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04版: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这个学堂里有本红色宝贝值得一看” 最早党章深藏处成新春“打卡”地
“这个学堂里有本红色宝贝值得一看”
最早党章深藏处成新春“打卡”地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021年春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张人亚党章学堂里十分热闹。一波又一波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在学堂各处“打卡”参观,合影留念。

  “今年我们响应号召留在宁波过年,社区干部告诉我们,这个学堂里有本红色‘宝贝’值得一看,我们就带着孩子过来想一睹真容。”在学堂门口,在北仑区工作了十多年的唐女士说。

  红色“宝贝”究竟是什么呢?走进学堂内部的张人亚事迹陈列室,一本在显要位置摆放的小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章。

  “这部党章便是学堂的‘宝贝’,原件目前藏于中央档案馆。”北仑区委党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部党章之所以能在战火之中保存下来,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

  出生于1898年的张人亚,早年间是上海老凤祥银楼的一名金银首饰制作工人。1922年,张人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上海当时最早的一批工人党员之一。中共二大会议结束后,中央领导机构按照规定,将大会通过的章程等文件铅印成册,分发给包括张人亚在内的党内有关人员学习贯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十分担心党章和相关文件、书刊的安危,就将这些资料秘密带回宁波老家,托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张爵谦编了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衣冠冢”,并用油纸裹好文件等藏进空棺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耄耋之年的张爵谦才把他深埋在心底几十年的“衣冠冢”秘密告诉了三儿子张静茂,并要求张静茂将党章等上交国家。2005年,张家后人才正式得知,早在1932年,张人亚便因长期带病工作,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近年来,北仑区霞浦街道会同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数次辗转走访上海、瑞金等地,寻回文献复制品34件,整理完成超过5万字的史料,于2017年在原“衣冠冢”附近建成了张人亚党章学堂。

  “中国加油,一心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学堂内的一面墙上,“初心寄语”贴得满满当当。“90后”讲解员童思琪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学堂专门准备了初心“六个一”套餐,包括参观一次红色展览、观看一部红色视频、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堂专题党课、分享一句初心感悟、欣赏一部文艺精品等,深受群众欢迎。

  霞浦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当地将打造15个“和美党建”综合体,让学堂走出院子,让党建融入民生,让红色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记者顾小立)据新华社宁波2月16日电

 
“用诗词楹联记录家事国事天下事” 十六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用诗词楹联记录家事国事天下事”
十六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6年前,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洞村,一批农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结成诗社,每年推出一期名为《新村之歌》的农民诗集。

  “我们诗社已编印16本《新村之歌》,作者都来自本乡本土,并且大多是农民,我们用诗词楹联记录家事、国事和天下事,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春节前夕,69岁的龙洞诗社社长张新国说。

  位于长沙西南近郊的龙洞村,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康村”,四面环山,村内丘陵起伏,郁郁葱葱。腊月二十六,记者来到龙洞村公共服务中心。在三楼会议室内,张新国正和龙洞诗社部分骨干社员开策划会,讨论今年的诗集主题。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2岁的龙洞诗社主编夏启宇发言时说,今年诗社要重点围绕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组织作者开展创作。

  翻阅细品16本《新村之歌》,浓浓的家国情怀、强烈的时代气息力透纸背。

  76岁的龙洞诗社创始社长张运东回忆说,2005年,村里一些诗词爱好者自发创办诗社前身“龙洞诗联小组”,在编印第一期诗集时,大伙儿一致同意起名为《新村之歌》,创作主题以乡村新风新貌为主。

  在第一期诗集中,涉及龙洞村道路硬化主题的诗词作品较多,如村民张绍全就创作了一副反映村里变化的对联,上联为“龙舞云霓,公路硬化,学校装修,村部修葺,三龙改旧貌”,下联为“洞沾雨露,信息架通,农网改造,水利建成,一洞换新颜”。

  在当年的诗集中,不少作者还着重记录了一项与亿万农民息息相关的重大国策——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张运东在一首题为《浪淘沙·收割》的词中写道:“又是好年成,担担黄金,英明国策重三农。今岁不缴农田税,万户欢欣。”

  在龙洞诗社2008年编印的《新村之歌》中,当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是农民诗人们最重要的创作主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龙洞诗社的农民诗人们则以笔墨致敬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抗疫英雄:义无反顾地奔赴疫区的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保供一线的基层干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民子弟兵……

  “这些农民诗人用最生动的故事、最质朴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为一个小山村的沧桑巨变和一个国家的巨大飞跃,留下了带着泥土芬芳的生动注脚。”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明献说。

    (记者刘良恒、史卫燕)据新华社长沙2月16日电

 
贵州龙里:山歌伴飞新气象
贵州龙里:山歌伴飞新气象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贵州省龙里县“金嗓子”志愿服务队队员杨如芬(右二)和岑士英(右三)在冠山街道奋进社区教群众唱新时代文明山歌。 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牛年春节,春满贵州。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群众耳熟能详的布依山歌杨柳调,经过填词改编成了一首首政策宣讲歌。在奋进社区感恩广场上,不断有群众自发加入“金嗓子”志愿服务队的授歌会。

  奋进社区是龙里县县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居住了上千户各族搬迁群众。今年春节,这里比许多城市社区都热闹。

  “除夕前,社区908户稳定居住的搬迁户每户分到了10斤猪肉,1058户群众合计领到扶贫车间87万多元分红,还有136户进厂务工职工领到了500元过年补助。”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党支部书记彭瑜说。

  授歌会上,传唱着群众满满的幸福感,传递着浓浓的党群情。

  “山歌最能唱出大家的心声。”龙里县“金嗓子”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杨如芬说,有些群众不识字,但听得懂山歌,因为唱的都是农村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龙里县在正月初一到初七还推出网络春晚,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别以“我家的年夜饭”“心中最美全家福”等为主题,让群众自己录制文艺节目参与到春节文化活动中来。在当地手机客户端上,每天的节目播放量超过2万次。

  春节期间,冠山街道五新村的志愿者们慰问孤寡老人、清理烟花爆竹碎屑,一刻没闲着。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党员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成了休闲广场、亭子和花池,共担环境卫生包保责任,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荣誉感。

  “文明实践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了。新的一年大家信心百倍,向着美好生活的方向努力。”龙里县冠山街道五新村党委书记冯明松说。     (记者齐健)新华社贵阳2月16日电

 
“红色毕摩”家族见证结盟地巨变
“红色毕摩”家族见证结盟地巨变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成都2月16日电(记者吴光于)四川西南部群山间,有一汪形如元宝的清澈湖水——彝海。58岁的彝族汉子沙马依姑自1986年起在这里担任管理员。他家世代生活在彝海村,是名望很高的“毕摩”家族。

  “毕摩”,彝语字面之意是“有知识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中知识最渊博的人,也是重要仪式的主持者。1935年5月,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刘伯承与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主持这场仪式的便是沙马尔各——沙马依姑的爷爷。

  当年,红军在彝族同胞的护送下顺利通过彝区,成功抢渡大渡河。然而,为红军提供帮助的彝族群众、包括小叶丹和沙马尔各兄弟,都遭到反动军阀的疯狂报复。

  1945年,沙马尔各在一次调解纠纷中被误伤,不治而亡。“他到死都在等红军回来。”84岁的苏久克的莫回忆。她是沙马依姑的母亲、沙马尔各的儿媳,她的丈夫沙马嘎嘎是沙马尔各唯一的儿子,也是一位“毕摩”。

