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聚焦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
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稿和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经过5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再接再厉,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在“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切实把规划纲要制定好,为更好实施规划纲要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会议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会议指出,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高等学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配齐建强高校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面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发挥好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汇聚形成关心、支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构建高质量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引领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落实好。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出版发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出版发行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问答》共分7个板块、100个问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中共中央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中共中央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
 
  《通知》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通知》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
 
  《通知》指出,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面向全体党员,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督促指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参会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在会后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彭飞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邹伟
 

 
  历史终将记住这一天。
 
  这是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日子。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这是无论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的乡亲们,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日子。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史诗的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的庄严宣告,传遍了万水千山: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今天,历经8年多;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历经40余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历经70余年;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今天,历经百年。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
 
  一早,在北京和煦的春风里,来自全国脱贫攻坚各条战线的代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因为脱贫事业改变了人生轨迹,贫困的乡亲们也因为他们改变了命运。
 
  今天,以国家的名义,致敬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为摆脱贫困矢志奋斗的人们,致敬我们伟大的时代和我们伟大的人民。
 
“一个都不能少”


 
  大会开始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个人获得者和因公牺牲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亲属代表等,齐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当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进来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总书记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他走到会场正中的座位前方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走,走到另一侧,挥手向大家问好。
 
  “总书记好!”许多代表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道了一声:“辛苦了!”
 
  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才换来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从历史深处,更能读懂今天伟大成就的来之不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为摆脱贫困,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多少憧憬、多少夙愿。 
 
  “打土豪、分田地”“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百年红色历程中,多少奋斗、多少跋涉!
 
  大会上,随着总书记娓娓道来,很多人湿润了眼眶。事非经过不知难,昔日的“穷窝子”“穷日子”历历在目。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去了河北阜平,看了乡亲们的日子,“心情沉重”。
 
  党的十九大之后他冒着严寒去了四川大凉山,在深山里辗转奔波两三个小时。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一个个难题解决了。时隔一年后,他考察过的三岔河镇三河村搬进了平坝子上的新村。村里家家户户贴着:“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
 
  会上,三河村的第一书记李凯在走上领奖台时抓住机会,将乡亲们的期盼带给总书记。他对总书记说:“乡亲们非常想念您,让我再向您道一声‘卡沙沙’。”
 
  往事历历在目。那次考察,乡亲们唱着歌,送了一程又一程。掌声、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巍巍大凉山上。
 
  “卡沙沙!”习近平总书记也以同样三个字回应道,他说:“三河村很典型,脱贫不容易。”
 
  不容易,却不能不干。“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重温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时,亲历其中的人们更深切感悟到何为党、何为国。
 
  “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啃硬骨头、涉险滩,一切为了人民,为了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最深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
 
  “8年来,我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
 
  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深山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多少动人的故事!
 
  会场里,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李玉,听到总书记讲述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时,心潮澎湃。每年两三百天“下乡”,他最多的感受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有时到了村子,甚至认不出曾经来过。熟悉的人,却是崭新的路、崭新的家、崭新的面貌。
 
  会场内外在静静倾听,无数人有着同样的感慨、同样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话音未落,如潮掌声响起。
 
“伟大来自平凡”


 
  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响起,习近平总书记起身走到领奖台前方,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奖章、证书、奖牌。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
 
  他走上红地毯,众人瞩目下一步步走到总书记面前。“走”,曾经对他和村里人来说,多么艰难。7年,8公里,他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那是一条向生之路,也是一条向上之路,寄托着从来没有走出过村子的乡亲们的希望啊!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总书记会上引用的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这句话,正是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白晶莹,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
 
  总书记为她戴上奖章,叮嘱她:“工作继续加把劲,好好干!”锃亮的奖章落在了蒙古族服饰的刺绣上,那是一朵怒放的牡丹花。5年,从第一个刺绣学生到两万名绣工,十里八乡亲切地称呼她“白老师”。
 
