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跨境电商TIR国际公路出口运输启动
跨境电商TIR国际公路出口运输启动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跨境电商TIR国际公路出口运输6月1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启动。TIR系统是唯一的全球性跨境货运通关系统。   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海南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海南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海南省气象局6月13日16时30分继续发布台风四级预警,今年第2号台风“鹦鹉”预计14日在广东沿海登陆。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一座“百年煤城”的创新“逆袭”
一座“百年煤城”的创新“逆袭”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王丁、王圣志、刘怀丕


  有着“百年煤城”之称的河南焦作,2008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这座原本生态脆弱、产能落后的城市,何以“不畏疫情遮望眼”,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逆袭之路”?只因早下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市三步战略“先手棋”,在转型发展中厚积了经济韧性。

  “头雁企业”彰显韧性危中寻机


  在皮鞋展厅里,“网红”主播正直播卖鞋,这是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抓内销的一项努力。这家公司是LV、普拉达、阿玛尼等国际品牌的供货商,羊皮供给量占全球四分之一。

  “疫情对皮革外贸冲击大,不过公司扛得住,正努力抓内销。”公司副总经理陈颖说,当前公司苦练内功,一方面加强自有终端品牌建设,另一方面主攻未来三五年的产品研发,等待行业复苏。

  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是焦作市近年来实施的大企业集团和“头雁企业”培育工程中的佼佼者。截至2019年,人口不到400万的焦作市,拥有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400多家、超50亿元企业6家、超100亿元企业3家。冰晶石、氟化铝、气缸套、核黄素等产品销量全球第一,钛白粉、工程胎等居亚洲或全国第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大企业集团和‘头雁企业’在疫情中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稳定全市产业基本盘起到支撑作用,有些企业还在危局中寻得新机会。”焦作市副市长孙起鹏说。

  钛白粉有“工业味精”之称,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我国大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先河。在公司园区的后山上,研发中心巍然屹立。“我们每年研发投入达4个多亿。通过技术创新,公司实现多种生产工艺耦合,既降成本又超净排放,竞争力大增。”公司董事长许刚说,疫情导致行业内重新洗牌,公司依靠技术、市场优势,计划出手整合产业链上更多资源。

  创新赋能“经济引擎”稳增长


  70岁的李世江此生最珍视两个荣誉:一个是公司获得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另一个则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科技奖,是因为自主研发出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及军工装备提供保障。目前,李世江创办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无机氟化工企业,他也被人们称为“老氟爷”。

  “六氟磷酸锂2017年大规模占领市场,现今已占总公司销售收入的一半。”李世江说,创新给公司带来不竭动力,电子级氢氟酸等新产品技术已国内领先,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金钥匙,也是帮企业闯过疫情关的硬支撑。”焦作市常务副市长李民生介绍,近年来,焦作市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通过设改革创新奖、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建设中原工业设计城等一系列创新激励举措,打造多维、立体的创新生态链。

  焦作产业的技术含量快速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8.3%;增速18.2%,高于规上工业9.5个百分点。即便今年第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还保持着同比3.9%的增长。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焦作本地孵化出的科技公司,目前年产智能手机摄像头马达2亿片,市场占有率很高。“有技术、制造优势支撑,疫情对公司的影响可控。”公司总经理刘富泉正忙三件事:排队上市、2亿片新项目建设及100亩新征用地。

“美学”经济开创绿色发展新路径


  从举办汉服花朝节,到推出100元年卡随便游,再到对河南人免门票……从4月份起,云台山打出“组合拳”招徕游客,不但度过艰难期,客流和收入还同比增长20%多。

  修武县以云台山为依托,以“美学经济”为路径,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

  “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深山中的修武县金陵坡村,废弃了20多年的学校,被改造成留住乡愁、古色古香的“云上院子”,这里每晚住宿虽然高达一两千元,依然是游客的“网红”打卡地,预订火爆。在修武,这样的民宿并不少见。

  从民宿美到乡村美、修武将美学渗透到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现在有超过50个美学小建筑次第建设和完工。20多位哈佛、宾夕法尼亚、清华、北大等院校毕业的顶尖青年设计师在修武开展美育授课、创业和美学设计,这些充满美学的风景线,为全域旅游开启了新亮点。

  焦作旅游以云台山风景区为龙头,2019年旅游业占全市GDP比重已达17.4%。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焦作坚持生态立市、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胆识和智慧。

  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说:“近年来,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致力于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新华社郑州6月12日电

 
峥嵘岁月30年 中国蓝盔卫和平
峥嵘岁月30年 中国蓝盔卫和平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016年1月1日,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马里加奥举行升旗仪式。    新华社发(韩立建摄)
 
 
2015年11月3日,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在利比里亚格林维尔的一座村庄询问当地治安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新华社记者王建刚
 

 
  历史的长河中,和平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
 
  时针拨回30年前。
 
  1990年4月,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出现一张特殊的图片——5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观察员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这是联合国相关简报首次出现中国军人的形象,也是中国军人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见证。
 
  30年栉风沐雨,30载峥嵘岁月。今年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中国军人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负责任大国担当,践行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不懈努力。
 
和平之师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句话,记录在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生前的日记中。10年前,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
 
  承载和平,守护和平,是和志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30年来,中国已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15名中国维和军人为世界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高度重视联合国作用,是维和行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
 
  “在过去的30年里,包括文职、军人和警察在内的中国维和人员,在联合国多个维和行动中发挥着弥足珍贵的作用,”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让-皮埃尔·拉克鲁瓦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我对他们在联合国蓝色旗帜下的无私奉献表示高度赞赏。”
 
  今天,2500余名中国维和官兵在马里、刚果(金)、南苏丹、黎巴嫩、苏丹达尔富尔等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评价中国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从5名军事观察员到成建制部队、从单一工兵分队拓展到多种任务性质分队、从一个任务区扩大到多任务区……30载维和路,面对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地区局势,中国维和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阐明中国在涉及世界和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提出加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倡议,在进一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宣布多项务实举措。
 
  5年来,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承诺落地生根,一项项扎实有序的维和行动开花结果:
 
  ——2016年5月,中国同联合国正式就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签署协议;
 
  ——2016年6月,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和联合国维和部首次在中国举办联合国维和特派团高级官员培训班;
 
  ——2016年10月,中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所属防暴一队以全员全优成绩顺利通过联合国组织的人员、装备考核评估;
 
  ——2017年6月,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4架直升机及相关装备部署至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维和任务;
 