  1969年,彝海村遭遇雹灾,沙马嘎嘎在为乡亲们驮粮食的路上意外身亡,留下4个儿女和怀着身孕的妻子。“虽然受过很多苦,但我们都过来了,妈妈一直对我们说,共产党不会忘记我们。”沙马依姑说。

  1986年,彝海成立了管理处,23岁的沙马依姑成为首位工作人员,担起守护彝海的重任,耐心劝说、驱赶毁林开荒、采伐木材的老乡。成昆铁路在20世纪70年代就修到了冕宁,彝海村很多老乡坐上火车外出务工,但沙马家的人全都留了下来。“彝族谚语说‘祖先住的地方,后代不能断火’,这是爷爷作过贡献的地方,后代守护它,是分内的事情。”沙马依姑说。

  年复一年,沙马依姑守护着彝海,也见证着家乡变迁。从村里到海子边5公里的路,过去30多年里修整过多次,过去走上去一趟要1个多钟头,如今他开着自己的小汽车10来分钟就到了。2005年5月,彝海结盟纪念馆落成,沙马依姑担任起讲解员的工作。“每次讲起我爷爷的故事,心里都装满自豪。”他说。

  2016年,解放军某部在此与彝族同胞再次“结盟”,启动为期5年的定点帮扶。曾经破烂不堪的“海子堡堡”变成崭新的“结盟新寨”,过去“羞于交易、耻于经商”的老乡开起了彝家乐,卖起了土特产。过去只种土豆和荞麦的土地结出了花椒,架起了大棚,种起了蔬菜。如今,彝海村已摇身变成“彝海结盟”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精准扶贫让全村11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如今,除了嫁到外乡的大姐,沙马尔各的孙子们都还住在彝海,曾孙辈已有20多人,有的大学毕业当上了老师,有的在读警校……这个家族早已告别食不果腹的岁月,和当地彝族群众一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截至2020年,凉山所有贫困县“摘帽”。前不久,冕宁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如今,每当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时,彝海总能映照出火箭尾焰的轨迹。这是结盟圣地百姓熟悉的风景。当年凉山兄弟肝胆相照,点着火把帮助红军走出深山密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一代代共产党人信守诺言,接续奋斗,带领着凉山儿女奔向美好明天。

  题图: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村的“彝海结盟”红色旅游文化景区与彝海(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5天,3.65亿件! 就地过年,“递”出不一样的年味
5天,3.65亿件!
就地过年,“递”出不一样的年味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赵文君)“就地过年”“网购不打烊”“云团圆”……这个牛年春节,很多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年味:网购和快递,让“原年人”有了过年的新方式。

  春节买买买,快递不打烊。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月11日(除夕)至2月15日(正月初四),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3.65亿件,同比增长224%。

  “原年人”通过网购和快递,给家乡的父母长辈献上孝心,给身在异乡的孩子传递家的味道。而同样思乡心切的快递小哥,在坚守岗位的背后,是艰苦的付出。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和我拼乐高?”顺丰快递小哥韩晓晶和小儿子视频时,忍不住转过身偷偷抹泪。今年春节,韩晓晶选择留在北京坚守岗位,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老家过年。“在外打拼的几年,和家人聚少离多,跟孩子们也有些生疏。但只要看到家人的样子,再累也有了动力。”韩晓晶感慨地说。

  “想吃妈妈包的饺子,特别特别想!”除夕之夜,北京大红门的一处快递站点组织员工集体过年,小哥们纷纷用方言说出自己最想念的家乡菜——胡辣汤、热干面、腊肉、烩面……年的味道,在天南海北的乡音中变得更浓了。

  今年春节,中通快递北京西城后海站点的小哥,一多半都选择留守。“这附近是北京有名的‘逛吃’景点,这几天人气很旺,很多人买了北京特产寄回老家、寄给亲友。”后海站点快递员董彬彬说。

  在不平凡的2020年,不少电商快递网点几经磨难,最终还是撑下来了。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李晓文夫妇,是一对快递“夫妻档”。夫妻俩从事快递10年了,从15平方米的小门店起步,目前经营着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快递网点和4个线下直营门店。熬过了不一样的2020年,他们的新年愿望是:互相扶持、互相鼓励,让团队员工越过越好。

  春节期间,邮政EMS、顺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德邦等品牌快递企业仍在坚持运营,全行业在岗人数超百万人。

  “不打烊、不休网、不积压”,这是国家邮政局对全行业提出的要求。结合今年春节消费情况,国家邮政局按照日处理1亿件的水平进行服务能力储备,科学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运营。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留守一线员工的关心关爱。企业统筹安排好生产经营和员工休假,鼓励以岗留工、以薪留工,为留守员工提供激励政策和福利。

  此外,春节期间,受疫情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局部地区、特殊时段,快递在服务深度和服务时限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看到了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不易,如果你正等着收快递,不妨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并道上一声:小哥辛苦啦!

 
你关心的“大国重器”这样过年
你关心的“大国重器”这样过年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大年初四,“天问一号”传来火星的最新问候,一个漂亮的“转身”,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
 
  从“天问”探火到北斗组网,从“嫦娥”奔月到万米深潜……刚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没能阻挡中国创新的脚步,一批科技成果惊艳亮相,成绩斐然。新春佳节,这些国之重器“放假”吗?它们和它们背后的科研人员在干啥?新一年,还将有哪些新突破?
 
“天问”探火:
 
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


 
  新春伊始,行进在探火征途上的“天问一号”接连传来好消息:
 
  春节前夕,“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照片;腊月二十九,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大年初一,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公布,那是来自火星的新春祝福。
 
  制动捕获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环绕器能否精准点火制动,关系着任务的成败。“天问一号”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环绕器部分携带的中分和高分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将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环火成功的背后,是一个个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火星捕获时只有一次机会的一脚刹车如何踩准?上亿公里外的火星探测器如何开展自主管理?一批批科研人员迎难而上,集智攻关,不舍昼夜。
 
  得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环火轨道,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自豪地说:“深空是等待人们探索的未知领域,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天外忙碌:北斗高悬引路明


 
  天问问天上九重,北斗高悬引路明。这个春节,在天外忙碌的还有北斗卫星。
 
  前不久,天津港运用北斗技术实现了对传统集装箱码头的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改造后的集装箱码头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近20%;在河北雄安、新疆喀什和贵州多地,北斗应用在电网建设、监测运行等业务领域成效显著……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半年来,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等多个领域都有了北斗的身影。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北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敏捷地渗透到每一个生活角落,矫健地浸润到每一个社会场景。
 
  春节前夕,在轨运行的52颗北斗卫星接受了一次全面“体检”,以确保北斗系统在春节期间平稳运行、精准服务。
 
  “卫星就像人类一样,时不时也会有一些‘小病小痛’,需要通过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卫星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日常生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工程师吕朋亮说。
 
凝望苍穹:“中国天眼”不眨眼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贵州平塘县的群山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迎来落成启用后的第5个春节。总控室里,赵青杰伸伸懒腰,他的除夕“守岁”任务结束了。
 
  “90后”科技工作者赵青杰是“天眼”控制组成员,前几天刚刚结婚,除夕夜就留守观测基地负责望远镜控制,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基地过年,媳妇也赶来陪我,让我心里特别踏实。”
 
  “天眼”每天24小时运转,春节期间也不例外。每年此时,都有一批科研人员坚守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山里,陪“天眼”过年。他们中有刚毕业两三年的“90后”,也有扎根大山十几年的博士,平均年龄不到35岁。
 
