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各地

04版:新华影像

“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有学上”还得“上好学”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里,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强调“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从鼓励“人人努力成才”到展望“人人尽展其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巩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为更多人提供学习进步的平台。
 
  学有所教、学有优教,教育正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帮助实现无数人的梦想。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习近平


 
  【故事】
 
  这个暑期,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文明瑶族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朱子优有了新的娱乐项目——在学校刚搭建好的充气式泳池内,和小伙伴们畅游嬉戏,尽享夏日清凉。
 
  去年9月,沙洲芙蓉学校正式启用。学校总建筑面积超1.3万平方米,设有24个教学班,学位上千个,可为沙洲、韩田、秀水、五一、新东等周边村的小学生提供正规教育。
 
  朱子优正是从附近小学转到新校园的学生之一。“这么大的操场,这么美的环境,学习起来也很有动力。”她兴奋地说。
 
  在沙洲芙蓉学校的教室里,无尘磁性黑板、交互式教学一体机、饮水机、护眼灯等设备一应俱全。每间学生宿舍均配备卫生间、淋浴间和盥洗室。
 
  “现在农村孩子的上学条件不比城里孩子差。”从教20多年的沙洲芙蓉学校校长钟华平感慨地说。
 
  2017年开始,湖南省重点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建设了1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并统一命名为“芙蓉学校”。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湖南省通过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国培计划”等项目的倾斜支持,给学校配备优质教师队伍。每所芙蓉学校还配了一所优质学校作为结对帮扶单位。
 
  目前,这些芙蓉学校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4.6万个,正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我国更好保障了人民受教育机会,有效缓解了群众十分关心的教育问题。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十年前提高3.6%。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99.8%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让更多农村地区学生圆大学梦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习近平


 
  【故事】
 
  从贵州的大山走出,双胞胎兄弟何忠豪、何忠杰期待到广东看看大海。
 
  他们来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云雾镇铁厂村。今年9月,兄弟俩离开家乡,来到广州中山大学报到。
 
  山里娃的求学路像山路一样崎岖。初中一年级时,忠豪、忠杰的父母决定外出打工供兄弟俩读书。小小少年,从此学习生活只能互相扶持照顾。
 
  共同干活、共同做题、共同打篮球、共用一台手机……六年苦学终得回报。兄弟俩分别以理科608分、理科596分的高考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成为当地美谈。
 
  忠豪、忠杰得以圆梦,除了勤学苦读,还有政策支持,得益于国家专项计划。
 
  许多中西部农村学生曾面临这样的困境——无论如何努力,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机会总是“先天不足”。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中山大学正是专项招生规模最大的“双一流”高校之一。
 
  在专项计划护航下,越来越多像何忠豪、何忠杰兄弟一样的农村学生拥有了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学总规模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提高27.8%,高等教育实现从大众化到普及化。通过改进高考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


 
  【故事】
 
  成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教师的这些年,何琳锋见证了职业教育的无数高光时刻。
 
  14年前,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何琳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奖。2011年,本科毕业后他回到母校,成为一名实训教师。
 
  何琳锋还记得,刚当老师时,学校里的实训设备不仅数量少,而且更新换代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现在可不一样啦!”何琳锋骄傲地说,学校为每个专业配备符合就业需求的先进实训设备,学生们完全可以“毕业即上手”。
 
  更令何琳锋欣慰的,是人的变化。
 
  他提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博——不久前,二人携手葡萄牙队友组成联合赛队,获得了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银牌。
 
  靠着“世界水平”的技术,张博迅速被天津一家制造业企业录用。
 
  “只有让学生所学真正符合产业所需,才能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维园介绍,该校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九成。
 
  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2012年以来,天津市中职和高职院校毕业人数达95万人,同时为中西部地区19省份培训万余名师资。
 
  【数说十年变化】
 
  十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年均增长8.6%;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供给了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如今,全国基本实现了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中职、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记者徐壮、谭畅、白佳丽)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冰雪盛会,书写下精彩的中国答卷 ——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冰雪盛会,书写下精彩的中国答卷
——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历时7年,冬奥筹办见证非凡的梦想之旅;今朝梦圆,冰雪盛会书写精彩的中国答卷。
 
  2022年,以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拉开帷幕,在生机盎然的早春时节挥手作别,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兑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我国坚实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成功办奥提供了强有力的底气和最坚实的保障!”
 
