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评论·融媒

05版: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综合新闻

09版:草地副刊

10版:草地副刊

11版:广 告

12版:草地副刊

13版:成风化人

14版:成风化人·风范

15版:成风化人·逝者

16版:成风化人·影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为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深化外贸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规则,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创开放合作、包容普惠、共享共赢的国际贸易新局面,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2年,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统计、绩效评价体系。

  二、加快创新驱动,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一)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推进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增强贸易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制造业创新对贸易的支撑作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贸易有机融合,加快培育新动能。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着力扩大知识产权对外许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一批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制度,加快推进与重点市场认证和检测结果互认。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四)加快品牌培育。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性品牌。在重点市场举办品牌展览推介,推动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加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和专利境外注册。强化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和品牌交流,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加强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

三、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着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综合考虑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引导企业开拓一批重点市场。

  (六)优化国内区域布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区域间融通联动。推动东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发展,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比重。提升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七)优化经营主体。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走“专精特新”国际化道路。

  (八)优化商品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优化资本品、消费品贸易结构,扩大中间品贸易规模,发展和保护全球产业链。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逐步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品牌经营等环节攀升,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

  (九)优化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增强议价能力,提高效益和规模。提升加工贸易,鼓励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动产业链升级;推进维修、再制造、检测等业务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善监管。发展其他贸易,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新型贸易方式。

四、促进均衡协调,推动贸易可持续发展


  (十)积极扩大进口。适时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激发进口潜力,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进口。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促进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

  (十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和开放,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推进文化、数字服务、中医药服务等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完善技术进出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

  (十二)推动贸易与双向投资有效互动。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外资对产业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培育一批产业定位清晰、发展前景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带动装备、技术、标准、认证和服务走出去。

  (十三)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绿色贸易,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进出口。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设计和制造,构建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供应链,并采用国际先进环保标准,获得节能、低碳等绿色产品认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培育新业态,增添贸易发展新动能


  (十四)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做法。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管理模式,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建立全口径海关统计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政策,推动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鼓励发展其他贸易新业态。

  (十五)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形成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商产融合为主线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模式。推动企业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大力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数字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

  (十六)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健全服务外包创新机制,培育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合作。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发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设计、维修、咨询、检验检测等领域服务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

六、建设平台体系,发挥对贸易的支撑作用


  (十七)加快培育各类外贸集聚区。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创新驱动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基地。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和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推进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创新管理制度。

  (十八)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断提升其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拓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等综合性展会功能,培育若干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境内外展会。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创新监管制度、服务功能、交易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增强进口能力。

  (十九)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针对不同市场、不同产品建设营销保障支撑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售后服务标准,提高用户满意度,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监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推进国际营销公共平台建设。

  (二十)完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重点市场相关法律、准入政策、技术法规、市场信息等收集发布。支持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建设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二十一)构建高效跨境物流体系。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共同推动运输便利化安排和大通关协作。加快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加快智慧港口建设。鼓励电商、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境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逐步打造智能物流网络。

  七、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贸易环境


  (二十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之间衔接。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国内实施。优化通关、退税、外汇、安全、环保管理方式,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应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二十三)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探索实施国际通行的货物、资金、人员出入境等管理制度。积极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二十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构建。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推进商务、知识产权、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的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经营主体信用记录,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八、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二十五)深化贸易合作。拓宽贸易领域,推动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发展特色服务贸易。推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建设。发展“丝路电商”,鼓励企业在相关国家开展电子商务。积极开展促贸援助。推进商建贸易畅通工作机制。

  (二十六)创新投资合作。拓宽双向投资领域,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推动企业按照国际规则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推进商建投资合作工作机制。

  (二十七)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经贸领域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加强贸易和投资领域规则标准对接。推动削减非关税壁垒,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九、坚持互利共赢,拓展贸易发展新空间


  (二十八)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区域、次区域合作。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性等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谈判,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入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倡议等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积极贡献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二十九)加快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与世界重要经济体商建自由贸易区进程,努力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市场准入,提高规则标准。

十、加强组织实施,健全保障体系


  (三十)加强党对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整体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商务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制定行动计划。

  (三十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贸易及相关领域国内立法,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促进国内经贸立法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良性互动。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

  (三十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前提下,发挥财政资金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逐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有序开展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综合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稳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扩大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

  (三十三)加强贸易领域风险防范。加快出口管制体系建设,强化最终用户最终用途管理。继续敦促相关国家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完善对外贸易调查制度。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妥善应对贸易摩擦。提升运用贸易救济规则能力和水平。研究设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引导企业防范风险。

  (三十四)完善中介组织和智力支撑体系。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各地区相关机构和工商业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贸促机构在贸易促进、信息交流、标准体系建设、行业自律、应对摩擦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设立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外贸发展人才支撑。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向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 写在中国梦提出七周年之际
向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
写在中国梦提出七周年之际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高蕾、孙少龙


  七年前的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庄严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伟大梦想,如高擎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未来,点燃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澎湃伟力,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旋律。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阔步迈进。

  梦想指引方向,追梦之路更清晰更宽广


  10月1日,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气势如虹,欢潮如海。

  宽阔的长安街上,车流、人流滚滚而过,仿佛律动的史诗,回响着历史的足音——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屈辱与苦难中走来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屹立东方!

  回望来时路,新中国从井冈山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走来,从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走来,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中走来,最终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这条路,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如磐初心和使命;

  这条路,浸染着无数英烈与亿万人民的鲜血和汗水;

  这条路,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百折不挠追寻复兴的梦想;

  这条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人间正道。

  正是沿着这条路,70年来,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人口文盲率从80%大幅降至4.9%;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

  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严书翰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金秋时节,北京展览馆。

  1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一些国际组织驻华代表走进这里,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探寻“中国奇迹”背后的奥秘。

  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的沙盘,呈现脱贫攻坚新进展的实景,描绘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图,模拟月球车、“天眼”以及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模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资料,将人们带进时光隧道,重温历史的足迹,读懂“中国为什么能?”

  “展览如同一扇窗,从这里,世界能看到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什米说。

  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发展之路,永无止境。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向着梦想前行的中国,正昂首阔步,一路高歌。

  梦想激扬力量,筑梦步伐更坚实更铿锵


  右手敬军礼,左手抹去眼角的泪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时,当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86岁老兵关茂林的动情瞬间,被新华社记者用镜头捕捉下来,让无数人泪目。

  70年前,开国大典当天,关茂林和战友们在天安门城楼下待命,保卫首都安全。“战友们大多已经去世,想到他们无法看到这盛世,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关茂林说。

  70年来,共和国永不停歇的发展脚步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图景,足以告慰英灵。庆祝大会后,关茂林动情写下《国庆七十周年感怀》:“开国大典一哨兵,七十国庆成嘉宾;耄耋不忘初心在,余热生辉更精神……待到百年国庆时,喜迎中华大复兴!”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更懂得复兴的意义。

  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一曲曲奋斗者之歌正在神州大地奏响。

  梦想的力量,鼓舞亿万中华儿女砥砺奋斗,让中国精神赓续传承——

  西藏山南的共康村,“村龄”不过2岁。369户、1269人从雅鲁藏布江畔迁入这个山南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

  58岁的阿古赤列搬进新房,兴高采烈:“以前老房子在半山坡上,简陋昏暗。现在家里水电齐全,宽敞明亮,出行也方便。”

  共康村党支部书记查斯说:“共康的意思就是‘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底的80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5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5.6%。

  雪域高原,是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在全球经济学家看来,在40年内让7亿人摆脱贫困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国挑战了他们的观点。”巴基斯坦中国问题观察家瓦利·扎希德说。

  “中国彻底消除极端贫困的奇迹,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史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说。

  奇迹背后,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中国精神。

  无数党员干部奔走于苦寒之地、群山之间,扎根在村里、生活在农家,向贫困发起最后的冲锋。

  为了能快点赶到受灾群众身边,广西百色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深夜冒雨赶路,却因突如其来的山洪,将生命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还有文伟红、龙俊、张小娟……在那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中华民族对奋斗必胜深入骨血的信仰。

  为了绿水青山重现,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交出靓丽的治污“答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为了祖国长治久安,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普通百姓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70年光荣岁月,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始终昂扬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始终保持不怕苦、不服输的干劲,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中国能”,用奋斗筑牢了通向梦想的路基。

  梦想的力量,引领亿万中华儿女创新创造,让中国奇迹惊艳世界——

  9月25日,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一架A380大型客机滑出跑道,飞向广州……

  世界首次高铁下穿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世界集成度最高的航站楼……大兴机场工程突破了我国大型机场建设的种种瓶颈,创下103项技术专利、65项新工法,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

  凤凰展翅,逐梦蓝天。

  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英国《卫报》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从5G技术正式商用,到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再到雄安新城的拔地而起……惊艳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超级工程,更是中国人民的改革创新精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勇于变革、善于创新,“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动力强劲。

  梦想的力量,激发亿万人民上下同欲,用实干赢得未来——

  是什么,让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扎根偏远山区默默奉献?

  是什么,让于敏隐姓埋名28年,将毕生心血投入国家核武器研究事业?

  又是什么,让王有德40多年来与风沙搏斗,从未退缩?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93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一番话,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更道出中华儿女奉献祖国的共同心声。

  “很感动,很激动……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奋斗。”佩戴上“共和国勋章”,89岁的袁隆平豪情满怀,继续奔忙于杂交水稻研发工作。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攻关不止的科研人员,加班加点的工薪族,挥汗如雨的农民工,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无数普通人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终将抵达梦想的彼岸。

梦想召唤未来,圆梦愿景更切近更美好


  “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曾经无限憧憬的图景正在不断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前辈:这盛世,如你所愿。

  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今日之中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全世界超过2/3的高铁轨道铺设在中国,超过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掌握在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穿越数千年的厚重历史,走过百年来的风云激荡,梦想的火种早已燃遍神州。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盎然的生机、活跃的创造,气象万千。

  中国梦,将照亮国家更加强大的未来。梦想的种子正拔节生长——

  14小时21分27秒,2000亿元——天猫“双11”促销一启动,成交额屡创新高,巨大消费热潮扑面而来。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庞大内需市场支撑起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北京帮扶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3190家来自北京等地的企业在新区注册……雄安新区已转入开工建设阶段,“未来之城”清晰可见;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奇迹之城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成为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机场正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全国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中国梦,将照亮人民更加幸福的未来。梦想的花朵正绚烂绽放——

  11月的杭州,人头攒动的不只西子湖畔。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现场,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正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机器的轰鸣、挥洒的汗水,交织成一曲最美的青春赞歌。

  获得电工项目第一名的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学生李天保说:“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是我的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和锻炼,我会争取更好的成绩,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到蓝天白云、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幸福安全,国家发展的成果正惠及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

  中国梦,将照亮世界更加和谐的未来。梦想的果实正惠及全球——

  东方风起,黄浦江畔金秋如画。

  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6天,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超50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参展,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

  “越办越好”的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梦,无疑成为这场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最独特、最震撼的篇章。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今春,一组数字成为有力见证:39位外方领导人、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6000多位外宾,多达283项的务实成果清单,总额超过640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次见证了东方魅力。

  如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

  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

  “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勇于担当的作为,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放缓,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追求不会改变。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时代的中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正奔向更广阔的未来。(参与采写:于涛)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中央军委印发《决定》,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
中央军委印发《决定》,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日前,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军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

  《决定》指出,加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全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落实“四个坚持扭住”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强化改革创新,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

  《决定》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新时代基层建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学深悟习近平强军思想确立基层建设新理念,贯彻“三个过硬”立起基层建设新标准,着眼全面锻造过硬基层改进创先争优新载体,确保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

  《决定》强调,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打牢官兵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

  《决定》强调,加强基层建设必须扭住党组织这个关键,增强把方向、抓大事的政治自觉和实际本领,推进新体制下基层党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坚持源头培养与全程培训相结合建强书记队伍,围绕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磨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刀尖铁拳,让战斗力标准在基层实起来硬起来,全面提升基层练兵备战质量效益,强化聚力练兵备战鲜明导向。最大限度激发官兵热爱基层建功强军的内生动力,让官兵在基层建设中唱主角、当主人,强固基层建设人才支撑,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发挥法治在基层建设中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推动基层建设依法运转,创新改进基层管理,严明法纪纯正基层风气,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

  《决定》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基层建设的领导,强化建设过硬基层的使命担当。各级党委机关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解决好对基层对官兵的态度问题,增强工作指导科学性,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解难,切实压实建强基层的责任,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1月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该项目推出了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银西高铁陕西段开始全线铺轨
银西高铁陕西段开始全线铺轨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1月28日,银西高铁建设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铺轨作业。当天,银西高铁陕西段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新华社发(翟小雪摄)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 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 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樊永强
 

 
  全军院校长集训27日上午在国防大学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在全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广大官兵表示,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科学回答了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根本性、方向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对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提高院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作出重大部署,为开创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必将开启军事教育新的历史征程,汇聚起人才强军的磅礴力量。
 
  现场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后,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院长赵天翔说,我们一定要把好办学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配套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第71集团军某旅教导队教员李小龙说,习主席提出45字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军队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海军航空大学是舰载机人才培养的摇篮,校长王天林说,一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战育人,坚持一体化布局,坚持内涵式发展,紧抓大学转型重组机遇,优化面向兵种部队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突出军事应用的课程教材体系,打造晓战善教的教员队伍,完善集约配套的教学条件,加快舰载机飞行人才生长培养步伐,为建设一流院校、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
 
  空军工程大学校长张凤鸣说,一定要深入学习领悟习主席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一往无前的改革锐气,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具体实践中,建好院校育好人才,为军队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西部战区陆军某防化旅旅长蒲军礼说,一定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做好军事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毫不动摇贯彻落实。
 
  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火箭军工程大学校长李华说,我们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跟火箭军战略转型发展步伐,建打仗学科专业,教打仗急需内容,练打仗实际本领,为强军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国防大学教育训练部部长郑云华说,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关系新时代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全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政治建军要求贯彻到军事教育全部实践中,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要坚持为战育人,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打赢现代战争。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京武说,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全军院校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军事教育和院校发展的特点规律,主动破解院校转型升级中出现的矛盾困难,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武警工程大学校长陈富平说,院校长要讲政治、懂教育、钻打仗、善管理、严自律,做办学治校的行家里手,帮助学员扣好军旅生涯第一粒扣子,培养坚定举旗人、合格接班人。
 
  陆军工程大学广大教职员工在学习讨论中认为,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学术优势,带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在院校大兴研战、教战、学战之风,切实把为战育人落实到位,努力培养一批知晓现代战争的名师。
 
(参与采写:吴旭、云利孝)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为保持农村长期稳定奠定制度基础 中央农办负责人谈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热点问题
为保持农村长期稳定奠定制度基础
中央农办负责人谈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热点问题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近日公布。在国新办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回答了一些热点话题。

延包不得将地打乱重分


  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农民对延包问题很关心。如何确保“长久不变”政策落地?

  韩长赋说,意见规定,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以各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为起点计算。

  他表示,今后一是要把证书发到农民手中。从2014年起,我国开始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目前发证率超过94%,要抓好扫尾工作,应发尽发。二是抓紧修改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三是开展延包试点,探索经验,中央及有关部门将出台指导意见。

  新型经营主体:确保流转土地预期稳定


  二轮承包即将到期,是否会影响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吴宏耀表示,对此意见给出了一些办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要延包,让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这给承包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都吃下“定心丸”,到期后农户可以延包,经营主体可以再签续订合同,延期流转土地。

  新修订的土地承包法也给出了一些方案。按照法律规定,投资主体对农业的长期投资,可按照合同约定获得合理补偿。在尊重农民意愿并进行充分协商基础上,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时,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协商确定二轮承包到期后继续经营的具体条款。

进城农民承包地:选择权交给农民


  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民进城落户越来越多,这些农民承包地如何处理?

  “进城农户的承包地怎么处置?这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收回农民的承包地,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韩长赋说。

  意见提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对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权或将承包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也可鼓励其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对长期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依法采取措施防止和纠正弃耕抛荒行为。

无地少地农户:多措并举支持发展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减和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一些农户存在无地或少地情况,如何保障其权益?

  意见规定,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对少数存在承包地因自然灾害毁损等特殊情形且群众普遍要求调地的村组,届时可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由农民集体民主协商,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在个别农户间作适当调整,但要依法依规从严掌握。韩长赋说,各地也在研究和探索。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集体预留的机动地、新开垦的耕地、原承包户依法自愿交回的耕地等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无地少地的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来耕种。此外,还要帮助农户提高就业技能,鼓励进城打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扩大就业和增收的门路。可能还有确实生活无着落、有实际困难的农户,可以通过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来解决这个问题。

 
70个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达六成 解读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70个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达六成
解读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备受关注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28日宣布收官,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完整版露出“真容”。

  新一代直接抗病毒(DAA)丙肝新药、国产PD-1免疫抗癌新药达伯舒、更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创新药……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仅诚意满满地回应了百姓和业界的呼声,70个“入围”新药更平均降价达六成。

  新版国家药品目录有何看点和“门道”?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权威解读了有关新药、药品价格、目录何时“落地”等核心问题。

70个新药“入围”:明确释放鼓励创新的信号


  新版医保目录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大部分。相比常规准入部分的调整,谈判准入部分备受市场关注。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说,谈判准入主要针对独家或专利期保护的高价药物。谈判成功的药品将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今年8月启动的此轮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共确定了119个新增拟谈判药品。经过医保谈判专家与企业面对面的谈判,最终有70个新药“入围”,包括52个西药和18个中成药。其中,12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谈成了8个。熊先军说,此次新增谈判药品数量和谈判药品总量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这些新上市的药品被迅速纳入目录,释放出支持创新的明确信号。

  比如,此次入围的PD-1类肿瘤免疫治疗药达伯舒就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的成果,曾入选2019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它于2018年12月获批上市,首个获批的适应症是经典型霍奇金氏淋巴瘤。

  熊先军说,纳入医保乙类目录的产品应该具备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条件。鼓励药品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更多救命药进医保,提升我国在重大疾病、重要领域的药品保障能力。

  据介绍,肿瘤、罕见病、慢性病和儿童用药等是此轮药品调整的重点。重点领域的5个基本药物全部谈判成功,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慢性病用药、4个儿童用药最终入围,进一步优化了医保药品目录结构,实现了预期目标。

  新药平均降价达六成:让“贵族药”开出“平民价”


  此次DAA丙肝新药首次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被业界视为我国丙肝防治“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原因就是在进入目录前,这种能治愈丙肝的口服新药一个疗程费用最低也在3万至7万元人民币之间。价格昂贵的“贵族药”客观上延缓了我国慢性肝炎防治的进程。

  熊先军说,入围的三种丙肝治疗用药拿到了全球少见的低价格,降幅平均在85%以上。医保部门以量换价,推动了药费大幅下降。目前,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开出了“平民价”,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目前,70个新药价格平均降幅达60.7%。如果按照50%的实际报销比例计算,患者个人自付比例将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的自付比例将降至原来的5%。

  新药价格能大降的“门道”,在于此次谈判在比价磋商谈判之外,还引入了竞争性谈判。此外,国家医保局还首次尝试引入价格保密的做法:对部分药品的成交价格,承诺官方不对社会公开。熊先军说:“请社会放心,明年目录落地后,广大参保群众会对药价有切身感受。”

坚持“保基本”定位,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此次准入谈判是医保制度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此轮调整也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首次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如何保证调整过程的公平公正和规范廉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熊先军说,医保药品目录的准入谈判和整体调整都始终坚持以维护参保人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专家评审制,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确立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优化结构、鼓励创新”的调整思路。

  为确保调整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国家医保局采取了一系列严密制度,比如所有评审专家均随机抽取产生;所有评审、遴选工作全程留痕;谈判现场邀请媒体和纪检监察等方面参加;谈判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做到所有证据可追溯、各方可申诉。

  熊先军说,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地方做好落地和执行,特别是2017年谈判准入、在本次谈判中未能续约药品的替代衔接工作,合理保障群众用药连续性。

  据悉,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0年1月1日启用。

(记者屈婷、张泉)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就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 外交部召见美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发表声明:美方的图谋注定失败
就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
外交部召见美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发表声明:美方的图谋注定失败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28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就美“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乐玉成指出,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此举严重干预香港事务,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强烈愤慨,坚决反对。

  乐玉成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国政府和外国势力干预。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

  乐玉成强调,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纠正错误、改弦更张,不得将该法案付诸实施,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以免给中美关系和两国重要领域合作造成更大损害。对美方的错误举措,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制,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美方完全负责。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外交部28日就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此举严重干预香港事务,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美方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公然为疯狂打砸烧、残害无辜市民、践踏法治、危害社会秩序的暴力犯罪分子撑腰打气,性质极其恶劣,用心十分险恶,其根本目的是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破坏“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破坏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我们要正告美方,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和势力都无权干预。这一所谓法案只会让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美国的险恶用心和霸权本质,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众志成城。美方的图谋注定失败。

  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奉劝美方不要一意孤行,否则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制,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承担。

 
事实证明美方就是搞乱香港的最大黑手港澳办中联办外交部驻港公署强烈谴责
事实证明美方就是搞乱香港的最大黑手
港澳办中联办外交部驻港公署强烈谴责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11月28日发表声明,对美方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表示强烈谴责。
 
  该声明表示,当地时间11月27日,美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这是对中国内政赤裸裸的干涉,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严重践踏。这部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声讨的法案充斥着偏见和傲慢,以恐吓和威胁的手法对待香港,公然为反中乱港分子提供保护,用心险恶。事实证明,美方就是搞乱香港的最大黑手。
 
  该声明指出,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美方想借搞乱香港遏制中国发展,是枉费心机,打错了算盘。香港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掌握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手中,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
 
  新华社香港11月28日电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11月28日发表声明,对美方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表示极大愤慨和最强烈谴责。
 
  声明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国会和一些政客,罔顾香港五个多月来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严重犯罪的事实,多次打着支持香港“人权”“民主”的幌子,发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先后在众议院、参议院通过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现在美方又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悍然对该法案签署成法。这是对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其实质就是要搞乱香港,妄图以香港事务牵制中国发展。我们对美国一系列霸道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和最强烈谴责。
 
  声明强调,美国这些政治游戏操纵者们的如意算盘,就是为“叛国祸港四人帮”及反中乱港极端势力和暴力分子撑腰打气,为暴力行为火上浇油,图谋毁掉香港,其用心险恶歹毒,昭然若揭。我们要正告美方以及唯美国马首是瞻的香港少数反对派政客,不要低估我们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决心,不要低估我们维护“一国两制”的坚定意志,不要低估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和手段。美国当局这一系列恶劣行径,不仅是和700多万香港市民作对,和14亿中国人民作对,也是和世界公义、国际基本准则作对。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反制,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完全承担!
 
  声明重申,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人有能力办好香港的事情。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支持行政长官带领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坚定支持香港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任何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阻碍中国发展的把戏都绝不可能得逞!
 
  新华社香港11月28日电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28日发表声明表示,美行政当局签署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等,严重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署予以强烈谴责,表示坚决反对!
 
  声明表示,美方所谓法案颠倒黑白,充斥强盗逻辑,就是纵容暴力犯罪,就是要毁掉香港,破坏“一国两制”,就是要阻挠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但这是徒劳的,是痴心妄想。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答应!
 