  “天眼”台址周围方圆5公里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峦,可这些年轻人从不喊苦。“除了静下心来工作,没想过其他的事,也不觉得辛苦。”赵青杰说。
 
  自2016年9月落成启用以来,“天眼”已发现279颗脉冲星,是同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2倍多;多次捕捉到极罕见的快速射电暴爆发;参与揭示的一种快速射电暴起源机制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按照规划,“天眼”确立了包括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在内的一系列科研项目,并将于今年4月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满足今后更多的观测需求,“天眼”团队正在持续优化算法、完善升级,以提升观测效率。
 
  “既要准又要快”,这是望远镜观测的要义,也是“天眼”人的不懈追求,他们用扎根深山践行着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守护着观天巨目凝望苍穹。
 
“人造太阳”:
 
向“终极能源”迈进


 
  同样是大年初一,距“天眼”1500公里的安徽合肥,100多名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也放弃了回家团圆,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上,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升级、检修工作。
 
  高11米、直径8米、重400多吨,这个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承载着实现人类“终极能源”的梦想,曾于2019年实现“1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今年它将改造升级,向更高的科学目标发起挑战:高温中更长时间运行。
 
  “人造太阳”结构复杂,上万个零部件若有一点瑕疵,未来的实验就可能失败。春节是项目的第31周,本来标着“放假”的排班表,又被科研人员用笔填上了新的加班内容。
 
  “每个人都是缺一不可的螺丝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研制“人造太阳”是几代人接力的事业,必须马不停蹄,才能实现超越!
 
探索深海:发现海底的奥秘


 
  10909米!去年,“奋斗者”号成功探底马里亚纳海沟,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奋斗者’号研制结束后,我们将继续战前沿、补短板。”“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透露,未来科研方向将涉及极地深海,挑战冰下的海洋。
 
  现在,这个大家伙回到位于海南三亚的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椰林树影中迎来了第一个春节假期。而之前与它并肩作战的保障母船“探索二号”仍在忙碌,年前刚刚结束一次科考任务,从南海返航三亚。
 
  在“探索二号”的实验室里,中科院深海所深海生物学专家张海滨和科研团队,一边分类整理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沉积物、水体样品,一边探讨下一步南海深海生物的研究重点。
 
  “这些南海深处采集到的宝贝,为南海深海生物资源库的建设,以及生物对深海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张海滨说。
 
  接下来,“探索一号”“探索二号”两船和“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两潜器,将为2021年双船双潜探马里亚纳海沟、汤加海沟和劳盆地做好充足准备,以此开启全球海沟科考计划。  
 
  (记者温竞华、胡喆、齐健、赵颖全、徐海涛、陈诺)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两类“网红烟花”迎来严厉监管
两类“网红烟花”迎来严厉监管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刘夏村)“仙女棒”“手甩钢丝烟火”……这些“网红烟花”因存在突出安全风险,迎来严厉监管。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16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查处打击涉及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生产运输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印发通知。

  通知要求,对冷光烟花及装有冷光烟花的“电子鞭炮”等,要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监管,严肃查处打击未经许可生产、运输、销售行为。对钢丝棉,要按易燃危险物品严格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将钢丝棉当作烟花生产、销售、燃放等行为;目前在实体店面和网络平台销售的“钢丝棉烟花”,要全部下架并妥善处置;对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钢丝棉,要保障正常生产供应,防止简单化、“一刀切”。落实寄递物流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查处打击邮寄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行为。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冷光烟花俗称“冷烟花”,属烟花爆竹产品,其喷口温度高达700℃至800℃;钢丝棉是易燃危险物品,燃烧时具有烟花效果,燃烧温度高达2000℃以上,极易引发火灾或造成人身伤害。

 
世贸“新掌门”揭晓,多边治理被寄予厚望
世贸“新掌门”揭晓,多边治理被寄予厚望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日内瓦2月16日电(记者凌馨)经过长达8个多月的遴选程序,世界贸易组织164个成员15日最终达成一致,同意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出任第七任总干事。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和经验丰富的国际组织管理者,奥孔乔-伊韦阿拉执掌世贸组织,有望为多边贸易治理注入新动能。

众望所归


  在15日的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特别会议上,总理事会主席戴维·沃克向奥孔乔-伊韦阿拉当选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强调,这是世贸组织“至关重要的时刻”,并表示相信所有成员将与总干事一起开展建设性工作,共同塑造世贸组织的未来。

  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在会后举行的视频记者会上表示,当天的总理事会会议持续时长超过以往,8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代表纷纷在会上发言,表达对新任总干事的“热烈支持”。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表示,世贸组织全体成员作出的共同决定不仅展现了对新任总干事本人的信任,也表明了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任。

  现年66岁的奥孔乔-伊韦阿拉是一位发展经济学家,曾于2003年和2011年两度出任尼日利亚财政部长,并曾于2006年短暂担任过外交部长,在任期间展现出强健的改革作风和高明的谈判技巧。

  奥孔乔-伊韦阿拉在多边平台的工作经验也十分丰富。她在世界银行工作长达25年,长期担任常务副行长。在公共卫生领域,除了担任全球疫苗联盟董事会主席,她还是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国际合作倡议特使。她还作为非洲联盟特使,帮助非洲国家协调国际抗疫援助资金。

力挺多边


  奥孔乔-伊韦阿拉在竞选时强调,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符合所有国家利益,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她表示,多边贸易近年来经历困难与挑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世贸组织”。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名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和具备丰富经验的多边机构管理者,奥孔乔-伊韦阿拉将为多边贸易治理注入新动能。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相信奥孔乔-伊韦阿拉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将推动她不懈努力,促进自由贸易,造福全世界人民。

  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也表示,将与奥孔乔-伊韦阿拉密切合作,重振多边贸易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让贸易更具包容性。

  世贸组织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机构,成立26年来,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贸易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但贸易界人士普遍认为,世贸组织正面临切实的生存危机,内部亟待改革。

  奥孔乔-伊韦阿拉也表示,有必要对世贸组织三大支柱,即多边贸易谈判、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监督实施改革。针对多边谈判,她强调,世贸组织既要通过谈判强化既有规则,也要努力制定涉及数字贸易、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新规则;针对部分陷入瘫痪的争端解决机制,她表示,虽然有必要对其改造,但显然所有成员仍需要它。她同时强调,要提高成员贸易政策透明度,提高世贸组织常设机构和秘书处的工作效率。

面临挑战


  前任总干事阿泽维多离任前曾表示,全球经济在快速变化,对于其继任者来说,保证全球贸易自由流动,保证全球贸易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促进全球经贸尽快复苏,将是重大挑战。

  世贸组织此前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缩水9.2%,同时,受未来疫情发展和各国可能实施的防控措施等影响,复苏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对此,奥孔乔-伊韦阿拉说,“世界正处在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十字路口”,未来疫情发展轨迹无法确定,需要确保世贸组织为多边贸易体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而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疫情期间,一些国家针对医疗物资、日常用品等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也对全球团结抗疫构成阻力。对此,奥孔乔-伊韦阿拉强调,将与世卫组织和全球疫苗联盟等通力合作,努力确保疫苗的全球供应,同时需要兼顾知识产权问题,确保创新和研究得到支持。

  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这场涉及卫生和经济领域的全球危机中,中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卫生领域,中国不仅没有限制医疗用品和设备出口,还援助无法获得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对全球贡献巨大。“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巨大。”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称 缅多地抗议活动致人员受伤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称
缅多地抗议活动致人员受伤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内比都2月16日电(记者张东强、车宏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16日说,在缅甸近期多地举行的抗议活动中,警方与抗议者发生冲突,造成包括警察和抗议者在内的多人受伤。