  ——2017年9月,中国军队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
 
  ——至2020年1月,中国已累计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如今,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和第二大出资国。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穆罕默德-班迪说:“在人员和资金方面,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铁血之师 捍卫中国军人荣光


 
  穿越战火与硝烟,一批批中国蓝盔以鲜血和汗水坚守中国维和军人“铁肩担道义,执戈卫和平”的誓言。
 
  2016年5月31日晚,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营地遭遇袭击。为阻止汽车炸弹冲入营区,维和战士申亮亮坚守岗位,在爆炸瞬间将战友推开,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一个多月后,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杨树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遇难。
 
  30年来,在海外维和战场前线,在每一个危险与挑战如影随形的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人员直面生死、不惧挑战,以生命赴使命,用鲜血捍卫中国军人的荣光,用过硬素质诠释铁血担当。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不仅意味着所在地战火纷飞、冲突不断,更充斥着疾病、贫困和恶劣气候条件。
 
  在马里最高气温近50摄氏度的旱季,维和队员不到4个月就建成一座二级医院;在柬埔寨,中国维和部队创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桥”的神话;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中国首批维和步兵营的官兵们顶着高温在一片乱石杂草中建造营区,一个月就住进了新房。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暴发。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所知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之一,感染后死亡率极高,而常年高温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维和部队坚守岗位,工兵分队维护着当地三条地面大动脉畅通;运输分队每天出动30多台车辆为联合国各驻兵点运输水和给养;医疗分队成立应对埃博拉团队,利用国内紧急送到的防护装备开展收治埃博拉病人演练。
 
  2018年末,“非洲死神”埃博拉再次来袭。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按照“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思路,先后跋涉两万余公里开展巡诊、诊治病人358例,受到联刚团和驻地官兵高度赞誉。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本就条件艰苦的维和任务区,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场“大考”,勇于担当的中国维和军人坚守岗位,坚定履行使命,在确保自身“零感染”前提下,积极宣讲防疫知识,为其他国家维和部队介绍中国防疫成功经验。
 
  “中华民族具有奉献精神和韧性,在中国维和官兵的身上也能看到这些宝贵的品质,越是艰苦越能迎难而上。”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刚团)南部战区司令阿卜杜拉如是说。
 
  30年间,中国维和部队累计新建、修复约1.5万公里道路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1万多枚;运送各类物资器材超过130万吨,运输总里程130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20多万人次;完成无数次长短途巡逻、武装护卫、难民营搜查、监督联络、谈判调查等任务……“中国质量”“中国水准”“中国速度”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高度肯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报告评价说,中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任务部队中“最专业、效率最高、最训练有素和最守纪律的队伍”。
 
文明之师 传递中华民族爱与友谊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像姹紫嫣红的鲜花、像馥郁芬芳的香味……谨向中国维和医疗队致以万分感谢和美好祝福!”
 
  2019年年初,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收到这样一封特殊来信。
 
  写信人是一名生活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他曾意外被狼咬伤,在中国维和部队军医悉心治疗下,身体逐渐康复。
 
  30年来,为了和平,为了友谊,中国军人向世界敞开胸怀。从病毒肆虐的刚果(金)到冲突不断的南苏丹,再到酷暑与战火并存的马里,中国维和官兵用真情实意和实际行动温暖着当地民众,中国军人真诚、善良、友好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军人仅用7天就高质量修复被洪水冲垮的卡米西西桥。联刚团工程处官员评价说:“中国工兵不愧为任务区最优秀的队伍。”
 
  在南苏丹那卡囤村,中国维和军人重建小学校园。老村长查尔斯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是南苏丹人民真挚的朋友!”
 
  在苏丹达尔富尔,中国维和军人转运伤员。埃及维和警察分队随行医生穆罕默德·奥玛尔说:“非常感谢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的帮助,救援行动非常迅速,为挽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我们非常感激。”
 
  在黎巴嫩南部山区,中国维和军人提供义诊。75岁的村民阿德尔·阿卜杜拉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医疗队为我们提供的义诊服务,非常感激他们所做的一切。”
 
  在很多任务区,当地民众都会主动接近中国维和官兵。不少居民说,虽然他们不认识军服上的英文,但心里知道,这些臂章上有五星红旗的军人都是好人。
 
  30年间,中国维和官兵保持了“零违纪、零遣返”纪录,全部被授予联合国维持和平勋章。一枚枚勋章,背后是维和官兵全心全意的付出。他们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为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表率、夯实基础。
 
  ……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期望。
 
  “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各国共同安全与发展的中国倡议和必然选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为维和而行动”倡议进入落实关键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中国蓝盔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护和平、传递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努力奋斗。    (参与记者:商婧、谢琳)    新华社联合国6月13日电
 
不用弯腰的麦收
不用弯腰的麦收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6月12日,在山东青岛平度市田庄镇西寨村麦田里,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背着手、踱着步,在田边转来转去……眼下正是“三夏”农忙时节,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周集村村民张玉民看上去却不那么忙碌。

  “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作业,根本不用我干活。不用弯腰就能收完。”在一片金黄的麦地里,一身休闲打扮的张玉民说。

  在他的农田里,机声隆隆,联合收割机走过,麦穗被收集起来,秸秆和麦壳被粉碎后抛撒在麦田里。在地头等候的一辆三轮车,把刚收完的小麦运出来。

  “我来地里就两个事,一是告诉农机手哪是我家的地,再就是监督他,看收割得好不好。”他说。

  10分钟左右,一亩地收获完毕。张玉民又发话了:“帮我送到那边。”骑上车,他带着农机服务人员来到提前选好的晾晒场。

  今年62岁的张玉民其实大部分时间在滨州城区打工,麦收时节特意请了几天假回来。忙完这几天,他再回城里打工。

  杨柳雪镇周集村人数比较多的时候一年有3次:收麦子、收玉米和过年。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这些年麦收季回来的人也不那么多了。

  “镇上这一片都是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前段时间,镇里统一用飞机打药防治病虫害,我都没回来。回来也没什么活干。”张玉民说。

  病虫害防住了,一亩地产麦1000斤左右,张玉民觉得这是挺不错的收成。

  周集村党支部书记周新年说:“村里有4台收割机,几天就能把全村的麦子收割完毕。”

  从手工割麦到机器割麦,从自己收割到社会化服务,麦收越来越省时省力。

  临近傍晚,晾晒场来了收粮食的经纪人。张玉民和周边的村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把粮食装到车上。他骑着车跟着经纪人来到距离不远的收粮点,过磅、结账、把钱揣兜里。

  “拿钱回家给媳妇咯。”张玉民的麦收季结束了,他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记者邵琨、张力元)