  科学指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022年4月8日上午,如潮的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约3000名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出贡献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办奥历程、全面总结办奥经验,深刻指出:“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7年间,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北京携手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紧密合作,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
 
  掌舵领航、把准方向,党的领导为成功办奥提供根本遵循。
 
  时间拨回到7年前,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即将投票表决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
 
  通过视频,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传遍世界:“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冬奥申办成功20天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要求。这四大办奥理念,化作新发展理念的冬奥表达,为办奥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从先后5次专程考察筹办工作,到明确“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再到面对全球疫情作出“顺利举办即成功”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将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始终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赢得全世界的高度赞誉。
 
  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党的领导为成功办奥提供重要保证。
 
  党中央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立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从国家层面统筹力量、协调推进筹办工作。
 
  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和18个专项工作议事协调机构搭建起冬奥筹办的四梁八柱,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与有关方面紧密合作、全力攻坚,推进各阶段筹办任务有序落实、蹄疾步稳。
 
  面对涵盖50多个业务领域、3000多项任务的工作总清单,来自各行各业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工作热情倒排工期、只争朝夕,成就了冰雪盛会的卓越精彩,彰显出我们党强大的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扛起责任、尽显担当,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在冬奥一线高高飘扬。
 
  位于小海陀山区的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这里在赛时阶段组建了北京冬奥组委首支场馆运行团队。
 
  2021年,延庆运行中心党支部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早在选址阶段,面对赛区复杂的条件和艰巨的筹办任务,延庆运行中心的党员干部就走遍了这片区域的每一座山峰,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连续40余天自带干粮在小海陀山上攀爬踏勘上百次,为项目选址提供了最翔实的基础资料。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了做好冬奥、冬残奥筹办备赛工作的基础,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办奥工作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冬奥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
 
攻坚克难,集中力量办大事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奥运会可能是这个星球最复杂的一项活动,仿佛一个巨大而又非常困难的拼图游戏。
 
  当“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精彩非凡”的冬残奥会呈现在世界眼前,“冬奥拼图”拼出中国范本。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令世界惊叹:“尽管受疫情影响,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
 
  奇迹背后,“中国为什么能”显现清晰答案: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令中国在办奥备赛中不断创造新成绩、书写新篇章。
 
  共同参与、群策群力,“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贯穿冬奥始终——
 
  筹办冬奥、冬残奥,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筹办工作强大合力”。
 
  筹备阶段,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吉祥物、火炬、奖牌等设计方案,到组织全国设计、施工、制冰、监理等各领域专业人士投身场馆建设,再到遴选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57名特聘专家加盟筹办团队,“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背后,生动诠释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赛时阶段,战略指挥、运行指挥、场馆运行的三级工作体系,实现各层级分工协作,提升了跨区域、跨领域指挥调度和应急保障能力,从而统筹各方力量,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
 
  全力备赛、补齐短板,推动冰雪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夏天,2022短道速滑国家训练营开营,随着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备战周期开启,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回到熟悉的训练场,开始了新的备战。
 
  几个月前,正是任子威和队友们的奋力拼搏,为中国队斩落北京冬奥会首金,中国体育代表团也以9金4银2铜的战绩高居金牌榜第三;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更是以金牌榜、奖牌榜榜首的辉煌战绩,创造了新的历史。
 
  然而,申办成功伊始,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中,1/3在我国尚属空白,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中也仅开展了两项,加之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备战形势十分严峻。
 
  以“参赛出彩”为目标,我国充分调动起全国各级系统体育资源,实施跨界跨项选才,扬长补短、各有侧重,优化项目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助力支撑作用。实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就在短短几年间。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经过北京周期的不懈努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地,进入了一个崭新、良好、不断向上发展的局面。”
 
  如今,2026年冬奥会的项目设置已确定,各支冰雪运动队抓训练、强基础,目标明确再出发,期待在4年后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主动防范、应对挑战,做到防疫办赛两不误——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期间面临的最大考验。
 
  坚持统筹考量,我国将冬奥、冬残奥防疫和城市防疫全面融合,针对赛会住宿、餐饮、交通、抵离、物流、医疗等各领域、各环节,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有力保障了各方人员健康,确保了冬奥、冬残奥安全顺利。
 
  完善的防疫政策、严格的执行措施、悉心的服务保障为全球抗疫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
 
  “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十分出色顺利,场馆之精彩、防疫措施之周全、可持续运营理念之先进令人赞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令巴赫由衷称许。
 
惠及百姓,“人民至上”贯穿始终


 
  8月8日上午,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十分热闹,100余名青少年滑冰选手走进这里,享受着滑冰带来的乐趣。
 