  由缅甸军方宣布成立的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天在首都内比都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委员会宣传组负责人佐敏吞说,近期在内比都、曼德勒和孟邦等地举行的抗议活动中,警方与抗议者发生冲突,双方互有人员受伤。

  佐敏吞还表示,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扣押在安全的地方,两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会依据法律对他们进行处理。

  此前,温敏和昂山素季分别被指控违反国家灾害管理法和进出口法。

  温敏和昂山素季的代理律师钦貌佐16日对媒体说,昂山素季还被指控违反自然灾害管理法。针对两人的首次听证会于16日举行,下一次听证会将于3月1日进行。

  缅甸各地连日来爆发示威抗议活动,抗议者诉求包括释放被扣押的国务资政昂山素季。

  温敏、昂山素季及全国民主联盟(民盟)部分高级官员2月1日凌晨被军方扣押。缅甸军方随后宣布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2日夜,缅甸国防军总司令部宣布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任委员会主席。

  缅甸去年11月举行联邦议会选举,民盟获半数以上联邦议会席位。缅甸军方与民盟围绕大选结果产生分歧,军方认为大选存在舞弊行为,要求选举委员会展开调查,并推迟召开新一届联邦议会会议。

 
泰前副总理:西方涉疆谎言“将不攻自破”
泰前副总理:西方涉疆谎言“将不攻自破”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曼谷2月16日电(记者明大军、陈家宝)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日前说,在新疆问题上,美国恶意中伤中国,最终伤得更重的是它自己。因为谎言将不攻自破,害人者终将害己。

  披尼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诋毁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恶毒攻击中国政府治疆政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世界上其他国家都看得非常明白。

  他说,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曾长期被贫困问题困扰,但中国政府不仅成功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绝对贫困,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持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多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新冠疫苗的研发也胜人一筹。中国现在强大了,西方国家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用不友好的态度看待中国,以所谓法律、人权等问题为由攻击中国。

  披尼说:“我曾经到过新疆,亲身感受到那里的人民热情友好,生活安祥,幸福感强。我没有看到那里的人民受到任何迫害。我目睹了中国政府致力于在当地大兴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他说,在中国,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都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发展起来。“我根本就不相信西方国家就新疆问题对中国的诋毁,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会相信这极尽抹黑之词。”

 
津巴布韦总统举行仪式接收中国援助新冠疫苗
津巴布韦总统举行仪式接收中国援助新冠疫苗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2月15日,工作人员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罗伯特·穆加贝机场卸载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陈雅琴摄)
 
  
 
  新华社哈拉雷2月15日电(记者张玉亮)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15日下午在总统府举行仪式,代表津政府签署交接证书,正式接收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
 
  在签署交接证书前,姆南加古瓦致辞说,中国将津巴布韦列入首批疫苗援助国,体现了两国是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在自身也需要疫苗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向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诠释了中国在全球抗疫事业中发挥的值得称赞的作用。这批疫苗将为津巴布韦抗疫事业带来新的曙光。他代表津方对来自中国的疫苗援助表示由衷感谢。
 
  中国驻津大使郭少春代表中方签署了交接证书。他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年初以来,中津两国始终在抗疫事业中密切合作、彼此支持。中国向津巴布韦援助疫苗,是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生动体现。中国将信守承诺,为实现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更多贡献。
 
  这批新冠疫苗15日清晨由津巴布韦航空专机运抵首都哈拉雷,这是津巴布韦获得的首批新冠疫苗。这批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可满足10万人、每人2剂的接种需求。据介绍,津政府还向中方购买了一批新冠疫苗,预计3月上旬运抵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正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的严重威胁。为应对疫情,津政府已筹集1亿美元资金,用于采购新冠疫苗,计划为全国60%的人口免费接种。
 
“159岁”跑马伉俪,绵延42.195公里的爱
“159岁”跑马伉俪,绵延42.195公里的爱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据新华社合肥电(记者刘美子、屈彦、水金辰)凌晨4点,胡应福推开窗户,零下7摄氏度的合肥,冷风夹杂着细雪扑在脸上。

  “老头子,今天还跑吗?”王章敏起身披上衣服。“跑!”84岁的胡应福没有丝毫犹豫,穿戴好行头,快步走出家门。

  数十年如一日,对于胡应福来说,只有每天早晨跑上10公里,身体才算真正苏醒。75岁的王章敏也跟着老伴出了门。

  结婚54年、年龄加起来已经有159岁的合肥退休工人胡应福、王章敏夫妇,携手参加了全国百余场马拉松比赛。

  早年间,夫妻两人时常被疾病困扰。王章敏肠胃不好,常常上吐下泻,胡应福则患有严重的胃下垂和气管炎。在朋友的启发下,王章敏开始跑步锻炼身体。

  就像是用上一剂最合适的“药方”,两人见到了意外而又惊喜的“疗效”。一段时间后,王章敏感觉老毛病像是从她身上“跑”走了。在妻子的带动下,1997年,刚刚退休的胡应福也开始跑步,困扰他多年的胃下垂康复了。

  2004年,当时58岁的王章敏参加了全国老将田径运动会1500米比赛,收获第四名。从此以后,只要有长跑比赛,夫妻俩都会参加。2011年,老两口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的全马比赛,74岁的胡应福刚跑到半程,两个脚趾都磨出了血,硬是咬牙跑完全程。第一次完成42.195公里,胡应福的成绩是4小时18分钟。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跑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找到乐趣了,尤其是跑完之后的成就感。”胡应福说。这些年来,夫妻俩几乎在全国所有马拉松赛道都留下过身影,拿到的奖牌一时难以计算。但在他们心中,跑出健康、跑出信心、跑出快乐才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70多岁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年龄组的前三名,年轻人都不一定能跑过我。”在胡应福看来,不管什么年纪,拼搏到底的马拉松精神不能少。

  比赛之余,他们几乎每天早上都要跑10公里,合肥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操场,都留下了两人的身影。

  以跑会友,也让生活透进更多亮光。通过跑马拉松这一“窗口”,他们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52岁的王宏财是合肥市马拉松协会副会长,他正是在胡应福夫妻的鼓励下开始跑马拉松的。“我原来190斤,现在只有130斤,跑步治好了我吃了3年药还不见好转的高血压。”

  发挥榜样的力量,传递全民健身的精神,带动更多人一起运动,是胡应福、王章敏夫妇的心愿。“以前合肥市马协只有几十个人,现在已经有四五千人了,每周一次的跑步活动已经坚持了193期。”王宏财说。

  清晨五点,晨跑归来,王章敏开始给老伴准备早餐。不一会儿,一个煮鸡蛋、一杯加了蜂蜜的牛奶和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就摆上了桌。

  “我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早饭,豆腐脑、豆浆、牛肉……”王章敏一边在厨房忙碌着一边说,“80多岁了,每天跑一万米,不吃好点,怕他的营养跟不上身体的消耗。”

  2017年,胡应福夫妻携手跑北京马拉松庆祝金婚,主办方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专属“爱情编号”。“跑前一个月我的脚扭伤了,但是我想着那年是我和老伴金婚,还是他80岁的生日,我就咬着牙一瘸一拐地跑完了全程。”王章敏回忆说。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是胡应福最喜欢的一句话,马拉松见证了他和老伴一路的风雨同舟,过程中互相扶持,一起手拉手跑向终点。

  当问及对另一半的爱有多深,这对老夫老妻变得有些害羞。“跑一次马拉松就延绵一次42.195公里的爱吧。”胡应福还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成为世界上最高龄的马拉松参赛者,他说:“只要心还跳,就要一直跑。”

 
“小江部长”的故乡“合富”梦想成真 江西合富村革命先辈用鲜血捍卫的理想正通过一代代人努力走进现实
“小江部长”的故乡“合富”梦想成真
江西合富村革命先辈用鲜血捍卫的理想正通过一代代人努力走进现实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的江善忠烈士雕像(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和逊摄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合富新村一角(2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邬慧颖摄
 
 
 
  “21岁时,你在做什么?”
 
