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疫情拐点,靠“战”不靠“猜”

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2月13日
争取疫情拐点,靠“战”不靠“猜”

( 2020-02-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2月12日,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一个好消息正在刷屏:截至2月12日,全国除湖北以外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降8天;湖北新增数出现两连降,10天来首次降至2000以下。人们纷纷猜测,疫情拐点是不是快到了?这个急切的问题,也频频出现在对医学专家的访谈中。对此,钟南山院士直言,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出一个严格的拐点预测。

  疫情拐点何时出现?有专家认为“拐点是个时间段”,比如春节时预测2至4周可能会出现。钟南山院士虽认为拐点还无法预测,但预计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什么时候到拐点要看二次返城的防控情况。有专家提出“多重拐点论”,认为第一个拐点会很快到来,但疫情随后可能出现第二峰甚至第三峰。

  拐点犹如隧道尽头的光。人们度过了忧心忡忡的春节长假,又迎来提心吊胆的上班高峰,多渴求生活回到正轨,多盼望亲友欢快相聚,多期待户外放肆呼吸。拐点是希望,是力量,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希望归希望,猜测归猜测。可关于新冠肺炎,我们还有很多认知空白。比如,病毒的源头在哪,中间宿主是谁,病症成因为何,都没有最终确认。而从确诊病例来看,病毒“很狡猾”,有的病例要检测4次才显示阳性,有的地方出现无症状传播,还有的病例潜伏期长达20多天。湖北和武汉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其他省区市面临返城潮、复工潮“压力山大”。情势危急,我们猜不出,也猜不准疫情的拐点。

  拐点到来,靠干,不靠猜。党中央指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面对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争取拐点,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当前,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要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精兵汇集之处,应收尽收、全力救治。其他省区市也应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一手抓外防输入,一手抓内防扩散,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争取拐点,要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一方面,要以“霹雳手段”,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工作方法,严防死守、严密防控,对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另一方面,要有“菩萨心肠”,关注、关心企业复工、复产,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力帮助解决招工、原料、资金、物流等突出困难,让企业免去后顾之忧,渡过难关。同时要保民生、稳就业,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帮扶,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

  争取拐点,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火线,医务工作者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越是艰险越向前,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在社区,党员上一线、打头阵,分片包干,落实属地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任务,工作人员加强出入卡点值守,用大数据、网格化浇筑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在车间,医疗企业开启节假日不休模式,加班加点,连续赶工,源源不断生产一批批急用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在家庭,人们加强防护,疏导心理,互相打气,守望相助。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牢牢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严阵以待、把牢关口、全民防控、严密诊治,全面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不放过任何一个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做好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两条线”作战准备,就一定能够赢得疫情拐点的到来。

     (本报评论员王明浩、王井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