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经济

05版:各地

06版:体育

07版:评论

08版:国际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说人解史

11版:时空走廊

12版:神州风物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梅常伟)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28日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晋衔仪式。
  下午5时许,晋衔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命令。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主持晋衔仪式。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是: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书记王仁华、国防大学校长肖天亮。
  晋升上将军衔的2位军官精神抖擞来到主席台前。习近平向他们颁发命令状,表示祝贺。佩戴了上将军衔肩章的2位军官向习近平敬礼,向参加仪式的全体同志敬礼,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晋衔仪式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随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
  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苗华、张升民,军委机关各部门、军队驻京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晋衔仪式。
 
一场持续65年的采访
三代新华社记者接力追寻西藏一个昔日“农奴村”通往幸福之路
一场持续65年的采访

三代新华社记者接力追寻西藏一个昔日“农奴村”通往幸福之路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这是一场持续65年的采访,是三代新华社记者的接力追寻。
  ——1959年,新华社记者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朗嘎村(现为堆龙德庆区嘎东社区)采访,亲历了民主改革中“农奴村”的新生。
  ——1991年,新华社记者又来到朗嘎村,记录下了朗嘎人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生活。
  ——2024年,在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再访嘎东社区,感受到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这里正在续写“发展最快时期”的传奇。
  新华社记者的三次采访,见证了这个村庄从“农奴村”到“温饱村”,再到“小康村”的跃迁。如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上,这里的人们又在续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篇。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朗嘎村65年的嬗变,生动注释了西藏民主改革后创造的历史奇迹,鲜明表达了雪域高原人民的奋斗心声——通往幸福之路。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雷


  拉萨河畔,春风轻拂,朗嘎村(嘎东社区)街巷里的柳树已泛出嫩芽,远处群山绵延,近处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
  沿着社区里干净的街巷,拐四五道弯,记者来到88岁的老党员益西桑珠家里。
  “旧社会,我们家6口人都是农奴主的朗生。”益西桑珠双手比划着讲述以前的事情,“白天像牲畜一样干活,晚上像狗一样守家。”
  旧西藏的农奴,分为差巴、堆穷、朗生三种,其中朗生最为悲惨。朗生为农奴主所有,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财产,“生下的子女还是农奴主的朗生。”
  民主改革前,朗嘎村(嘎东社区)是名副其实的“农奴村”。全村土地被旧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僧官欧协·土登桑却和功德林领主所有,98%的人是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的农奴。
  1959年春,新华社记者马宁轩来这里采访调查时发现:“朗嘎庄园主欧协占有130多名农奴、近600亩土地、205头牲畜以及大小农具。”“农奴们几乎没有生产工具,要用农具得用欠粮债形式向庄园主求借。当时朗嘎平均每户欠粮债4000公斤。”“债务世世代代难以还清。”
  而对于身为朗生的益西桑珠来说,自己的人身都属于农奴主,“连借粮借钱的资格都没有”。
  在益西桑珠的回忆中,那段岁月永远是那么幽暗:总是吃不饱,农奴主每天只给一勺糌粑;没有固定的住处,拿着薄麻袋到处找地方睡觉;经常挨打,被“小主人”当马骑,若没伺候好,就会被“主人”用牛皮鞭抽打……
  在当时的西藏,朗嘎只是西藏农奴制的一个缩影。
  在奴隶制近乎绝迹的20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大的农奴制堡垒却还留存在中国西藏。在当时,占人口不足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三大领主”,几乎占有西藏全部财富,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却挣扎在死亡线上。
  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西藏人口约100万,其中没有自己住房的就有90多万人。
  但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企图永远保留封建农奴制。1959年3月,他们发动武装叛乱,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迅速平定叛乱,并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了民主改革。
  春雷,激荡在雪域高原,也激荡在朗嘎村的上空。
  民主改革后,益西桑珠家分得了30亩土地、3间房子和一些牛羊。第一次,他穿上了体面的衣服,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春雷惊醒了朗嘎村,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此时的朗嘎村,在新华社记者马宁轩眼中,还只有“低矮破烂的土房,布满牲畜粪便和蹄窝的泥路”。
  翻身得解放的农奴,刚刚踏上社会主义道路,还要为幸福生活付出艰苦的努力。
199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


  虽然背有点驼,听力也差,79岁的朗杰老人仍坚持戴着礼帽,衣着得体,精神矍铄。讲起从前的事情,老人思路很清晰,表达也有力。
  朗杰曾是农奴主的差巴,民主改革使他家里分得牛羊、耕地和房屋。喜获新生的一家人,有了“做人的尊严”。
  翻身后的朗杰,还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他读了6年书,在学校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拉手风琴,并加入了当时的堆龙德庆县艺术团。
  1991年,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在朗嘎村采访时,朗杰正跟随艺术团在北京、河北、陕西等地演出。
  “当时全国各地已经改革开放了,到处都是快速发展的景象。”朗杰老人说,“回来之后,我就把在内地见到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希望我们也能赶上发展的步伐。”
  实际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悄然吹到了朗嘎村。
  “这里已变成一座热闹的小镇:昔日贵族庄园的楼房淹没在雪白漂亮的村舍中,汽车从村里进进出出,商店、酒家的招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过路者……”在多吉占堆笔下,1991年的村庄,正在铺展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
  在土地承包到各家各户后,“全村粮食单产平均每亩在300公斤以上,高的可达400到500公斤,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亩产提高了五六倍”“村民们办起了加工厂、商店、酒店,成立了建筑队,有些农民还成了蔬菜专业户”“民主改革至今,朗嘎人至少三次翻修了住房”“全村64户,40多户有电视机”……
  多吉占堆记录的这些历史细节,反映了当时村民们的真实心态:梦想中的“天堂”出现了。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91年的朗嘎村同全国许多农村一样,在农业生产之余,开始投身于商品经济的洪流。
  当时的记者从经济意义上做出判断:“朗嘎人正在实现第二次解放。”
  1965年出生的扎桑,如今是嘎东社区二组组长。在这个成长于改革年代的藏族女性身上,记者看到了明显的时代印记——有冲劲、不服输、头脑灵、思想活。
  “我21岁的时候就外出去打工,背砂石料、运砖块、农场种田……什么活都干过。”她说。因为干活认真负责,做事谨慎细致,2005年扎桑入了党,并被选任为朗嘎村村委会会计。
  “幸福要靠勤劳来获取,只要肯努力,日子就会越来越好。”扎桑说。
  春风吹拂着朗嘎村,昔日农奴的后代,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生活。
2024年——新时代的春天


  2024年3月,新华社记者又一次到朗嘎村(嘎东社区)采访,正赶上村民上山植树。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加油干啊。”社区党委书记旦增尼玛,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在植树现场忙得团团转。
  在以前,村子边上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刮风时,尘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下雨时,泥沙能灌入山下居民的院里。
  2013年,村民们决定,上山植树,让荒山变成青山。
  2021年,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村民们的自发植树纳入到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中,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
  “我们社区承包了546亩荒地,需要种植10万棵苗木,目前已完成80%。”旦增尼玛告诉记者,“等树长起来了,我们准备集资在这里建一个林卡(藏式露营地)度假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村里行走,街道整齐干净,高楼拔地而起,商铺鳞次栉比。
  2012年以来,伴随村里1500亩土地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朗嘎村开始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同时也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2015年堆龙德庆撤县设区,朗嘎村也在2023年改成了嘎东社区。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村里修建了沿街商品房用于出租,年收租金上千万元;修建了汽修市场、钢材市场,每年租金也有近千万元;还成立了村民运输队、工程队等合作组织。
  “单单这些集体固定收入,就能保证村里每人每年平均分红1.6万元,再加上村民其他收入,朗嘎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旦增尼玛说,“过去村里80%的劳动力在外面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在村庄整齐的“藏式别墅”群中,朗杰老人领着记者参观了他家占地3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层的“豪宅”。
  “现在的生活,以前做梦都想不到。”朗杰说,他每个月能领养老金,看病吃药有医保报销,去年集体分红还给家里分了10多万元。
  物质条件改善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嘎东社区成立了自己的藏戏团,32名村民成为骨干,排练传统八大藏戏和红色歌舞。团长是村民赤列多吉,他自豪地说:“我们还代表西藏到北京甚至国外演出过。”
  徜徉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党的二十大后,嘎东社区又有了发展的新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村民普布多吉开了一家藏香厂,吸收周边的群众去他那里上班,带动大伙一起致富;村里的运输队,吸纳80多人就业……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更高追求。”堆龙德庆区委书记石运本说,“在这方面,朗嘎村(嘎东社区)走在了前列。”
  33年前,新华社记者在朗嘎村报道中以一句发问结尾:“再过30年,朗嘎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如今,记者也禁不住想知道,等到2035年、2049年时,朗嘎又会是什么样呢?
(记者储国强 翟永冠 陈尚才 王泽昊 李键)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春潮涌动万象新
云南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观察
春潮涌动万象新

云南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观察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本报讯(记者王长山 伍晓阳 林碧锋)草木蔓发,百花争艳。七彩云南,春潮涌动。
  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深度融合,高原特色农业强势崛起,全年接待游客逾10亿人次……过去一年,云南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增长,实施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迈开坚实步伐。
  今年是云南“3年上台阶”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当有关键作为。眼下,云南正以“人人都是奋斗者、个个当好实干家”的姿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向新图强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昆明市高新区云南贵金属集团展厅里,用于“嫦娥四号”探测器上的新材料等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成果令人瞩目。集团董事长王建强介绍,企业研发的多项新材料已应用在高技术领域,部分技术实现国产替代,参与“神舟系列”“长征系列”等国家重大工程。
  这是云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缩影。依托资源禀赋,云南持续做大做强绿色能源、绿色铝硅、新能源电池、稀贵金属等产业,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昆明市石林县北大村,由23万块光伏板组成的56个光伏发电方阵形成一道独特景观。由国家电投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这个光伏电站,年发绿色电能达7800万度。
  “绿色能源成为云南的一张亮丽名片。”云南省能源局总工程师李勤说。截至去年底,云南电力装机突破1.3亿千瓦,其中绿色能源占比超89%,光伏、风电装机超过火电装机。2023年,能源产业稳居云南第一支柱产业,新能源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
  “双碳”背景下,绿色能源成为云南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王牌”,吸引了众多企业到云南落子布局。在曲靖市经开区,新能源电池、硅光伏、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我们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向曲靖聚集。”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昭沛说。自2019年入驻曲靖以来,这里已成为德方纳米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产品从磷酸铁锂延伸到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回收等领域。
  经济发展的结构在变、动能在变、质量在变,全省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首次超过五成;以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增加值连续18个月实现25%以上的增速……云南省省长王予波表示,云南将扭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向“新”而行、向“新”发力、向“新”图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挥优势 构建沿边开放新高地


  在德宏州陇川县,一辆辆满载甘蔗、西瓜等缅甸农产品的货车,经章凤口岸有序进入中国境内。
  “现在是缅甸农产品大规模上市季节,我们提高通关效率,保障货车到达口岸当天通关。”章凤口岸运行专班负责人宋宏恩说。今年以来,章凤口岸日均通关车辆500余辆次、货运量7000余吨、货值2200多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近年来,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抓好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开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老铁路客货两旺,“黄金通道”作用凸显。截至3月1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今年春节假期,中老铁路发送旅客71.68万人次。“早上在昆明吃小锅米线,晚上在万象吃老挝米粉”成旅游新时尚。
  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云南瑞丽、河口、磨憨等边境口岸城市加快建设沿边产业园,吸引一批东部企业向园区转移。
  宁波市鄞州纽维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服装企业,曾到多个东南亚国家考察,拟建生产基地。瑞丽市有关方面多次到宁波市与企业对接,促成企业落户瑞丽。
  在瑞丽沿边产业园,新成立的云南纽维服装有限公司租用52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新生产线,近日已开始试生产。公司副总经理林斌说,公司还计划在园区购买土地自建服装制造“园中园”,动员一批宁波服装生产及配套企业转移到瑞丽。
  “沿边产业园现在‘一房难求’。”瑞丽市市长温洋说,目前已有18家企业落户园区,包括一批链主型企业。
  为民造福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颗漂洋过海而来的牛油果,在云南边疆成为百姓致富果。
  日前,普洱市孟连县芒信镇的26户果农,从牛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到了分红,最多的一户分红3.35万元。
  近年来,孟连县大力培育牛油果产业,种植面积已逾10万亩。孟连县县长张志东说,孟连牛油果产业建立了“334”联农带农机制,产业收益按农户30%,技术企业30%,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共享40%的比例分配,闯出了助农增收新路子。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提出,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云南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8%,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云南每年有1500多万人外出务工,不少留守老人成了“孤独的守望者”,留守儿童也普遍存在生活、教育、安全、心理等问题。去年以来,云南专项部署“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行动,将其作为“五级书记”为民办事解难题的重点之一。
  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云南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和社区建设“幸福食堂”,90%的城乡社区有了“儿童之家”,很多老人就餐、儿童托育有了着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和农业产业,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去年以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网络刷屏。王宁表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我们将不遗余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期盼的事,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生态集群
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生态集群

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上海3月28日电(记者姚玉洁 龚雯 杨有宗)5分钟、20公里、60元,打着“飞的”、告别堵车,横跨黄浦江去上班——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幻场景就可能变成现实。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上海迎来了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周年,也展现了一批令人欣喜的新进展、新技术、新项目。
  从空中交通到脑机接口,从合成生物到人形机器人,瞄准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上海正全力打造适应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集群,预计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不断勾勒美好生活新图景。
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低空经济里一颗耀眼的“新星”,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不断传来好消息。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向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
  “全球已有数百家企业从事eVTOL研发,中国与国外相比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10家头部企业中上海约占一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说,上海有着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可支撑航空电动化快速发展。
  另一家eVTOL企业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的首个客运载人eVTOL项目。“eVTOL正成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代表,也被视为‘解锁低空经济最大增量中的关键变量’。”沃兰特航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说,公司已与7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700余架,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等六大类应用场景。  
未来产业“大门已开”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继2022年发布行动方案后,2023年3月授牌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为首批3个未来产业先导区,目标到2030年实现未来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下阶段将围绕空间信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进一步推进相关产业的技术攻关、产品迭代和场景应用。”上海市闵行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刘佳说,近日落户大零号湾的全国首个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将推动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加入长三角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合作联盟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张建政说,机器人产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该公司瞄准“黑灯工厂”的“手-眼-脚-脑”协同的移动作业复合型“机器工人”,已被一些世界500强企业“看中”并投入使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进步处处长李宇宏表示,过去一年,通过编制“一业一方案”、组织推进技术攻关等,上海部分领域已现“小荷尖尖角”:比如在未来智能方面,建设“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集聚60余家大模型企业,数十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初步形成开放活跃的大模型创新生态。
合力打造生态集群


  未来产业的规律极难捕捉,跑赢“不确定性”的背后离不开各方协同,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阳光雨露型”创新生态,有助于早日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
  在2024年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上海市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工作启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未来将依托三大先导区,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围绕生物制造、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九大重点领域,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处长陆瑜表示,将建立“从0到10”科创风险共担机制,通过“拨投联动”试点新的财政扶持方式,打通科创“最初一公里”,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业态发芽、壮大。
 
敏感、敏锐、敏捷……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感受企业家精神
敏感、敏锐、敏捷……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感受企业家精神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从我过去30多年经营企业的经历看,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创新不会带来回报。那些失败的创新,更是宝贵的启发和经验,往往在实践中会带来更多回报。因此,永远不要轻易定义失败。”
  “对于人工智能还存在一些争议,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会更乐观一些,只要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中有价值,我们就会继续求索。”
  “‘走出去’是个老话题,当下面临一些新困扰。但不管怎么难,我们都会不断努力向前走。”
  ……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来自企业家群体的声音,为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注入信心与力量。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乏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世界经济结构。中国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于当下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意义何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虽然人们对于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概括不尽相同,但创造、创新与进取的内核无疑是普遍共识。
  “民营企业家圆桌”“实体经济的突围”“AIGC改变世界”……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一场场热烈的讨论,聚焦转型和创新、挑战和机遇,闪耀着企业家精神的熠熠光辉。有与会者提出,敏感、敏锐、敏捷正是企业家所展露出的特点。
  ——保持敏感。
  日趋严重的贸易碎片化将给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冲击,深刻洞察变化与挑战,企业家要成为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市场经济、支持自由贸易的坚定力量。
  ——保持敏锐。
  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也是决定很多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期。大浪淘沙,只有那些具备前瞻性眼光、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保持敏捷。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迅速追踪前沿的行动力显得更为重要。加快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企业家要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在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自变量,是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不断进步、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机”。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既前瞻又务实,既强调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家的格局与行动力,令人动容——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中国企业挺进全球5G专利排行榜前十,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成绩单”背后,凝聚着中国企业家的坚韧、勇敢和拼搏。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更加需要企业家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传递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决策导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徐志斌说:“我们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经营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也通过这样的场合,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不断地解释我们的政策和做法,进一步改善相关监管模式和服务。”
  经济学家吴晓求说:“把企业家的信心稳定下来,关键要靠完善的法治,靠坚守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
  ……
  直面挑战,拥抱变革,步履不停。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中国企业家的心声让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企业家将以智慧和行动,汇聚满足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记者安蓓 王晖余)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
 
李强在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
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丁薛祥主持会议
李强在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

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丁薛祥主持会议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3月28日,国务院召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更新换代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张国清,国务委员吴政隆出席会议。
  李强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项工作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抓实抓好。
  李强强调,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扎实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切实把好事办好。要尊重企业和消费者意愿,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要注重分类推进,把握轻重缓急,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投入带动比高的行业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重点支持需求迫切、拉动效应大但购置成本较高的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着眼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做好回收循环利用的文章,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要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标准,通过标准的逐步提升推动更新换代常态化。要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因地制宜抓好落实,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广东省政府、四川省政府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提案交办会在京召开
石泰峰讲话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交办会在京召开
石泰峰讲话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交办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出席并讲话。
  石泰峰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就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做好提案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提交提案,反映了社会关切与人民群众期待。各提案承办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民主协商理念贯穿提案办理工作全过程,通过扎实办理提案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实管用,彰显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
  石泰峰表示,各提案承办单位要坚持质量第一,突出重点,深入协商,认真答复,加强跟踪办理,提升提案办理工作实效,把提案办理工作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以高质量提案办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震出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部分提案承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李干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序言》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
李干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序言》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序言》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序言》的重要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主题主线,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李干杰指出,《序言》深刻阐明了加强理论武装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实践要求、有效方法,是新征程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的动员令,是深入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宣言书。要以出版发行第六批教材为契机,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广大干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精髓要义,学出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为民情怀、过硬本领、优良作风。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好用好教材,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姜信治主持会议。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出版发行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出版发行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近日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此前已经出版5卷,本卷《选编》为第6卷,收录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党中央以及中央纪委、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分现行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共127件,涉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工作,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3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会见来华参访的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3月的北京,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彭丽媛来到学校书院,受到师生们热情欢迎。
  彭丽媛对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再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祝贺合唱团10年来坚持用歌声传递友谊,结出累累硕果。彭丽媛表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合唱团搭建起一座中德文化交流桥梁,成为中德友好的亮丽名片。希望同学们用音乐这把金钥匙解锁中文新世界,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做新一代中德友好的使者。
  合唱团协会主席米尔曼感谢彭丽媛一直以来对合唱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通过“唱歌学中文”,越来越多德国青少年了解和喜爱中国,他们将继续积极架设音乐和中文的交流之桥,不断增进德中青少年相互理解和友谊。
  合唱团学生代表用中文向彭丽媛汇报各自学习情况和经历以及对中国的热爱,表示将继续努力学好中文。
  彭丽媛与师生们亲切互动,称赞同学们中文说得越来越好,表示相信这次中国之行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鼓励同学们回国后向家人和朋友分享在中国的见闻和感受,继续书写中德友谊佳话。
  合唱团同学们向彭丽媛赠送记载彭丽媛同合唱团10年友好交往的纪念相册。彭丽媛向同学们赠送一幅中国书法作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文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更上一层楼。
  学生们共同演唱中德两国歌曲,赢得热烈掌声。
  伯乐中文合唱团系面向德国青少年开展“唱歌学中文”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以促进中德民间交流为宗旨,积极致力于在语言和文化领域增进两国友谊。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严赋憬 李昌瑞)中国记协28日在京举办新闻茶座,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汉权,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主题,与境内外记者进行交流,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项重点任务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放在首位。黄汉权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谈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黄汉权指出,首先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次要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基础制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要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需求空间,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对于各地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黄汉权认为,关键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要加强央地信息沟通,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条件来选择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和方向。此外,对中小企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必追求面面俱到,鼓励走“专精特新”路线,为产业链提供配套服务。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通过创新引入新业态和新技术,同样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座谈会上,黄汉权还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等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我一直梦想来到这里”
瑙鲁总统阿迪昂圆梦古城西安
“我一直梦想来到这里”