  声明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染指,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国干涉。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美方倒行逆施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迎头痛击!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涉港法案成为美国法律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涉港法案成为美国法律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香港11月28日电香港特区政府28日表示,对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及另外一项有关香港的法案成为美国法律表示强烈反对,并对美方无视港方多次就两项法案提出的切实关注表示极度遗憾。两项法案明显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既无必要,也毫无理据,更会损害香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和利益。

  特区政府发言人重申,外国政府及议会不应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发言人表示,两项法案并不合理,其中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以人权及民主为名,实际上部分条文涉及出口管制和香港执行联合国制裁措施,与香港的人权和民主根本无关。两项法案更会向示威者发出错误信息,无助缓和香港局势。

  发言人说,美国在香港拥有庞大经济利益,包括在过去十年从香港赚取在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的双边贸易顺差,单是2018年已超过330亿美元。美国单方面改变对香港的经贸政策,将会对双方的关系及美国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香港和美国在出口管制及执法方面一向有紧密合作。

  发言人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希望美国政府采取务实态度,以香港和美国的互惠关系和美国在香港的利益为依归,维持对香港的经贸政策和原则立场,继续尊重香港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地区的地位。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香港问题、 美舰擅闯中国南海岛礁答记者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香港问题、
美舰擅闯中国南海岛礁答记者问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杨雅雯)在28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香港问题、美舰擅闯中国南海岛礁等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驻香港部队参与清理路障是社会公益活动


 
  在回答如何评价解放军驻港部队日前走出军营,在九龙塘联福道一带清理路障的问题时,任国强表示,驻香港部队以“自发义务”形式参与清理路障,是服务人民的社会公益活动,不存在违反驻军法和“一国两制”原则的问题。这与驻香港部队多年来开展的义务植树、无偿献血、慰老爱幼等活动一脉相承,都体现了驻香港部队官兵对香港市民的关心热爱,体现了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于香港局势,习近平主席14日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中央政府对香港止暴制乱工作的最强音,为稳定香港局势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任国强表示,驻香港部队随时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履行好基本法和驻军法赋予的职责使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美舰擅闯中国南海岛礁是屡教不改、明知故犯


 
  关于美舰擅闯中国南海岛礁一事,任国强强调,事实一再证明,美方是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破坏者,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搅局者,是双方一线官兵生命安全的危害者,是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麻烦制造者。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捍卫南海和平稳定。
 
  任国强说,美军舰机擅闯中国南海岛礁邻近海空域,屡教不改、明知故犯,危害地区和平稳定,损害中国主权安全,也危及双方一线官兵的生命安全。这是危险性极高的挑衅行动。
 
  “我们要求美方立即停止这种侵犯中方利益的行为。”他表示,中国军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海外人士认为美方签署涉港法案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海外人士认为美方签署涉港法案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当地时间27日,美国将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海外专家学者和华侨华人表示,美方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对两国关系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表示,美国出台这一法案很“荒谬”,是对香港违法暴力行径的支持和怂恿。美国通过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有损中美关系大局。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塞·罗瓦伊纳表示,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法案完全是在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有选择性地在人权问题上使用双重标准,这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虚伪行为,其目的是以各种手段阻碍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展。美国此举将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严重伤害。

  美国艾奥瓦州前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说,这项法案体现了美国国会的“虚伪”,对于香港目前局势毫无帮助。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认为,美国涉港法案无疑是对中国内部事务的严重干涉,将对香港近期混乱局势起到激化作用。

  美国旧金山华商总会会长张福明说,该法案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与香港人权无关,是非常虚伪、荒谬的,反映了美国一贯的强盗逻辑和霸凌行径,该法案将严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乔凤祥说,该法案将给中美关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损害两国共同利益,无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埃及《金字塔晚报》副总编塔里克·萨努提指出,立法是一国的内部事务,国内法并不适用于他国。这是美国向中国施压的一种手段。香港发生的事纯属中国内政,美国不应干涉。

  埃及战略研究与国际关系专家穆罕默德·贾拉勒说,这一法案是对中国内政赤裸裸的干涉,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反映出美国混乱的外交政策,将严重影响两国关系。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美国签署涉港法案令人震惊,这完全是在侵犯中国主权。

  巴中工商总会研究员伊莎贝尔·卡瓦略表示,美国在很多国际议题上都表现出“长臂管辖”的姿态。香港是中国领土,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香港问题轮不到美国插手。

  白俄罗斯对外友协主席伊万诺娃表示,中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内部事务。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中国内政,各国必须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说,该法案是美国傲慢侵犯其他国家主权和人民权利的又一例子。在过去70年中,在轰炸、侵略其他国家和颠覆他国政权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比美国更“多产”。

  (参与记者:徐永春、朱婉君、熊茂伶、刘阳、叶在琪、高路、李碧念、周星竹、魏忠杰、孙晓玲)

 
美方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美方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新华社评论员


  当地时间27日,美方全然不顾中方多次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将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交由总统签署生效。在香港正滑向“恐怖主义”深渊的危险时刻,美方一些政客趁火打劫,妄图以国内法实施“长臂管辖”、干预香港事务,其反中乱港的霸道嘴脸和险恶用心昭然若揭。然而,从苦难中奋起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吓不倒的,美方倒行逆施必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迎头痛击。

  美方政客插手香港事务,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美方政客妄图以搞乱香港来牵制中国发展的图谋定然不会得逞。美方严重践踏国际法,视国际关系准则为无物的霸权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几个月来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违法暴力行径,已将香港推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暴力违法犯罪分子在全港多区疯狂打砸烧,瘫痪道路交通,破坏列车轨道,向行进中的列车投掷燃烧弹,残害无辜市民,把暴力引入校园……持续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暴力肆虐的香港,经济民生遭受重创。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最大民意。美方一些政客对此不仅视而不见,反而大肆对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和中央政府对港政策指手画脚,恶意抹黑“一国两制”,为香港反对派和激进势力提供保护伞,为插手香港事务提供所谓的“法理依据”。

  这一法案被冠以“人权与民主”之名,却无视香港违法暴力行径造成的破坏,为暴力分子张目,何谈人权?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何谈民主?美国一些政客无非是假借“人权民主”之名行霸权干涉之实,与“反中乱港”势力狼狈为奸,捞取政治资本,遏制中国发展。这种虚伪、卑鄙的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唾弃!

  这一所谓的“人权与民主法案”,置香港广大市民利益于不顾,给特区政府止暴制乱制造“绊脚石”,向正义人士发出“恐吓信”,释放出纵容暴力犯罪分子的错误信号,其实质是要搞乱甚至毁掉香港。这是对广大香港同胞共同和根本利益的严重损害,是与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为敌,必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有效实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同胞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当前香港的问题绝非人权与民主问题,而是“反中乱港”分子使用暴力手段企图颠覆合法政权、颠覆“一国两制”。美国一些政客妄图以一纸法案把香港变为遏制中国的棋子和前哨,其图谋断然不会得逞。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国政府和外国势力干预。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任何企图搞乱香港、损害中国良好发展局面、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图谋和行径,都必将遭到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也注定将遭受可耻的失败。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14亿勤劳勇敢人民、960万平方公里辽阔国土的国家,任何威胁都吓不倒,任何施压也压不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美方的讹诈只会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让中国人民更加众志成城。

  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香港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掌握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手中,香港在祖国内地强有力支持下必将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奉劝美方一些政治势力,不要徒劳地与民心作对、与大势为敌,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抹黑诋毁中国、毒化中美关系氛围的政治把戏,只会严重冲击干扰中美关系发展,无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薅图书馆羊毛还炫耀,是病该治
薅图书馆羊毛还炫耀,是病该治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本报评论员陈琰泽


  近日,一则“大V自曝薅大学图书馆羊毛”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微博用户“眸冷骨累的王马丁”发文称自己在大学读书时,“但凡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我久久爱慕的古书,就统统借来不还,按图书馆规定赔偿。”就这样,该“大V”称自己以十元一本的价格将数套50年代古文书全“赔”回了自己书房。

  网友批评,此举“钻了制度的空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面对批评,这位大V面不改色,继续舌战网友,还普及起所谓“契约精神”,称“违约是契约的一部分,18年前每本书我都付了钱买下来了,是付过钱的,办过手续,拿到赔偿回单的”。

  钻制度漏洞,占公共利益,绝不是遵守了什么契约精神。28日上午,这位微博用户再次发帖称,将归还所有书籍。该校图书馆也回应称:“印象中2002年并未出现学生大量赔偿的情况,即使该生所说属实,对有较高价值的复本,图书馆会在闭架书库中留存,而珍贵民国图书不对学生外借,只对老师开放。”

  有网友建议,“图书馆的管理太宽松,应当以更大的处罚力度来警戒借书不还者,补上管理漏洞”。然而调高赔偿价,对于不小心把书弄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误伤。

  社会公序良俗,是基于每一位社会成员对于规则的遵守和重视。薅羊毛、耍小聪明,以一己之私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实际上是“以耻为荣”的“利己主义”,是病该治。

 
长久不变,是为了变得更好
长久不变,是为了变得更好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在一份4000来字的文件中,“长久不变”一词出现20多次之多——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至关重要,同时又为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坚实前提。可以说,长久不变,正是为了依法有序改革,为了变得更好。

  政策合为时而出。这一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按照承包期三十年计算,2023年开始,第二轮承包开始大批到期,延包高峰期将集中在2026年到2028年。由于不同地区情况不同,承包地期限千差万别,实际上最近两年部分地区农村已经开始面对这一工作。目前,全国有15亿多亩农村承包地,涉及近两亿农户,农村土地延包事关千家万户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广大农村地区稳定发展大计。党中央强调长久不变的政策一贯性,对稳定农民预期至关重要。这份“定心丸”恰到好处,对一些可以理解的观望心态与疑虑担心,可以药到病除。

  “一不动百不摇”。土地关系或人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党中央明确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最大的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四个“不能”为长久不变确定了明晰的政策底线。

  改革是时代的主题。农村承包土地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是为了确保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农村改革从土地承包开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家庭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两次重大土地制度改革都是在坚持基本制度不变基础上守正创新,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的历史进程。

  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依宪改革、依法改革,2019年是一个重要年份,有关改革的法律支撑基本具备了:2019年元旦,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施行;历时十多年之久的土地管理法修法完成,新土地管理法将于2020年元旦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将依法在全国层面铺开。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坚持长久不变、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是法律刚性要求。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宣传普及宪法以及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让法律深入民心,成为农民捍卫自身权利、参与改革发展的法治之盾。

 (记者王立彬)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点赞!给蒙冤受屈干部正名
点赞!给蒙冤受屈干部正名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融媒
 
  本报评论员王俊禄


  今年5月起,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出台了《党员干部失实反应澄清保护工作办法(试行)》,对澄清对象、程序、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当地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澄清就是还干部清白,为干部撑腰。不能让敢拼敢闯的干部背着包袱干事,影响了担当作为的激情”。

  给证实“清白”的干部正名,正了社会风气,给遭受冤屈的基层干部打了气、暖了心,值得点赞。

  干部被冤,不排除一些举报者或道听途说、掌握事实有误;也不排除一些人动机不纯、为个人目的借组织之力打击报复。

  不管是“误告”还是“诬告”,如果听凭发展,形成歪风,会挫伤干部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改革发展大局。

  “不放过一个坏人”与“不冤枉一个好人”,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打虎拍蝇”的同时,给经调查无问题的干部开张“健康证明”,还干部以“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是对改革发展担当者的担当,也是构建良好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的应有之举。

  如何“正名”?从实践看,应针对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对于一定范围内调查的,应在党组织或单位内部等相应范围内澄清所调查问题;已通过公众舆论造成社会影响的,则有必要以扩大会或书面形式,消除负面影响。互联网时代,也应当用好新兴媒介,扩大正名的传播范围。对“背黑锅”“受委屈”的党员干部,组织除了“正名”之外,如举报者行为已造成严重后果并触犯相关法律,司法机关应支持当事人依法追究诬告者的相应责任。

 
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浙江、福建、新疆面向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浙江、福建、新疆面向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北京、浙江、福建、新疆等地面向基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北京:党员干部、高校师生、基层百姓齐宣讲


  北京市领导带头到所联系的区和分管领域宣讲,结合下基层调研抓好宣传贯彻。同时,北京市精心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高校师生和基层百姓,深入社区、机关、校园、“两新”组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25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党员领导干部组成的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各区、各系统开展28场集中宣讲。宣讲团成员还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和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宣讲。

  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8家高校遴选优秀师资组成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

  此外,北京市还将理论宣讲与百姓宣讲有机结合,从“工匠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我与改革开放”等百姓宣讲团中挑选优秀宣讲员,聚焦制度自信,用群众视角、身边故事、百姓语言深入基层开展宣讲。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工委书记谭国忠说:“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践行在实际工作当中,集中解决好民生实事,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问题。”

浙江: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27日下午,“织里·知礼”宣讲团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伍浦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让村民们充分了解全会的主题内容和核心思想。

  “织里·知礼”宣讲团结合实际镇情,面对面答疑解惑、重点讲解,实实在在排忧解难,真正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四中全会精神好,贯彻落实要抓牢,社会治理靠大家,平安和谐人人好。”为了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76岁的老党员孙杏松最近很忙,他用朴实的乡音将四中全会精神唱了出来。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辛勤耕耘40余年的孙杏松,以杨柳青调、紫竹调、三句半、快板等多种曲艺形式创作宣讲作品80多篇,牵头组建了雷甸镇“红乡贤说唱团”。

  雷甸镇塘北村党委书记马琪荣说,说唱团深入到村社、企业、学校、文化礼堂,义务开展巡演,弘扬文明乡风,传递红色能量,用乡音唱响党音。

  福建:增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8日至22日,福建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13名成员先后在福建各地及省属高校、企业和群团系统,举办宣讲报告会14场,互动交流活动15场,直接听众达12000余人。

  福建省委宣讲团坚持把制度自信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展开宣讲。

  福建省委讲师团理论教育处处长魏胜良告诉记者,宣讲力求“吃透精神,结合实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突出实效”,将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与福建省当前各项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增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注重联系实际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应用新传播方法与平台……宣讲活动在福建省内引发热烈反响。“听完宣讲,我对‘四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有了更深的理解。”共青团南平市委副书记张田怡说。

新疆:推动全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组织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送基层”活动,宣讲团赴各乡镇开展宣讲,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进千家万户。

  在拜城县康其乡,宣讲团成员紧扣全会主题,突出重点,用浅显的语言讲理论、讲变化。“听了宣讲后,我收获了很多。全会提出要增进人民福祉,当前,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康其乡康其村村民玉素甫·亚合甫说。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王秀芳参加了市区两级组织的宣讲员培训,通过“花儿”演唱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王秀芳说:“这种方式老百姓比较容易理解、比较接地气。这几年新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生活都非常幸福。今后,我要把群众获得的幸福生活,用‘花儿’这种方式传递出去,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到老百姓心中。” (记者王君璐、岳德亮、秦宏、于涛)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不懈努力 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
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不懈努力
专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罗沙)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其中强调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的内涵是什么?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人民法院肩负着哪些任务?记者近日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

  追求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实质法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江必新表示,全会闭幕后,最高人民法院迅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江必新说,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们党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内涵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刻、更高水平的认识。

  “法治的基本内涵,就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江必新说,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生存、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的初心和使命。

  江必新说,强调用法治的力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说明我们追求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单纯以权利或者义务为本位的法治,而是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本位和目标的“实质法治”。

  “我们强调的社会公平正义,是一种事实上的公正、全社会的公正、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正。这种公平正义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也融汇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群众的质朴正义观。”江必新说。

  “过去,司法机关更多强调的是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严格依法办案,更要站在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通过更高水平的工作推动更高层次的法治建设,在执法办案中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他说。

用法治力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实现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法治是公平正义的坚实保障。江必新表示,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得到国家公权力的支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同时,法律的制定过程也是社会共识形成的过程,意味着社会对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达成了最大公约数。

  “从立法、执法到司法,法治的每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配置,也就是公平正义实现的过程。”江必新说,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不仅将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实现,更能让全面依法治国得到全体社会成员更加衷心的拥护,确保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如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江必新说,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要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标杆,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和最大化。

  “一方面要防止机械理解和适用法律,避免作出与社会普遍认识和人民群众正义情感相悖的判决;另一方面也要坚守法律底线,严格树立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法治权威。”江必新说,“法律往往具有滞后性,而法治本身应当是开放性的。对于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空白、法意模糊以及法律冲突等问题,应当允许司法人员通过寻找、明晰法律等方式来弥补法律本身的不足,在作出公正裁判的同时助推法律完善,从而使社会各方的权利义务得到优化配置,推动公平正义得到更好实现。”

  江必新同时表示,司法机关必须坚决防止“打招呼”“批条子”等干预司法案件的现象,处理好依法办案和忠实履职的关系,坚决排除各种干预和潜规则,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防止司法人员被利益集团俘获,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不被践踏和扭曲。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标杆提升人民法院工作


  “推动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对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江必新说,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围绕大局履职尽责,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江必新表示,人民法院将坚持把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现代科技在司法领域深度应用,努力把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到新水平。”他说,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司法领域制度建设步伐,促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江必新同时表示,人民法院将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着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人民文化权益司法保障制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积极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积极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促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司法审判不仅仅要以法律为基本遵循,还要以社会所公认的公平正义观念作为重要参照,这样才能追求实质正义,在适用规则的同时充分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统一,既保证个案公正,又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江必新说。

 
乡镇有了执法新力量 河北探索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观察
乡镇有了执法新力量
河北探索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观察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据新华社石家庄11月28日电(记者王民、冯维健)前不久,在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北徐村发生了一起无证砍伐速生杨事件。接到群众举报后,古城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局长安景岗立刻派人赶赴现场调查取证,经确认,现场共有58棵速生杨被砍,执法队员随即对采伐人员进行了处罚及批评教育。

  “过去,无证砍伐归县林业部门和派出所管,一个部门单独执法力度有限,两个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困难。分头管吧,管不全;都管吧,最后又成了都不管。”安景岗说,现在由一支熟悉地形、了解乡情的专业执法队伍集中综合执法,力度和效率都提高了。

  作为河北省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唯一的试点镇,阜城县古城镇成立乡镇一级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将县直部门的部分执法权力下放,在全国率先赋予乡镇行政执法权,让执法力量直达基层、更接“地气”。

  2016年6月,古城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启动,首要任务就是将县直部门的执法权下放到乡镇。经过调研,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586项发生频率高且存在多头重复交叉执法的事项被列入改革重点。今年又有31项执法事项下放到乡镇,目前,下放事项已占全部执法事项的30%,涉及住建、环保、国土、农林等11个部门。

  古城镇党委书记文勇介绍,考虑到乡镇工作实际,下放的执法事项大多容易操作。查处假冒伪劣农资、药品、食品等专业性较强的执法事项没有下放。此外,古城镇还根据下放执法事项编制了《权力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清单以外无权力,避免权责不明、越权执法、模糊执法等情况出现。

  为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古城镇为28名执法人员配备了无人机、执法记录仪、对讲机和执法车辆。执法人员全部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全镇分为4个执法片区,每个片区由1个执法中队、4名执法人员分包,实行网格化管理。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随时接受举报投诉。

  “原来乡镇一级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之后,上面的千条线到了乡镇拧成了一股绳。”文勇说,目前,古城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已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285件,安全生产事故大幅下降,违法问题明显减少,群众投诉举报得到较好解决。

 
说学逗唱间传递中国之治 辽宁创新组织曲艺小分队宣讲四中全会精神
说学逗唱间传递中国之治
辽宁创新组织曲艺小分队宣讲四中全会精神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11月26日,在沈阳市南九社区活动室,相声演员常佩业(左)和搭档辛宇表演相声《大和小》。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据新华社沈阳11月27日电(记者李铮、高爽、熊丰)“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都是为了咱老百姓的小日子越过越好。”26日下午,沈阳市南九社区活动室挤进了100多人,相声演员常佩业和搭档表演的相声《大和小》引得大家笑声阵阵。
 
  11月9日以来,这已是辽宁省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曲艺宣讲小分队的第14场演出。在沈阳翠生、多福、南九等13个社区,2000多名居民在曲艺演员的说学逗唱中听懂了许多四中全会的大道理。
 
  为了让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辽宁省委宣传部创新宣讲方式,组织曲艺演员用相声、快板、东北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和宣传。
 
  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盖成立说,四中全会刚闭幕,我们就邀请曲艺家学习全会精神,落实创作任务。70岁的相声演员常佩业仅用两天时间,就拿出了相声《大和小》初稿。半个月以来,经过14场进社区演出,群口快板《十三个显著优势意义深》、东北大鼓《多福》、相声《大和小》等节目已日趋成熟。
 
  在26日的演出中,群口快板《十三个显著优势意义深》第一个亮相。“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公报,字字句句光华耀!”“十三个显著优势是亮点,意义深刻又长远!”快板声轻快、演员吐字铿锵,现场群众阵阵喝彩。南九社区居民姜荣珍说:“这样宣讲四中全会精神,看得起劲儿,记得牢。”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李延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

  “中央银行体系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一个好的中央银行体系的运行,可以为整个金融领域的治理奠定良好基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此次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规范管理、提高宏观调控效果乃至国家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他表示,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以来,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提升到新高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完善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任务。”曾刚说。

  他认为,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基础。“经济发展需要货币供给的相应增长,而基础货币是整个信用的基础。”

  曾刚表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方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2004年至2014年,外汇占款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而后随着外汇流入的减少,外汇占款呈下降趋势。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定向降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

  “过去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中国作为独立大国的中央银行政策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再贷款、流动性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很难构成长期稳定的货币供给。”曾刚说,各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差异很大,有的国家以再贷款为主,有的国家是以政府信用国债作为货币供给的主要机制。当下,我国要探讨长期的基础货币供给机制,既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必须可控、独立,受外部影响较小。

  曾刚认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是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个现代的中央银行的调控体系,有赖于市场传导机制的不断完善。”曾刚说,为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市场利率降低的同时,资产端银行的贷款率利率较难降下去,这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有很大关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畅涉及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市场化主体的改革。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竞争中性,让其对利率敏感性更高,这些改革将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有效创造更好的环境。”

  他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还需完善政策工具,提高调控效率。过去一段时间,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推出多种新型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结构性调控的能力提升,更精准地满足实体经济需要。

  曾刚认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还要更好地发挥央行对金融稳定的作用,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需要一套新的宏观审慎评估和管理框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与传统的货币政策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传统货币政策的目的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防范风险,两者长期是统一的,但短期的工具使用是有差异的。”

  “总体来说,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宏观调控效果和效率,稳定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风险底线,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曾刚说。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个瘦子,没有胖子的忧伤……” 一个孩子曾经的来世梦想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个瘦子,没有胖子的忧伤……”
一个孩子曾经的来世梦想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李宇翔(站前排者)和同学们在进行橄榄球训练。   新华社发
 
▲江苏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学生在进行橄榄球训练。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马邦杰、高鹏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个瘦子,没有胖子的忧伤……”
 
  这些文字的作者名叫李宇翔,江苏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的初二学生。他小学毕业时体重已经达到260多斤。对于今生瘦身,他一度绝望。
 
  李宇翔来自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小和周边孩子不同的是,他先天得了一种怪病,让他与体育活动绝缘,在失落、胆怯和自卑中度过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直到一缕阳光投射进这个孩子充满阴郁的人生,让他脱胎换骨,憧憬未来。
 
  他的怪病是在6岁时被发现的。“有一天,他突然心脏狂跳不止,脸色煞白,我和他爸都被吓坏了。”李宇翔的妈妈刘海燕回忆说,“我们带他接连去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束手无策。一家医院甚至认为他已经濒临死亡,给我们下了病危通知。”
 
  经医院检查发现,李宇翔的心脏多了一条交叉神经,患有“室上速”,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在学校里,体育老师不敢冒险让李宇翔参加任何体育活动。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他特别希望能够参加,但被老师善意劝止,只能落寞地留在家中。
 
  于是,李宇翔的身体不可遏制地胖了起来。他个子长得也快,小学毕业时已达1米76,看上去根本不像个小学生,更像个成年人。
 
  “有时候,我和儿子一起在街上走,会有人问他在哪里工作。这让我儿子很难过。”刘海燕说,“我们一家人出去吃饭,他也不敢多吃,怕被人笑话。我怕他吃不饱,经常要带他连吃几家饭馆。每次坐公共汽车,他上车就往后面钻,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李宇翔幼小的心灵里积淀的郁闷,在他笔下流淌出来,变作一首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个瘦子,没有胖子的忧伤,可以在操场上飞翔……”这首诗,他的很多同学都能背诵,他们中不少人也比较胖。
 
  李宇翔是多么希望能够到操场上飞翔!幸运的是,他的梦想竟然就实现了。
 
  2018年8月,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决定要成立美式橄榄球队。李宇翔报名参加,结果第一个就被选中了。他的人生道路由此开始发生转变。
 
有良知有担当的校长


 
  李宇翔之所以能和美式橄榄球结缘,其中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他的学校校长偶然向一位体育专家请教,对方恰好想把美式橄榄球引进到国内中小学校;也有许多必然因素,其中之一是一些校长体育理念的转变。
 
  记者在北京、河北、江苏、湖北和甘肃等地调研时发现,现在理解体育、重视体育的校长大有增加。这对亿万中国孩子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比如,南京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校长秦金和。三年前,他来学校担任校长,9月1日参加学校开学升旗仪式,被一个惨不忍睹的场面震惊。“升旗仪式也就半个小时,结果很多孩子坚持不下来,大片大片地晕倒。真的是成片成片地晕倒啊,场面非常吓人。”
 
  9月1日,被一位校长称为“全国小学生晕倒日”。业内人士都知道,近些年来,每到这天,在开学升旗仪式上,就会有不少孩子晕倒。
 
  秦金和于是采取断然措施,把体育列为全校最重要的学科,下大力气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我们学校,体育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其他学科都可以停课,但体育绝对不能停。”他说。
 
  北京平谷靠山集中心小学校长孟朝阳也极端重视体育。“开足开齐体育课”是他的最低要求。靠山集中心小学既是足球特色学校,也是和一家名为“达阵棒球俱乐部”合作的棒球特色学校。平谷历史上第一个棒球全垒打就是他的学生打出来的。
 
  “我们这一代人身体可能不够健康,但我绝不允许我的孩子们身体不健康。”孟朝阳说。
 
  在河北滦平县某幼儿园,记者看到了在全国小学近乎绝迹的单杠。那里的孩子正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练习攀爬单杠的动作。“我还要孩子学习爬树呢,这在城里也是一项快绝迹的技能了。”园长王秋杰说,“我们要让孩子尽量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从小打好健康底子。”
 
  在南京岱山实验小学,记者发现有个老师手把手领着一个孩子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校长郭卫星说,那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确保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体育活动。郭卫星还仔细研究《运动改造大脑》等相关书籍,把大课间活动提到学校每天正式上课之前举行。
 
  “体育是个良心工程。只要认识到位,说真的,要做到我这水平很容易。关键要看校长的良知与担当。”郭卫星说。
 
  知是行之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说,对于体育的内涵认识不够,过去是困扰中国学校体育的最大障碍。他说:“体育不仅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规则意识、塑造人格等,能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是国计民生工程。如果学校体育搞不好,就无从谈起建设体育强国。”
 
  “可喜的是,现在对大体育概念有较深认识的校长越来越多了。”吴键说。
 
  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校长田玉龙,就是近来涌现出的对体育内涵有较深理解的校长中的一位。他说:“体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品格提升、智力发展和适应社会等,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田玉龙希望能引进一个能够减少校园“娘炮”的新式体育项目。他向北京师范大学前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请教,对方告诉他:你们就搞美式橄榄球吧。
 
锤炼人格的体育


 
  学校要成立美式橄榄球队的消息,在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传开了。
 
  李宇翔想去报名参加。此前,他经过检查,发现自己心脏内那根多余的交叉神经已经萎缩,不会再发作“室上速”了。他很想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但他妈妈刘海燕不相信他能入选:“人家要你这个胖人做什么?”
 