  带领参观群众行至纪念馆展厅内的一处人物雕像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黄红常会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21岁还是一个懵懂的年纪,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却有这样一个人,21岁的他已经毅然选择了为革命献出生命。”黄红看向雕像说道:“他的名字,叫江善忠。”
 
  “1934年冬,他牺牲时这句‘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青春誓词,却体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黄红坚定地说。
 
  1929年初,毛泽东把井冈山的革命烽火燃向兴国在内的赣南闽西大地。同年,16岁的江善忠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斗争坚决勇敢,又念过书,深受大家拥戴,很快就成为一名党的干部,历任中共合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上社区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兴国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等职,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小江部长”。
 
  虽是一名年轻干部,但江善忠对裁判部的除奸肃反工作有着极高的保密性要求。
 
  “他要求,不该知道的事情不问,不该看的文件不看,不该打听的消息不打听。必须做到守口如瓶不泄密,管好文件不泄密,保守党的机密甚至超过爱惜自己的生命。”兴国县委党史办副主任丁志操说,江善忠对党忠诚,立场坚定,为维护苏维埃法律的尊严和苏区的革命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主力被迫长征。
 
  长征前夕,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考虑到江善忠是土生土长的群众领袖,享有很高的威信,决定将他留在中央苏区,领导苏区群众坚持游击战争。
 
  为鼓舞战友斗志,江善忠编唱过这样一段诗句:“草丛石岩当住房,为了革命自带粮。一切困难都不怕,坚决消灭国民党。”敌人对江善忠恨之入骨,贴出告示悬赏5000块大洋收买他的人头。
 
  1934年12月,兴国苏区全部沦陷。江善忠奉命安置红军留下的一批伤员。他潜回家乡长冈乡后,组织了一支10余人的游击队,将20多名伤员转移到距兴国县城10余公里的灵山猴哥寨隐蔽和治疗。敌人得知消息后突然“进剿”。为掩护伤员,江善忠独自把敌人引向了地形险要的芒槌石山峰上。
 
  芒槌石,三面绝壁的孤峰,虽然易守难攻,却无法脱身。最终,子弹已尽,石块亦绝,敌人猖狂喊话,要江善忠反水投降。
 
  冬日,寒风凛冽。在那座峭拔的石峰上,江善忠昂首挺立在峰顶,而在石峰下,正是一群端着长枪的敌人。在被敌人包围后,他用鲜血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誓词,纵身一跃……
 
  当时的江善忠,年仅21岁。
 
  “爷爷出生没多久,太爷爷就已经去世。流传下来的只有他的英雄事迹,并没有留下更多的音容笑貌。”31岁的合富村村民江华说,自他有记忆起,家里长辈就经常会讲起太爷爷江善忠的故事。
 
  2019年,原本一直在兴国县城开店的江华,选择返乡成为合富村的一名村干部。记者见到江华时,他正忙着给村里制衣厂的工人介绍森林防火知识。
 
  江华说,成为村干部后,他才逐渐走进太爷爷的“内心”。“身为党的基层干部,就要学会服务群众,用行动带着大家一块干。前两年我也申请入党了,如今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芒槌石,高高伫立于青山绿水间,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而它的所在地,正是江善忠烈士的家乡——长冈乡合富村。
 
  “我们村名为合富,就是寓意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富裕,村里的发展也得‘万万年’。”合富村党支部书记危立新说,近年来,在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下,合富村通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产业,2020年4月全村顺利脱贫。
 
  近期,兴国县百里红山旅游区(南部景区)项目成功签约,合富村范围的芒槌石、仙桃峰、冰心洞等多个景点被纳入,村民们也即将吃上“旅游饭”。
 
  漫步在合富村的村道上,村中心的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另一侧的蔬菜大棚不时出现村民忙碌的身影。
 
  危立新指着楼房说:“这是2012年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深山移民扶贫搬迁政策,规划建设的合富新村,医疗所、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长冈乡范围内的172户村民都住在这里。”
 
  走进村委会,江善忠烈士的照片与英雄事迹整齐地挂在办事大厅墙上,常引村民驻足。在合富村,青春的铮铮誓词正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合富”梦想,走进现实。(记者邬慧颖)据新华社南昌电
 
大秦铁路上的钢轨“女医生们”
大秦铁路上的钢轨“女医生们”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刘小草


  “前方来车!全体下道!”现场防护员高以香手中的对讲机响起,她举起信号旗,高声提示,将远端防护员发出的信号告知工作中的同伴。

  不远处,正在作业的6位同事迅速将两台重达50公斤的超声波探伤仪搬离铁轨。

  浓重的煤烟被风扬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身着橙色工装,口罩帽子全副武装的女子探伤队员们排成一列,直至列车驶过,再将沉重的仪器搬回铁轨上,继续向前推行。

  今年春运伊始,“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线繁忙依旧。对于太原铁路局秦皇岛西工务段柳村女子探伤工区的14名女子探伤工来说,同样的场景每天都要上演数次。她们担负着大秦线柳村、港站及秦东三个大型编组站118公里线路和274组道岔的钢轨探伤检测任务。

  “我们这份工作,说白了,就是给钢轨做体检的大夫。”工长谢小伟告诉记者,女子探伤班每天的工作,是探测火车行驶的钢轨上有无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绝不止“望闻问切”的钢轨医生


  承受着冬日呼气成冰、夏日酷暑炙热的艰苦,她们却说“真正的考验是每天要在数千米的钢轨探伤中查找以毫米计的缺陷,稍有遗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检查仪器、校正灵敏度、给仪器加水和耦合剂……天还没亮,女子探伤班忙碌的一天已经开始。

  早上7点,女子探伤班列队完毕。疫情期间,她们出行前的准备又多了一项——对办公室、宿舍、库房以及探伤仪等进行全面消毒。

  这是一份辛苦且枯燥的工作。

  铁路探伤工属于户外作业工种,日复一日,无畏寒暑。“我们统计过,每天需要避车上下道20多回、弯腰蹲起100余次、分析波形20多组。”谢小伟用一组数据描述她们的工作状态。

  探伤班负责的区域坡道多、钢轨侧磨严重、探伤难度大。每天,她们都需要手抬50多公斤重的探伤仪,检测6公里长的钢轨,徒步推行六七个小时。

  这还不是最难的。气温剧烈变化时,最易发生钢轨断轨的情况,每逢隆冬、盛夏,就是她们最紧张的时刻。

  冬季铁道旁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捂着口罩和帽子,呼出的水汽常常在头发、睫毛上凝结成冰;盛夏炙热的钢轨直逼60摄氏度,作业站场地毫无遮蔽,暴晒雨淋都是家常便饭。