  脚上总是沾着泥巴的老教授李玉,帮助陕西柞水县发展了木耳产业。颁授奖章时,他当面向总书记表达谢意,感谢总书记“为‘小木耳,大产业’点赞”。
 
  “你们这是个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对他说。
 
  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她是“峡谷里的灯盏”,是千百个孩子的蜡烛。燃烧自己,烛照他人。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去,向坐在轮椅上的她,郑重颁授了奖章。
 
  “保重身体!”总书记轻声对她说。
 
  赵亚夫,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
 
  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他,40年如一日扎根老区,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以农富农”的小康之路。颁授奖章时,总书记微笑着勉励他说:“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夏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
 
  她省吃俭用攒下200多万元,悉数捐赠给西部贫困地区。今天,她坐着轮椅来到总书记面前,胸前的红花映红了白发。
 
  此刻,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戴上奖章的她颤巍巍想站起身来。总书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弯下腰双手颁给了她证书。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回望这一路,无数人、无数群体的众志成城,汇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磅礴之力。
 
  10个集体,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奋斗改变了贫穷的命运,他们的故事也感动和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
 
  来自十八洞村的施金通再次见到了总书记:“总书记您好,我是十八洞村的施金通。”
 
  “我知道。干几年了?”
 
  “8年了。十八洞村的群众现在过得很好,盼着您再去看看。”
 
  “新闻经常报道十八洞村,我都在看,有机会去看大家。”
 
  第十个获得该荣誉的是闽宁镇。那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断言“干沙滩会变成金沙滩”的地方。而今,那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当镇党委书记张文来到面前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他说:“一以贯之,刮目相看!”
 
  “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广大扶贫干部的故事。
 
  赤子其人,丹心如铁。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1800多名同志牺牲在扶贫岗位上。他们把对身边乡亲们的热爱,对心中信念、肩上责任的执着,书写在漫山遍野的土地上,矗立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经久不息的掌声里,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在会场上老泪纵横。带领乡亲们“绝壁凿路”的毛相林想起了为修路而掉下悬崖的兄弟们,泪湿衣襟。
 
  国与家,这是最生动的写照。
 
“持之者其难也”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
 
  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对脱贫后的部署思虑已久,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书记再一次谆谆叮嘱:“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时间长河中,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步接一步,步履坚实。
 
  “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其中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谋划周全:“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
 
  总书记曾经说,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钉钉子的韧性,也是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以贯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风范,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自己的观感。他们眼中的鲜红党旗、不分昼夜奔波的扶贫干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万千观感汇聚,涓涓细流奔涌,共同铸就了脱贫攻坚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
 
  “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8年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2点的钟声敲响,会场内外的人们在流淌的时间中感悟着、思索着、共鸣着、振奋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站起身,面向会场内外的亿万人民,深深鞠了一躬。
 
  2012年11月,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面向中外记者,总书记的一句话久久回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波澜壮阔的新征程,这是奋发有为的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地处云南西北部的贡山县独龙江乡是“直过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曾长期与世隔绝。
 
  “这些年独龙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确实如总书记所说,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44岁的独龙江乡巴坡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王世荣动情地说。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改变,“王世荣”们都是见证者、参与者。
 
  二月末的乌蒙山腹地,春和景明。在贵州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连片的坝子上,上百名农民或忙着给猕猴桃原木嫁接树苗,或在苗木基地除草施肥。
 
  “我们这里本来是个贫穷落后的喀斯特山区小镇,通过发展猕猴桃、李子、蔬菜种植等多个万亩农业产业,变成了一个四季果蔬满园的城市后花园,202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00元。”林泉镇副镇长杨珂说,全镇干部一同通过电视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备受鼓舞,“我们基层一线干部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带着乡亲们一起建设好家乡。”
 
  在广西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朵努社区,看完电视直播后,当地白裤瑶群众兴高采烈地敲起铜鼓、跳起民族舞蹈,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脱贫后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说到了我们心坎里。”搬迁户黎仁才说。如今,他们一家人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非常便利。
 
