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合作筑牢人类抗“疫”共同防线 |
|
( 2020-02-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
病毒传播没有国界,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全球科研人员在世卫组织的协调下携手并肩,以科学合作筑牢抗击疫情的共同防线,体现出人类社会守望相助的理性态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抗“疫”最前线,中国政府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分离病毒、对基因组测序并与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共享,官方机构及时向国际社会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全面、严格防控举措。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国政府采取强力防控措施,民众作出巨大个人牺牲,有效阻遏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他称赞中国“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中国并非孤军奋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应援。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提供大量紧急医用物资;各国普通民众为中国加油打气,传递真挚动人的温情……与此同时,世卫组织向中国派出专家组与中国同行并肩作战,并采取协调行动,汇聚全球科研力量助力抗击此次疫情。
例如,启动多家实验室,加紧建立全球检测网络,以增强全球诊断能力,改善对疾病传播的监测和追踪;动员国际卫生力量,加快科研和创新工作等。在日内瓦召开的这场论坛就汇集了全球卫生领域知名专家和公共机构人士,意在动员国际行动,开发控制新冠病毒疫情所需的工具,包括疫苗、治疗和诊断方式创新等。正如谭德塞所说:“利用科学的力量控制疫情极为重要。我们需要尽快解决一些问题和开发出工具。”
面对人类共同的卫生安全挑战,科学、理性与合作才是正确的态度。相反,无视世卫组织的专业权威建议,以过激反应煽动恐慌,以过度举措助长歧视,甚至借机兜售“中国威胁”,对中国施加贸易和旅行等限制措施,无助于构筑人类抗击病毒的共同防线。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卫生合作问题研究专家凯瑟琳·沃什诺普就指出,当疫情暴发时,采取限制只是迎合舆论的一种政策,但这些措施“破坏了应对此类疫情需要的合作方式,并且削弱了世卫组织权威”。
“底线是团结,团结,团结。”谭德塞的连声呼吁,意在敦促国际社会以通力合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战胜疫情。
纵观人类历史,与疫情斗争是生存常态。科学合作,守望相助,让人类不断探索认知边际,超越国家、种族和文化界限,共同面对未知疫情的挑战。1980年,世卫组织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这一古老传染病,而各国政府在国际社会协调下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的行动,是这次胜利的关键;几年前,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多国,致死数以万计。面对这种致死率最高可达90%的病毒,各国医护人员疾驰前线救治危患,多国政府响应动员提供援助,中、美、俄等国相继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使人类看到控制这一病毒的希望。
只要地球上还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永远有可能出现。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危机,考验着人类集体智慧和勇气。而当危机降临时,理性才是我们的正确态度,科学是我们的强大武器,合作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正如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出的呼吁:我们需要事实,不需要恐慌;我们需要科学,不需要谎言;我们需要团结,不需要污名。
(记者刘锴)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