瑙鲁总统阿迪昂圆梦古城西安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我一直梦想来到这里,领略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共和国总统戴维·阿迪昂26日至27日到访古城西安,为此次跨越大洋的“中国行”定格下难忘的圆梦时刻。
  27日上午,阿迪昂来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驻足兵马俑一号坑前,感受着秦朝军团的磅礴气势,阿迪昂细细欣赏,并不时提问:考古挖掘如何进行?怎样保护文物?一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博物院专家进行了细致讲解,一一解开阿迪昂心中的疑问。
  “在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中,我们设置了可移动式考古工作舱,营造出相对独立的空间,给发掘工作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以更完整提取考古资料信息并保护出土文物。与此同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还在不断提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向阿迪昂介绍了兵马俑发掘的过程,以及近年来出土文物保护和展示的进展。阿迪昂频频点头,并饶有兴致地“打卡”留念。
  “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参观举世闻名的兵马俑,使我梦想成真。”结束参观时,阿迪昂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
  参观过程中,如织的游人令阿迪昂一行印象深刻,激发着瑙鲁客人与中方深入交流、互学互鉴的意愿。
  “我们想更多了解西安是如何发展旅游业的,把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带回瑙鲁。希望中国助力瑙鲁这个岛国进一步发展和进步。”阿迪昂说。随行的瑙鲁基础设施发展、环境治理和农业、体育部部长杰西·杰里迈亚感慨,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希望瑙鲁民众有机会能来到西安看一看,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访是今年1月中瑙复交后,瑙鲁总统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阿迪昂还访问了北京,结束西安的行程后前往海南继续访问。
       (记者付瑞霞)新华社西安3月28日电
 
织牢产科“兜底网”,再偏远也要保留一张“床”
织牢产科“兜底网”,再偏远也要保留一张“床”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董瑞丰 李恒)必需的产床,一张不能少。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
  如何兜底?根据要求,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
  此外,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若有公立医疗机构拟关停产科,则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书面征求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
  兜底离不开医务人员。一面是完善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努力保证产科医师收入没有太大落差,一面是针对部分产科变化调整,做好合理安排,注意温暖医务人员的心。
  助产服务是基本医疗服务。偏远地区多保留一张产床,“母婴平安”就可能多添一份保障。“小家”的幸福,也是“大国”的牵挂。
  确保“生得了”,还要“生得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4.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1/10万,居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全国住院分娩率为99.94%,基本实现全部住院分娩。
  从多年前“一床难求”,到如今部分产科床位出现闲置,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和人口发展变化,老百姓对助产服务的需求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一站式”产检服务、个性化分娩计划书、“酒店式”产后病房……越来越多孕产妇希望有更舒适的就医体验、更温馨的住院环境,“催促”产科资源因时因势优化。
  优化已经“在路上”:助产机构要加强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优化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积极开展镇痛分娩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家属陪伴分娩……严守母婴安全防线的同时,不断升级健康服务,产科资源调整兼顾两头。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加强高品质、普惠性产科床位设置,结合院内资源调整优化,增加产科病房单人间和双人间数量,切实改善产科住院条件。
  生育是家之大事,也是国之大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莫不如此。让14亿多人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不仅需要扩容医疗卫生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和布局这些宝贵资源。
  归根结底,要让更多人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让健康这个“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拥有可靠保障。
 
10部门部署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0部门部署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李晓明 孙好鹏)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以缅怀先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为重点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通知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活动将从3月下旬持续至5月中旬,线上开通网上祭扫平台,通过设置互动话题、组织“致敬英烈”全网主题宣传活动、征集“身边的英烈故事”音视频作品等形式,深入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线下,将重点组织开展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和“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专项行动,与党日活动、团队日活动、“红领巾讲解员”实践、青少年思政课等紧密结合,重温英烈事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走访慰问烈属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回应广大烈属关切。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关爱烈属的指示精神,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将宣传教育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用好各类媒体和渠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精心设计内容,策划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产品和活动,切实提升主题宣传教育实效。
  日前,“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网上平台已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中华英烈网开通上线,为各界群众在线祭扫英烈、瞻仰烈士纪念设施提供便利。
 
赵乐际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赵乐际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记者成欣 王存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3月28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共迎挑战,携手开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瑙鲁总统阿迪昂、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柬埔寨国王顾问团主席洪森、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长高金洪、论坛理事长潘基文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和智库学者代表参加。
  赵乐际表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面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这一理念源于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期盼,也源于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各国人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方案。
  赵乐际指出,亚洲人民历经热战冷战,饱经沧桑忧患,深知和平弥足珍贵,发展来之不易。我们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共同做亚洲安全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共同做亚洲发展的促进者,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巨大机遇;共同做亚洲合作的践行者,为世界团结协作凝聚广泛共识;共同做亚洲开放的推动者,为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汇聚强大合力;共同做亚洲文明的弘扬者,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不竭动力。
  赵乐际强调,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为各国发展特别是亚洲邻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中国将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诚挚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赵乐际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同乘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面对全球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携手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开幕式上,潘基文致欢迎辞。托卡耶夫、阿迪昂、古纳瓦德纳、斯凯里特、洪森、邓鸿森、科尔曼及工商界代表先后致辞。他们表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动力。各方高度评价中方提出和践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系列全球倡议,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加强团结协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加强团结合作 反对“脱钩”“筑墙”
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呼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加强团结合作 反对“脱钩”“筑墙”

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呼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记者王嘉伟 刘博伟)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28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与会外方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各国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企稳增长。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说,亚洲正在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尽管面临挑战,亚洲仍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引擎。亚洲各国在合作发展上机遇良多,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各国应抓住机遇,挖掘潜力,塑造未来世界。
  瑙鲁总统阿迪昂说,瑙鲁是首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作为太平洋岛国和发展中国家,瑙鲁支持“架桥”而非“筑墙”,希望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中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等发展理念对瑙鲁至关重要。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古纳瓦德纳举例说,斯里兰卡长期受困于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而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保障了包括斯里兰卡在内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他希望各国在旅游业、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具体领域展开合作。
  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说,当今世界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他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减贫、粮食安全、发展融资、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及互联互通等领域已经结出硕果。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也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柬埔寨国王顾问团主席洪森说,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维护这一积极势头需要遵从以规则为基础、惠及所有人而非特定国家的多边主义,需要继续推动更深层次的融合和更好的互联互通,而非“脱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亚洲正成为知识产权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全球70%的知识产权申请来自亚洲。亚洲创新的信心不断增强,政府支持和社会对创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亚洲已成为充满活力的商业和创新中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说,亚洲地区富有活力,具有创新性。亚洲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优势、丰富的资源储备以及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着亚洲地区与世界的合作。他呼吁各国继续团结协作,维护强大、有韧性、可持续和包容的全球增长。
(参与记者:钟群 周慧敏 陈子薇 梅元龙 赵玉和)
 
博鳌亚洲论坛:畅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喜与忧
博鳌亚洲论坛:畅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喜与忧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人工智能何时将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将带来更多福祉还是风险?应更强调有规矩的“限速”还是助力发展加速?……
  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人工智能”话题热度颇高。短短几天内,就有三个分论坛10余个议题与之相关。来自国内外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景。
科技革命“奇点”还有多远?


  科学家通常将人类科学技术“爆炸式飞跃”的时间点,称为科技革命“奇点”。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针对这一颠覆性时刻何时到来,与会专家学者纷纷作出“预测”。
  韩国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炅武说,2017年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预测下一轮科技革命“奇点”将在2045年到2090年之间产生。“如果现在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李炅武认为,人工智能“奇点”的到来,或许会早于人们的预期。他个人预测,“奇点”可能在5年后出现。
  近年来,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在国内,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认知”等大模型工具也陆续推出。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即便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也被频频出现的新成果震撼。“如果说过去的发展刻度以10年计,现在已变成5年甚至1年。”有专家说。
  李炅武说,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技术互相赋能,丰富的数据、算力、能源将催生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加快“奇点”的到来。
  小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辉也认为,大模型的出现被视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次重大技术飞跃。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将带来颠覆性创新。
  事实上,“奇点”究竟何时到来,很难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表示,关键不在于“何时到来”,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准备。
哪些行业将得到正向赋能?


  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持续改善人类福祉方面也蕴藏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已成为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表示,各大金融组织已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丰硕成果,如提升效率、丰富体验和降低风险等,在决策流程自动化和优化客户服务运营方面尤其明显。
  对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医药产业升级,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也有切身体会。
  “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人工智能具有改变工作方式的潜力,应用这些新方法提升了处理和理解海量数据的能力,使我们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开发新的疗法。”博鳌亚洲论坛机构理事、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
  苏博科介绍,通过人工智能平台使用生成模型来识别潜在的药物分子,能比传统流程快两倍;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于抗体发现过程中,识别目标抗体线索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3天。
  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融合,也在助推变革创新,加速打造更适合每个人、更开放灵活的教育。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在走访四川一家偏远山区学校时发现,基于其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给不少孩子带来改变,甚至通过提升学习兴趣,解决了部分学生辍学的问题。
  “有学生问什么是相对论,当地教师答不上来,人工智能却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解释清楚。”他说,大模型发展要“应用为王”“以人为本”,技术应关注并赋能每一个个体。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更多人将可享受精准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创新性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将惠及千家万户。”在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解决现有养老模式商业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说,在赋能社会的应用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向三个方向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网络+物”。
如何加强治理实现“智能向善”?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人们不仅有兴奋与期待,也有担忧与不安。
  《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冲击就业。此外,人工智能失控或被恶意滥用也会推升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治理应遵循哪些宗旨和原则?如何在释放巨大增长动能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可控?如何推动全球形成统一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博鳌亚洲论坛上,多项议题与此相关。
  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忆及多年前与斯图尔特·罗素的对话,称罗素早已关注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治理问题。时至今日,张亚勤更倾向于认同,人工智能技术应发展与治理并行。
  袁辉认为,确保安全可控、实现“智能向善”,需加强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数据、算法、算力及应用场景等;同时,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
  事实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出台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旨在引导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年会会刊上表示,在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促进公平竞争和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多元价值对齐、缩小数字鸿沟、保护劳动者权益上,世界期待亚洲方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呼吁,要在全球层面进行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治理,共享机遇、共护安全。各国需在建立技术标准、制定电子商务法规与网络安全协议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曾毅提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要向青少年更多教授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我们要理解人类的智能是什么,人类如何思考,人生重要的问题和方向是什么。”
  “当人工智能以更高效、经济的方式完成人要做的事,世界将会如何改变?如果机器20秒就能学会知识,人们为什么还要花20年接受教育?”斯图尔特·罗素说,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才应是技术进步的方向,人类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记者舒静 宋晨 王存福 罗江)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
 
团结协作,共迎挑战 携手开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二四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海南博鳌)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赵乐际
团结协作,共迎挑战 携手开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二四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海南博鳌)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赵乐际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尊敬的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各位博鳌亚洲论坛理事,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三月的海南,椰风海韵,碧波银滩。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汇聚一堂,共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矛盾冲突接踵而至,霸权霸道危害深重,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是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还是抱持零和思维、把世界推向分裂对抗?两种选择、两条道路,攸关人类前途和世界未来。本届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中国的回答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这一理念源于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期盼,也源于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各国人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方案。
  10多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全球行动,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呼吁各国超越集团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提出和践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给世界带来了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了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首倡,至今历久弥新,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亚洲人民历经热战冷战,饱经沧桑忧患,深知和平弥足珍贵,发展来之不易。我们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
  ——共同做亚洲安全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和平稳定是亚洲人民的普遍期待,是亚洲各国的最大共识,也是亚洲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我们要落实好全球安全倡议,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强权政治、霸权行径,维护好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区域秩序,始终把亚洲长治久安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
  ——共同做亚洲发展的促进者,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巨大机遇。今天的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亚洲动力”。
  ——共同做亚洲合作的践行者,为世界团结协作凝聚广泛共识。亚洲国家历来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携手冲破了发展道路上的重重艰难险阻。面对国际上鼓吹分裂对抗的杂音,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团结自强,继续做前进道路上的“同行者”,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反对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防止地区和世界沦为地缘争夺的角斗场。
  ——共同做亚洲开放的推动者,为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汇聚强大合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共同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建设更加紧密、更加开放的区域共同市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在合作中寻求共赢。
  ——共同做亚洲文明的弘扬者,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不竭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我们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互学互鉴、相互成就,促进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前不久胜利闭幕的中国全国两会,确定了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传递了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信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是5.2%,今年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为各国发展特别是亚洲邻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中国将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约40万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中国愿与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共同落实好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中国将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我们将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海南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造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欢迎大家到海南投资兴业。
  中国将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现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我们正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级。
  中国将坚持共享发展。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未来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我们诚挚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古人说,“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同乘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面对全球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携手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
 
暖阳之下万物生
云南“春日经济”走笔
暖阳之下万物生

云南“春日经济”走笔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农户应季耕作,游人赏花踏青,还把春日的浪漫端上餐桌,溶洞咖啡、山野栖居等多种“文旅+”消费业态愈加火爆……
  春光似海,云岭大地上万物生机勃发,人们熙熙攘攘,共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春日新篇。
春天也是丰收季


  春分前后,国内不少蓝莓产区刚迎来花期,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蓝莓则已进入产季,一簇簇蓝紫相间的果实挂在枝头。
  “今年,我家的22亩蓝莓预计有70万元左右的利润!”当地蓝莓种植大户许泽说。
  去年,蒙自市蓝莓种植面积1.7万亩,产值达20.4亿元,带动2万余户群众增收。草坝镇党委书记万葵说,好收成离不开新探索的“622”联农带农机制:农户管护土地,分得收益六成;企业负责技术销售,村集体联结农企两方,各得两成。三方优势互补,释放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3月中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的茶山上,开始采新茶的茶农背篓执筐、手法娴熟。
  以身后采茶图为背景,猛硐乡陶阿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旭玩上了直播,“去年收购了200多吨新叶,今年线上渠道也打通了,计划收购600吨。”
  数字经济赋能古茶老树,消费者在屏幕前就可以看到从一片叶到一饼茶的全过程。
  从蓝莓到茶叶,收获的希望流淌于春日沃野。
  麻栗坡县县长肖昌菊介绍,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有2.3万余亩,总产量656吨,带动48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6700元。今年,茶叶将愈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枝玉叶”。
赏花吃花两不误


  3月的昆明市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里,“上新”的鲜食野花是春日特色。
  粉中透白的玉荷花、色泽金黄的金雀花……在颇具特色的野菜档口,近30种来自普洱、楚雄、西双版纳等地的野花成袋码放,招牌上“篆新优选”标识十分显眼。
  “上面是金雀花,下面是芦荟花,都可以煎鸡蛋吃。”店主肖天华一边打包一边介绍。
  “在这里能看到春天,也能吃到春天。”来自江西的王女士将游览第一站选在菜市场,挑好的金雀花当天就打包发回家里。
  “这里有摊位600多个,最近周末的日均人流量保持在五六万人次。”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副经理温皓翔说,市场定期巡查商户所售鲜食花品类质量,严格把好“食花季”安全关。
  以赏花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云南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
  2月中旬,曲靖市罗平县近百万亩依山而种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盛放,亲花步道、帐篷酒店错落分布,小火车、山地越野车穿越花田。
  春花烂漫,丰收可望。近百万亩油菜成熟后将被加工为菜籽油,有颜值更有好产值。
春潮涌动强信心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消费场景因地创新,云南文旅生意在这个春天火热升温。
  祝酒歌响起,169桌长街宴沿巍山古城北街次第排开,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表演队伍高歌打跳……近日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期间,文气与烟火气在此交相融合。
  “来小吃节的游人多,一天能卖1000多碗。前不久大理至南涧高速公路通车,游客更多了。”老王过江饵丝店店主王丽辉说。
  不仅是巍山县,石壁攀岩“飞拉达”、溯溪、野营……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重山和溪流之间,10多幢帐篷式酒店吸引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
  在古老的溶洞里,喝一杯手冲咖啡是怎样的体验?在昆明市富民县宝石洞景区,溶洞咖啡愈加受到年轻人青睐,去年10月开业至今已接待顾客3万人次。
  气候宜人,产品琳琅满目,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春日经济”愈加火爆。
  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数据显示,仅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逾5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45.1%。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彩云之南满目皆新。
(记者吉哲鹏 陆君钰 熊轩昂)
新华社昆明3月28日电
 
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近期各行各业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感受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浓浓春意,彰显中国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何亚东介绍,商务部负责人近期会见了苹果、高通、奔驰等20多家跨国公司全球负责人,这些跨国公司涵盖医药、汽车、食品、金融、化妆品、电子信息、化工能源等各个领域。中方向跨国公司介绍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举措,以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投资机遇,欢迎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中国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将持续投资中国。比如美国苹果公司表示,中国人才资源丰富、创新活力强,是其重要的市场和关键供应链伙伴,苹果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中国供应链、研发和销售的投入。德国瓦克化学公司表示,将坚定投资中国,助力化工、汽车、能源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总的来看,跨国公司对‘投资中国’依然信心十足。”何亚东说,今年1至2月,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4.9%,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中荷商务部门负责人就光刻机输华等议题交换意见
中荷商务部门负责人就光刻机输华等议题交换意见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商务部了解到,3月2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京会见来访的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范吕文。双方重点就光刻机输华和加强半导体产业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今年是中荷建立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荷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方赞赏荷方坚持自由贸易,视荷方为可信赖的经贸伙伴,希望荷方秉持契约精神,支持企业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光刻机贸易正常进行。要防止安全泛化,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范吕文表示,荷兰以贸易立国,主张自由贸易,高度重视对华经贸合作。中国是荷兰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荷兰愿继续做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荷兰出口管制不针对任何国家,所做决定基于独立自主的评估,并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期待两国进一步拓展绿色转型、养老服务等领域合作。
 
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车正式发布
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车正式发布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郭宇靖 吉宁)3月28日晚,小米集团在京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小米新能源汽车SU7。售价方面,小米公布了多款配置车型的售价,区间为21.59万元至29.99万元。
  小米集团介绍,小米SU7共推出3个版本,分别为SU7、SU7 Pro和SU7 Max,最低续航里程为700公里。小米SU7、小米SU7 Max版将于4月底开始交付,小米SU7 Pro版将于5月底开始交付。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说,研发团队在造型设计、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车身结构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例如在自动驾驶功能方面,小米智驾系统计划于4月开启用户内测,5月开通10座城市,8月在全国开通,小米自研的大模型也将应用于该车。
  2021年,小米集团宣布进军电动汽车领域。随后,小米汽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商注册,并设立工厂。目前该工厂占地超过70万平方米,产能完善后,每76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新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产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拆“土门槛” 废“土政策”
清除不当干预市场行为见成效
拆“土门槛” 废“土政策”