  黎仁才还重新“捡”起手艺,制作专用于铜鼓配音和扩音的风桶。“现在通过自己的手艺赚钱,一步步创造更好的生活,很踏实很自豪。”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作为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20多年来闽宁镇得到资金、产业、教育、文化、社会等全方位、不间断的帮扶,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党委副书记赵超感慨地说。
 
  近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了从“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模式的转变。  
 
  “最宝贵的是给闽宁镇带来了多个产业,如今酿酒葡萄、设施园艺、肉牛养殖多点开花,百姓致富有了‘源头活水’。”赵超说。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也是战贫的关键。
 
  听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下足绣花功夫”,湖南泸溪县小章乡小章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华不禁想起了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他带领村民发展辣椒和白茶两大支柱产业。如今,当地群众既能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也能在合作社务工得到收入。
 
  “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不仅在于产业发展,也要在人居环境改善、农民能力素质提升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更快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杨华说。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总书记说了,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想过上好日子,咱就得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只要认准了正道一股劲往前走,苦日子就会绕开咱们走。”25日下午,河北涉县龙虎乡马布村一个手套加工厂里,52岁的康建林给新招的员工做岗前培训,鼓励大家共同吃苦奋斗。
 
  康建林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身体的残疾一度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2016年,他在政策支持下建立了帆布手套加工厂,带领村里14名低收入困难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几天,四川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驻村第一书记文雪松正忙着协调村里青稞饼干的销售和物流。为发展村里的旅游业,他还到处参加宣传推广活动。
 
  2020年底,文雪松因满头白发在网上走红,村里的特产也因此卖得更快了。但他知道,虽然村子已经脱贫,但地处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稍有懈怠就可能返贫。
 
  “我们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文雪松说,要建设好村集体电商销售渠道,继续让高原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同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旅游”,把资金、产业、技术和“流量”都“引进来”。
 
  在电视机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扶贫车间负责人杨福林充满了干劲。多年来他一直跟随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白晶莹忙碌着蒙古族刺绣产业。
 
  杨福林说:“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一定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工作,逐步摸索出蒙古族刺绣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点,依托刺绣产业带动农牧民们增收、致富,带领本土返乡毕业大学生造福家乡。”
 
  春寒料峭,近日,一场大雪过后,黑龙江望奎县海丰镇恭头一村驻村第一书记朱文武开始组织村干部清理大棚积雪,积极备春耕。
 
  2018年,朱文武到恭头一村做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脱贫。对下一步工作,他已做好准备。“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继续发展乡村产业,村里有了产业,农民增收就不愁。”朱文武说,今后他还要认真研究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乡村产业。
 
  仔细体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廖家坝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章烈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要下大力气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引导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农村一线贡献智慧,努力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章烈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总书记的讲话是总结、激励,更是新的号角。”北京市第五批赴内蒙古挂职团队领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荣武说,我和同事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新的答卷。(记者胡璐、黄垚、高敬、范世辉、马丽娟、杨静、康锦谦、何伟、王建、周楠、李凡、王靖、陈旭)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脱贫攻坚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脱贫攻坚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评论员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辉映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我们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标示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跨越。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几千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疾病、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历史上的“盛世”,人们也从未远离贫困。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贫困的梦魇更是严重困扰着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从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到开展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终于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千年梦想今朝圆。这一亘古未有的伟大胜利,在煌煌史册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摆脱贫困”才能从由梦想成为现实;只有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才能真正实现。