   新华社济南6月12日电

 
乡村“热点”在转移
乡村“热点”在转移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安外尔尼萨罕·多来的印象中,多年来,清晨村里安安静静,连风吹动树梢的声音都听得到。可是现在,一大早,孩子清脆的叫嚷声、电动车的轰鸣声,搅动了村里村外。

  这是南疆村庄的响动,安外尔尼萨罕已经越来越熟悉。不过数年前,她所在的洛浦县洛浦镇克尔喀什村,直到日上三竿,村民才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蹲在树下或墙根下说笑,村里才有了热度。中午一过,太阳明晃晃地照射下来,村民们又躲在家里不肯出来。“没多少事可做,村民们一般起得都不早。”

  因为长期驻村住户,于田县干部张磊也敏锐地发现,随着就学、就业情形的改变,南疆乡村热闹的时间点开始转移:早晚变得越来越热闹,中午反倒冷清下来。

  每天清晨,每个村庄都会在喧闹中醒来。因为所有适龄青少年全部入学,家家户户都要早起做饭,然后再送孩子到学校。有些结伴的小孩子一路嬉戏而行,笑声洒落在村里。

  不仅如此,随着一批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相继建成,过去闲在家里的妇女纷纷进厂务工。每天早晨,忙完孩子的早饭,她们会骑上电动车,轻快地奔向厂区。记者在和田县巴格其镇巴扎博依村看到,清晨的村道上,五颜六色的电动车排成长长的一列行进,头盔下的一张张笑脸,构成眼下南疆特有的画面。

  到了傍晚时分,村里又迎来一个小高峰:下课的孩子陆续回家,下班的村民也相继归来,人们又一次搅热了村庄。

  吃过晚饭,不少村民聚拢在村委会的远程教学教室里,听屏幕里的老师讲授种养技术、讲解法律政策。课间,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大家又一起学唱新歌。到了周末,村民自发组建的文艺演出队,会在村村都有的大舞台上献演歌舞、弹唱等节目,激起更多的欢声笑语。

  今年,南疆各个村庄又相继建起夜市,不仅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也带热了乡村的夜晚。在于田县兰干乡,一处容纳了40多个餐饮摊主的夜市很红火,入夜后不断有村民来品尝薄皮包子、红柳烤肉、酸奶粽子等美食,同时为弹响热瓦普、都塔尔和打手鼓的乡村艺人喝几声彩。

  乡村“热点”转移,是南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带来的直接变化。记者从和田地委了解到,短短几年间,当地就有七八万人进入企业务工,其中60%以上是妇女。与安外尔尼萨罕一样,越来越多的南疆农民走出家门,或就地就近就业,或进城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开阔了眼界,带动了社会面貌的变化。

  “从农民变成工人,这感觉很棒。”安外尔尼萨罕说,现在她已是工厂的熟练工,并开始带学徒,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她家实现了脱贫。  (记者丁建刚、郝玉)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3日电

 
二〇二〇丰收的心情
二〇二〇丰收的心情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轻风麦浪过,细雨落花天。刚刚喜获丰收的中原大地上,人们抢种秋粮,播撒下金秋的希望。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今年的丰收更有意义,是幸福、是鼓舞,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丰收的季节,记者走进河南的三个普通农家,感受他们2020年的丰收心情。

  蒸馍 团圆的味道不一样


  一锅白面馍、一桌农家菜,四世同堂的欢声笑语,在不大的农家院里回荡。每年六月麦收季,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的时家小院里,都是如此热闹,新麦磨成粉、蒸锅馍,唠着家长里短,品着丰收味道,这就是幸福的滋味。而今年,意义格外不同。

  正值春节却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长”时中龙嘴上不说,但挂念远在武汉、深圳、兰州和广西几个孩子的心却放不下。让他宽慰的是,不仅疫情快速被控制住,一家四代32口人平平安安,而且疫情期间村干部主动帮忙联系送农资上门,家里麦地也没受到影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经历了疫情和分别,今年的丰收和团圆显得尤为珍贵。赶在麦熟前,在武汉打工的二儿子时建中特地回家帮忙收麦,更是为了看望父母。看着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时中龙嚼着馍,感觉嘴里的麦香格外浓:“这么难都扛住了,没啥迈不过去的坎儿。”

吃面 父子共挑“金扁担”


  将近晚上8点,已是饥肠辘辘的刘天华和儿子刘记森在厨房碰上了面。刘天华熟练地下了两碗面条,父子俩甚至等不及坐到餐厅,就一人捧着一碗面条吃了起来,直到肚子垫了点底,才你一句我一句交流起今天地里的情况。从开始麦收,到秋播结束,这样的场景是父子俩相处的常态。

  2009年,刘天华成立了商水县种植专业合作社,比起现在托管土地3.7万亩、辐射带动4000多农户的成就,更让他骄傲的是,1992年出生的儿子刘记森毕业后回到了合作社工作,还带了8个同学一起创业。

  脑瓜灵、懂技术、会经营。疫情期间,儿子带领的麦田“后浪”帮了刘天华的大忙。疫情恰逢小麦“一喷三防”的关键期,人员流动不便,刘记森协助召集了一批30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员,利用手机App分区域实时调度自走式喷药机,“人不见人”,不到10天就完成3万多亩小麦的春管作业。病害刚一露头,刘记森通过网络与农技部门联系,制订好防控方案,3天时间无人机飞防战队就集结完毕、顺利出击。

  看到武汉疫情严重,刘天华正琢磨着怎么“伸个手”“拉一把”的时候,刘记森和武汉的一家热干面企业取得了联系。结合双方的特点和需求,刘记森请教专家选育了更适合制作热干面的麦种,还对土壤、水利、监控等设施进行了提升,特殊时期,双方连面都没见就初步签订了协议。合作社为企业提供低价、优质的原料小麦,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合作社也借此建立起小麦的全程可追溯系统,打造品牌,提升了种粮效益。

  “我爸那一代农民有经验,我们这一代有知识,有创新意识,虽然现在我和我爸还有很多事意见不一致,但把农业做好,让农民致富是我俩共同的梦想。”看着儿子侃侃而谈,老刘眼里流露出藏不住的欣慰。

作画 幸福花开节节高


  吃完早饭,趁着大晴天,任明兆把刚收的麦子晾晒开,就赶着回到院里继续作画。被镰刀磨出了老茧的手几笔画下来,一株芝麻已见雏形。

  今年63岁的任明兆,既是河南舞阳县周柴村的一名农民,也是舞阳农民画的专业画家。他创作了400多幅画,记录下中原丰收的历史,有20世纪80年代镰刀割麦的场景,也有现代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的画面,可今年他打算换个主角:画一株芝麻。