清除不当干预市场行为见成效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赵文君)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针对一些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各种“土门槛”“土政策”,市场监管总局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开展的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自2023年6月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集中清理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对2022年12月31日前制定、现行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集中清理,共梳理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类政策措施近70万件,其中清理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
  据市场监管总局竞争协调司司长周智高介绍,通过此次清理工作,有力破除了一批行政性垄断堵点,推动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防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更加有效。
  针对一批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限制企业迁移、设置进入壁垒、谋求自我小循环等行为,此次清理工作进行了重点治理。
  在重点清理的几类问题中,涉及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的1917件,占45.44%;涉及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568件,占13.47%;涉及不当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1462件,占34.67%;涉及不当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的121件,占2.87%;因文件到期废止等其他情况作出调整的150件。
  此次清理发现,涉及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等领域问题的占比,较前次清理分别增加10.02和16.01个百分点,涉及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领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问题表现形式多以隐性为主,各种“土门槛”“土政策”多发,规范性文件和“一事一议”等其他政策措施占绝大多数,“边清理、边出台”和“绕开”公平竞争审查等问题仍然存在。
  此次清理的政策措施涉及不同文件类型,其中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一事一议”等具体政策措施占比分别为0.55%、50.55%和48.9%,隐性行为呈增多态势。清理问题发现率0.61%,较2019年清理工作上升0.05个百分点;修订、废止的政策措施中,制定主体为省级的占6.02%,地市级占44.93%,区县级占48.67%。
  市场监管总局竞争协调司副司长赵春雷分析,市县两级占比较高,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尤其是市县两级政府部门不当干预市场的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地方政府囿于短期发展和局部利益,还没有全面准确把握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地方竞争发展的关系。
  针对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突出的阻碍企业自主迁移、限制商品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等突出问题,周智高说,要坚决纠正“边清理、边出台”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监督抽查和督促整改力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指导各地方、各部门持续开展动态清理。
  周智高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突出整治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回应经营主体关切。加大案件的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行政建议和执法约谈,大力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为经营主体创造广阔发展空间和公平竞争舞台。
 
“永川之约”
见证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共享创新平台的世纪之约
“永川之约”
 
见证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共享创新平台的世纪之约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3月29日至30日,首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总决赛暨创新大会将在重庆永川区举行。届时,业内各方人士将在此共赴一场“永川之约”,一同见证全国总决赛的优秀成果。
  首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以“开拓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 赋能智造”为主题,将围绕制造业中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典型场景,遴选发掘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自1月25日在北京启动以来,面向全国各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团队征集参赛方案,得到了业界广泛支持和各优秀企业的积极参与。在3月16日的初赛中,共有80个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将于29日通过现场路演、答辩等形式,由技术专家、产业生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价打分,遴选出基础制造能力升级、关键生产环节优化、核心要素资源保障、智能检测装备创新4个赛道的优胜者。
  作为西部工业重镇,重庆市近年来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赵斌表示,重庆市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塑造重庆“数字制造·智慧工业”新名片,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庆永川区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主轴,是双城经济圈规划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明确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当前正全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转型创新示范发展高地。
  作为此次大赛总决赛的承办地,永川发挥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发展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
  近年来,永川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2515”产业体系,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力度,强化科技赋能、数智融合,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技改投资总量连续三年位列重庆市第一,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74个,总投资达64亿元,90%规上企业已不同程度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建成41个数字化车间及5个智能工厂;14个项目获评市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6家企业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资源池服务商,创建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今年2月1日,德国利勃海尔机床总部正式落户永川综保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机械制造装备行业的世界龙头,德国利勃海尔集团选择永川,正是被其扎实的产业基础、充足的人才储备、良好的开放环境、便捷的交通环境等优势所吸引,让永川成为该集团在西部布局产业发展的不二之选。
  永川还鼓励支持汽摩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创新集成应用,建设“数字车间”“智慧大脑”,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长城汽车永川工厂每72秒下线一台整车,新能源摩托车产量西部第一。
  2023年4月,永川探索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以红江机械为主导搭建永川区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整合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等创新资源,致力解决上下游企业共性技术问题,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如,退役锂电池短流程全湿法工艺、家蚕丝腺合成人血清白蛋白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试成功,有望带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永川扎实的工业基础、充沛的人力资源、蓬勃的数字产业,将为此次大赛参赛作品落地转化提供肥沃的土壤。
  “下一步,永川将按照‘以赛为媒,聚才兴业’的思路,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借助大赛平台,积极组织有技术需求的本地制造业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力争就地转化一批技术成果。”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表示,同时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需求,永川将发挥应用场景、区位条件、技能人才、装备制造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培育智能检测装备产业。
  展望未来,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市场需求和潜力巨大。有机构预测,到202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5.4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
  在即将举行的大赛总决赛上,各方将为赋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经验,分享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优秀创新成果。大赛也有望通过凝结社会各界强大合力,发挥智库优势、技术优势与生态优势,打造成全国标志性、引领性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平台,讲好“中国智造”故事,打造“中国智造”名片,唱响新型工业化主旋律。
(本报记者王松涛 参与采写:徐珊珊)
 
两岸企业相聚济南共谋合作共赢未来
两岸企业相聚济南共谋合作共赢未来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新华社济南3月28日电(记者吴济海 张昕怡)以“深化开放 融合发展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2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两岸食品、半导体、智能制造等行业代表深入交流,推进合作、共赢未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致辞表示,祖国大陆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前景光明;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发展机遇广阔。我们将努力为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营造更好环境,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张志军还表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应携手合作、相向而行。希望大家积极投身两岸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显示,2023年,大陆新设台商投资项目同比增长32.9%,实际使用台资金额同比增长11.1%。这表明广大台商仍然看好大陆市场,扎根大陆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
  30年来,扎根大陆的台资企业旺旺集团依托大陆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致辞表示,旺旺集团是两岸交流合作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旺旺今后将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提升产品质量。旺旺也将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布局全球市场,展现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蔡衍明还呼吁台湾年轻人找机会来大陆市场,创造未来,“相信你会和我一样,终将实现你未来的愿景”。
  电源大厂台达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周志宏表示,台达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到电动车事业群,并陆续进入世界各知名车厂的一阶供货商地位。未来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和大陆新能源车企合作,共谋发展。
  推进会上还推介了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
  山东是与台湾交流最频繁、合作最紧密的省份之一。据介绍,位于山东的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自2021年获批以来,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02家,总投资额26亿美元。
 
上海:聚焦“五个中心”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聚焦“五个中心”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张泉 桑彤)“上海将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国新办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
  龚正说,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
  2023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达4.72万亿元,位居全球城市前列;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00多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持续向上海集聚;口岸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达3.6%,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50.2件。
  龚正表示,上海将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五个中心”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方面,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在增强安全可控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重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方面,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重大贸易载体,推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做大规模。
  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面,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集聚更多航运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加快建设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大力推动航运智慧绿色转型。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进一步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上海启动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
上海启动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上海3月28日电(记者郑钧天)记者27日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上海市正组织开展《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以保护传承“沪派江南”水乡风貌、延续城乡历史文脉。
  “上海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00年,有记载的‘上海’一词出现近1000年,上海建城已700多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上海,郊野乡村空间占比近六成,承载着珍贵的生态自然之本、城市文明之源。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黄浦江上游的九峰三泖、江南民众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绵延千百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个性。江南文化同时又接纳了荆楚文化、徽派文化、岭南文化、秦晋文化等,通过长时期的互相交融,这种文化传统最终在上海开埠后又与西方文化融合,为后世的上海城市文化打下了烙印。
  “‘沪派江南’代表了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脉,其内涵包括自然水田格局、村域聚落形态、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系上海千年来文明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与印痕。”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将以保护和传承上海乡村传统文化、尊重和珍惜乡村建成空间特色和肌理特征为导向,以延续传统水乡村落形态和空间肌理为目标,围绕城市空间布局安排,延续和优化城乡体系,加强城乡历史环境整体保护,促进“滩水田林湖草荡”蓝绿空间和谐共生,彰显上海乡村特色风貌。
  在塑造“沪派江南”水乡意象、打造高品质乡村空间方面,上海将追溯乡村空间历史脉络,提炼具有典型辨识度的“沪派江南”空间意象表达,构建“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统筹划定148个乡村风貌单元。
  据悉,规划初步确定了20个试点单元,自今年起至2027年底,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将被塑造而成。
 
昔日“龙须沟”变身景观河
昔日“龙须沟”变身景观河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草溪河是江西省樟树市的环城河,主河道长达26.5千米,蜿蜒狭长,自西向东几乎贯穿整个城区。
  过去,因沿岸市政管网滞后,加上沿岸私搭乱建挤压河道,经年累月,草溪河河道淤塞、水体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群众投诉不断。上世纪90年代开始,樟树市委、市政府展开多轮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但始终“治标不治本”。
  穿城而过的草溪河,成为樟树中心城区一道长长的“伤疤”。
  “要进行根本性治理,不仅要整治水系,还要改造市政排水工程、整治堤防、修复生态等,难度非常大。”樟树市水利局局长罗海群说。
  转机出现在2021年。当年11月,樟树市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千头万绪,从何着手?啃硬骨头,向难处进。樟树市提出,从群众反应强烈、“久攻难下”的历史遗留问题着手。
  草溪河治理首当其冲。樟树市组建团队,多次深入草溪河沿岸调研勘察,反复修订治理方案,并邀请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专家团队进行全方位论证。
  “这看似是一个‘面子工程’,实则是个‘里子工程’。从截污、清淤、引水到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构建人工湿地、景观建设等一系列流程,预计需要数以亿计的资金。”论证过程中,不少专家认为,一个县级市拿出这么多资金去治理一条河,所要面对的阻力可想而知。
  向上争取资金、平台公司筹措资金、民间募集资金……2023年3月,樟树市以“壮士断腕、污水力斩”的决心,启动草溪河综合治理项目。
  “水体污染和河道淤塞问题要解决,必须要全面截污。”草溪河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叶民辉说,“问题虽然在水里,但根源在岸上。”
  经过调研勘察发现,共有21条市政道路、56个小区、31家企业、11个城中村的市政管网直接连通河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从这些地方源源不断流入草溪河,成为水体破坏的“元凶”。
  “污水进厂,雨水入河,雨污分流改造是第一步。”叶民辉介绍,整个管网改造项目绵延16.5公里,跨越大半个中心城区,施工难度非常大。“在进行顶管施工时,我们采取模块化作业模式,小范围施工,少围一米是一米、少围一天是一天,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清理44万立方米污泥,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引赣江水入河,全面稳定水质;扩充河道,构建人工湿地,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拆除沿岸违规建筑2.36万平方米,连通沿岸景观……随着综合治理项目的推进,草溪河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动场景,昔日的“龙须沟”正逐渐成为一条地标性景观河。
  目前,草溪河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六十余家小区单位、十余条主要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及部分河道施工工作。“道路、小区及河道所有的施工将于今年底全面完工,景观提升工程将于2025年5月完工。”罗海群介绍,全部工程竣工后,将彻底解决樟树城区雨污水排放困难、河道生态污染等问题,岸滩还将全线贯通,打造成为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草溪河,终于变清了。樟树自古河道密布,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如今,作为江南水乡灵魂的水,在这里清亮活跃起来,折射出这座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孙广见)
 
哈尔滨:近600栋历史文化建筑实现“数字孪生”
哈尔滨:近600栋历史文化建筑实现“数字孪生”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哈尔滨3月28日电(记者管建涛 董宝森)记者从哈尔滨市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获悉,近三年哈尔滨市已完成近600栋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工作,实现了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为下一步精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为了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2021年7月,哈尔滨市确定运用课题研究方式推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621栋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工作,包括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等。
  在数字化信息采集方面,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文献、对比考证、现场勘查等多种途径对历史文化建筑综合信息进行了全方面梳理、研判,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库;在测绘建档方面,技术人员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现代技术,完美“复制”历史文化建筑,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形成数据库。
  “数据获取精度对历史文化建筑维护、修缮至关重要。”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城调所所长甄鑫强说,针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房檐雕刻精细化扫描难的问题,采用空地一体化数字采集方法,构建了三维数据模型,以可视化三维模型赋予了历史文化建筑新生命,让观者“一目了然”。
  目前,哈尔滨已对581栋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数据采集、整理,并重新设计历史建筑标志牌、加装二维码阅读功能,方便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建筑信息和背后故事。
  “以前的基础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统计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哈尔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表示,近三年来,专家组通过数字技术、调查研究等手段进行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勘误史实,赓续城市文脉,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哈尔滨“四季长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
 
五星红旗下的“新声”
西藏各地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见闻
五星红旗下的“新声”

西藏各地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见闻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今年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天,雪域高原各地群众同步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系列活动。
  早上10点钟,拉萨各族各界2000多名干部群众身着节日盛装,齐聚布达拉宫广场。伴随着嘹亮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
  “我过去是农民工,现在每月能领退休金,养老医疗也有保障,三个孩子都有一份好工作,生活越来越好。”66岁的边巴每年和邻居结伴,坚持前来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65年前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以废除封建农奴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改革在西藏全面展开。从此,雪域高原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为纪念这段历史,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28日确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这一天的喜悦之情,同样在昌都、日喀则、林芝、山南等地涌现。79岁的嘎松增培,是昌都市左贡县东坝乡人。作为一名经历过新旧西藏的见证者,他说:“国家的惠民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东坝乡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也有幸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春风携带的暖意,促成了藏东南万花绽放的盛景。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村民们相约换上民族服饰,用一场盛大的舞蹈来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作为一个保护和利用生态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嘎拉村2023年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1万余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拥有一个‘带屋顶的住处’,是曾为农奴的父辈们的梦想。我们这一代人早就不再为吃穿住发愁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真是太幸运了。”村民次央说。
  这份情感,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传递到日喀则等地。28日,主题展览、文艺汇演、中华经典诵读、锅庄舞联欢等系列活动在这里展开。40岁的扎西罗布是日喀则市岗巴县的一名小学教师,专门开车到日喀则市区观看演出。“学校设施越来越好,学生上课用上了电子屏幕和投影设备,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他说。
  随着公园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西藏民歌,扎西罗布被市民拥簇着入场跳起锅庄舞,共同庆祝这个自由且欢乐的日子。
  欢乐祥和的日子,源自国家对西藏民生的重视与保障。202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西藏今年在落实中央既定政策基础上,安排资金121.4亿元,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高龄和失能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13项补贴补助予以提高标准;对基层供暖运行、高海拔供氧、优化群众膳食结构等八项工作予以支持。  (记者李键 陈尚才 王泽昊)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景美人和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景美人和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春日鉴湖,繁花似锦。俯瞰浙东古运河畔,千亩油菜花与鉴湖湿地交相辉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点缀在一幅灵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
  打造稽山鉴水的最美窗口。3月27日,第五届鉴湖湿地油菜花节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启动。此后连续20天,安澜集市、汽车咖啡、国风茶肆、快闪旅拍等系列活动在这里接续呈现。
  该油菜花节在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举行。记者了解到,鉴湖湿地2017年入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23年7月,国家湿地公园专家组进行验收评估认为,鉴湖湿地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厚重,在机构设置、生态修复、科研监测、智慧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试点建设成效明显。2023年底,鉴湖湿地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以浙东古运河、洋湖泊、百家湖、白塔洋等为主要构成,其规划总面积723.67公顷,湿地率达72.86%(不含水田),是浙江北部平原水网地区“湖泊—河流—稻田”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在陶堰街道,阳春三月举办的湿地油菜花节已经办到第五届。以节展为平台,这里陆续引育了东鉴湖未来农场、泾口村共富工坊、绍兴酒糯稻基地等20多个项目,为周边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
  “糯稻基地去年供应了1000吨糯米,今年预计有更多农户参与进来。”绍兴银龙农场负责人金宏民告诉记者,农场与古越龙山黄酒集团共建绍兴酒糯稻基地,实现亩均收入比以往增加300元。
  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湿地周边开阔的自然空间里,聚拢的“人气”迅速转化为强劲的“消费经济”。
  渔歌农家餐厅的老板娘姚国琴说,他们两夫妻正是因为看中了这里的旅游业发展前景,才决定放下一直从事的养蜂业,开了这家餐馆。
  “店面虽不大,但生意比预想的要好。”姚国琴笑着说,今年还有不少游客打听能否住宿,这让他们正在考虑投资一家精品民宿。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程中,历史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也是题中之义。记者了解到,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以浙东运河文化为主线,保护焕新了泾口大桥、陶成章故居、秋官里进士牌坊等多处文保单位,并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点串联成线,在节展期间推出的“陶堰六景”旅游线路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
  绍兴鉴湖湿地管委会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湿地公园功能定位、扩大生态修复成果、提升湿地科普宣教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涵养生态环境本色与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方问禹)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从“新鲜事”到“新风尚”
衢州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从“新鲜事”到“新风尚”

衢州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在“无废城市”全域建设过程中,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工作要求,衢州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和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持续做大做实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链条文章。
  “以前每个单元门口都有垃圾桶,遇到垃圾散落、满溢的情况,刺鼻的气味就扑面而来。”衢州市区彩虹嘉苑小区住户徐荣全说,“现在虽然扔垃圾走得比以前要远一点,但是小区环境卫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定点减桶”彰显着衢州走好低碳之路、做好源头减量的决心。衢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分类指导科副科长方晨焜介绍,自“定点减桶”工作以来,衢州先后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行动方案,逐渐形成由点及面、由县域及市域的良好局面。截至2023年底,衢州六个县(市、区)中的五个基本建成小区“定点减桶”的硬件设施。
  “做好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方晨焜说,而如何对不同类别垃圾实施精准处理,以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衢州亦有序推进。
  为建立完善的收运体系,2023年,衢州市陆续投放25辆印有统一标识的易腐垃圾收运车,采用“公交式”收运的方式,让垃圾收运车像客运公交车一样踩点前往垃圾投放点,进一步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投放习惯。与此同时,一种名为“虎哥模式”的收集方式走进万户千家。据悉,该项目重点针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一站式上门回收,有效提高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2023年12月,该项目已建成121个回收站点和15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累计回收可回收物5.8万吨、有害垃圾52.82吨。
  系统回收后的垃圾归宿何处?答案是位于衢州市智造新城的一座高颜值的花园式工厂。在这里,垃圾被变废为宝: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置,每年可提供绿电2.29亿千瓦时;一杯黝黑发亮的垃圾渗滤液,经过8道工序的净化成为清澈透亮的一类地表水……作为衢州首个PPP项目,衢州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运四年多来,累计焚烧处置179.04万吨生活垃圾。
  目前,衢州市已建成四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三处易腐垃圾处置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实现无污染无公害的“零填埋”,各个终端设施的处置工艺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为让分类意识成为全民共识,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多年来,衢州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八进工作,志愿者们进机关到社区下工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普及分类知识、提升文明素养。
  在柯城区府山街道天皇巷社区的滨江雅苑小区,一个个写有垃圾分类标语的彩色窨井盖,化身无声“宣传员”,向居民传达环保理念;位于衢江区杜泽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教馆,时不时上演垃圾分类题材的婺剧演出,借助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的激情碰撞,加深游客和村民的分类印象。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从‘点线面’到‘全覆盖’,我们将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让见‘圾’行事从‘新鲜事’变为‘新风尚’。”衢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华荣说。      (本报记者段菁菁)
 
重塑联赛公信力
二〇二四赛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局观察
重塑联赛公信力

二〇二四赛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局观察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如何走出“假赌黑”阴影,重塑公信力?这是当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日前,新赛季中乙联赛开赛,2024赛季中国足球三级职业联赛大幕全面拉开。新赛季,职业联赛多项治理措施落地——成立赛风赛纪监督工作组,联合公安机关建立“假赌黑”问题协同查处机制,公开裁判判罚评议……
  改革初见成效,也带动了比赛质量提升和球市回暖。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正在努力重拾发展信心。
重塑公信力:全面从严管理