  作为北京冬奥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常常迎来滑冰爱好者上冰体验。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留下了丰厚遗产,其中之一便是推动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拓展。
 
  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伴随着冬奥筹办的脚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从关外走向全国、从冬季走向四季、从小众走向大众,中国为世界冰雪运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北京冬奥会,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民福祉注入新动力”。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
 
  以绿色冬奥为牵引,为百姓绿色生活增添新的范本。
 
  不久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十大绿色低碳最佳实践”和“十大绿色低碳技术”两份报告发布。多种方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被动式大型超低能耗体育建筑技术等纷纷入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发布现场表示,希望能通过这两份报告,更好地发挥绿色冬奥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实践。
 
  以冬奥、冬残奥为契机,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一系列“绿色遗产”为百姓共享绿色生活增添新范本。
 
  “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筹办过程助推区域发展,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年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亮相。身披“瑞雪迎春”涂装,这趟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自动驾驶在中国首条建成投用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上。
 
  京张高铁构建起京张两地“一小时经济圈”,崇礼冰雪经济迅速升温,昔日“穷山窝”变成“金窝窝”,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举办冬奥会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一体谋划、一体实施,实现北京同河北比翼齐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办奥成果。
 
  共享办奥成果、助推残健融合,广大残疾人共同书写精彩的人生。
 
  伴着《冬残奥圆舞曲》的旋律,听障舞蹈演员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与健全人舞蹈演员默契配合,翩翩起舞,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冬残奥赛场,运动员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更多残疾人战胜挫折,在各自人生舞台上向阳而生、寻梦而行。
 
  与此同时,北京冬残奥会筹办举办有力推动无障碍环境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北京冬残奥会对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从中受益。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成功举办冬奥、冬残奥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更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包容性,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记者王子铭、姬烨、李春宇、杨帆)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青海:“生态优先”引领绿色发展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青海:“生态优先”引领绿色发展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西宁10月2日电(记者陈凯、骆晓飞、柳泽兴)金秋时节,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大峡谷内,层林尽染,清冽的澜沧江水蜿蜒湍急,不时可见岩羊、白唇鹿等在密林中一闪而过,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经过多年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昂赛大峡谷,亲身感受这里发生的改变。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记者抵达此行目的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热情村村民桑周家。桑周今年28岁,从小在昂赛大峡谷长大,家里养着67头牦牛,是个地地道道的牧民。
 
  大清早,记者即随桑周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放牧。走了没一会儿,每个人都气喘吁吁,但一路上风景美不胜收,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动物频频映入眼帘,每个人都兴致勃勃。
 
  “看,那是马麝”“在河边嘴特别尖、特别长的是鹮嘴鹬”……一路上,桑周拿着望远镜细数着看到的野生动物。“这几年,草绿了,水清了,以前看不到的雪豹现在经常能看见。”谈及变化,桑周滔滔不绝。
 
  翻过两座山,是一片广阔草场,牦牛开始在草场上撒欢。“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草长得是越来越好。”捋起一把草,桑周颇为感慨。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曾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三江源湿地湖泊减少、草地植被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桑周记忆里,小时候,草场鼠害泛滥,最严重时,到处是光秃秃的黑土滩。这几年,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昂赛大峡谷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峡谷内记录到的雪豹个体从2017年的42只上升到现在的85只,金钱豹个体从2017年的4只上升到现在的12只。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三江源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与昂赛大峡谷的基层干部、生态管护员等进行视频交流,希望他们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生产生活都越来越好。
 
  也是在这一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起“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2018年,桑周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这项工作,每年为他带来2万多元收入。在他看来,“能保护动物,又能挣钱照顾家里,这是党的政策好,相信党的二十大会推出更多的好政策。”
 
  多年来,桑周每天随身携带着笔记本,把放牧巡山过程中看到的环境变化和野生动植物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
 
  “经常看一看,数一数,这些都已印在我的脑子里啦。”桑周说。
 
  歇一会儿走一段,突然桑周有了新发现。
 
  “快看,这是雪豹留下的粪便,旁边还有脚印。”桑周一边蹲下仔细观察,一边赶忙拿起手机拍摄照片,并在笔记本上记下详细地点。
 
  “附近肯定有雪豹,还不止一只。得赶紧记下来。”桑周兴奋地说。
 
  翻开桑周厚厚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他已经记下了不少雪豹出现的地点。
 
 
  2019年,昂赛乡获得三江源国家公园授权,启动自然体验特许经营试点,这也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公园开展的特许经营试点项目。桑周这样熟悉环境的牧户,有机会从事导游工作。
 