  “笔墨当随时代,农民画就是要画现在农村的生活、农民的日子。”任明兆说,今年他之所以不想再画收麦,是因为“现在老百姓盼的是像芝麻一样节节高的幸福日子。”

  任明兆的这个想法源自今年的疫情。疫情期间,孩子担心农村条件不好,防疫不到位,几次要接他到城里,但都被他拒绝了。任明兆拍视频告诉孩子,村里定期消毒、村口有防控卡点,生活物资送到家门,有困难村干部随叫随到。疫情过后,任明兆发现村里更干净了,每个人都更注意卫生了,村民之间也更亲了。“我画了几幅画,有讲防疫的,但更多的是展示疫情后农村更好更美的画面。能记录下这段历史,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丰收。”任明兆说。

  手腕转动,一株芝麻跳落在画纸上。任明兆说,如果有机会他想去湖北画墙体宣传画,把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成就画下来,也把农民节节高的幸福生活画下来。(记者林嵬、宋晓东)

     新华社郑州6月12日电

 
新进展!创业板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新进展!创业板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刘慧、吴燕婷)备受市场关注的创业板改革迎来新进展,完成征求意见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正式落地。12日深夜,证监会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与此同时,证监会、深交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等发布了相关配套规则。

  这意味着创业板改革即将进入“实操”阶段。深交所表示,6月15日至29日,接收证监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6月30日起,开始接收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

  对于各方期待的改革方案,相关规则主要吸收了哪些市场意见?深交所新闻发言人表示,相关制度规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发行上市审核方面,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定位,在充分体现包容性的前提下,设置行业负面清单。同时完善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修改完善审核时限要求,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等。

  在持续监管方面,完善红筹企业上市及退市条件。将市值退市指标调整为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公司因触及财务类指标被实施*ST后,下一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也将被终止上市。此外,还明确了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可转债上市条件。

  在交易类规则方面,为适应创业板股价结构特点和投资者交易需求,限价申报单笔最高申报数量调整至30万股,市价申报调整至15万股。同步放宽相关基金涨跌幅至20%。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指出,升级后的规则更加明确了创业板定位,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特征,直接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设置行业负面清单,原则上不支持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等,标志着创业板聚焦滴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更好发挥融资效能。

  在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看来,此次正式出台的制度规则对此前征求意见稿做出诸多升级,反映了市场在实践中关切的重点,同时也对存量项目的过渡做了明确的安排,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孙金钜认为,对于不同的资本市场参与者来说,需要尽快适应创业板改革的新变化。对企业来说,创业板注册制有利于帮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型企业融资和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注册制下创业板运行更为市场化,一些重大制度的变革也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而对于券商等中介机构,市场化的询价机制将倒逼投行提高发行定价能力,上市公司供给的增加将考验券商研究所对股票的研究和筛选能力。

  即将开启的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下一步如何稳步推进?深交所信息显示,将有序开展在审企业平移和新申报企业的受理、审核等工作,认真做好衔接安排,平稳高效推进注册制审核。抓紧组建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行业咨询专家库、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以及会计、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做好委员和专家遴选工作。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建立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督促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提高发行人等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质量。

  “创业板改革再次迈出坚实步伐,即将正式开启注册制试点的新征程。”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凡表示,创业板改革切实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更为高效、便利、快捷获得资本支持,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动释放市场活力。

 
救救孩子 香港社会须切实行动革除教育痼疾
救救孩子
香港社会须切实行动革除教育痼疾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香港教育界近年来的种种乱象和痼疾,在去年以来的“修例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痛心疾首。杜绝校园内外愈发嚣张的“港独”“黑暴”等极端乱象,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空间,是特区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应当是香港全社会的共同工作。

  前不久,一位香港教师公然宣称: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中国是为了消灭鸦片。这种错乱疯狂的史观、没有半点道德底线的胡言,恐怕连英国人自己都想象不出来,而这却发生在曾因鸦片战争而历经百余年殖民统治之苦的香港。不知那些饱受英人欺凌的港人先辈,文武庙边的那些亡灵,如地下有知,对此会作何感想?香港某些教师品行之不堪,由此可见一斑。

  有些教育工作者更严重违反职业操守,在课堂上散播极端言论,甚至怂恿、带领学生参与违法暴力活动。去年以来,有通识科教师在网上诅咒维护社会安宁的香港警察“死全家”,有中学助理校长诅咒警察子女“活不过7岁”。长期被反对派势力把持的“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更公然以政治凌驾专业,以一己之政治观取代是非、置换对错,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在所谓“违法达义”和“留案底的人生更精彩”等歪理邪说的蛊惑下,“修例风波”中香港不少大中学生走上街头参与暴力,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一度变成暴徒“战场”和“兵工厂”,10多岁的少年沦为罪犯……鲁迅先生当年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哀痛的是封建礼教“杀人”。如今,那些反中乱港的政客们打着所谓“公义”“民主自由”的旗号,甚至是要求外国再次殖民的旗号,明目张胆地怂恿孩子们上街堵路、放火、袭警,甚至杀人……在今日之香港,“救救孩子”比鲁迅那个时代更急迫。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展开香港国家安全立法的重要关口,反中乱港势力依然不知收敛,竟在学校煽动联署和罢课,继续将学生作为“马前卒”和“炮灰”,不惜以香港社会的未来为赌注谋取一己政治私利。

  教育具有鲜明的主权属性。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转折,意味着特区教育体系和制度设计必须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持续完善,消除殖民遗毒的同时,切实培养广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尊重与认同,为香港与国家储备人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

  然而,香港回归近23年,教育方面的“发展”和“改进”踪迹难寻,乱象渐生而为沉疴。教师中的极端言行与暴力教唆屡见不鲜,更有考评局出题问考生是否同意“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荒诞一幕。今日香港青年价值观之乱、历史观之乱、国家观念之严重缺乏,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必须改变的时刻。

  需要强调的是,特区政府当切实承担起基本法所赋予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一方面确定任务清单,包括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民教育和国情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教育制度,从“一国两制”的核心要义出发,提升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考核与管理,规范教职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同时,对散播“港独”攻击国家的言论“零容忍”,对怂恿鼓动学生参与暴力和罢课的行为坚决说不。面对沉疴痼疾,必须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与决心,坚持对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重新“塑形”。只有这样,中央赋予的权利才不会停留在纸面之上,成为一句空话。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香港未来的建设者应是守法、明理、爱国的新人,而不是沉浸于种种虚妄概念中的执迷不悟者。所以,除特区政府之外,关心香港下一代的各界力量也需要真正行动起来,不能再让青少年被荼毒,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留下巨大遗憾。这是香港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有赖所有人共同用心,全力以赴。