  优化职业足球生态环境,重中之重是打造诚信联赛。
  中国足协纪检监督部介绍,中国足协组织选派讲师对三级职业联赛各类相关人员进行反“假赌黑”专题教育;组织联赛俱乐部全体人员签订《赛风赛纪承诺书》;成立赛风赛纪监督工作组,组织实施全覆盖专项监督工作,根据“五见面、五到位”工作原则,与参赛、办赛、观赛主体分别见面并做出提醒,释放全面从严管理信号。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方面,中国足协纪检监督部表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积极推进与公安部门建立“假赌黑”问题协同查处机制,对职业联赛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严厉打击合力。足协加大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力度,与国际体育大数据公司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与各赛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足协的协同监督机制,联合对职业联赛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
  针对裁判问题,中国足协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足球裁判公正执裁的若干措施》,内容包括实施裁判员“黑名单”制度、建立俱乐部合理申诉渠道、公开争议判罚评议结果等。“下一步,协会将启动足球社会监督员招募工作,并以此逐步建立健全职业联赛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的透明度。”中国足协表示。
  “此前打击操纵比赛以足协和俱乐部为主,现在发展到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和足协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和大数据公司合作是国际足联打击非法博彩最有效的做法之一。现在中国足协也决定采取这一策略,这是过去30年没有的。”国际足联足球管理和竞赛专家刘劲松表示。
  “近期中国足协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推出裁判改革、诚信体系建设等,不仅有利于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接轨,打造更加良性发展的职业联赛体系,也让球员和球迷更加关注足球和比赛本身。”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谷际庆说。
比赛质量提升:跑动距离上涨


  营造出更加公平、健康的比赛环境,比赛质量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据统计,中超联赛前两轮比赛跑动距离、高强度跑动距离等多项关键竞技数据都有较大涨幅。
  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新赛季中超首轮总跑动距离117973.92米,相比上赛季同期的106531.93米,提升幅度达到10.74%。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高强度跑动距离,新赛季中超首轮此数据为9464.45米,大幅高于上赛季同期的7761.81米,提升幅度达到21.93%。
  新赛季,中超进一步接轨国际,采取精准补时政策。中超前两轮净比赛时间场均54分51秒,比上赛季提升4分钟。专业人士认为,这些数据能直观反映出比赛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比赛更加紧凑,节奏更快,观赏性自然更高。
  外援政策由“报5上4”改为“报5上5”,也是新赛季的一大变化。据统计,中超16支俱乐部全部报满5名外援。“虽然各俱乐部全部报满外援,但俱乐部支出不一定明显增加,因为新政策主要是让‘存量’发挥作用。同时体现了联赛竞争性的提升,各俱乐部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选择加大竞技和引援方面的投入。”中国足协副主席杨旭说。
  “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俱乐部选择发掘、引入性价比高的外援,更看重实力而非名气,俱乐部的投资引援更趋于理性。”杨旭说。
  “职业联赛是整个中国足球的基础,能健康持久发展的俱乐部才会让联赛竞争力越来越强。今年中超联赛的竞争会相当激烈,加上各个俱乐部对球迷文化和市场包装的重视与提升,整个中超场内场外都变得更加好看、更加职业。”青岛海牛俱乐部总经理张冬表示。
球市回暖:让联赛更具生机


  比赛更好看了,也吸引了更多球迷来到球场。新赛季第二轮,山东泰山队主场观众达到48397人,创造队史纪录。成都蓉城首个主场涌入超4万名观众,球市持续火爆。去年平均上座只有8千人次的浙江队,连续两轮主场上座人数超过25000人。中甲联赛也有多场比赛观众超过2万人。中乙联赛首轮“广西德比”上座人数达到16000人。
  “新赛季中超联赛技术统计更加专业细致,比如跑动距离的排名,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也不断发展,不仅让中超联赛跟上了国际足球发展的步伐,也让比赛公平性进一步提升,这是球迷非常乐于看到的。”上汽赛克球迷会负责人陈剑峰说。
  “营造良好的球迷文化氛围是双向的,球员在场上全力以赴,球迷在看台全情助威。上海海港俱乐部通过组织球迷开放日、崇明基地走访、球场亲子活动等让俱乐部和球员走近我们球迷,让球迷了解球员的生活和训练,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陈剑峰表示。
  即将迎来首个主场比赛的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李明说:“去年俱乐部提前做了票务策划,最终市场表现超出预期。今年球迷一如既往保持高涨的热情。球队的底蕴就是球队的财富,这种财富源自球迷们的支持。球队将尽力在场上呈现出高质量的比赛,不辜负球迷的支持。俱乐部本赛季也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青少年圆梦绿茵场。”
  “经过多年发展,中超球迷文化开始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主场球迷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也越来越强,比如我们现在会编写上海话版本的歌曲,这样有活力的看台活动将球迷文化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上海申花铁杆球迷会负责人王俊超说。
  张冬介绍,青岛海牛俱乐部今年上座率预计会有30%至40%的涨幅。“不同球迷文化展现出中国不同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从联赛到俱乐部,都要在球迷文化、俱乐部商业运营上下更大功夫,提升品牌形象,让联赛具备更多生机。”
(记者肖世尧 公兵 许东远 李春宇)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中国足协:鼓励举报足球“假赌黑”问题
中国足协:鼓励举报足球“假赌黑”问题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28日,中国足协在官网公布《中国足球协会“假赌黑”问题举报处理暂行办法》,鼓励广大球迷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假赌黑”专项治理,对举报者最高奖励人民币2万元。
  中国足协表示,“假赌黑”是指因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相关从业人员违反体育竞赛规则或违背体育道德,导致比赛过程或结果发生不当改变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举报范围为中国足球协会及其会员协会举办的各级各类足球赛事活动。
  社会大众可查询中国足协网站公布的举报渠道信息,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发送电子邮件、邮寄举报信等方式,提供相关举报线索和证据。中国足协对举报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分析,受理后向举报人给予受理回应。
  “对于提供有效线索并经查实的举报人,将给予2000至2万元不等的物质奖励;对于多次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举报人,特别是在查处‘假赌黑’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举报人,将给予特别奖励。对于不实举报或恶意举报,以及在调查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据或信息的人员,将追究相应责任。”中国足协表示。
  此外,中国足协当日还发布了关于聘请足球社会监督员的通告,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对足球行业的监督管理,提高足球工作的透明度,促进足球事业健康发展,中国足协拟面向全国公开聘请足球社会监督员。
  中国足协表示,将面向全国新闻媒体、球迷组织聘请监督员若干名;面向足球职业联赛赛区所在城市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代表、人大和政协代表若干名作为监督员参与监督工作。监督员的工作属公益性活动,坚持自愿、无偿原则。
  监督员职责包括受邀听取中国足协关于重点工作情况的通报,对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足球职业联赛、青少年比赛、裁判员选派等活动的监督工作;开展足球工作调研,收集社会各界对足球发展的意见,向中国足球协会提出政策性建议;对足球行业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监督等。
 
筑梦又十年,那些被志丹足球改变的人生
筑梦又十年,那些被志丹足球改变的人生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春日,黄土高原上的陕西志丹县,脱去冬衣的孩子们像开始抽条的柳树,在操场上随风奔跑,将一颗足球踢得飞来飞去。
  经常走进学校看娃娃们练球的志丹县足球协会主席丁常保,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连着开了好几个会,28号还有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陕西赛区的比赛。”
  3月29日是志丹县足协的成立纪念日,也是“志丹足球日”。春季、新学期和“足球日”一起到来,往往让丁常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感触。
  响晴的陕北大地,也总会把他的记忆带回到10年前德国的绿茵场上。
明媚回忆


  “得知要去德国的消息,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丁常保说,“了解到当地先进的足球教育理念,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2014年3月,作为中国对外友协民间外交公益项目“彩虹桥工程”的一部分,志丹县少年足球队的球员作为革命老区代表,在德国训练、比赛,生活了一周多时间。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出国,特别是来到了足球强国,都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丁常保回忆。
  “在德国的每一天我到现在都还能回忆起来。”如今在长安大学读大三的前少年足球队成员周旭说,他清楚地记得有天在球场的台阶上做有氧运动时,德国教练告诉他,以前有一名德国国脚小时候就是在同一个位置训练的。
  “我那时候认识的球星不多,并不清楚他说的是谁,只是觉得在这里努力踢球,就也能成为很棒的运动员。”他说。
  和孩子们一样,丁常保在德国,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除了像海绵一样吸收先进的训练方法外,他还在四处讨教青少年培养的理念。
  “我拜访了很多体育和教育界人士,向他们请教,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既把足球踢好,又做到全面成长。”丁常保说,搞足球不一定非要培养职业球员,而是要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足球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他在德国树立起的新“足球梦”。
  2014年3月29日,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志丹县少年足球队与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少年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决。虎头虎脑的陕北小球员们积极跑动、敢打敢拼,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那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瞬间。”丁常保说。
命运齿轮


  赴德“留洋”后,志丹足球被更多人所知晓,志丹县孩子们的踢球热情也倍加高涨。有“打造百年俱乐部”想法的丁常保深知,发展校园足球既能拓宽县里孩子们的人生之路,又能让他和自己的梦想“双向奔赴”。
  “付杰,职业足球运动员;王毛毛,志丹县城关小学体育老师;徐志雨,成都青训足球俱乐部教练……”细数当年那支赴德少年队中他看着长大,甚至是亲手从幼儿园、小学招进队的孩子们,这位志丹足球掌门人的眼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2001年出生的刘文瑞在随队赴德国之前,就已经南下广东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如今在西安体育学院足球学院就读。他说,留在西安的队友现在还经常相约踢球。“大家聚在一起,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总要比个高下。”
  足球不仅导引了这帮球员的人生航向,也把他们在赛场的坚韧和自强带到了场外。刘文瑞说,他从上大一开始就不再向家里讨要生活费,都是靠着在中小学、俱乐部里带队训练赚够自己的开销。
  丁常保感慨,刘文瑞这些“先行者”大都有好的出路,成长为栋梁之材,让之后的志丹足球小将可以循着前辈的方向继续前进。
  2014年至今,志丹县各年龄段足球代表队共获得市级以上冠军近50个,有40多人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高校……十年前的那批队员时常回到志丹带足球队训练、分享成长经历,这些身边的榜样带动更多人走上绿茵场。
梦想之匙


  “我每天都要踢1个小时左右的足球,每周末都要参加一场比赛。”志丹县红军小学三年级学生杨淑涵说,“踢球不累,也不影响学习,因为它给我带来快乐,让我放松。”
  神采奕奕、欢声笑语,各校队的孩子每天清晨抱着足球跑进场地训练,各班每年都要组队参加年级比赛,各校每周都至少上一节足球课……足球在志丹,如今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红军小学校长刘伯文说:“原来家长们认为学生娃娃就应该好好学习,但现在大家发现,会踢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这让志丹校园足球获得了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
  依托足球,当地期望实现“一专多能+品德高尚+自立自信+自我发展”的育人目标。
  擂鼓奋进,只争朝夕。少年队赴德国外训结束后,志丹这座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县城里,又发生了许多与足球有关的故事:
  ——全县学校的足球场地陆续完成改造,25所中小学已拥有30个不同规模的足球场,学生们能够就近练球、安全踢球。
  ——举办志丹县青少年足球联赛、“迎春杯”、“红星杯”等校园和社会足球赛事活动,每年吸引包括25所学校、44支球队在内的6000多人参与不同水平和形式的足球活动。
  ——协调将陕西女足冠名为陕西女子足球俱乐部志丹足球队,激发孩子们参与足球的内生动力。
  ——延安市志丹青少年足球运动学校于去年成立,首批招收了来自陕西省内多地的12名学员前来就读,前国脚大王涛来校任教,并担任志丹足球青训总监。
  去年底,志丹县入选首批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入选试点名单是个重重的责任,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把校园足球搞好的决心。”丁常保说。
  他最近仔细研读了《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其中加大对革命老区青少年足球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西部青少年足球人才海外助学助训长效机制等内容,令他很受振奋。“借助国家的这些政策利好,结合自身的情况,我们在体教融合上还能够取得很大进步。”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白万杰说,下一步,志丹将借助各方支持,继续推动青少年足球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希望在下一个十年,让志丹青训建设水平走到全国前列,为中国足球培养出更多人才,并通过青少年足球赛事的举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
 (记者郑昕 姚友明 赵英博 参与采写:林胜概 王佳琳) 新华社西安3月28日电
 
“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在京启动
“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在京启动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吴博文)28日,“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举行。
  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该活动,并为第十六届北京市体育大会街舞(霹雳舞)比赛揭幕。
  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市发布2024年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计划。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将在各大景区、街区、商圈举办116项赛事活动,打造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体育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推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培育赛事活动品牌。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王小朋表示,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把赛事办到身边的需求,相关部门推出“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主题活动,鼓励各单位把体育赛事从传统体育场馆转移到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等新场景,把体育赛事的“流量”转换成经济发展的“增量”。
 
中国男足原主教练李铁在湖北咸宁受审
中国男足原主教练李铁在湖北咸宁受审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育
 
  新华社武汉3月28日电2024年3月28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受贿、行贿、单位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案。
  咸宁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9年至2021年,被告人李铁利用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选拔队(以下简称男足国家选拔队)主教练、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以下简称男足国家队)主教练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球员入选国家队、赢得比赛、签约俱乐部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人民币共计5089万余元。2019年,李铁为当选男足国家队主教练,请托他人提供帮助,后于2020年给予他人人民币100万元。2019年,李铁在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尔俱乐部)任职期间,为谋取当选男足国家选拔队主教练、提高卓尔俱乐部影响力等利益,与该俱乐部负责人商定,请托他人提供帮助,该俱乐部给予他人人民币200万元。2017年至2019年,李铁利用担任卓尔俱乐部总经理、主教练职务上的便利,为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俱乐部)在球员转会、赢得比赛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先后收受华夏俱乐部给予的人民币共计2675万元。2015年至2019年,李铁先后在华夏俱乐部、卓尔俱乐部任职期间,为赢得比赛或获得有利比赛结果,与俱乐部负责人商定,请托其他足球俱乐部在比赛中配合或者消极比赛,华夏俱乐部、卓尔俱乐部给予相关人员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3905万余元。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追究李铁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李铁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李铁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四十余人旁听了庭审。
  中国足球协会竞赛部原部长黄松受贿案,武汉市足球协会原常务副会长付翔贪污、受贿、行贿、单位行贿案和成都市足球协会原主席辜建明贪污、受贿、单位行贿案,当日分别由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嘉鱼县人民法院、通城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树立正确战略认知
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一
树立正确战略认知

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系列评论之一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习主席在会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美方应同中方相向而行,树立正确战略认知,保持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积极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去年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五个共同”支柱,撑起中美关系“旧金山愿景”,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本次集体会见,习主席再次强调“树立正确认知”对于中美关系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充分体现了对中美关系“症结所在”和“当务之急”的深刻思考。
  近年来,中美关系遭遇严峻困难,根源在于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战和零和博弈思维,执意将中方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严重扭曲对华认知。错误的认知,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行动、错误的结果。中美要找到正确相处之道,首先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有了正确认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有基础。正如新加坡知名战略学家马凯硕所说,发展中美关系,最忌因短视和浅见而导致战略误判,中美需要消除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彼此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
  只有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才能理性处理差异分歧。中美从接触第一天起,就知道是在和一个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很不相同的国家打交道,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没有妨碍两国打破坚冰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更没有妨碍双方为世界和平繁荣作出共同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14亿多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美国也无法依照自己的好恶改造中国,这就需要尊重彼此的选择。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前,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战略眼光和非凡政治勇气,确定了一个中国原则,打开了尘封多年大门,让两个长期隔绝大国开始了全面交往。45年来,中美关系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砥砺前行,合作领域之广、利益交融之深、辐射影响之大,达到前所未有程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美关系近半个世纪风雨兼程,如同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以更开阔的胸怀看待差异,以相互尊重的态度接受不同,这是历史沉淀赋予两国关系的本源启示。
  只有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才能准确把握各自战略意图。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也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中国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都是让中国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没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国的规划,美国也不要有打压遏制中国的打算。中国从不赌美国输,从不干涉美国内政,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美国一些人出于内心的战略焦虑,严重误判、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执意将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视为“假想敌”,大搞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前提是美方必须消除严重错误的对华认知。
  只有树立正确认知,才能避免两个大国的战略误判。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以合作面主导认知,中美关系就能朝好的方向发展;以竞争面主导认知乃至以竞争定义全部关系,中美对抗性就会不断增强,甚至会滑入“新冷战”的深渊。树立正确认知,消除战略误判,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有统计显示,自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间,在国民党与共产党谁能赢得中国、朝鲜战争中国是否会出兵、中国是否会西化等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战略误判达6次之多。也有人认为,21世纪美国最大的战略误判,很可能是把中国视作新的冷战对手。为何美国屡屡看不透、判不准中国?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关键在于忽视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时常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虽经历兴衰沉浮和外族入侵却延续近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大国,低估了中国人民对改造自身命运、谋求自由解放的民族自尊和主体意识。这次习主席集体会见的,除了美国工商界人士还有美国战略学术界代表,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从最高层面推动中美智库交流,树立中美正确战略认知,减少战略误判的思路和努力。
  构建正确战略认知,是发展中美关系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主席指出,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中美高层互动、民间交往有所增多,两国关系保持止跌企稳的积极势头,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这是包括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在内的许多与会美方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人士的共识。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树立对彼此的正确认知,中美关系一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记者叶书宏)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共担责任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共担责任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南海之滨,“博鳌时间”再度开启。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亚洲与世界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奏响一曲开放合作的大合唱,为推动全球共同繁荣注入信心和力量。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是加强团结协作、合力应对,还是抱持零和思维、把世界推向分裂对抗?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给出的回答。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直面共同挑战,肩负共同责任,才能够推动世界继续走上和平与繁荣的轨道。
  ——共担责任,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团结协作凝聚共识。
  “WTO不是哪个国家说了算,而是世贸组织所有成员说了算。”在“减少贸易碎片化”分论坛上,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的一番话引发不少人共鸣。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力量。
  ——共担责任,要坚持开放融通,为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汇聚合力。
  人为“筑墙设垒”“脱钩断链”违背经济规律、市场原则,从根本上说是行不通、走不远的。
  “如果一个经济体是封闭的,大家都不出口或不进口,每一个国家的状况会更差”“全球化并没有损害我们的国家”“推进金融一体化能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论坛年会上,削减贸易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成为中外嘉宾的共同呼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与会各方共同支持和响应。
  ——共担责任,要坚持务实行动,携手做大合作蛋糕。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到数字经济,从罕见病诊疗技术到新能源汽车赛道,各方深入探讨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让科技赋能各行各业,为亚洲和世界开辟发展新空间。
  今天的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亚洲各国要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亚洲动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带给世界的不仅是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动能,更是不确定世界中的确定性。中国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必将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
       (记者潘洁 吴茂辉)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8日电
 
“新中式”为何深受“Z世代”青睐
“新中式”为何深受“Z世代”青睐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近来,“新中式”在年轻群体中火热走红:在甘肃天水麻辣烫“火出圈”的热潮中,同样吸睛的还有社火表演中身穿马面裙的小哥哥、小姐姐;以往被视作“父母辈审美”的新中式家居,正吸引不少“95后”“00后”群体“入坑种草”;翻开一些年轻人的手机,不仅歌单中收藏着大量古风歌曲,就连手机壁纸的主题也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从茶饮到摆件,从美妆到配饰,在诸多受到热捧的新中式元素中,新中式服饰风头尤劲。在电商平台上,唐装丝绒马甲、宋锦禅意提花裙、国风盘扣刺绣装等销量猛增,被不少网友称为“今春炸街款”。前段时间,新中式穿搭更以“新春战袍”的姿态,被很多年轻人当“年货”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激起赞声一片。
  如今,在千年古都西安,身着汉服白天到博物馆看展陈,晚上再沉浸式看一场洋溢着盛唐风华的演出,已成为很多年轻游客口中的新中式“Citywalk”(城市漫游)。“从家居、餐饮到出行穿搭,新中式正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很深沉的对华夏文脉与东方美学的情感共鸣。”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巾说,“年轻一代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凸显着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越来越强的认同感。”
  “中华传统服饰本身的美,就足以触动我们的文化基因。”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这条国风涌动的网红街区,不少“95后”年轻人如此总结新中式穿搭对他们的吸引力。的确,从汉代的曲裾深衣到唐朝的曳地石榴裙,从华贵的凤冠霞帔到颇具东方韵味的旗袍,作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传统服饰不仅款式多,且内涵丰富,总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持续“圈粉”当代年轻人。
  古为今用,美且时尚,戳中年轻人兴奋点的,还有时尚感更足、时代气息更浓的惊艳设计。纵观目前流行的新中式穿搭,无论是精雕细琢的盘扣设计,还是“非遗含量”超高的刺绣工艺,抑或是梅兰竹菊纹饰所营造的清雅之风,当中国古人独具匠心的浪漫遇上现代服饰的款式、版型,总会以更惊艳的混搭风与潮流感,精准“卡点”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不仅漂亮,而且轻便,穿上它,还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出生于2000年的薛雅迪说。
  “相比于原汁原味的传统汉服,改良后的新中式服饰不仅宜通勤、宜家居、宜休闲,更容易走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保留中华传统服饰国风雅韵的美学意境基础上,充分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时尚化、简约化的个性需求,能牢牢捕获年轻人的芳心并不意外。”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师贺京霞说。
  文博热持续火爆,汉服热频频出圈,新国货走向国际舞台……新中式穿搭受青睐的背后,并非年轻群体突然间的心血来潮,而是近年来国风、国潮下心有灵犀的自觉选择,是“Z世代”与中华深厚文脉持续不断地双向奔赴,背后更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本报评论员孙正好 闫馨禾 王佳琳)
 