  大学路实验学校的美式橄榄球教练是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体育教师王骁。他要挑选40个学生,利用暑假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训练。同时,他还将对大学路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确保在他离开后他们能够继续训练球队。在众多报名参选的孩子里,他第一个挑中了李宇翔。
 
  “他块头大,美式橄榄球的有些位置需要块头大的选手。”王骁说,“另外,我还发现他的眼神里有一种渴望。这样的孩子训练起来往往更加投入。”
 
  一直向往能在操场上飞翔的李宇翔,发疯一样投入到美式橄榄球的训练中。他块头大,学校统一购置的头盔对他有些小。每次训练前,他都要同学用拳头连砸加压,生生把头盔套到脑袋上。训练结束后,同学再帮他把脑袋从头盔里拽出来。他的两颊和腮帮子上留下一道暗黑色的血印。
 
  他的妈妈刘海燕看着心痛。“我问他不痛吗?他说痛,但没办法,学校统一买的头盔,装备这么贵,学校不可能给他单买一套。我说不戴行吗?他说不行,球队的规定就是规定,必须遵守。我觉得他把球队放在了第一位。他喜欢橄榄球,到了这种程度。”刘海燕说。
 
  美式橄榄球的训练非常艰苦。刘海燕说,他们家就住在学校隔壁,但她只看过两次孩子的训练。
 
  “他们训练我不敢去看,受不了。有些动作,别的孩子做起来比较容易,我们家大胖做起来就比较辛苦。比如单腿跳,他跳起来可真吃力啊。他从小没受过这种苦啊。看着他训练,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既心疼又兴奋。”她说。
 
  有一次,刘海燕问儿子:训练这么辛苦,摔得浑身是伤,能不能停两天?李宇翔回答说:“不能。别人都没倒下,我怎么能倒下?”
 
  “这句话是教练教你们的吗?”
 
  “不是。是我自己说的。”
 
  刘海燕说,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听他说那句话的时候,我心猛跳了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橄榄球训练,我感觉他从一个比较‘娘’的孩子变成了刚毅的男子汉。”
 
  “我认为训练对他是种折磨,但他自己觉得是种享受。”刘海燕说。
 
  三个月的辛苦训练,李宇翔咬牙坚持下来,减重30斤。从孩提时代积累下来的脂肪,很多随着汗水挥发在了训练场上。他在操场上飞翔的目标实现了。
 
  “我感觉我奔驰在球场上,轻如鸿雁,我骄傲,我自豪。”他说,“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只有橄榄球适合我。好不容易王教练选中了我,我一定要咬牙坚持,不给王教练丢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体重的一个交代。我可以灵活地进攻、防守。这也是对我自己的肯定。橄榄球让我找到了自信。”
 
  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更有改变人生的力量。三个月的美式橄榄球训练,不仅改善了李宇翔的体质,更提升了他的心理。从美式橄榄球中,李宇翔收获了健康、快乐、自信和品格。
 
  刘海燕说,李宇翔一直是懂事的孩子,“但个性有点‘娘’”,美式橄榄球训练给他柔弱的个性中注入了刚毅和自信。
 
  刘海燕发现,现在出门坐公共汽车,儿子上车后再也不往车后面钻了。“有一次,我叫他到车后排坐下。他说,他就站在中间。他什么都不怕。”
 
  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功能——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李宇翔身上闪现出耀眼光芒。
 
教练式的体育老师


 
  2018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号召。学校体育,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也面临从内容到形式方方面面的改革。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技能,就谈不上享受乐趣。掌握技能是第一位的。这需要更多的专业体育老师。”武汉一位小学校长对记者说。
 
  李宇翔之所以能够掌握美式橄榄球的技能、进而喜欢上这项体育,并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改善,除了他自身充足的内动力之外,主要得益于他有幸碰到了一位优秀的专业体育老师,一位教练式的体育老师。
 
  王骁的教学方法更像一名球队教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体育老师。他有专业知识,有科学的训练计划,知道如何训练李宇翔和他的队友们。
 
  一个学生在训练心得中这样评价王骁:“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每次热身时,总有一些调皮、动作不准确的,他都会一个一个地教会。对调皮的孩子,就罚20个蹲起。在基本动作上,他也跟我们做好几次例子,直到做会做对为止……会弄好冰块给我们受伤的同学敷冰。”
 
  学生们在王骁身上看到一位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斗志、一位能够让他们喜欢上美式橄榄球队的教练式体育老师。
 
  “在我心里,王教练犹如老爸,甚至比老爸更亲。”李宇翔说,“我可以和他畅快地玩耍抱摔,可以坐下来无距离地谈天说地。他教给了我男子汉的坚强,给了我纯爷们的气质……我要成为王教练那样的真男人。”
 
  我们的学校体育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何在?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体育课没有立足于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你让他在操场上跑圈,他肯定不愿意,但是给他一个足球,让他场上踢球,他就开心啦。踢球可能跑得更多,但是他开心的不得了。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就是立足要教会你。这本来就应该是学校体育的题中之意,只不过我们没有把它发挥出来。”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每谈及此,必定痛心疾首:“我们大多数学生上了12年乃至15年体育课,但没能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
 
  毛振明目前正在带领他的团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推行“一校一品”工程,参与学校已由三年前的38所扩至158所。他说,“一校一品”的核心内涵是终生体育和健康中国。“让孩子们掌握一门能够伴随终生的体育技能,将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奠定根本的基础。”
 
  王登峰认为,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同时也规定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就是要教会运动技能,要勤赛、常练。”
 
  他说:“我们之前学校体育的定位基本是保障体质健康。保障体质健康,也就意味着学生不一定会运动技能,学生不用参加竞赛,只要每天活动就行,跑步、做操、健步,只要是能够保障体质健康就行。”
 
  学校体育“教会运动技能”的要求,需要更多像王骁这样的教练式体育老师。他们现在也是最紧俏的体育老师。在南京铁心桥小学,记者看到一位专业田径老师在训练爱好田径的学生起跑“压枪”技术。她以前是南京某田径专业队教练,现应聘到铁心桥小学当体育老师。学校领导表示,学生非常喜欢这位教练转行的体育老师,一旦她通过相关的考试,学校将把她转为正式教职工。
 
  眼下,困扰中国学校体育的严重问题不仅是缺乏专项体育老师,连基本的全科体育老师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编问题。据王登峰介绍,现在全国体育老师编制存在大约20万缺口。
 
  缺编必然导致体育老师工作量增大。敦煌某学校的体育老师向记者透露,他学校每堂体育课都有60多个学生,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一堂体育课教完,体育老师总是舌敝唇焦。他们衣兜里和办公室的抽屉里经常放着润喉药。
 
  现在,很多学校体育老师不仅课内超量工作,还要负责课外社团等学校活动,额外工作也很多。多劳是否能够多得,因而成为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武汉一小学体育老师表示: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事课余的一些活动,但没有一个很合理的计算他们工作量的方式。我们现在采用的还是1986年国家制定的一个工作量的计算方式。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下课之后,还要去搞社团的活动,他还去带运动队。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因此,在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上面一定要拿出一个合理的计算方案,否则便无法考核体育老师的工作绩效。
 
  显然,中国学校体育在改革转型,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转型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不校闹的家长


 
  李宇翔在橄榄球训练中曾因碰撞而遭受轻微骨折。如果他妈妈刘海燕因此去学校索赔,学校为了息事宁人,会停止他的训练,他现在或许还是以前那个样子。
 
  “可我为什么要去学校无理取闹呢?虽然我不懂体育,但我知道,既然是训练,就难免受伤。”刘海燕说。
 
  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像刘海燕这样理解和支持学校体育。
 
  现在有些学校体育课倾向“三无七不”——“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长跑”。究其原因,是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不给“校闹”创造任何理由。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所有的小学校长无论多么重视体育,都把“安全”放在首位。“我们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安全是重中之重。”一位南京小学校长说。
 
  一位北京的小学体育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上课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强度、有难度和有对抗的活动尽量不让学生做。保证学生的安全,也是保证学校和我们体育老师的安全。否则,一旦发生‘校闹’,学校和体育老师都承担很大压力和麻烦。”
 
  这位体育老师认为,“校闹”是全国所有中小学面临的问题。不解决,学校体育难有质的提升。
 
  北师大教授毛振明团队去年推出的“三精准”工程,把部分家长变成了课外体育老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毛振明认为,我们中小学生体质常年积弱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精准干预不够。“一个学生如果耐力不够,你却要让他跟着其他同学练习跳高,肯定效果不佳。”他说,“我们需要精准摸清楚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进行精准分析,进而进行精准干预。”
 
  北京羊坊店中心小学是首批加入“三精准”工程的试点学校。毛振明团队对这所学校的每个学生进行体质检测,采集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学生都开出了一个运动处方。学校校长、班主任、体育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能拿到一份学生体质分析报告以及专家开出的“处方”,从而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羊坊店小学是所足球特色校,曾被评为“国际田联少儿田径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北京市健康促进校”等,学校体育一直成绩斐然。引进“三精准”工程之后,为他们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指明了方向。
 
  羊坊店小学校长张卫东表示,“三精准”工程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提供了高倍显微镜,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每个学生存在的体质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我们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说,“要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精准干预,这涉及大量的工作。我们把家长也调动起来了,他们是主力。”
 
  记者在羊坊店小学“三精准”检测分析报告中发现,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去年10月体测成绩是61.95分,刚刚及格。今年4月,他的体测成绩却蹿升为80.95分。该校体育老师对记者说:“这主要是他父母的功劳。他们在拿到孩子的精准分析报告后,根据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课后对孩子进行体育辅导。这个学生的弱项是50米跑,于是他们就在晚上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公园跑步。半年之后,他的50米跑的成绩从原先的10分提升到了60分,总成绩也大有提升。”
 
  “三精准”项目具体负责人侯莉娟博士透露,根据他们采集到的数据分析,现在小学生依然存在超重和肥胖的趋势,尤其是男生。她说:“有些小学四五年级的男生肥胖比例比较高,其实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明显的苗头了,有的学校三年级男生的超重比例达到了19%。”
 
  她认为,每个孩子存在不同的体质问题,干预不能一刀切,必须需要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失去橄榄球的孩子


 
  去年11月23日,徐州大学路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美式橄榄球汇报演出活动。从那以后,橄榄球就渐渐淡出了李宇翔生活,他变成了一个每天都要拼命学习的孩子。
 
  李宇翔想打橄榄球,但没人和他玩了。他的同学队友都在紧张地上课、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唯独没有体育补习班。他像洪流里的一根稻草,没法把握自我,只能随波逐流,和别的孩子一样拼命学习。
 
  “那次橄榄球汇报演出之后,孩子的学习突然紧张起来。有一段时间,他被迫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才能回家。”刘海燕说,“今年暑假他也没闲着,要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没有橄榄球的日子太难过了!什么时候我能够重新回到球场去打球啊?”李宇翔经常在家里大声发问。
 
  刘海燕说:“那是他在发泄内心的郁闷。”
 
  中考,像一张迎面撒过来的大网,时间越近,勒得越紧。刚上初二的李宇翔,已经被这张大网紧紧勒住。将来,他还要面对一张更大更紧的网——高考。
 
  去年的暑假,那个他在球场奔跑碰撞的暑假,可能是他上大学之前能享受到的最愉快、最轻松的假期了。
 
  李宇翔明年上初三时,学校肯定还会进行体育突击,准备中考,但不会练习橄榄球,因为那不是中考项目。
 
  “中考考什么,学生就要被迫练什么,这哪里谈得上享受乐趣啊?我觉得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一位南京初中校长对记者说。
 
  记者到敦煌某初中调研时,走进学校大门,迎面看到教室墙壁上的电子屏幕闪烁着一行大字:2019届毕业生冲刺60日誓师大会。
 
  教室后面的操场上,一位老师正带着一群学生在单杠前面排队练习引体向上。这是体育中考必考项目。很多孩子做起来呲牙咧嘴,异常吃力。由于小学里单杠多数被拆除,中国孩子普遍缺乏引体向上的运动能力,很多孩子甚至连一个都做不了。
 
  不过,中考体育对于改善学生体质效果却很显著。有数据显示,学生升入高中后,体质状况普遍不错,但到了高二就急转直下。
 
  一位武汉高中体育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高一的女生800米跑大多都能合格,但到了高二、高三,能跑下来的寥寥无几了。
 
  “高考不考体育,学校就不下力气抓体育了。全国高中大都如此。”他说,“其实同学们还是想锻炼的。我们学校中午12点下课,下午一点上课,中间就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休息。很多学生都是匆匆忙忙吃饭,抓紧时间去操场上锻炼几十分钟。晚自习课间15分钟,操场也全都是跑步的学生。只可惜,学习任务太重,留给他们的锻炼时间太少了。”
 
  如何拯救学习重压之下缺少时间进行体育活动的孩子,是将来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涉及评价体系的重建,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一位教育部的官员说:“初中这一块中考有体育,但它毕竟分值少,而且临时练一练也就差不多了,区分度并不是很高。高中则是根本就不鼓励练,学校不鼓励练,家长不鼓励练,孩子也没有兴趣。好多家长都跟我讲,说你讲的道理都对,但是我们少一分,排名那就掉一大截。”
 
  除非出现意外,李宇翔未来几年怕是很难进行像样的橄榄球训练了。
 
  现在,由于忙于学习,缺少体育活动,他的体重又回到了260多斤。
 
  但李宇翔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自卑的孩子,橄榄球训练改变了他,让他敢去憧憬未来,敢去梦想:将来一定要考能打橄榄球的学校。
 
  我们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应该也承载着他这个珍贵的梦想。
 
  (参与记者:王恒志、张睿、杨帆)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体育进高考,“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体育进高考,“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记者高鹏、马邦杰
 

 
  作为全民关注的年度大考,高考政策走向牵动人心。教育部在去年底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从今年起自主招生高校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此举被视为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质与运动能力的测评今后有可能被纳入高考。
 
  关于体育是否该被纳入高考的讨论由来已久,褒贬不一。有些人谓其乃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良方,有些人则斥其强化了应试教育,扼杀学生的运动乐趣,还有不少人担心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体育到底该不该进高考?高考“指挥棒”下,提高身体素质与享受运动快乐能否兼得?体育高考的公平性又该如何保证?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拷问着每一位学生和家长。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肥胖、近视、耐力差……面对近3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的状况,社会上屡有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呼声,其中不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体育中考对于改善学生体质的积极效果,是他们主张体育进高考的主要理由。
 
  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其中初三年级的学生体质状况是最好的;但从高中开始到大学,学生体质状况则一路下滑。
 
  “为何学生体质的巅峰在初三,而高中不如初中,大学不如高中?就是因为有体育中考,学生到了那个阶段必须去练。这就是考试的‘正向指挥棒’效果。”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由于高考不考体育,进入高中后,很多家长和学生不再重视体育,原本应锻炼身体的时间,常常被用来补习文化课。因此,他坚决支持将体育纳入高考选考科目,让一部分学生先动起来。
 
  王宗平说:“加强学校体育的文件再多,只要高考不考体育,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就不会买体育的账,重视体育只是口头上的。什么‘一票否决’‘不能评优’充斥于各种文件,但到目前为止,全国也没有哪个校长因为不重视体育而被问责。”
 
  对体育进高考,支持者不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同样很多。
 
  甘肃省敦煌中学高二学生小李对记者表示,如果高考加试体育,大家肯定会花更多时间去锻炼,但在文化课压力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加考体育只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北京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则认为,无论是中考体育,还是高考体育,都透着功利的味道。孩子为了提高分数而被迫锻炼,虽然能增强体质,却不一定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在王宗平看来,体育进高考,虽然是用应试的手段去提升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学校体育的重视,但青少年体质事关民族的未来,体育考试的不合理性或负面效果,肯定比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危害要小得多。如果体育成为高考的一个选考科目,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高考时学生可以少考一门文化课,学生的学习负担才有可能真正减轻。
 
公平第一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区、市),在高校招生录取时,要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目前全国各地尚未有将体育直接列为高考科目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学生的评价涉及面非常广,尤其是高考,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探索将体育列入高考录取总分或者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必须慎重而动,循序渐进。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具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在校考中均增设了体育测试,测试项目由高校自主决定,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王登峰介绍,这只是改革第一步,接下来将探索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成绩与高校招生相挂钩的做法。“将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体育成绩可能按照ABCD不同等级来评定。高校在招生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考生体育成绩设定不同的门槛,比如,有些专业可能要求体育成绩必须达到A才能报考,有些专业则可能无论ABCD都可以报考。”
 
  在高校自主招生体育测试方面,王登峰表示,从高校现在愿意考什么就考什么,到逐渐规范必须考哪些内容,从学校自主决定体育占多少分,到统一规定分值,逐步提高体育在升学中的分值或者比重,“直到有一天可能提出高考里体育占多少分,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王登峰强调,推动体育进入高考,公平公正是前提。他举例说,当前我国城乡学校在师资、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这种差距对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体育技能培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在高考体育的制度设计上,如何体现对不同人群的公平性,需要周全考虑。
 
  鉴于社会舆论对于体育进高考尚有分歧,王宗平建议,在今年4月全国八省市同时公布的“3+1+2”新高考模式下,可以考虑将体育明确为选考科目,与思想政治、化学、地理、生物等科目一道,让考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两门,在顶层设计上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
 
  “这样一来,几个备受争议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王宗平说,“首先,不必全部学生都考,那么体质天生较差包括身体有残疾的学生都可以选择不考;其次,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因为对于选考体育的学生来说,通常情况下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比花在其他任何一门文化课上的时间少得多。这样的一减一增,还有助于缓解备考压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效率。”
 
要健康,也要快乐


 
  部分反对体育进高考者的理由是,为考试而锻炼难以让学生体验到运动应有的快乐,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对体育的兴趣。浙江一位高一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女儿中考时为了拿体育满分,报了游泳强化训练班,但考完试就再也不练了。“我问她,不是喜欢游泳么,为什么不练了?她说,为了拿满分,练得太狠了,让她一点也享受不到乐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中考体育,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只练习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考试项目,体育教学沦为“应试体育”。甚至还有些学校,平时不重视体育课,只是到中考前,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考前训练。无怪乎常有学生说,“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季浏在《体育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体育课程异化为体质测试课程的现象,其实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其不仅导致学校体育的目标简单化,而且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运动兴趣的培养。纵使在“应试体育”中练得一副好身板,没有健身习惯终究难以为继。
 
  “从目标上来讲,学校体育绝不仅仅是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王登峰表示,除了强身健体,体育还可以带来乐趣、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参加体育比赛有助于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然而多年以来大众对体育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到位,往往只看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致使学校体育在升学压力下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让每个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享受运动乐趣以及坚持锻炼的内生动力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新时代的体育课,如何做到体质健康与运动快乐兼得?
 
  王登峰表示,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搞好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学校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需要家长转变观念,重视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最关键的是,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王登峰说,“如果没有这一条,前面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学生课余训练和比赛,但学生参与多少、参与得怎么样,对他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或许,只有当内因充分调动起来,体育运动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体育考试才可以完全丢弃。毕竟,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体质测试达标并不是难事。
 
   (参与记者王恒志、张睿、杨帆)
 
 
官员评价:三个成语描述学校体育变化
官员评价:三个成语描述学校体育变化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2019年6月11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西里中学,孩子们在球场上进行头球基本功训练。  新华社发(赵东山摄)
 
 
  
  新华社记者马邦杰、高鹏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以思维清晰敏捷、观察问题深刻到位而见称于业内。近日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用三个成语描述已经提上日程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移风易俗、改天换地、众志成城。他表示,中国学校体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移风易俗


 
  王登峰说,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号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整个学校体育的谋篇布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王登峰认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同时也规定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就是要教会运动技能,要勤练、常赛。他说:“这需要形成一个理念,体育课如果教不会学生运动技能,也不是体育课;体育课如果没有课余训练,没有课余作业、课后作业,也不是真正的体育课。”
 
  他说:“我们对学校体育的定位从来没有那么清晰过。我们之前学校体育的定位基本上是保障学生体质健康。保障体质健康,也就意味着学生不一定会运动技能,学生不用参加竞赛,只要每天活动就行,跑步、做操、健步,只要是能够保障体质健康就行。不需要运动技能,也不用参加竞赛,学校体育的价值就没有体现在四位一体上。”
 
  王登峰认为,现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承载着六方面的内涵:第一,身体的发展,要通过体育认清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第二,社交的发展,要有社会化的交往和功能,你跟教练、跟团队、跟对手、跟队友合作,这是社会化的发展;第三,道德的发展,你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要把规则内化为你的行为,竞赛场上学到的东西,要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你的现实生活中;第四,精神的发展,就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升华;第五,智力的发展,很多科学研究都已经证明,小孩子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他的神经系统发育都不健全。小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会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会调动他的积极性,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第六,文化的发展,通过体育交流,孩子们将来可能还会跟不同文化的孩子有直接的交流和对抗,那么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文化。
 
  他说:“体育真的可以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变成一个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合格公民。”
 
  王登峰表示,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需要全社会认同学校体育承载的功能。
 
  “跟这个相关的,还需要有另外一个移风易俗,就是学校体育和运动员的关系。”王登峰说,“孩子们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到大学都在赛事上参加比赛,没准会出来优秀的运动员。我们要认识到,把它做好,教体能够真正融合,能够为我们国家竞技人才的发展打通一条国民教育的通道。我们经常讲国外,特别是美国,奥林匹克金牌得主90%来自大学生。如果我们按照现在这种模式往下发展,这一点也会成为现实。”
 
改天换地


 
  王登峰说,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和教师队伍建设改天换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学校体育里二者都是严重缺乏,师资队伍不足、能力不强,场地不足,欠账太多。”他说。
 
  “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对体育老师的能力和工作量以及场地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登峰说:“体育老师的工作量会至少翻一番。比如说,原来需要五个体育老师,现在可能需要10个。因为你要教会,而且要组织课余训练,还要组织全员参与的竞赛。我们现在要每个人至少参加班级的竞赛,这都需要人力、需要场地。场地也是欠账的,我们要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育的师资和场地建设,这是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
 
  王登峰透露,目前全国体育老师编制存在大约20万的缺口。
 
  他说,教育部将出台两个文件,分别规划未来三年体育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美育场地场馆建设。
 
  “这个要做好,学校体育美育的办学条件会有明显的改善。这个变化用改天换地来讲,应该不为过。”他说。
 
众志成城


 
  为了确保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场地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落到实处,王登峰认为需要出台激励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校长、家长、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体育竞赛。
 
  他说:“这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从学校体育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如何调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的积极性。第二条是对学生的评价,这更为关键。学生上体育课、参加课外锻炼、参加体育竞赛的情况和他的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技能掌握的水平,健全人格和意志品质的提升,要成为学生综合评价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要打通这方面的通道。因为如果不加这一条的话,前面所有的都可能付诸东流。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学校每周开设多少体育课,组织学生体育竞赛、锻炼,但是如果学生参与多少,参与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跟他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就严重不足。”
 
  王登峰表示,作为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举措,中考体育加分已经在全国落实,效果不错。他说:“根据我们这几年的观察,因为现在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最近几年出现了明显提升。到了初三和高一的时候,又达到一个高峰,这是中考体育加分带来的直接效果,因为到了那个时间他必须得去练。然后从高二开始到大学,一直下滑,这个趋势到目前一直没有扭转。”
 
  他说:“我们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把体育真正做成一门主课。在中考里面,它要起到主课作用,就跟语数外同分值。”
 
  王登峰透露,有关方面也在探索在高考录取时体育如何发挥作用。今年教育部出台了自主招生高校必须加考体育的政策。
 
  “我们将逐步加大体育在升学中的分值或是比重,直到有一天我们可能还要提出在高考里面体育如何加分,影响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话,这套政策体系就能够建立起来,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说。
 
  王登峰表示,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在于:把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中国体育竞技水平在学校体育里实现完美结合。他说:“每个学生都健康了,全民健身就实现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运动技能,因为我们又有常规的、经常性的赛事,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一定是井喷的,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提高都不行。”
 
  王登峰认为,学校体育改革头绪多、难度大,是个有条不紊、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说:“当我们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之后,移风易俗和改天换地都是需要时间的,都需要逐步去完善,我们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但是首先我们得明确目标,明确路径,明确我们的任务。我觉得按部就班推进的话,一定是每年都有新变化。”
 
 
基层声音:学生体质不佳,问题出在哪里
基层声音:学生体质不佳,问题出在哪里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应新华社记者的商请,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车纯给记者致信论述学校体育的现状。他常年的一线实践与潜心观察汇聚笔端,化作恳切言词,发人深省。

  以下是来信内容:

  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大幅增加、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持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已经成为制约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瓶颈。

  从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育课角度来看,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了多年的体育课,最后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了解基本运动常识、通过体育课养成运动习惯的孩子寥寥无几,谈终身体育更是无异于纸上谈兵。