  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见证脱贫地区的深刻变化。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脱贫地区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从泥草屋到砖瓦房,从过河滑溜索到天堑变通途,从电力进村寨到网络广覆盖,从被动的“等、靠、要”到奋发的“想、干、拼”,脱贫群众激发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让无数人的命运得以改变,梦想得以实现,幸福得以成就。山河依旧,换了人间。脱贫攻坚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写在山川大地上,更写进亿万人民心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也是长期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成就有目共睹,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实践中,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世界反贫困斗争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汗水浇出幸福花,奋斗筑起小康路。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告别绝对贫困、更加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必将创造更多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中宣部中组部下发通知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中宣部中组部下发通知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宣传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各中管金融企业党委,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部分高等学校党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组织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根据党中央要求,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把《问答》纳入学习计划,作出周密安排,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理论品格,不断提高学习贯彻自觉性坚定性。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用好《问答》,努力打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其他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把《问答》纳入培训教学内容,各高校要把《问答》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材,各级党委讲师团要围绕《问答》内容,组织好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宣讲活动。

 
10位杰出女性获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10位杰出女性获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陈岚等10位杰出女性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她们是:(组图第一排从左至右)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的奔火之旅,带领团队持续科研攻关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陈岚;扎根棚改回迁社区十余载,时刻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的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妇联主席桂小妹;先后攻克多个精密加工技术难点,兵器工业数控精密加工领域大国工匠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数控车工赵晶;创建并引领了“互联网+打拐”的公益新模式,促成近7000个家庭团圆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个体工商户代言人、组建集贸市场“妇女之家”为个体户姐妹纾困解难的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流动党员学堂党委书记、妇联主席,上海品海饭店总经理赵宪珍;(组图第二排从左至右)主动扎根农村9年,用青春和奉献诠释巾帼担当的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朱集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双燕;坚守医教研第一线36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力战“疫”,为危重症救治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党委常委张抒扬;30年如一日倾心教书育人、矢志国防科研,获得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的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某研究室教授程湘爱;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把“小学”办出“大学味道”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年近古稀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

(图片为新华社发)

 
共同迈向没有贫困的美好未来 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励惠世界
共同迈向没有贫困的美好未来
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励惠世界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谢鹏、柳丝)“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减贫成为首要目标。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领导人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设定的减贫目标。

  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这么多人脱贫。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中国,取得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由衷赞叹:“这是消除贫困的历史上最大的飞跃。”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更说出了其为之振奋的关键:“中国向世界表明,减贫是可以做到的!”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消除绝对贫困是最重要指标。截至2012年年底,现行扶贫标准下尚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当时,在外界一些人看来,要想让近1亿人在几年内走出贫困,对中国而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的2020年,新冠疫情又突如其来。疫情防控和稳经济促发展的压力叠加,挑战陡增。有外媒说,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或增加近1亿人,中国要想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难上加难。

  然而,中国做到了!面对世纪大疫和全球衰退,中国不但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而且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8亿多人摆脱贫困。最近8年来,平均每年脱贫人数达1000多万。

  在宁夏度过18年的美国人梅莉萨·史密斯保存着一张1993年在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拍摄的照片,照片上只有土路和破矮房屋。“现在变化太大了,村里都通上了柏油路,村民们住进了漂亮的新房,这里更像是一个现代化城市!”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令世界惊叹,中国取得的减贫治理经验,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世界各国在摆脱贫困的努力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有效解决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的精准扶贫、扶贫扶智、“造血”帮扶等思路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建立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抓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云雾缭绕、山高路远,中国“精准扶贫”的一个样板就在湖南湘西大山深处的十八洞村。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本扬曾专门到访这里,探寻“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我亲眼目睹了中国贫困偏远地区的扶贫成效”。

  今天,中国在反贫困实践中孕育出的智慧已远播海外,极大丰富了全球减贫理论和思路,拓展了各国脱贫方法和路径。

  2018年12月,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精准扶贫”等理念写入其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中国不仅以自身减贫方略启迪着世界,还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随着中国专家带着思路、方法和技术走向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获益良多。

  2017年,中国援柬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在柬埔寨干丹省莫穆坎普县斯瓦安普乡开启,中国扶贫专家与当地政府一道为村民建新房,还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2019年,当项目组成员来到村民毛德家,已在新房中安居的毛德和老伴紧紧握住中方专家的手,连声说着欢迎和感谢。

