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个档案袋装上各种材料去服务大厅办事,在服务大厅取号一等就是小半天,为了办一件事奔波于不同办事窗口……这些,是你我或多或少都体验过的办事经历。也正因此,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屡屡被群众吐槽。
2024年,在安徽采访“无证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记者看到许多办事新场景:用“证照库”代替“档案袋”,用部门“协同办”代替群众“来回跑”,用证明“免提交”代替材料“不可少”。这项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在看到许多办事群众的笑容、“点赞”,听到窗口工作人员说“很方便”后,观察到政务服务中心排队现象变少后,答案不言而喻。
多年关注采访优化政务服务的过程中,记者用报道见证着改革的步伐。
2014年,安徽率先在全国建立并运行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晒出政府权力“运行图”;2017年,安徽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试运行,推动“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手机端“皖事通”App;2021年,安徽加强数据共享破解遗产继承“自证循环”;2024年,安徽公布实施权责清单“全省一单”,统一省市县乡四级的权责事项,对齐各个事项“颗粒度”。
这些,都成为安徽2024年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的基石,而在驶入改革“快车道”之时,仍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力量支持。
不断更新的政务理念,是这些改革的“方向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终在深化。
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是这些改革的“发动机”。记者看到了只要能让群众受益就坚持把改革推进下去的领导干部;看到了长年累月扑在创新一线的民警,成功研发相关智能化系统并推广至全国;看到了一些说着“不理解”的部门工作人员,仍然加班加点梳理出几千项服务事项;看到了与办事群众换位思考的窗口首席代表,主动思考哪些事项可以用告知承诺代替登报声明,让群众办事更方便一些。
各个部门的便民探索,是这些改革的“加速器”。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开发的“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让异地办事的群众扫一扫“电子营业执照”就可以使用。在合肥市蜀山区税务局“智慧微厅”,税务工作人员对纳税人进行“一对一”的线上指导,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办税难题。在铜陵市政务服务中心,无人智慧警局、微车管所、政务服务直通车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当改革探索形成合力,助推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时,记者也能感受到,面对改革中的新思路、新事物,仍然有一些工作人员、领导干部在踌躇。有的也许是不太习惯跳出工作“舒适区”,有的也许是仍然保持着一些思维惯性,有的也许是担忧步子迈得大了会带来一定的工作风险。
但也有采访对象在交流时说,判断一项改革的方向对不对、能不能做、要不要做时,其实很简单,就看是不是能让群众办事方便了,能让百姓受益。事实上,从1978年的小岗村“大包干”改革探索开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改革的初心。安徽素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宝贵基因。也许基因传承的答案就蕴藏于此。
人们期待的改革,正是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作为记者,也十分期待能在一线采访中、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更多让百姓受益的新举措,感受到更多部门把群众利益放心上,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不熟悉现代化手段的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坚持人民至上,共享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周畅 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