  桑周说,牧民变导游,多了一个收入来源。目前,昂赛乡共有22户牧民家庭从事自然体验特许经营。去年起,桑周换了一辆车,专门带着自然体验者感受自然,拍摄野生动植物。
 
  中午,刚返回家中,桑周就拿起一本书翻看。记者从他手中接过一看,是《三江源生物多样性手册》,里面图文并茂,记载着三江源地区常见的野生动植物。
 
  “今天路上又见了几种我不认识的动物,看这本书学习一下。”桑周说,“你看,回来的路上看见的小鸟是藏鹀,还是中国特有物种呢。”
 
  目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像桑周一样,由政府聘用的生态管护员超过2万名。多年来,我国累计投入220多亿元,先后开展了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能力逐年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
 
  记者从青海相关部门获悉,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青海正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傍晚,桑周把牦牛赶回家,又开始整理一天的放牧和巡山记录,将拍到的一些野生动物照片发给以前来过的自然体验者,并补了一条信息:“生态好了,又有新发现,赶快来看看吧。”
 
乐享假日
乐享假日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0月2日,读者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的石家庄书城阅读。国庆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享受多彩假日时光。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10月2日,一位小朋友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学习滑冰。当日,人们来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滑冰,乐享国庆假期。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打出“组合拳” 下好“先手棋” ——中央企业稳增长实践观察
打出“组合拳” 下好“先手棋”
——中央企业稳增长实践观察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王希、戴小河、刘羽佳)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央企业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各项稳增长措施靠前发力、加快落地,着力为巩固经济回升夯实基础。这些举措成效如何?新华社记者近日进行了调研采访。

迎难而上,全力推动高质量稳增长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4月份央企效益同比增速出现了负增长。

  关键时刻,必须要有关键举措。

  国务院国资委推出稳增长10项举措,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进行综合督导、回应企业诉求;各中央企业顶住压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出深化改革、深入挖潜、抢抓机遇等一系列“组合拳”。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产能缺口和效益损失抢回来!今年3月初,吉林市疫情发生后,中国石油所属吉林石化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以工厂为单位实施全封闭运行,1万余名干部职工打响了经营“保卫战”。

  坚守换来了稳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吉林石化累计加工原油439万吨,原油加工量和炼油装置负荷率居全国炼化一体化企业前列。这是中国石油发力稳增长的一个缩影。中国石油加快项目建设、稳定油气供应,上半年经营业绩创同期最好水平。

  多重考验下,拓展新增长点、抢抓新机遇,成为很多央企的选择。

  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增长接近“天花板”,加之疫情之下社会信息化支出减少,今年以来电信企业经营压力不小。

  “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不动摇,我们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中国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力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统筹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发力,上半年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108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助力集团营收、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速。

  跨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运力同比增长5.2%,累计从海外调回空箱数量同比增长3%,累计服务约9000家中小直客……作为全球最大航运企业,今年以来中远海运全力以赴保通畅,效益再创历史同期最好纪录。

  “中建集团积极把握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推动一大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中建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率。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运行稳字当头,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的成绩单:实现营收19.2万亿元、利润14093.6亿元、净利润108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1%、6.1%。

着眼大局,助力稳住经济发展


  今年中秋节期间,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装车站依旧繁忙,满载“乌金”的一列列机车根据调度指令奔驰在能源线上。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今年入夏以来,全国用电需求持续走高;同时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电煤供应保障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18个煤矿5800万吨的产能核增。”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张玉新说,通过优化煤矿生产组织、发挥煤电协同优势等措施,前8个月企业实现煤炭产量4亿吨、铁路运量3.1亿吨。

  8月,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四川电力供应紧张。国家电网德宝直流输电线路有了新使命——首次在夏季实施了全天候“反向送电”,最大限度跨省调度电力支援四川。“我们还紧急调集了13个省市的应急发电车支援四川保电,组建了2.5万余人的抢修队伍,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央企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发展“基本盘”。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牵动人心。中粮集团坚持将资源投向粮油核心主业,加快推进面粉、油脂、炼糖、肉食等布局,进一步保障主粮品种供应链稳定。今年上半年,企业农粮食品海外业务经营量、对国内供应量双增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以往挖掘岗位潜力、线上线下结合等举措基础上,今年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启动了夏季招聘工作。

  据国投人力董事长孟书豪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95家央企集团和36家地方国资委在“国聘”平台的夏季招聘活动中开通线上专区,累计发布27.1万个招聘岗位,接收简历203万份。