    新华社香港6月13日电

 
北京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
北京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侠克、夏子麟)记者13日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4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12日16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

  1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丰台区共报告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行动轨迹涉及新发地市场部分商户,目前已对新发地市场及周边小区采取封闭管理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说,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病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通过采集确诊病例相关的外环境标本,有核酸检测阳性报告。经初步判断,这些病例可能接触了市场中污染的环境、或接触到了被感染的人员而传染发病,后续不排除出现续发病例的可能。

  庞星火表示,北京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市开展了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排查,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

  庞星火介绍,在对从业人员主动筛检中,对1940名市场从业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在新发地采集的517件样品中,有45人咽拭子阳性,另在海淀一农贸市场中发现1例阳性,是1例新发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上述46人目前无临床症状,已纳入严密管理和观察中。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说,鉴于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中人员发现确诊病例,其环境样本中检测出核酸阳性,北京市将对5月30日以来与新发地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卫生健康和公安部门正在制订筛查方案,将以区为单位进行筛查,具体方案将在13日公布,请公众关注。高小俊表示,目前北京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已达到98所,日最大检测能力可达9万多人,可以适应人群检测方面的需求。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初军威介绍,目前已摸排丰台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39人,全部实施集中隔离。此外,市场周边3所小学、6所幼儿园已返校的班级立即停课,未返校的班级暂缓复课。

 
非遗“兴”在百姓家 活化用好非遗技艺,正成为助推 乡村产业、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非遗“兴”在百姓家
活化用好非遗技艺,正成为助推 乡村产业、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老李没想到,自己编的竹篮、竹椅这些“土货”,如今还值钱了,外边来的游客要买,村里的合作社还准备把它们拿到网上去销售。

  篾刀一手横握,另一手指尖紧捏竹条,两手一齐用劲,青竹皮与黄芯顺势剥离,每撬开一个竹节,还能听到“嘣嘣”的脆响。不一会儿,一条柔顺的篾条就划成了……老李手上长满老茧,竹编的手艺可不输人。

  老李名叫李治安,今年68岁,是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人。猎神村地处梁平百里竹海核心区域,村里光竹林就有8000多亩。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竹编技艺,曾是村里人祖祖辈辈农耕劳作的看家本事。

  “以前搞竹编,也就是为了装装米、淘淘菜,都是自家用,哪还想过编出来卖钱呢?”李治安说,前些年大家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留在村里还在搞竹编的没剩下几户。

  竹编工艺重新“活”起来,是2017年之后的事。从那一年开始,村里搞起乡村旅游,村干部和群众合计,村里有哪些资源能吸引游客?思来想去,觉得开发竹资源最靠谱。

  “竹子到处都是宝,竹笋等食材新鲜好吃,我们就开发出‘全竹宴’;竹林里能游乐、能休闲,村民就顺势发展起‘竹家乐’。”猎神村村干部李安超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竹编制品是村里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

  “我一天大约能编两个竹篮,每半个月给村合作社集中交一次货。他们包销路,我就负责投劳力出技术,别的都不用管。”李治安说,竹编也不费太大劲,正适合有闲工夫的老年人干,一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因为有钱挣,村里已有近20户农民重新拾起了竹编技艺。

  “看到原生态的竹篮、竹椅受到游客欢迎,我们在村里还专门开辟了竹制品工艺陈列馆,并准备新开发竹制婴儿床、小茶几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宽销路。”李安超说。

  “非遗‘兴’在百姓家。尊重历史传承,活化用好非遗技艺,正是助推乡村产业、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梁平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陶斯平告诉记者,在梁平,很多独具特色的农村非遗技艺,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而是普通农民家里的营生门路,这样的技艺更有生命力。

  在梁平区礼让镇,作为市级非遗的礼让豆棒制作技艺,养活了全镇800多户农民,每年能创造上亿元的产值。

  礼让镇同河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豆棒制作专业村。在村民古光翠家,制作豆棒的炉火燃烧了30多年。从泡黄豆、磨豆浆、烧豆浆到裹豆棒、烘豆棒……早上5点刚过就起床上工,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多,所有豆棒制作工序都由古光翠两口子完成。

  古光翠做出的豆棒口感软糯,质量上乘。“扣去物料成本,收入可以。”古光翠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不肯停下。

  靠着这个手工传统技艺,古光翠对生活的好光景满怀憧憬。

   (记者李松)新华社重庆6月13日电

 
“七十岁不老,我要带着村民苦尽甘来” 云南西畴县程敦儒石漠化里淘金,把苦参变成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七十岁不老,我要带着村民苦尽甘来”
云南西畴县程敦儒石漠化里淘金,把苦参变成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程敦儒正在石旮旯里精心呵护他种植的苦参。      记者浦超摄
 
 
  
 
  新华社昆明6月13日电(记者浦超)一片石旮旯山坡上,黑灰色的石窝窝里,一株株细长的苦参长势喜人。烈日下,70岁的程敦儒和几位村民在石旮旯里钻来钻去,一会儿整理枝条,一会儿拔除杂草,一会儿施点肥料。
 
  “虽然我的牙齿是假的,头发是染过的,但满手老茧是真的。我还要带着村民继续干,要让这里的老百姓跟着我一起富起来,一起苦尽甘来。”程敦儒一边整理苦参枝条,一边坚定地说。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云南乃至全国石漠化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全县喀斯特面积占75.4%。曾有地质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石漠化山区难以种植经济作物,这里曾一度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
 
  苦参是一种中药材,药用范围广,当地俗称山豆根。在西畴县西洒镇么洒村委会把独村小组种了20多年中药材的程敦儒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石旮旯里种出来的苦参长势更好。苦参,逐渐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程敦儒说:“石漠化山区缺水,苦参刚好耐旱,并且不怕病虫害。我就在平地里育苗,然后再移栽;只用农家肥做肥料,不用化肥;每棵苦参旁边都插上竹竿,苦参枝条就顺着石头和竹竿长,这里的苦参比种在其他地方的明显长得更好,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这一发现让程敦儒收获颇丰。他说:“苦参几乎全身都是宝,种三年就可以采收,种子每斤可卖600元左右,根茎晒干每斤可卖32元,每棵都有200多元收益,每亩产值在5万元左右,我自己种了864亩。”
 
