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为何“加码押注”液化天然气

新华每日电讯     2024年06月06日
卡塔尔为何“加码押注”液化天然气

( 2024-06-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国际
 
  新华社专特稿(汪强)卡塔尔是全球液化天然气大国,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前三。近年来,卡塔尔一再宣布大幅提高液化天然气产能,认定全球能源转型期仍很漫长,天然气碳排放量低、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可作为“过渡”能源的绝佳选择。
  与此同时,卡塔尔致力于“液化天然气外交”,通过能源合作积极拓展对外关系。卡塔尔长期是中国主要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对中卡而言,能源合作是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领域。
巩固市场主导地位


  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的液态形式。天然气经过处理后被冷却至大约零下162摄氏度,即由气态变为液态,体积缩小至约600分之一,由配备特制储罐的车船运输至世界各地的接收站,然后转化为气态,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液化天然气是油气产业为数不多仍然保持增长的领域之一。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卡塔尔2020年曾宣布将液化天然气年产量从7700万吨提升至1.26亿吨,今年2月再度“加码”——到2030年将年产量提升至1.42亿吨。
  卡塔尔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萨阿德·卡比直言,卡塔尔北方气田扩产后,液化天然气年产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的7700万吨多出约84%。“我们认为,至少50年内液化天然气依然有前途,只要技术允许,我们就会生产更多。”
  北方气田与伊朗南帕尔斯气田相连,两者组成的天然气田是全球迄今已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田。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认为,卡塔尔液化天然气规模大、产能高、成本低且供应可靠。未来,该国液化天然气的产能相当于产油国日产700多万桶石油的水平,预计将占据亚洲和欧洲等大部分新增市场份额,巩固该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全球需求增长迅猛


  相比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少,且无色无味,堪称化石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此外,天然气还是可再生能源“间歇期”的有效补充——受天气变化和日夜交替等因素影响,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生产并不稳定。未来,除非大型电池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并持续经济可用,否则可再生能源将一直面临这个瓶颈。
  卡塔尔“押注”液化天然气的战略考量在于,世界实现能源转型尚需时日,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液化天然气是理想的“过渡”能源,而且亚洲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仍然强劲。
  最近几十年,全球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量增长迅猛,从20世纪70年代的每年200万吨到2000年的每年1亿吨,再到目前的每年4亿吨。据估计,2030年的全球需求量将超过5亿吨。
  尽管市场价格下滑,但卡塔尔北方气田开采天然气成本较低,利润仍然可观。卡塔尔决策者判断,天然气价格走低会拉动需求并抑制私营竞争者投资,从长远看对卡塔尔有利。赖特指出,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国家竭力寻找替代能源供应方,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而“物美价廉又供应可靠”的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可以满足欧洲国家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事实上,卡塔尔全力“押注”液化天然气早有踪迹可寻。2018年,卡塔尔正式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转而集中精力开发液化天然气。分析人士认为,相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国,卡塔尔石油储量相对较少,如果耗费太多精力在石油上,卡塔尔就无法获得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主导权。
  卡塔尔在打造其液化天然气市场主导地位的过程中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基于“液化天然气外交”方针的出口多元化,卡塔尔2022年对出口市场前五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只占其总出口量的60%;二是与客户签订长期合同,一般为20年左右,通过能源合作将自身与合作国长期捆绑。
中卡经贸合作重要领域


  卡塔尔是中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近两年,卡塔尔能源公司分别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签订期限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和参股协议。2022年,中国从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1572.6万吨。2023年,我国从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1666.1万吨。
  中国已连续三年保持卡塔尔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地位。卡比说,中国是卡塔尔能源产品的关键市场,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深化对华务实合作,助力两国扩大能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液化天然气扩产计划需要大量专业运输船及配套设施,作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中标相关项目。
  2020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就与卡方签署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协议,订单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船企承接的造船出口订单金额之最。今年4月,招商轮船和山东海洋能源又分别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订大型运输船长期运输租约。
  卡塔尔已经是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亚洲和欧洲多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战略给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能源市场的地位。
  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驻多哈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