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珍稀野生动物违法交易是如何发生的?

部分地区野生动物违法交易黑产链条调查

新华每日电讯     2022年04月12日
这些珍稀野生动物违法交易是如何发生的?
部分地区野生动物违法交易黑产链条调查

( 2022-04-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规定,强调全链条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珍稀动物保护水平持续提升。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一条隐秘的通过“洗白”珍稀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从中牟取暴利的黑产链条。是谁在参与这些违法交易?如何堵上相关漏洞?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隐秘的野生动物交易链条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3日,一辆装有3只被盗猎小熊猫的车辆在雅安市天全县境内被雅安警方挡获。在李某华位于绵阳江油市方水镇的一家养殖场,民警又解救出4只被关在铁笼中的川金丝猴。通过侦查、审讯警方发现,2020年经李某华收购的川金丝猴18只、小熊猫17只。

  我国野生动物交易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被盗猎的野生动物想要上市交易非常困难。但据警方介绍,李某华经手的大量盗猎野生动物却顺利地进入市场交易,流向了山东、江苏、安徽等多地动物园。

  记者了解到,李某华的背后是一条靠“洗白”被盗猎野生动物进行非法交易的黑色产业链。而“洗白”被盗猎动物身份者能从中非法牟取暴利。

  据警方介绍,一只野生川金丝猴,盗猎者卖给李某华的价格是每只1.3万元。“洗白”者从李处买走的价格是每只7.5万元。可当被盗猎动物在“洗白”后流入正规交易市场时,价格飞涨到每只45万至50万元。

  记者发现,此类现象并非孤例。

  2021年公安部督办的“5·28”案中,以每只5000元从盗猎者处购入的小熊猫被“洗白”后,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的出售价格可达每只11.5万元。2021年公安部督办的“1·18”案中,以2000元从盗猎者处购买的野生猕猴“洗白”后价格高达7万元。

  警方表示,许多不法分子受巨大利益驱使铤而走险。近年来四川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2021年破获野生动物犯罪案件1560件,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野生动物交易监管部分环节出现漏洞


  是谁在“洗白”珍稀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他们又是如何操作的?

  记者发现,部分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繁育企业通过“洗白”珍稀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牟取暴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出售野生动物必须由林草部门审批。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需要国家林草局审批;二级保护动物需要省级林草部门审批。成为实验动物还需要从科技管理部门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许多从事贩卖野生动物的人员都是熟手,这些人员往往来自具有运输、繁育甚至出售等相应资质的企业或机构。”一位办案民警表示,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很低。相比之下,对被盗捕动物进行“洗白”转手所能获得的暴利对相关企业诱惑很大。

  2019年5月雅安警方破获的“5·15”案中,收购、运输、贩卖小熊猫的成都邛崃市繁盛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便是一家具有驯养繁殖小熊猫和救护资质的公司。

  部分繁育企业和动物园违法购入盗捕野生动物后,会先设法掩盖动物的来源,然后利用手中的各类资质给动物办理新的合法身份。据警方介绍,2020年“12·3”案中转卖川金丝猴的铜陵动物园负责人沈某利用名下的苗木花卉公司,以虚假的“根雕、花卉交易”来为违法购买川金丝猴“平账”。同时,该动物园利用自身具备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打着动物园“自身繁育”的幌子,为转手出售这批川金丝猴办理了合法手续,成功“洗白”。

  还有部分具有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销售、科研资质的企业也从事相关违法活动。部督“1·18”案中,雅安森警发现具有相关资质的四川横竖生物科技公司长期大量非法收购被盗捕的野生猕猴,“洗白”后转卖给有相关科研需求的机构,全案查清涉案猕猴230只。

  还有个别地方林草机构工作人员涉嫌监守自盗。干警在部督“5·28”案件侦查中发现该案嫌疑人、养殖场负责人韦某通过非法手段多次从主管部门获得小熊猫出售批文。此外,警方还发现,有个别地方林草机构工作人员存在违法乱纪行为。

  目前,警方已将相关线索移交重庆市纪委监委。

  严查监守自盗、堵塞监管漏洞 健全野生动物可追溯体系


  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处了解到,四川生态资源丰富,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随着人们对观赏性野生动物的需求日渐旺盛,一些不法分子紧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不法行为。对此,四川林草部门表示,将切实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对人工繁育场所、展示展演场所的监管,全方位加强监督,斩断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利益链。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建议,林草部门应健全野生动物交易相关审批工作的制度规范,提升审批效率的同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彻查监守自盗行为;加大对野生动物繁育、饲养场所的动态化监管;加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标识发放等行政行为的公开力度,积极发挥公众参与监督的作用。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野生动物保护从业者刘炎林等专家还建议,应加大对珍稀野生动物的谱系调查,建立DNA数据库。对进入繁育场所和动物园的野生动物植入芯片,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动物个体流动可追溯。专家还呼吁繁育场所建立健全严格的野生动物台账,加大督促、要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等单位定期公示野生动物流向信息的力度。

  国家林草局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重点采取三项举措推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一是实施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二是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三是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监测评估体系。

    (参与采写:胡璐)

    新华社成都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