优质“恋爱课”也是青年刚需
优质“恋爱课”也是青年刚需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最近,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王婆”赵梅,成为大众视野中颇具辨识度的红人。她在景区里开设“相亲角”,为台下的单身男女牵线搭桥,并不断输出“恋爱真经”,不仅一年促成了四五十对姻缘,也让屏幕前很多网友大呼“学到了”。真诚无剧本,过来人谈经验,让“王婆说媒”人见人夸。
  最近因“谈情说爱”而大受欢迎的,还有武汉大学教授苏德超。在短视频“微课堂”中,苏德超从哲学视角剖析“爱需要准备吗”“真爱为什么没有那么果敢”“恋爱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等命题,并录制短视频回答网友提问。这些问题,源自一个个青年鲜活而真实的经历和困惑。苏德超短短几分钟的“恋爱课”,点亮了很多“迷茫”的青年,治愈了不少为爱所困的“烦心伤心”。
  “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遇到爱情,牵手爱人,经营婚姻,这是幸福人生的标配。但如何去爱一个人,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择良人、谈恋爱、做伴侣,不是某种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当这种需求、情感和身份降临到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中,带来思考和疑惑、引发冲突和纠结时,确实很需要过来人的经验和智慧,为自己传道、授课、解惑。
  近些年,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一些年轻人不会谈恋爱的新闻。有人因不能妥善处理恋爱关系,闹得一地鸡毛甚至互相戕害、前途尽毁;有人在恋爱中遭遇挫折,不知道如何排解而自我折磨,结局令人扼腕叹息。正确地表达爱、处理亲密关系、追求“两情相悦”,不是小年轻的小心事,而是全社会的大课题。
  因而,“恋爱课”也是青年的刚需。当教人恋爱变得“课程化”,要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以与爱情、人性、婚姻、家庭相关的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为根基,超脱于个人的、零散的经历,从更加理性、成熟的维度建构起相对完整系统的恋爱观。
  优质“恋爱课”也要更加契合青年特点,丰富渠道和途径,形式更加多元,提高能见度、可及性。教人如何恋爱,又何尝不是教人如何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愈发明晰心中所爱、毕生所求呢?
  正如同样以“爱情课堂”走红网络的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所说:“爱情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可以使我们在纷乱的生活里面找到自己,让生命水落石出。”  (本报评论员王若辰)
 
警惕一些“智慧公路”假智慧
警惕一些“智慧公路”假智慧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
 
  近期,在一些论坛活动和社交媒体上,“开在普通高速和开在智慧高速上没啥区别”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一边是号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公路”,动辄宣称有数十种应用场景;一边是广大司机对这些“智慧”元素无感,只有坐在监控大厅、坐上车路协同测试车上听讲解才能知其用。
  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公路”,被赋予“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赋能公路交通,提升感知、分析、决策支持能力,实现人、车、路、环境深度融合以及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的使命与期待。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侧重于“炫技”、做平台、做展示,大举投入、简单堆叠技术设备,“为智慧而智慧”的做法导致驾车人体验感不强。
  比如,一些项目凭借几句语音提示、几块沿途路况告知板,就宣称做到“智慧导航”,而实际体验还不如手机导航实用;一些高速服务区给厕所坑位安装“红绿灯”以对外展示拥挤程度,但平时人少时没啥用,真到排队拥挤时又不管用。
  作为一种新基建、新模式,相关各方目前对“智慧公路”内涵理解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各地发展思路、建设标准等也存在较大差异,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和问题。
  但需要特别警惕和防范的是,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以“炫技”博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为拼抢新机遇,还未完全厘清功能定位就“大干快上”;过于超前植入“未来愿景”,使“智慧公路”成为不计投入产出比、质效欠佳的花架子……由此造成项目建设投入巨大而实际效益低下,满满的科技“智慧”最终却脱离实际,成为徒有其名的摆设。
  发展“智慧公路”,不能忽视实际需要和便民实效。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智慧公路”都要坚持从现实需求和场景出发,警惕盲目“炫技”冲动,回归交通的主体功能和属性,节约成本,实现经济实效性与群众获得感相统一。
  一些行业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公路”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完善“智慧公路”基础设施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评估,提升“智慧公路”高效便民水平,让“科技感”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体验感”。    (本报评论员安展 张斌)
 
根在德国 花开彼岸
江苏太仓“德系汽车零配件之乡”一线观察
根在德国 花开彼岸

江苏太仓“德系汽车零配件之乡”一线观察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陈圣炜)克恩-里伯斯、通快、海瑞恩、托克斯……在江苏苏州太仓高新区的南京东路上,不少公交站的名字以德国企业命名。从“克恩-里伯斯站”出发,4公里范围内聚集了40多家外资企业,坐上103路公交车,就能把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配齐。
  要造一辆汽车,不出太仓就能找到70%零部件。这样的底气来源于数量庞大的“德国制造”助力:超500家德企集聚太仓,其中七成与汽车制造相关。
  “克恩-里伯斯站”是太仓对德合作起笔之处。1993年,作为落户上海的大众汽车供应商之一,“弹簧大王”克恩-里伯斯在一片唱衰声中“试探着”投下50万马克。6名员工、400平方米的租赁厂房,在外人看来的“小工坊”,就是克恩-里伯斯在太仓起步的全部家当。
  此后,克恩-里伯斯11次增资太仓,如今拥有自建厂房7万平方米,年产值15亿元,在其全球版图中占比最大。据统计,超九成早期落户太仓的德企完成增资扩产。
  走进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的“未来工厂”,一台台白色的“大盒子”正在自主加工机械零部件——这里是巨浪最新研制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通过顶尖的“篮式”换刀技术,相比常规机床,生产效率提高了2到3倍。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家平介绍,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重要零部件正不断发往全球市场。
  从最早的销售办事处,到如今集生产、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本土化高端设备制造公司,十几年间巨浪中国工厂规模扩大了3倍。“尽管过去几年受到疫情、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影响,巨浪仍收获稳健进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让公司收获了全新的业务增长。”任家平说。
  苏州人常说,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在不少德国人看来,太仓是碧螺春,上海便是那棵大树——沿江临沪、交通便利是多数德企选择太仓的初衷。只有上海陆域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太仓,背后有着中国的“大”市场。
  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席张臻伟说,德国人认为制造业企业不太适合布局在大城市,安静的小城镇更适合做一番事业,但同时,物流、市场、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也要跟上。具备这两大优势的太仓在激烈的长三角城市竞逐中脱颖而出。
  太仓是距离上海最近的沿江临沪城市,太仓主城至上海市中心只有50公里,乘坐沪苏通铁路至上海虹桥枢纽仅需约半小时。同时,太仓港是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2023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7亿吨。
  在德国汽车制造业带动下,太仓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企业超700家,多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30%,3家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太仓也获评国家汽车核心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水质好不好,水里的鱼最清楚。”许多德企负责人感叹,区位优势是太仓的招商“法宝”,但营商环境才是留人“利器”。
  近年来,太仓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对德合作服务:在德企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出联席会议制度和绿色通道、审限跟踪、主动协商等组合式服务;设立对德合作司法服务工作站;推出德企专窗、德语税收窗口、外国人工作及居留许可“一窗式”受理等特色服务。
  去年,在太仓对德合作30周年之际,太仓投资15亿元打造德式风情街,将罗腾堡小镇“搬到”新浏河畔,不仅聚集了餐饮、购物功能配套,每月还会在此举行各类主题活动,促进中德两国文化交流。
  红砖粉墙,塔楼尖顶,夜色笼罩下,灯火通明的罗腾堡风情街在小桥流水的映衬下更显复古情调,德国啤酒和碧螺春茶在这座江南小城碰撞出火花。
 
探访美国巴尔的摩大桥坍塌现场
探访美国巴尔的摩大桥坍塌现场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坍塌事故发生时,这座大桥已通车47年。大桥长约2.6公里,年通车量约为1150万辆次,是695号州际公路的重要枢纽,也是巴尔的摩港的门户。
  26日凌晨,一艘集装箱船在驶离巴尔的摩港后失去动力撞上“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致大桥坍塌,桥上8名施工人员落水,其中2人获救,6名失踪人员被推定死亡。据马里兰州警方公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已打捞起两具失踪人员遗体。
  新华社记者26日探访坍塌现场时看到,通向残留桥面的道路上已设立路障阻挡人员靠近,部分断裂的桥面和支撑结构淹没在水中。大桥坍塌导致695号州际公路东南段线路中断,双向车道都已关闭,车辆正在绕行。此外,巴尔的摩港也处于关闭状态。不少当地市民专门驱车前往附近,远远眺望已经解体的大桥。
  事发时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当集装箱船接近大桥时,一股股黑烟随着灯光闪烁时隐时现。随后这艘船撞上桥柱,导致大桥坍塌。
  据了解,船员在事故发生前向有关部门报告了电力故障,并发出求救信号,相关部门获悉后开始阻断车辆驶入大桥。然而,在大桥上进行维修作业的几名工人却未能及时撤离。
  据失踪和遇难工人的同事透露,他们来自墨西哥、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大桥坍塌发生于26日凌晨1时30分左右,当时桥上的工人可能正处于维修作业的间歇,在车内休息。
  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韦斯·摩尔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相关部门是否得以向桥上的施工人员发出预警的问题,他并没有清晰回应。总部位于巴尔的摩的“真实新闻”总编辑马克西米利安·阿尔瓦雷斯表示,让人震惊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些半夜在桥上、在巨型船只穿行其下的潜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人,竟然没有与紧急调度直接联系的渠道?
  根据联邦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的一份备忘录,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检查撞击大桥的货船上十多个受损集装箱时,发现其中一些装有潜在有害物质。海岸警卫队表示,这些有害物质不会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
  作为当地交通要道,这座大桥坍塌之后,替代路线巴尔的摩港口隧道拥堵情况加剧,巴尔的摩港周围的海上交通陷入停顿。
  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27日表示,巴尔的摩港何时能重新开放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他介绍,每天进出该港口的货物价值超过1亿美元,港口关闭将直接影响8000个工作岗位。
  此外,大桥的重建预计将是一个长期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很难预测。美国总统拜登有意让联邦政府支付重建大桥的全部费用,并希望国会予以支持。尽管如此,《华盛顿邮报》指出,大桥重建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 参与记者:孙丁)
    新华社美国巴尔的摩3月27日电
 
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增添6个中国“新成员”
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增添6个中国“新成员”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巴黎3月27日电(记者徐永春 孙鑫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个新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长白山等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
  至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总数达到213个,分布在48个国家。其中,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为全球之冠。
  教科文组织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称,新增的世界地质公园分别位于中国、巴西、克罗地亚、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匈牙利、波兰和葡萄牙。此外,还有一个地质公园跨越比利时和荷兰两国。
  其中,此次列入名录的6个中国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关于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教科文组织在新闻公报中描述道:“长白山是数百万年来保存最完好的复合型火山之一,完整记录了火山形成的全过程,为研究火山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长白山顶的天池是东北亚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火山口湖,景色美不胜收。”
  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部门负责人克里斯托夫·范登贝格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不仅保护地质遗产,也强调地质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间的相互关联。
  他表示,中国不仅拥有众多地质景观,还将其与当地发展联系起来。中国积极接受和促进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念,目前已拥有47个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数量为全球之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识创建于2015年,用于认证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地质遗产。地质公园将重要地质遗产保护与公众宣传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当地社区作出贡献。
 
纳斯达克的“网红特朗普”
纳斯达克的“网红特朗普”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最近,一只交易代码为“DJT”的新股票正在美国股市受到追捧,而“DJT”也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首字母缩写。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26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DJT”,该公司旗舰产品是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截至27日收盘,这家公司股价为每股66.22美元。上市头两天,这只股票收盘分别上涨16%和14%。
  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因卷入其中而在脸书和推特这两个社交媒体平台遭禁。当年10月,特朗普创立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2022年初推出“真实社交”,以与现有社交媒体巨头分庭。
  研究机构西米勒网络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2月,“真实社交”拥有约500万活跃用户,与用户动辄数十亿的美国主流社交平台相差较远。
  尽管用户数量不高,但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上市后表现活跃,交易首日涨幅一度超50%。特朗普身价也因此一路飙升,所持股份市值超过50亿美元,成为这场“造富游戏”最引人注目的“玩家”。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对于这家公司股价飙升态度谨慎,担心股价泡沫过多。
  数据显示,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成立后一直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337.9万美元,亏损金额达4901.1万美元,基本面完全不能支撑当前股价。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股价大涨主要是由于特朗普支持者和散户投资者大量买入,而非机构投资者。换句话说,这是典型的“网红股”。由于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大幅波动恐成常态。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杰伊·里特尔表示,没有证据显示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会成为一家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股价甚至可能跌至每股2美元或更低。
  本月25日,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与名为“数字世界收购公司”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宣布正式合并,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以这种方式实现上市交易,近年来在美国资本市场一度较为流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主要并购希望上市的目标企业,推动后者迅速上市融资。
  近期,特朗普深陷多起诉讼,被处以数亿美元赔偿金或罚金,甚至因无法缴纳保证金而面临资产被冻结的风险。外界普遍认为,随着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股价飙升,特朗普面临的“现金荒”似乎有望缓解。根据相关规定,特朗普所持股票半年后才可解禁交易,但如果董事会批准,也可免除这一约束。
  市场人士表示,鉴于特朗普已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股价可能在大选年继续上涨,其泡沫可能“被吹得更大”。如果特朗普选情不利,股价泡沫可能随时被刺破。另外,一旦特朗普所持股份获解禁并抛售,也可能导致股价暴跌。
  早在1995年,特朗普酒店和赌场度假村就曾在纽交所上市,同样以“DJT”为交易代码,但公司2004年破产并被摘牌。此次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上市,是时隔近30年特朗普控制的公司和“DJT”这一交易代码重回华尔街。 (记者刘亚南)
      新华社纽约3月27日电
 
小林制药深陷“红曲风波”,功能性食品潜存风险
小林制药深陷“红曲风波”,功能性食品潜存风险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日本知名制药企业小林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因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决定紧急召回3款含红曲成分保健品。据该公司发布的新消息,服用上述保健品的消费者中已有4人死亡,106人住院。“问题红曲”事件引发日本国内外广泛关注,也警示消费者关注功能性食品的风险。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8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进行答辩时表示,在查明小林制药“问题红曲”事件原因的基础上,政府将探讨有必要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据小林制药公司此前通报,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含红曲成分保健品混入此前“意想不到”的来自霉菌的成分,但迄今仍未弄清该成分究竟是什么。
  小林制药出产的红曲原料除用于自家生产保健品外,还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目前使用小林制药产红曲原料的食品和调料召回范围,已扩大至日本全国,这引发了该公司红曲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广泛担忧。
  消费者的担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小林制药今年1月中旬后接到多名医生的信函,知道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的保健品后出现健康问题,但直到3月下旬才宣布召回产品。此外,从小林制药采购红曲原料的52家企业中有一些是批发商,实际使用这些红曲原料的企业可能更多。在1月中旬至3月下旬间,“问题红曲”被用于制造了哪些产品,追踪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是关于这种“意想不到”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小林制药尚未明确,只知道是一种来自霉菌的“未知成分”。红曲的发酵产物中可能含有橘霉素,这是一种真菌毒素,但小林制药的“问题红曲”中并未检出橘霉素。
  日方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意想不到”成分,主要有3种可能性: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未知成分”的异物,二是混入了能够生成“未知成分”的微生物,三是红曲菌株突变成了能产生“未知成分”的菌株。不管是哪种可能性,只有确认这种成分,才能弄清服用红曲保健品和健康受损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但日方专家认为,不必过分担忧含红曲食品的安全性。多年从事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唐木英明表示,小林制药使用的红曲菌没有合成橘霉素的基因,通常情况下很难想象红曲菌会产生有害物质,无需对正常红曲的安全性抱有不安。
  “红曲风波”是日本2015年开始实施“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后,日本生产商首次因健康受损问题而宣布召回产品。根据这一制度,生产商只需在上市销售前向日本消费者厅提交与其声称功能相符的科学依据进行备案即可,无需日本政府部门的审批许可。此次事件后,日本政府将对所有申报过的6000多种功能性食品实施紧急检查。
  日方专家们建议在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估机制的同时,呼吁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专家指出,保健品不是药品。一方面,通常人们吃的普通食品的种类及其食用量每天都在变化,即使偶尔有某种食品含少量有害成分,也不易对健康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而保健品是将成分浓缩后制成片剂或胶囊等,很容易摄入大量相同的成分并且每天持续服用,一旦保健品含有害成分,其健康风险也会相应增大。另一方面,开具处方的医生、药店的药剂师可以指出药物的副作用并说明服用方法,对于保健品则全靠消费者自己判断,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
  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总结了19条有关功能性食品的注意事项以提醒消费者,其中包括不能因认为功能性食品是“食品”而觉得大量摄入没关系;“天然”“自然”等词汇容易让人联想到“安全”,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意义上的安全;要注意通过膳食补充剂过量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风险;所谓的“健康食品”并未接受与药品同等水平的品质管理等等。   (记者钱铮)
     新华社东京3月28日电
 
八座古城“叠”雄安 “未来之城”传文脉
八座古城“叠”雄安 “未来之城”传文脉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本报记者王文华 田朝晖 张涛 白林
 
  “这条路是易宁大街,知道为什么取名‘易宁’吗?”
  “这条路是燕赵大街,知道为什么取名‘燕赵’吗?”
  走在现代气息浓厚的雄安新区启动区,不时会遇见或大或小的历史题。
  “易宁大街”中的“易”,取自燕国都城“临易”,“宁”则寓意安宁;“燕赵大街”中的“燕赵”,取自“燕南赵北”,雄安所在区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南赵北”之地。
  未来之城雄安,生长在深厚文化积淀之上,赓续数千年文明薪火。
  这片土地的文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人类活动集中区域;三千年前,华夏与戎狄文化在此碰撞融合;两千年前,燕国在此建都城“临易”和“易”;一千年前,宋辽在此对峙、交流。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宋少俊说,多元文化在雄安一带碰撞、交汇,不断融为一体。
  雄安新区设立后,依照“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要求,实施考古前置,对新区全域进行拉网式文物调查和勘察。据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介绍,目前新区境内已确认8座古城遗址:南阳遗址、古贤遗址、城子遗址、雄州古城遗址、安州古城遗址、新安古城遗址、鄚州城遗址和古州城遗址。
  考古实证表明,雄安历史脉络久远、清晰,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折射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悠远历史


