抓时机播种谷子。一台台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在广袤的农田里来回穿梭,施肥、翻土、覆膜、播种等多项作业程序一气呵成。
  传统的春播经常因为出苗期干旱而导致出苗率不高,直接影响“沁州黄”小米的稳产丰产。2021年冬天,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与山西农业大学姚建民专家团队联合开展“冬播谷子”技术试验,将长治地区的谷子播种期调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以及翌年3月中下旬。
  山西沁县,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多山地丘陵地形,昼夜温差大,有着富含微量元素的红沙土,是世界谷物黄金种植带。但沁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仅为557毫米,且降雨集中在7至9月,在传统的谷子播种期,降水十分稀少。“冬播谷子”技术,将施肥整地前移至初冬季节,实现秋雨冬雪兼用、春雨全用,缓解了这里春夏连旱造成的谷子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的问题。
  据姚建民介绍,实施谷子冬播可以达到节本、抗旱、出苗好、环保、抗早衰、早熟、品质好、产量高等效果。早播的谷子病虫害相对发生少,产量增加10%以上,成熟期提前近1个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另外,搭配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保温保墒还能积雨,可以自动降解,不会污染环境。
  冬播谷子新技术为沁县“有机旱作农业”开辟了新途径,从播种环节的创新,提升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解除了“出苗率不高”的瓶颈。目前,沁县沁州黄镇、郭村镇、新店镇等7个乡镇推广的有机旱作早播谷子6421.5亩,已全部播种完毕。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下拨专项资金,推广“冬播谷子”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对农户按每亩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赠送农户有机肥、薄膜、种子,对于新发展300亩及以上面积的种植户补助购买1台播种机。
  67岁的杨家庄村民张建国种了20多年小米,去年拿出30亩尝试采用“冬播谷子”技术种植。“谷子提前收获上市,每斤最高能卖到15元,是普通小米的2倍还多,总收入超过7万元。”尝到了甜头的张建国今年准备再扩大谷子早春播的面积。
加工转化


  小米产业作为沁县特色主导产业,全县“沁州黄”谷子播种总面积达13.61万亩。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认证的谷子种植基地面积24.64万亩,集中连片的千亩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0个。通过“企业+科技+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培育从事“沁州黄”产业的县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构建起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沁州黄”小米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沁县县委书记、县长司慧军说,沁县近年来研究制定战略规划,出台推进“沁州黄”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沁州黄”谷子种植面积,全面推进“沁州黄”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累计投入6731万元用于支持重点农业企业。
  走进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从一端投入,清理、脱壳、碾磨、晾干、冷却、抛光、色选、灌装等所有工序全部在流水线上自动完成,直接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沁州黄”小米为基础产业,以小米深加工产品为主导方向,集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据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武介绍,多年来,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标准化+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沁县及周边地区稳定发展“沁州黄”标准化种植基地6万亩,年产优质“沁州黄”谷子1.5万吨,带动2.3万农户种植“沁州黄”谷子,户均收入达到4800多元。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谷之爱婴幼儿营养小米米粉、药食同源米粉和五色营养果蔬粉、小米奶等系列产品,获得3项国家专利。“沁州黄”小米已经远销美国、阿联酋、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全国28个省区市。
  沁州黄镇党委书记田冠英说,沁州黄镇是“沁州黄”小米原产地和主产区,现“沁州黄”谷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左右,由此派生的“沁州黄”小米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是沁州黄镇的品牌产业,也是全镇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
擦亮品牌


  “沁州黄”小米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40多种天然营养素。中医认为小米具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渴、和胃安眠、滋阴养血、补肾健脾等功效。“沁州黄”小米先后获得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中国好小米等荣誉,“沁州”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沁县充分挖掘“沁州黄”小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潜在资源,选准品牌定位,讲好品牌故事,增强消费者对小米的了解和体验。同时,加快农村快递网点、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优化特优农产品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组织参加农展会、农博会,搭建产销对接信息平台,通过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架起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和产供销桥梁,持续扩大特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沁县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沁州黄”小米赛米会品鉴评比推介会,来自全县7个小米企业和种业企业选送的“沁州黄”小米参与评比。专家根据小米粥的香味、外观品相、适口性及小米的色泽等对小米的品质进行评选。活动评选出最优的谷子品种、最好吃的小米,进一步提升“沁州黄”小米的知名度。
  沁县“土味”年货还搭上“电商快车”。今年春节期间,在超级年货节线上直播间,“沁州黄”小米分别精彩亮相于多位影视明星的直播间,共计500万网友在线刷屏,一个小时之内销售量高达30多万元。为做好充足准备,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电商部分别在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快手以及视频号等平台备下价值500万元的小米供网友选购。目前,线上销售已经占到该公司销售总额的30%。
  为把更多“沁州黄”小米送到北京、输向全国,去年以来,长治市供销社持续加强与北京市供销社对口合作,不断强化农特产品产销对接长效机制,通过与北京市供销社直属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产销对接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市场开放、深度融合、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格局,提升长治市优质农产品知名度,让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卖得好。 
    (本报记者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