  近些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各地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各地也相继出台不少举措,要求学校保障开足开齐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从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原因又出现在哪里呢?本人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工作者,谈谈个人观点。

  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中国的学生家长,可能是全世界最辛苦、最纠结的家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健康等问题总体是非常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目标。但是,目前很多家长对于子女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考上好大学”,虽然我国的大学录取率在逐年提高,但要考上985、211学校,仍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凡稍微有条件的家长,在这种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不得不利用孩子们课余时间安排各种补习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多对几道题、拿个好分数,录个好学校”。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以外的综合素质已经非常重视了,但是一旦到了学习的关键时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家长面临的是如何取舍,是继续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还是屈服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不得不选择后者。

  以笔者为例,作为体育工作者,深知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升初”的考试压力面前也不得不妥协,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把原本每周六天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培训减少为每周两天,同时增加了“学而思”的奥数班,就是为了努力提高孩子考试时候的“竞争力”,将来能考个好学校。

  其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社会各方面也应该助力。一是现在城市的住宅小区真正能提供给孩子们活动的场所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按照最低标准配备,而且配备的设施设备难以符合孩子们运动的需要,缺乏专业监管和指导;农村地区在运动场所及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堪忧,而这方面教育部门无能为力、体育部门不太给力,监管措施形同虚设。二是社会对学校的关注点多聚焦某些负面事件,如出现运动伤害事件,也给学校带来很多麻烦。

  笔者发现一个现象,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局长、校长们第一时间会发“喜报”,对不同的对象宣传本区域、本学校的高考指标创新高。如果有一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统计出台后,局长、校长们也能发“喜报”,或许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也就不是个问题。

  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摇篮的学校体育老师,应该是“最委屈的人”。

  社会批评学校“重智育、轻体育”,但凡能思考的人都能想到为什么?因为有“指挥棒”、有考核标准这一“紧箍咒”,在多重压力下,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能发挥的空间非常小。客观讲,能够担任校长,应该都是爱学生、有一定教育思想的优秀老师,我们不应该要求所有的校长必须把体育工作放在“优先重视的战略地位”,笔者接触过很多校长,没有哪位校长不觉得体育很重要、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很重要,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估体系框架下,真正敢重视学校体育的校长并不是特别多。

  体育老师是带领孩子们走进操场、爱上运动的引路人。近些年“三无七不”型(指“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长跑”)的温柔体育课随处可见。殊不知,体育老师这个职业当下已然成为“高危职业”,体育课是在完全开放的空间进行,即便是再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生100%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练习,但是只要是在课堂上学生有任何的伤害事故,体育老师必须承担责任。目前我国在针对校园伤害事故方面没有切实可依的法规性文件能够让体育老师在教学、管理没有差错的情况下免于承担责任。

  另外,笔者近些年也时常听说体育老师被投诉,这类投诉不是因为体罚学生等,而是投诉体育老师上课的运动量比较大,孩子的肌肉酸痛,要求减少运动量。事实上经过了解,这些课堂运动负荷安排也就是基本达到《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或许这算是“中国学校体育之怪现象吧。”

  结束语:笔者认为,解决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这一顽症,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够合理利用好考试、考核、评估这一“指挥棒”。在这个前提下,谈学校如何作为、家长如何配合才有实际意义。同时,应该有效地给体育老师解压,至少能保障体育老师在无过错的前提下免于责任,让老师们能够在正确“体育良知”的支撑下,努力把每一堂体育课上好,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锻炼与提高。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确保投资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答记者问
确保投资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答记者问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安蓓)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对适当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和加强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8日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是优化投资结构、深化投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适时调整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对精准调整投资结构、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党中央对做好“六稳”工作、促进有效投资、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要发挥项目资本金制度引导作用,通过适当调整资本金比例,降低基础设施短板领域投资门槛,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中长期供给能力,确保投资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过多年投融资体制改革,项目资本金制度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既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扩大近期和当前一段时间有效投资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深化改革中跟进制度建设、对项目资本金制度和管理的完善。

  问:通知对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作了哪些调整,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相比以往对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的调整,此次有很多创新之处,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20%至30%,并且在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通知重点针对基础设施领域适当下降了资本金比例。

  二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通知适当下调并明确了项目资本金比例的统一要求。同时考虑到项目回报水平、收益覆盖债务融资能力各有差异,允许金融机构对那些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的优质项目,在资本金比例上赋予一定灵活性,允许在不超过5个百分点的幅度内适当降低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

  三是坚持制度规范和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明确规定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是项目资本金比例的下限,实际比例需要投资方、金融机构在执行国家规定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投资收益、贷款风险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并进一步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加强对项目资本金来源、比例、到位情况的审查监督,并自主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数量和比例。

  问:通知对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筹措困难问题,提出哪些政策?

  答:为引导社会投资,充分利用市场资金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筹措困难问题,通知规定,对基础设施领域和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鼓励项目法人和项目投资方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多渠道规范筹措投资项目资本金。同时明确,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等方式筹措的各类资金,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以认定为投资项目资本金。

  这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合法投资权益,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好社会股权投资资金,发挥其作为资本金的撬动、放大作用,切实促进有效投资;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和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建设。

  问:通知对防风险作出哪些规定?

  答:项目资本金制度既是投资调控手段,又是风险防范机制。规定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本身就是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营的需要。

  通知对项目资本金管理进一步作出规定——

  一是项目借贷资金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股东借款、“名股实债”等资金,不得作为项目资本金。筹措项目资本金不得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关要求。

  二是在鼓励多渠道筹措项目资本金的同时,明确要求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的项目资本金,不得高于项目资本金总额的50%。

  三是金融机构在认定项目资本金时,严格区分投资项目与项目投资方,依据不同来源资金与投资项目的权责关系判定其权益或债务属性,对资本金真实性、合规性和投资收益、贷款风险进行全面审查。

 
卫健委指导加强鼠疫防控 内蒙古四子王旗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
卫健委指导加强鼠疫防控
内蒙古四子王旗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王秉阳)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2例肺鼠疫病例后,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支持指导北京、内蒙古两地加强病例救治和疫情监测,同时强化内蒙古当地的疫源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并依法及时公开疫情信息,面向公众开展健康科普,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当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落实。

  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2名肺鼠疫病例仍病情危重,国家和北京市联合医疗专家组正在全力救治。其所有密切接触者已于11月21日全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于11月16日确诊的1名腺鼠疫病例,继续在当地医院隔离治疗,总体情况平稳,其所有密切接触者已于11月23日全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于11月27日确诊的1名腺鼠疫病例,目前正在当地医院隔离治疗,总体情况平稳,其4名密切接触者在当地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无发热等异常。

  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全国无其他新增鼠疫病例报告。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既往以腺鼠疫、肺鼠疫较为常见。腺鼠疫主要表现为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腺鼠疫主要因染疫跳蚤叮咬而感染,偶见剥食染疫动物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经人破损皮肤侵入感染。一般情况下,肿大淋巴结无破溃的腺鼠疫病人无传染性。肺鼠疫主要表现为高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性强,病死率高。

  内蒙古存在较大面积鼠疫自然疫源地,接触染疫的鼠类或野兔等动物可能感染鼠疫。专家提示: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在疫情发生地区,要做到“三报三不”,即报告病死老鼠、野兔等,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高热病人和突然死亡病人;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可疑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可疑疫源动物以及产品出疫区。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8日电(记者张丽娜、魏婧宇)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27日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

  27日,四子王旗江岸苏木江岸嘎查一名牧民在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就诊期间,经国家和自治区专家会诊,确诊为腺鼠疫病例。患者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内活动过。目前,该患者已在当地医院隔离救治,病情平稳,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对4名密切接触者已按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四子王旗当地已对患者住所及其周边牧户居住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并在患者住所周围开展了灭鼠灭蚤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私自捕猎、剥食、携带疫源动物,同时做好防蚤叮咬措施,避免被蚤叮咬;野外工作人员,要提高鼠疫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长江江豚锐减趋势得到缓解
长江江豚锐减趋势得到缓解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武汉11月28日电(记者谭元斌)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保护,已属极度濒危的长江江豚快速减少趋势正得到缓解。

  记者从近日在武汉举行的长江江豚保护进展及启示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在长江江豚“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养研究相结合”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王丁介绍,在就地保护方面,我国在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区建立了8个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为国家级。在迁地保护方面,在湖北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我国首个长江江豚迁地种群已从最初引入的5头增长至约80头;监利何王庙/华容集成垸迁地保护区先后三次共迁入12头长江江豚,到目前为止,已有8头左右小江豚出生;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共迁入18头长江江豚,也有小江豚出生。

  “在三个自然迁地保护区内以及安徽铜陵半自然迁地保护基地,长江江豚已有130头左右。”王丁说,这些迁地保护种群可以说给长江江豚保护上了一把保险。

  在人工饲养与繁殖方面,中科院水生所从1996年即开始了长江江豚的人工饲养与繁殖。2005年第一头人工繁养的长江江豚出生,并已参与了子二代的繁殖;2018年第二头人工繁养的长江江豚出生。天鹅洲网箱长江江豚饲养与繁殖也取得了成功。

  科考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江豚约有2700头,2006年锐减至约1800头,2012年减至1045头,2017年的最新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1012头。中外专家一致认为,过去几年里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有了明显好转,锐减趋势得到缓解,但目前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各种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长江干流中的江豚仍然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依旧存在自然灭绝的风险,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北京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将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北京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将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赵琬微)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北京市将开展首批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和认定工作。同时还将完善校长考核评价、绩效工资等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根据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开展2019年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和认定工作的通知》,校长职级设置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级,其中高级、中级分别设置1、2、3等。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结构比例控制为0.5:4:4.5:1。
 
  据悉,参与评审的中小学校长包括北京市全日制中小学校(含特教学校和工读学校、大学附中附小和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含其他性质公办园和民办园)、职业高中学校中,在职在岗的正职校(园)长(含党组织书记)。
 
  通知要求,北京市教委结合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实际下达特级校长推荐指标。各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按照特级校长推荐指标数推荐特级校长候选人。2019年,北京各区特级校长推荐指标138个,市教委直属学校指标单列。首评特级校长指标控制在总指标的50%至60%,预留出每两年的晋升空间。
 
  依据规定,高级、中级校长任现职满4年后可取得晋升高一职级的资格,已在本级内为一等的,有申报晋级评定的资格。初级校长任现职满3年后可取得晋升中级校长的资格。
 
  此外,还将建立特级校长流动制度,引导优秀校长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学校,从优质学校向一般学校流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交通运输部要求顺风车不以盈利为目的
交通运输部要求顺风车不以盈利为目的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魏玉坤)针对滴滴顺风车日前宣布上线运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28日表示,驾驶员所从事顺风车行为必须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要对每车每日的合乘次数有一定限制。

  徐亚华是在交通运输部当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徐亚华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顺风车业务,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平台公司必须严守安全底线。对上线车辆技术性能和驾驶员背景要做好审核和动态监控,保护好用户个人信息隐私,从源头上保障安全;二是要符合顺风车本质。必须是以驾驶员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拟合乘人员选择合乘车辆。驾驶员所从事顺风车行为必须不以盈利为目的,仅与搭乘人员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三是平台公司不能以顺风车名义提供非法网约车服务。顺风车应按照各地有关规定,对每车每日的合乘次数有一定限制;四是平台公司要快速响应处理乘客投诉。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应急事件,并要承担安全事故先行处理责任,保障驾驶员和搭乘人员安全和合法权益。

 
价格“见光涨”,网约搬家为何难守约
价格“见光涨”,网约搬家为何难守约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记者黄筱、王俊禄)下单时明码标价,上门时却“漫天要价”;客户抱怨司机不守约,司机却称定价太低赔钱做生意……货拉拉、快狗打车网约搬家服务平台近期频频被“吐槽”,在货运车司机和客户两边“不讨好”。

搬家“见光涨”已成行业潜规则?


  杭州白领温先生最近为搬家的事操碎了心,在朋友推荐下,他下载了货拉拉App,“我看路上货车、面包车车身经常有货拉拉的广告,感觉用户蛮多,应该比较靠谱。”

  按照提示,他详细填写了物品清单和起止点等信息,物品主要是洗衣机、床垫两件大件,平台计算出的运输费是135元,另收搬运费230元,总计365元。看着价格还算合适,温先生随即下了订单。

  温先生说,下单后有司机迅速接单,约好时间后第二天就开着货车上门了。但进门一看,就说东西太多太重,要加价100元。

  “这是平台计算的价格,已经形成契约,加价不合理。”温先生现场打客服电话咨询是否允许加价,客服了解详情后确认无须加价。结果司机却“撂挑子”一走了之。

  重新下单后,第二位司机到达后同样提出要加价。接连两单“见光涨”,温先生这才意识到,司机现场加价可能是网约货运平台的潜规则;如果再坚持不加价的话,搬家可能要遥遥无期了,只好妥协重新下单。

  果然,第三位司机也“如出一辙”提出加价,最终以加价100元成交。

  刚从北京到杭州工作的郑女士也遇到类似情况。她在快狗打车平台上下单拉货,“司机起先提出要加500元,这比订单上计算出的搬运费高出太多,我难以接受。”郑女士拒绝后,司机直接就地卸货,但是后台却显示订单完成。郑女士向平台投诉,一直没有得到反馈结果。

  快狗打车司机姚师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大多数情况下确实会加价,“如果客户比较爽快就会要得高点,否则就少加点,万一不能接受就取消订单。”

  记者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对货运平台投诉的问题中,司机变相加钱、乱收费等问题较为集中。例如黑猫投诉平台“货拉拉”的投诉页面上有600多条投诉帖,其中客户投诉最多的是平台不开发票,其次就是司机私下乱收费。而在聚投诉平台“快狗打车”投诉页面,有400多条投诉帖,投诉司机临时加钱的帖子也比较多。

  北京市工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搬家货运公司的价格陷阱是投诉热点之一,较为常见的做法就包括低价吸引消费者,之后坐地起价,并额外收取楼层费、大件物品搬运费等。

  前端低价“吸流量”,终端常闹“不愉快”


  据了解,近几年,众多投资涌入同城货运行业,激烈竞争下,一些互联网货运平台如神盾快运、速派得、蓝犀牛、1号货的等日渐式微,脱颖而出的货拉拉和快狗打车成为目前网约货运平台的头部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两个平台的运营模式类似,即通过不断推广来吸引资金注入,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寡头竞争让客户和司机“二选一”。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拉低了价格,短期看对客户是件好事;但是随着价格战延续,司机这一端的收入被压得过低,导致司机私下加价的情况屡屡发生。

  在货拉拉接单了一年半的司机孙师傅说,货拉拉收费标准低于市场价太多,司机加价主要针对大件物品,平台对大件物品的搬运费定价包括:25元一件的基础搬运费和每层3元的楼层费,“但搬运大件我们要请人帮忙,一个人的人工费都不止这些钱,不加价确实难以维持,经常会和客户搞得不愉快。”

  不加入平台吧,没单子;加入平台吧,给的价格太低。这让很多司机左右为难。

  事实上,不光消费者在投诉,司机对平台的投诉也很多。“有时遇到用户无故取消订单平台扣款或者扣分时,我们有申诉需求,但工作时间客服也常常无人接听。”多位受访司机颇感失望:每天接单超过三单后要按15%的比例上缴信息费,但平台提供的服务很难令人满意。近年来,在广东深圳、浙江宁波都曾出现过网约搬家服务平台司机维权的情况。

  针对客户和司机抱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两家平台企业。

  快狗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拥有350万名司机,在货运价格上,与线下市场相比有绝对优势;但搬运方面的价格,定量比较难,“这方面客户有投诉建议,我们正在研究,后续希望能有一个较清晰的衡量标准来供用户参考。”

  “我们尝试将搬运费标准化,但是搬家服务流程复杂,特殊情况也比较多;标准化计价之外,有特殊大件、用户下单与实际情况不符、人工搬运距离过远等不在标准计价范围的情况,是需要用户和司机协商搬运费的。”货拉拉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平台标准化建设,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业内专家认为,网约货车的出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价格也更加透明;搬运行业的互联网化,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这个行业存在需求低频、不容易标准化等问题,网约平台作为链接供需的中间方,必须进一步完善运营模式和评价体系,切实保护客户和司机双方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汉卿认为,网约货运平台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价格标准化,让供需两端信息透明。与滴滴等客运服务平台相比,搬家货运要复杂得多,货运平台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服务质量体系。

  “平台方不能只是简单作为供需双方的中介,要履行实际承运的相关责任。”李汉卿说,货运平台应加强对司机的业务培训,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对客户和司机的投诉要及时反馈,切实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另外,平台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如司机背景审查、路程设计、交易过程监控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建华认为,平台应当从长远发展考虑,压缩平台管理费用,制定与市场状况相匹配的定价规则;同时应诚信经营,不得以低价诱导等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有关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对于失信企业或个人可列入黑名单。

  多位受访网约货运平台负责人都提到,将加强管理,加强司机培训,着力解决收费标准化、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让互联网货运平台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小衣架撑起荔浦脱贫增收一片天
小衣架撑起荔浦脱贫增收一片天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11月27日,在广西荔浦市的一家衣架生产企业喷漆车间里,工人对打磨成型架坯进行喷漆、擦色处理。荔浦市采取“公司+车间+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通过政策帮扶和奖励补贴,企业建立扶贫车间的方式,优先为贫困户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衣架生产是荔浦的特色产业,70%以上行销海外,并带动了小五金、油漆化工等8个配套产业,有力推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冯为民摄
 
上海开展冬季校车隐患排查
上海开展冬季校车隐患排查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11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孙文俊(左)在检查校车轮胎。当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联合区教育局对辖区内的校车开展冬季安全隐患排查,并对校车驾驶员进行冬季行车安全培训,以消除校车源头安全隐患。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刘三姐”眼里的漓江
“刘三姐”眼里的漓江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电影《刘三姐》剧照。
 
  
▲漓江风光。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第一部山水音乐风光片《刘三姐》上映。这部电影成就了“刘三姐”黄婉秋,让更多的人从银幕上看到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漓江风光
 
  光阴荏苒,蜿蜒流淌在桂北崇山峻岭间的漓江并非一直风平浪静,经历了从美到乱、由乱到治的过程。黄婉秋作为见证者,经历了漓江的雨雪风霜
 
  自幼就生活在桂林,一辈子没有离开,黄婉秋对漓江的爱不离不弃,深入灵魂。如今76岁的她仍致力于传承“刘三姐文化”,致力于漓江生态保护,用赤诚之心守护着母亲河
 
  
本报记者王念、卢羡婷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第一部山水音乐风光片《刘三姐》上映。这部集合了广西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山歌文化等元素的电影美轮美奂,不仅在国内获得巨大成功,还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掀起“刘三姐旋风”,可谓轰动中外。
 
  在影片中饰演歌仙“刘三姐”的黄婉秋时年17岁,从此一举成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依然记得“刘三姐”,记得黄婉秋。在许多人心目中,“刘三姐”就是黄婉秋,黄婉秋就是“刘三姐”。著名作家、电影《刘三姐》编剧乔羽说:“这是艺术上的大成功,许多艺术家终生孜孜以求的便是这一点。”
 
  没有漓江的山山水水,就没有《刘三姐》这个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也许催热了漓江之名,让更多的人从银幕上看到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无限风光。但更应该看到,正是美丽的漓江成就了这一切。
 
  事实上,黄婉秋与漓江结缘并不完全因为电影《刘三姐》,她自幼就生活在桂林,一辈子没有离开,对漓江的爱不离不弃,深入灵魂。因为这样的情结,如今76岁的黄婉秋仍致力于传承“刘三姐文化”,致力于漓江生态保护,用赤诚之心守护着母亲河。
 
  60载光阴荏苒,蜿蜒流淌在桂北崇山峻岭间的漓江并非一直风平浪静,经历了从美到乱、由乱到治的过程。黄婉秋见证了漓江的雨雪风霜。在她眼里,漓江作为广西乃至中国山水的名片,堪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标志和灵魂,是大自然对人类珍贵的赐予;让漓江永续美丽,留给子孙后代,需要多方持续努力。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


 
  青峰倒影,烟波浩渺,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悠悠漓江之上,清脆的歌声撕开了山野的宁静,如百灵鸣叫,婉转动听。不见其人先闻其声,顺着漓江之水,神仙般“脚踩葡萄藤,手持青竹竿”的女子由远及近,出现在一幅“水墨画卷”中。
 
  这位用歌声唤醒高山流水的女子,正是“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开篇,这部分唯美的镜头拍摄自漓江阳朔段。那时的漓江是什么样子,黄婉秋记得非常清楚——山是翠绿的,原生态林木郁郁葱葱,清晨弥漫着薄薄的雾岚,黄昏沐浴着五彩霞光;水是透明的,再深的地方都能清楚看到江底茂密的水草,成群的鱼欢快地穿梭;江岸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一行行白鹭不时悠然飞起,在江面上静静划过……
 
  《刘三姐》作为音乐风光片,山歌是重要支撑。乔羽携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从广西民歌山歌里吸取营养,倾力打造的每一首插曲都非常优美,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海内外广为传唱。歌曲内容丰富,但主题集中:歌唱生活、歌唱爱情、歌唱美丽的大自然,歌唱人们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智慧和勇气。
 
  音乐元素与画面巧妙交融又相互映衬补充,是电影《刘三姐》的一个显著艺术特色。江岸青山如黛、林木葱茏,江水清澈透亮、碧波荡漾,配上词曲皆绝的歌声:“鸭子水面打筋斗,大船水面起高楼”“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说起这部电影的画面和歌曲,回忆外景拍摄地的风光风貌,黄婉秋侃侃而谈,满怀深情。
 
  山顶有花山脚香,
 
  桥底有水桥面凉……
 
  电影第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词,事实上就是对漓江和谐生态系统的概括描述,山顶的花和桥底的水都是大自然恰到好处的安排,美就美在浑然天成,原原本本。黄婉秋说,回头去看,这部电影再现并赞美大自然,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漓江两岸民众朴实的生态意识。
 
  “那时候,也没人天天说要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但天然的漓江就是这么迷人。”黄婉秋坦言,当时自己还很年轻,真的是“茸毛鸭仔初下河”,想得并不深远。真正刻意去关注漓江生态,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刘三姐》拍摄于1960年春夏之际。黄婉秋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早已习以为常,《刘三姐》摄制组来到漓江拍外景,剧组的同事惊叹世间竟然还有天堂一样的地方:“你的家乡真的太美了!”面对赞叹,豆蔻年华的小婉秋赧然一笑,心里由衷感到自豪。
 
  与电影《刘三姐》结缘,对于黄婉秋来说其实是很偶然的。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其故事在八桂大地流传甚广。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广西各地以彩调剧、桂剧等形式演出不同版本的《刘三姐》,深受群众欢迎。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乔羽来到广西,被“刘三姐”的故事和广西秀丽的山水深深吸引,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苏里一起策划拍一部电影。两位著名艺术家的想法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广西方面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建议以桂林山水作为叙事背景,二是希望多用本土演员。
 
  随后,筹备工作加快推进。桂林桂剧团演员黄婉秋长相甜美,性格开朗大方,被选中出演配角“舟妹”。黄婉秋没有想到的是,经过试镜、拍摄和审看样片等多个环节,原来出演“刘三姐”的演员被否定了,导演最后选中了她。
 
  黄婉秋后来才知道,导演苏里决定起用她,是发现她清新自然,性格里有一股倔强劲头,柔情中带着泼辣,符合“刘三姐”人物形象的要求。让一个不满17岁的青年演员担纲主角,显然有一定风险。黄婉秋不负众望,依靠自己良好的悟性和刻苦钻研的韧劲,把“刘三姐”美丽、善良、聪慧、泼辣的人物形象成功塑造出来,得到了广大电影观众的认可和高度赞誉。
 
  后来,苏里为自己这个大胆的决定感到欣慰,说小婉秋没有让他失望。《刘三姐》歌词作者乔羽在电影完成20年后说:“我很佩服苏里的眼光,他选演员真是选对了。”
 
  在黄婉秋看来,《刘三姐》这部经典电影作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创人员对壮乡民族文化和漓江山水的完美再现。她回忆,乔羽与苏里认真研究壮族民族风情和民间山歌,影片拍摄过程中还在一字一句反复修改打磨。他们当时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家了,仍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令人钦佩。
 
  相对于剧本和音乐创作的艰辛,在外景选址方面,导演苏里却显得轻松自如。苏里对黄婉秋说:“漓江处处是美景,随便找个地方停下来,架着机器就可以拍出非常美的画面。”这句话让在漓江边上长大的黄婉秋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早晨4点多就起床化妆,太阳刚刚出来就出发,走到一个地方,导演说这里风景好,就这里了,就开始拍摄。”黄婉秋说,迎着太阳一路走一路拍摄,到中午休息时,不少人下河游泳,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电影公映引发的轰动效应超过了黄婉秋的想象,后来其跨越地域和时空的魅力,则更让她惊叹。“改革开放后,我们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演出,依然反响强烈。在新加坡演出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要签名的人。在马来西亚,观众围着演出团队的大巴车,哪怕隔着车窗也要合影……”
 
  在新加坡,一个20多岁的女孩向黄婉秋亮出自己的身份证件,上面写着“黄婉秋”三个字。女孩说,她爸爸妈妈都是《刘三姐》的忠实观众,反复看过不知道多少次。她妈妈怀孕时,患了重病的爸爸提出一个心愿:如果生个女儿,就取名“黄婉秋”。
 