  雄安新区起步区,塔吊林立,车水马龙。火热场景中,有处安静的院落,是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
  “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尽快完成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为认识、保护雄安的文化遗存找到珍贵的实物。”工作站负责人雷建红说。
  2017年5月,在新区建设开工之前,雷建红带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团队到雄安,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考古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等单位的同行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全域1770平方公里土地上,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文物调查和勘察。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副局长陈慧介绍,雄安新区改变以单个建设项目、局部地块开展考古工作的方式,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增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性。在地面调查的同时,采取激光雷达测绘和遥感调查,把雄安新区境内640个村落地毯式调查了一遍。
  到目前,已开展专题考古10项、基本建设考古23项,勘探面积68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出土文物4000余件,确认不可移动文物263处。考古队发现的文物已修复陈列,构建起雄安地区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典型器物演变序列。已确认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为探索雄安一带城市聚落演变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生业演进模式提供了实证资料。
  南阳遗址距工作站不远,20世纪80年代,遗址周边曾出土“西宫”铭文蟠螭铜壶等文物,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都城“临易”和“易”的所在。2006年,南阳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国最盛时所辖面积包括今河北中北部和北京、天津、辽宁大部等,都城有蓟、临易、易、燕下都等。唐代李泰《括地志》中说:“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临易是也。”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雄县,战国时为燕国易邑,汉代置易县,唐代改置归义县。
  雷建红团队对南阳遗址及其周边近4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面积近18平方公里,遗址、墓地数量达13处,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宋金时期,持续近三千年,传承脉络轨迹清晰。
  通过发掘,基本确认南阳遗址主体文化遗存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遗址已发现两座战国城址,这是迄今为止雄安区域发现最早的城址遗存,小城边长200米,大城东西长600米、南北长500米。发掘确认了南阳遗址城门位置,发现城门附属道路,出土“易市”陶文陶片等文物,同时发现遗址墓葬区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均有典型的燕文化特征,这些发现为寻找燕国城邑“临易”“易”提供了重要线索。
  “南阳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雄安城市考古序幕,钩沉雄安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宋金时期的历史脉络,揭示其深厚的燕文化内涵。”雷建红说,燕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南阳遗址是燕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南阳”遗址群是燕文化孕育、发展、壮大、衰落过程的重要见证。
  南阳遗址以东3公里古易水西侧有古贤遗址,勘察发现存在一座“大城”,南北宽约1000米,东西长约1200米。雷建红认为,对古贤遗址进行发掘,或有更大的发现。
  雷建红团队刚到南阳遗址时,遗址边有南阳村,遗址所在地为农田。而今村庄已拆迁无痕,以后会有更新更现代化的建设。遗址上建起了保护大棚,雷建红团队还在做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将来要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陈慧说,海岳大街原定规划线穿越南阳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根据文物部门意见,海岳大街调整了路线设计,完全避让了南阳遗址。2023年,环淀路一期工程涉及三各庄遗址,雄鄚路二期工程涉及燕南长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要求,项目单位都重新制定了设计方案。
  雄安新区建设为历史遗存“让路”,为人们追寻往事留下足够的空间。
  这片正在建设崭新城市的旷野,原本曾有热闹的城市,昔日繁华凋谢,与城相关的名字却长久地流传。南阳遗址被村民称为城坡,古贤遗址所在的古贤村原名古县村。
  城子遗址所在的城子村位于容城县西北角。46岁的村干部刘双兴说,村子原称“古城”,尚有城墙残存,以前村民耕地常发现古钱和古器物,他小时候还捡到过五铢钱。
  1999年版《容城县志》记载,西汉中元三年(前147年)封匈奴降王徐卢为容城侯,建侯国。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范阳为遒县,辖容城地,县治在古城(今城子村)。
  考古人员新近对城子遗址挖掘发现,这座古城建立时间远早于隋代。容城县文保所副所长李一辰介绍,古城遗址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发现遗物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以战国到汉代最多,可以确认建城时间不晚于西汉。这是雄安新区又一座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代城址。
  城子遗址发现的唐宋遗物大都位于原城墙内部,推测唐宋时期可能为县城治所或军事城堡。史载,武则天当政的公元697年,契丹犯河北,所到州县多沦陷,容城军民坚守退敌,武则天命改县名为全忠,这个全忠县的县治应在城子遗址。
  城子村位于拒马河南岸,北岸为定兴县,城子村人有时调侃称自己是宋人,对岸村是辽人,其实两边都是明代移民的后裔。不过这一段的拒马河,历史上确实是宋辽边界,雄安的“雄”和“安”都与那段历史有关。
丰厚文脉


  雄安的很多地名都讲述着历史,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雄安”二字,“雄”,取自雄县,“安”,取自安新,而雄县之“雄”出自雄州古城,安新之“安”来自安州古城。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中的鄚、瀛两州,以瓦桥关建为雄州,这是“雄”的渊源。992年,宋太宗赵匡义设立顺安军,后改为安州,这是“安”之由来。
  “雄州乃剧藩,喉领塞南地。”北宋时,雄安一带是边界重镇,处在历史聚光灯下。寇准、包拯、沈括、杨延昭等人在这片土地留下不少诗文和故事。
  雄州在北宋的地位独一无二,是唯一的岁币交割地和最重要的榷场。榷是专卖的意思,榷场是宋辽边界互市之地,宋辽间共设过13个榷场,宋设11个、辽设两个,存在时间最长、交易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雄州榷场。
  雄州古城遗址在今天的雄县县城,考古勘察表明,古城城墙原长4525米、高11.7米、宽5米,南北各有雄伟的砖砌城楼。宋人陈襄《登雄州南门偶书呈知府张皇城》写道:“城如银瓮万兵环,怅望孤城野蓼间。”而今地面上城门楼已无存,但尚有部分城墙残留。
  残留城墙位于汇淼温泉花园小区内,东西长83米、南北底宽14米、顶宽4米左右、高3至5米,分布面积1082平方米。城墙为土质,长着树木,已看不出原来的夯土形制,城墙下曾挖出过宋代大缸和大白瓷碗等。
  这段饱经沧桑的残墙,见证过雄州那些绚丽的日子,也为了解当时城防、建筑工艺以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实物。
  安州古城遗址位于安新县安州镇,城墙保存较为完好,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垣初为宋代防御辽兵修筑的土城,明代加固为砖城,清代重修。当地文史爱好者李光明介绍,原城墙南北长975米、东西长798米、高8.4米、上宽3.4米,四门有瓮城,规模宏大完备,现存城墙有1.5米至2米高,长二三公里。安州镇在白洋淀边上,现存城墙既承载着古城悠久的历史,还发挥着防洪的现实作用。
  金代移安州州治到今安新县城,称新安州,安新县之名取安州之安和新安之新。安新县城环城柏油路是以新安古城遗址旧城墙为基础,向北扩展套堤修成,周长4.45公里。
  在安新县文保部门存有“古秋风台”石碑残块。康熙十九年(1680年)刊《安州志》记载:“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2000年版《安新县志》中说,古秋风台系荆轲刺秦王由水路上旱路,燕太子丹与之分手之处,有清代刻着荆轲事迹的“古秋风台”石碑。现原址立了新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壮别之语,成就了地域文化的一种意象,唐代韩愈名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即由此生发而成。
  20世纪70年代,一批北京青年到白洋淀插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创作诗歌,被称为白洋淀诗歌群落。其代表人物林莽曾写道:“我插队的水乡小村以南八里,有‘古秋风台’碑,记载燕太子丹在此送别荆轲。或因此,该地古风苍凉,遂使青春亦怀悲壮。”
  苍凉是雄安地域文化特征的一个侧面,这一带处在中原农耕地区北部,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流交汇之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统一性、和平性在此有充分体现。
  容城得名于汉代封匈奴降王徐卢在此建立侯国,雄州发展得益于宋辽和平共处。有史家统计,北宋和辽对峙共165年,其中和平时期为122年,经贸往来频繁,且每逢重大节日和双方重要活动都要互派使者,总计约1600人次。雄州为主要贸易地,也是使节来往的必经之处,出使或接送来使,不少宋代名人都曾奔波在雄州道上,吟诗作文。
  欧阳修《奉使契丹初至雄州》云:“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王安石《春风》云:“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苏辙《赠知雄州王崇拯》云:“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苏辙所说“千里作方塘”是指塘泺防线,宋辽和好后约定都不建军事工程。宋方利用白洋淀“川堑渎沟,葭苇丛蔽”的特点,筑堤围河建成塘泺防线。
  在雄县等地还发现了宋辽时期的边关地道,内设休息区、议事厅、兵器库等,仍保存完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历史奇观,地下长城”。
  边关地道也好,塘泺防线也好,都是为了保卫和平。宋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礼尚往来。迎来送往自然少不了花销,包拯曾报告说:“除雄州每年五千五百贯文外,自馀瀛州、鄚州、恩州例皆二千贯文。”雄州比鄚州等多不止两倍。
  鄚州城遗址在雄县鄚州村,总面积为528万平方米。新近的考古发掘在这里发现较多陶器、瓷器和砖瓦,主要属于北朝至隋唐时期。从文献记载和发掘情况综合推测,城址最初营建年代可能为五代和北宋初年。
  在与鄚州村相邻的古州村,发现了古州城遗址,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以战国到汉代的为主,推断可能是汉唐时期的“鄚州城”。这里处在白洋淀边,水患较多,专家认为,古州城因水患废弃,城址迁往鄚州城。
  雄安已确认的8座古城,沉淀着数千年的沧桑,汇聚着文化交融的结晶。宋少俊说,多元文化造就了雄安“质朴劲勇”的精神气质,“慷慨尚义”的社会风气和“兼容开放”的人文品质。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网信局局长边建国介绍,今年雄安新区启动雄安文脉梳理项目,加强历史文化的阐释宣传,着力讲清楚雄安新区这座千年之城,在推动文化交汇和民族融合中的作用,将文脉传承融入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未来遗产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新城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革故鼎新,辉光日新,努力打造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的检验,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2018年7月,雄安新区管委会对外宣布,面向全世界征集启动区城市设计方案。启动区是雄安“一主、五辅、多节点”城乡空间格局中的主城区,是新区率先建设的重点区域。
  消息一出,国内外数百家设计单位跃跃欲试。“生息之城”设计方案胜出。
  这一方案融汇中西文化,整座城市就像一棵树那样,在白洋淀岸边生长,并通过绿地、小径和水系将湖泊融入城市项目之中。人们可以通过自行车、步行和舟船等慢速交通工具,安全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用水充分考虑水体处理和循环利用。城市景观配合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一种设计,一个节气一种景观,一年四季,生生不息。
  “这种开放性很棒,不是由某家或某个团队主导,而是不同群体的协作与合作,这也显示出这座城市的使命和理念。”有设计师评价,雄安的设计完全从零开始,很多新的城市问题得到更周详的考虑和解决。
  如今,“未来之城”已雏形初显,一座座体现雄安特色风貌的建筑,以中为主、古今交融,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
  据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组组长肖艳明介绍,新区建筑风格特色借鉴了国内外多个城市的优秀案例,对建筑颜色、高度、屋顶样式等统一规范,建筑古今交融,布局灵活有序,并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既有中国古典神韵又具鲜活现代气息。
  从空中俯瞰,形似“青莲滴露”的雄安站,就像荷叶上的一滴露珠,镶嵌在雄安新区昝岗片区。它也是一座智能、绿色的车站,车站设置了“智能大脑”,站房椭圆形屋顶是一座光伏电站,铺设了4.2万平方米光伏板,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公顷。
  站在雄安城际站调度指挥中心平台上眺望,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中国华能总部项目、中国中化大厦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设计结构高度150米、具有白洋淀特色“金芦苇”造型的中国中化大厦,是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其八角形的造型拼接面多,钢结构外框柱是倾斜的,每一层楼面积、结构都不一样。
  蓝天白云下,水平延展的屋顶,犹如平摊开的书页。启动区这座颇具中国风的图书馆外立面上,一片片竖向梭形百叶,以简牍为意象,而且是可调节的遮阳装置,可随着阳光转动,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雄安新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几近‘苛刻’的态度深化建筑设计,打造时代精品。”雄安大学园图书馆设计师白石说。
  “雄安新区在七年时间内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瑞士绿色建筑协会董事迭戈·萨尔梅隆近日实地考察了雄安新区多个项目。他表示,全长24.8公里的起步区东西轴线项目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个业态涵盖高铁、地铁、办公楼、商业、地下管廊的项目,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其中,低碳理念非常了不起。
  “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和发展的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决定亲自来看看。”萨尔梅隆说,雄安新区可以被视为一个“城市实验室”,很多创新项目可以在这里得到应用,期待未来与雄安开展相关合作。
  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在打造人民之城的过程中,文化起着牵引作用。这些层出不穷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人,带动村民转市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雄安新区容西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干部王一琳说。
  王一琳说,社区特别重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讲座、课堂、非遗展演、小剧场、合唱、书画、声乐、诗歌等一系列活动,把群众组织起来,让他们慢慢熟悉城市生活。
  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也格外注意保护当地群众的家园情感记忆,让新城市有老场所,群众能“记得住乡愁”。
  作为新建片区,容东片区一座座崭新建筑物拔地而起。绕过充满现代气息的雄才大厦后,又仿佛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古风古韵的戏台、庭院、连廊呈现眼前。南文营村村民文占民家的老槐树,依旧在原址傲然挺立。
  安新县乡愁老物件库房里,不仅存放着独具白洋淀特色的传统渔具、农具,还保存着为数不少的雕花老式木门窗、柱顶石、青石板等房屋建筑构件。据介绍,新区采取乡愁遗产构件保护性拆除,把不具备整体保留价值的乡愁遗产,由专业拆除队伍把砖雕、青石板、老砖等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小心拆下,用于新区未来建设。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中青砖灰瓦的“金玉璞家老宅”,明朝义士、“容城三贤”之一的杨继盛的祠堂,都被妥善保护起来,并与新区新风貌和谐地融为一体。
  保护好文物古迹,保护好传统街区,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雄安新区在建设中,遵照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的原则,让新城市有老场所,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行走雄安街头,无人驾驶公交车来往穿梭,智能井盖、智慧路灯投入使用,科技赋能动力澎湃;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生态画卷逐步呈现;“步行5分钟送孩子到幼儿园,10分钟到菜市场、小学,15分钟到医院、中学”的惬意生活圈正在逐步实现……
  在丰厚的历史遗存之上,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场景”正在徐徐展开。
 
走进这条街,“遇见”赵一曼
走进这条街,“遇见”赵一曼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本报记者杨思琪 刘奕彤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赵一曼,家喻户晓的抗日女英雄,临刑前写给儿子的绝笔信中的话,感人至深,广为流传。过去这个冬天,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不少游客冒着严寒,专程来到位于城区的一曼街,和路牌打卡留念。
  这条长2375米的街,始建于1921年,原名“山街”,和赵一曼有着不解之缘。
  早在1932年,赵一曼曾到这条街上的老巴夺烟厂从事革命活动,后来逃离虎口、秘密养伤。也是在这条街上,她被捕后关押在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如今,这座建筑是东北烈士纪念馆,门牌“一曼街241号”。
  人们说,因为有赵一曼的革命足迹和不屈精神,这条街是名副其实的英雄街。1936年8月2日,年仅31岁的赵一曼壮烈牺牲。10年后的7月7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哈尔滨市将这条她战斗过的街,命名为“一曼街”。
  88年过去,人们仍不禁要问:这个出生于四川宜宾的富家千金,为何来到苦寒的东北参加抗战?这个远渡求学、新婚不久的女留学生,为何舍得告别爱人、只身回国?这个饱受酷刑、身负重伤的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信念,令敌人无可奈何,得出“没有审讯价值”的结论?
  清明将至,带着这些疑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一行走访哈尔滨市的文博场馆、街头巷尾,探寻英烈赵一曼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感动于这位年轻母亲的柔肠百转、舐犊情深,更震撼于一位共产党人为解救人民而无畏抗争的使命与初心。
斗争


  冰城三月,早春天气,风中透着寒意。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一曼街车流不息。一座欧洲古典复兴主义风格的三层建筑巍然醒目,这就是1948年辟建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旨在纪念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它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全国首家规模较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
  行至纪念馆院内,在黄色办公楼外一隅,停放着一辆旧式有轨电车,长超9米,宽约2米,高达3米,上半为白色,下半为红色,车头有黑色灯罩。
  “这是赵一曼当年领导电车工人大罢工时的电车。”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这部电车是赵一曼在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物证,至今保存完好。
  时间回到20世纪初,哈尔滨是当时闻名远东的国际都会,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1921年,哈尔滨电车公司开始筹办,1927年10月正式通车。有轨电车联通道里、道外、南岗等各大主城区,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于1932年2月侵占哈尔滨。一些日伪军警横行霸道,不仅乘电车不买车票,还殴打、辱骂、剥削电车工人。种种野蛮行径令人发指,让原本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的民众愈发潦倒。
  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派遣大批干部赴东北沦陷区领导和发动抗日斗争。1932年9月,受党组织派遣,赵一曼来到哈尔滨总工会工作。
  “她很有智慧,懂得沟通技巧,擅长做群众工作。”《赵一曼传》的作者、东北烈士纪念馆原研究员李云桥说,赵一曼曾与工会骨干多次谈话,发展工会成员,培养积极分子参加党团组织,领导工人开展反日斗争。
  1933年4月2日晚,哈尔滨一名伪满宪兵拒不买票,殴打电车售票员张鸿渔。电业局知道后,非但不同情伤者,还责骂他惹了祸,并声言开除他。一时间,群情激愤。
  消息传来,赵一曼立即赶往电车厂,连夜指导大罢工。200多名工人齐聚食堂,宣布集体罢工,紧急刻印《电车工人告哈尔滨市民书》和各种宣传材料。
  工人们走上街头,把揭露日伪军警、宪兵丑恶行径的标语和宣传画张贴在墙上、电线杆上,向全市民众宣告罢工行动。次日一早,街上不见一辆电车。
  就这样,哈尔滨市内交通一度瘫痪,城市陷入混乱。当时的《滨江时报》曾报道:“由南岗、道里、道外之马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均难行于颜。”尽管敌方千方百计镇压,民众反日情绪却日渐高涨。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日伪统治当局只好同意工人们的复工条件,包括给受伤工人抚恤金,撤换宪兵队长,交出凶手、由工人惩办,赔偿受伤者医药费,电业局担保类似事件以后不再发生。
  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第43期刊文称赞说:“这次斗争中更加表现出电业工人的英勇与积极……群众的力量是完全可以冲破白色恐怖的……”
  作为领导者之一,赵一曼展现出非凡的策略水平和领导能力,赢得了同志们和群众的信赖与认可。
  赵一曼似乎从小就和别的女孩不同,受家中大姐夫、革命者郑佑之的影响,她爱读书、性格豪爽、刚毅坚强。她曾为抗拒裹小脚而绝食,还用柴刀砍碎了缠脚布和尖尖鞋,令父母无奈作罢。
  1926年11月,赵一曼进入宜宾中山中学,适逢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她有感而发,在《宜宾中山中学开校记》中写道:“先生为民革命,为革命奋斗,为奋斗牺牲。现在先生死了……谁能继续先生的精神奋斗呢?谁能照先生这样的不怕牺牲呢?”1927年初,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军事学校第一批女学员;同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后,在江西、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崇尚真理、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勇于斗争,摆脱封建束缚,满怀革命豪情,是这位先锋女性的鲜明写照。她的战友、曾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韩光回忆:“和大家在一起时,她从不谈论儿女情长的生活琐事,最喜欢谈的是历史上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女革命家秋瑾、党的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向警予、继承父业编纂《汉书》的女历史学家班昭,都是赵一曼崇敬的奇女子。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赵一曼曾写下七律《滨江述怀》: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忠诚