  这只是中国同各国合作减贫的一个缩影。

  ——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

  ——中方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推进合作项目;

  ——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千年发展目标得到中国在双边项目及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南南合作项目中的协助;

  ——中方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中方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

  ——面对新冠疫情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2020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中国领导人宣布一系列新举措;

  ——世界银行预计,共建“一带一路”将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梦”的一道亮丽色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梦”也与“世界梦”息息相通。

  “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消除贫困是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斯里兰卡、缅甸、卢旺达、肯尼亚等国的一些政党指出,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推动减贫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就是要创造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推动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把“中国梦”和发展中国家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

  巴勒斯坦阿拉伯美国大学中国事务专家伊斯兰·阿娅迪说,中国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正在与世界携手,走出一条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不断迈向没有贫困的美好未来。

    (参与记者:韩冰、高文成)

 
冒出盗版“李焕英”,三部门联手打击
冒出盗版“李焕英”,三部门联手打击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史竞男)2021年春节期间,《你好,李焕英》等7部春节档院线电影受到广泛欢迎,创下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但电影盗版传播问题也引发关注。记者从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获悉,截至2月24日,各网络平台累计处理涉春节档院线电影侵权链接23726条,还将深挖盗版源头,加大对偷拍盗录的打击力度。

  为规范电影市场版权秩序,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宣部电影局、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日前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集中行动,采取部署预警保护、加强巡查监测、快速处置侵权、查办大要案件等多种措施,严厉打击春节档院线电影盗录传播违法犯罪行为。

  各地版权、电影主管部门加强对电影院的巡场管理,严防偷拍盗录,并加大网络巡查和盗版监测力度。监测结果显示,盗版内容、链接多通过社交平台、网盘、电商平台及“三无”小网站非法传播,其中大部分“三无”小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目前,已排查锁定多名偷拍盗录嫌疑人员,由公安机关开展刑事调查,依法追究不法分子刑事责任,并追根溯源、打掉团伙、摧毁网络。

  集中行动还将严厉查处销售传播盗版影片的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电商经营者,对权利人意见强烈、社会危害大的盗录传播院线电影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3月1日起施行,侵犯著作权罪最高刑期提至10年。希望各院线影院、网络平台、行业协会加强与执法部门联动配合,广大群众自觉抵制盗版,发现偷拍盗录、侵权传播行为要积极向执法部门举报,共同打击侵权盗版,营造尊重版权、尊重创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健康发展。

 
重点城市住宅供地将坚持“规模第一”
重点城市住宅供地将坚持“规模第一”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王立彬)针对近期网络媒体关注的相关城市实施集中供地措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决策部署,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措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稳定市场预期,既要靠合理的供需关系,也要靠充分的信息披露,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去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对重点城市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稳定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将保障供地规模作为第一位的要求。2020年,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都超过了近五年平均完成交易量,大多数比2019年明显增加。我们要求各重点城市今年继续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

  与此同时是要求充分披露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包括存量信息,向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公开。截至去年11月,重点城市均已按要求公布。数据显示,重点城市已供应但未竣工的住宅用地面积约为近五年平均完成交易量的5.5倍,其中扣除已取得销售许可的未竣工面积约为两倍多。

  第三是为减少土地公开出让过程中关联信息不充分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纠正信息披露随意性、碎片化、不确定等不规范的问题,防止市场主体由于不掌握重要关联信息带来的竞争,今年要求各地进一步将住宅用地出让信息合理适度集中,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预期。同时继续鼓励各地探索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等稳地价措施。

 
人社部: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
人社部: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姜琳、王优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2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吸收各界建议,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既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游钧说。

  在他看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诸多因素确定的。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他表示,退休年龄一是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40岁左右,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更高,已经超过了80岁。

  二是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三是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四是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延长到了13.7年,人们开始工作的年龄也相应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自然就会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的下降。特别是在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学历人员集中的行业和单位,情况尤为突出。