  黄婉秋在海外了解到,许多华人朋友热爱《刘三姐》,是因为在影片中能找到乡愁,不论是山歌,还是山水风光,都引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的深深怀念。
 
  因为饰演“刘三姐”,黄婉秋成了许多观众的偶像,成千上万的信件如同雪片般飞来。有一位观众连续看了99遍,寄来99篇观后感。黄婉秋说,从观众的来信可以看出,每个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却高度一致,很多人是因为看了电影才来到桂林领略漓江风光。
 
  “是漓江的山山水水造就了《刘三姐》,而《刘三姐》成就了我。”黄婉秋说,“这辈子我是离不开漓江了。”
 
  “小小鲤鱼不吞钩,摇头摆尾江中游”


 
  壮家人爱唱山歌,男女老幼都能唱,不在乎有没有好茶饭,总要唱首山歌敬亲人;壮家人热情好客,你到漓江边上做客,能喝到醉人的米酒、清冽的青茶,还常常能品尝到江里的大鲤鱼。
 
  电影《刘三姐》里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刘三姐”初遇“阿牛哥”,在渔船上“隔着船舱喊一声”,令腼腆的“五尺汉子脸也红”。“正像笨鸟不开声,忽然变成分水龙”,“阿牛哥”一头扎进江里,抓回来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兴奋地唱起山歌:
 
  小小鲤鱼不吞钩,
 
  摇头摆尾江中游;
 
  知道我家客来了,
 
  跳出水面碰船头。
 
  黄婉秋回忆在阳朔拍摄外景的日子,剧组里很多人都爱水。“阿牛哥”的扮演者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刘世龙,出演的《英雄儿女》主角王成家喻户晓。刘世龙刚接到角色邀请时并不情愿。“他说他一个军人出身的男子汉,演这种唱山歌谈情说爱的角色不太合适。”黄婉秋说,“后来听说桂林山水很美,特别是天天可以游泳,他就来了。”
 
  此前对“刘三姐”传说没有太多了解的刘世龙,也许还真是冲着漓江的魅力而来的。拍外景期间,“阿牛哥”天天在江里游泳。剧组怕他晒得太黑,前后镜头形象差异太大,他就戴着草帽游。
 
  “他是真的喜欢漓江的水,说看得到鱼儿,看得到水草。”黄婉秋说,“我那时候年纪小,不好意思下水,就在岸上看他们游,没有感受到他们在水里扑腾的那种心情。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电影胶片上记录着的漓江永远是那样清明透澈,碧水清且涟漪,而现实中的漓江却悄悄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阿牛哥”痴迷的江水渐渐浑浊了,甚至河道也开始干涸了,江里很难看到摇头摆尾的小小鲤鱼了……电影《刘三姐》拍摄30周年之际,主创人员重聚桂林,他们发现漓江已经不像是原来的漓江。
 
  黄婉秋说:“30年后故地重游,我们坐船到阳朔,看到江面上漂着油污和垃圾,两岸到处是横七竖八的电线。苏里导演感慨地说,他很庆幸当年拍了这部电影,把漓江最美的风景用影像记录下来了,现在已经没法再拍出那样清新纯美的电影了,因为漓江变了。”
 
  提及电影中一些取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黄婉秋无比痛心。她认为,《刘三姐》大写意的洒脱和工笔画的细腻相结合,把漓江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上对生活之美和爱情之美的描绘,浓墨重彩地讴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而人与自然,是一个值得永远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黄婉秋记忆深处,“刘三姐”与“阿牛哥”在漓江边的大榕树下互诉衷肠的那场戏非常动人。“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憨厚的“阿牛哥”与美丽的“刘三姐”以歌传情,抛绣球订下终身。如今,那棵大榕树仍在河畔,只是没有了当时的风姿。
 
  60年来,追寻爱情的足迹来到大榕树下的游客越来越多。人们踩在树根上拍照留影,在树枝上挂红绳许愿,日复一日,大榕树不堪重负,渐渐枯萎。“大榕树有一半曾经已开始干枯了。当地政府请来园林专家进行救治,才让它活了下来。”
 
  黄婉秋认为,漓江是大自然对桂林的特别赐予,利用独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既让中外游客领略到漓江之美,又能惠及当地群众,这本是大好事。但是,粗放经营破坏了环境,付出的代价得不偿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同样的漓江鱼,吃着却完全变了味,不是鱼本身变了,是人的心思变了,变得急功近利。黄婉秋说:“以前沿江两岸开了很多鱼餐厅,江里的岛上也有不少。这些餐厅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排到江里,垃圾到处都是,漓江水质怎么会不受影响?”
 
  上河涨水水推沙,
 
  下河鱼儿摇尾巴;
 
  打得鱼来街前卖,
 
  换得油盐换得茶……
 
  这首歌意境朴实纯美,俨然一幅动人的漓江渔家生活风景画。后来,受利益驱使,撒网打鱼变成了电鱼,不法分子半夜在江上与渔政人员“躲猫猫”,连鱼苗也电死了,何异于“竭泽而渔”呢?黄婉秋非常义愤,“好好的一条江,慢慢就不成样子了,看着焦心”。
 
  令黄婉秋欣慰的是,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逐步树立,漓江迎来了转机。
 
  面对生态环境压力,桂林市委、市政府重拳整治漓江污染。经过多年努力,当地陆续实施截污治污工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9%,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漓江城市干流及上游水库全面禁止网箱养鱼,沿岸养殖场全部迁移;禁止非法捕鱼并严厉打击电鱼行为;关停所有采石场,实施山体复绿工程……
 
  曾经遍布沿岸及洲岛的鱼餐馆,如今已全部拆除,直排漓江的污水源断了,水质明显改善。在2019年1-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漓江在全国位居前列。
 
  看到这些变化,黄婉秋很高兴。她相信,经过持续努力,漓江的生态一定能不断恢复,不愿吞钩的小小鲤鱼也一定会回来,摇头摆尾地在江中畅游。
 
  “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


 
  “刘三姐”的故事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自古以来,漓江两岸的人们就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电影《刘三姐》很多地方都浸润着热爱自然的元素。
 
  砍柴莫砍岭上松,
 
  小小松树有大用;
 
  有日松树撑天起,
 
  敢挡东南西北风……
 
  “刘三姐”手持柴刀站在高高的山崖上,青春靓丽,唱出的《砍柴歌》旋律优美,道理直白却不失深刻。如果砍掉岭上的松树,就要受到“东南西北风”的吹打,就要接受大自然的惩罚。人们对大自然的索取绝不能无序,更不能无度。
 
  漓江之美,美在生态,保护生态才能守住这份美丽。
 
  黄婉秋早早就注意到,在漓江,人们对自然无序和无度索取的现象越发严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多次提出加强漓江保护的建议,努力推动维护漓江生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到河边挑水、洗菜、洗衣服。”黄婉秋回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漓江沿岸出现了很多采石场,江里还有非法野蛮挖沙的船,河道、绿洲被挖得千疮百孔,汛期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到了枯水季节常常断流。沿岸许多工厂工业废水直排入江,游客大增而管理跟不上,也使漓江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年“刘三姐”劝阻“舟妹”砍伐山岭上的松树,后人却连漓江源头的原始林木也砍了。
 
  漓江发源地猫儿山是“华南第一峰”,红军在长征途中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就在猫儿山地区。猫儿山南麓,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是“漓江源头第一村”。山里田地有限,大家便以砍伐林木维持生计,当地竹品厂、木材厂一度有数十家之多。
 
  除了源头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漓江上挖沙行为也日益猖獗,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
 
  无论是参加政协视察活动,还是外出演出,黄婉秋都关注着漓江的生态状况,并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呼吁保护漓江。
 
  提案指出:“漓江风景区是国有自然资源,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在全世界有着高知名度的旅游胜地。而这一胜地正受到非法挖沙者的严重威胁。”“在漓江非法挖沙,不但严重影响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非法挖沙亟待有效制止,保护漓江需要加大力度,刻不容缓。”
 
  对于漓江挖沙屡禁而不止的原因,黄婉秋在提案中直言:“不排除个别国家干部入股非法挖沙船,或得到挖沙老板的好处费,充当保护伞,增加了治理难度。”
 
  提案还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挖沙者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对造成重大破坏的要有刑事处罚。建议成立专门的部门治理漓江,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
 
  黄婉秋的提案以及许多干部群众甚至旅游者的呼声引起重视。桂林市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成立漓江管理委员会,改变“九龙治水”局面,同时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漓江流域沿线采石场、采砂场及养殖场被大量关停,实施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各县区推出城乡环卫一体化多项改革举措,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污水和垃圾集中治理。
 
  漓江之上,166艘老旧游船接受了全面改造,不具备环保条件的全部淘汰,新增星级游船使用节能环保动力系统,取消船上烹调,实行统一配餐。
 
  漓江上游,作为漓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兴安县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90%,市级生态村创建率达到100%。曾经因为砍树而“人穷山败、山穷水败”的高寨村告别资源粗放开发,禁伐、禁采、禁渔等条款写进了村规民约。依托漓江源自然资源、长征文化资源和民族风情资源,当地打造“三色”文化旅游,在转型的新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
 
  生态意识的树立,从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开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漓江,坚守生态底线逐步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
 
  黄婉秋说:“虽然我已经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但对漓江生态一直关注,不能因为卸任了就不关心了。见到各级领导,我每次都说保护漓江的事情,要一直好好保护下去。”
 
  话题回到电影《刘三姐》,黄婉秋特别偏爱姑娘们在山上边采茶边唱山歌的那一段情节。壮家姑娘勤劳纯朴,“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这本是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画面。经过剧组精心打磨,劳动之美被艺术地呈现出来,成了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场景。
    草中野兔窜过坡,
  树头画眉离了窝;
  江心鲤鱼跳出水,
  要听姐妹采茶歌……
  艺术家的内心对大自然都有一份特别的敏感,何况生在漓江长在漓江的黄婉秋,当年面对镜头唱起《采茶歌》是时候,她就开始意识到,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
 
 
  “一只小船轻悠悠,月儿弯弯在当头”
 
  电影片尾,“刘三姐”和“阿牛哥”划着小船,在如钩新月的照映下,沿着两岸长满凤尾竹的漓江款款前行,摆脱财主的追踪,走向新生活。悠悠山歌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充满浪漫主义情怀。
  一只小船轻悠悠,
  月儿弯弯在当头;
  人看明月当头挂,
  我看明月顺水流……
  电影《刘三姐》的美,在这一部分到了极致,无论是画面和音乐,还是歌词的内涵、韵味和意境,都饱含着对绿水青山和纯洁爱情的赞美之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婉秋记得,这些镜头拍得很辛苦,也拍得很成功。漓江上皎洁的月亮,从此深深刻入脑海。
  多年来,黄婉秋很喜欢和家人一起去漓江上赏月,坐着竹筏体会“一只小船轻悠悠、月儿弯弯在当头”的那一份美好光景。
  “以前经常去,特别是中秋节,我们几乎都去。”黄婉秋说,“但是后来就不怎么去了,因为看到漓江环境一天不如一天,面对垃圾和污水,哪有心思赏月?”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漓江流域整污治乱成效渐显,弯弯月亮又重新清晰地倒映在一江清水的波光里了。
  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我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有160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政要慕名到访。
  “漓江不仅属于桂林人民,属于广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也是属于世界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我们都要很好地去呵护它。”
  “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
  党中央对漓江的生态保护十分关注,殷殷嘱托。
  2018年,桂林接待游客量首次超过1亿人次。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黄婉秋认为,一方面要依托资源优势促进发展,充分发挥漓江品牌效应造福群众;另一方面,必须处理好开放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同时,桂林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资源,也在于文化资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桂林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文章正是从“刘三姐文化”破题开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公演以来,天天演出并几乎场场爆满,此后一批精品文化演艺项目陆续推出,“演艺之都”的新名片日趋闪亮。
  为传承“刘三姐文化”,黄婉秋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和女儿、外孙女一家三代同台演“刘三姐”,打造舞台剧《歌仙刘三姐》和全息穿越剧《遇见刘三姐》,深受观众欢迎。几十年来坚持不懈,使她的艺术生命得以青春常驻。
  2015年,黄婉秋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象鼻山为舞台的桂林分会场闪耀荧屏。“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黄婉秋携手张信哲、邓紫棋,以一首观众耳熟能详的《歌从漓江来》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既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又呈现了桂林自然生态之美和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新成就。
  黄婉秋高兴地看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桂林实践。今日漓江,山青水碧生态美,生活在江畔的人们谈起母亲河,无不充满自豪感、幸福感、满足感。黄婉秋说:“我真的很庆幸自己生长在漓江边,就像人们说的一样,‘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黄婉秋在记录她艺术生涯的《只有山歌敬亲人》一书上,为60年前的老照片写了几句“独语”:“往昔的回忆只能定格在照片上,留存在心灵里,好美,好美……”
  往昔毕竟已成往昔。黄婉秋坚信,只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漓江的生态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子子孙孙就能够长久地享有漓江上“人看明月当头挂、我看明月顺水流”的良辰美景。
  黄婉秋说:“绿色发展,功在千秋。”
在两个伟大古老文明间接力架桥 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人的希腊情缘
在两个伟大古老文明间接力架桥
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人的希腊情缘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罗念生漫画。
 
 
罗念生、罗锦鳞、罗彤合影。
 
 
《罗念生全集》书影。 图片均由罗锦鳞提供
 
 
 
 
  罗念生一生,著有译著和论文1000多万字,50余种。这位生于上世纪初,在战火硝烟中笔耕不辍的翻译家,六十多年如一日,凭一己之力,将古希腊经典引入中文世界,今世的读者才有机会一窥2500多年前古希腊文明的微光
 
  罗念生早年在一首短诗《东与西》中写道:“东与西各有各的方向,我的想象还在那相接的中央。”通过翻译之笔,连通中国与希腊两大古老文明,这首诗预言般概括了他一生工作的重心
 
  祖父是翻译家,儿子是戏剧导演,孙女是文化交流使者……几十年间,罗年生一家三代人通过各自不同的努力,在中国与希腊间架起一座文化沟通之桥
 
  本报记者刘小草
 

 
  提起罗念生,普通读者可能觉得陌生,但熟悉古希腊文学、戏剧的人,必定绕不开这个名字。他翻译的《伊索寓言》,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著作如《俄狄浦斯王》《阿伽门农》等,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是每一位中文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必读的西方经典。他晚年与水建馥合编的《古希腊语-汉语词典》,更是目前汉语学界唯一一本古希腊语辞书。
 
  罗念生一生,著有译著和论文1000多万字,50余种。这位生于上世纪初,在战火硝烟中笔耕不辍的翻译家,六十多年如一日,凭一己之力,将古希腊经典引入中文世界,中文读者才有机会一窥2500多年前古希腊文明的微光。
 
  罗念生早年曾创作过一首名为《东与西》的短诗,诗中他这样写道:“东与西各有各的方向,我的想象还在那相接的中央。”通过翻译之笔,连通中国与希腊两大古老文明,这首诗预言般概括了他一生工作的重心。
 
  1990年,罗念生因病去世,他的工作由家人传承下来。长子罗锦鳞导演的《俄狄浦斯王》,是第一部搬上中国舞台的希腊戏剧。自1986年《俄狄浦斯王》公演起,30多年间罗锦鳞先后将《安提戈涅》《美狄亚》《忒拜城》等著名希腊戏剧搬上舞台,甚至结合传统戏剧形式,让中国观众领略古希腊戏剧的魅力。孙女罗彤则致力于中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创办了希腊第一个民间中国文化中心,还通过拍摄纪录片等形式,在希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翻译家、戏剧导演、文化交流使者……几十年间,一家三代人通过各自不同的努力,在中国与希腊间架起一座文化沟通之桥。
 
  11月10日,在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及:“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82岁的罗锦鳞在北京家中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回顾一家三代人与希腊文化、戏剧的不解之缘。
 
希腊精神的烛照


 
  罗锦鳞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响彻夜空的警报声,和豆油灯昏黄的光线下,父亲趴在书桌前的背影。
 
  1938年,母亲抱着不满周岁的他,从北京出发,辗转经过香港、缅甸,到重庆与父亲会合。到达重庆当晚,正遇上日军轰炸重庆,好不容易团聚的一家人拖着箱子又磕磕碰碰地逃难。在散文《鳞儿》中,罗念生记述这一段经历时,还不忘手提箱中随身携带的希腊悲剧《美狄亚》。罗锦鳞回忆,父亲早年的翻译工作,充斥着这样匆忙和不安的瞬间。
 
  “但是风浪还在涌呢,谁知道这孩子日后会遭遇什么命运?古书里常说命运是逃不掉的,我们还是向前去和她作对吧!”《鳞儿》的结尾,罗念生这样写道。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命运”会将父子二人与希腊牢牢系在一起,而他与“命运”的“作对”,就是孜孜不倦、日复一日地翻译书稿——像极了古希腊神话中,日复一日推着石头爬上山顶的西西弗斯。
 
  1904年,罗念生出生于四川威远,父亲罗九成开私塾,童年的罗念生接受了传统教育的严格训练。18岁时,他考上旧制清华学堂,专攻自然科学。罗九成为了儿子能继续求学深造,弃教经商,专营烧制木炭及炼铁作坊,每年资助他60银元做学费。1926年,罗九成煤矿生意经营不善,家道中落,罗念生只得靠乡人接济读书,改学文学。
 
  在清华,他和文学结缘。喜爱文学的同窗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新诗和新文学。经挚友朱湘引荐,他为北京《朝报》编辑文艺副刊,写作新诗与散文,也藉此赚取稿费维生。
 
  也是在清华,罗念生和古希腊第一次相遇了。在《翻译的艰辛》一文中,他回忆自己在英语课本中读到一篇“打仗的故事”,讲的是“阿喀琉斯打赫克托耳”。学了一个月,他才知道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故事。自此,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希腊文明的种子。
 
  1929年,他公费赴美。眼见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扎堆学习英美文学,古希腊文学无人问津,罗念生萌生了追根溯源、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学起的念头。
 
  留美四年间,为了学习希腊文学,他换了三所大学,“仅凭着自己对希腊文学的热情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他真正想学的东西。”(刘小枫《“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纪念罗念生先生逝世十周年》)。翻译第一本悲剧《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本就靠乡人接济的他一边读书,一边用散碎时间在餐馆打工,只能在闲暇时见缝插针译书。
 
  1933年,凭着满腔热情,他放弃学位从美国奔赴希腊,在雅典美国古典学院学习雅典城志、古希腊建筑、雕刻和戏剧艺术,成为第一位在希腊留学的中国学生。
 
  这是历史上风云诡谲的一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纳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集中营……这也是罗念生人生中巨大的转折点:那年,他游历希腊各地,“爱琴海上明蓝的风光和雅典城上的紫云冠”自此在他脑海里萦绕了六十多年;也是这一年,本要翻译古希腊戏剧的挚友朱湘,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轮号上投入黄浦江,从此罗念生的翻译之路,几乎是漫长的踽踽独行。
 
  1934年深秋,罗念生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等待他的却是颠沛流离的求职生涯:从上海到北京、从北京到陕西、四川、湖南、山东……考古、教授英文,所做工作大都与翻译无关。
 
  甫一回国,他在考古学家李济的引荐下,拜访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胡适见他从古国希腊归来,便派他去陕西考古。罗念生欣然接受,在西安莲湖公园发掘出一座汉墓,又在宝鸡地区的斗鸡台发掘出古陈仓城的城墙,其间还被埋在坑道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卢沟桥事变”前,发表过抗日文章的罗念生为免遭迫害,把妻子和刚出生几个月的罗锦鳞留在北平,只身入川。那本放在随身行李箱里的《美狄亚》,就是他在抗战中四处漂泊时,花了几年时间才译出的。
 
  抗战中,罗念生随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辗转峨眉、乐山、成都等地。战时生活困窘,他除了在大学任教,还要在各地中学兼职补贴家用,又与卞之琳、朱光潜、何其芳等爱国进步文人一同办刊办报,用古希腊人抗击侵略、反对战争的故事宣传抗日救国。
 
  回忆起父亲早年的翻译生涯,罗锦鳞告诉记者,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面对飞机的轰鸣、不时拉响的警报,在穷困纷乱的生活中,父亲从未放弃热爱的事业,仍然每天早晨读古希腊作品,翻译了大批古希腊戏剧,还出版了《希腊漫话》《芙蓉城》等散文集。
 
  他桌上那盏豆油灯,如古希腊精神的烛照,点亮了蜀地的夜晚。
 
  在《希腊精神》一文中,罗念生将古希腊精神概括为求健康、好学、创造、爱好人文、爱美、中庸、爱自由七种精神。“这种人生观能使他们临危不惧……几何学家欧基米德(现译作阿基米德)在罗马兵到了他门前时,依然在沙盘上解答他的几何问题,不经心地叫人家让开,别挡住他的光亮……”罗念生特意举了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例子。穿越2500年,豆油灯下的罗念生,和沙盘前的阿基米德遥遥相望。
 
  1948年,他终于返回阔别多年的北平,在清华大学外语系任教。翌年初,北平解放。
 
“中世纪的和尚”


 
  曾有人调侃,要想折磨谁,就让他去学古希腊文,足见古希腊文翻译之艰。罗念生在《翻译的艰辛》中,曾如此描绘他的翻译工作:
 
  “古希腊语的难度仅次于梵文,一个正规希腊动词的变化,就将近有三百个字形……古希腊语也不大讲究语法,几乎任何一个字都可以放在句首,读者要从杂乱的语句中找出章法来。”
 
  曾有外国学者称他是“遨游在天书中的人”。《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他单列条目,称:“无论从开创局面,翻译年数之多,数量之大,用力之专与勤来看,中国当首推罗念生。”
 
  回看他的译作,会发现他的翻译流畅自然,注重口语化表达。即便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的译本也毫不晦涩,没有“学术腔”,与时下的许多翻译大异其趣。为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原作,他还特别重视注释。以1947年商务印书馆版《普罗米修斯》为例,剧本正文40页,而译序、原编者引言、注解以及四种附录竟有95页,译者编写的注释就有334条。
 
  他还为统一古希腊专用名词的译音,撰写出一套“希腊拉丁文译音表”,经过后续修改,现在仍被广泛使用。1978年至198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关于辞书出版的指示,他与水建馥一同完成了《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的编撰工作,填补了古希腊文辞书的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他终于摆脱颠沛流离的生活,并于1952年辞去教职,潜心古希腊典籍译介工作。这是罗念生一生中最为珍贵的时期,大量经典译著都诞生于此时。
 
  在学生与亲友的回忆中,罗念生总和他那张用床板拼成、盖着塑料布的巨大书桌密不可分。他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清苦:一缸白开水,一点面包就能过一天;总穿着一件布棉袍;买菜时“迂得很”,还会买回烂叶子,和老伴争辩说“少浪费,也对得起辛辛苦苦种菜的人”;甚至年届80岁,还搭三轮车送孙女看病。不仅书桌是床板拼的,座椅是手工捆的,台灯罩也是儿子用胶片做的。
 
  他也曾自嘲:“我就好像一个中世纪的和尚。”罗锦鳞清楚记得,改革开放后,父亲的一名学生因翻译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的传记获得不菲稿酬。他为此曾建议父亲,翻译些畅销书改善生活。
 
  “他说‘不行。(翻译畅销书)对我来说很容易,但是我现在做的事,中国没几个人能做。’”罗锦鳞说:“他总是教育我们,钱够花就行了,能吃饱就行了。”
 
  罗锦鳞也曾劝说父亲,该拿的奖、该有的地位,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罗念生回答:“那些都是虚的,过眼烟云,我的翻译和研究才是实的,对后人有用的。”
 
  直到82岁时,一直默默无闻的罗念生才为世人所知。1986年春,中央戏剧学院公演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后该剧应邀赴希腊参加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由罗念生在开幕式上作报告。
 
  希腊人这才震惊地发现,在遥远的中国,有这样一位老者,为译介古希腊经典,皓首穷经。
 
  “比较西方欧美各国,试问哪个国家在引介西方古典学之初,曾由同一个人从原文译出了荷马的《伊利亚特》、四大戏剧家的部分作品,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琉善对话录和其他若干诗文,而且同时还编写了第一部本国语言的古希腊文词典?这是非常罕见的。”学者张治这样评价。
 
  1988年,他被希腊最高学术机构雅典科学院授予“最高文学艺术奖”,并赴希腊接受帕恩特奥斯政治和科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称号。途中身体不适,抵雅典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回国后又赶往医院。病情刚有好转,出院第二天便又伏案工作,继续翻译荷马史诗的上部《伊利亚特》。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斟酌,一行诗一行诗地翻译,一卷诗一卷诗地译出、誊抄,蜿蜒的笔迹似乎隐约透露出病魔作恶的阴影。”(王焕生《西方古典拓荒者罗念生》)
 
  罗锦鳞说,父亲最后的时刻,最关心的仍是《伊利亚特》的翻译工作。去世前的一段时间,他的日记中满是急切:“目前才知道我患前列腺癌,我的日子不多了,希望能继续用新诗体译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下半部分。”在写给学生王焕生的信中,他还关注着自己的工作进度:“自昨日起开始译Iliad第十卷最后200行,每日可译出三四十行。”但“命运”没有给这位勤奋的老人机会,他最终未能完成《伊利亚特》的翻译。
 
  1990年4月10日,他因前列腺癌在北京逝世。西西弗斯没能将石头推上山顶,他的精神却被世人永远铭记。
 
  罗锦鳞说,因为住院时间很长,本来家中就无甚存款,父亲仙逝后一查存折,只余10元。
 
  正如学者钱理群所言:“罗念生的生命有古希腊就满足了,其余都是‘身外之物’。罗念生去世以后,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一位艺术史家的话:‘古希腊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而罗念生一生的生命浸淫其间,他的生命也因此获得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我每一想到罗老在古希腊文艺道路上的长途跋涉,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位孤身青年形象,背着一个装满古希腊文字珍宝的沉重背篓,像一个苦行僧踽踽独行,在中国希腊之间来回走着,走着,眼近视了,头白了,人老了,终于昂起头,微笑着走到了终点。他走过无数次的这条路也就化成一座联系两个文明古国的金桥。”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在《罗念生全集》序言中,这样写道。
 
“普普通通的架桥人”


 
  “父亲的一生清苦俭朴,对生活和工作没有额外的要求,只要能让他在古希腊经典中遨游,他就从不停笔。他对工作一贯严谨踏实,不求虚名。凡有求教于他的人和事,他都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经常为他人字斟句酌地修改译稿和文章。对于中希之间的文化交流,他更是热心。”2004年罗念生百年诞辰之际,罗锦鳞撰文回忆了父亲的一生。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架桥人。”晚年,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嘉奖,罗念生曾这样回应。
 
  这种热心和踏实,根植于罗家人的血脉。习近平署名文章发表后,面对“汹涌而至”的媒体,这位耄耋老人欣喜之余,一如他的父亲般笃定:“我的人生理念中有一条,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你就能走到你的目的地。”
 
  罗锦鳞从小便跟着父亲抄写希腊著作,这个习惯甚至延续至他的女儿罗彤。提起抄书,他语中带笑:“一方面是为了锻炼我们,另一方面他请人要给钱,我们抄是义务的。你看我父亲是不是很狡猾?”年幼的他总被父亲“诓骗”,为了许诺中的冰棍而奋笔疾书。希腊人名复杂,尤为讨厌。罗锦鳞乃至罗彤年少时,都没少叫嚷着“再也不想听到希腊”。父亲从未强迫他“子承父业”,可自幼浸润在希腊文化中,抄写父亲翻译的希腊著作,也为他从事希腊戏剧导演工作打下基础。
 
  真正理解父亲,则是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专业之后。罗锦鳞回忆,他上的第一课就是希腊戏剧,当时的老师正是父亲的学生。
 
  “文革”后期,他重读了茅盾和老舍,也重读了希腊戏剧。在《俄狄浦斯王》中,他读到希腊人对命运的抗争:“俄狄浦斯讲的不是宿命,是人对命运的抗争。他知道自己要弑父娶母,就逃走了。所以当他父亲死了,来跟他报信的时候,他大笑。父亲死了大笑,这怎么可能?他笑是因为父亲没有死在他手里,这就是他对抗命运的方式!”
 