  走进东北烈士纪念馆,步入地下一层,映入眼帘的是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及罪恶展,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残暴的侵略者犯下的罪行。
  一间不大的关押室逼仄阴暗,摆放着一张硬板床,铁门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赵一曼1935年负伤被俘后曾关押于此。几米外的刑讯室里,成排的刑具挂在墙上,投下长长的阴影,赵一曼曾在这里饱受摧残。
  原伪满南岗警察署警士、战犯山本和雄曾多次对赵一曼进行刑讯。在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侵华日军战犯手记》中,山本和雄供认不讳、表示认罪:
  “(赵)先生默默地盯着(警佐)登乐松,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不屈的信念。感到发怵的登乐松自暴自弃地吼叫着……‘部队在哪儿?’赵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登乐松吼叫着:‘你这个混蛋!’他抡起皮鞭抽了过去。‘啪’的一声,皮鞭狠狠打在先生的肩头,脖子上立刻肿起了一道淡红色的血印。但是赵先生还是一言不发。”
  电刑破坏神经,撒盐鞭打伤口,钢针刺入手指,辣椒水灌进鼻子……“金木水火土”五种酷刑,把赵一曼折磨得一次次昏死过去。
  在清醒的间隙,她则厉声斥责:
  “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肉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我抗日的信仰,打败不了中国人的抗日决心。”除了这样的怒骂,那些恶魔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被一遍遍激怒,一边无奈地狂叫,一边更加严酷地施暴。
  从1935年11月到1936年7月,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敌人打了治,治了再打,对赵一曼用尽了各种手段,她却没有说一句对党组织和战友不利的话。
  “赵一曼已经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审讯人员只能这样向上级报告。
  撬不出有价值的信息,敌人不单是愤怒,更有不解: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严刑拷打摧毁她的身体,为何摧不垮她的意志?连日军档案的记录都对此表示震惊,称“无法从医学或生理上解释”。
  在哈尔滨市立医院(旧址位于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一曼街141号附近)治伤期间,面对她骨碎化脓的腿,医生提出要截肢,赵一曼坚决不同意——有腿在,就有机会逃出去,好上战场。
  医生张柏岩、护士韩勇义、看守董宪勋,都被赵一曼的坚毅与忠诚所感动,赵一曼也积极地争取身边的人。受她的感化,董宪勋、韩勇义等多人协助她逃出魔窟。遗憾的是,计划失败,赵一曼再次被捕。等待她的,是恼羞成怒的敌人发出的死刑命令。
  “自从被追捕回来后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不管敌人玩什么花招,采取多么凶残的手段,她都绝不会屈服。至于死,即是意料之中的事。从入党宣誓的那天起,就已经把生命置之度外,为了民族的解放,牺牲也是值得的。”《赵一曼传》中这样写道。
牵挂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宁儿”,是赵一曼之子陈掖贤的乳名。1936年8月1日夜,赵一曼被敌人押上开往珠河(今哈尔滨尚志市)的火车。她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被送往刑场的车上,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的儿子,于是提笔写下最后的话。
  有资料显示,在写完这份遗言后,赵一曼想到敌人可能以此为口实,去迫害她的孩子,就又写了一份与之前所编口供一致的遗书。她佯装自己和丈夫从江苏来东北做生意,丈夫因抗日被枪决:“……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
  慷慨赴死的勇气,对孩子的万般眷恋,藏在烽烟里的爱……都浓缩进东北烈士纪念馆二楼一个情景再现展示窗,名为《最后的叮咛》。
  每每讲解至此,东北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周平宇都难掩激动:“我的孩子今年9岁,同为母亲,哪怕稍稍代入一下,我的心里就如同刀绞,那是和爱人分离,和孩子永别……”
  在展示窗对面,是赵一曼生前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幅是她坐在藤椅上,神情坚毅,宁儿依偎在怀中,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这张照片是赵一曼母子唯一的合影,摄于1930年春天。那时,她辗转于各地开展地下工作,艰难度日,甚至自身难保。在上海征得小姑子陈琮英的同意后,她将年幼的宁儿送到汉口,托付给丈夫陈达邦的堂兄陈岳云抚养。
  而在一年多之前,赵一曼刚刚告别新婚的丈夫。他们一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数月,但因工作需要,赵一曼在怀孕四个多月时独自回国,在宜昌执行任务的途中产下了宁儿。
  东北沦陷后,赵一曼受党的派遣先后到沈阳、哈尔滨领导革命斗争,曾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多次带领游击连,对敌人发起猛攻,有力保卫了抗日根据地。日寇在敌伪的《大北新报》《滨江日报》中曾描述她是“红衣女将”,“双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并将她与赵尚志一同列为北满地区需要剿灭的“大匪首”。
  “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这是昔日里她教给百姓们的《红旗歌》,这一次,她唱响在自己赴刑场的路上——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挺直身躯,高昂头颅,迎着晨风,再次高歌。路两旁的人们认出了“女政委”,暗自紧攥起拳头,燃烧起对敌人的怒火。
  敌人用子弹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赵一曼倒下了,她态度从容,毫无惧色,令人震惊……”目击刑场上这一幕的日本警察这样描述。
  31岁的赵一曼,把她美丽而勇毅的形象永远留给了后人。在赵一曼牺牲后,经过九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赢得了期盼已久的伟大胜利。又过了四年,赵一曼等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牺牲的新中国,成立了。
  赵一曼的孙女、陈掖贤的女儿陈红,曾在《怀念奶奶赵一曼》一文中这样回忆:“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富家女和女学生,古往今来都是多数女性的生活范式,奶奶毅然舍弃了这些本来已经属于她的优越,选择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战。”
  “不屈是赵一曼所继承的最伟大的民族精神。”她说。
传承


  如今,赵一曼已经离开了88年,她的英名和故事却一直流传。一代代人寻找她、走近她、理解她,更立志成为她。
  为了纪念她,哈尔滨有了一曼街,街上有了一曼公园,公园里有了她的青铜塑像。她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尚志市,以她的名字创办了中小学校,她战斗过的侯林乡更名为一曼村,她的被捕地成为赵一曼纪念园,她的牺牲地建起纪念墙和衣冠冢。
  2019年7月1日,距一曼街仅300多米的南岗小学,更名为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2021年6月16日,再更名为哈尔滨赵一曼红军小学校。
  在这所学校,教学楼里设有赵一曼纪念馆,楼道里张贴着孩子们写给赵一曼的“回信”;学校组建了赵一曼小红军讲解班,引导孩子们传颂一曼事迹;通过主题舞台剧、绘画、演讲、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学校组织师生共同研读一曼精神,传承一曼遗志……
  在被问及“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赵一曼”时,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意外又感动——
  有的说,在做题做不出来的时候,赵一曼躲避家人阻拦、偷偷坐在树下看书的样子会浮现在脑海,激励自己不能放弃;
  有的说,作为鼓号队成员,经常背着大鼓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汗流浃背,非常辛苦,就想起赵一曼喜欢“一”字,要学习她“一生革命、一心一意、一贯到底”……
  这些孩子只有十来岁,面庞稚嫩,目光清澈。对他们来说,“英雄”不只是写在书本上的名词,“一曼”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名字,而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成了近在身边的榜样。
  “这就是我们和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学校校长王晓颖说,“每个孩子都要传承一曼精神,打好人生底色。”
  眼下,东北烈士纪念馆即将迎来清明参观的高峰。人们缅怀英烈,驻足瞻仰,献上白花,铭记过往,而后奔赴各自的“战场”,躬身力行。
  这,便是纪念“一曼”们的意义。
 
赵一曼孙女陈红:走近奶奶,读懂革命人
赵一曼孙女陈红:走近奶奶,读懂革命人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本报记者杨思琪 刘奕彤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个英雄奶奶,但在真正走近她之后,才理解什么是革命人。”陈红是赵一曼的孙女、陈掖贤的女儿,现已退休,居住在四川成都。
  草地: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奶奶的故事的?
  陈红:其实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我的奶奶是赵一曼,是一位女英雄,但当时年纪很小,没有什么感觉。我从小在奶奶的二姐家长大,我喊她姨婆。那时在我心里,奶奶大概就是姨婆的样子。
  宜宾有一座赵一曼纪念馆,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去参观,每年清明节都去扫墓。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我是赵一曼的孙女,我感觉挺骄傲的。后来随着自己长大,就开始听到越来越多关于奶奶的故事。奶奶的照片就挂在我的房间里,每天醒来就能看到,我仿佛是在奶奶的陪伴中长大的。
  2005年拍摄纪录片《赵一曼》,我和摄制组一起走了三个多月,从奶奶的出生地到参加战斗的地方,见了很多和她有交集的人。直到那时,我才真正走近了她。她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但她是那么坚韧、执着,认准了就要去做,有那股劲儿。为了理想信念、党的事业,她放弃自己的感情甚至家庭。这才让我理解“革命人”三个字的分量。
  草地:奶奶写给父亲的家书,也是她最后的遗书,广为流传,最让您受触动的是什么?
  陈红:在奶奶牺牲20年后,爷爷带着父亲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在那里父亲才第一次看到这封信,他几乎当场哭晕。父亲把这封信手抄下来,送给了我。
  每次想到这封信,我都很难平静,特别是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就越发理解奶奶。虽然她曾一度狠心舍弃自己的孩子,但到了要牺牲的时刻,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这是她最难完成的心愿。
  草地:关于奶奶,还有哪些令您难忘的故事?
  陈红:我小时候很好奇,问父亲,奶奶的烈士证是什么样的。父亲说,奶奶没有,但不是组织没发,而是他没有去领,包括抚恤金。他说,那是妈妈用生命换来的,他没法面对,不知道怎么面对。“咱们不要那些,只要记在心里就行了。”父亲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
  直到2005年,我在参加一次关于烈士的活动时,说出了这个故事。没多久,尚志市政府到民政部申请,把奶奶的烈士证补发了,专程送到了四川。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奶奶的踪迹。因为她在逃离追捕、接受审讯的时候,都用了别的名字,包括家乡地址、家人姓名都是她编的,为的就是掩盖身份,不连累家人。
  草地:作为革命烈士后辈,您是如何看待家风传承的?
  陈红:从小,父亲就跟我说:你只要记住,身上流着赵一曼的血就行了,不要以为是赵一曼的后辈,就搞什么特殊,享受什么特权,过平平常常的日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份工作就要对得起那份工资,别给奶奶抹黑、丢脸。
  这些年,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给孩子们的。我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包括生病、女儿找工作,都努力靠自己解决。对于后辈,我不希望他们从小就被所谓的光环笼罩,但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牺牲换来的。这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的本。
 
胡汉“混血”、清瘦英武、死于丹药?
科技考古“一键还原”北周武帝宇文邕
胡汉“混血”、清瘦英武、死于丹药?

科技考古“一键还原”北周武帝宇文邕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本报记者孙丽萍 丁汀

  头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复旦大学科技考古学院携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及相关考古成果。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赋予历史以鲜活气息。
北周武帝长什么样?


  翻开史书,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年至578年)是中国卓有成就的帝王之一。他出身鲜卑而亲近华夏文化,统一北方而下启隋唐盛世,雄才大略却英年早逝,充满传奇色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人们熟知的女英雄花木兰,就生活在民族大融合的南北朝时期。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建立的王朝,其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沉稳骁勇、精力过人”,不仅统一中国北方,还推行汉文化、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据记载,统一中国北方后,宇文邕雄心勃勃准备“平突厥、定江南”,可惜36岁在亲征突厥途中突发恶疾而死,壮志未酬,与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合葬于今陕西咸阳孝陵。
  “一代雄主”北周武帝长什么样?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在《历代帝王图》中曾为他画像。画像中,宇文邕面容丰满、体态雍容,略显高鼻虬须。有趣的是,宇文邕竟是阎立本外公。不过宇文邕逝世过早,两人从未谋面。
  为揭开历史谜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颅面复原技术和基因组数据对其面貌进行了复原。复原结果显示:北周武帝宇文邕有着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与人们想象中鲜卑族相貌具有强烈异域特色——须发茂盛、发色偏黄和高鼻深目大不相同。
  学界指出,科技考古复原的宇文邕头像,刚健结实,明显带有北方草原民族的容貌特征,和同时期龙门石窟主佛造像风格也基本一致。
  复原中国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得古代帝王完整的颅骨和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在1994年-1995年间对孝陵成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北周武帝和阿史那氏皇后的遗骨。
  “我们用特殊的古DNA捕获探针,从北周武帝出土颅骨和肢骨中提取了大约100万个可用的基因位点,分析武帝的发色、肤色和瞳孔颜色等特征,发现武帝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说。
  多年来,鲜卑人的外貌长相是史学界较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一些史料表明,鲜卑人具有须发茂盛、发色偏黄、高鼻深目等西域胡人特征,也有史料记载,鲜卑人与东北亚人群长相没有差别。“现在看来,我们预测出的武帝面貌特征更吻合第二种观点。”文少卿说。
科技考古寻找民族融合证据


  “解析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基因组数据,我们可以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获知其族源,进而研究长久以来在史学界存在争议的鲜卑人群形成的问题。”文少卿说。
  据介绍,北周武帝宇文邕65%的祖先成分来自古代东北亚人,近1/3的祖先成分来自与古代黄河流域农民相关的群体,基因遗传属于“鲜卑人群和北方汉族之间的混合”。
  通过遗传学分析,复旦科技考古团队认为,宇文邕是胡汉混血儿。“北周武帝族谱记载,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宇文邕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与汉族长期通婚的结果。”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认为,这一发现,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了直接证据。
  此外,武帝也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历史资料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相互印证,有力论断了北周武帝的遗传起源为汉胡混合。这也意味着,“鲜卑族的形成很可能是一个动态的多民族融合的过程”。
  《后汉书》记载:“鲜卑者,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意思是鲜卑族是东胡的一支,族名来源于鲜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整合分析已发表的其他鲜卑人基因组数据,文少卿团队发现: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同时,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长期以来,鲜卑人群的起源之说是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武帝的基因组数据为之补上了关键一环。
死于“砷中毒”?科技考古丰富历史细节


  在观察北周武帝股骨时,复旦科技考古团队发现了一块明显可疑的“黑色斑块”。
  一块黑斑异常,引出新的科研课题。他们对武帝遗骸股骨样本中的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体内砷(As)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
  “人体中不同部位骨骼反映了生前不同阶段的元素累积过程,股骨反映的是十年以上的代谢过程,说明这些元素是在长期饮食中累积在骨骼中的。”研究团队介绍。
  史书记载北周武帝“身生癞疮,恶疾而死”。武帝的死因扑朔迷离,主要有两种流行推论——死于烈性疾病或中毒。
  在北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阶层普遍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不老。所谓丹药,大多含有硫砷化物矿石——雄黄与含铁的硫砷化物——礬石。复旦科技考古团队认为,北周武帝遗骨中砷(As)显著偏高,很可能是因为日常服食以雄黄、礬石为主要成份的丹药。武帝骨骼上的黑色斑块,应为砷中毒后、局部皮肤病变引起的骨髓坏死留下的痕迹。事实上,武帝遗骨中的砷含量竟达到阿史那氏皇后的12.6倍!
  韩昇认为,对北周武帝遗骸的生化与DNA检测,可以确定其死因为“慢性砷中毒”,为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硬科技”考古让历史鲜活


  自2015年首次进行北周武帝宇文邕遗骨采样,到成功获取中国首例帝王基因组……复旦科技考古团队历时近10年时间不断提升考古“硬科技”,还原“一代雄主”容貌死因,寻找公元6世纪发生在都城长安的民族融合新证据,让历史活起来、火起来。
  “传统考古与科技分析深度融合,为确认北周帝陵及其丧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种建荣说。
  文少卿介绍,提取古代帝王基因组难度极大。多年来,考古工作人员中口口相传“大墓不见人骨”。这是因为大型墓地中氧气充分、人骨极易腐败,往往保存不佳。
  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陈马村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出土文字材料显示,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1994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对武帝孝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北周武帝及阿史那氏皇后遗骨出土时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所提取到的DNA样本里,大部分为土壤微生物,人类基因组含量微乎其微。
  “在这样的条件下,想从中获取基因组,并成功完成后续测序和分析是很有挑战性的。”经过长达6年的努力,复旦科技考古团队研发出不少“黑科技”,包括高效获取基因短片段的磁珠提取方法、单链建库方法和专门适用于古DNA的捕获探针,最终成功获取多达百万个可用的基因位点,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据介绍,使用包括基因组检测在内的分子考古手段,不仅可以复原古代帝王容貌、“侦破”死亡原因,还可以还原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少卿说,通过对武帝、皇后、贵族、平民和家养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他们还“解密”了公元6世纪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发现,武帝的饮食受农牧混合经济影响,但阿史那氏皇后还保留着草原游牧民族的习惯。”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表示,我国拥有丰富浩瀚的历史和考古资源,应用科技考古的前景广阔。他们计划持续梳理匈奴、突厥、鲜卑、吐谷浑、粟特等三到九世纪北方古族的遗传谱系,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民族融合、多元一体的大家谱”。
 
秦巴深处“荔枝道”
秦巴深处“荔枝道”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本报记者郑昕 林胜概

  在中国雄壮的版图上,如果说东西横亘的秦岭与大巴山是撑起国土的骨骼,那么通达南北,连接秦、巴、蜀等地的一条条古道,则是促进交流的血管。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米仓道……开辟逾千年,至今仍发挥作用的道路,让关中和川渝两个富庶之地实现“握手”。
  相比于留下过“石牛粪金”“五丁开山”等壮怀激烈的传说,或者留下过青桥驿、剑门关等厚重遗迹的古道,最靠东侧的洋巴道则有些许“小清新”,因为她的别名“荔枝道”,正是出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
一次悠远古道的提升改造


  最是一年春好处,陕西汉中的110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汉中最南端的镇巴县由于海拔较高,油菜花在3月底至4月初才迎来盛花期,与远山的深绿交映,描绘出秦巴山区壮美画卷。
  大巴山上,参天的杉树、松树夹出了一条蜿蜒的公路。车行至杨家河镇的道路开阔处,一座复建的古驿站亭台遥遥可见,山坡上“荔枝古道”的四个大字也映入眼帘。
  谈及这条古道,明代《蜀中广记》有个基本路线的记载: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是从重庆的涪陵、垫江到四川的达州、万源,再进入陕西的镇巴、洋县、西乡,在西乡县子午镇与子午道相接,最终抵达西安。洋巴道与子午道相加,全长1000多公里。
  在洋县的古称“洋州”和重庆的古称“巴”中各取一字,洋巴道因此得名。镇巴虽只是道路上一个节点,却占据着重要地位。古人经四川前往陕西,镇巴段最为艰难,一俟冲出巴山,则进入平坦的汉中盆地,足以跃马驰骋不停歇。
  “在镇巴县赤南镇姚家坝沿河边,有十多个边长25厘米左右的方孔,就是古栈道的遗存。”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龚兴富告诉记者,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这些足以证明洋巴道在很早以前就是连接陕川渝的重要通道”。
  从沿途的人类活动遗址遗迹看出,洋巴道一些路段的开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西周和战国不断拓展。史书中较早记载洋巴道的是《晋书》,提到司马懿率部从西城(在今陕西安康境内)溯汉水至西乡,走的是子午道南段,其后再由西乡继续南下,则是取洋巴道越过大巴山进攻。
  如果说洋巴道早先还是条民间或军用的小道、密道,那么到了唐代,这条贯通南北的要道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提升。
  彼时,大西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物资及税赋来源。官员们向唐玄宗李隆基请示,此道一旦贯通,则将形成从长安到南平郡(今重庆)的最短通道,无论是皇命宣达还是人员往来,时间都将明显缩短。
  同时,这条道路连接起汉江上游的洋州和长江上游的涪州(今重庆涪陵区),让水运转陆运更为便捷,届时区域内盛产的食盐、胭脂、茶叶、大米等土产,将源源不断运往京畿之地。
  唐玄宗在了解后准奏,洋巴道的提升改造工程遂纳入“国家计划”。平整路面、铺设栈道、建设驿站,洋巴道和傥骆道一起,成为唐代中期主要打造的两条官办秦蜀通道。
  龚兴富介绍,南宋地理图书《舆地纪胜》记载当时的行政单位“梁山军”(今重庆市梁平区)有梁山驿和唐玄宗御制碑。20世纪90年代,有专家在万源、镇巴一线考察时也依据山势判断,古代应有多条栈道在此设置。
一场千里迢迢的荔枝快运


