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窑火向“新”而燃 |
|
|
( 2025-01-0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产业 |
|
本报记者王怡静 邓浩然 杨晨光
提到陶瓷,或许首先跃然于脑海的是景德镇陶瓷,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3件日用瓷器就有1件来自于山西怀仁。
“惟陶埴一技,独擅北方。”怀仁陶瓷始于春秋、兴于辽金、盛于明清。现在,怀仁每秒能下线100件日用瓷,全年生产近35亿只盘碗,被称为“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全县拥有陶瓷全产业链经营主体115户,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2022年,“怀仁陶瓷”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十大特色专业镇之一。
步入2025年,怀仁陶瓷顶风破浪,稳中有进。
陶瓷虽“土”,但产品很高端。山西省怀仁市锦泰陶瓷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希毕,抱着对高端陶瓷的“执念”,坚持不懈造出了上好的骨瓷。
从小小的代理销售,到当上老板开始做陶瓷烤花加工生产,再到开始接触整个产业链……出生于陶瓷之乡,从小摸着泥土、烤着窑火长大,在瓷海里打拼越久,王希毕在心中越是沉淀了深厚的情怀。
坚定“高端化”战略的锦泰陶瓷有限公司紧咬高端骨瓷的路线,在产品研发上下苦功,着力研发更好的骨瓷。2023年初秋,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第三代骨瓷在该公司的展厅中亮相,其碰撞时发出的绵长清脆的声音悦耳动听,这一产品让“锦泰”这个品牌在全国高端陶瓷界拥有了重要话语权。
“真正好的产品一定是美观、高品质的产品。只有好产品,在市场中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清风自来。”王希毕告诉记者,如今有很多国外客户主动到公司参观他们的骨瓷产品,与他们洽谈合作。
怀仁的现代陶瓷业,既求高品质,也求高效率。2022年以来,在山西省级特色专业镇政策支持下,怀仁陶瓷企业加快对老旧生产线的革新,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全市共引进、使用全自动化生产设备200余台(套)。
从传统到现代,华缶瓷业就是怀仁陶瓷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
花钱买来的自动生产线不成链条,于是华缶瓷业下决心自己动手研发最核心的生产线。面临困难时,政府部门也及时出手。山西省工信厅拿出110万元技改资金,国土部门想办法提供产线用地,商务部门带着他们到景德镇、潮州参观学习。不到半年时间,华缶瓷业就拿出了第一台样机。
经过几年努力,华缶瓷业研发的陶瓷全自动成型系统上线投产,让成型生产流程从之前的90小时缩减到现在3小时左右;原来需要十几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4名技术工人就可完成。
“一个做碗的企业成功跨界机械行业,广东、江西的同行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我们的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大大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华缶瓷业副总经理曾帅说。
在产品、产线上创新的同时,怀仁陶瓷在拓展销路方面也下足了“绣花功夫”。
“姐妹们喜不喜欢这个‘喜上眉梢’大肚花瓶?”主播们激情昂扬的声音从陶瓷e镇的格子间中传出,调动着直播间观众们的购买欲。在怀仁市新打造的陶瓷e镇,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为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自2023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怀仁陶瓷e镇以电商为撬板,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支撑,助力打造陶瓷创新聚集地,充分释放了怀仁陶瓷的产业资源和发展潜力。怀仁陶瓷e镇负责人潘艳介绍,目前每天e镇直播有20多场。
窑火千年不息,而今迈步向新。锚定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积极抢占国际大市场,怀仁陶瓷演绎着承压奋起、浴火重生的生动故事。2024年前三季度,陶瓷专业镇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实现21.74亿元,同比增长10.1%。
“虽然现在面临着压力和困难,但目前我们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成效。面向未来,只要敢闯敢拼敢试,这一片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大有可为。”曾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