  尝到甜头后,他就动员村民一起种植。“大家一起种,一起卖,一起赚钱。”程敦儒说,苦参销售不是问题,有三家公司每年都争着找他买。
 
  一开始,祖祖辈辈习惯种植玉米的村民有些犹豫,仅有部分村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着他种。村民没种苗,程敦儒就把培育好的种苗免费发给村民;村民不会管护,他就手把手指导;村民担心卖不了好价钱,他就承诺保底价收购。
 
  把独村小组村民候国兴领到免费发放的苦参苗后激动地说:“程老不仅送我们种苗,还教大家种植技术,并且承诺卖个好价钱,我领了2000棵苗来种,这几年已赚了不少钱。”
 
  10户、50户、100户、300户、1000户……跟着种植苦参的村民纷纷赚了钱,脱了贫,致了富,越来越多的村民争相参与进来。10多年来,程敦儒累计免费发放价值200多万元的种苗给村民。
 
  程敦儒说,全县现在有3000多户村民跟着他种苦参,其中有700多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多的每户每年有十多万元收入,少的也有五六万元。在西洒镇、蚌谷乡、鸡街乡、董马乡等地,许多石旮旯、石窝窝都种上了苦参。
 
  边说边干的程敦儒,看上去精神矍铄,说话时字正腔圆,干活时动作敏捷,让人难以把他和“古稀老人”四个字联系在一起。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老人此前曾两次创业,两次失败,几乎倾家荡产,还背负一身债。但是,他没有消沉,更没有放弃。1992年,他再次创业,到把独村小组租了500亩荒山,开始种八角和烤烟,后来种阳荷和重楼,再后来集中精力种苦参,持续不断探索,效益逐渐显现,荒山一片片变绿,债务一点点还清,他的梦想一天天地在实现。
 
  “我现在种的苦参、重楼等中草药价值五六千万元,许多人都说70岁的我已经老了,该歇着啦。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从没把自己当老人,我还要继续干。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还要带着村民一起干。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这里的村民都跟着我富起来。”有22年党龄的程敦儒说。
 
  午饭过后,程敦儒开车拉着几位村民来到另一片石旮旯,顶着烈日,继续“捯饬”他们精心种植的苦参。
 
河北新河:狠抓教育扶贫
河北新河:狠抓教育扶贫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贾玉韬、李继伟)6月12日,河北省新河县荆庄中心学校的操场上,已经复课的六年级二班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只见学生们穿着崭新的运动服,在保持一定间距的前提下,人手一个篮球。有的同学练习投篮,有的同学进行运球练习。

  孙傲成是个小篮球迷,终于能在体育课上畅快地玩球,他很开心。“在家学习的几个月里,很少有机会打篮球,早就想过过球瘾。之前上篮球课得排队拿球,今天我们人手一个,这种感觉太好了。”孙傲成说。

  像荆庄中心学校这样缺少运动器材的学校,新河县还有7所。随着中小学校的复课复学,这些学校的运动服装、器材以及文具都得以补充,这得益于近期新河县组织的安踏集团和晨光彩虹公益基金会对该县的教育扶贫捐赠。

  新河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新河县将教育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教育教学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今年3月,在家学习的新河县王府中心学校贫困生仲召寅,领到了这个学期“两免一补”补助金500元。“我想买一套《上下五千年》。”对于怎样安排这笔补助金,仲召寅很憧憬。

  王府中心学校校长张建瑜介绍,学校会对仲召寅等贫困生重点关注,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需要在家通过网课学习,学校特意为仲召寅等学生购买了上网课所用的手机并缴纳了上网费用。

  此外,新河县通过改造厕所、教学楼、宿舍楼等,改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条件。实施乡村教师工资补贴制度,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向乡村中小学教师倾斜,吸引优秀教师加入乡村教师队伍。“我们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新河县副县长张军伟说。

 
专家共话老字号:循家风守正,顺市场创新
专家共话老字号:循家风守正,顺市场创新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本报记者王俊禄、崔力


  12日,中华老字号家风传承活动在浙江湖州南浔区举行。南浔老字号企业代表、乡贤代表、南浔“四象八牛”的后人代表和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各抒己见,探讨老字号如何坚守创新。

  浙江老字号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惠敏表示,湖州的许多老字号企业传承和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胡庆余堂、同仁堂,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是老字号传承、绵延下来的家规、家风。

  在交流活动中,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忠说,老恒和有自己的家风,“恒以持之,和谐为本”这一祖训传自祖师爷,历经百年岁月,从不敢忘。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爱国认为,无论企业发展到何种阶段,都要坚守产品品质、重视文化传承。

  “传统的东西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坚守的,”江苏恒顺醋业醋博文旅公司总经理李红说,“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基因,努力创新,让我们的老字号不仅有长度,更有宽度,在新时代下,我们的老字号要一起跑起来。”

  南浔的多家老字号企业正是在良好家风的引领下,不断守正创新,将老字号的文化和手艺传承至今,更多的老字号也在探索将老字号中糅合进了更多时代和科技的元素,让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历久弥新。

  冷酸灵积极探索跨界,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并将产品设计与当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国潮相结合;南京云锦研究所总经理李晓伟作为云锦传承人,正在积极探索线上直播带货和数字化展示,让年轻人和海外受众都能够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许多老字号企业也正在通过抖音这样的新平台进行品牌文化宣传,探索使用一些新玩法,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在系列活动中的对话分享环节,中共南丰县委副书记刘海涛高度评价了南浔悠久的家风文化,并分享了南丰县在“育家风、促乡风、优民风”方面的切实努力,不断探索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老字号企业代表还共同发表了“家风与传承,财富与责任”的老字号宣言。

 
修缮箭扣长城
修缮箭扣长城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程永茂在攀爬箭扣长城途中(6月10日摄)。  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程永茂(左一)和同事在进入修缮工程作业面之前讨论当日工作事宜(6月3日摄)。  新华社发(陈钟昊摄)
 
 
 
  一根木棍、一部相机,烈日下,64岁的长城修缮师程永茂爬上了有400多年历史的箭扣长城,多年来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使这段长城残损严重。从最低点“箭扣关”开始,踏过坑洼的城砖、翻过高耸的山崖,一路向东南1000多米,直至海拔990米高的敌楼“正北楼”,这是程永茂的行进路线。
 
  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东段修缮工程总长度1094米,北京怀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程永茂承担着技术指导工作。对16年来共修缮长城近20000米的他来说,这一段长城最险,“几乎整段都在悬崖峭壁上,坡度有七八十度”。要登上长城,不得不手脚并用着攀爬。年逾花甲的程永茂坚持每周至少上一次长城检查工作,腿脚比一些年轻人还利索。长城上哪里陡峭、哪里残损都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
 