  “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游钧说,“我们的方案既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更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只有立足国情的方案,才会是最佳的方案。”

 
智利总统赴机场迎接第三批中国疫苗
智利总统赴机场迎接第三批中国疫苗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月25日,智利总统皮涅拉(中)、卫生部长帕里斯(左)和科技部长顾夫在运送中国科兴疫苗的飞机前摆出“V”字手势。“V”是疫苗的西语单词的首字母,在智利疫苗接种宣传活动中,人们用“V”字手势表达“我接种疫苗”之意。
 
  智利总统皮涅拉25日前往首都圣地亚哥国际机场迎接第三批运抵智利的中国科兴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
 
从春天再出发 回访《三岁的等待与三十三岁的归途》主人公
从春天再出发
回访《三岁的等待与三十三岁的归途》主人公

( 2021-0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上图:石欣和他的父母、儿子在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镇溜豆村的房前合影(2021年2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嘉乐摄
 

 
  左图:石欣在回老家的路口,突然发现3岁的儿子站在树下等着自己(2017年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新华社广州2月26日电(记者吴涛、田建川、霍思颖)四年前的春节前夕,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讲述了湖南省花垣县在广东务工的石欣、滕建辉和文玲玲乘坐“扶贫专列”返乡过春节的故事。当石欣风尘仆仆地回到湘西老家时,3岁的儿子麻家鸿在家门口的枇杷树下等候已久,这一瞬间被定格为照片《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感动亿万网友。
 
  时隔四年,新华社记者再次来到花垣县,回访当年报道中的三位主人公,感受他们生活的变化。石欣仍在继续闯荡,滕建辉已返乡创业,文玲玲选择扎根广东。在不同的道路上,他们继续逐梦前行。
 
“攒够10万就回家”,梦近了


 
  石欣家门口,麻家鸿在下面等着父亲回家的那棵枇杷树,已在早春里冒出花骨朵。
 
  在家里火塘前的小凳子上,石欣耐心地辅导孩子数学。尽管还没开学,但他已经在教孩子做二年级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题了。孩子嘟嘟哝哝地在草稿纸上算着,石欣不时地在一旁讲解。
 
  “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长高了一头,都快到我脖子这里了。”石欣用手比画着,眼神中藏不住那份暖暖的父爱。四年过去,当年那个戴着熊猫帽子在树下等待父亲归来的麻家鸿,已经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二年级。
 
  “你要我出去挣钱给你交学费,还是要我到屋里天天陪你,你选哪个啊?”这次春节,石欣带孩子出去玩时,小心地问。
 
  “回到屋里过几天。”儿子想了想。
 
  “回到屋里?”
 
  “嗯。”
 
  看着孩子长大,一天天懂事,石欣觉得在外面再大的辛苦也值得。他说:“不管做什么,两三年内我是一定要回家的,回到孩子和父母身边。”
 
  四年前,得益于扶贫政策,石欣在县里学会了油漆技术,随后到广州一家玩具厂务工。每月5000元的收入让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和石欣一起干油漆活的老乡,有好些已转行,但石欣坚持了下来。他的技术越来越纯熟,已经成为“大师傅”。
 
  石欣已从原来的工厂辞职,自己接单。这两年,石欣的足迹覆盖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甚至还曾到越南接了一个几个月的大单。因为不适应越南气候,去了不久还进过医院,但为了多挣一些钱,石欣咬牙坚持了下来。
 
  存够十万元回家创业是石欣四年前的梦想。2018年开始,借助扶贫创业项目,石欣让在家的父亲帮忙养猪,当年就挣了一些钱。遗憾的是,2019年碰上非洲猪瘟,养猪没有成功。
 
  尽管养猪的事不顺利,所幸这些年攒下来的钱已离当初定下的目标不远。石欣想着将来考个驾照,买辆小货车,回家可以做点跟油漆相关的小买卖。“县里正在搞工业园,也有不少机会。”
 
羊肚菌地里的希望


 
  在滕建辉家门口的山坡地上,三个塑料大棚里的羊肚菌正破土萌芽。
 
  记者看到,棚子里菌种已开始稀稀疏疏地钻出来,正经的垄里长得不多,倒是边上用来走路的垄沟里,播种掉落的三两株长得挺旺盛。滕建辉向记者解释,因为第一次种植,没经验,前段时间气温高的时候没控制好,种子被烧了。
 
  记者问:有没考虑过会失败?
 
