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盐集团向新出发韧性足 |
|
( 2024-12-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 |
|
调和万千滋味,事关国计民生,食盐在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随着2017年全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落地,盐产品价格全面放开,允许跨区域经营,盐业竞争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坐商到直面市场,江西省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盐集团)主动拥抱变化,向内改革激发活力,向新前行打造品牌,向外开拓全球市场,以创新实干的领跑姿态,成为省属盐业国企中的先行者。
老国企改出新活力
咸鲜香辣的赣菜,少不了盐来调和底味。可能很多江西本地人都不知道,江西曾经是个“贫盐”省,食盐全靠从周边沿海省份引入。直到1970年江西发现大盐矿,才结束了“贫盐”的历史。
江盐集团前身为江西省盐业总公司。2005年1月,江西省盐业总公司与江西盐矿有限责任公司产销合一,组建江盐集团。
以前,区域食盐企业实行独家经营,企业无法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活力不够,存在经营效率低下、产品创新积极性不高、市场调研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面临市场直接冲击,又存在产业痼疾,如何“迎战”?盐改新政落地前,江盐集团就下出了“先手棋”。2015年9月,江盐集团通过在省产交所公开挂牌的方式,成功引进中国信达、厦门国贸等4家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引进近7亿元资金,整体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是全国省级盐业集团混改“第一家”。
作为省属盐行业龙头企业,江盐集团继续马不停蹄地向市场吹响“冲锋号”。2018年,恰逢江西省出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映山红行动”,江盐集团被列入省重点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2023年4月10日,江盐集团作为全面注册制主板首批上市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映山红行动”实施以来省属国企整体上市“第一家”。
两个“第一家”,彰显了江盐集团改革的决心和速度。企业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决策机制更加科学高效,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走过半个世纪的老国企从根源上焕发出新活力。
老品牌“变”出新气象
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人类历史上已有数千年历史。一个传统“老行当”如何释放发展新动能,是各级盐企的发展重心所在。
2017年,盐改新政落地后,食盐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困扰。品牌力不够,产品相对单一,只能靠低价竞销“抢”市场……尽管已在体制上“轻装上阵”,但变革初期的阵痛,江盐集团也没有“躲过”。
“食盐是盐业集团的发展根本,要提升市场竞争力,落脚点还要放在提升创新力和品牌力上。”江盐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杨小军说。
江盐集团加大研发力度,与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丰富产品矩阵。江盐集团以清江盆地天然地下深层岩盐为原料,开发了低钠盐、海藻碘盐、晶粒盐等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健康用盐需求;同时,扩大泛盐产品品类,研发推出果蔬洗涤盐、洗浴盐等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和产业优化,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频共振。
有了“硬实力”,品牌建设也要跟上。江盐集团在母品牌作为背书的前提下,打造了井冈、清江古海、百仙三大系列品牌,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开发产品,既有价廉物美的实惠之选,也有绿色健康的创新产品。“吃好盐,选江盐”的产品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在稳住线下的销售网络之外,我们还成立了电商部,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力。”江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任雁飞介绍,2021年集团成立电商部以来,制定多平台铺设策略,在头部电商平台均开设品牌官方旗舰店,线上销售额快速增长,多个单款盐品登上京东、淘宝等平台销售榜首。
直面市场竞争,方显江盐本色。2023年江盐集团的小包装盐销售同比增幅14.1%,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老味道闯出大市场
走过了初期阵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正向江盐集团张开怀抱。今年以来,江盐集团动作频频。
立足江西谋全域。今年8月30日,江盐集团酝酿已久的“横向一体化”改革正式落地,宣布成立盐品事业部,打通食盐及泛盐产品的研、产、销各环节,建立健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机制。江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世平表示:“要加快建设盐产品一流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中心,推动江盐品牌成为中国盐产品十大品牌。”
有了盐品事业部的支撑,江盐集团将通过调研当地人口状况、消费环境,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区分,提高市场针对性和竞争力。
跳出江西看全球。从出口份额来看,江盐集团的食盐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食盐总出口量的30%以上,在全国盐企中居领先地位。2023年,江盐集团出口产品36.88万吨,出口创汇约4519万美元。放眼海外,江盐集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香港食盐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今年,江盐集团受邀参加了回归庆祝活动。以此次亮相为契机,江盐集团利用香港“桥头堡”的优势,向全球展现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借助香港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优势,与来自全球的采购商、零售商进行深入交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领跑盐业发展,智创滋味生活”是江盐集团的发展愿景。今年前三季度,江盐集团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承压奋进、奋勇争先,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目标,正加速向“新”迈进。
(本报记者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