  今年上半年,中建集团先后有1万余名管理人员、10万余名建设者逆行出征,在上海市、吉林省、海南省等地建设防疫设施项目456个,提供床位46.9万张。

  面对疫情,2022年上半年国机集团下属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大型、中型拖拉机及柴油机产量均创近6年来新高。成绩背后,是中国一拖协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的努力:打通物流运输堵点,运输紧急物资超过9700吨,发运因疫情滞留主机1800余台。

  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上半年国资委出台央企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7方面27条举措,截至6月末累计减免房租104.4亿元。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从能源粮食供应保障,到稳就业稳市场主体,再到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央企业“顶梁柱”的责任担当有力彰显。

布局落子,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6月7日,随着最后一车填筑料摊铺碾压完成,国家电投黄河羊曲水电站围堰填筑至设计度汛高程,这一重大节点目标的实现比计划提前了23天。

  7月1日,总投资307亿元的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这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6.7%,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行业的投资增速超过了10%。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助力企业保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优势,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国家电投新闻中心主任蔺明照说,国家电投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精心谋划投资方向,促进新增投资和存量资产良性循环。

  靠前发力,中央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瞄准前沿,中央企业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

  中国移动科学部署泛在融合算力网络,成立算力网络开源社区,云服务器由24万台增至60万台,促进算力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国机集团打造“农机云”平台,运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为农机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中国建筑探索5G和区块链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住宅造楼机”让建设更加智能……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786亿元,同比增长19.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收官之年。中央企业锁定重点、靶向发力,在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截至6月底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在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中央企业不断谋划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
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当前正值国庆假期,各地出行客流增多、一些企业进入四季度生产旺季。

  安全生产关系千家万户,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近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专门会议,研判国庆假期安全形势,布置安全防范工作。

  安全生产,“责任田”需要各方面齐心守护。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安全生产责任涉及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当前仍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偏低、法治意识不强,不能仅依靠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还需各方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管。

  安全生产,需要坚持防患于未然。防范事故,必须从大量的事故征兆、苗头、隐患入手。假期期间,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索道、景区内车辆、交通、临时建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是工作重点。近期,国务院安委会派出16个综合督导检查组,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综合督导检查“回头看”。防小过胜于弥大祸,对于各地而言,这是一次查隐患、堵漏洞的重要契机,切忌弄虚作假、应付了事。

  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狠抓安全防范责任措施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工作底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刘夏村、严赋憬)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过个绿色低碳假期
过个绿色低碳假期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小份菜”受年轻人追捧、单车骑行代替汽车出行……当下,越来越多人树立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主动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全社会逐渐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十一”假期中,无论是聚餐还是出行游玩,不妨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过个低碳的长假。

  水、粮食、土地等资源,都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加之我国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全球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因素,珍惜身边的资源,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追求。

  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是传统,更是一份责任;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方式是美德,更要见诸行动。

  节约低碳,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出外就餐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就打包;点外卖自备餐具,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外出自带购物袋,做好垃圾分类;随手关灯,合理设定空调温度……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不仅不会降低生活质量,而会让生活更文明、更健康。

  现在虽然日子越过越好,我们没有权利浪费,仍要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不讲排场、不事铺张、不比阔气,杜绝奢侈挥霍和过度消费,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个人都能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出一份力。

  节约资源,从自我做起,从这个假期做起。     (记者王明玉、字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我国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 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
我国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
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李国利、杨欣)记者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飞行任务需要,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近期启动。

  本次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7至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共5至6名,其中,载荷专家2名左右。航天驾驶员在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航天飞行工程师在从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载荷专家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

  此次预备航天员选拔,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预计1年半左右完成,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他们,用坚守为国庆献礼
他们,用坚守为国庆献礼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樊曦、叶昊鸣)国庆假期,举国欢庆之时,一位位普通劳动者选择扎根岗位,为了大家有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而默默奉献,用坚守献礼祖国华诞。

  国庆假日,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只见工程车、运料车穿梭不止,一朵朵焊花闪烁,一顶顶“安全帽”奔忙,工地上下一片大干景象……

  工地上,中铁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杨阳正在协调工友们进行地下三层建筑的底板结构施工作业。一如往常,清晨6点他就来到工地。在这个假期,他和工地上的千余名建设者一起坚守一线,确保工程进度。

  坚守,也是电力工作者职业生涯不变的底色。在浙江安吉,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输电班班长隋志远和工友们也选择在岗位上度过节日。国庆长假期间,输电班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实施定线、定人、定责、定范围,早晚对高负荷线路进行巡检,全面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参加工作10余年来,隋志远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假期是在输电运检这个岗位上度过的。父母远在东北吉林,他只好在电话中送上节日的祝福。“做好电力保障,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就是我的职责。”

