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绿林、大海……在文化街区打开自在生活

新华每日电讯     2024年06月03日
书香、绿林、大海……在文化街区打开自在生活

( 2024-06-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新华社沈阳电(记者王莹 刘艺淳 李明辉)穿过明亮的玻璃大厅,拾级而上,便进入了一片室内森林。整齐的书架、绿意盎然的植物迷宫、精致小巧的阅读太空舱……“坐在这里看书,别有一番意境。”在沈阳市大东区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里徜徉书海,是沈阳市民陈怡颖的惬意时光。
  书房外的中央广场上,保留着一段旧时的铁路线,停靠着一节充满历史感的蒸汽火车头。架起相机,“咔嚓”几声,复古又文艺。
  一路之隔,可见一幅高大的壁画。这幅壁画利用二级历史保护建筑沈阳东贸库山墙绘制,30余张图画中,除了城市名片和历史遗产,还有百姓日常生活故事。
  “工业风和现代感融合的文化街区守护了老工业基地沈阳的历史和文脉,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沈阳市大东区文旅局局长佟彦慧说。
  不久前,沈阳市时代文仓城市公园等4家单位入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目前辽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总数达到15家,这些单位或以创意为先、或以历史为媒,在旅游载体中嵌入文化符号,让游客、居民共享“旅”“居”新时尚。
  鞍山市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始建于1919年,是共和国钢铁摇篮的重要见证者。
  它依山而建、形如扇子,在浓密绿意中散落着风格各异的别墅,大多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迎宾馆在早期是鞍钢的主要接待场所,这里曾接待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英雄赞歌》的词作者公木等艺术家。
  如今,老街区迎来华丽蝶变。历经百年的建筑群,像一座露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体验活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错落的西餐厅、咖啡店、甜品店,个性突出;水果摊和私房菜馆,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百年老街历经风霜洗礼,每个角落都值得细细品味。”来自石家庄的游客赵旭特意来到这里打卡。
  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既“古朴”又“新潮”。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绿意盎然的街区景色,也可以细品咖啡,感受当地人悠然静谧的生活状态,特别适合年轻人慢节奏的旅游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各地文化街区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之一。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到扬州的东关街、重庆的龙门浩,再到福州的三坊七巷,各个街区内人头攒动,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在这些较为成熟的文化街区中,游客可以品地道美食、赏古老建筑、购当地特产、参与传统活动等,“一站式”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和提升公共服务等举措,也是让文化街区获得游客青睐的重要原因。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郑群明认为,历史文化街区要答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道题,要将其积淀的优秀地方文化和独特民风民俗融入街区建设中,并通过数字化场景、灯光演艺、沉浸氛围等形式,让文化街区“活起来”。
  最近,1.5公里的望海公路——大连港东五街火遍全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拍照打卡。从街南端的高处远眺,马路直通大海,湛蓝的天空、整洁的街道、从远处海面驶过的客轮,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
  其实,这条浪漫街道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规划修建的危险品码头,经过大连市政府的搬迁改造,集金融、会议、商务、休闲功能于一身的东港商务区应运而生,市民也有了亲海的公共空间。
  “我家就住在附近,这条路的路口直通大海,浪漫又神秘。两边的楼体好像一个画框,画面中央,客轮在海面上缓缓驶过,特别治愈。”大连市民董文强说。
  为满足市民游客打卡港东五街的乘车需求,大连公交客运集团还开通了东港观光巴士临时旅游专线,同时在“打卡”地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明认为,虽然打卡景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当下的游客开始更关注景点与自己本身的联结,希望通过旅游找回自己最自在的生活方式,获得松弛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