  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终于“读懂了”2500年前的希腊精神,认为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俄狄浦斯收集了所有线索,明明知道查下去凶手就是自己了。这个时候不查不就完了吗?不行,他要查。他自己下过命令,这个凶手不管是谁,抓到了就要流放。于是他自我流放了,还觉得不够,又挖下自己的眼睛。古人认为瞎子是最痛苦的,俄狄浦斯是在残酷地自我惩罚。”
 
  1986年,已在中戏任教的罗锦鳞,为导演进修班排练毕业大戏。在《哈姆雷特》和《俄狄浦斯王》中,他选择了父亲翻译的作品。
 
  罗锦鳞说,父亲一生性情温和,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唯一一次大声疾呼,是在某次莎士比亚戏剧节。坐在台下的他看到国内掀起“莎士比亚热”,从业者争相讨论排演莎氏戏剧时,不顾一切地当众喊道:“你们为什么不重视一下希腊戏剧呢?”语毕,举座皆惊。
 
  剧目排练时,担任文学顾问的罗念生已82岁高龄。他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为中戏的学生们讲解古希腊历史和戏剧,多次到剧场观看排练。《俄狄浦斯王》公演后,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称赞,当时的希腊大使馆参赞盛赞这部戏:“反映出古希腊悲剧的精神。”
 
  是年,罗念生在《重游希腊》一文中激动地写道:“我等了五十年,才看见我们首次上演古希腊悲剧,得偿生平夙愿。”
 
  1986年至今,罗锦鳞一直致力于希腊戏剧的中国化,他指导的河北梆子《美狄亚》已排到第5版,《忒拜城》演出第19轮,评剧《城邦恩仇》(即《俄瑞斯忒亚》)在第9届评剧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父亲是古希腊戏剧专家,母亲是京剧名票,罗锦鳞说,自己的身上有着“中希文化交融的基因”,走上这条路是一种必然。
 
  1991年,罗锦鳞被希腊克里特岛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称号。2009年,他又被雅典州政府授予“希腊文化大使”称号。
 
  他的努力不止于此。父亲去世后,罗锦鳞一直在筹备《罗念生全集》的出版工作。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整理与出版父亲著作时的状况,罗锦鳞记得,当时一家出版社开出的条件是“12卷本自筹出版费60万”,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几乎是“天价”。他多方奔走几经波折,终于在2004年,《罗念生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而另一本《古希腊语-汉语词典》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完稿20年后的罗念生百年诞辰时,才终于问世。
 
  如今82岁的罗锦鳞,仍追随着父亲的脚步,不知疲倦地奔走于传播希腊戏剧的道路上。
 
中国与希腊的血脉相连


 
  1988年,罗念生第三次到希腊领奖时,在飞机上因肠粘连急需治疗,一下飞机,希腊卫生部、文化部、教育部联合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医疗小组赶赴救援,由希腊最有名的外科医生主刀。由于他的血型特殊,希腊的医院血库里没有可匹配的类型,不得不登报求血。200位多希腊人闻讯报名献血,最终从中找到了匹配的血型。
 
  这个故事在孙女罗彤的心中扎了根。在雅典求学时,罗彤曾见到报纸上为希腊教授求血的新闻,毅然前往医院。一开始还被医院拒绝,罗彤讲述了爷爷的经历,医院才同意她献血。
 
  希腊著名作家尼古拉斯·卡赞斯基曾说:“当你揭开一个希腊人时,会发现里面有一个中国人;当你揭开一个中国人时,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希腊人。”在罗家人身上,这种比喻是具象的——祖父的血液中,融入了希腊人的血液;而希腊教授的血液中,也有了中国人的部分。
 
  罗锦鳞告诉记者,罗彤对古希腊真正产生兴趣,也是1986年中央戏剧学院《俄狄浦斯王》演出后。坐在台下观众席中,她第一次感受到戏剧“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描绘戏剧功能的词汇katharsis,有净化、陶冶等多种译法)的冲击。
 
  她选择了和父亲同样的道路。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读大三时,希腊帕恩特奥斯大学主动邀请她赴希腊留学。
 
  毕业之后,罗彤决定留在希腊工作,起初罗锦鳞极力反对,但女儿的话说服了他:“希腊的古文化,爷爷那一代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但中国文化在希腊还没有人宣传,我能不能反爷爷之道把中国文化带到希腊?”
 
  在希腊,罗彤创立了interChina乾合文化交流中心,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并致力于中欧文化交流。罗锦鳞骄傲地告诉记者,罗彤教过的几千名汉语学生中,包括希腊驻华大使馆的前任外交官,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希腊,也多由罗彤负责翻译工作。
 
  旅居希腊30年后,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罗彤近年来将事业重心迁回国内。而从上世纪30年代起到今天,国际范围内对古希腊戏剧的研究涌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罗彤决心回到祖父曾走过的道路,重新翻译古希腊经典、排演古希腊戏剧,让古希腊戏剧适应现代汉语日新月异的变化,走近新一代中国人。
 
  罗彤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名为《和而不同——文明对话之中国与希腊》的纪录片,反映中希两大文明的认识、比较和思考。11月9日,这部纪录片的启动仪式在雅典举行。
 
2018年4月2日,国家有关部委发布
创新的城市,必然是智慧的城市。201
创新之基,在于改革。近年来,玉溪市通
玉溪市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
11p玉溪整版彩.tif
胥河春秋:一条古运河的行与思
胥河春秋:一条古运河的行与思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高淳区固城街道胥河航道(11月20日摄)。 本报记者朱旭东摄
 
 
  本报记者朱旭东
 

 
  在江苏省西南角的南京市高淳区,有条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开凿至今已2500余年。11月19日傍晚,东坝街道新建的广通桥沐浴在落日余晖下,几艘满载货物的大铁船,顺胥河东下,前方是常州、无锡、苏州。波澜不惊,船上小狗兴奋地对着岸上的人们吠叫。次日晨,记者赶到东坝上游固城街道胥河沿线,又见七八艘大铁船逶迤逆行西上,指向芜湖乃至更远的地方。水清河宽,天高云淡,心旷神怡。
 
  突然意识到,此胥河,已经非彼胥河;而此胥河,仍然是彼胥河。岁月悠悠,不见来者,唯有倾听河水,揣摩其沧桑巨变。于是,决定遍访群贤,收集胥河故事。
 
引子——抗旱


 
  10月以来,江苏旱情严重,降水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30天累计降雨普遍小于10毫米,南京附近更是出现一小片降雨量小于1毫米的“无雨区”,已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记者11月20日上午在淳东抽水站管理所见到所长芮伟宏时,他因为刚刚结束抗旱显得有点疲惫。
 
  “从11月9日到18日,连续9天9夜,6台机组24小时不停地抽水,每天往旱区提水26万方。”芮伟宏满嘴是数字,他说,往年七八月份是用水高峰,需要抽一到两次水,今年特殊,已经是第三次抗旱了。
 
  淳东抽水站建于1978年,至今已运行40多年。尽管当日机器不再轰鸣,水渠里波澜不惊,记者仍能体会到那连续9天9夜的紧张。抽水站的水源,来自胥河。高淳东部山区,如果没有胥河供水,旱情将会如何严重?
 
  “抽水站设计扬程29米,在高淳境内,胥河的灌溉面积30万亩,受益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21.9万。”芮伟宏对此如数家珍。
 
  胥河不语。它的开凿者,并不是用它来抗旱的。
 
伍子胥复仇,开挖河道攻打楚国


 
  胥河,相传为春秋时伍子胥所挖。
 
  春秋之世,各国纷争。吴于楚之东兴起,常与楚交战。吴楚都是善用水战之国,都有大片沼泽地带,更有大江和淮水沟通。在今天的高淳东坝附近,有一道山梁,阻隔了吴楚两国的水道。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平王听信谗言,将楚国大将伍奢全家300多口抄斩,唯独伍子胥侥幸逃脱。伍子胥辗转东逃,过韶关、经固城投奔吴国,协助吴王兴兵强国。
 
  吴国为了西破强楚,必须通过水路进攻。于是,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计谋,由他带队开挖河道,打通震泽(太湖)至丹阳大泽的水路。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经此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目前关于胥河的最早记录来自北宋《图经》,“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胥溪河),以通漕运。”宋代水利学家单锷在其所著《吴中水利书》中说:“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胥河,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
 
  另据安徽省《郎溪县志》记载,胥溪河,古名胥河。此河一段是江苏高淳与安徽郎溪两县的界河,上自高淳固城湖口,下至溧阳朱家桥,全长30公里。经溧阳、宜兴过太湖至苏州。公元前506年(春秋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为西征楚国,命伍子胥凿渠以通军运,故名。
 
  民国时期地质学家丁文江、水利专家武同举等人,通过实地考察及对地质、地貌、钻孔和水文资料分析,皆认为“中河(胥溪河)乃人工开凿之河道”,“此河亦必属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如果胥河开通于公元前506年,当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而不是之一。因为,目前公认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为邗沟,开通于公元前486年,比胥河晚20年。彼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曾将胥河和邗沟并列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实际上,胥河要“年长”20年。因邗沟后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京杭大运河声名显赫,而胥河几经废弃,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它的年龄、甚至名字。
 
几经废弃,历史长河悠悠


 
  据《高淳县水利志》记载,胥河西起高淳区固城湖,东至溧阳朱家桥,全长30.6公里,连通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两个流域,具有泄洪、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自春秋吴至五代南唐一直全程通航,也为古代高淳地区带来繁荣。
 
  位于胥河西端北侧的的古固城,凭借其水上运输便捷之地利,自秦置溧阳县直至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出溧水县,皆为溧阳县治所在地。时溧阳县辖今溧阳、溧水、高淳三县城,固城偏居一隅,却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因为胥河。
 
  但因胥河河道狭窄,水位高低悬殊,水流湍急。少雨季节,河水干涸,不能通航;若逢大水年份,洪水东泄,直逼太湖,造成下游受浸,因此,必须筑堰固水。于是,围绕胥河河道造坝筑堰,不同朝代根据不同需要,时筑时废。记者专程到高淳区博物馆,寻找史实。
 
  唐大顺二年(891年),在胥河筑五堰,以抬高水位运送军粮。
 
  五代南唐末年(975年)五堰废,太湖水患加重。
 
  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1117-1125年),曾多次开挖古胥河,导致太湖流域两次大水灾。1125年,朝廷又命恢复五堰之一的银林堰并筑成土坝,名叫银林东坝。
 
  明太祖定都金陵后,为使苏浙漕运由胥河入秦淮,避开长江风险,共征调民夫35.9万人、石匠4900多人,疏浚河道13.3公里,并在原银林堰处建造石闸,既利通航,又可节制水流。石闸命名广通镇坝,后称东坝,亦称上坝,成为太湖和水阳江两个水系的分水坝。朝廷在此专设巡检司、税课司等机构,负责石闸管理和对来往船只收税。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江浙漕运改由镇江渡江北上,胥河航道不再重要,并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石闸为土坝。但正统六年(1441年),洪水泛滥,土坝决口,导致苏锡常再受水害。巡抚周文襄、杨埙于次年征调大量民夫石匠重新筑坝,并由皇帝钦降版榜:“如有走泄水利,淹没苏、淞田禾者,坝官吏处斩,夫匠充军。”
 
  正德七年(1512年),又在东坝坝基上加高三丈。自此,“三湖”(固城、丹阳、石臼)之水不复东流。但由于水位增高,造成西部高淳、宣城、当涂诸县大批圩田沉没,仅高淳一县即被毁良田10万余田,民众苦不堪言。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固城湖水位高达13.26米,东坝被当地民众掘溃,导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一带重大水灾。次年,经下游上述四府奏请,改东坝土坝为石坝。在东坝东侧立有石碑,永禁侵占坝基,由高淳、溧阳两县共同派人看守,一直维持到中华民国。
 
十里银林不夜天


 
  胥河的开凿是吴王伐楚的军事用途,随着岁月的流转,后来它对农田灌溉、水运交通和防洪排涝,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日益成为江南的重要交通运输水道,终日商贾云集,白帆穿梭。
 
  明初疏浚胥河建造石闸后,航船上溯直入长江,可达皖赣湖广等地,下行驶入太湖、钱塘江,可抵苏锡常及浙闽等地,既可避免江涛风险,又可缩短百公里航程,因此,广通镇便成为交通枢纽,有“七省通衢”之称。
 
  区位优势带来商贸兴盛,时至明末,广通镇(今日的东坝街道)已成为芜湖、无锡两大米市之间粮食的集散地,发电供电、机器榨油和碾米等现代工业也开始起步。因有东坝坝头所阻,货船到坝过驳困难,有的便转手买卖。其时,胥河中船楫如梭,坝上行旅摩肩接踵,镇上相继出现粮食、茶叶、桐油、黄烟、竹木等商市。
 
  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交通梗阻,安徽等产地粮食北运受到影响,大多由胥河经东坝运至无锡、苏州、杭州、上海一带。因此,东坝粮行发展很快,最多时多达57家。粮船一到,粮行伙计纷纷高喊粮行名号,与船主谈妥便插上各家粮行竹签。
 
  粮行生意的兴隆,带来了茶馆、酒店等服务业和南北杂货诸多行业的兴起。民国时期,东坝集镇商号近350家,过往客商有“日过三千,夜宿八百”之说。夜晚,坝头上下,帆樯林立,灯火一片。对此,清末解元王嘉宾曾留下“六朝金粉无愁曲,十里银林不夜天”的佳句。
 
  58岁的汤春山,是东坝街道文体站的副站长,他的先辈,见证过“十里银林不夜天”的盛况。
 
  “东坝有‘七姓五帮’之说,指的是七大姓氏,五大帮派。我们汤姓,一般是推车的。”汤春山说,不管是货物从上游运送到东坝还是从下游运送到下坝,都得停船过驳。卸下的货物,就靠车夫用独轮车,运送到下一站。另有专人铺置圆木、滑草,将空船“拔”过坝头。
 
  东坝到下坝之间,相距五公里。每到天黑,车夫就会在车头点亮马灯。“‘十里银林不夜天’,不是路灯照亮的,而是一盏盏马灯照亮的。”汤春山说,他的父亲就曾是照亮不夜天的车夫之一。
 
  在汤春山的描述中,记者仿佛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盛景。他所讲唱戏的故事,让这幅“清明上河图”,有了声响。
 
  “我父亲说,东坝三天两头有戏唱,二三十里地外的农人,经常赶来看大戏。”在广通桥北岸,至今还保存着东岳庙古戏楼。汤春生说,很多戏班要去下游唱戏,当地民众帮他们免费拔船、送行头,但要他们免费给“菩萨”唱戏。“哪里是唱给菩萨听呢?其实就是唱给世人听的。”汤春生说,过往戏班在东坝免费唱戏,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确立下来的,后来就成了个传统。
 
  东坝的繁荣,一是因为有胥河,二是因为有了“坝”。随着外围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交通工具的“改朝换代”,胥河及东坝,都慢慢冷清了。
 
固我三江水,确保苏锡常


 
  胥河上下游水位高度悬殊,汛期固城湖水位常高于太湖水位7-9米,河窄流急,如果没有东坝的阻挡,下游苏锡常等地难免水患。东坝几乎从水利上,掌控着太湖流域的生死,故苏州有句民谚:“固城湖边东坝倒,北寺塔上飘稻草。”意思就是东坝一倒,固城湖及上游洪水倾泻而下,会淹没苏州域内的北寺塔,而此塔为苏州城内最高点。
 
  未筑东坝之前,如清代河道总督靳辅所言:“江南之苏、松、常、镇,浙江之杭、嘉、湖等府,在唐汉之前,不过一泽国耳。”筑东坝之后,素来被称为“江南胜地”的高淳地区,变成了“蓄洪之地”“洪水走廊”,为此,高淳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故有“我挡三江水,确保苏锡常”之说。
 
  江苏省下坝船闸管理所所长叶荣说,“我挡三江水,确保苏锡常”的说法,是在防御1999年特大洪水时,他们提出来的。那年夏季,固城湖水位涨至13.07米,超过警戒线3.07米。
 
  “当时,很多地方圩堤已经开始漫水。”时任东坝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胡春福至今心有余悸,“连续45天,我一直在堤坝上组织抗洪抢险,不敢回家。”
 
  时任东坝镇农经站站长杨军当时因连续作战,累得坐在堤坝上睡着了,被领导骂醒后,继续值守。
 
  胡春福担任东坝分管农业的镇长12年,每年都要组织劳力加固堤坝。“固城湖水位受皖南山区客水影响大,提升非常迅速。我们为了减轻长江行洪压力,一般不会往长江排水,基本上都是自己扛。”胡春福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胥河两岸的圩堤高程已经从10米加高到15米,宽度也从两米拓宽到8米以上。因此,即使2016年固城湖水位涨到13.21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位,胥河堤坝却安然无恙,其下游的苏锡常安然无恙。
 
“考古达人”濮阳康京


 
  胥河在原高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濮阳康京眼里,则有了另一番景象。
 
  1949年出生的濮阳康京,从小就生长在胥河边,亲眼目睹了胥河的繁盛。“沿河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很有气势。东坝西面,货船排队出去3里之远,樯帆林立,那叫一个气派。”
 
  常在胥河边玩耍的他,发现岸边有些石块有人工磨制的痕迹,就开始收集。“这些石块,记录着高淳的历史,我经常将这些被磨制的石块上交到文化部门。”上交次数多了,引起了媒体关注,《南京日报》于1981年据此报道了他的事迹。
 
  在河边捡石块并被媒体报道,改变了濮阳康京的人生轨迹。1984年,高淳县将他调到县图书馆,作为文物干部,参加全县的文物普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边学习边研究,不断深造……目前,高淳博物馆的馆藏,一半以上都是我收集的。”濮阳康京不无得意地说。
 
  高淳因“地高民朴”而获名,古中江流经丹阳大泽,形成了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造就了高淳的鱼米之乡。早在6000多年前,薛城的先民就开始了捕鱼和耕作,古固城开启了高淳的文明之光,悠悠胥河则孕育了吴楚文化的风韵及渊源。
 
  胥河沿线,自然成为他重点研究的对象。濮阳康京发现,东坝到桠溪之间,大部分是新石器时期到两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而固城镇则以汉代遗存为主。此前他在河边收集的石块,基本是新石器时期的石器。
 
  十多年前一次拓宽胥河过程中,民工在下坝胥河南岸发现了南宋时期的金银窖藏。“窖藏内有金银器几十斤,其中在金牌和银铤上,标有‘出门税’字样。”濮阳康京说,“出门税”就是南宋时期的国税,说明当时南宋朝廷在此设有税务部门,推测因金兵入侵,来不及转移这笔金银,便临时埋了起来。
 
  五六年前,拓宽胥河的民工在下坝东、胥河北又发现墓葬。“我用手抠出了新石器时代‘松泽文化’的黑皮陶罐等文物。”即使退休了,濮阳康京仍对考古和文物保护乐此不疲,他成立了“高淳文物保护与文博研究濮阳康京工作室”。对他来说,高淳地区包括胥河两岸,是他这辈子永远研究不完的课题。
 
逝者如斯夫,绿水将长流


 
  岁月悠悠,如今的胥河,不再如以往那般难以把控,胥河两岸,也没有往日那般兴盛。
 
  和中国的一些河流一样,胥河也走过一段生态的弯路。庆幸的是,当地醒悟得比较早。
 
  汤春生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只要家里没菜吃了,他就推着木制洗脚盆,到胥河里摸鱼摸虾,从不会空手而归。1972年,东坝出现了第一个乡镇企业——砖瓦厂,也是第一个开始侵犯胥河的企业,直接将废砖块倾倒在胥河里。1978年,东坝出现了制造油毛毡的造纸厂,污水直排胥河。“水体红黑红黑的,发出臭味。纸浆漂在水面上,粘稠得像座小岛,并慢慢堆积在河边。”汤春生回忆说,随后,东坝又引进了化工厂,建立化工园区,还有几家豆腐厂,污水无一例外地排放到胥河内。从那以后,汤春生再没到胥河里摸过鱼虾。
 
  胡春福表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坝镇陆续建设了大小几十家化工企业。“为了招商引资,不管好歹,全面引进。镇里有了一时的工业经济,却得不偿失。”1997年太湖蓝藻爆发,对胥河的治理是个契机。“省里下狠心治理太湖污染,胥河也是重要的水源地。”胡春福说,东坝镇从那时起,陆续关停化工企业,目前,镇里仅有两家电缆厂。
 
  污染带来的后果是显性的,20多年间,胥河里根本无鱼可钓。东坝镇关停胥河沿线化工企业的同时,2002年,高淳提出“生态立县”的政策,2010年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胥河的水质不断得到改善。
 
  2013年后,胥河边钓鱼的人又开始多起来。“现在连安徽郎溪、广德的人也常赶过来钓鱼。”汤春生笑着说,他的侄儿汤宏华,去年在胥河里钓到一条6斤多重的鳜鱼。
 
  不仅如此,胥河的航运功能也再次得到提升。
 
  8月30日,随着改建后的芜湖中江桥竣工通车。作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重要组成部分,芜湖中江桥竣工通车,宣告芜申运河安徽段最后一个节点全面打通,开辟了安徽第二条通往长三角地区“黄金水道”,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芜湖至上海运距相比长江缩短约118公里,同时提高了小型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芜申运河是一条老运河,从安徽省芜湖市出发,经芜湖县、当涂、郎溪、至江苏的高淳、溧阳、宜兴,然后入太湖,穿太湖经太浦口进入上海,全长271公里,是一条沟通长江和太湖水系跨流域的省际内河航运通道。高淳的下坝船闸,已在2015年1月按照三级航道技术标准建成通航,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1890万吨。
 
  “去年下坝船闸船舶通过量是1200万吨,今年不到11个月,通过量已达1300万吨。”江苏省下坝船闸管理所所长叶荣说。
 
  1958年6月,因胥河下游旱情奇重,江苏省抗旱会议决定开通东坝,引水抗旱。镇江专署组织溧阳、高淳两县民工8000人,于7月7日动工,至7月14日挖开坝底,挖掘出镇坝物铁牛、铁蝎子各1只,7月31日放水。东坝之“坝”,从此不复存在,过往船舶,难以再给东坝带来什么福利。(1960年6月在下坝建成茅东进水闸,才解决了东坝拆除后下游的防洪与灌溉问题。)
 