  紧接着洋巴道的提升改造,就该谈到那一颗令杨贵妃魂牵梦萦,却带来巨大人力物力损耗的贡品——荔枝。
  将荔枝道的这个小名加在洋巴道这一官方名称头上,最早见于清代吴焘著《川中杂识》,文中称“今子午谷上有荔枝道”。出版过《深度旅行:巴山荔枝道田野叙事》的旅行作家李延风告诉记者,就像丝绸之路在开通两千多年后才由李希霍芬提出,荔枝道也是在晚近才得名。
  “荔枝道就像古代文人给自己起的号一样,精妙且雅致,后来知名度就远远超过了本名。”李延风说。
  颇为流行的历史小说《长安的荔枝》中,描写了唐代一位下级官员李德善绞尽脑汁、排除万难从岭南采撷新鲜荔枝运往长安的精彩故事。作者马伯庸在文后说明中提到了灵感的来源,即《甘绎谣》中所称:“天宝十四载六月一日,贵妃诞辰,驾幸骊山,命小部音声,奏乐长生殿,进新曲,未有名。会南海献荔枝,因名《荔枝香》。”
  杨贵妃吃的荔枝究竟从何而来,历来有三种说法:岭南、福建以及涪州。如果说不惜倾国家之力,常态化地从岭南运来“(脱离树枝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的鲜荔枝,难免有些戏剧化,那么产自巴蜀的荔枝送至长安,相对来说更符合当时的运输和储存条件。
  荔枝是否能在古代巴蜀地区种植的探讨,已基本有了定论。《扶南记》记载:“荔枝始传于汉世,初惟出岭南,后出蜀中。”这句话说明荔枝虽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但自汉代起就从岭南向巴蜀地区传播。
  魏晋以后,区域内的巴郡、江阳等地普遍种植荔枝,现如今的泸州合江荔枝和宜宾大塔荔枝,依旧是国人得以实现“荔枝自由”的重要品类。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谭亮成告诉记者,中国气候变迁史上有“隋唐暖期”的说法,当时总体气候偏暖,甚至长安城外都有“茂林修竹”景象。“结合史书的记载,原产于岭南的荔枝在巴蜀地区生长,在气候条件上是符合的。”他说。
  既然有了产品,那么谈及线路,还是从《舆地纪胜》中寻找答案。其中曾引旧志云:“贵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
  上文提过,洋巴道加上子午道全长1000多公里,依唐代急驿日行五百里的极限,三至七日间到长安尚不至于荒谬。由此也能得知,唐代主要的荔枝供应还是来自巴蜀地区。
  《天宝遗事》则给出了更有画面感的描述——
  “贵妃嗜荔枝,当时涪州致贡,以马递载驰,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
  这段平实但力透纸背的记叙,正如同杜牧那流传千年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既是杨贵妃与唐玄宗的“长恨歌”,也是大唐由盛转衰朝政废弛的缩影。
一条惠及后世的发展之路


  春日里的汉中洋县,正迎来繁育季的“东方宝石”朱鹮不时落在田间觅食。县城巍然耸立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明寺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31.2米的塔高一度居陕南地区宗教建筑之冠,得到过明代文人李文芳“擎空一望齐嵩岳,天柱西南亦壮哉”的赞叹。
  回想天宝年间那些奔驰在洋巴道、子午道上的飞骑或商队,不知可曾在路途中遥遥望见这座汉江之滨的佛塔。
  唐代后期政局动荡,对荔枝道的维护陷于中断。再加上其后数百年多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局势,使跨越秦巴山区的人员、商贸交流大为减少。失去了官方地位,洋巴道在后世虽有小规模整修,但再难见到唐代盛况。
  “荔枝道也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本来有路,后来走的人少了就变成了无路,成了迷宫,让游客来找、来猜。”李延风说。
  不过,当地的百姓却早对路况心知肚明,旧时官道上衍生出更多小径,成为他们日常出行和贸易的道路。
  “背架一背就上坡,一上就上了二里多,撑起搭杵子歇口气,擦把汗水唱支歌……”
  洋巴道上不乏民歌之乡,镇巴民歌早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行走在古道上从事货物运输的“背二哥”,更是民间艺人口中传唱赞颂千年的“主角”。
  “洋巴道一路真正的山路相比其他古道并不那么长、那么险,深山段主要就集中在镇巴一带。”龚兴富说,“背二哥”们背起背篓、背架,将山货放到集市售卖,作为川陕鄂盐商交易集散地的盐场坝、渔渡坝等,直到现在都还是区域商贸中心。
  元代之后,川、鄂移民沿着洋巴道进入镇巴乃至陕南地区,带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也促进了古道沿线的文化大融合。
  安康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湘涛告诉记者,洋巴道沿线区域积淀下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遗迹,同时得益于秦巴山区的生态多样性以及自然环境,为高品质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游客在感受自然的美景外,还能够领略古人投射在这些故事、诗词、遗迹等上面的人文之美,让眼前的历史遗存‘活’起来,突出洋巴道区别于其他古道的特质,从而吸引更多人来此观光、怀古。”杨湘涛说。
  往事越千年,洋巴道在陕南、川北的部分路径和主体功能已被如今的210国道所覆盖,物资运输与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更是当地群众走出秦巴的一条重要通道。
  汉中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姜家红告诉记者,在不断提升道路品质、完善服务设施功能的同时,交通部门也在积极同文旅部门对接,加强沿线历史文化的挖掘,培育民宿、房车露营等新的休闲业态,发展路衍经济、促进交旅深度融合,努力描绘“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图景。
  “秦蜀古道在现代化交通条件下越来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群众的增收之路和乡村的振兴之路。”姜家红说。
  古诗里荔枝的味道或许难觅其踪,但火红鲜甜的生活却早已攀上枝头盛放。
 
越剧“嵊”开
越剧“嵊”开

( 2024-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本报记者邬焕庆 张乐

  春去春又回,剡溪脉脉,东王村村头的老樟树绿嫩新增,芳华盎然。
  花落花又开,苍岩翠绿,施家岙村的古戏台上群芳争艳,风采依旧。
  1906年,几位唱书艺人在嵊州甘霖镇东王村老樟树的见证下,以稻桶搭台,亮出了新剧种的第一声音韵;17年后的1923年,几个女子登上甘霖镇施家岙村的古戏台,清丽婉转中,吟唱出女子越剧的锦绣时代。
  越山剡水,柔曲回肠。百年越剧,从嵊州的山水田园出发,倾其芳华,一路摇曳,逐渐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剧种。
  百年传奇,何以经典?又以何拥抱时代、唱响未来?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在初心处,踏访嵊州追寻芳华,端详越剧在这个春天“嵊”开的模样。
戏到浓处越是人间烟火


  越剧是什么?
  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中国歌剧”,关于越剧的表述林林总总,勾勒出她基本的模样: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无论何种谈论和阐释,都跳脱不了一个起点——嵊州,就如徽班对于京剧,甲骨对于汉字。
  在嵊州,似乎任何的人文风情,都流淌着越剧或与越剧相关的东西。
  嵊州城往西约10公里,便来到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清澈透亮的小溪环绕着小村,溪旁树木葱郁。村口处,一株百余岁的老樟树茂盛如盖,树旁立有一块青石碑——“越剧诞生地东王村”。
  据记载,自古以来,嵊州一带农民中就流传着一种朴素的乡间娱乐方式:农夫们干完农活坐在田埂上休息时,经常指物说事即兴哼唱,这就是最早的“田头歌唱”。因为其哼唱内容和形式十分接地气,无论忙闲皆受百姓欢迎,在清代便有人以此为生,称为“落地唱书”。
  1906年的清明时节,东王村的四位落地唱书艺人,用四只粗大的稻桶垫底,上铺条板,在东王村香火祠堂前搭起简易草台,身着简陋的戏服,第一次登台演出了《十件头》等曲目。这次简陋演出,因为具备了戏曲元素而作为中国越剧第一台正式演出被载入史册。有固定班底、编剧和伴奏的落地唱书正式进入“小歌班”时代,越剧作为一个剧种由此诞生。
  以东王村为起点,越剧传世百年。
  “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百年间,画在浓妆重彩的脸庞上、缝在雍容华丽的戏服里,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酸甜苦辣、荣辱沉浮,统统被搬上越剧的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凡而不甘平庸的心。
  东王村里,香火祠堂犹在,无声讲述着这块土地的历史。
  由一身谋生之技而诞生的越剧,边走边唱,百年的婉转,戏到浓时越是人间烟火,已在嵊州的生活日常中堆砌出一座爱“越”之城。
  如今的嵊州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轻松哼唱出几句有腔有调的越剧唱词,这是渗透进基因里的天赋。于是有人说,嵊州,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越剧博物馆,活化在每个嵊州人的生活之中。
  比如,无处不在的越剧演出。2023年以来,嵊州市推出“富乐嵊州·村村有戏”大展演活动,各个村庄每年上演300余场。同一年,嵊州市首届“村越”好声音(村DA)火爆“出圈”,“村越”舞台上,从小孩子到“老戏骨”,都亮嗓引吭,唱不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人生初见,道不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绝恋……
  又或浸润进嵊州各个角落的越剧元素。多年来,当地持续推进越剧文化进社区、进礼堂,给予具有越剧艺术天赋和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和市民更高的艺术发展平台。有的小学还把越剧与古诗词相结合,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越剧文化。还有遍布城乡的戏迷角。据嵊州市非遗中心统计,嵊州目前拥有各种戏迷组织近130个,建成越剧文化示范村近30个、城市社区戏迷角20多个。
  如果这些都不够,那就去“越剧小镇”过一日越剧慢生活,触摸历史里的越剧、感受生活里的越剧、刻录记忆中的越剧。徜徉在这座市郊的小镇,一座座越剧曲牌牌坊、越剧元素雕像,被誉为“越剧界的金色大厅”的古戏楼、可以亲密接触的非遗体验馆、循环播放着越剧乐曲的茶馆,随处可见的带有越剧元素的文旅产品……越剧的身影无处不在。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故事。有游客偶遇嵊州的人间烟火,曾这样述说:无论是歇脚在古戏楼的舞台前,还是穿行过小巷里弄的青石板路面,都能听到越音袅袅,看见水袖飘荡。在白墙黛瓦的农庄里,田园风光中,天天有好戏,周周有大戏,还有数不尽的戏剧艺术主题活动,都让我们沉浸于“梦里桃源”的乌托邦,不舍离去……
  嵊州,满城就是越剧之味、越剧之曲、越剧之故事。
  这是嵊州山水人文的魅力,更是越剧之美的缠绵。
爱之深时剧乃家国文脉


  距离东王村约十几分钟车程,便是施家岙村。
  这个坐落于山岙里的小村庄,苍岩山三面环抱,和东王村一样有溪水穿村而过,村口巨石上的红漆大字“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提醒人们,这也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同样灿烂的古村。
  潺潺溪水让整座村庄生生不息,一声声婉约清丽、夹杂着嵊州气息的女子越音,正是从这里传播开去,化蛹为蝶。
  1923年,家住施家岙村的商人王金水在村里创办了第一个女子科班,彼时略带青涩的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首次登台表演剧目《双凤珠》。清一色的妙龄女子登台,自此拉开了女子越剧时代的帷幕。1925年,上海《申报》的演出广告上,首次出现了“越剧”的称呼。
  从施家岙村一个古老的台门进去,一座百年历史的古戏台赫然眼前。古戏台是一座两层的石木建筑,房顶飞檐翘角,古朴森然。戏台正面一株大梅树修剪如伞,朵朵梅花开成一片,如彩云浮托着大戏台。
  村里的“娘家戏班”每周都会在古戏台上演出经典越剧曲目。戏班里的演员并非出身科班,全由本村的村姑村妇等劳动妇女组成。把她们紧紧连在一起的,是一份不可辜负的热爱。
  这份热爱,以及背后一群群热爱的人,是越剧不断开枝散叶、乘风破浪的密码。
  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嵊州越剧博物馆新馆在施家岙村开馆。在通往一楼展馆的长廊里,挂着许多越剧名家的照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20世纪40年代风靡整个上海滩的“越剧十姐妹”。她们尝试不同的唱腔风格、各异的演绎风格,乃至在当时时髦的上海滩都堪称新锐的剧目和剧情,不断推动越剧的改革和发展,仿佛就是为越剧而生。而袁雪芬,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灌制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主演改良越剧《恒娘》、改编鲁迅小说《祝福》并搬上舞台,发起“越剧十姐妹”义演……终其一生,袁雪芬始终高擎改革大旗,坚守为国为民情怀,从而赋予了当代越剧强大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上海为核心,越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时期。主演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创制新的唱腔,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中国越剧人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声誉。
  越剧代有人才出。上世纪80年代,浙江从全省2000多名戏曲院团青年演员中选拔出200多名越剧新秀,集中到一起进行严格训练。经过严格调教的越剧小花们学成后组建浙江小百花越剧演出团,在浙江各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皆盛况空前。
  在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等小百花的推动下,越剧之花香飘全中国,爱越之风席卷海内外。鼎盛时期,越剧专业剧团遍布了除西藏、广东、广西等极少数地区以外的全国几乎所有省份,初步统计高达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越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不过,和许多传统戏剧一样,越剧在新世纪之初也受到了文化市场的巨大冲击,市场萎缩、生存窘迫,大量越剧人才流失。成立于1951年的嵊州越剧团,最困难的时候一年几乎演不来几场戏,生存和发展不容乐观。
  正当人们迷惘于越剧的出路时,一场及时雨的到来,改变了嵊州越剧的命运和发展之路。
  “嵊州文化底蕴深厚,首先是越剧之乡,声名远播,无论在哪里都知道,知道越剧就知道嵊州。”2004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来到嵊州调研。在那次调研中,他还走进嵊州越剧博物馆,饶有兴致地看完了40分钟的折子戏,并与演员、工作人员等一一握手。
  “这是对嵊州越剧发展和传承最有力的鼓励和支持。”许多嵊州越剧人至今难以忘怀。
  也就是从那次调研后开始,嵊州大力推进越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率先成立越剧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从基础设施入手,修复了一批古戏台,新建改建了100多个越剧戏迷角。随后,一系列的标本兼治的举措依次展开,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指向后备人才的培养。
  又是一个春日,在嵊州市越承路的一座丘陵小山上,绿柳扶风,粉墙黛瓦,越音袅袅,一所学校掩映于此。这座占地200多亩的园林式校园,就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艺术学校”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从2010年建成之日起,随着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对传统戏剧发展的日益重视,这所学校桃李芬芳,培育出的大批越剧人才已成长为中国越剧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间教室里,两名学生正向来访的客人汇报她们的学习成果。唇红齿白的女孩清清爽爽、落落大方,虽然是清唱,举手投足间却已颇见功力,年纪轻轻,一招一式却一丝不苟。
  “学好越剧、传承好越剧,学校、学生和家长不倾注十万分的真感情是实现不了的。”学校负责人说,学校的前身是越剧大师袁雪芬创立的“越剧之家”。每一个来到这里学习、执教的人,都是热爱越剧之人。“正因为此,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寒来暑往、压腿练功毫不懈怠,对待专业都能做到如老师傅般细致严谨。”
  “越剧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必须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责任。”走在施家岙村青石板路上,嵊州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同志说,“喜爱越剧,就要想方设法让越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青春扑面、生生不息,这应是嵊州人当仁不让的家国情怀。”
  越剧的薪火相传,正是来自于戏迷源源不断的热爱。从2016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建起了210多个“爱越小站”,吸引着各地的越剧迷,不断传播越剧文化。
  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嵊州还当仁不让地推出了“中国越剧戏迷网”,为广大戏迷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而随着文化走出去,越剧的星星之火也燃烧到了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越剧艺术学校、越剧博物馆、越剧小镇、越剧戏迷俱乐部……如今,越剧不仅活跃在嵊州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个角落,也深深烙印在嵊州人的精神血脉之中,更在不断创新传续着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文脉,并蔓生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越唱越“嵊”开


  目光再回东王村,一座10米多高的仿古戏台,雕梁画栋,醒目而傲然。它毁于火灾、却在2016年因众多爱越之人而焕然新生,如今的它,穿越200多年的历史,俨然成为这个越剧诞生地的地标之王和年轻人疯狂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每到重要的日子或节假日,古戏台上便是越剧的狂欢。
  各个剧团、戏迷纷纷粉墨登台,尽情挥洒着百般变幻的唱腔,才子佳人、家国天下,于戏词里在舞台上灿烂盛开,而戏台下每每都是人头济济,听众们竖耳聆听、眼睛紧盯,生怕错过那一回眸的万种风情。
  与此同时,在几位网红越剧发烧友的操持下,东王村越剧、嵊州越剧的线上传播也有声有色,有的在社交平台上的粉丝量甚至达到了百万级。
  从古老到现代,从线下到线上——从东王看嵊州,这个浙东小城,似乎用她所有的激情和热情,永不停歇地在青山绿水间演绎越剧风华、传播中国越剧文化。
  事实上,嵊州人早已自觉承担起了应有的使命。许多从事嵊州越剧管理、创作、演出的人士不约而同地谈道:越剧要发展、要更好地传承,就必须更多地去研究越剧基因。只有与时代同步,让传统根基与现代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提出,“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而这就是嵊州人自觉坚持和执行的繁荣和发展越剧事业最明确的方向。
  事实上,早就有学者指出,在嵊州,优良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越剧文化产生、发展的最初生态,绵长的历史文化培育了越剧文化的深厚土壤,丰富的非遗资源孕育了越剧文化的内在基因,勇敢的实践创造涵养了越剧文化的源头活水。可以说,嵊州具备创建越剧文化(嵊州)生态保护区的许多优势和条件。
  以东王村为代表的许多村落古戏台等的保护、重建,为越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演出场所,成为嵊州越剧文化展示的重要文化空间。初步调查,目前嵊州越剧文化遗存有300多处。其中尚存古戏台210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绍兴市级文保单位13处、嵊州市级文保点33处。这些,都在全国首屈一指。
  恢复基础设施、培养后备人才,只是新时代振兴越剧的第一步。为了打破人才瓶颈,嵊州艺校重点打造流派传承人班,由各大越剧流派嫡传弟子或传承人“一对一”授课。为邀请到这些大家名家,学校不辞辛苦一次次上门拜访,最终越剧13大流派传承人尽数答应来校执教。学校还和浙江音乐学院合作培养本科生,向全国各地输送高端人才。
  当地政府的许多扶持政策,也在持续催动着越剧的光荣“嵊”开。比如积极响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的《加快推进越剧繁荣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从人、财、物多方面筹措全力推进,着力实现出人才、出作品、留观众。
  “笃鼓声声百年风雨,越音袅袅梨园璀璨。”走过百年沧桑,越剧的根依旧深深扎在嵊州。
  越剧芳华,嵊州盛开,已是共识。
  无论是女子越剧早期的优秀演员“三花一娟”——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还是后来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十姐妹’,绝大多数都是嵊州人。在越剧大发展时期,嵊州更成为越剧演职人员的输出地,形成了“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的现象。无论是名宿还是新秀,嵊州在广大越剧演员的心目中,都是“娘家”。
  如今的嵊州市越剧团阵容整齐、青春靓丽、行当齐全、流派纷呈。以《梁祝》《五女拜寿》《碧玉簪》等16个经典传统剧目作为演出剧目,每年在省内外巡演130场以上,近80人演职人员的越剧故乡剧团以特有的艺术底蕴、人才优势、表演技艺在演出市场中享有盛誉。
  嵊州民营剧团更是遍地开花,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近8000人,高峰时年均演出三四万场,年产值两三亿元。
  有评论者指出,越剧经过百年发展,已不仅是一门乐剧技艺,还是一种劳动人民的精神传承,更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越剧艺术匠人们,将日常的生活场景、民间故事融入到越剧之中,他们的热爱、坚持与创新,为当地人民树立了榜样,传承了一种勤劳、朴实、务实的精神。
  透过嵊州这块土地上越剧发展的时代场景,多少人的共鸣,自然汇成对越剧美好前景的坚信。
  越剧诞生百年之时,曾有戏迷在网络上写下这样一句对越剧的深情告白——
  “我希望你一直发光,而我永远为你热泪盈眶。”
  发光吧,盛开吧,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