  这也是一份需要专注、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真正的考验是每天要在数千米的钢轨探伤中查找以毫米计的缺陷,稍有遗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工长谢小伟说。

  伴随着探伤仪器“嘀嘀嗒嗒”的信号声,姑娘们边推行仪器,边仔细地在监控屏幕上观察波形、校对伤波。遇到异常信号,她们要撤回仪器反复验看,不时蹲下身,在铁轨上标记钢轨接缝与擦伤。遇到道岔等复杂路段,谢小伟便弯腰“手检”,用锤子敲打铁轨,观看反弹高度、监听反馈声音。

  “医生诊疗讲究‘望闻问切’,我们探伤也是一样。”班长霍智慧告诉记者,每天的户外工作结束后,还有大量数据回放、比对工作等着她们处理。“通过回看,发现出波的异常情况,确定伤损位置,通知相关车间及时处理。”

女探伤工的专属“化妆包”


  “夏天不敢穿裙子,膝盖上都是疤,都是抬机子磕的”。包里总是随身携带着红花油、创可贴,“这是女探伤工专属化妆包”


  在铁路系统,户外作业多为男性职工负责,探伤工这一职业历来以男性为主。2007年,秦皇岛西工务段成立女子探伤班时,最初的一批女队员,多是当年刚退伍的80后女兵。

  “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抬起沉重的探伤仪。”更何况,她们还要提着百斤重的机器在道轨和枕木上行走。

  “夏天不敢穿裙子,膝盖上都是疤,都是抬机子磕的”。防护员王婷是探伤班为数不多的90后,她笑称自己一直是“女汉子”“力气贼大”,可适应起这份工作,也花了不少时间。

  而现在,转线、避车,每天抬上抬下百余次,探伤班的姑娘们克服困难,逐渐适应了这样艰苦的工作状态。“一开始,工区的工长、班长都是男师傅。”谢小伟介绍:“现在已经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因为免不了磕磕碰碰,探伤班的姑娘们进场地,包里总是随身携带着红花油、创可贴。“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这是女探伤工专属化妆包。”执机手任玮玮笑着说。由于长时间抬重物、加上弯腰作业,许多人的腰椎都有劳损。

  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她们不是没有动摇过。“刚来的时候,我们都掉过泪,也很想家。”和谢小伟同批来到秦皇岛的女探伤工们,都来自山西大同。“一开始,远离家乡和亲人,气候、饮食、工作强度,都特别不适应。”她们不是没有过调离的机会,但探伤班的姑娘们多数选择了坚持:“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好好干。”

  14年来,她们走过13311.032公里线路,保障了25312组道岔的安全,创造了5000多天“零漏检、零误判、零违章、零事故”的纪录。她们先后准确判断811处伤损,减少疑似伤损复核262处,累计节约维修成本56万余元。   (参与采写:杨丽、何乃铖、张泽卿)

 
“文物医生”杨文宗:一个剔除动作重复几千次
“文物医生”杨文宗:一个剔除动作重复几千次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新华社西安电(记者杨一苗、韩啸)潮霉之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让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文宗既震撼又难过。

  1200多年前的壁画,虽被时光剥蚀,其色彩、线条仍清晰可辨。但一些原本成组的壁画,却因多年前盗墓者的破坏已经残破不全。

  这里是深达12米的盛唐名相韩休之墓。墓室四壁绘有朱雀、玄武、山水、乐舞,画风俊逸、题材罕见。

  这是一次对被盗墓葬的抢救性发掘保护。

  做好前期准备后,杨文宗屏住呼吸,手执毛刷,轻点均涂之间,加固空鼓部位、修补残缺画面、回贴起翘颜料。

  1984年,杨文宗从西北大学文博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文物保护一线工作。在他眼中,一件件存有病害的文物,就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而自己就是为这些“老人”治病祛疾的“医生”。

  “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是从给它们‘搬家’开始。而这些壁画就像是上了年纪的病人,大都存在开裂、空鼓、剥落、发霉等‘症状’,要先给它们吃‘补药’,通过加固稳定让它们‘体力’逐渐恢复,才能开始‘搬家’和‘手术’。”杨文宗说。

  墓室中,一阵微风、一束强光,都可能对壁画造成伤害。杨文宗说,有些古墓壁画看似保存完好,其实画面中的胶结质历经千年已经分解无存,颜料以粉状形态附着在壁画表面,一次稍重的呼吸都可能导致颜料脱落。

  为了完善规范揭取壁画的技术流程,在制作夹板、烘干、加固、涂胶等各个环节,杨文宗和他的同事们不知反复实验了多少次。他还对以往文物修复中采用的传统工艺、设备及工具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逐步形成了古墓壁画保护修复的行业标准。

  韩休墓的抢救性发掘始于2014年,对其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是中国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以全方位科学完整的方式,系统性实施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

  仅对壁画“搬家”就用了近两年时间,修复每幅壁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山水图”“乐舞图”的修复到今天还在继续。

  杨文宗说:“这是个需要极大耐心和耐力的职业,比如为了清除壁画上的土锈而不伤及颜料层,一个剔除动作就要重复几千次。”

  “我们是文物的‘医生’。当你意识到正在抢救的是一批无价之宝时,成就感油然而生,那是任何其他事情都代替不了的。”回忆30多年来文物修复生涯,杨文宗百感交集。

  他用自己的巧手与勤思修复了数千件珍贵文物,不仅包括古代壁画,还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砖石质文物等。这其中,许多文物都大名鼎鼎:秦代大型青铜龙、唐鎏金铁芯铜龙、壁画《宫女图》《阙楼图》《客使图》等,并参加制作难度极大的秦陵二号铜车马的复制。

  1996年,杨文宗参与了中国与意大利首次合作举办的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并在2001年赴意大利罗马进修古代壁画修复技术。杨文宗不仅在实践中成长为行业领军人,从那以后也不断培养年轻人传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现在,杨文宗会时常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走走看看。这座建在地下的展厅,展陈着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等壁画珍品近百幅。

  这里的许多壁画,杨文宗都参与过保护修复。他说:“这30多年来,我亲历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突飞猛进、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技艺的传承与振兴。”

 
墨脱的“新年礼物”:山崖上的足球场
墨脱的“新年礼物”:山崖上的足球场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墨脱县新建的11人制足球场位于雅鲁藏布江边(2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巴登则村家中,旺前罗布展示获得的奖牌(2月9日摄)。
 
 
 
在巴登则村,旺前罗布向弟弟们展示球技(2月9日摄)。
 
本组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新华社记者罗博、王沁鸥、孙非
  很难想象,在藏东南边境小城墨脱县,一项业余足球赛事能在春节前火爆异常。这项名为“雅江杯”的比赛,到今年已经举办13届。
 
  16岁的门巴族少年旺前罗布是当地最耀眼的“球星”。2014年,他通过选拔进入恒大足球学校。今年回家,他发现比赛换了新场地。由广东佛山援藏力量支持建设的11人制足球场已近完工,所有比赛都在这里进行。
 
  这块建在山崖边上的球场,是墨脱第一块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这也是旺前罗布不敢想象的“新年礼物”。
 
“孤岛”上的足球
 
  如果从空中俯瞰过地形,就会明白在墨脱找块平地修球场有多难。整个县域被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贯穿而过,县城和各个乡、村分布在峡谷两岸的狭小坡地上,宛若“挂”在陡峭的山体上。由于东、北、西三面被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大山脉阻隔,且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墨脱曾长期不通公路,如悬在高原东南部边缘的一块“孤岛”。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曾经闭塞的地方,却生出了一片足球的热土。
 