  金秋十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也是许多行业全年任务的攻坚时刻。

  当10月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河南许昌市绕城高速公路城区高架桥建设工地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国庆长假期间,为确保施工任务按期完成,230多名建设人员倒班交替作业,24小时坚守一线。

  “既然选择了节日坚守,就要用认真的态度交出放心的工程。”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项目负责人卢尔聪说,目前建设人员正在进行高架桥西段第5跨到第7跨的施工。这一段桥梁下穿在建的郑许市域铁路,施工风险大、安全要求高,容不得半点马虎。

  对卢尔聪而言,国庆假期连轴转的工作模式早已是工作多年的常态。“在工地上累是累点,但能时时掌握施工情况,心里踏实。”他说。

  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一座建设中的通用机场正在崛起。国庆长假期间,民勤通用机场及配套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虽是假期,但中铁十九局五公司项目经理张品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工地,“听、摸、看、查、比”,对施工现场进行走访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重要环节。这个国庆节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二十个国庆节。

  千里之外,全长5500米的衢九铁路鄱阳湖特大桥上,铁路桥隧工们也在忙着对桥上的设备进行检修。国庆期间,这里每天都有160余趟客货列车通过,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他们每天都要坚守,与平时一样忙碌。

  鄱阳湖特大桥有144个桥孔、14万套高强度螺栓。桥隧工需要通过眼观、敲击等方法判别螺栓是否松动、失效。“现在昼夜温差大,加上列车通过频繁,容易出现钢梁螺栓脱落、锈蚀、开裂等情况,影响大桥的整体安全稳定。”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九江桥工段琵琶湖路桥养修工区工长党颉明说。

  这个假期,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建设一线、工厂车间……无数劳动者用忙碌的身影,定格下祖国金秋时节的动人画面,刻录下奋斗中国的美丽剪影。

 
一穗玉米两本账折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变
一穗玉米两本账折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变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邹大鹏、黄腾)一穗玉米究竟能卖多少钱?金秋时节,记者一行扎进“中国粮仓”黑龙江的田间地头,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在玉米采摘声中,管窥一穗玉米带来的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变。

一穗玉米两本账种出天壤之别


  天空湛蓝,云团低垂,北疆沃野上,千里青纱帐。道路两侧黑土地上玉米秸秆已泛黄,有的地块玉米棒粗壮正待收割,有的地块已是“人去棒无”。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东郊镇厢兰五村,种了30多年地的“老把式”周春生,正给自家待收的400亩玉米地估产。“预计亩产能达1600斤,比去年增收300斤,目前市价每斤1元左右。”他说,去年村里新添置大型农机,秋整地时将全村土地深翻养足了地力。

  “收入主要看产量,去除土地流转和耕作费等1100元,亩纯赚500元。”周春生算了一笔账,他种的大田玉米俗称“笨苞米”,省心省事不费力,主要用于粮食收储、饲料、玉米淀粉和酒精加工等。春耕时种子每斤10多元,播种后除了施肥打药,几乎没啥田间管理,秋收时“按斤卖”,粮贩来收。

  十多公里外,望奎县厢白满族乡正白后头村的鲜食玉米已收割完毕。“‘按穗卖’贵在质量、鲜度,抢收期就那么几天,为了减损主要是人工采摘。”海涛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学斌也算了一笔账。他说,市场上鲜食玉米种子每斤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今年亩产约3000棒,合作社加工制成冷冻产品,每棒能卖1.6元至1.8元,去掉土地流转、种植加工等成本,自产自销亩利润约2000元,如果单袋塑封锁鲜,利润更高,他们正为此筹建新生产线。

良种玉米吃香倒逼传统农业转型


  同为玉米,4倍利润,为何种出天壤之别?望奎县种鲜食玉米,是从邻县青冈“取经”,当地已经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种植、加工和销售链条。

  “关键在于优质种源供给和田间精细化管理,尤其有机鲜食玉米成本更高、种植更辛苦,如良种投入、防虫咬鼠啃、精细收割等,卖到几元一穗并不稀奇。”绥化市青冈县新村乡乡长殷晓光介绍说,全乡鲜食玉米种植从3年前1000多亩扩大到如今5000多亩,农民和新型农业主体在“尝鲜儿”中鼓起了钱袋子,目前乡里正在扩建冷库、新建鲜食玉米浆包和玉米粒等精深加工项目。