  “最小干预”,保护长城的完整性、真实性、安全性是程永茂把握的修缮原则。遵循着原始修缮工艺,他总结出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的“五随”法,从而保持长城的古朴风貌,把正确的长城文化信息留给后人。
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 已致10人死亡117人受伤
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
已致10人死亡117人受伤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刘奕湛)记者13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G15沈海高速公路浙江台州段发生一起运输液化气槽罐车爆炸事故,接报事故后,公安部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伤员救治,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置工作。

  据介绍,2020年6月13日16时46分许,一辆牵引车牌号为浙CM9535、挂车牌号为浙CM138挂的液化气槽罐车行驶至G15沈海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温岭西出口互通匝道中段发生爆炸,炸飞的槽罐车砸塌路侧的一间厂房并发生了二次爆炸。截至22时,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117人受伤,其中40人重伤。

 
海关总署出新规,这次“网上广交会”用得上
海关总署出新规,这次“网上广交会”用得上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刘红霞)跨境电商又一次迎来重磅利好。海关总署13日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0个地方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开幕的“网上广交会”可以第一时间适用新规、享受便利。

  在我国外贸领域,跨境电商绝对可以算是“闪耀之星”。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发展依然抢眼。单说今年一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额就增长了34.7%,而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水平是下降6.4%。

  实际上,我国先前推出了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举措。只是,不少企业反映,现有措施主要集中在零售进出口领域,希望增设B2B出口监管方式代码,实行简化申报和便利通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海关总署出台新规,正是回应市场关切、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务实举措。

  新规明确,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710”,简称“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适用于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的货物;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

  长期关注跨境电商发展的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认为,从原来更多偏向监管进口,到如今“9710”“9810”专门监管出口,意味着我国跨境电商领域优进优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同时,从原本更多面向零售进口,到如今明确B2B直接出口监管方式,也是最近几年出口跨境电商B2B规模逐年增长、占据主流模式的结果。”她说,表面上看只是增设了两个代码,背后其实折射出世界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强大需求和中国外贸不可阻挡的强劲活力。

  增设两个代码,能量到底多大?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这样给记者形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力等条件下,有了这个新规,业务量可以翻一番。

  6月15日至6月24日,我国将首次把广交会整体搬上“云端”。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广交会将同步联合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线上交易。“通过广交会线上成交的货物可通过新的监管方式通关,享受新模式带来的通关便利。”

  需要提醒的是,跨境电商企业或者委托的代理报关企业、境内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物流企业应当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向海关提交申报数据、传输电子信息,并对数据真实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跨境电商B2B出口货物应当符合检验检疫相关规定。

  海关总署明确,试点将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南京海关、杭州海关、宁波海关、厦门海关、郑州海关、广州海关、深圳海关、黄埔海关开展;根据试点情况及时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海关总署跨境电商新规,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发挥跨境电商对于稳外贸保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世界遗产总数等三“数”均居世界第一
我世界遗产总数等三“数”均居世界第一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胡璐)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是记者1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的。据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有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14项世界自然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4项双遗产,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保护了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

  这位负责人说,长期以来,我国探索建立了自然遗产依托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机制,提升了自然保护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对世界自然遗产、双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监管。同时,通过完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在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中,我国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将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改善民生。各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

  据了解,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截至目前,已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121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869项、自然遗产2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9项。

 
能增收能惊艳也能小清新 原来你是这样的非遗
能增收能惊艳也能小清新
原来你是这样的非遗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刘芳洲、詹奕嘉、王婧菲、刘昱)非遗是历史的见证,是人民智慧的象征。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智慧,非遗正以年轻人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传播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更助力脱贫攻坚,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中国草”到夏布


  收来的夏布搭在院中晾晒,谭智祥透过阳光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麻线排列整齐,呈现自然的淡黄色。谭智祥再清楚不过,从一棵苎麻到一匹优质夏布,背后是大大小小的60多道工序。

  苎麻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以其为原料编织的夏布,因清凉舒适、轻薄透气,且常在夏季穿着而得名。浏阳夏布织工精巧、质地细腻,自清代起就远销日本等地,2016年列入第五批长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谭智祥是家中制作夏布第五代传承人,也是浏阳夏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辉煌、黯淡、新生,谭智祥是浏阳夏布命运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浏阳夏布依托各大外贸公司大量出口海外,年销量在10万匹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夏布制作工艺复杂、出品较慢、工钱较低,人们在农闲时更愿意去报酬高的花炮厂工作。

  2014年,经营一家烟花企业的鲁松元有一次在高坪镇,看到在自家院内打麻、绩纱、织布的谭智祥和挂在架子上的夏布时,他想起了儿时家里曾用过的夏布蚊帐、门帘。

  “夏布透气凉爽,我们家家户户都用过。”鲁松元说,夏布取材于自然,又是纯手工制作,可以衍生的产品有很多,现在却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应该让夏布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

  新生,从改变开始。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牵头成立了夏布文创中心,鲁松元成立的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在其中。他拜谭智祥为师,学习夏布的制作流程,并设计了箱包、服装、墙布、门帘等夏布文创产品。

  新生,让夏布走向世界。2018年,心之夏公司的文创产品在法国的巴黎博览会展出。来自浏阳的设计师易洪波,将夏布服装带上纽约国际时装周的舞台。浏阳夏布及各类文创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法国等海外市场。这根“中国草”,成为别具一格的“中国包”“中国衫”……

  新生,让更多人因夏布过上好日子。谭智祥将高坪镇各村农户组织起来,由他提供苎麻原料,再送往农户家中分纱、织布,每人每天有80元收入,将近200人足不出户就能增收。

潮州木雕:“多重镂空”的惊艳出场


  木槌敲击着刻刀,木屑纷纷掉落,一个“虾蟹穿行追逐的木篓”初现雏形……年过六旬的潮州木雕传承人何汉林正在雕刻一件半米高的作品《蟹篓》。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潮州木雕,主要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揭阳等古代属“潮州府”的地域。操着一口浓重潮汕口音普通话的何汉林说:“我在一整块樟木上逐层雕刻,除了大面积掏空得使用电钻外,其它的全部是手工雕刻。”他指着两百多件雕刀、锯、钻等工具说:“潮州木雕有沉雕、浮雕、通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所以需要不同的雕刀来对应不同的弧度和花样。”