  旺前罗布的家在县城以西的德兴乡巴登则村。他记得,小时候踢的“球”是用胶带缠住的纸团,有时也用瓶子代替。只能在村头的土广场上踢,但不敢开大脚,因为“球”会掉到山下。
 
  “小小的墨脱城,有太多的足球故事!”现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阿旺朗杰说。他曾在西藏自治区体校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也是最早将足球带进墨脱的人之一。
 
  “我2002年回来当体育老师时,沿途得翻雪山、搭帐篷,4天才能走到县城。”阿旺朗杰说,那时全县几乎没人知道足球,他就从林芝市带几个球给学生们踢,“不教战术,就让孩子们拼、抢,那也比光跑步有意思多了”。
 
  渐渐地,爱踢球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开始平整学校的土操场,用木板钉出两个球门。有些乡里朋友为了来县城踢球,要走好几个小时。
 
  旺前罗布也徒步去踢过球。那时,他代表乡小学去县里比赛,和队友翻了几座大山,从摇晃的铁索桥上跨过雅江,三四个小时才到县里。他穿的是25元一双的回力鞋;没在草皮上踢过球,踩在刚铺好没多久的草皮上“感觉要飞起来”;不懂战术,完全不退防,就站在前场等队友传球,但还真的进了两个,帮助球队完成绝杀。之后,一行人又浩浩荡荡走回德兴乡,一路上在山崖上唱着门巴民歌。
 
  在那段几乎“与世隔绝”的岁月里,足球给边境小城中单调、孤独的生活,带来了珍贵的昂扬精神。
 
新年前的“礼物”
 
  后来,县里的中小学陆续修建了五人制足球场,教育局也开始推广建立阳光足球队;墨脱队在林芝市的比赛中屡创佳绩,旺前罗布入选恒大足球学校……这些都更坚定了墨脱人对足球的信心。而墨脱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条公路——扎墨公路,也终于在2013年修通。但是,墨脱依旧没有一块11人制标准球场。
 
  2019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进入墨脱。发现这里海拔仅1000米左右,适合开展竞技类项目,但全县没有一处大型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他们将这一想法与当地干部交流,决定实施墨脱县公共体育运动基地建设项目。11人制公共足球场只是项目一期,二期将建设公共综合体育馆,还将配套建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
 
  建设中的一些特殊困难令设计和施工团队始料未及。由于盘山路的转弯角度过大,球场照明灯杆即便拆分成三段,放在卡车上仍无法转弯,只能将原定30米的灯杆长度改为25米;扎墨公路桥梁有限载,一些钢结构构件只能拆成更小的部分运输;施工期间,公路因雨季地质灾害前后封闭一个多月,材料运不进来……
 
  “断路断网不断精神,停水停电不停斗志,这是墨脱人民教给我们的精神。”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组长叶敏坚说,克服重重困难,场地在“雅江杯”开赛前投入使用,也是献给墨脱人民的一份特殊“新年礼物”。
 
小城里的憧憬
 
  刚刚结束的“雅江杯”吸引了18支球队,仅德兴乡就有4支村级队伍参赛,一支队伍还打进了决赛,最后在点球大战中惜败。
 
  比赛在这个人口仅14000多人的小城中是过年前的大新闻。去年,墨脱的硬化道路已通到每个村,许多乡亲们坐着车来县里为球队加油。为一场球而徒步翻山的日子,已成为历史。
 
  “未来,公共体育场馆区域将是县城一处新的城市活动中心,甚至可以将林芝市乃至自治区级的比赛引入墨脱,打造藏东南的体育产业和高原康养中心。”墨脱县县长魏长旗说。
 
  凭着艰苦奉献的精神,一代代“高原孤岛”的建设者已为墨脱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未来,这座风景宜人的边境小城,或许将回馈给她的居民更多幸福感、获得感,以及更加多元的生活选择。
 
  过完年,旺前罗布又将返回广东。他将面临足球生涯的关键时期,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职业球员,即便不能如愿,他也想以后回到墨脱,成为一名足球教练。“不管能不能培养出职业球员,让像我弟弟那么大的孩子以后能在家门口踢场正规比赛,也很好啊!”他说。 新华社拉萨2月16日电
 
陪人“唠嗑” 家政员杨晓莉的过年新业务
陪人“唠嗑”
家政员杨晓莉的过年新业务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唠嗑。”这是多年前春晚小品里的经典桥段。

  就在春节前,山西省太原市红马甲家政服务公司的家政员杨晓莉也接到了这个特殊任务——陪“留守老人”唠嗑。

  今年,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杨晓莉没有回河南老家陪父母过年。杨晓莉说,就地过年,也让城市里的“留守老人”增多。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就找家政员帮他们父母做家务,陪他们父母唠嗑。

  杨晓莉接到的陪唠嗑订单来自北京的一位刘女士。作为独生女,刘女士三十多年来都在太原老家陪父母过年。由于疫情反复,今年是她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刘女士希望家政员替她陪伴年过七旬的父母聊聊天,解解闷。

  有着七年保洁服务工作经历的杨晓莉,陪人唠嗑还是第一次。接到任务,她不敢怠慢,觉得自己不善聊天,还拉上了同事张晋霞,向刘女士了解了老人的性格和爱好,又提前上网查了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

  “你看我们穿上红马甲,像不像小品里的宋丹丹?”在去老人家的路上,杨晓莉打趣着,尽量让自己不那么紧张。

  很快,杨晓莉和张晋霞来到刘女士的父母刘金汉、李金珍家里。一进门,杨晓莉先给李金珍老人一个大大的拥抱。“阿姨,我们是替您女儿来看望您的,今天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女儿。”她拉着老人的手有说有笑,“就地过年,对您和孩子都安全,而且政府和单位鼓励,还有丰厚的留岗补贴。”

  谈话间,老人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女儿打来的。“妈,今年不能回家陪您过年了,就让晓莉她们替我陪陪您。我们在北京很好,您和爸爸在那边一定要照顾好身体!”在电话那头,刘女士说道。

  “我们老两口很好。你们安心在北京过年,等明年疫情过去了,都平平安安地回来。”放下手机,李金珍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李金珍说,女儿和女婿都是医务工作者,工作忙、假期少,老两口每年就盼着春节一大家子团聚。

  同样的境遇仿佛拉近了她们之间的距离。她们像母女一样聊天、一起打扫卫生,杨晓莉还把带来的“福”字给老人贴好。

  很快到了晌午,唠嗑也接近尾声,老人拉着杨晓莉和张晋霞的手舍不得让她们走。“阿姨,我们单位就在附近,您要是无聊了就给我打电话,我过来陪您。”杨晓莉说。

  对这次特殊的家政服务,杨晓莉并没有收费。“我不知道如何收费,因为孝心是无价的。”她说。

  (记者张磊)新华社太原2月16日电

 
唱出“春天” 打工歌手许小猛的追梦故事
唱出“春天”
打工歌手许小猛的追梦故事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风吹炊烟袅袅,月牙儿挂树梢……”伴随舒缓的吉他声,许小猛闭上眼轻声吟唱,一首“田园诗”般的原创民谣,仿佛将他带回了一千公里外的家乡。
 
  37岁的许小猛是来自苏州的“长三角打工者艺术团”负责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团由数十位在苏州、上海等城市的外来务工者组成,其中有操作工、售货员、电焊工等。他们白天穿梭于车间工地,晚上下班弹吉他唱歌。
 
  今年春节,就地过年的许小猛和团友们有音乐相伴。“我们特意创作了一首描绘故乡生活的公益民谣,献给所有异地过年的打工者。既是传递温暖,也能抚慰乡愁。”许小猛说,离家打工以来,他从未放弃唱歌。“歌里有我们的‘春天’!”
 