  鲜食玉米与大田玉米、青贮饲料玉米不同,记者驻村蹲点时手工采摘,这种玉米比大田早收割近一月,玉米籽粒轻掐即可迸出浆汁,鲜嫩甘甜清香。与大田玉米收割后晾晒不同,运输车需在30分钟内将玉米从地头拉到车间锁鲜,剥皮高温蒸煮15到20分钟后,经冷却、速冻、分拣包装和冷藏,全过程控制在6小时以内保持最佳口感,农民在家门口季节性打零工采摘,日收入上百元不等。

  “源头在种,根儿却在工业化加工和冷链物流运输,小玉米变‘金贵’倒逼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青冈县旺九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坤曾做过市场调研,他说,全县鲜食玉米加工企业3年内增加了16户。目前,全县鲜食玉米企业已发展到20多户,年加工能力达4亿穗,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

从地头到餐桌考验农业价值链重塑


  在哈尔滨市一家大型超市内,市民正在挑选塑封鲜食玉米。一位市民说,这跟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用玉米叶烧着吃的“大苞米”不是一个味儿,孩子早餐喜欢吃,自己也会将其作为减肥餐。身边不少朋友则通过网上直播购买“尝鲜儿”。

  如何面向餐桌,既种得好、又卖得好?走进位于青冈县的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巨大的一排排厂房和冷冻基地整齐壮观。公司副总经理尹德才介绍,通过“互联网+”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鲜食玉米全程质量监控,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20余个城市。

  围绕科技、绿色、质量和品牌建设,青冈县当地研发、引进了10余个优良玉米品种,在播期确定、绿色防治、加工速冻、冷藏运输等各环节,推广标准化生产工艺和规程,实现全产业链价值重塑。2019年8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发布地方鲜食玉米标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品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黑龙江省是玉米生产大省。截至2021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种植规模占全国十分之一。

 
山东微山:点亮“三原色”促乡村振兴
山东微山:点亮“三原色”促乡村振兴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通过党建联盟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共过主题党日,让大家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亲。”在山东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红色展馆内,微山湖“三原色”区域党建联盟示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昭祥说。

  今年来,微山县成立“三原色”区域党建联盟,着眼“党建红”“发展蓝”“生态绿”,有效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为推动党建示范区内各村加强交流互动,微山县建立了“党建轮值主席”制度,每3个月一轮。通过共过主题党日、共听优秀党课、共商村级规划、共解难点问题等方式,让各村村干部增进了解,提升党建实效。

  “党建红”引领“发展蓝”“生态绿”。在推动各村党组织互融的同时,微山县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动,适应全县渔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扶持各村共同投资建设1.4万平方米的智慧渔业车间,引进智能机器人养殖管理系统,实现投饵、水质检测和养殖设备巡检智能化运行。

  “通过与各村签订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企业技术设备升级的资金短缺,还辐射带动各村发展生态高效渔业,吸纳周边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三方共赢’。”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负责人牟长军说。

  微山县还抓住微山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契机,以文旅融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微山岛镇吕蒙村打造了红日书店、渔木工坊等文化场馆,建设了一批精品民宿;张楼镇湖兴渔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电商工作室,举办“渔湖产品网销夜校培训班”,带动30余户上岸渔民加入网络销售平台。

  微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晓娟说:“建设微山湖党建示范区,目的就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让湖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王阳)

 
鄱阳湖:为候鸟“留水”
鄱阳湖:为候鸟“留水”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用水泵将鄱阳湖主航道的水抽至人工水渠,然后输入至碟形湖中(9月28日摄)。
 
鄱阳湖主航道的水通过人工水渠(画面下方)输入碟形湖中(9月28日摄)。
 
  江西鄱阳湖是数十万只候鸟的“越冬天堂”,在全球生态位中占据重要地位。碟形湖是鄱阳湖主湖区季节性干枯后,显露于洲滩中的季节性子湖泊,是候鸟觅食的理想场所。
 
  今年鄱阳湖持续干旱对碟形湖及周边湿地产生严重影响。为提升碟形湖面积,促进湖内沉水植物及鱼、虾、螺、蚌繁育,增加候鸟的栖息觅食空间,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调动人力与机械共同作业,用水泵从远处的鄱阳湖主航道中抽水,然后通过水管和人工渠道接力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把水调至碟形湖中。随着湖水的注入,碟形湖水面不断扩大,为即将到来的候鸟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影报道
 