  “水运功能退位,区域优势不再,我们得另谋发展思路。”东坝街道副主任孔桂红说,当地把目光放在了胥河留下的历史遗存上,目前正在酝酿发展“上上街区域文商旅”项目,力争让游客在东坝停留、住宿、消费。此前,东坝街道已着手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其游子山社区小茅山脚村和青山社区垄上村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当地的“山水资源”正在逐步转化成“美丽经济”。
 
  广通桥南岸的上上街,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东坝老街。广通桥建成之时,上上街面向胥河之处,重新按旧时模样建起财神庙、牌楼、回廊等。“胥河涌玉东坝堆金雕花梦里家家喜,七省通衢千秋珠履石板街中步步高”,这副挂在牌楼上的对联,寄托了当地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30公里长的古胥河,叙述的正是六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毛泽东赞他为“最好的学生”,邓小平视他为亲密战友 百色永远的“拔哥”
毛泽东赞他为“最好的学生”,邓小平视他为亲密战友
百色永远的“拔哥”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镇的韦拔群雕塑。
 
 
▲东兰县武篆镇列宁岩的农讲所旧址。 组图均由本报记者何伟摄
 
  
 
  本报记者刘伟、何伟、向志强
 

 
永远的“拔哥”


 
  在广西右江老区,韦拔群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们谈到韦拔群,仍然亲切地称他为“拔哥”,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韦拔群,原名韦秉乾,壮族。1894年2月6日,韦拔群出生在广西东兰武篆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富裕,但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和土豪劣绅的作威作福,让他恨透了那个黑暗的旧社会。
 
  少年时代起,韦拔群就养成了同情贫苦农民、喜欢打抱不平、敢想敢作敢当的品格。
 
  有一次,韦拔群与穷孩子们结伴下河游泳,看到同伴的衣服破烂不堪,他悄悄地先上岸,把其中一个穷伙伴的破衣服穿走,把自己的好衣服留下。
 
  农历三月时节,家家青黄不接。韦拔群看到乡亲们穷得揭不开锅,心里十分煎熬。趁着家里大人外出干活时,他把铁钳放到火膛里烧,用烧得通红的铁钳把自家粮仓底板钻透,然后让乡亲用衣服接粮食,两个裤管也装满。
 
  多好的兄弟呀!于是,“拔哥”这一亲切的称呼也就自然而然地在穷伙伴中叫开了。
 
  韦拔群的父亲是个清朝的例监武生,长年靠放高利贷收租发家。每当农民到他家里来交租还债,往往是陪着笑脸进来,抹着眼泪回去。韦拔群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经常是用鞭子加棍棒,使得韦拔群从小对父亲有逆反情结。
 
  少年韦拔群对当地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土豪劣绅更是“厌恶”,因而从小立志要推翻黑暗的旧社会,一心为民,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而奋斗。
 
苦苦追寻革命真理


 
  1913年,韦拔群进入桂林法政学堂就读。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反动旧法官的学校,校长常给学生鼓吹做官享福的思想。这与韦拔群的人生理想格格不入。1914年,韦拔群背着行李,毅然选择了离开。
 
  从桂林回到东兰,韦拔群家人严厉责备他“不尊师道”,失去了做官的“前途”,要求他“改邪归正”,继续到别的学校读书,以便将来能够混个官职,锦衣美食,光宗耀祖。
 
  不久,韦拔群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变卖部分田产,积攒银元路费,离家出走,游历全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家人气得七窍生烟,认为韦拔群厌官弃学,离经叛道,是个“败家仔”,无可挽救。在韦拔群临行前夕,家里人宰了一只白鸡给他饯行,表示从此与他断绝一切关系。即便如此,韦拔群寻求革命真理的决心没有动摇。
 
  结束了学生生活的韦拔群,挣脱了封建家庭的藩篱,走上了寻求革命真理的漫漫征程。
 
  1916年,韦拔群积极响应孙中山发动的讨袁护国战争,再次变卖部分家产,筹集路费,从东兰带领100多名青年,跋山涉水,长驱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后来,他又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黔军张毅军部任参谋。
 
  不久,韦拔群发现自己所投奔的部队是一支未脱胎换骨的旧制军阀,不足为伍。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他愤然离开这支旧部队,再次踏上寻求真理之路。他辗转长江南北经上海来到广州,终于拜访到了仰慕多年的孙中山,找到进步的革命组织“改造广西同志会”并加入其中,还担任政治组副组长。
 
  从此,韦拔群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政治身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
 
“东兰彭湃”


 
  1921年9月16日,韦拔群在家乡东兰组织农民自治会,建立国民自卫军,打倒土豪,清算劣绅,开始了反抗剥削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武装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韦拔群觉得自己革命经验明显不足,革命理论严重缺乏,指导思想仍然不明。
 
  1924年夏,他得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辗转贵州、云南、越南、香港,历经半年多,于1925年初到达当时的民主革命中心广州,进入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策略,坚定了为农民翻身解放而奋斗的意志。
 
  在广州农讲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终于找到革命真理的韦拔群,心中豁然开朗,对光明的未来无限向往,踌躇满志。
 
  东兰县武篆镇拉甲山上有一个山洞,名叫列宁岩(曾叫“北帝岩”,1930年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改称“列宁岩”),便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1925年夏,韦拔群从广州学成回到东兰,开办广西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来自右江和红水河地区10多个县276人,接着韦拔群又分别于1926年、1927年先后创办了第二、第三届农讲所。三届农讲所,共培养了近600名农运骨干。
 
  记者在列宁岩看到,岩口两侧贴有“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的革命对联。岩内整齐摆放着数十张木制桌凳,正前方陈设着昔日的讲台和教员的宿舍。“快乐事业、莫如革命”这幅韦拔群题写的对联就挂在教员宿舍门口。
 
  当时农讲所不但开设政治理论、革命史、哲学、经济学常识等课程,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学员既能组织群众、宣传真理,又能领导武装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培育的革命火种撒向右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为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红七军的建立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6年冬,韦拔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中共中央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这样写道:“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
 
  从1914至1925年,韦拔群两度变卖家产,三度远离家门,爬山涉水,费尽周折,矢志不渝,目的只有一个——追求真理,救国救民!
 
  从1921年正式组织农民革命运动起,韦拔群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勇敢地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领导掀起了以东兰为中心的右江大革命运动高潮。
 
  在推翻军阀统治、反抗剥削压迫的革命斗争中,韦拔群以自己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和党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成功典范和丰富经验。
 
“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


 
  1926年,广西当局对东兰的农民运动进行疯狂残酷的镇压,大肆烧杀掳掠。据史料记载,反动当局纠集部队,血洗东兰,被捕被杀农运骨干和群众达700多人,掠走马牛2647头,焚烧村庄损失的房屋、粮食、衣物、猪羊不计其数。
 
  这就是当时震惊省内外的“东兰农民惨案”。韦拔群的房子也被烧毁,妻子和刚出生3天的婴儿被抓入县城大牢。
 
  韦拔群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吓倒,他一面到首府南宁控诉反动当局的滔天罪行,印发《请看军阀官僚劣绅土豪烧杀东兰农民之惨状》的《快邮代电》,一面带领农军与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继续坚持斗争。
 
  结果各地各界同胞纷纷声援东兰农民的正义斗争,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广西当局也对东兰农民运动作出比较公正的处理。
 
  韦拔群随后在武篆举行了5000多人的庆祝大会,宣布恢复农民协会、农讲所,惩办县知事,把土豪劣绅的财产没收作为教育经费等。
 
  东兰农民运动不仅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掀起更大的高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新桂系军阀派大批兵力,伙同地方反动武装,大举镇压农民运动。
 
  “在白色恐怖下,韦拔群坚定地率领农军,继续坚持革命武装斗争,这在当时全国罕见。”东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韦忠朝说。
 
  1929年8月,在南宁召开的广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韦拔群被选为广西省农民协会副主任委员。10月,他率领农民自卫军攻占东兰县城,建立革命政权。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右江农民军举行百色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韦拔群担任红七军第三纵队队长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
 
  1930年1月韦拔群率部转战右江盆地、红水河一带,打退了右江地区反动武装和桂系军阀的进攻,歼灭、瓦解桂军及土匪民团数十股,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起义的胜利果实。
 
  1930年3月,韦拔群与邓小平一道在东兰武篆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群众从心底里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喜悦,他们唱起山歌,赞颂土地革命:“跟随共产党,翻身齐有份;不论老和少,人人有田耕。”
 
  1930年11月,红七军按中央指令在河池整编后奉命北上。根据革命的需要,红七军前委决定留下韦拔群继续坚守右江根据地。
 
  韦拔群把自己部队中的精兵强将、优良武器都补充给北上的主力部队,自己只留下一个番号、一面旗帜,奉命带领特务连返回东兰,重新组织扩建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反击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韦拔群虽然因敌人严密封锁而未能参加大会,但仍被推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北上后,桂系军阀乘根据地武装力量薄弱之机,纠集了数倍的兵力,先后3次、历时近两年时间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砍光,井水投毒,扬言“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
 
  据东兰地方史资料,东兰县人口到1934年只有5万多人,比1927年减少了约6万人。
 
  特别是1932年8月底至9月下旬,桂系军阀派第七军军长廖磊为总指挥,纠合近1万兵力对东兰和凤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第三次反“围剿”失败。
 
  当年10月18日,韦拔群与师政委陈洪涛在西山研究决定分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夜因病暂住洞中。19日凌晨,重病昏睡中的韦拔群被叛徒韦昂杀害,时年38岁。
 
  在革命陷入低潮之时,韦拔群先后把3个儿子的名字取名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表示革命决心。为了革命事业,韦拔群全家先后有17位亲人惨遭敌人杀害。
 
  韦拔群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拔哥”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1939年,国民党反动派在田东县那恒村逮捕了正在召开会议的桂西党组织相关负责人韩平波等人。他们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终韩平波、赵润兰、梁乃武、李修学、赵润标、岑世奎6位同志被杀害。
 
  狱中,他们曾高唱纪念韦拔群的《西山歌谣》:“要想过河搭桥过,要想革命找拔哥。莫看官府千万兵,个个害怕韦拔群。一想红军心就定,一想拔哥眼就明。拔哥领头唱首‘欢’,余音绕梁九百年”。
 
  如今,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韦拔群故居旁,一块墓地里埋葬着韦拔群一家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亲人。群众经常自发前来祭奠。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的韦拔群牺牲地香刷洞,从地平面到半山腰的洞口有668个台阶,许多游客爬上山洞拜谒韦拔群烈士的雕塑和纪念碑,香火从未间断。
 
“韦拔群精神”生生不息


 
  韦拔群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一生。
 
  他用38岁的短暂年华,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诠释了闪烁历史光辉的“拔群精神”:
 
  追求真理,一心为民;
 
  对党忠诚,百折不挠;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毛泽东给予韦拔群很高的评价:“韦拔群是广州农讲所最好的学生!”“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
 
  邓小平与韦拔群是亲密战友。1962年,在韦拔群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亲密战友作了205个字的题词。他饱含深情、满怀敬意,高度赞誉:
 
  “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
 
  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
 
  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
 
  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纪念他!”
 
  记者在韦拔群的故乡革命老区东兰县切身感受到,尽管时隔90载,但“拔哥”的故事依然在传颂,“韦拔群精神”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依然生生不息。韦拔群纪念馆和拔群广场坐落于东兰县城最开阔的地方。目前每天都会迎来许多前来瞻仰、参观的党员群众。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庾新顺说:“韦拔群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光辉灿烂,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坚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快乐事业,莫如革命。快乐事业,莫如扶贫。今天我们要继承‘拔哥’等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加快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和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新时代讲习所”,驻村第一书记梁贤欢正在给村民讲课。
 
  梁贤欢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6年,东里村成为广西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努力拼搏、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表示。
 
 
人心是最好的墓碑
人心是最好的墓碑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评论员易艳刚


  过去一周,有几位逝者备受关注。本周的“逝者版”,我们试图用文字打捞新华社“大编”徐勇的生前瞬间。如此庄重地缅怀一位突发心梗离世的新华社高级编辑,是因为他的故事值得被铭记。最近几天,各类追忆文章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搜索“新华社”都会自动关联他的名字,中国记协也专门发了慰问信。

  纯粹、干净、幽默、天真、温暖、专业、规范、克制、投入、可靠……一个个小故事勾勒出了徐勇的轮廓,也让社会各界都看到了他所展现的“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人心是最好的墓碑,众人的缅怀都是他的墓志铭。这个“新闻老兵”的故事能够“出圈”,正是因为那些闪光的品质其实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

  靠生前好口碑赢得身后哀荣的,还有持续几天登上微博热搜榜的艺人高以翔。本周三,35岁的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突发心源性猝死离世,《新华每日电讯》随后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要成风化人,不要娱乐“致死”》。这则新闻能引发新华社关注,是因为它已不是简单的娱乐圈新闻,而是牵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

  事实上,生命本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区别在于如何度过一生。11月21日,新华社报道了知名爱国台胞陈明忠逝世的消息;11月23日,现代诗人、作家、学者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斯人已逝,但他们的故事、作品,将会成为经得起时间淘洗的回忆。

  同样会被人们记住的,还有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福州支队特勤大队四中队消防员张伟杰。

  他在一处着火的民房中搜救被困群众时因公殉职,年仅26岁。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认定张伟杰为烈士。据新华社报道,张伟杰曾先后参与各类灭火救援战斗1200余次,疏散和抢救群众300余人,1次被评为“优秀士兵”,6次受到嘉奖。

  《最好的告别》中有一句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与结果,而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本周,新华社抖音账号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延续的故事:

  两个多月前,北京通州一处房屋倒塌,不满2岁的满玉昂不幸脑死亡,前不久,他的母亲决定捐献出孩子的器官,让4名孩子重获新生。如网友所说:“他没有离去,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活在了这个世上。”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以前对村上春树这句话不太理解,现在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本期《成风化人》,讲述了百色起义领导人“拔哥”韦拔群的故事,即使已英勇就义近90年,他当年帮助贫苦农民、创办农民讲习所的事迹,依然被人们所传颂。

  史铁生曾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无论出身如何,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死亡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懂得“向死而生”的奥义,把每一天活得有价值,这样活着才更有意义。

 
“三有干部”搞掂“问题村”
“三有干部”搞掂“问题村”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风范
 
 
漫画:曹一
 
  
 
  本报记者詹奕嘉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广东阳江,曾有一些“问题村”,有的毒祸泛滥,有的赌博成风,有的涉黑涉恶,有的良田撂荒……
 
  近年来,当地精选了一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来改善乡村面貌。这些青年“村官”,在当地被称为“三有干部”——
 
  有情怀,放弃在外的丰裕生活返乡工作;有魄力,敢于直面各种挑战“啃硬骨头”;有思路,用新办法新手段解决各种老大难问题……
 
  在“问题村”中,“新头雁”们纷纷迎难而上、碰硬克难,带领群众凝心聚力改善治安、移风易俗、发展经济,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希望。
 
  回村两月累瘦8斤,“这个新来的村支书,比公安还凶”


 
  “白天有人打劫,晚上有人盗窃,光天化日吸毒”——这是阳江市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2011年之前在地方上的“口碑”。
 
  那年6月,已在外购房置业、事业有成的梁鼓劲上任对岸村党总支书记。他接手的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外债务累计300多万元、村干部工资长期被拖欠。
 
  最令他操心的是治安。一万多人的大村,不仅“两抢一盗”问题突出,而且有好几百人染上毒瘾,被外界称为“白粉村”。当时,很多村民选择“逃离”、出外务工。
 
  有村民代表找上门来,希望在外做生意的“能人”梁鼓劲能回村改变这种局面。“回村对自己收入肯定有影响,家里人也说,生意正好的时候不应该放弃,需要慎重考虑。”梁鼓劲经过好几天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觉得自己“义不容辞”。“我是党员,又是从对岸村走出去的,村里的状况不好,如果我们都不站出来,那村子不就毁了吗?”
 
  梁鼓劲走马上任后,走村入户了解情况,两个月跑下来瘦了8斤。村里治安的恶劣情况远超他的预想:有的瘾君子甚至在村委会办公楼门前的菜市场打劫群众。
 
  为改善治安,梁鼓劲召集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外聘人员组成治安巡逻队,实行24小时巡逻。作为村支书的他,第一个带头参与上街巡逻,发现问题即刻处置、报警,很快就抓了一批吸毒人员。
 
  被送去强制戒毒的一个“白粉仔”说,这个新来的村支书,比公安还凶。
 
  为提高巡防效果,梁鼓劲四处筹钱,给全村主要路段安上摄像监控。如今,在村委会大楼一层保安室内,村干部可以根据69个摄像头拍摄到的情况掌握治安信息,不需要每时每刻都为抢劫、盗窃问题疲于奔命。
 
  目前,对岸村已有80多人成功戒毒,其中30多名戒毒人员还走正道做起海鲜生意。昔日臭名昭著的“白粉村”,成了阳江市平安村居示范点。
 
  解决了治安问题,梁鼓劲如今的主要精力已放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在海洋渔业部门支持下,他号召村民以股份制形式成立渔业公司,从银行贷款建了几十艘大马力钢壳渔船。2018年,村集体收入超过41万元,比2011年时翻了一番多,村民人均收入从8000多元增加到2万多元,在阳江全市名列前茅。
 
  “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征地改造渔港,将来可以办海鲜美食节。”梁鼓劲感慨,他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改变了村里的治安和民风,本村人以前都羞于提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可以自豪宣称“对岸村人”了。
 
  “先向自己开刀”,苦劝村民“搞掂”百年地拖网


 
  如果上网搜索“阳西县溪头镇蓝袍村”,弹出来的信息多和旅游度假有关,比如“观蓝袍村捕鱼实录”“蓝袍村的地拉网”“蓝袍村海边拉网”“蓝袍湾看捕鱼”……
 
  不过,如今的蓝袍村已经门庭冷落,沙滩边的大排档也是门可罗雀。因为最吸引游客的“地拉网捕鱼”,已经被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百瑜带头给“搞没”了。
 
  蓝袍村旁的蓝袍湾,“地拉网”捕捞方式已持续百年,是当地很多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拉网”网眼小、捕捞深度大,摊开后可将几公里范围内的大鱼小虾一网打尽,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早在2012年就被国家列为禁用网具。
 
  然而,蓝袍村地少人多,“地拉网”又声名远播,不少村民一时难以舍弃,使用“地拉网”进行捕捞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
 
  早年在珠海经商、2006年回村在海边开海鲜大排档的冯百瑜,其实也是“地拉网”的间接受益者,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完拉网捕鱼后,往往都去海鲜大排档消费。
 
  然而,禁止“地拉网”却成了他回村后的棘手难题和村里的头号工程。
 
  “当时村里有150多户、1200多人都在搞,执法人员进村就消停,人一走就有村民偷偷去弄。”冯百瑜说,国家明确禁止这种让鱼虾“断子绝孙”的捕捞方式,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说服村民。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冯百瑜组织了六次村民大会,自己又一户一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面对不理解有怨气的村民,他一边解释政策一边苦口婆心地说:“我自己就是做海鲜餐馆的,不搞‘地拉网’损失也很大,所以我带头不买‘地拉网’打上来的海鲜,希望大家支持……”
 
  今年7月中旬,随着钩机来回穿梭,32槽“地拉网”网具、船只等非法作业设施被彻底销毁。蓝袍村相关村民已全部提出转产转业申请,当地政府已发放首期转产转业补助资金590万元。
 
  如何助力不搞“地拉网”的群众转产转业?冯百瑜跑了几趟广州,终于找到一位老板回村投资办服装厂。
 
  “这个月征完地就开工建设,明年三四月第一期就可以投产,估计招150名员工,以后规模扩大了,第二期可以招300人,第三期可以招600人……”冯百瑜说,服装厂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以收入几万块钱。
 
让打球代替打牌,“赌风”不禁而绝


 
  和青年“村官”不同,阳江市下辖县级市阳春岗美镇的李红燕,是经过好几个环节才当上了那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4年,已是一家小型旅行社老板的李红燕,应村里长辈邀请兼职当村“两委”的电脑员,不料撞上当地招考村级后备人才。当过4年导游、四处走南闯北的她,想尽快改变自己家乡的落后面貌,于是兴冲冲参加了考试。考过之后,便一心一意在村里奔波了。
 
  “有新思维的年轻人都在外面闯荡,在村里的主要是老年人,我希望那排像我去过的新农村旅游点一样发达富裕起来,再加上家里人还在村内,一时冲动就考回来了。”李红燕说。
 
  2017年5月村级换届选举中,干了三年村务工作的李红燕当选为那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里当时盛行的“赌风”,成了她的“眼中钉”。
 
  当时的那排村,逢年过节小卖部特别热闹,不是买东西人多,而是村民在一起玩“锄大D”“斗地主”“三公”……尽管赌注不大,但是对当地风气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导致一些村民沉迷赌桌、不务正业,有的村干部也习以为常,听之任之。
 
  如何移风易俗?李红燕并没有“简单粗暴”去禁止,而是采取“上级补助一点、村组自筹一点、部门帮扶一点、党员奉献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群众投劳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建设村级党员活动中心,设置党员活动室、党建宣传专栏及篮球场、羽毛球场、休闲广场等设施。
 
  此后每逢农闲时节和节假日,村“两委”都组织起游园、广场舞、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各种活动,逐渐把村民从赌桌上“吸”了过来。
 
  “特别是年初一到年初四天天篮球赛,年轻人打比赛,家长肯定要来助威,谁还有时间去打麻将、‘斗地主’?”李红燕说,这种间接方式比直接去掀赌桌管用多了,将来她打算把运动场地进一步推广到自然村,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篮球场,村民也能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只给自己59分”,荒地变良田“一箭三雕”


 
  秋冬时节,阳西县溪头镇石港村中心的广场上,村民正在晒稻谷。这片平整的地面,两年前还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
 
  当时还在外办养殖场、开服装店的叶大集,每次回村看到这个“垃圾场”都十分恼火地吐槽:“太不像样子!”
 