  17年前,许小猛孤身一人从河南老家到苏州打工,首站是当地一家电子厂。“那会儿天天裹着厚厚的工作服,从早干到晚。”许小猛回忆说,当时城市新生活的重担让他倍感压力。
 
  2007年,许小猛从工厂离职。为了生计,他在咖啡厅打零工,做过酒吧歌手,后来应聘了一家旅游公司,种种经历让他走遍苏州,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爱音乐的打工者朋友。2010年12月,他和伙伴们一拍即合,成立了“长三角打工者艺术团”。
 
  在许小猛眼中,打工者艺术团要为打工者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能排解在城市的寂寞;同时,用歌声去传递打工者的心声,放大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013年,打工者艺术团召开首张专辑发布会。那时他们得知苏州当地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急需救治,决定在发布会现场举行慈善义演,现场募集到的1万余元如数捐出。“虽只是微薄之力,但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还能帮助本地人,那种融入感和幸福感,是不可言喻的。”许小猛说,如今在社会各界支持下,艺术团已经在工厂、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举行了60多场公益演出。
 
  早期歌曲《丑小鸭》《闯一闯》反映打工者的艰辛与梦想,《365天》关注返乡路上的喜忧,《城市是我家》唱出对城市的认同感……“这些歌来源于生活,反映着我们的变化。”许小猛说,来到苏州后,他从一个人变成一家人,从月收入仅千元到现在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像他一样,很多艺术团成员已在城市成家立业,过上幸福小日子。
 
  除了“忙年”,许小猛最近正紧锣密鼓筹划演出。他和团友们打算这个春天在南京办一场慈善演唱会,唱出艺术团十年追梦的故事。“希望能温暖更多在城市打拼的打工者,激励他们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许小猛说。
 
    (记者何磊静)据新华社南京2月16日电
 
中欧班列“开箱达人” 从班列货品看“中国制造”出海
中欧班列“开箱达人”
从班列货品看“中国制造”出海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济南2月15日电(记者邵鲁文)春节期间,奔跑在欧亚大陆间的中欧班列一如往常的繁忙。正月初二,山东“齐鲁号”欧亚班列(中国济南-芬兰赫尔辛基)由济南南站发出,搭载着防疫物资、汽车机械配件、日用百货等货物,驶向芬兰,这是“齐鲁号”欧亚班列首次将去程班列运营线路延伸至北欧国家。

  秦晋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济南车务段济南南站的一名货运值班员,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中欧班列的验箱工作,包括查验实际货物与计划是否一致、货物是否加固到位等情况。由于工作中要将每个集装箱都开箱检验,她也被同事称为“开箱达人”。

  这位“开箱达人”在检验货物、确保稳固运输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制造”走向海外。“我毕业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在投资学的课堂上,老师常拿中国经济举例,赞扬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

  2015年回国后,秦晋来到济南南站工作,成为一名货运值班员。“在济南南站工作的这些年,我看到了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如今,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把一批批中国制造的物品发往欧洲各个国家。”秦晋说,这一方面让她感到岗位责任重大,一方面又让她有很强的荣誉感。

  秦晋告诉记者,短短几年来,济南南站开行中欧班列的数量变化巨大。2017年8月,济南南站开行了首班中欧班列,那一年,济南南站共开行中欧班列14列。2020年,济南南站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达到179列,班列的目的地由最初的仅到达俄罗斯莫斯科,逐步开行至白俄罗斯明斯克、匈牙利布达佩斯、荷兰芬洛、芬兰赫尔辛基等地。

  “仔细算来,从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经我手查验的集装箱有7000多个。”秦晋说,虽然中欧班列集装箱内货物种类繁多,但几年时间里,她从班列货品中,看到了“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受到海外欢迎。像海尔白色家电、长城哈弗汽车、中国重汽自卸车、潍柴动力发动机,以及国产的激光切割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近两年来越来越多。去年,还有多趟“海尔专列”“中国重汽专列”发往海外。

  让秦晋感到自豪的是,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班列发送货物中增加了国产口罩、隔离衣、医疗病床、呼吸机等防疫物资,从山东到欧洲架起了一条防疫物资运输“大动脉”。

  记者了解到,进入2021年以来,山东“齐鲁号”欧亚班列的运行态势持续走高。今年1月,“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118列,同比增长45.7%,进出口货值约13亿元,增长205.2%。“班列上的每一箱货物,都像是一张张发往世界各地的名片,展示着中国魅力。”秦晋说,每每这样想着,就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二松的“婚礼”
二松的“婚礼”

( 2021-02-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石家庄2月16日电(记者郭雅茹)“又娶媳妇又过年,太高兴了。”这个春节,34岁的张二松很开心,外债没了,4间节能房盖起来了,心仪的媳妇娶到家了。

  但在二松的心里还是觉得对不住媳妇。前几天的“婚礼”,没请亲朋好友,没摆宴席,两家人一起吃顿饭,媳妇就留下来过日子了。妻子宋艳艳说:“有啥对不住的,咱们将办‘事’钱用到刀刃上,把日子过好才是硬道理!”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杨杖子村位于冀东燕山腹地,三面环山。全村307户892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且近九成都是山地,土地十分贫瘠,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51人。

  二松14岁时父亲因癌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大两岁的哥哥艰难度日。哥哥娶妻生子后,一家7口挤在爷爷辈修建的老房里。日历一页页翻,日子一天天过,可二松的婚事始终没着落,母亲急得唉声叹气。

  两年前,二松家和村里大多数家庭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秦皇岛市住建局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帮扶下,村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了、节能房建起来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二松家的土地流转给食用菌基地,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母亲和嫂子在合作社打工,两位守家妇女一下子成为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三金”农民。会瓦工活的哥儿俩,脱身出门南下广州打工,月收入都在万元左右。不到两年,哥儿俩都建起了时尚的节能房,再也不用挤着住,更不怕雨天屋漏水。

  2019年,经人介绍,二松认识了宋艳艳,并于今年1月领了证。

  眼看大龄的弟弟脱贫又脱单,哥哥当即买了好几串鞭炮,噼啪噼啪响了好一阵。母亲也计划着,一定得风风光光大办一场。

  得知二松结婚的消息,驻村第一书记卢振生和村支书高玉三一起前来祝贺。二松的母亲一看扶贫“恩人”来了,高兴地发出邀请。“二松脱贫又脱单,是全村的喜事,大家都跟着高兴。但现在都在号召移风易俗,咱们小康生活不只是有钱了就行,新时代乡风文明也要跟上,再加上疫情,二松这婚礼,不仅要缓办,更应该简办才行。”卢振生耐心地和二松的母亲解释着。

  这话让二松的母亲心里有些难受,跟儿子、媳妇嘟囔:为配合防疫,婚礼缓办可以,简办不行……

  最后,还是媳妇说服了婆婆:“大办至少得摆上二三十桌,每桌至少20个菜,鸡鸭鱼肉一样不能少。再说那么多菜也吃不了,新事新办,省事省钱,挺好!”

  亲朋好友不请,两人“婚礼”却如期举行。街坊邻居对他们这一举动既惊讶又佩服,纷纷送来祝福。

  “好日子就此开始喽!”二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