 
黄河奔流泽陇原 甘肃绘就黄河保护治理新画卷
黄河奔流泽陇原
甘肃绘就黄河保护治理新画卷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据新华社兰州10月2日电(记者姜伟超、张玉洁)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从青藏高原奔向黄土高原。黄河干流甘肃段913公里,占干流总长度的16.7%。

  大河旧貌换新颜。在甘肃,地处黄河源区的玛曲为黄河年补水超百亿立方米,沿黄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92%,水土保持率10年提升16个百分点。

打赢“黄河保卫战”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在藏语中,玛曲意为“黄河”。

  玛曲能为黄河涵养水源,与其生态系统密不可分:植物根系把土壤变作松软的“海绵”,下雨时吸水,无雨时渗出补充径流。

  保护修复草原,是玛曲“黄河保卫战”的关键。

  为让草原“休养生息”,玛曲大力推进退牧还草。同时,整治沙丘、覆土种植以治理沙化草原,投放鹰与银狐来防治鼠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推进。

  “2012年至2021年,玛曲累计治理沙化草地25.68万亩,沙化草地面积较治理之初下降了30%以上。”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说。监测显示,2021年黄河在玛曲入境流量为92亿立方米,出境流量196亿立方米,增加104亿立方米;与2007年相比,补给量增加45.5%。

  沿河而下。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青绿的黄河与裹挟着泥沙的洮河在峡谷间相撞,黄绿两色“泾渭分明”。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雨后容易水土流失、泥沙入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则是保护黄河的重要举措。

  甘肃省水利厅介绍,甘肃通过兴修梯田、固土保塬等方式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43.95%增长到2021年的60.01%,保护了黄河流域生态。

黄河安澜水愈净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历史上曾饱受水患。2012年汛期,黄河兰州段过洪流量达3860立方米每秒,甘南、临夏、兰州、白银4个市州部分耕地被淹,群众被疏散转移。

  2014年,黄河甘肃段防洪治理工程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涉及4个市州15个县区,治理河道长262公里,概算投资33.98亿元。

  在兰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2018年至2020年,黄河上游连遇三个丰水年,工程确保了黄河安澜。”兰州市水务局局长冯康斌说。

  黄河变“静”,也在变“净”。

  位于兰州市的黄河一级支流雷坛河,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2020年12月,雷坛河黑臭水体治理整改工程竣工。沿岸污水收集汇入城市污水主管网,处理后达标排放。

  2021年底,兰州市主城区4个污水厂完成提标扩容。雁儿湾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张磊介绍,该厂的出水标准从一级B升至一级A,日处理规模由26万吨增至30万吨,改善了黄河水体健康。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介绍,在甘肃黄河流域,3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62座。黄河干流甘肃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达到Ⅱ类,2021年甘肃沿黄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8%。

幸福河畔焕新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获得母亲河更长久的滋养。

  曾经以黄金开发和传统畜牧业为主的玛曲县,开始探索转型路。“80后”藏族青年叁旦告别放牧,开了一家叫“蒋朵”的有机化肥厂。在藏语中,“蒋朵”意为绿色。

  “把牲畜粪便变废为宝,用于草原沙化治理,还能减少黄河污染。”叁旦说,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达3400多万元。

  生态之路也是发展之路。

  在老工业城市兰州,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5%,经济发展更绿色。仅在兰州高新区,就有生物医药公司200多家,上年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

  在黄河水的哺育下,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兴盛,4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灌溉效率得以提升。

  “今年辣椒行情格外好,预计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能破万元。”东湾镇副镇长李晓光说。

  黄河之变,更提振了黄河儿女的精气神。

  在兰州黄河风情线,两岸绿意葱茏,人们跑步、歌唱、走秀、抖空竹……夜幕降临,晚风拂面,好不惬意。

  “昔日的天堑,已成为流淌的幸福河。”见证黄河30余载巨变的兰州水运集团快艇驾驶员杨世平感慨道。

 
雄忻高铁山西段正式开工建设
雄忻高铁山西段正式开工建设

( 2022-10-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太原10月1日电(记者许雄)1日上午,在山西省忻州市,随着挖掘机掘开北太行山隧道的第一铲土,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山西段正式开工建设。

  雄忻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东起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西至大西高铁忻州西站,正线全长3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约54个月。这是山西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雄忻高铁全线设雄安站、雄安城际站、小里站(预留)、保定东站、保定南站、唐县站、望都北站、曲阳站、阜平站、五台山站、五台县站、定襄北站、忻州西站等13座车站。由于线路穿越太行山区,雄忻高铁全线桥隧占比达88%。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主任王俊国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华北地区铁路网结构,对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山西融入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促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