  石岗村的“脏乱差”事出有因。由于当时的村支书出车祸受伤长期卧床、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群众意见较大,被阳江市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2017年村“两委”换届之后,叶大集成了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0年就入党的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伍老兵,应该多给村里做点贡献,也能挑战一下自己。”
 
  上任后的叶大集很快带领村民清理了垃圾堆,并聘请了6名保洁员,村容村貌“改头换面”。然而,他只给自己这两年的工作打59分。
 
  在叶大集眼中,村里最重要的任务是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由于治安工作到位,村民没有受到黑恶势力的侵扰;利用入股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也基本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增收问题;而集体经济薄弱却成了村里的“短板”,每年一万多块钱的收入让村“两委”捉襟见肘,也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根据在外做生意的致富经验,叶大集对村民说,富民强村决不能凭运气,也不能只依靠扶贫,必须靠勤劳、技术和集中生产经营打开销路。
 
  2018年年底,叶大集做通了几十户村民的工作,在石港村下埂岭租了他们152亩已经撂荒的田地,又招聘村民集中进行垦造水田改造。如今,这些水田长势良好、正待收割,阳光下的稻穗折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搞好这块地一箭三雕!”叶大集兴奋地说,一是盘活了荒地、增加了耕地,二是村民得了租金又拿了工钱、解决了就业,三是高品质稻米已经有了销路、壮大了集体经济。
 
  靠这152亩水田,石港村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将增长到10万元,相当于一年翻了好几番。但对叶大集来说,这只是开了个头,他还想借此打造乡村绿道和旅游项目,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红利”。
 
  面对“烂摊子”,从小事做起重塑希望


 
  被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列入重点挂牌督办线索、被阳江列为软弱涣散重难点村……阳东区东城镇的这条村,过往几年不“太平”。
 
  2018年年底赶回来“救火”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军,早在2005年就当了村干部。2011年,再度当选的他因和身边同事“合不来”,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便离开家乡去阳江市区经营建材生意了。
 
  陈建军当时万万没想到,正是从2011年开始,“合不来”的治保主任陈某慢慢成了“黑老大”,身披“合法”外衣的治安队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恶势力。2014年,陈某通过购买选票、跟踪滋扰竞选对手等非法手段当选村委会主任,把持基层政权,发展治安队力量充当“地下执法队”,非法占地建房出售,强揽土方工程牟利……
 
  在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阳江警方在该村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立刑事案件23宗,扣押、查封涉案财物折合人民币超过2600万元,13名公职人员、村居干部涉案。整个村委会班子几乎被一扫而空,村民办事十分不顺,村内怨声载道。
 
  还在阳江市区经商的陈建军,很快接到了驻村第一书记陈修学的电话。“陈书记说我有村务工作经验,能不能回来?我断然拒绝,至少拒绝了10次,区领导动员也不行。”陈建军说,不想回村工作的原因很简单——工资待遇太低了。
 
  “村委会现在在最动荡的时候,村里那么多资源最需要征地开发的时候,你不去担这个担子,等谁来担?”直到村委会换届选举即将开始的前夕,陈建军才被陈修学的一番话劝服。
 
  回村后的陈建军第一件事就是弥合村“两委”的裂痕。十多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在征地问题上意见不一,导致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分开办公、各自为政、互不往来,村委会甚至有一段时间停发了支委成员的工资,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
 
  在驻村工作组的支持下,陈建军在村“两委”每周二下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增强党员之间的凝聚力,并定期接访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开始解决村中存在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
 
  他说:“班子不团结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好的班子不可能干出事情来。每周二下午开会,集体进行理论学习、与第一书记交流,每个人都要对每周工作做总结,讨论怎么把中央精神、省市政策落实到村里来。”
 
  而每周一上午则是陈建军带头接访的时间,他公开向村民承诺任何事情都可以在这个时间到会议室找他。不到一年时间内,陈建军已经接到了110宗矛盾纠纷的投诉,有的是为了分红、有的是为了分地、有的是本地人和外村人的冲突……
 
  村内水利沟年久失修,一下大雨就臭水漫街,容易发生失足危险。陈建军找镇领导筹措资金,将明沟改造为暗渠,减少了臭味,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村委会一处5000多平方米、承包出去的果园2015年已经到期,但租户与上届村委会有矛盾纠纷,既不交租金也不搬走。陈建军上门几次做思想工作,成功动员租户搬走,果园也准备重新招租……
 
  “虽是小事,但做好了才能让村民重新树立对村干部的信心和信任。”陈建军说,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有90多宗得到解决,剩下的也正向上级党委政府请求支持协调。等村里安定下来之后,超过10万平方米的留用地开发就可以提上日程,每年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将可能从梦想变成现实。
 
王坚:“民企院士”勇闯科技无人区
王坚:“民企院士”勇闯科技无人区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风范
 
  本报记者李坤晟、张璇

  

  双肩包、格子衫,在多数场合,王坚看上去更像一名中年程序员。但在11月22日,2019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王坚成为中国首批从民营企业推选出的两院院士之一。

  此次增选启动之初,中国科协办公厅发文着重强调民企科研力量的重要性,明确提出鼓励从民营企业中推选院士。王坚的当选,便是这一历史性变化的结果。

  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的科学家,一直是两院院士的绝对主流。王坚当选院士,源于他带领团队攻关的云计算,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前沿科技领域实现了突破。这种突破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市场领先,另一方面用技术的方式推动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

  有媒体评论称,王坚当选院士无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事件,“既是中国民营企业历经四十年筚路蓝缕、不断壮大的缩影,也是民营企业正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补足结构性短板、点燃新动力引擎的象征。”

  不过,一名王坚所在企业的员工称:“王坚当选院士后,我们内部向他表示了祝贺。但他本人和团队都希望低调。”眼下,王坚正在忙于“城市大脑”项目以及王坚大飞机工作室。

不掌握自研技术,就会受制于人


  如今57岁的王坚,曾是浙江大学一名心理学博士,后来留校在心理学系任教,并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所以他一直被同事以“博士”相称;他也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出任常务副院长,研究数字墨水等技术,还曾被评为“中国IT十大杰出青年”。

  2008年夏天,王坚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加盟目前所在的电子商务企业。第二年,他开始主持一项云计算项目。目前,该项目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已超过谷歌,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稳居全球第三。

  今天才关注王坚的人很难想象,2012年的内部年会上,王坚见到几个已离职的员工,一时间百感交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哭得像个委屈的孩子。一句“博士别哭”,让他哭得更凶:“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我不后悔。”

  当初一进公司,王坚就开始给公司做“截肢手术”——去IOE(服务器提供商IBM、数据库提供商Oracle和存储设备提供商EMC)。当时,公司就像一辆急速赛车,驰骋在中国这条宽敞的赛道上,只是这辆赛车的“核心发动机”全部是外来的。

  “如果不掌握自研技术,未来就会受制于人。”王坚对公司老板马云说。马云被说服了,他也期望公司转型为技术公司。

  王坚随即提出自主研发一套完全由中国人搭建的云计算系统,取名为“飞天”——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2017年,“飞天”获得中国电子学会15年来首个科技进步特等奖。

  今天外界对王坚不吝类似“先知”的赞誉,超过一半A股上市公司成为他的客户。拥抱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提供的计算能力不可或缺。

  但十年前,云计算还只是“互联网最具想象力的风口”。中国没有人做过通用计算平台,没有模板摆在团队面前。同时,程序员并不是越老越吃香的职业,职业黄金年龄就短短几年。碰壁、走弯路……很多跟着他的人坚持不下去了,这才有2012年他痛哭的那一幕。

忽悠马云的“骗子”


  外界称王坚为“疯子”,更有人认为他是忽悠马云的“骗子”,最直接的理由是——人机交互工业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王坚,不会写代码,却给马云画了一张云计算的大饼。

  有人问马云,外面对王坚争议那么大,你到底怎么想的?马云说,王坚说他知道大数据的方向,我信任他。如果撞墙了,这钱打水漂了,我花得起,这是战略。

  有人问王坚,不懂技术的马云真能坚持“1年投10亿,坚持投10年?”

  王坚回答:“相信,就是别无选择。”信念和坚韧让时间证明了王坚精准的眼光和敏锐的觉察力。“飞天”工程奠定了云计算技术体系、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基础,使中国云计算的起步发展与国际处于同一起跑线。

  自2017年起,12306平台与王坚所在企业开始合作,之后的表现都非常稳定,几次春运中对于任何流量洪峰都能应对自如,让许多人能够幸福回家,摆脱了之前大众对12306的一些负面印象。

  “有一种人,越是做不到的事,对他们越有吸引力。决心和信念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说得客气点,这种人叫怪人,说得不好听,那就是疯子。”王坚曾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分享说。

下属看到他就想绕道走


  在很多人眼中,王坚更像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布道者。王坚说:“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从全面跟跑发达国家,到部分并跑甚至领跑,在一些领域,我们开始进入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无人区。”

  在企业内部,有人评价王坚在工作上的要求“贪得无厌”,下属看到他就想绕道走。被他看见,又是一堆任务压过来。王坚承认自己“狠”,坦言成绩是工程师用命填出来的。

  当前,王坚的研究旨趣,是带着企业朝着更为宏大的策略“城市大脑”迈进,改变城市运作方式,实现城市智能化升级。

  “假定这个城市的规模不变,老百姓的需求不变,我觉得有了计算,又有城市大脑,我们可能只要今天1/10的水、1/10的电、1/10的土地就足以支撑它的发展。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就可以拿多出来的90%的资源,来想想怎么创新。那么,这个城市才会真正变成绿色的、可持续的。”

  在王坚看来,人类最伟大的作品是城市,但也带来了“城市病”。“城市大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城市的数据流动起来,产生价值。 (参考:“新青年”微信公号《穿格子衫的王坚院士》)

 
“大编”徐勇 新华社同事忆徐勇生前点滴
“大编”徐勇
新华社同事忆徐勇生前点滴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逝者
 
 
 
  
 
杨舒怡
  徐勇走的那天,他没来得及改我的稿子。
 
  去世前一天,他改我一条短稿,成为给我的临别礼物。我写“仅仅1个小时后就匆忙离场”,他删去“仅仅”“就”。我把编辑系统里的留痕模式印在脑中,此生不忘。除此以外,再说什么都是多余。
 
  徐勇是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灵魂人物,是我们的师傅。被他训得羞愤欲死、骂得肝胆俱裂,谁还没有过?编辑说写写他的业务洁癖、工作作风,可我怎么敢写呢?总觉得没有一个句子配得上他的纯粹和精准,就像他如往常一样站在背后看我们敲字,不时“哼”一声冷笑,再看几句便要大声咆哮起来。对不起,删去“大声”——咆哮不会小声。
 
  徐勇常挂在嘴边:“肯干比能干重要。”做事全力以赴,何尝顾惜此身。
 
  有人说徐勇有文字洁癖,这我不知道。只知道:是就是是,否就是否,拒绝含糊,拒绝废词。“富婆”绝不说“女富婆”(你听说过“男富婆”吗?);“河上漂死鱼”绝不说“河上漂着鱼的死尸”(还“鱼的死尸”?你想干嘛?);报道坠机事件时,“机上乘客”删去“机上”(有“机下乘客”吗?);“某地某时遭遇爆炸袭击,造成2死4伤”,删去“造成”(语义清晰,何必啰嗦?);“中枪”?(你确定不是“中弹”?);“透露”?(玩什么故弄玄虚,难道不是正常披露信息吗?老老实实改成“说”)。
 
  徐勇教我对文字不能轻慢,每个字都有含义,想清楚再用。“某国总统某日宣誓就职”,想也不想就写“宣誓就职”么?真有一次,牵涉某国政坛角力,我们敏锐捕捉到只有“就职”却无“宣誓”,种种暗流涌动蕴含在一词中。
 
  读到稿中“匿名消息人士”云云,他叫我们思考:真是匿名人士么?记者必定知道消息人士身份和职衔,否则怎敢以不靠谱之人作为消息源?于是改成“不愿意在媒体报道中公开姓名的某国官员”,精准。
 
  徐勇不许我们想当然。总要去源头(source)核实,拒绝二手消息。哪怕是我们自己的已发稿,也不许作为依据,仍要回归源头。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甚至连源头也不盲信——别人出错,不是我们出错的理由。
 
  我在埃及中东总分社当过两年英文编辑,没敢忘记他的训诲。有一次处理某分社发回的英文消息稿,提到某地震所在城市和经纬度。我去核地图,发现经纬度坐标位于红海,并非稿中所提人口稠密城市,可见两者必有一个写错。我追问当地雇员,答曰城市和经纬度这两个信息均援引自该国地震局网站。然而,地震局写错并不是我们写错的理由。继续寻找真相,直到确定无误。
 
  徐勇要求大家保持专业精神。比如,文中第一次必须用全称,“贝拉克·奥巴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后文才可简称“奥巴马”“北约”。他执着到连“超市”首次出现也用全称“超级市场”,好吧。
 
  我们跟他学习:力求精准,不计代价。今年报道巴黎圣母院大火,有一个细节是“spire”倒塌,我在稿中译作“尖塔”倒塌。后来有报纸用户询问,其他稿件称“塔尖”烧毁,到底是“尖塔”还是“塔尖”?我早做足功课,答复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蝇王》作者威廉·戈尔丁写过一部小说“The Spire”,中文译名《教堂尖塔》,又详述其建筑特点,证实区别于“塔尖”。几天后,徐勇见我时颇有称许。不记得他的原话,大意是:理当如此。
 
  徐勇讲究品位,爱送大家CD和鲜花,自诩“old school”(老派)。他喜欢Josh Groban、Hayley Westenra、Roberta Flack、James Blunt……组里的年轻人谁没听过他分享歌曲《Wind Beneath My Wings》《You Raise Me Up》呢?
 
  我后来渐渐体会到,他所追求的格调和胸怀,对写稿有何等深刻影响。先做人,再做事。不知道的人只看到他对稿件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却不知他始终在意的是人。人之为人,人比事重要。满腔热诚,满腔悲悯。于是明白,这样一个痛恨废字的人,当年为何没把我一篇稿件中“狗狗”删成“狗”。那是喀布尔分社遇袭时,记者张宁在前方连线口述、我在后方记录,提到爆炸现场“一只小狗狗”。徐勇编辑时愣了一下,没有敲删除键。
 
  新闻追求速度。徐勇催逼下,我老早知道写稿标准:30分钟内写三五百字,1个半小时内完成千字稿。时效压力下,新闻稿不容我们像作家一样从容斟酌,慢条斯理。每条稿子,都是在有限时间内匆忙赶出,都火急火燎得没时间喝水上厕所。徐勇教会我们,在有限时间内尽最大努力;一旦发稿,便不再懊悔纠结,为某个瑕疵而百爪挠心,只要下次再拼尽全力,就可以了。
 
  所以,这两幅画面都真实:徐勇破口大骂,把我们训得痛哭流涕;他柔声劝慰,说“知道你尽力了”。
 
  徐勇的悲悯,除了捐钱助人之类,同样藏在稿件里,藏得有些深,要细品才知。我上学时爱写得晦涩难懂,入职后才知写得“够简单”才是高手。往往素材越难、事件越复杂,需要作者多做几倍功夫,自己吃透,才能写得让读者“读得容易”。徐勇教我们,这是为人做事的态度。
 
  徐勇总鼓励我们写稿分小标题,那是出于对报纸用户的服务意识,方便报社编辑剪裁、重组,也方便读者一目了然,脉络清晰。
 
  采写国际新闻,忌讳生硬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语言习惯不同,关注点迥异,徐勇教我们按照中文写作习惯、逻辑思路采写稿件,遇到某些舶来词不吝多介绍几句,交待清楚,总要让人读得明白,否则就是作者自娱自乐。
 
  有个例子是“great”。英语世界张嘴闭嘴用这词,我们若统统译作“伟大”,徐勇便嗤之以鼻:世间有多少人或事当得起“伟大”一词?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么?更多时候,外国人口中的“great”是指“了不起”。
 
  跟徐勇干活,慢慢学会用巧劲儿。背景材料不要堆作一团,可以打散后穿插全文,犹如穿针绣花;直接引语善加利用,如何放置在文中各处以增现场感和兴味;每个字、每个词皆有作用,想清楚为何写、如何写,哪有废笔?
 
  徐勇所教太多,我匆匆几笔怎写得完呢?最后,讲一件趣事。当年,我们故意设计一个句子打算气徐勇,妥妥的是“琼瑶style”:“让我告诉你,我是爱你的。”前半句是废话,可删;后半句“是……的”是徐勇最痛恨句式,想象着他一边咆哮一边删成“我爱你”。设计归设计,终究没敢对他说。
 
  徐勇走后,悲伤袭来,纪念他的文章铺天盖地。感谢新华社国际部法文组刘锴,他在《品味——写给徐勇》文末,终于把那句话对徐勇说了。
 
徐勇改的最后一篇稿
徐勇改的最后一篇稿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逝者
 
  徐超
 

 
  “……没有认识到自身所受局限性”,删除“性”。
 
  这是徐勇11月20日午后改动的最后一个文字表述。我编辑的特稿《专家推测美放弃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不幸成为他生前改写的最后一篇专特稿。
 
  没有改完。
 
  编辑系统留痕模式中,特稿“花脸”只有不到两个小标题,余下部分一字未改即提交。依惯例,没有哪篇稿子能连续几段在徐勇那里“全身而退”,并且稿件一旦由他编辑锁定,不改彻底不会提交。也许,提交那一刻,他自感已无法完成这篇特稿的改稿任务。
 
  内心愧疚。耳提面命十几年,能改的毛病都改了么?没有,总有新的不规范之处成为他的标靶。
 
  “贸易法专家认定……”,“认定”改“推测”;“根据××条款,美商务部有权……”,“有权”改“可以”;“对进口商品采取(贸易)行动”,“贸易”改“关税”;“帕卡德认为”,“认为”改“说”……
 
  专特稿人记忆中,文字表述尽可能具体、达意、客观、平实,也许是徐勇一生坚持的新闻标准。不少人逐渐放弃坚守,他却在嬉笑怒骂中继续前行。
 
  徐勇追求细节。
 
  一次和徐勇一道上大夜班,一名荷兰亿万富翁之女遭绑架两天后获释,我觉得素材不多,不打算写。徐勇反问“不多吗?”自己动起手来。1个小时,抓取外电有限素材中的“光脚脱身”“嫌疑人动机”“媒体报道争议”新闻点,辅以家人激动反应、过往案例背景、富翁资产链接,妥妥整出1300字特稿。没一句废话。
 
  另一位同事初识徐勇,写两位领导人当选后互致贺电,只表述“打电话祝贺”。徐勇提醒,应沿用英文报道中用的cellphone(手机)一词,因为不是办公电话,显示出双方互动“个人化”。
 
  徐勇讲究准确。
 
  一位女同事刚入社时,写动物园的大千世界。徐勇坐一边默不作声盯着编辑过程。写到“工作人员用麻醉枪shoot down一头熊”,同事纠结,“击毙”“打死”不准确,“打倒”肯定不符合他的标准,最后战战兢兢敲下不太书面的“放倒”,徐勇拍案而起:“不错!You are good.”然后拉开椅子走了。编辑顿觉乌云散尽。
 
  每次碰到编辑在稿件中打出“大选”一词,徐勇会质问“真的是大选吗?”大选英文是General elections,复数形式,同时包括总统、议会、地方选举。因而,真正可叫大选的不多,美国大选是一例,因为那天同时举行总统选举,还有州长、国会参众两院的改选。其他多数选举,只能具体称作“议会选举”“总统选举”。
 
  徐勇看重简洁。
 
  表达同样的含义时,短句往往更有力,因此能删的表述尽可能删掉。“性”“进行”等措辞含义过于空泛,一直是专特稿“禁区”。“自杀性袭击”一般要求改为“自杀袭击”或“自杀式袭击”。
 
  这条稿由此成为徐勇经典授课案例,至今印象深刻。副词多,语句就会失去应有的力量。
 
  徐勇不忘担当。
 
  时时刻刻,徐勇敬畏文字,深知一字之差可能带来报道安全隐患,也一直在专特稿承担现有编辑流程外的另外一道安全阀。他在文字上的“洁癖”,堪称新华人乃至新闻人的一种本分。
 
“妈妈校长”烛照后来人 追记全国优秀教师刘美贤
“妈妈校长”烛照后来人
追记全国优秀教师刘美贤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逝者
 
  本报记者任会斌、安路蒙


  她叫刘美贤,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名乡村教师,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坚守初心一辈子,患肝癌去世时年仅54岁。她终生未婚,以校为家,视学生如己出,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当地百姓心中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捡破烂办学校,既当校长又当妈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中部,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边缘,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一个个村庄散落其间。1965年,刘美贤出生在原巴润哈岱乡(已并入薛家湾镇)白大路村的一个贫苦家庭。

  刘美贤9岁丧母,性格内向,却非常热爱学习,教师是她儿时向往的职业。后来,靠着伯父的资助和勤工俭学,她相继取得高中和大专学历,1984年被白大路民办小学聘为教师。

  20世纪80年代的白大路民办小学,只有三间土坯房,其中两间作为教室,剩余一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刘美贤为了备课、批改作业和自学,常常熬到深夜,晚上在凳子上支块木板,就睡在办公室里。

  就这样,在白大路民办小学工作的十几年里,刘美贤一直以校为家。“当时,她一个月工资40多块钱,按说生活有保障,可她的工资基本都花在修教室和资助学生身上了,她自己省吃俭用,天天吃土豆、杂粮充饥,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日子过得像苦行僧。”刘美贤的生前好友邬丽回忆。

  “她改变了我的一生。”今年39岁的个体老板李明,是刘美贤在白大路民办小学时教过的学生,因父母残疾,该上学时,李明家里连几毛钱的学费都掏不起。刘美贤知道后,年年替他交学费、买书本,一直到他小学毕业,期间还经常带着学生们去他家打扫卫生,担水、扫地、刷锅、洗碗……

  “30多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挺感激她,没有她,真不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今的李明事业有成,已经搬去鄂尔多斯市区发展。

  1991年,刘美贤成为白大路民办小学的校长。当时,学校只有三间透风漏雨的土房,她舍不得雇人修缮,自己冒着暑热脱土坯、砌墙、抹灰。修教室、助学把工资花光了,她就在周末去收酒瓶、破烂挣钱。

  “她待学生,就像亲妈一样!”白大路村村民陈满喜回忆说,刘美贤几乎天天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天黑后她会提着马灯,翻山越岭送孩子回家;每逢下雨下雪,她就把一些离家远的学生留在学校住,那会儿卫生条件差,孩子们身上虱子多,她不嫌弃,为他们洗衣服、做饭、辅导作业。

  校长、老师、炊事员、档案员……曾任巴润哈岱乡教育办公室主任的刘培荣说,在白大路民办小学,刘美贤身兼多种角色,春节都留守在学校,真正是以校为家,对学生的爱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灵魂。

  准格尔旗优秀党员、鄂尔多斯市优秀党员、全国优秀教师,执教期间,刘美贤获得过很多荣誉,但她依然本色不改。去世前一周,她拿出仅剩的1万元积蓄,捐给了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纳章街道竹园小学的贫困学生。

准格尔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人


  1986年,刘美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珍视自己的党员身份,虽然各种荣誉加身,但她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清贫生活,连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没有。1999年调到原巴润哈岱乡中心小学后,办公室住不成了,她就在校外租房子住,直到2016年被干女儿郭艳丽接回家。

  刘美贤事事不求索取,热心参加助学、济困、扫盲等公益活动,还经常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帮别人拍照录像。“她是个工作狂,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长期操劳过度,把身体透支了。”刘美贤的干女儿郭艳丽痛心地说,去年一次体检时,刘美贤被查出肝癌晚期。

  患病后,刘美贤没有恐惧死亡,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回报党和政府、社会对她的关怀。今年5月16日,她亲自填写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成为准格尔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人。

  “起初我们都反对,她不厌其烦地讲自己的想法,最终说服了我们。”干女儿郭艳丽流着眼泪告诉记者,刘美贤生前总是说,自己泡在苦水中长大,能成为一名高级教师,过上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党和社会,“挣了一辈子共产党的钱,能将遗体留作医学研究,也算对得起党和政府的栽培”。

  今年7月17日,刘美贤因肝癌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年仅54岁。家人遵循她的生前嘱咐,将她的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国家医学教学和科研事业。

燃烧一个人,照亮一群人


  刘美贤有先天的生理残疾,终生未婚。1992年,12岁的郭艳丽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刘美贤知道后,一直资助她到高中毕业。后来,没有子女的刘美贤将她认作干女儿。“她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她的品德也影响了我们这些身边的人。”想起刘美贤的点滴关怀,郭艳丽泪如雨下。

  刘美贤查出肝癌后,郭艳丽便辞去工作全身心地照顾母亲,丈夫王亚军主动拿出工资卡,到处求医问药,前后花费20多万元。前两年,一位熟人曾请求刘美贤帮忙,以她的名义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0万元,没想到还款期快到了,熟人却想赖账,这件事是刘美贤生前最担忧的事。“不能坏了母亲一辈子清清白白的名声,这笔钱要是追不回来,我们会替母亲把钱准时还给信用社。”郭艳丽说。

  郭艳丽的女儿郭新星今年14岁,在刘美贤的言传身教下,也热爱公益,梦想长大后当一名教师。“姥姥是我最敬佩的人,教师这个职业虽然平凡,却也非常伟大。”

  患病前,刘美贤最大的愿望是去贫困山区支教,因病未能成行。为了替干姥姥达成夙愿,郭新星主动报名去云南曲靖市的贫困地区支教。

  郭新星在本子上写道:“她教育出的孩子走出村庄,在城市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社会造就了她,而许许多多像她这样的人造就了如此美丽的社会。作为她的亲人,我必将把这份精神发扬光大!”

 
出沙漠记
出沙漠记

( 2019-11-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影像
 
 
  ▲搬迁在即,依明·买提库尔班和妻子抬着行李跨出篱笆墙,准备乘车前往安置点。 本报记者胡虎虎摄
出沙漠记
 
 
  ▲依明·买提库尔班背着父亲渡过克里雅河,准备前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1月17日摄)。克里雅河上没有桥,达里雅布依的百姓过河,都要靠这种方式徒步过河。本报记者沈伯韩摄
 
 
  ▲依明·买提库尔班在门前的胡杨树上打电话(3月17日摄)。依明家距离乡政府约1小时车程,手机信号不稳定。本报记者胡虎虎摄
   
 
 

     ▲依明·买提库尔班的妻子艾比比汗·达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家中生做饭(11月16日摄)。本报记者沈伯韩摄
 
 
  ▲艾比比汗打开新居的大门,依明扛着地毯在一旁等待进入新居(11月18日摄)。本报记者胡虎虎摄
   
 
 

    ▲依明的二儿子如孜·依明,目前在新疆于田县第一中学7年级3班就读,这是他与县城的孩子们在一起上课(11月20日摄)。 本报记者沈伯韩摄
 
 
  ▲满载着依明一家和搬迁行李的车辆行驶在克里雅河畔,这一路需要不停翻越沙丘(11月18日无人机拍摄)。本报记者胡虎虎摄
 
  本报记者沈伯韩、胡虎虎摄影报道
 
  入夜,天空染上了深邃的蓝色,克里雅河的水面上反射着岸边皮卡车照过来的灯光。依明·买提库尔班借助微弱的光,背着81岁的老父亲一步步慢慢蹚水向对岸走去。身后岸上的皮卡车里,是他们一家大包小包的行李。
 
  跨过这条河,依明·买提库尔班将带着妻子艾比比汗·达曼和老父亲离开沙漠腹心,住进通水通电通公路的现代新村。
 
  39岁的依明·买提库尔班家世代生活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距离于田县城200多公里的达里雅布依乡。严酷的环境在他的脸上、手上刻下了深过实际年龄的痕迹。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这个地处新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后沙漠部落”开始迁离沙漠腹心,搬到沙漠边缘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依明·买提库尔班是最后一批搬迁户中的一员。
 
  出发的这一天,依明·买提库尔班打了一壶水好好洗了洗头,脱掉放羊时穿的那身破了不少洞直往外翻着棉絮的背心,妻子则换上长筒袜和裙子。他们把碗小心翼翼地裹在被子里,拆掉屋里的炉子,折好地毯,连同其他包裹,塞满租来的皮卡车。
 
  而此时,他们的两个儿子则在县城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穿着干净的校服,和县城孩子们一起学习。儿子比拉力·依明对未来有两个美好的设想:一是搬迁后,他和弟弟每周都可以回家见父母,二是父亲可以去某个工厂打工,而不用再在沙漠里辛苦放羊。依明·买提库尔班则盘算着加入养羊合作社后,怎么才能扩充自家羊群规模以获得更多分红。
 
  车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时而扬起漫天沙尘,时而穿过胡杨林里的窄路,时而在克里雅河沿岸的芦苇丛中留下深深的车辙。车里放着欢快的维吾尔族民歌,动听悠扬。