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
|
( 2024-11-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练功房,温柔地拂过年轻的舞者,他们伴随着悠扬的筚篥声旋转、跳跃,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日常练习又开始了。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巴林右旗大草原上,乌兰牧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闪光的成绩。巴林右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亚平介绍,乌兰牧骑自1959年成立以来,先后创作舞蹈200多支,歌曲300多首,曲艺和器乐曲100多首,小戏小品35部,其中自创自演的舞蹈《巴林德布斯乐》等荣获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
“点燃圣火,赞扬英雄,拉起四胡,称赞英雄。”浑厚深沉的四胡伴奏和节奏感鲜明的蒙古语说唱,引得牧民阵阵掌声。深秋时节的巴林右旗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枫叶如丹,松叶如翠,白桦如银,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乌兰牧骑队员们在这里为周边农牧民和游客送来一场惠民演出,引得现场掌声不断。牧民青格乐说:“乌兰牧骑就像朋友一样亲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布仁,对这支队伍倾注了深情。他说,从最初乘坐“勒勒车”下乡,到跟随拖拉机向农牧区进发;到乘坐卡车、火车深入部队驻地演出;再到乘坐大巴车、流动舞台车到基层演出服务,一代代队员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牧民群众送去了欢乐。65年来,巴林右旗乌兰牧骑累计深入牧区、厂矿、社区、部队以及旗外多地演出近万场次。
这几天,练功房内挂着春节主题的海报和彩带,为排练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编导们在一旁仔细观看着队员们的彩排,耐心地调整舞蹈的节奏和队形,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达到完美。
布仁说,这些年乌兰牧骑还会结合时代背景和观众需求,不断创新和丰富节目内容,将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的努力不仅让乌兰牧骑成为了一张亮丽的草原文化名片,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吴亚平说。
(本报记者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