  滕建辉说:不怕,失败了再来。
 
  作为原来工厂的小组长,滕建辉已经有8000元的月收入,但他更看好在家乡发展的机会。去年10月,滕建辉妻子和一家专业种植羊肚菌的企业合作,用闲置的土地开始试种菌子。
 
  滕建辉自己算过账:“如果种得好,一亩羊肚菌每年差不多可以挣2万元,种个10亩,就算没有20万元,一年挣10万元也可以了。”
 
  滕建辉家所在的边城镇,因沈从文的《边城》而闻名,这几年旅游越来越火。滕建辉在琢磨着如何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推销自己的羊肚菌。
 
  四年前面对记者采访时,滕建辉对自己长年在外打工没照顾好家耿耿于怀。他说:“每次回来,看着他们在忙,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像个局外人一样。”现在家里有3个孩子,妻子一个人已经照顾不过来,滕建辉说,自己希望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临近春节从广东佛山回来前,滕建辉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回家后和妻子在镇里租了房子,方便照顾孩子上学。
 
  这几年乡村的变化给了滕建辉信心:家家户户都改造了旱厕,装上了热水器;硬底化的村道直通家门口;机耕道直接修到田间地头;创业配套不断完善,县里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
 
  “村里知道我们在种菌子,准备请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上门指导。”滕建辉说,只要好好干,就有希望干成。
 
“心定下来,像是有了根”


 
  “想你想你想着你,想和你在一起……”在花垣县城的家里,文玲玲怀抱着七个多月大的女儿,小声地哼唱着。和四年前一样,她还是那么爱笑,唱歌时眼睛也在笑,弯弯的,就像女儿的小名——“小月亮”一般。
 
  四年前,这个独自一人在异乡闯荡的姑娘最爱听的歌曲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如今,文玲玲点开手机,“最常播放的曲目,现在几乎全是儿歌了”。
 
  2019年国庆节,文玲玲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去年7月,小家庭迎来了新成员。
 
  今年回家过年,她没再像以前一样乘坐火车,而是和丈夫开着私家车从广东佛山回到老家。
 
  在公司中,文玲玲已从文员升职为财务主管,随着职位提升,文玲玲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
 
  岁月和母爱,让当年那个风风火火、爬上高高的桌子在电闸箱里换路由器的姑娘,增添了一层柔和的光辉。
 
  当上了母亲,人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文玲玲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心定下来了,就像是有了根”。她觉得,以前生活有些飘,总是对未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如今最大的想法是继续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记者手记
 
点点星光,汇成灿烂星河


 
  四年后再访,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3位主人公生活和家庭的巨大变化,更是他们精气神的变化。他们怀揣梦想,砥砺前行,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像早春里的花儿含苞待放。
 
  上有老下有小的石欣决心要在40岁前结束外出“流浪”的日子回家创业,笑称已经到了“中年危机”阶段;滕建辉说为了3个儿子以后读书和结婚,已“欠债”百万元;文玲玲不动声色稳步向前。
 
  三人的神情里,少了担忧和愁苦,多了一份昂扬向上的积极。滕建辉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对未来多了一份积极,前所未有的积极。”
 
  伟大时代的肥沃土壤让梦想不断生长。石欣、滕建辉、文玲玲,三个人朴实真切的小小梦想,就像是夜空中闪亮的三颗星星,与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梦想一起,点点星光,汇成灿烂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