  “多重镂空”是潮州木雕独有的艺术特色。何汉林以“蟹篓”举例说,作品要雕出好几层来,每层连而不断、相互呼应,从外层向内层雕刻会越来越难,因为需要用雕刀小心翼翼地穿过已经成形的外层“竹篓”,在内层原木上雕刻出“篓内追逐的螃蟹和龙虾”,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

  瘦瘦的何汉林看似少言寡语,一进入他那间5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就像变了一个人,充满热情,活力四射。

  看到木雕从业者日渐稀少,何汉林有些心焦,他抽出更多时间在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义务教授木雕技艺,在“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展示木雕魅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非遗项目感兴趣,高级技工学校有几个学生缠着我‘收徒’呢!”何汉林笑着说。

湘绣+文创 小清新才可爱


  湘绣+文创,会“+”出什么?在长沙市岳麓山下的中国湘绣创意馆里,有一群“90后”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文创研发,水晶镇纸、笔记本、新中式屏风……在他们的创意中,湘绣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多可能。

  肖瑛是这个团队的元老。大学毕业后,她跟随导师孙舜尧进入湘绣行业,2018年她正式拜入湘绣大师刘爱云门下,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

  团队依托于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希望通过创意设计将湘绣的传统技法与新工艺新材料相结合,让湘绣回归生活。

  在创意馆里,“青花瓷”色系的梅兰竹菊湘绣团扇被装裱成一组挂画,还有湘绣版齐白石国画屏风等,每一件产品都颇具独特艺术魅力。

  “传统湘绣绣娘喜爱对比度强烈的正红正绿配色,我们则选择了小清新的配色和装裱方式;传统绣娘喜爱绣满整张布料,而我们做文创只需要局部刺绣。”肖瑛介绍,在装裱和配色上创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湘绣元素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和人们喜爱的产品相结合。

  肖瑛说,未来我们的产品要走向全国乃至海外,让更多人爱上中国湘绣。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 2020-06-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华社记者在青海、甘肃、广东、湖北等地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看到,传统文化绽放着新鲜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正成为一抹亮眼的色彩。

老技艺成奔富新窍门儿


  “景泰蓝掐丝唐卡工艺独到,它使画面更加立体永不褪色、永不变质,色彩更艳丽……”销售人员热情介绍,非遗产品前站满了前来选购的市民。这是13日在青海“非遗购物节”主会场西宁市中心广场上的一幕。

  为提高“非遗购物节”品牌影响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发放5万元非遗购物券助阵此次活动。活动吸引了33项非遗项目参加,众多“青海宝藏”亮相。记者在展区现场看到,市民纷纷在活动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用领取到的非遗购物券消费,很多展商的非遗产品销售热络。

  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青韵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高大宽敞的厂房里,雕刻打磨声此起彼伏。年轻的砖雕技师韩有顺在青砖上打孔,随后用刻刀精心雕琢,掌握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让他和20多名工友每月的收入都能达到4500元以上。

  依靠临夏雕砖这种非遗“绝技”脱贫致富并非个例。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通过促进“非遗+扶贫”先后创建了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逐步吸纳了4700名群众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46人。

  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刺绣产品,在陕西省首届“非遗购物节”一亮相就备受关注。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陕西省宁强县,古老的羌族刺绣成为当地妇女们脱贫致富的职业技能。

  家住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的王小琴从小学习刺绣,如今她注册的公司已研发羌族刺绣产品300余种,带动妇女灵活就业1000余人,带动贫困户300余户。王小琴说:“非遗扶贫既让困难群众掌握了谋生的手艺,又壮大了传承人队伍,实现了脱贫攻坚与非遗保护双赢。”

老手艺绽放新魅力


  三秦大地,风景正美。在西岳华山脚下,30余种非遗技艺和产品亮相首届“九曲黄河 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观众流连忘返。其中,洽川葫芦选取黄河湿地优生葫芦原料,以刻、钻、挖、凿、画、贴、镂、描等20多道手法完成。如今,随着技术革新,洽川葫芦制成的葫芦蓝牙音箱、葫芦装饰品、葫芦小夜灯、葫芦优盘等产品推陈出新。

  “80后”小伙宋鹏杰从小跟随祖父学习雕刻和手工制作。“以前洽川葫芦做成水瓢、醋壶和油壶,工艺粗糙、实用性差,逐渐被市场淘汰。”宋鹏杰说,2005年他辗转多地拜师学艺,解决工艺和实用性问题,后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研发出艺术灯、挂件、摆件和文创4个系列上百种产品。

  在不远处的华县皮影展位上,华县皮影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右手握刀穿过牛皮牢牢钉在木板上,左手推转牛皮,不一会儿牛皮上就刻出了花纹。“推皮走刀是华县皮影雕刻技艺最大的特点,这样雕刻出的牛皮刀口整齐、刚劲有力,适合制作复杂的图案。”薛宏权说。

  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薛宏权不断创新。在制作方面,他引入工笔画的手法、改良刀具,提高皮影的表现力,开发出摆件、挂件、首饰等产品;在表演方面,他让“迈克尔·杰克逊”在银屏上“复活”,跳的是机械舞和太空步,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

  皮影“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薛宏权也带着他的皮影作品频频奔赴海外。记者从渭南市华州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源自华县皮影的“华州皮影”在法国成功注册国际商标,让中国皮影有了“国际范儿”。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很开心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大家在丹霞山见面,我手中拿的这个清化宰相粉是韶关的非遗产品,它和唐代诗人张九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不少非遗产品走进了直播间“触网”。

  最近,广东整合各大电商平台资源,打造了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非遗美食馆两个线上购物馆。在直播间,一口大锅现场炒制出来的宰相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围观,也带动了清化宰相粉的线上销售。瑶绣、曲江罗坑红茶……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总直播间还从全省各地精选特色的非遗美食、医药类非遗项目等,通过直播普及非遗知识。

  “云游非遗·影像展”暨“首届荆楚非遗购物节”近日在武汉启动,全国多家电商平台开设201家店铺,为湖北2000余种非遗产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助力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走进寻常人家。鄂州雕花剪纸项目传承人曹小琴说:“随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非遗项目的实用性功能慢慢减弱,希望借助此次大规模的线上销售活动,推动好的非遗产品走进大众视野。”

  在上海金山、甘肃东乡等地,与非遗相关的文艺演出、情景展示活动也吸引不少群众目光,让非遗元素融入市民生活体验,正在成为新的潮流。(记者初杭、白玛央措、耿辉凰、蔡馨逸、雷肖霄、郎兵兵、李荣、喻珮、邓瑞璇、孟宜霏)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