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 |
|
( 2024-06-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
|
新华社合肥6月5日电(记者张紫赟 汪海月)前不久,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2024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上,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健康、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被视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在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的安徽省,通过构建“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大场景”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加速描绘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汇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
科大讯飞近期宣布星火大模型API能力免费开放,吸引诸多开发者蜂拥而至,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我们计划在6月底正式推出星火大模型V4.0版本,升级大模型各项能力,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说。
中国声谷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由工信部与安徽省依托科大讯飞共同设立,如今已汇聚2000余家企业,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从中国声谷到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从省会合肥到芜湖、宿州、马鞍山、安庆等多地,安徽全面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各类科创、人才资源加速汇聚,目前已拥有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科创平台,以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8000多家科研机构,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内,工业软件实验室主任宋艳枝正和团队成员帮助企业开发行业大模型,探索工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成立于2022年的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由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和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共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汇聚着6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人才,不到两年已孵化出5家人工智能企业。
安徽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23年该省559家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营收达1327.7亿元。通过场景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引落地项目733个、总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
多场景应用赋能生产力革新
在合肥海尔工业园的空调总装生产线上,一台台空调依次经过一个半封闭的长方体状铁盒后,检测结果随之在后台显示。这是融合了机器视觉、听觉、认知多维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质检设备。
“智能质检设备可以完成产品功能、语音交互、标识外观等7类20余条质检任务,准确率高达98.5%。”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永胜介绍,眼下正是空调生产旺季,一条生产线的质检设备,每天可完成超4000台产品的检测,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智能化的生活场景,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在奇瑞推出的最新一款新能源汽车上,就搭载了科大讯飞和奇瑞联合打造的“LION AI”大模型,通过打造“会思考”的全场景语音助手,实现更加自由泛化的人车交互。
“与工业时代相比,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相当于电,数据相当于原材料,大模型相当于机床,而场景相当于市场需求。”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安徽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构建“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大场景”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正在布局“人工智能+”专项,将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和汽车、工业制造、教育、量子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优化“软环境”强化“硬支撑”
记者走进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只见工作人员正在讨论人工智能产业新动向,一旁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列着招商计划、项目进展等最新信息。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安徽先后印发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以空前力度支持企业牵头开展研发攻关,释放全面开放数据资源、全时全域场景应用等“政策红利”。
6月,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将正式开服。据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张鹏介绍,这是一个大规模智算集群,将通过昇腾AI云服务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快更优的算力。
安徽不断优化智能算力区域布局,全省智能算力由2023年4月800P左右跃升至2024年4月超过8000P。
为保障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安徽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前提下,推动公开数据“应开尽开”,政府公文、档案志书等文本类数据开发超过500GB;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全域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全省征集发布场景项目超过200项。
“我们将力争使全省智能算力今年7月份达到12000P,聚焦汽车、工业等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设,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广泛应用,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吴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